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景点 » 朝阳喀左县旅游景点

朝阳喀左县旅游景点

发布时间: 2020-12-18 00:25:52

1.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的旅游景点

东山嘴祭祀遗址
东山嘴红山文化祭祀遗址是1979年由省、市、县博物馆联合进行发掘的。遗址南北长60米,东西宽40米。南侧是一用河卵石铺成的圆形台基地,北侧是一长方形石基址,内置成组立石,均由经过加工的石块砌成,并以规整的侧面向外,使台基边缘整齐划一。在方形台基址的两侧各有一条整齐的石基带,构成一组坐北朝南、东西对称、主次分明的建筑群址。
鸽子洞
鸽子洞位于喀左县水泉乡大凌河西岸云山峭壁上,是经地下水长期溶蚀而形成的天然石洞。因洞中多有野鸽子栖息,故俗称鸽子洞。鸽子洞遗址曾出土了古人类及动物化石十多种,石器300多件。洞中原始人类留下的各种遗迹和遗物,为研究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生活提供了宝贵资料。鸽子洞主洞高大宽敞,从洞连环互通,进深十五米,分上下两层。鸽子洞附近大大小小还有二十左右个山洞,其中著名的有天门洞、双门洞等。天门洞上有天窗,可观天望水,下有曲折回廊,深达洞底,又有众多小洞纵横其间。
天成观
天成观位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城子镇内。于康熙六年(1667年)修建,是一座典型的道教建筑。天成观建筑坐北朝南,按八卦形布局,原以中轴线分作七进院落,楼堂殿阁三百多间,占地10000余平方米。后经三百多年的沧桑变化,保存至今的只有中轴线上二进院和东跨院内60余间建筑,占地26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七真殿(春秋楼)、天齐殿(三官楼)、钟楼、鼓楼、玄坛殿、灵官殿、玉皇阁、龙王殿及东西配殿。东跨院内有真武楼、方丈殿、经楼、会馆。
精严禅寺古塔
精严禅寺古塔又称利州佛塔,位于喀左县蒙古族高中内教学楼东北角。塔高34.1米,为八角密檐式砖塔,古塔塔身为等边八角形,塔基边长5米,由石条砌成,高出地面6米。古塔下两层为塔身,空心楼阁式,塔身以上共7层,为空心密檐式。整个塔身灰白相间,每层塔面均为白色,上部叠砖六檐,檐下饰方砖浮雕,转圈为“二十四孝图”。浮雕上有莲花座,座上除了正面外,每面各有3只砖雕狮子驮着平座。平座上为第一层塔身,南面辟有门额为圆拱状、内外相通的券门,两侧镶有石碑,上面分别刻有“万古”“流芳”字样。东、南、北三面为假门,门侧为面目凶狠、身着铠甲、手持利刃的浮雕力士。其余四面雕有神态惟妙惟肖的八大金刚。第二层塔身守卫四门的为八尊力士,基本与第一层相同。另有八尊慈眉善目、神态各异的菩萨浮雕。塔身以上七层密檐均为砖雕斗拱出檐,斗拱之间是砖雕花卉。塔顶为攒尖式,塔心内部空心到顶。
喀左中国暴龙
喀左中国暴龙2009年3月23日发现于喀左县大城子镇小城子村花果山,发现于辽宁喀左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中的喀左中国暴龙代表早期的个体巨大的霸王龙类,全长达10米,是已知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早白垩世霸王龙类,化石头骨和肠骨的特征不同于其它霸王龙,故代表一新属种,种名“喀左”表示化石产自辽宁喀左。

2. 喀左县城里哪有好玩的地方

1、鸽子洞

鸽子洞位于喀左县水泉乡大凌河西岸云山峭壁上,是经地下水长期溶蚀而形成的天然石洞。因洞中多有野鸽子栖息,故俗称鸽子洞。鸽子洞遗址曾出土了古人类及动物化石十多种,石器300多件。洞中原始人类留下的各种遗迹和遗物,为研究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生活提供了宝贵资料。

鸽子洞主洞高大宽敞,从洞连环互通,进深十五米,分上下两层。鸽子洞附近大大小小还有二十左右个山洞,其中著名的有天门洞、双门洞等。天门洞上有天窗,可观天望水,下有曲折回廊,深达洞底,又有众多小洞纵横其间。

2、天成观

天成观位于喀左县城内,相传明末李自成起义后,崇祯皇帝密诏皇族子弟隐姓埋名遁匿各地。崇祯的三叔改名夏一振,先出家避难于北京白云观,后又携子夏阳春辗转云游至今喀左大城子。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夏一振变卖所带金银财宝,修建一座道观,取“妙于天成”之意,遂名“天成观”。

3、精严禅寺古塔

精严禅寺古塔又称利州佛塔,位于喀左县蒙古族高中内教学楼东北角。塔高34.1米,为八角密檐式砖塔,古塔塔身为等边八角形,塔基边长5米,由石条砌成,高出地面6米。

古塔下两层为塔身,空心楼阁式,塔身以上共7层,为空心密檐式。整个塔身灰白相间,每层塔面均为白色,上部叠砖六檐,檐下饰方砖浮雕,转圈为“二十四孝图”。

4、喀左中国暴龙

喀左中国暴龙2009年3月23日发现于喀左县大城子镇小城子村花果山,发现于辽宁喀左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中的喀左中国暴龙代表早期的个体巨大的霸王龙类。

全长达10米,是已知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早白垩世霸王龙类,化石头骨和肠骨的特征不同于其它霸王龙,故代表一新属种,种名“喀左”表示化石产自辽宁喀左。

5、东山嘴祭祀遗址

东山嘴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兴隆庄乡章京营子村东山嘴屯,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5000多年,是第一个发现与女性崇拜有关的遗迹遗物的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喀左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龙凤山

龙凤山距喀左县城公里,位于尤杖子乡境内,它容奇石、怪柏、古刹、异洞为一体,其山之灵秀,洞之怪异,定会让您乐不思蜀……2010和2011年,龙凤山森林公园更是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与超强的人气获得“游客喜爱的辽宁省50佳景”的殊荣。龙凤山属松岭山脉的一支,海拔865米,占地九平方公里。该山有峰巅两座,仰望主峰似龙首吞云吐雾,侧视次峰如凤冠斗美,峻峭多姿,“龙凤山”因此而得名。龙凤山的第一特色是奇石遍布,古柏苍生,奇石与古柏盘抱。更为奇特的是,这里的柏树皆为双心。以“关东第一柏”和“关东第二柏”最为著名。 龙凤山的另一个奇特之处是洞穴遍布,奇形怪状,自然天成。洞口云封树遮,洞内幽深莫测,偶见钟乳悬挂,且洞洞朝阳。龙凤山的再一个看景是寺庙。这里有天台寺、天心寺两座较大的庙宇。天台寺系清代康熙二年(1663)所建,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建筑在半山腰之全山最大的朝阳洞内外。近年来,龙凤山作为喀左最富盛名的旅游景区,吸引着城乡内外众多的游客到此山游玩,特别是长假期间和农历四月十八日庙会,去此山的公路上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庙宇大殿里香烟缭绕,打供跪拜者甚多,呈现出一片繁盛的景象。
楼子山

楼子山位于喀左县老爷庙镇、尤杖子乡、羊角沟乡交界处,属松岭山脉中段,南北绵延14公里,占地1万多公顷,因主峰似楼台般俊俏伟岸、高耸入云而得名。山中植被葱郁,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到94.8%,是辽西森林生态植被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也被称为辽西地区的天然绿色屏障,2003年9月被辽宁省政府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楼子山海拔1091.1米,是喀左境内最高的一座山峰。据说于晴朗的早晨置身山顶,可观据此200公里之外的渤海日出,举目四望周围峰峦起伏的群山,有“一览众山小”之感。这里山形奇特,主峰陡峭,直逼云霄,侧峰形似遥望远方的猿猴,俗称“石猿望海”。主峰下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山石嶙峋,构成非常绚丽的地貌景观。青松在悬崖上争奇,怪石在奇峰上斗艳,烟云在峰壑中弥漫,霞彩在岩壁上流光,自然美在这里汇聚,在这里升华。若冬日游山,放眼四望,只见群峰错列,松林密叠,一派银装素裹。它一改往日的葱茏苍翠的面目,到处一片洁白,天地浑然一色。从上到下,一草一木,一枝一叶都凝聚着洁白无暇的晶体,如披银叠叠,似挂珠串串,山峰浮荡,雪白耀眼,如进入了冰雪世界,似到了仙山琼阁,令你目不暇接。
凌河第一湾

凌河第一湾位于喀左县水泉乡南亮子村和羊角沟乡上窝铺村交接处,长约3公里,宽约1公里,凌河水借着山势绕过一个大大的S湾,向鸽子洞奔涌而来,形成山水相依的奇观,一切浑然天成,唯美壮观。这里的山,经过多年的河水冲刷,非常陡峭,而且形象各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既有通天拔地之势,也有神奇险峻之态,又含秀丽幽静之姿,宛如一幅立体画卷,雄中含秀,幽奇相兼;这里的水,没有长江的气势磅礴,也没有黄河的源远流长,但在她的上游5000年前,我们的先祖孕育了辉煌的红山文化,她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是一片让世人膜顶崇拜的圣境;种类繁多的飞鸟和游鱼为这里带来生命的灵性,小野鸭,灰雁、鸿雁,苍鹭在水中觅食,时而翩翩起舞,时而追捉嬉戏,时而驻足僚望;肥肥的鱼儿不时地跳出水面戏闹,满载而归的渔船不时靠上岸边传送着渔民们的欢笑,放鸭的老翁哼着小曲在水上悠闲自得。不愧为北国江南,纯原生态自然风光。这里是朝阳地区面积最大湿地,是我国北方最典型的草本沼泽型湿地,有辽西最美的湿地之称。碧波荡漾的水面、密草丛生的芦苇丛、行驶在河面上的渡船、撒网的渔民、成排的“鱼笼”,水中嬉戏的水鸟,和那岸边翠绿的庄家,山水相映,水天相接,定会使您流连忘返……
凌河景区

大凌河,蒙古语为“敖木伦”,凌河景区坐落在大凌河西支,位于喀左县县城南部,景区包括人工湖,人民广场,滨河路沿湖绿化带和那达慕乐园(南山公园)。凌河之上有四座霓虹闪烁的大桥,横空跨越,为县城骤增了几多迷人色彩。人工湖,由大凌河西支蓄水而成,西起城西大桥上游150米,东至敖木伦大桥下游200米,总长度3300米,由三座橡胶大坝控制水位,回水面积100万平方米,宽度360米,平均水深2.5米,蓄水量超过250万立方米。人民广场,占地20万平方米,投资2500万元,硬覆盖面积11万平方米,广场内栽植华山松名贵树木33种,21万株,绿化率达40%以上,其设计和建设紧密依托利州古城依山傍水的地貌特征,注重彰显喀左县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凝聚了全国各地著名广场的景观特色,建筑风格独特,是喀左县城市建设的又一标志性景观。滨河路沿湖绿化带,总面积25万平方米,栽植树木数十种,铺设人行景观路6000米,增设路灯130基,太阳景观灯470基,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休闲游乐带。那达慕乐园正于规划之中,规划面积约4190亩,计划建设成为集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旅游景点,让游客感受喀左蒙古族文化特有的魅力。
铁沟里景区

铁沟里景区位于喀左县羊角沟乡境内,沟域总长度达30余华里,由此可通往龙凤山景区、楼子山自然保护区。沟谷连绵不断的群山犹如两条巨龙般匍匐在沟谷的两侧,这里虽称不上山体庞大,群山巍峨,却不乏有众多奇峰异石,如形似银锭的元宝山、表现母子之情的母子山,抬头仰望的龟背山等都会使人产生神奇向往的心境;其沟谷两侧岩石突露,逢壁陡峭,形如刀切,天成一线,令人目眩心惊;铁沟里不光是地貌多种多样, 而且植被茂盛葱郁,有百亩榛子林野生于沟谷唯一的缓坡之上,更有春季鲜花绽放、秋季红叶似火的杏树长于漫山遍野之中,人临其境,犹如走入仙境画廊,心中愉悦之感美不胜收。铁沟里景观皆似鬼斧神凿,集天工巧成和神奇险幽于一地,各具情态却相映成趣。置身于铁沟里的群山之中,探寻于其幽谷之间, 加上兽鸣鸟啼,更显得幽深古奥,那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观无不给人一种神秘之感。
天成观

天成观位于喀左县县城中心,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扩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是一座典型的道教建筑。它与北京白云观、沈阳太清宫并称为北方道教三大丛林。观中有玉皇阁、三官楼、三皇楼、药王殿、禅堂、经楼、春秋楼、钟鼓楼、东西配房、东西廊房、龙王殿等楼堂殿阁60余间。198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成观总体布局严谨,楼堂殿阁互相连接,交错支撑,组成三个严整的庭院。观中建筑大都是大式木结构硬山式建筑,但每个个体建筑又都各具特色。山门是前后廊大式木结构五脊硬山式建筑,东西配房为异形大式木结构单硬山式建筑,春秋楼为前廊后厦大式木结构硬山楼阁式建筑,钟鼓楼为高台基大式木结构六攒尖亭子式建筑,三官楼和三皇均为上、下通廊大式木结构五脊硬山楼阁式建筑,玉皇阁则为高台式四面回廊九脊歇山式建筑。这些建筑高低有别,纵横交错,使人在领略其雄伟多姿之后,又深感其神奇美妙。天成观的建筑结构可谓匠心独运,而其装修技艺亦堪称精湛,土沉、斗板、海漫均以石条砌成须弥坐;角柱、迎风挑檐、方砖皆为石雕的动物或花卉图案,雕工精细,栩栩如生;高照部分的木雕玲珑剔透,梁枋上的彩绘五彩缤纷,灿烂辉煌,与屋脊上的素塑吻兽形成强烈对比,华丽衬托着庄严。这座巧夺天工的古建筑群,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建筑才能。 相传明末李自成起义后,崇祯皇帝密诏皇族子弟隐姓埋名遁匿各地。崇祯的三叔改名夏一振,先出家避难于北京白云观,后又携子夏阳春辗转云游至今喀左大城子。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夏一振变卖所带金银财宝,修建一座道观,取“庙宇天成”之意,遂名“天成观”。
利州佛塔

利州佛塔,又名精严禅寺塔,矗立在喀左县县城东蒙古族高中古塔分校教学楼东北角,塔高34.1米,为八角密檐式砖塔,是一座稀有的砖雕艺术品,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收入《中国名胜词典》。据《承德府志》记载,金代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建利州精严禅寺圆盖和尚塔,铭文为北京路转运度支判官赵秉文所撰:“松漠之北,利州之东,无缝塔样,八面玲珑。”故称此塔为精严禅寺塔。信步来到塔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枝繁叶茂、浓荫蔽日的两株古槐。过古槐、仰望古塔,总会看到成群的紫燕围着古塔上下翻飞,燕鸣呢喃,那明亮的欢鸣之声,犹如佛经传颂之音,又似莘莘学子的朗朗读书之声,令人陶醉其中。每当临近考学之际,祭塔之人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虔诚膜拜。古塔下是高台和灵官殿,为清代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修缮古塔时所建,成为与古塔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殿内宽敞明亮,当年佛事鼎盛,是僧人焚香默坐,信徒顶礼膜拜的地方。与古塔相称的还有塔西的“守性寺”,系光绪34年(1908年)由儒、道、释三教住持合建。岁月悠悠,沧海桑田。这经历了800多年风蚀雨淋、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古塔依旧巍然耸立,它是历史的见证,曾经璀璨,今又流芳!

化石沟写生基地

化石沟写生基地位于喀左县六官营子镇,因盛产一种能在地上画画、写字石材而得名。化石沟地质地貌类型齐全,生态植被优良,环境清新优美,保持着大自然的原始状态。峰、峦、台、壁、溪、谷,地质出露齐全,景观呈现出多层性,构成三崖两崭一缓麓的空间系列,层次分明,朴实浑厚如版画,仿佛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民俗民风淳朴,因此被众多摄影家和画家所青睐。化石沟内群峰竞秀,沟壑纵横,具有雄、险、奇、秀、幽、旷之特点。沟谷中的山虽没有名山大川的气势磅搏,但却有着自己的玲珑隽秀。山脊连绵起伏,似蛟龙起舞;崖壁错落有致、似技工雕塑,处处奇观,真可谓天公造化,偶有几个洞穴躲藏在岩石旁、树木间,真是别有洞天,神秘感油然而生,而且能让你展开无限遐想——天蓝蓝的,水静静的、山青青的,空气伴随花香是醉人的,这里没有飞扬的沙尘、没有市井的喧闹,没有人世间的浮躁;有的是露珠对树叶的安抚、有的是野花小草散发在绿荫间的芳芬、有的是野蘑菇酣睡在落叶间的安逸……化石沟的山、水,源流清洁,本盛木荣,滋润着沟里的众多生灵和植物,在这里,你一定会领悟到人生之乐在于山水之间也!

4. 辽宁省朝阳市内旅游

朝阳好一点的宾馆有好多,最高档的有燕都国际酒店。这个不错的。还有一些小一点的,分布的比较散离市中心也比近远。住宿费用应该在二百到四百左右。治安环境没问题。
燕都国际对面就是商业街比较集中的街了。当然还有一些大的商城,分布在这条主街上的!
旅游景点有世界闻名的化石展览馆,佛教中佛骨舍利的发现地南北塔,还有凤凰名山,槐树洞风景区,劈山沟风景区。
小吃嘛要想吃全就要走几个县城了,凌源的豆腐脑配上吊炉饼夹油炸糕,喀左的羊汤配煎饼卷油条。北票的糕点等等。

呵呵,可以当免费导游啊!

以下是套词!

历史文化

朝阳的历史文化在辽宁省以至于国内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独特优势。多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了朝阳历史文化的重要价值。

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朝阳悠久的历史可上溯到距今1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在喀左县水泉乡大凌河畔发现的鸽子洞古人类遗址,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北部最早的古人类聚居地。出土的人类牙齿化石和动物化石、打制石器和灰烬层表明,当时的远古人类在这里已经从事狩猎、采集并用火熟食,过着原始的群居生活。在今建平县发现的古人类上臂骨及肱骨化石表明,距今四五万年前,朝阳大地上出现了与现代人体制征相似的原始“新人”——建平人。 据1979年喀左东山嘴祭坛和建平、凌源两县交界处牛河梁女神庙、积石冢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表明,生活在朝阳大地上的原始人类,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已迈入人类文明社会的门坎,出现了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从积石冢群出土的大量精美彩陶和以玉猪龙为首的玉器看,当时的社会已经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生产技术、工艺水平以及审美意识都达到了相当的文明水准。朝阳红山文化大型坛、庙、冢遗址的发现,有利地证明了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进入了古代文明社会,从而使朝阳地区成为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的发 祥地之一,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推前了1000多年。

东北最古老的历史名城
朝阳历史古城的发展及其地位,标志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独特的历史优势。位于朝阳城东南郊的柳城历史久远,战国时,燕置塞上五郡,柳城属辽西郡。至汉朝时,柳城已成为辽西郡西部都尉治所,后被三郡乌桓据为统治中心,曹操北伐乌桓曾挥师柳城,可见柳城在秦汉时期已成为东北重镇。公元342年,前燕王在“柳城之北、龙山之西”建都为龙城, 十六国时期前燕、后燕、北燕立国88年期间,龙城为三燕都城达52年之久。一座繁华的都城——龙城也成为东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历史名城。

历代塞外战略要地
朝阳古称塞外辽西之地,由于地理位置处于中原通往东北的古代交通要衢,历史民族活动方面处于中原汉族与东北各少数民族互相交流及融合发展的纽带地区,因此中原历代王朝都在此设边关重镇,而东北各族入主中原时也要把这里作为必争之地,使朝阳成为历代塞外战略要地。
隋唐时期,朝阳为营州,被称为“隋唐王朝的中央政府与东北各族往来的枢纽”,也是中原王朝对东北各族继续统一和推行封建制度的前沿阵地。根据战争的需要,还开通了中原到辽西的营州古道,从营州可到辽东、朝鲜、日本,使营州的经济文化产生了交替繁荣的局面。而辽西营州也成为盛唐文学经常描写的边塞题材之一。
辽金元时期,是契丹、女真和蒙古族于中国北方迭起兴盛时期,而地处辽西的朝阳地区,也成为这些北方民族与中原两宋王朝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
明清时期,朝阳仍为重要建置之地。清朝时,朝阳为清帝东巡的要路驻跸之所,也是清政府借地养民屯兵蓄锐之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曾从朝阳调集蒙古骑兵开赴沿海口岸驻防。尽管随着清朝对全国的统一与行政区划的相对稳定,朝阳作为塞外战略要地的作用也相应转移,但历史上多次成为辽西以至东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的事实,却使它的重要战略地位永存史册。

历史上多民族聚居交融之地
朝阳在历史上是中原各族与东北各民族交流的纽带地区。隋唐时期,朝阳是多民族聚居交融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曾在朝阳境内居住的民族有契丹、突厥、室韦、奚族等。由于隋唐多次大规模东征高句丽,中原汉族随之大量涌入定居。
辽金元时期,北方三大族系——契丹、女真、蒙古族的兴盛发展,都将辽西作为重要基地,因此地处辽西的朝阳在当时也处于一个多民族交替融合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 明清时期,朝阳辟有蒙古王公封地,因此居住着大量蒙古族。这时期中原汉族因移民垦荒也大量迁入,且渐居多数。清代以后,由于民族分布没有发生大的动荡迁移事件,民族分布状况趋于稳定,从而形成了近现代朝阳民族分布的基础。

丰富的文物古迹
朝阳的文物古迹,不但以流源长、分布广、类型多、价值大而成为本地悠久历史的标志,而且为中华民族流源及其文明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
人类居住遗址在朝阳分布广泛,各个时期均有遗存发现,计有4000多处,最早的古人类居住址为喀左县鸽子洞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居住址,这是与北京周口店人文化相一致的古人类文化遗址
随着代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度的城镇的兴起,古代建筑迅速发展,寺庙和古塔遍布城乡。朝阳较早的寺庙可追溯到5000年前红山文化时期的喀左东山嘴祭坛和牛河梁女神庙,这种祭祀建筑为古人祭奠祖先和天地所用。朝阳现存古塔址22处,多为辽代所建,著名遗存古塔有朝阳城内的南塔、北塔、城东凤凰山上的中寺摩云塔、喀左县城的利州塔等,这些古塔造形美观、工艺精巧,堪称古代建筑的珍存。朝阳现存古代寺观址142处,其中辽金元时期的22处、明清时期118处,近现代2处。著名的寺庙宫观有佑顺寺、惠宁寺、万祥寺、天成观、玉清宫等。朝阳还发现古代石桥2座,其中凌源天盛号金代石拱桥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发现冶炼址4处,最早的一处为春秋时期。发现窑址20处,以辽金元时期陶瓷砖瓦窑居多。发现古墓葬410处,各时期均有遗存。
朝阳市境内出土文物数万件,计总量约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二,而且文物珍品尤多。陶瓷类文物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遗址中,金器类文物以商周青铜器最为著名,石玉类文物极为广泛,书画类文物在晋代、辽代及元代壁画墓中多有发现。所有这些蕴藏于朝阳这片被称为“神秘土地”上的丰富的文物古迹,作为巨大的历史财富,将日益显示出更为深远的意义。

光荣的革命传统
在历代社会变革中,朝阳人民都以坚苦卓绝的精神推动了历史发展,特别是在近现代的革命斗争中,朝阳人民以英勇的斗争精神、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形成了光荣的革命传统。
清朝末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朝阳人民,不堪屈辱,不畏强暴,同封建王朝、官府和外国侵略者进行了英勇斗争。1836年至1911年的70多年间,朝阳地区爆发了十几起规模较大的民众武装起义。1861年,朝阳县李风奎率部分挖金工人和破产农民起义攻入县城,连破凌源、赤峰,震惊清廷。1900年,朝阳县铧子沟邓莱峰为反抗外国传教士的侵略压迫,组织了联庄会并成立了“抗洋会社”民众武装,与外国侵略者和腐败的清政府军队进行浴血奋战,最后英勇就义。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苛捐杂税重重盘剥百姓,1915年至1917年间,朝阳地区连续发生了建平侯文广、朝阳赵子馥、北票高振英等领导的大规模武装抗捐斗争。1922年,凌源县张明久领导的武装抗捐斗争持续8年之久。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朝阳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特别是1925年中共热和工委建立后,以热察绥早期党的领导人陈镜湖为首的共产党人积极开展革命活动,使朝阳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有了迅速发展。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强占东北,朝阳人民不畏强暴投入了抗日救国的人民战争。日本侵略者在侵占热和的进程中,首先受到了辽西抗日义勇军的沉重打击。在艰苦的抗日战争岁月里,北票的兰天林部、朝阳的刘振东部、喀左的李天德部和郭文连部、建平的高体乾部等抗日武装,如尖刀直插敌人心腹。朝阳县石明信沟人民屡遭洗劫英勇不屈,坚守故土不容侵犯直至抗战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朝阳再度成为国共双方争夺的战场。战斗在朝阳地区的党政军民与国民党军队和地主武装进行了浴血奋战,为解放朝阳、解放全中国创造了不朽的英雄业绩。 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历史进程中,朝阳地区涌现出了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出生于建平的陈镜湖,是从李大钊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时即已参加革命的早期共产党员,曾任内蒙古特委书记等职,为抗日救国献身而被称为革命先驱。出生于朝阳县的赵尚志烈士,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优秀将领,他智勇杀敌,令敌闻风丧胆,名震四方,被誉为“北国雄狮”。出生于朝阳县的刘桂伍烈士,在西安事变中为抗日救国荣立“捉蒋”首功,后奋战抗日疆场壮烈牺牲,成为全国人民敬佩的英雄。此外,出生于朝阳县的孟广忠、出生于建平的张耀华、出生于凌源的马瑞馥、出生于喀左的莫德、杜根德、出生于北票的张振堂等革命先烈都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而英勇献身,他们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深厚的文化艺术积淀
朝阳的文化艺术有着浓厚的民间性、民族性、民俗性、地方性的特点,形式纷繁,历史久远。
古老传统的泥塑、石刻、木雕艺术一直在朝阳流传,并有新的发展。民间艺术巧匠在复修佑顺寺、惠宁寺、天成观等工程中,显示了古老绝技,其雕刻之精胜过往昔。民间雕刻、泥塑既继承了民间传统,又增添了新的科学技法。
刺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朝阳民间刺绣,据考古发掘,于唐、辽、金已形成了独特风格。朝阳民间刺绣以服装、枕套、台布、门帘、鞋袜等日用品为主体,内容分为花、草、鱼、虫等门类,技法细密,色彩鲜艳,典丽端庄。 朝阳民间剪纸艺术发源于宋代。民间剪纸内容广泛,以民间剪纸艺人自选题材为主,以传统题材最有特色,历史传说、神话和戏曲剪纸也颇有佳作。朝阳的剪纸艺术融化“冀”、“鲁”简炼淳厚的韵味,又汇集江南明快、纤巧的情致,染上朝阳的山水风光,形成了独特风格。
朝阳的表演艺术不断发展。京剧于清朝末年传入朝阳地区;二人转艺术也于清末传入朝阳地区,成为朝阳地区主要的曲艺形式之一;朝阳的评剧艺术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话剧艺术于20世纪40年代传入朝阳地区。朝阳的传统戏曲有着广泛的影响。到60年代,朝阳的戏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被誉为辽西的山里红派。在戏剧创作实践中,成长起了山里红派作者群。在戏曲革新方面,遵循戏曲艺术的发展规律,突出了辽西山里红派的艺术特征,从剧作到演出都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皮影戏源于冀中,在朝阳民间流传历史久远,形成音调高亢、柔美、风趣活泼的风格。如今的皮影扩大了幕面、改进了灯光,利用种种现代手段,把神话故事表演得异常精彩。 朝阳的民间文学底蕴丰厚。在多民族的朝阳,民间神话传说犹如绚丽的珍珠,让人挖掘不尽、采撷不完。这块浸透着古国文明的大地也哺育出了文坛上的几位杰出人物。1837年出生于北票下府的蒙古族文学家尹湛纳希,著述了《大元盛世青史演义》、《一层楼》、《泣红亭》等文史巨著,被称为“蒙古族的曹雪芹”。出生于凌源万元店的蒙古族风俗学家、思想家罗布桑却丹,于民国初年著作的《蒙古风俗鉴》被誉为蒙古族的网络全书,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遗产。1847年出生于建昌的画家张 晋,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国画,艺术造诣高深,流传很广。这三位名家被称为朝阳文坛“三杰”。在现代文坛上,以玛拉沁夫、胡景芳为代表的朝阳籍作家也占有一席之地。

5. 喀左县有哪些旅游景点

著名景点
龙凤山、白狼山、九泉莲花山、楼子山、喀左人民会堂

6. 我是朝阳市喀左县的 暑假想去内蒙古旅游 请问离我们这最近的大草原是哪啊 不想去太远 多谢帮忙!!!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那里很美的~!!!
骑马 喝奶茶 躺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
就两个子 享受~!!!!

7. 喀左在什么地方

喀左指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隶属于辽宁省朝阳市。

位于北纬40°47′12″至41°33′53″,东经119°24′54″至120°23′24″之间,地处辽宁省西部朝阳市南部、大凌河上游的丘陵地区,东临朝阳县,西靠凌源市,南接建昌县,北连建平县,距离秦皇岛130公里,是辽冀蒙三省交汇地带,辽西走廊北通道要冲,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7)朝阳喀左县旅游景点扩展阅读: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县境商代为孤竹国地。周时属燕国,隶右北平郡和辽西郡。秦沿燕置。

西汉初为匈奴左地,武帝后为塞地,境内有白狼等县,为境内设县之始。东汉属幽州,为乌桓地。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乌桓,八月,登白狼山(今白塔子乡大阳山),斩乌桓首领蹋顿。晋为前燕、前秦、后燕和北燕地。

南北朝时为北魏、北齐地。隋初为建德郡龙城县地,后为辽西柳城县地。唐属营州柳城县地,后与库莫奚、契丹杂居。

辽属中京大定府地,金属北京路大定府地,元属大宁路。1635,置喀喇沁左翼旗。清朝乾隆三年(1738),在旗境内置塔子沟厅,乾隆四十三年(1778),改塔子沟厅为建昌县,开始实行蒙汉分治。1946年8月,成立喀喇沁左旗人民政府,从此结束了蒙汉分治的历史。

1949年,旗政府由南公营子迁至大城子,1953年设建制镇,1957年10月,国务院58次会议通过撤消喀喇沁左旗建制,1958年4月1日,成立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8. 辽宁朝阳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喀左县水泉乡鸽子洞;建平县南地村;喀左东山嘴遗址和建平;凌源交界处的牛河梁遗专址;牛河梁红山文化属遗址;燕秦长城;朝阳北塔;风凰山摩云塔、喀左精严禅寺塔、朝阳南塔、朝阳县八棱观塔;凌源天盛号石拱桥;朝阳佑顺寺、关帝庙、凤凰山云接寺、北票惠宁寺、凌源万祥寺、喀左天成观、朝阳县灵佑宫;凤凰山、云蒙山、大黑山、青松岭、玄羊山、大凌河、小凌河、老哈河、温泉;华严寺、云接寺;朝阳古洞。

9.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是个什么地方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通称喀左县,是辽宁省朝阳市下辖的一个蒙古族自治县。

地处辽宁省西部,辽、冀、蒙交界地带。位于北纬40°47′12″至41°33′53″,东经119°24′54″至120°23′24″之间。喀左县县域总面积2238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街区,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1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截至2017年,喀左县下辖3个街道、10个镇、9个乡、1个农场,共190个行政村和8个社区。总面积2240平方公里。人口42万人,2013年,喀左县生产总值实现116.3亿元。

行政区划

下辖10镇、11乡:

利州街道、大城子街道、南公营子镇、山嘴子镇、公营子镇、白塔子镇、中三家镇、老爷庙镇、六官营子镇、平房子镇、十二德堡镇、兴隆庄镇、尤杖子乡、东哨镇、羊角沟镇、草场乡、坤都营子乡、大营子乡、甘招镇、卧虎沟乡、水泉镇、国营官大海农场和冶金铸造工业园区。

(9)朝阳喀左县旅游景点扩展阅读:

人口

截至2019年末,喀左县户籍总人口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96万人,占喀左县总人口的21.1%。

民族

截至2017年末,喀左县域境内有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中以蒙古族为多,共有9万人,占总人口的21%。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