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余免费旅游景点
Ⅰ 江西景点有哪些
一、庐山
龙虎山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北京时间2010年8月2日,龙虎山与龟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郊西南20公里处,原名云锦山。东汉中叶,道教创始张陵(亦称第一代天师)在此炼丹,“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龙虎山因而也成为中国道教发祥地。自张陵以后,道教天师在这里承袭了63代,历1900年,是我国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道教,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张(张天师)之称。历来被尊称为“道教祖庭”、“百神授职之所”的大上清宫,始建于东汉,为祖天师张道陵修道之所。龙虎山建有91座道宫,81座道观,50座道院、二十四殿、三十六院。这些宫、观、院多已不存,但规模宏大的上清宫部分建筑和历代天师起居之所的“嗣汉天师府”至今尚存。
拓展资料
【龙虎山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龙虎山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程度最好的地区之一,地质构造上属于信江断陷盆地。该盆地在三迭纪晚期开始形成,在晚侏罗纪(1.5~1.4亿年)至早白垩世(1.4~0.9亿年)时盆地中有活火山喷发并沉积了河湖相泥砂质岩石,为形成本区火山地貌奠定了物质基础。到晚白垩纪(0.9~0.67亿年)时盆地扩大并沉积了一套厚层紫红色河湖相碎屑岩(砾岩、砂岩)为形成本区丹霞地貌提供了物质条件。后期的地壳运动使本区变成陆地,流水等外力地质作用沿岩层裂隙冲刷,侵蚀切割,加上重力崩落等,逐渐形成了本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其成因类型有:水流冲刷侵蚀型、崩塌残余型、崩塌堆积型、溶蚀风化型、溶蚀风化崩塌型。在形态上有:石寨、石墙、石梁、石崖、石柱、石峰、峰丛、峰林、一线天、单面山、猪背山、蜂窝状洞穴、竖状洞穴、天生桥、石门等,并有各种拟人似物优美绝伦的造型地貌 [2] 。
气候特征
龙虎山景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8.0℃,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别为5.5℃和29.7℃,极端最高气温40.7℃,最低气温-8.6℃。年平均降雨量为1878mm,年平均蒸发量1648.4mm [3] 。
水文特征
龙虎山地下水资源丰富,尤其山区植被发育,基岩裂隙富水性好,地形切割较深,地下水循环条件好,地下水沿山坡运移不远便泻人溪涧、河谷。山区到河谷,地下水矿化度明显提高,呈中到偏弱酸性,软到微硬水,且无色、无味、无臭、透明,极少悬浮物,水温常在17~20℃之间。
Ⅱ 赣州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10.九寨温泉度假庄园
九寨温泉度假庄园
九寨温泉度假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区。项目规模大,占地8000亩。它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峡谷温泉胜地。田童村省级森林公园占地20平方公里,环境非常好。泡在温泉里看风景很舒服。
9.宝葫芦农庄
宝葫芦农庄
宝葫芦农场位于赣州市张弓区水溪镇朱赤和湖滨镇石人之间。它的位置优越。这是一个现代化的绿色生态农场,有着田园风光和浓郁的乡村风味。它巨大的金葫芦地标非常醒目,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拍照和打卡。
8.石城通天寨
石城通天寨
石城田童村位于大禹村,距石城县7公里。它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丹霞地貌,它的景点主要是形状像人或事物的各种岩石,非常特殊。
7.五龙客家风情园
五龙客家风情园
武隆客家风情园是一个以生态为主题,以客家为品牌,以龙文化为底蕴,集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体育健身、户外拓展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6.阳岭国家森林公园
阳岭国家森林公园
杨凌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罕见的原始森林和沟谷雨林。这个风景区的环境相当好。那里有高耸的老树、安静的小径和大片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周末或假日来这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你会发现最终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5.赣州古城墙
赣州古城墙
赣州古城墙是江西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宋代城墙,刻有纪念碑文。它也是该国为数不多的北宋砖墙之一。许多远道而来的朋友将会上去体验几千年前古人的视角和魅力。
4.丫山风景区
丫山风景区
雅山风景区的景观主要是瀑布,有山有水,夏天清凉。此外,景区内的徒步旅行路线几乎是一条笔直的道路,非常适合周末休闲爬山,而且靠近大自然。
3.红井
红井
洪景位于瑞金沙洲大坝,建于1933年。1950年,瑞金修复了这口井,并将其命名为“红井”,以欢迎来自中央政府南部老根据地的慰问团的到来。与此同时,在井旁竖起了一个木制的牌子,上面写着“喝水打井的人”,以纪念毛主席。
2.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
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
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由叶坪景区、洪景景区和苏尔景区组成。它既保留了“身体”的简单性,又体现了“价值”的内涵。该景区是中宣部公布的第一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中国经典红色旅游区之一。
1.通天岩
通天岩
通天岩位于赣州西北郊区,出土于唐代,兴盛于北宋。到目前为止,从唐朝到宋朝的359个石像和从宋朝到民国的128个摩崖石刻被保存下来。它被称为“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是丹霞地貌的典型景点。里面有许多天然洞穴。其中一个顶部有一个开口。据说它可以到达天空,因此得名通天岩。
Ⅲ 大余最好玩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嘉佑寺塔
嘉佑寺塔位于县城东狮岭山麓的南安板鸭厂旁,因塔属原嘉佑寺院内建筑故名,是县内历史最久的一座古塔,距今2000多年历史,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专家考证,此塔有唐代风格,是不成熟的宋塔,虽历经千年,多次修缮,依然雄伟屹立。
丫山风景区
丫山风景区是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内有瀑布20多处。位于大余县城东10公里处,323国道从丫山山脚穿过,经景区公路可直达丫山腹地。是一处山、林、泉、湖、瀑、洞等自然景观和寺庙等人文景观构筑而成的综合性景区。因最高峰双秀峰呈“丫”形而得名。丫山古时即以佛教活动和游览胜地闻名遐迩。
景区地属中原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其最高峰丫山(又名双秀峰)为906.2米,森林植被复杂,植、动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其中植物660余种,野生动物116种。景区以灵岩寺而闻名,灵岩寺与广东南华寺一脉相承,始建于南唐,坐北朝南,依山势呈台阶式布局,具有明代建筑风格的砖木结构建筑群落,是“江西有数,赣南为盛”的佛门圣地。景区内的龙山瀑布群景区,座落在长约4公里的峡谷内,有大小瀑布20余处,最高一处近60米。
牡丹亭公园
牡丹亭公园是一处集名胜古迹、地文景观、风土人情为主,溶文化、古迹、建筑、娱乐为一体的文化主题景区。位于县城东部东山之麓,章水之滨,占地面积15公顷,一面靠山,三面环水。全园布局结构分五个游览区,以后花园游览区景致最佳,园内有牡丹亭、芍药栏、绿荫亭、舒啸阁、蕉龙亭、梳妆台、玉池、玉池精舍、梅花观、丽娘冢等景观,其中牡丹亭为园中十景之最。牡丹亭公园景观以历史文化为背景,艺术地再现了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还魂记》剧中的人文景观,构成了一组情趣盎然的园林胜景。
三江口原始森林
三江口原始森林位于县城西北23公里的洪水寨南源山中,海拔400—900米,属省级森林公园,存有林木在三江口河两岸,约五公里长,总面积1200万平方米。进入三江口林区,可见古木参天,浓荫蔽日,沿途峰峦叠嶂,沟壑纵横,且多处瀑布错落其间,山上既有美丽的白鹇,也有珍贵的獐、鹿等。河谷多大青石,像牛、像猪形态各异。全年气候凉爽宜人,平均气温15.6℃,是天然的避暑之胜地。
丫山龙山瀑布群
丫山龙山瀑布群地处丫山腹地,距县城9公里,全长约4公里,呈阶梯状分布,有大小瀑布20余处。景区内植被呈原始状态,山沟纵横、悬崖峭壁、植被茂盛。
“世界钨都”景区
“世界钨都”景区是大余县重点风景名胜区,现正申报国家矿山地质公园。景区由雅丹沙漠城及地华山钨矿为代表的“世界钨都”矿业资源景观举世闻名。雅丹沙漠城,位于县城西南5公里处的灯芯桥附近,距323国道500余米,是一处人造沙地构成的蚀余景观,由西华山钨矿为主的选矿废弃的尾沙组成,由于年深月久,尾沙越积越多,又经过长期风侵雨袭和人工取沙,造就了奇特的“山峦”、“物象”,有的形似城堡,有的似“蛟龙摆尾”,有的像埃及的“金字塔”,成为了雅丹沙漠城。置身其中,犹如进入茫茫大戈壁,既可赤足细沙中享受“沙疗”乐趣,也可乘滑沙板滑翔沙漠天地。地下迷宫,位于县城西北9公里处的西华山钨矿总窿口230中段。是大余“世界钨都”的中心矿区,经过了近百年的开采历
“世界钨都”景区
史,井下采矿坑道纵横交错、上下连通,形成一个庞大的矿井群,犹如一座地下迷宫,游客可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乘坐矿山小型电动车进入钨都心脏,观赏这个如梦幻般的世界,目睹地质科学的神奇,领略“世界钨都”的博大。另有地质标本陈列馆等景点,是一处集地质考察、探险求知、地抗神游为一体的钨都工业文化旅游景区。
Ⅳ 大余旅游景点作文
大余县古称南安,位于江西省西南端,居章水西源,庾岭北麓。全境东西长127.5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1367.63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总人口近28万。 大余历史悠久,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要冲。大余秦时设关,隋开皇10年(590年)置县,北宋淳化元年(990年)设南安军,辖大庾、南康、上犹三县,赣南开始形成南安与虔州(赣州)并列的两个地级行政中心,元十四年(1277年)改南安军为南安路总管府,明洪武二十五年(1365年)改南安路为南安府,一直沿袭至民国初年,辖大庾、南康、上犹,崇义四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大余“南控百粤,北挹三江”,自唐朝开元年间开凿庾岭梅关古驿道后,中原的优秀文化、名优特产和外域的文明、科技在这里频繁穿越,相互交流,以致出现了“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的繁荣景象,成为沟通中原与岭南的要冲。 大余资源丰沛,是驰名中外的“世界钨都”。大余储蓄有钨、钼、锡、稀土等2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钨矿以其质量好、品位高而著称于世,有“世界钨都”之称。大余的水利电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12.4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利资源5.26万千瓦,目前全县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发电量达5700万度,是全国首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大余是全省36个重点产材县之一,现有林地129万亩,活立木蓄积430万立方米,毛竹蓄量2800万根,森林覆盖率为74.4%。 大余工业基础雄厚,是江西省的重点工业县之一。地方工业约500家,其中创汇企业达13家。工业产品有300种,有20多个产品荣获国优、部优、省优称号,形成了以食品、服装、冶金、建材等支柱产业。尤以食品工业发展迅速,“牡丹亭”牌多味花生、南安板鸭等产品蜚声大江南北、誉满海内外。目前,大余已成为江西的食品工业大县。以中大集团公司为龙头的服装加工是大余的一大工业支柱,创出了“南安”牌羽绒衣和“好学生”牌衬衫等产品品牌。大余是全国最大的钨生产加工基地,除四大中央钨矿外,有年产千吨以上的地方钨矿2家和年加工能力千吨以上的钨制品加工企业2家,钨精矿获国家银奖。 大余县致力于矿产品深度加工,先后开发生产了仲钨酸铵、钨酸钠、兰钨等新产品。 大余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是享誉江南的“中国端香之乡”。大余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着力抓好粮食、花卉、白鸭、生猪、果业、地鸽、林业、小食品加工等八大产业经营,逐步形成了金边瑞香、地鸽、大余白鸭和果业开发等农业支柱产业。尤以金边瑞香为主的花卉产业发展迅速,全县花卉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产值达1.79亿元。大余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瑞香之乡”。与此同时,特种养殖业方兴未艾。地鸽养殖达200多万羽,成为全国最大的地鸽集散地。果业生产成效显著,已建成长坑、西山庄园式立体开发万亩果业基地和323国道沿线万亩橙柚带,大余甜柚、脐橙、蜜梨远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青睐。 大余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是投资兴业的风水宝地。大余交通便利,323国道横穿县境,距京九线南康站50公里,赣州机场80公里,距京广线韶关站13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坚持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的原则,加大了旧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力度,按照“一城联十镇”的布局,采取招商建城、引农造镇等多种办法,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城镇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城镇绿化面积达8.6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0%,人均绿化面积5.01平方米,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先后被评为江西省县级卫生城、县城建设文明单位、城镇绿化先进单位和赣州地区卫生城,是全省三个综合整治市容环境示范县之一。理想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宽松的投资环境,使大余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热点。 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3亿元,财政收入8600.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47元。大余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Ⅳ 8月最适合去玩的武汉周边自驾游景点有哪些
景点有:大余湾、阳镇、大别山森林公园、洪湖蓝田、天柱山、九宫山、清江画廊、柴埠溪大峡谷风景区、隐水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