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景点 » 破坏旅游景点事例

破坏旅游景点事例

发布时间: 2020-12-15 15:42:31

㈠ 哪些旅游景点受到了破坏

  1. 九寨沟——抓得再紧,景区内还是有很多不可降解的垃圾,扔的速度远远超过拾垃圾的速度;

  2. 九乡——溶洞里的钟乳石,被人为掰坏了,掰下来带走作为私人收藏;

  3. 玄武湖、莫愁湖、月牙湖、百家湖等湖边均修建了休闲娱乐场所,不但建设中的泥沙随着雨水沉到湖底,导致淤积抬高湖床,减少水容量,减低了自净能力,附近排放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更直接导致了湖泊水质的污染,水体80%已经富营养化;

  4. 香格里拉——人为的因素改变了那儿原始的风格,但改的还不错,还重造了一种生活方式;

  5. 开山炸石伐木兴建楼堂馆 导致黄山部分景点遭破坏。

㈡ 旅游景点可持续发展案例

您是景区工作人员还是投资人啊?这个问题太专业化也太笼统了!!!

㈢ 一些旅游资源受到破坏的案例,分析它们是由于哪些因素造成的

破坏旅游资源的因素大体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一)自然因素造成的破坏又可分为突发性破坏和缓慢性破坏两种。
1,突发性破坏:自然界的某些突发性变化,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泥石流等。
2,缓慢性破坏:自然界的风化作用、溶蚀作用、侵蚀作用、氧化作用、风蚀作用、流水切割作用、地球板块移动、温度变化和潮湿以生物的生命规律等,都会对旅游资源产生影响。,
(二)人为因素是多方面的、严重的,大大超过了自然风化的破坏程度。按破坏的根源可分为战争破坏、建设性破坏、旅游开发经营性破坏和旅游者的破坏。
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主要可采取的措施:
(1)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应采取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的原则。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注意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2)对于自然作用所带来的危害,主要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加以预防,如室内展览馆、隔离装置等。因条件限制不宜采取类似措施的,则应经常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治理和修缮。
(3)为了防止由于旅游者方面的原因而对旅游资源可能带来的危害。
①加强本地的旅游规划工作,充分估计环境容量饱和给旅游资源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②对于重要的文物建筑、供游人观赏的珍稀动植物等,应架设隔离装置,避免游人触摸攀爬。
③对于违反有关规定者要予以制止,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罚款乃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4)对于旅游者以外的其他人为原因,如当地居民、旅游企业等造成的破坏,除应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的宣传外,还要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实际上,宣传和立法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要分派和落实有关执法和保护工作的责任。

㈣ 旅游污染例子和旅游导致传统流失的例子 急在线等

1、自然概况
双龙风景名胜区是位于浙江金华市市区以北、金华山南坡,占地约250km2,分为双龙洞景区、黄大仙景区、尖峰山景区、优游园景区、仙鹤妍景区和大盘天景区。目前以双龙洞景区为重点开发区,占地79.7km2,距市区仅15km,属于近郊景区,是浙江省中部不可多得的旅游、休闲、避暑胜地。
该风景区是国家重点旅游区-杭州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杭州西湖、乐清雁荡山、淳安千岛湖、安徽黄山、江西庐山等著名国家级风景旅游区连接线上的交汇点,所以双龙景区的污染情况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故本文以双龙景区为例探讨景区污染的生态治理[1]。
2、景区环境现状及存在污染问题
2.1、水污染情况
景区内没有大型河流,均为季节性流域。山区地下水以裂隙水和岩溶水为主。由于景区以溶洞景观为主要开发对象,所以外露的水资源污染情况不严重。但是,如何保证溶洞中的水流持续不断和清澈,就成了发展溶洞景观必须面对的问题。另外,还有生活污水和水体养殖业污染问题。
2.2、空气污染情况
双龙景区的植被覆盖率达85%以上,能及时吸收一些污染气体,所以空气污染情况不严重。主要污染来源是景区饭店的油烟;其次,当地居民燃烧木材、枯枝落叶等释放出的大量烟雾;其三,在旅游旺季大量汽车(特别是近年来私家车增多)涌入景区,使景区空气污染更加严重;其四,在黄大仙祖宫和金华观等地的香火也对周围的空气造成了一定影响。
2.3、噪音污染情况
双龙景区是比较安静的休养地,当游客数量较少时能清晰地听到小鸟清脆的叫声。当进入旺季,随着车辆和人流的增多,噪音就会随之而来,特别是在停车场、饭店宾馆、景区溶洞入口处等;另外,在景区溶洞入口处还有一些小贩的叫喊;第三,在双龙洞景区下方和停车场上方有一些私车揽客上山吵闹的情况,影响了景区正常的安静。
2.4、固体废弃物污染情况
双龙景区正处于建设中期,所以一些深度景点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并不很完善。主景区周围的环境还是比较干净,安排有专门的人打扫,但是部分垃圾桶已经损坏,没有及时修理;景区对垃圾的处理是定期将各景点的垃圾收集统一运往金华市的垃圾处理场,没有充分利用沼气池,使一些能量外流,降低了能量利用率,增大了成本,不利于景区的持续发展;另外,还有景区发展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和一些植被修剪留下的垃圾。
3、景区污染的生态技术处理策略
3.1、景区水污染处理与预防措施
3.1.1景区生活污水的处理
生活污水主要包括厨房污水和洗浴污水等。生活污水的有机成分比较多,特别是洗浴污水中的有机磷含量很高,一旦直接排放到景区水体中,很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影响景区的水体景观和水体的净化能力。比较实用的方法是沼气池法,同时它还可以处理一些有机垃圾,将各种废弃物中的有机成分分解回收利用,沼气渣还可以作为肥料用于景区绿化和蔬菜种植。在此结合景区的垃圾污染提出一个以沼气池为中心的微型生态循环模型(如下图)来提高对生活污水的利用,通过循环经济中的加环作用,增加了各种有机物被使用次数,提高了利用率,是比较理想的一种处理方法。一、我国商务旅游市场的现实状况

(一)商务旅游消费增长迅速

商务旅游相对于传统的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具有消费水平高、价格敏感度低、季节波动小、活动变化少等特点,成为旅游产品中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撑点,在中国商务旅游消费的增长十分迅速,正在逐步成为世界商务旅游新热点。

1.国际商务旅游。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在来中国的海外旅游者中,商务旅游者(包括以会议、商务、服务员工为目的而来中国的海外旅游者)占到整个海外旅游者的35%以上,仅次于观光游客,处在第二位。(注:孙晓胜:《北京将以商务旅游促进高端旅游市场发展》,《新华日报》2004年5月24日。)国家旅游局2003年的一份资料显示,中国每年国际商务旅游支出超过357亿元,占亚洲商务旅游市场的17%。(注:王楠:《中国商务旅游市场分析》,博锐管理在线2004年8月19日。

㈤ 举例说明旅游对当地的好处和坏处,例子缩小到景点

凤凰城,带动经济,坏处:商业化

㈥ 联系具体事例,说明要想改变人们对某一旅游地域或旅游景点的态度,通常有哪些方法

(1)提供旅游产品形象;
(2)改变知觉;
(3)引导参加旅游活动;
(4)输送新的知识和信息;
(5)激发潜在动机;
(6)各要点的简要表述;
(7)联系实际分析论述。

㈦ 谁能提供一些旅游区开发而导致环境破坏的实例

http://info.finance.hc360.com/2005/06/08103930071.shtml 错位旅游开发破坏生态 云南最后净土遭劫难 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的下给温泉,是近代热泉形成的典型的地质景观,极具观赏性和科考价值,景区内的喷气(热气)孔尤为罕见。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在不了解喷气孔的地质构造及规律的情况下,开发者企图将喷气孔变为“桑拿浴”场所,结果严重破坏了稀有旅游地质景观。该县的另一处地下泉———天生桥“彩泉”,因被“现代化”装饰而失去了“彩泉”再现的自然条件。 西南净土香格里拉的一些地方,在旅游开发的大潮下难逃劫难。“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多位专家指出,近年来,一些地方的错位开发,使不少国家级风景区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现象泛滥,有的风景区正蜕变为吃喝玩乐的游乐场,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空前破坏。 比如,丽江玉龙雪山被架设3条索道,每条索道都伸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其中,长近3000米的玉龙雪山索道,延伸到海拔4506米的雪山上,每小时单向运送客流量达426人。这些索道的建设和运营,给保护区带来了生态灾难。大量游人的涌入,使亘古冰川遭到破坏,部分冰川开始融化;高山植被和野生花卉被游客践踏、破坏;野生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当年规划时还存在的珍稀动物,现在已难觅踪迹。玉龙雪山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令世界各国专家惊讶。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景区没做规划就进行开发。

㈧ 哪些旅游景点受到破坏(随便举一个例子,最好是黄山的)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做

呵呵,这是别人在考你还是你在考别人啊?简单回答下,可能不专业,但是方向绝对对回。仅答供参考哈!如下:
景点受到破坏当然是要维护。不管哪个景点。
具体的比如黄山景区楼堂建造过多导致自然性被破坏,污染严重事件。详细可参考链接1.
做法就是维护:拆掉过多的楼堂,恢复景观的自然性,规划合理位置,合理数量的楼堂数量并要有制度来规范楼堂的运营机制,使两者间达到一种和谐。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可以说是矛盾也可以说不矛盾。原因:
1:没有开发就没有所谓的保护。保护是在开发的前提下产生的后续措施。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
2:说矛盾是因为两者就像矛与盾。开发了的旅游资源势必会因为运营导致一定程度上的破坏,污染。就像做了一把矛,在不断攻击。那么只有用盾来防御。这个盾就是保护。
3: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开发?这是因为两者并非不能和谐共存,这是个辩证关系,关键看侧重点。过度开发,保护不力当然不建议开发。适度开发,重点维护。那么就能长久持续,和谐共存。

㈨ 我国有哪些举世界杯瞩目的帝王陵墓旅游胜地,请举5~6个例子

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唐乾陵,南京明孝陵,北京明十三陵,河北清东陵、清西陵,沈阳清关外三陵。

㈩ 因为旅游而景点环境被破坏的例子

黄山,探海松景点,最大的一棵探海松死掉了。
妙笔生花景点,是后来人工修复的,原来的那可树因为环境的改变也死掉了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