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西山旅游景点
A. 昆明十大旅游必去景点有哪些
昆明十大旅游必去景点有:西山公园、滇池、翠湖公园、官渡古镇、金马碧鸡坊、海埂公园、石林、九乡、惊魂峡、雌雄双瀑。
西山公园西山坐落在滇池的西岸,又称碧鸡山,元代为“滇南八景”之首,明代居“云南四大名山”之冠。远远望去,西山如—女子躺卧于滇池岸边,有“西山睡美人”之称。这里森林茂密,环境清新雅致,又可以俯瞰浩瀚滇池,一直是昆明人和游客们爬山观景的好去处。山上的龙门石窟更是古老珍贵,是热爱人文的游客的必游之地。
滇池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泽、滇海。这里也是非常值得打卡的第一处美景地,来昆明的第一天当然要来这里游玩。昆明湖也是昆明最大的淡水湖了,到达这个景点只需要乘坐市区公交车就行了,不需要门票,可以说是一个性价比相当高的景点了。
B. 昆明有一座山,叫作西山,各位来介绍一下它.
西山位于昆明市西郊15公里,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等组成。它峰峦连绵40多公里,海拔1900米至2350米。
相传,有凤凰栖息,称为“碧鸡山”,又因似一个美丽的少女仰卧在滇池畔.青丝垂海,所以有“卧佛山”或“睡美人”之称。
它是一个大型森林公园,同时又是有众多名胜古迹的风景名胜区。主要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聂耳墓等以及山麓的普贤寺、杨升庵祠等风景点组成。
(2)昆明西山旅游景点扩展阅读:
1、太华寺
位于西山的最高峰──太华山的山腰。太华寺始建于元代,由天王殿、大雄宝殿、缥缈楼、一碧万顷阁、水榭长廊及南北厢房组成。寺院周围修竹茂密,古极成林。
2、聂耳墓
呈钢琴形,庄严大方,七个花台表示七声音阶,24级石阶表示聂耳享年24岁。墓前有用汉白玉雕成的聂耳像一尊,背后护墙上的浮雕表现了当年中国人民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鼓舞下团结抗战,前赴后继的光辉岁月。
3、龙门石窟
位于西山风景区终端,北起三清阁,南至达天阁,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龙门胜景”以“奇、绝、险、幽”为特色,雄居昆明西山众多的名胜之首,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到昆明的游客都要去游览。故有“不耍西山等于不到昆明,不到龙门只是白跑一趟西山”之说。
C. 昆明西山是几A级景点
不是,是二级
D. 昆明西山一日游
这位朋友你好!你出抄了火车站后袭就打车吧(乘公交太慢,影响时间安排的),出租车到了西山脚下的高跷(30元左右),坐小面的上山(大概6元钱),注意:在停车场门口那里买龙门的票还可以送电瓶游览车的票(龙门20元,电瓶车5元)也可以直接乘索道缆车(15元)。到了景区门口不要进去(这是下口),返回100米左右,走小路上山,步行大概40分钟就能到西山顶(凌霄阁)。这里可以观看昆明市全景的(天气晴的条件下)。下山要经过龙门的上口(这时就可以进了,因为现在是要下山的,不费劲哟(当然若你身体好的话,可以直接从下口进入景区的)!门口有免费的景点讲解器,下来大概40多分钟吧(景点较多,最著名的就是龙门了)。
往山下走的话,沿路还有:太华寺、华亭寺、玉兰园、聂耳墓、滇西抗日记录堂(这些都是免门票的,云南的旅游魅力就在这!)
交通非常畅通的!时间足够了!实在不行,你打电话给我,我带你走,免费的。13888******
E. 介绍昆明西山龙门旅游景点800字作文散文
国庆节,我们全家游览了平谷的大溶洞。
进入溶洞,是一条长长的隧道,感到凉飕飕的,地面比较湿滑,很容易跌倒。沿着曲曲折折的隧道,大约行进了10分钟,我们看到了第一个景观----天龙绘书。抬头往上看,几条形象逼真的巨龙在天空盘旋,仿佛在翻云布雨。旁边有许多像冰柱一样尖尖的东西到处都是。经导游介绍,这些“冰柱”叫石钟乳,地面上也有一些类似的“冰柱”叫石笋。导游还告诉我们,这些石笋、石钟乳还是湿的,所以它们还可以生长。它们生长是靠石钟乳滴落的水滴一点一点形成,大概一万年长1厘米左右,这叫滴水结石。还有一些石钟乳和石笋连在了一起,叫做石柱,一般需要10亿年才能形成,所以非常珍贵。
往里走,景观越来越多。江南春雨、神兽迎宾、郑和下西洋、观音度燕……说也说不完。导游告诉我们,看这些石头要发挥大家的想象力,你越想,它就越像。其中最出神入化的要数“一柱擎天”了。一根三米多长的石柱从地面一直通到洞顶,就像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在石柱的顶端,还有一块长方形的片石,连起来真像迎风招展的旗子。在石柱的根部,一块巨大的钟乳石就像基石一样牢牢地把旗杆固定住。真是惟妙惟肖呀!
顺着通道继续往前走,视野豁然开朗,最大的溶洞出现在眼前,大概有10多间房子那么大,叫做“群英聚会”,让人浮想联翩。这边高高的石柱上端,一位美若天仙的母亲满含深情的望着怀中的孩子,孩子也睁着大眼睛望着母亲,这叫母子深情。那边,一位胖胖的老僧盘坐在石头上,闭着眼睛,低着头,好像犯了什么错误在面壁思过一样。这叫做老僧面壁。再看这里,唐僧骑着白龙马,沙僧挑着行李,猪八戒扛着九齿钉耙,孙悟空手拿金箍棒过来了,这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唐僧取经……
一边走,一边看,景观数不胜数,看的人眼花缭乱。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我们到了一段水路。一条小船最多可坐6人,我们坐上小船,向前行进。水深不过两米,清可见底,一群群小鱼游来游去。水路不是很宽,仅两条小船可以来回错过。小船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像在时空隧道穿梭一样。
回想起大溶洞里的天然景观,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真是巧夺天工呀!( 维
F. 昆明一日游(西山索道、名族村、滇池)如何安排行程
步行到市博物馆公交站,乘坐A1到云南民族村(如果赶时间做好打车,有点远),进去转一圈(比较大,要转快点,不然玩不完),从后门出来到海埂大坝,去喂海鸥(刚从西伯利亚飞过来的红嘴鸥),和海鸥拍拍照留个影,然后走到西山索道,在索道上观滇池,索道下了就去龙门,在龙门观滇池全景和整个昆明的全景(你看的这几个景点隔得很近)。
G. 昆明的西山有什么好玩的有什么特色
昆明西山简介 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从昆明城东南一眺望,西山宛如一位美女卧在滇池两岸。她的头、胸、腹、腿部历历在目,青丝飘洒在滇池的波光浪影之中,显得丰姿绰约,妩媚动人,所以又叫睡美人。 民间传说,远古时一位公主耐不住宫中寂寞,偷偷出了王宫与一小伙结为夫妇。后来,国王拆散了这一美满姻缘,并用计将小伙子害死。公主悲痛欲绝,痛哭不止,泪水汇作了滇池,她也仰面倒下化作了西山。西山现已辟为一座森林公园,景点较多。每年阳春三月,昆明人有“三月三,耍西山”的习俗,届时四方士民云集聚会,唱山歌,对小调,耍龙舞狮,野餐赏景,热闹非凡。 编辑本段古书中的西山 1937年《云南概览》:“西山距省三十里.因在省会西.故名.”有早寒武系砂页岩,中泥盆系砂岩、石炭系、二迭系石灰岩,玄武岩。全山森林茂密,植物种类繁多,誉为滇中高原“绿翡翠”。据统计,木本植物有80多种,180属,近300种,主要有云向松.华山松,杉、楸,榆、柏等,还有杜鹃、十里香等野生木产 白笈、草乌、沙参等药用植物90多种.太华寺的银杏、玉兰,华亭寺的优县华,为昆明地区古木名树之一。在海拔2150米以上地带,分布着冲天柏树及多种落叶阔叶树. 编辑本段现在的西山 1950年后,北段辟为西山森林公同.自高晓至三清阁修建了长约6公里宽11米的沥青路面盘山公路;自山邑村至三清阁,筑有登龙门的千级石梯.名胜占迹分布在鸟语花香,层林迭翠的三腹之中,有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以及人民音乐家聂耳。青年文艺工作者张天墓.南段有观音山、白鱼口等游览及疗养胜地.民间至今还保留有农历“三月三,耍西山”的习俗。距昆明市区西郊20公里,位于滇池的西岸,由碧鸡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挂榜山等山峰组成。这里山脉连绵,长达40多公里,最高海拔为2500米,龙门海拔2450米。相传,有凤凰栖息,称为"碧鸡山",又因远眺西山群峰,即像一尊庞大的睡 佛,又似一个美丽的少女仰卧在滇池畔.青丝垂海,所以有"卧佛山"或"睡美人"之称。它是一个峰峦起伏、林木苍翠、 涧流清泉、鸟语花香的大型森林公园,同时又是有众多名胜古迹的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包括: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 龙门、聂耳墓等以及山麓的普贤寺、杨升庵祠等名胜。西山为文物古迹、名胜风光、森林兼备的风景名胜区。"三月三耍西山(农历三月初三上西山游玩)"是昆明人民传统的春游习俗。该景区有景区公路、水上航运和空中索道相通,交通十分方便。 编辑本段西山旅游景点华亭寺 经历年修建,已有900余年历史,是昆明地区现存的最大一座寺庙。由钟楼、天王宝殿、大雄宝殿及若干花团组成。这里的佛像和五百罗汉塑像都塑得很有特点,历代楹联也耐人寻味。此外,园内还有名贵的茶花和罗汉松等奇珍大植物。该寺曾几度毁建,现存的是1923年由虚云大和尚重修,故又名“云栖禅寺”。寺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楼、撞钟楼、雨花台、放生池等古建筑。大雄宝殿有高一丈六尺的三尊金佛像,塑工精细,仪态慈祥。另有五百罗汉栩栩如生。天王殿两侧塑有四大天王和金身弥勒佛像,生动传神。天王殿大门口,挂有一幅明代谪居云南的四川新都状元杨慎写的名联,内容有山有水,有景有人,诗画交融,意韵无穷。其联云: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柱杖僧归苍茫外;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太华寺 位于西山的最高峰──太华山的山腰,故名。太华寺始建于元代,由天王殿、大雄宝殿、缥缈楼、一碧万顷阁、水榭长廊及南北厢房组成。太华寺素以花木繁茂著称,寺内名花蔡萃,争奇斗艳,尤以山茶、玉兰最有名。寺院周围修竹茂密,古极成林,晨观日出,气象万千,入夜登楼,俯视昆明万家灯火,滇池波光粼粼,别有一番情趣。山门外有一株四、五人才能合抱的老银杏,古干虬枝,健壮繁茂,民间传说是明惠帝朱允流亡云南时所植,距今已六百年的历史。 三清阁 位于聂耳墓以南一公里。在陡峭的山崖上,绿树丛中点缀着琼楼玉宇般的一组亭阁,包括灵官殿、老君殿等共九层十一座木构建筑。登临观览,只觉地势高险,视野广阔,景致极为优美。正如“飞云阁”中有一联云:“半壁起危楼,岭恕工,海如镜,舟如叶,城廓村落如画,况四时风月,朝暮晴阴,试问古今游人,谁领略万千气象;九秋临绝顶,洞有云,崖有泉,松有涛,花鸟林壑有情,忆八载星霜,关河奔走,难得栖迟故里,来啸傲金碧湖山。”“三清”又称三清天,三清境,是道教三十六天仅次于大罗天的最高境界。三清阁内供奉着天宝君、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三个道教信奉的偶像。其它殿也各有所供奉。从罗汉崖山门向上有七十二级石阶,象征七十二地煞星。由灵宫殿西折而上,又有陡峭的三十六级石阶,象征三十六天罡。在真武宫后有泉一方,泉内有一尊小牛像,俗称“牛井”或“孝牛泉”。泉水清凉,终年不涸。相传明代曾有道士赵炼在此隐居,“苦无水,以牛载汲,垂二十余年矣,一日牛忽死,其处即陷为井,水味殊甘洌,虽盛暑不竭,”三清阁环境幽雅,空所清新。又是到龙门游览的必经之地,每天游人摩肩接踵而至。 龙门 位于西山风景区终端,北起三清阁,南至达天阁,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龙门胜景”以“奇、绝、险、幽”为特色,雄居昆明西山众多的名胜之首,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到昆明的游客都要去游览。故有“不耍西山等于不到昆明,不到龙门只是白跑一趟西山”之说。沿三清阁、孝牛泉后的石阶而上,就到了“豁然开朗处”,这里叫“凤凰岩”,凤凰岩上凿有一上一下两个石室,下面的石室有石桌,正壁嵌有“题滇池饯别图”等诗碑六方,刻有彩凤印图,祥云缭绕,彩凤飞舞,工艺精湛细密,形象优美生动。石室内外另有“云海”、“石林”、“揽海处”、“一径飞红雨,千林散绿荫”等摩崖石刻及联语。清代乾隆年间,吴清来道士为修炼苦行,方便众生,用了14年的时间凿通了从三清阁到石室,又从石室到“慈云洞”这两段石道。并就洞凿室,在岩石上雕刻了送子观音、香炉、佛台及骑龙驭虎的神像等,有联云:"凿石现普陀,将五百里滇池,都归佛海;援人登彼岸,愿一千只圣手,尽化慈航。”"仰笑宛离天尺五,凭临恰在水中央。”"洞外云抒霞卷,海中日往月来。” 龙门地势高而险,壮而厅,上接云天,下临绝壁,被称为西山之绝。
H. 我准备去昆明西山旅游,请问要从那里开始游玩呢
走进西山
西山位于昆明西郊,西山公园东濒滇池,西迤长坡,古称碧鸡山,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西山山脉连绵,由碧鸡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挂榜山等山峰组成。相传,有凤凰栖息于此,故称"碧鸡山";又因远眺西山群峰,即像一尊庞大的睡佛,又似一个美丽的少女仰卧在滇池畔,所以有"卧佛山"或"睡美人"之称。 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明嘉靖年间杨慎在《云南山川志》中赞美西山“苍崖万丈,绿水千寻,月印澄波,云横绝顶,滇中一佳境也。”在明代,昆明西山与通海秀山、巍山巍宝山、宾川鸡足山,合称“云南四大风景名山”。 西山为文物古迹、名胜风光、森林兼备的风景名胜区。名胜古迹分布在鸟语花香,层林迭翠的山腹之中,有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以及人民音乐家聂耳墓,南段还有观音山、白鱼口等游览及疗养胜地。 至今,昆明民间还保留有农历“三月三,耍西山” (农历三月初三上西山游玩)的春游习俗,届时四方士民云集聚会,唱山歌,对小调,耍龙舞狮,野餐赏景,热闹非凡。
到达与离开:西山风景区位于昆明市西郊,从昆明市区前往,交通便利。 公交:昆明市区有多趟公交车前往西山,车程约一个半小时。 打车或自驾:从昆明市区出发,车程约半个小时。
最佳季节:3-10月,春夏秋最佳。 冬季景色较为单一,游览起来不如其他季节。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
建议游玩:3-4小时
门票:40.00元
I. 昆明西山的景点有哪些
西山森林公园位于昆明西郊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滇池湖畔,距市区15公里,北起碧鸡关,南达灰湾,由碧鸡山、华亭山、太华山、太平山、罗汉山等山峰组成,由北向南逶迤升高,最高峰海拔2507.5米,最高的罗汉山高出滇池水面约620多米。西山公园东濒滇池,西迤长坡,占地约889公顷。
西山峰峦起伏,林木苍翠,百鸟争鸣,涧壑流泉,
云蒸霞蔚,景色秀丽。远眺西山群峰,既像一尊庞大的
睡佛,又似一个仰卧的少女,故称“卧佛山”,又称“睡美
人”。明嘉靖年间杨慎在《云南山川志》中赞美西山“苍
崖万丈,绿水千寻,月印澄波,云横绝顶,滇中一佳境
也。”在明代,昆明西山与通海秀山、巍山巍宝山、宾川
鸡足山,合称“云南四大风景名山”。
云南昆明西山风景区,是一个峰峦起伏、林木苍翠、白鸟争鸣、景色秀丽的森林公园。茂密的森林植被,常年郁郁葱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等古刹殿宇楼阁掩映于茂林修竹深处。
西山位于昆明市西郊15公里,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等组成。它峰峦连绵40多公里,海拔1900米至2350米。相传古时有凤凰停歇,见者不识,呼为碧鸡,故也称碧鸡山。又因形状像卧佛,也叫卧佛山。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从昆明城东南一眺望,西山宛如一位美女卧在滇池两岸。她的头、胸、腹、腿部历历在目,青丝飘洒在滇池的波光浪影之中,显得丰姿绰约,妩媚动人,所以又叫睡美人。民间传说,远古时一位公主耐不住宫中寂寞,偷偷出了王宫与一小伙结为夫妇。后来,国王拆散了这一美满姻缘,并用计将小伙子害死。公主悲痛欲绝,痛哭不止,泪水汇作了滇池,她也仰面倒下化作了西山。西山现已辟为一座森林公园, 景点较多。每年阳春三月,昆明人有“三月三,耍西山”的习俗,届时四方士民云集聚会,唱山歌,对小调,耍龙舞狮,野餐赏景,热闹非凡。
西山坐落在滇池的西岸,又称碧鸡山,元代为“滇南八景”之首。明代居“云南四大名山”之冠。“滇阳六景”中被誉为“碧鸡秋色”;清代“昆明八景”中“滇池夜月”即滇池西山夜月;而在当代又是“昆明十六景”之“睡美人山,龙门飞峙”。远眺西山群峰,既像一尊庞大的睡佛,又似一个美丽曲腿仰卧在滇池畔,象青丝垂海的睡美人。因此西山称为“卧佛山”,又称为“睡美人山”。
西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聂耳墓、玉兰园掩映茂林修竹深处,龙门石窟嵌缀千仞峭壁之上,千亩小石林攒列罗汉山飞云奇秀飞巅,气势磅礴的湖光山色,丰富厚重的千年历史文化,使西山独具神秘的魅力,吸引着中外的游客。
西山,昆明“金碧湖山”的象征,雄、险、奇、秀、美尽在西山!
睡美人的美丽传说
西山峰峦起伏,古树参天,苍翠挺拔,雄伟壮观;由碧鸡山、华亭山、太华山、太平山、罗汉山、挂榜山等山峰组成,山脉连绵40多公里,最高海拔2500米左右。远眺西山群峰,恰似一位美丽曲腿仰卧在滇池畔,青丝垂海的睡美人,因此西山又称为“睡美人山”。西山风光之秀丽为昆明诸山之首,早已扬名天下,滇池岸边,至今还流传着关于“睡美人”的动人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在滇池岸边,有一对真挚相爱的青年男女,男捕鱼,女织网,生活的很幸福,小伙子为了表达对姑娘的爱意,驾小舟到海子中为她采取海菜花,结果一去不返。一天又一天,姑娘思念着小伙子,悲恸欲绝,昼夜长哭,眼泪流了“五百里”,最后泪尽而逝,身躯化为湖滨山峦,长发则散于草海之内,从此,这山便称为“睡美人山”。
登西山龙门观日出,面对烟波浩淼的五百里滇池,令人心旷神怡,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遐想。
著名人民音乐家聂耳的茔墓也置于园中。
除了上述景点,在西山森林公园,最难得的应该是森林里清新无比的空气,从高处俯瞰滇池乃至整个昆明的感觉,是与众不同的。也是春季踏青的好地方。
J. 游昆明西山(游记)
到昆明,游西山。 宛如品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西山位于昆明市西郊15公里,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等组成。它峰峦连绵40多公里,海拨1900米至2350米。相传古时有凤凰停歇,见者不识,呼为碧鸡,故也称碧鸡山。又因形状像卧佛,也叫卧佛山。
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从昆明城东南一眺望,西山宛如一位美女卧在滇池两岸。她的头、胸、腹、腿部历历在目,青丝飘洒在滇池的波光浪影之中,显得丰姿绰约,妩媚动人,所以又叫睡美人。西山现已辟为一座森林公园, 景点较多。每年阳春三月,昆明人有“三月三,耍西山”的习俗,届时四方士民云集聚会,唱山歌,对小调,耍龙舞狮,野餐赏景,热闹非凡。
换缆车,跨滇池,向西岸。
一到空中,辽阔平静,一片碧绿的滇池就呈现在眼底下。左边是昆明城,有许多彩色的建筑与绿树,在阳光下十分明丽;右边是郁郁苍苍的高崖峭壁,那就是西山。前边涟漪万顷,远处没有阳光,烟波万里,隐在一片灰茫中。这就是让人从小神往的隐藏着许多神奇故事的滇池!那眼波迷茫处不会还有神女吧?脚下一艘快艇劈浪飞驰,是去追赶仙女还是运送游客?那白浪之间一片片绿块是什么?请教同缆车的本地人,他说那是藻,滇池被污染了,长了不少绿藻。他指着下面的一片木排说:“看,木排上的那些设备就是抽取绿藻的。”国家花了不少钱治理滇池污染,可还没达标。污染容易治理难!
缆车着陆了。西山满眼的绿树,一些红墙黄瓦、飞檐斗拱点缀其间。最美丽的是龙门一带的陡崖,上达天际,下临深渊,背靠绿树满坡,面对碧波万顷。明代学者杨升庵说是它“苍岩万丈,绿水千寻,月印澄波,云横绝顶”,十分精当。眼前没有月,但那一层层的石坊、佛龛、庙宇、亭台横挂空中,高临水面,雄奇无比,不由人不登阶而上,去攀登它的高峰。从山脚到龙门,1333级的石阶,九层十一阁的石窟群都是什么人打造出来的?流传有许多动人的故事。
刘长卿有:“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王维有:“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李商隐有:“欹冠调玉琴,弹作松风哀”,宋词有:“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松、风、流泉,在耳边、在想像中交合,在山中回旋……
这石阶石窟是十八世纪道人吴来清以及十九世纪的云南名士杨汝兰父子等人千锤万凿开掘出来的,历时七十五年。慈云洞以下则是吴来清一人经过十五年的艰辛的劳动挖掘成的。清朝彝族诗人那文风有题壁诗记述:
万钻千椎显距才,悬崖陡处劈仙台。
何须佛洞天生就,直赛龙门禹凿开。
紫竹荫书心里出,慈云霭露掌中来。
昆池恰似观南海,不负当年梦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