卲东县旅游景点
㈠ 湖南省石门县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石门名胜古迹颇多,自然风景迷人,人文底蕴深厚。石门历史上是添平土司统治的中心区域,土家族占全县总人口比例的51%,土家传统习俗浓郁。位于县城东南12公里处的夹山寺,自唐至明七百多年间为澧水流域佛教文化中心。宋朝圆悟禅师主持著有《碧岩录》一书,是佛家宝典,又被称为“宗门第一书”,流传全国及朝鲜、日本。寺旁有“奉天玉和尚”墓,据考证是明末清初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禅隐圆寂的墓葬,已引起史学界的高度重视,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夹山寺国家森林公园被定为AAA级风景区。坐落在县境西北部的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距县城108公里,总面积665.8平方公里,主峰高达2098.9米,为湖南第一高峰,有“湖南屋脊”之称,被列为湖南省十大山岳景观之一,湖南省十个生态旅游示范区开发建设单位之一,国家AAAA级景区建设目标单位之一。200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自然联盟、世界银行将壶瓶山确定为全球200个重点生态区之一(中国共9个)。区内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94%,走进原始森林,遮天蔽日,青苔如带如毯,古藤如帘如网,极具生态旅游开发价值。目前已开发湖南屋脊漂、生态游等旅游项目。位于县境南部的蒙泉湖,因北宋书法大家黄庭坚所书“蒙泉”二字碑而出名,水面5800余亩,秀水如镜,曲波衔山,蜿蜒数十里,自成山中泽国。鬼斧神工的“龙王洞”,蜿蜒数十公里,洞内钟乳石争奇斗妍,异彩纷呈,洞口清泉潺潺,如龙吐水。位于渫水中下游的石家坪商代遗址,出土有土陶俑、鼎足、矮足豆、炼铁炉灶及骨刀、骨锥等不少文物。皂市镇燕耳洞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化石的发现,为研究现代人的起源,研究湖南本土古人类的发展和旧石器时代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㈡ 衡南县的旅游景点
八大名山
天光山,为县境第一高峰,海拔914.9米,气势雄伟,顶峰高耸云端。坐落在川口与花桥镇,与衡东县临界。
火焰山,海拔741.3米,为岐山主峰,衡南第二峰,相传为孙悟空在西天取经路上过火焰山时,在三借芭蕉扇灭火之后,老孙发脾气时一脚踢出而飞落在岐山的位置,故又名为飞来峰。
雷祖峰,海拔627米,坐落鸡笼镇太平村与衡阳县井头镇岣嵝村接界。
岐山,海拔570.6米,山上建有”万寿仁瑞寺”,著名的佛教圣地和省级森林公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十牛峰,又名石牛峰,海拔514.9米,坐落在车江镇,山顶建有衡南县电视差转台,现辟为旅游休闲度假区。
巨麓峰,坐落铁丝塘镇,与衡东邻,海拔418米。峰顶有天池,冬夏不涸。天池尚存,传说还有一盏”天灯”,站在祝融峰上可见其明。
网山,坐落在宝盖镇。东与安仁交界,南与耒阳市毗邻,属天光山余脉,海拔455米。
清泉山,位于泉溪镇西北部,海拔200余米,面积2平方公里,山上旧有古城寺,听泉亭,山下有清泉。
六大名泉
清泉,坐落在泉溪镇与原古城乡相交的清泉山麓,属丘陵区红色砂岩中涌流地表的裂隙水。昔清泉县即以此命名,现已修筑为水库。
吐泉,坐落在冠市镇吐泉村,泉面约8亩。
林荫泉,坐落在宝盖镇幸福村,属低岗地区砂岩层涌流地表的裂隙水。泉涌后积水面2亩有余,分2处涌流
小泉,坐落在硫市镇天圣村,属丘陵区砂岩层涌流地表的裂隙水,泉涌量达0.03立方米/秒。久旱不竭。现已修筑小泉水库。
代泉 ,亦名大泉,坐落在柞市镇代泉村,属丘陵区砂岩层涌流地表的裂隙水。
泉湖,坐落在泉湖镇红湖村,属丘陵区砂石层涌流地表的裂隙水。
岐山
岐山原名凤凰山,南岳衡山72峰之一,位于衡南、衡阳、祁东三县交界处,海拔570.6米。岐山有植物400余种,是中国珍贵植物基因库和标本园,亦是中国江南保存完好的原始次森林,现为省级森林公园,国家AAA级景区。
江口鸟洲
江口鸟洲,位于衡南东隅,地处耒河中间,四面环水,1984年已列为全国和湖南省鸟类自然保护区,距衡阳市区30公里,经京珠高速公路20分钟到达鸟洲。鸟洲面积35 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5公顷,由陈家洲、龙家洲、张家洲组成。岛上有木本植物29 科51种,草本植物48科124种。
王氏宗祠
衡阳王氏宗祠位于衡南县栗江镇大渔村(栗江镇东北方向约7公里),始建于北宋嘉裕六年(1061),时称崇本堂;元代毁于战乱;明永乐十二年(1414)重建,易名王氏宗祠。清康熙至光绪年间先后六次维修和扩建,建筑面积达1950平方米。民国29年(1940)再次修聋后改称王家祠堂。1996年1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牛峰
十牛峰位于衡阳市南部,距衡阳市区18公里,东以车江镇上龙村为界,总用地面积为20.32平方公里。十牛峰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与雨母山、回雁峰遥遥相望,最高处海拔514米,最低处海拔76.5米。十牛峰景区将以青山绿水为特色,以田园风光为亮点,以佛教文化为底蕴,适宜开展游览风光、休闲度假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山岳型市级风景名胜区。十牛峰现被列为湖南省重点自然保护区。
㈢ 邵阳城步苗族自治县有什么旅游景点
还有长平的红军纪念碑
㈣ 湖南旅游十大必去景区有哪些
湖南省是一个充满了魅力的地方,这里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自然美景也是多不胜数。总所周知湖南是我国的旅游大省,每年来到这的游客可以说数以万计,同样这些美景和著名的景区是很多人所向往的。当然湖南美景著名景点众多,但到底哪些最值得去游玩呢?下面我就问大家介绍一下到湖南非去不可的5大景点,看看是不是适合你呢?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还是铜仁、怀化、吉首三地通往各处的必经之路。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的风景里也都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历史,再将美景与人文相结合,给人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到凤凰古城逛古巷,赏美景,品美食可谓是人生一大快事。当然到湖南凤凰古城也是必去的景点之一。
当然湖南美景千千万,山川河流、自然风光数不尽数,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岳麓山、五岳之一的衡山、享有“神州第一陵”之誉的炎帝陵、崀山等等太多太多了,这些著名景点都是到湖南必去的。
㈤ 桂东县旅游景点介绍
1、“红四军革命旧址群”包括红四军军部、红军兵工厂、朱德旧居、红军医院、苏维埃政府、版刘雄故权居、刘彬故居等。还有一条红军路、一座红军桥、一个红军亭。这里是名符其实的红色旅游第一村。
2、湘粤赣红军游击队桂东活动旧址——西边山桃寮村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这里有离天三尺三的八面山。有古树参天,密林簇拥的原始次森林。
3、桂东县植物园
桂东县植物园位于寨前镇水湾村,紧邻国道,傍依汶江,山水交相辉映,生态风景迷人。景区由中山大学园林及生态经济规划设计研究所规划设计,规划总面积3000亩,核心园区200亩。
4、三台山森林公园
三台山森林公园总面积5753亩,其中核心景区2252亩,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位于县城南侧,公园因上、中、下三台而得名。
5、齐云峰国家森林公园
齐云峰国家森林公园由三台山片区、齐云山片区、南华片区组成,生态资源丰富,气候资源独特,交通优势凸显。森林覆盖率达92.47%,位居湖南省森林公园前列。
㈥ 邵阳旅游景点的排名是怎样的
1、邵阳新宁崀山旅游区(5A级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
3、邵阳新邵白水洞(3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白水洞,名为洞,却并不仅仅是一个洞穴,而是一处峡谷风景胜地的总称,主要由白水洞、白云岩、资江小三峡三个景区组成。这里风景奇特,早在明朝就是湘中地区的著名旅游景点,这里群山起伏,山峰秀丽,高耸入云,悬崖峭壁,飞瀑流泉,绿树成林,还有地下溶洞、高峡平湖、一线天等特色景点。
㈦ 湘西保靖县旅游景点
保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奇秀。境内酉水河是湘西最神秘、最具特色、最具旅游开发前景的母亲河,仅县城迁陵至里耶河段就有汉代四方城遗址、摩天石刻“天开文运”、江口红石林、陡滩民族风情、碗米坡生态平湖游、首八峒八部大王庙、魏家寨西汉古城、里耶秦简等60余处景点。吕洞山、小寨沟、苗家边墙等其它景点也千姿百态、各展风骚。
保靖县自古为土家族、苗族繁衍生息之地,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如:三万年前的东洛旧石器时代遗址:汉代迁陵县城(四方城)遗址:战国粮窖和湘西仅有的汉代青铜冶炼场;春秋战国古墓群:唐代的酉水岩墓葬;明代史称“东南战功第一”的土司彭荩臣营造抗倭战舰艨艟的遗址;酉水摩崖石刻之最“天开文运”;土家族调年节、摆手舞、茅谷斯、哭嫁歌、打溜子、唱山歌以及苗族赶秋、四月八、挑葱会、武术、猴儿鼓、唱苗歌、赶边边场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等。
保靖县旅游资源以酉溪园风景区和黔山土家民俗景区、吕洞山风景区、小寨沟景区为主。
酉溪园风景区
酉水,古酉溪。《水经注》说:“洞庭西一带,四面多山,山下有五溪分流。谓雄溪、酉溪、满溪、沅溪、辰溪”。酉溪为五溪中长阔之首,具百节名滩,在历史上富有盛名。酉水为三源汇流。主源出湖北省宣恩,鹤峰间。西南流至湖北来凤县,称白水河。入湖南省龙山县,合果利河,复折湖北来凤县漫水,伏入卯洞,出西福司,入重庆市酉阳县境,称北河。折转东流,与重庆市秀山县出中源水东北流来,汇于“两江口”,入湖南省龙山县、保靖县境始称酉水。途中受龙山县洗车河水。南源出贵州省松桃县西,东流达重庆秀山县境,入湖南花垣、保靖县,曲折趋保靖县西8公里处“江口”汇入主源。又流经保靖县城北、永顺县芙蓉镇(王村),古丈县罗依溪口,折转东南流,注入沅水。酉水主源流程600公里,其中保靖站81.3公里,多年平流量453.6立方米/秒。
酉溪园风景区。以迁陵为中心,上至碗米坡大坝,下至梅花乡他沙村,全长约40公里。景区内主要景点有:迁陵古城遗址又名四方城,位于保靖县城东约3千米的龙溪乡要坝村酉水河边。汉高祖五年(202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在此正式置县,始称迁陵县,隶属武陵郡。后来,历代虽不断更名,其治所仍未动。直至五代取消迁陵县,此地是近600年的县城治所。
近年,在此遗址内抢救性发掘了几十座战国、汉、唐墓葬,出土青铜、陶瓷器物数百件,其中,国家级文物多达数十件。古城中心至今尚未发掘,是州内的“史海迷宫”。湘西州唯一的青铜冶炼场就是1993年在此遗址内发现的。
酉溪森林公园
距县城中心仅一公里,公园占地1030亩。三面环水,一面倚山,由南向北走向。岛上丘陵起伏,林木葱郁,岛鸣上下景色宜人。西侧绝壁上有人工凿就的岩墓葬穴三眼,有人工凿就的石洞中“帝母庙”遗址。西面调年坡腰,有毛泽东国文业师袁吉六先生的墓塔。墓塔正中嵌的大理石碑上刻有毛泽东亲笔题书《袁吉六先生之墓》七个金光大字。背面刻有1965年章士钊、郭沫若先生对袁学识的对联评价。章:“此老通古今文史”;郭:“斯人教天下英才”。半岛之东濒临酉水南去北还的九十度拐弯之岸,凸起一丘,似扭头回看迁陵古镇,名“望乡台”与此相崎的对岸是绚丽多姿的“石楼洞”和挺拔高耸的“孝子岩”。半岛中心有一较高的坡,名“将军山”。曾是明朝嘉靖年间,抗倭将军彭荩臣设练兵闲暇时,在此坡上与官兵谈心和散步的去处。
华峰山
位于酉水北岸保靖县城东侧,与天堂坡东西相望。东眺居高临下的故迁陵县遗址“四方城”,它是酉溪森林公园半岛的倚山,海拔约701米。涵盖龙溪乡土毖村、麻阳洞、自生桥、五子岩,西侧山腰间有一巨石撑云似掌,名“华峰仙掌”。
酉水岩墓葬群
酉水河,人称湘西的母亲河。临河的悬崖绝壁上有土著先民的岩墓葬二十余处。有的为天然溶洞,有的为人工开凿;有的见方两米多,有的小得难以容身,有的内壁装饰花纹,有的粗糙简陋。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异,实为罕见。
㈧ 湖南邵阳附近有什么实惠又好玩的旅游景点
去镇远吧。从邵阳去镇远可以全程选择高速。邵阳来镇远的自驾车线路最为简单:上高速--过怀化境外高速--贵州玉屏--三穗(或青溪)下高速,40公里左
右二级柏油路即可来镇远古城,全长356公里,用时5小时。镇远古镇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之一。古镇既有秀美的山水风光,以舞阳河、铁溪为代表;
又有以青龙洞为代表的古建筑文化;还有以苗疆长城为象征的少数民族;镇远古镇历史距今已经有2287年了,也算是目前中国古镇中历史悠长的代表。最最难得
的是镇远古镇一直保持了原生态的纯朴的面貌,和很多已经过度开发的古镇不同,这座处于黔东南深闺中的古镇,至今还生活着纯朴的人,去古镇旅游,不用担心找
不到客栈,最普通的人家也愿意接纳你,不用担心被讹诈,买到假银饰,镇远的经商文化和古镇文化同样让人敬仰。
旅行的话找路是一个麻烦事,一定要带着地图,现在一般都用手机地图,腾讯地图什么的都是可以的,路线的话都不是问题,如果不跟团一定用的上,附近 的建筑饭店宾馆什么的一搜就能知道了,一般我找不到路就用手机地图,你可以试试,那样就很方便,路线比较清晰,不管是步行还是坐公交都可以,有不知道的路 就用地图搜一下目的地,就能找到具体路线,通常我出去玩找不到路都是用地图搜地点的。
希望解决你的问题,给人与善~升级需要您的采纳!谢谢了!
㈨ 攸县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新攸州十景
“地以景传,景以人传”。山川风貌,“以人遇之而景成,以情传之而景别”。攸县地处湘赣边陲,自然景观,多姿多彩。古人以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之结合,有《攸江十景》、《南云八景》之雅致,今人有自然景观与历史建筑之分类,展现今“攸州十景”之绚丽。
一洣水四塔
县境内沿洣水有四座连成一线、气势恢宏的古塔:文明上塔、中塔、下塔和凌云塔。
文明上塔位于县城对河洣水南岸窑湾上头,距县城1公里。明万历四年(1576)知县徐希明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重修。该塔八方七层,高21米,红石为基,青砖为体,边长2.95米,占地面积42平方米。第一层南面有大门,高1.5米,宽0.8米,祁阳石门额,上镌“文明塔”3字,工整有力。塔内砖砌拱顶,有阶梯右旋而上,可达第四层,四层以上内空,四向开窗门,葫芦塔顶,直插蓝天。
文明中塔位于县城西郊洣水南岸皂角市水口山头,距县城约5公里许。与上塔同年为知县徐希明建造。清乾隆七年(1742)曾倒塌,第二年知县冯运栋邀邑绅重修。全塔用青条石砌成,六方七层,高9.7米,底层边长3.2米,占地35.8平方米。第二层东向有门,高1.94米,宽0.64米,塔内中心有方石柱,分层叠砌至顶部,各层均以三块条石三向延伸至塔身边墙内,增强了塔身牢固度。塔内无阶梯,中心石柱内有洞,可攀缘上。
文明下塔位于县城西7公里处鸭塘铺乡桐坝村洣水的沙洲上。该塔建造年月无确切记载,比上塔、中塔稍晚,距今约200余年。该塔自塔基至塔顶,全以红条石砌成八方七层,高22.35米,基脚边宽3.45米,占地约64平方米。全塔呈桥墩形,前尖后宽,以抗水流冲击。据说塔基深度与塔身高相等。第一层有门,高1.7米,宽0.8米,拱顶,有阶梯右旋而上,可达四层,五至七层空心,各层均有窗户。一层内原有神龛、神像,现已无存。第二层龛内有一祁阳石浮雕立人,头戴尖笠,手持锁链,楣额有“似佛”二字,两边对联:“诵大乘经,身登彼岸;现本来像,光放浮图。”两侧原有青石碑刻,现已无存。第三层内有青石浮雕观音坐莲像,第四层内有哪吒闹海浮雕。塔身处于河中,挺立中流,虽常遭洪水冲击,久经风雨,仍岿然屹立。
凌云塔位于县城西10公里的马鞍山上,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知县赵勷偕合邑绅士建,距今170余年,是四塔中最晚的一座。然该塔八方七层,高16米,塔基边长4.6米,占地面积102平方米,乃四塔中最大者。塔基及第一层为红条石砌,二层以上为青砖砌成,内有阶梯右旋而上,亦可达第4层。各层内刻有石刻龙、狮、人物浮雕。第一层楣额书“凌云”二字,下镶二龙戏珠浮雕,工艺精细;五层以上为空心,各向有窗门,塔尖葫芦宝顶尚为完好。该塔地处攸县衡东两县交界处,地势雄伟,由此而东望,与文明下塔、中塔、上塔连成一线,成为一道风景线。
二灵龟峰寺
“龟峰观涛”为“南云八景”第一。龟峰,即灵龟峰,峰上有寺,原名张镗庵,后改灵龟峰寺。
灵龟峰寺始建于明末,占地面积563平方米,座东南朝西北,前为山门,楣额“威镇灵峰”为清乾隆年间攸县知县张健所书。中为观音阁,阁右为大殿。大殿为硬山顶,封火山墙,面阔三间。
灵龟峰孤峰耸峙,洣水南来,汇攸水于峰麓,西有石牛头,南有白茅州,灵龟寺巍然屹立,俯瞰江流。清刘愈描绘灵龟峰景致说:“孤峰江山峙,带雨始登临。小径当门曲,归帆隐雾深。乱云吞怪石,竹景倒潭心。漫与山僧话,凉风吹客襟。”有人曾撰有“灵龟峰,峰上生风,风吹枫动峰不动;白茅洲,洲子泛舟,水推舟行洲未行”对联,概括灵龟峰山水之美。
白茅洲在县城东对河,隔河与灵龟峰相望。居民植竹为界,四时种植瓜、菜、姜、芋,是著名的蔬菜种植地。
三阳升仙观
阳升观,地处司空山群峰环绕之中。南朝官居司空的张巴玉曾在司空山修道,传说张巴玉于梁天鉴二年(503)八月十五日白日升天,殿宇始建于唐天宝七年(748),唐玄宗有感于张司空升仙事迹,由皇廷派员选址敕建,并赐名朱阳观。北宋政和三年,徽宗皇帝旨派荆湖南路运转使副使程元佐修复并扩建,为附会张司空白日升天的故事,宋徽宗下诏改朱阳观为“阳升观”。
阳升观前濒南水,后靠三清峰。画屏峰呈于前,狮子峰、凤凰峰附于左右。案前紫盖、香炉(峰),案下大小莲花(峰),群峰拱卫,一水环流,阳而不露,高而不亢。全观由东西川门、戏台、坪院、铺屋、山门、前殿、正殿、后殿、玉虚宫、蕊珠宫、宗师堂、夫人庙等组成,从山门入前殿,从前殿至正殿,次第而登,分别设台阶31级半、7级、3级,以示代表攸县31都半,周围7县、3省地域,即司空影响所在。
东西川门楣额“道通天地”、“法贯古今”,饰有泥塑浮雕麒麟,山门正中楣额“阳升观”三字,左右门楣为“云车”、“风马”。
宋·明清以来,阳升观香火旺盛,明洪武元年(1368)、清嘉庆十年(1805)、道光二十五年(1843)、光绪十九年(1893),都对阳升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复。山门楹联:“唐宋敕建以来名山不朽;庆光重修而后,福地长留。”概括了这一历史。
阳升观东一公里处的老炉峰下,建成阳升观水电站,420米长的管道,1070级石阶直上峰巅,犹如长龙上天,山头保留了“喷头石”、“猴面石”两处景点。
四宝宁禅寺
宝宁寺在县城东北50公里的黄丰桥镇乌井村的圣寿山主峰之下,风景幽美,为一佛教胜地。
圣寿山原名乌龙山,也称乌金山,因盛产煤炭得名。乌龙山侧峰飞泻而下,有“五虎下山”之势。又有象形山在左、马头岭在右形成猗角。顶峰石岩林立,如坐、如攀、如奔、如跃,千姿百态。其中空王台,目空一切,尤为奇特;千佛岩似百僧听法,充满神秘色彩。灵鹫石兀立危崖,头部呼啸而出,看似千钧一发,实则稳如磐石。文殊岩古藤如须,苍水石水花如瀑。一派“细草迷山径,鸣泉杂鸟声。云排千谷暗,烟簇一林平”的景色。
唐天宝十年(751),攸县人旷长髭,选择了这块集秀、幽、险、奇的风水宝地,结茅而居,开创了保宁寺。唐天佑四年(907),马殷建楚国,以长髭法孙保宁勇禅师寿高道高,赐“圣寿”号,因赐保宁寺山名“圣寿山”。清初胡作传有诗:“寿山灵气鹫投钟,朝旭含烟匝锦蓉。溪折绕堤重溯谷,崖悬绝顶又飞峰。矗凌霄汉镇三楚,俯瞰潇湘胚五宗。为问春秋几甲子,如何夺得马王封。”民国初期,了悟和尚题联:“大千世界无双地;不二法门第一山。”称誉圣寿山。圣寿山胜迹,除保宁寺外,尚有楚兴寺、聚龙仙、天蓬岩以及卓锡泉、禅宗樟、普同塔等。
从唐五代至宋元期间,宝宁寺香火一直很旺,成为湖南名刹和佛教南岳、江西两系的交往中心。旷长髭及法嗣石室、法孙勇禅师都是得道高僧,他们的语录和行迹都在佛教典籍《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指月亮》等书中有记载。
据《宝宁寺志》记载,宝宁寺有殿、堂、楼阁、台共24座,誉为“十方丛林”。全院分三进,前有关圣殿、韦驭殿、钟鼓楼,中有大雄宝殿,左有寮室斋堂,右有方丈“千人床”,后有观音阁、祖师堂、功德堂。共有房屋100间,占地面积14亩。
宝宁寺现存的寺院殿宇,是清光绪二年修复扩大的模式。
寺前100米处有攸河流过。一口放生塘,紧靠寺的右边;寺后层峦耸翠,五个侧峰飞跃而下,俗称“五虎下山”;寺前有钟山、鼓石、莲花峰、锡杖峰;寺左有象山,寺右有马岭;寺后有“空王观日”、“千僧听法”、“灵鹫雷音”、“苍水飞雪”、“茵石灵踪”、“文殊化身”以及“圣寿无双”等胜迹。
宝宁寺还有享誉中国佛教界的“三绝”、“三奇”。三绝:一是普同塔,二是祖师塔,三是《宝宁寺志》和王夫之的《宝宁寺志叙》。三奇:一是千年沉水樟,二是四季青绿的观音芋,三是常汲不涸的千年古井。
宝宁寺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一定的声誉和地位。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佛教界吴立民大师为宝宁寺题写了《宝宁寺及旷长髭墓足称国宝》的墨宝。全国著名寺庙中编修志书的在北有少林寺,南有宝宁寺,且王夫之为宝宁寺志作序,更为可贵。因此“北有少林,南有宝宁”之说盛传中国佛教界。
2006年宝宁寺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皮佳水洞
皮佳洞又名皮水洞、水头洞。位于鸾山镇皮佳村。洞长30余华里,上为泥洞,中为石洞,下为水洞。洞内有石钟乳凝成的田园、观音菩萨、罗汉和石笋、石鼓、石桌、石凳等形状。据闻,石洞可与柏市镇的禹洞相连,也与天蓬岩洞相通。洞内有历代文人墨客所题诗句。宋代隐士皮文通,曾卜居洞侧,因而得名。下洞泉水汹涌而出,清澈明静,四季不涸,汇成鸾山东江,有“楚水源头”石刻在出口岩壁。
现经投资开发,紧邻洞口修建了人工湖和农家山庄,洞内修建了游道,疏通了水路,配备了灯光,观光游览甚为壮观。
更多的图片+文字介绍:http://www.430223.com/bbs/xiangxi.asp?id=1534&page=1
攸县旅游网:http://www.430223.com/lv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