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周边旅游景点
❶ 普宁流沙有哪些景点好玩
楼主 你可以下载一款手机导航 腾讯地图
这要是一款非常实用的导航 出门旅游 带着腾讯地内图 你可以用容它搜索旅游景点
旅店 医院 等准确的地理位置 出门有腾讯地图 很方便 还有乘车路线 驾车路线 公交路线
等路线指引 还有离线下载功能 望采纳
❷ 有关潮汕地区旅游胜地的资料
潮州外八景:
明代官宦、墨客、诗人畅游潮州后已留下咏颂山水景观的潮州八景:龙潭落照(今湘桥区花园村五龙潭),凤山秋菊(今潮安归湖彩凤岭下),笔峰晚凉(今笔架山下),金山朝旭(今金山顶),凤栖木棉(今意溪凤栖山别峰寺),韩亭秋月(今韩文公祠前后),西湖梅风(今西湖处女泉边),文峰飞翠(今桑浦山玉简峰)。到了清代又形成了流传至今的潮州八景:湘桥春涨,是吟咏始建于宋代我国著名的首座启闭式石桥——湘子桥的景色;韩祠橡木,是咏颂现存历史久远、保存完整的唐代韩愈治潮功绩的韩祠景观;凤凰时雨,是吟咏建于明、现重新修建的凤凰台景区那迷人的景色;北阁佛灯,是吟唱始建于宋、著于明,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掌故于一体且精巧秀逸的北阁景区;西湖渔筏,是吟唱始于唐、著于宋、盛于明、芜于清,如今山青水碧的西湖景色;龙湫宝塔,是追忆昔日北阁下、“塔院维舟”的
龙漱塔,现移情寄物于凤凰塔之景物;鳄渡秋风,是唱颂唐韩愈在此祭鳄及与意溪遥对古渡口的景观;金山古松,是吟颂抗元英雄马发墓上“马丘松翠” 的景致。这些景物乃是潮之旅必须游览的人文景观。我们现时可以游目畅怀的胜景是清代传颂至今的“潮州八景”,那么,为何清“八景”能逐渐替代了明“八景”而流传久远呢?游人未必能道出个中的缘由来。
现在的潮州八景地处古府城郭之外,故称潮州外八景,府城位于韩江中下游,金山峙其北,笔架山列其东,葫芦山卧其西,韩水绕郭南流,自然构成一幅“三山一水护城郭” 的山水走势图。八景除“西湖渔筏” 外均在韩江之滨。这与潮州城的山川形胜及风水格局有关,如古民谣日:“潮州似文公,头枕成林峰。左手抚笔架,右手托葫芦。脚踢魁星斗,北(腹)有凤来含仪。葬着肚脐地,代代出王侯。”也就是说,潮州八景是悠久历史文化积淀与山水交融的景物,留有潮州的官宦贤人旅境履痕,以及儒、道、释相映交辉的遗风。这些以人文与山水自然成天趣的景观,顺应了“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
普宁八景
1.培风宝塔
位于洪阳镇东北3公里的后坑村,建于乾隆七年,过去,这里属乌犁乡,故称乌犁塔。培风塔造型古雅,雄伟壮观,二百多年 来巍然屹立,为“普宁八景”之“培风宝塔”。塔分七层,八角形,高身以三合土夯打为主,檐框辅以砖石,颇具特色。第七层里面有藻井,塔顶由大葫芦及其上 三轮仰莲承托一个千余斤重的生铁铸小葫芦组成, 别具一格。塔门有对联曰:七级高擎雄插汉;千峰环拱壮扶舆。塔内空心,有奇特的螺旋式石阶120级,可登上各层。站在塔的第七层走廊上,远近山水风景尽收眼底。培风塔周围,曾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普宁农民运动的活动中心。1958年普宁县政府曾拨出专款对培风塔进行全面修葺;1961年该塔被列为县重点保护单位,198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文昌阁
文昌阁,是清代抗英禁毒、虎门销烟钦差大臣林则徐病逝旧址,在全市、全省、全国乃至国外知名度都
很高。也是普宁市文物保护单位,揭阳市、普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国近代伟大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
林则徐1785年出生于福州,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病逝于普宁。当时,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由福建赴
广西任所途经普宁驻分司分馆(文昌阁),由于沉疴在身,不幸磕然长逝。
?文昌阁位于普宁故城洪阳城北,据乾隆《普宁县志》载:“分司公馆在城隍庙东即文昌阁,康熙六十年
知县罗秉琦倡捐建盖。前为厂堂,门廊峻整,后为高阁,上祀文昌神象,其下为燕寝室。计三进共九间。凡
使节经临,皆驻于此”。又据同治、光绪年间普宁知县张璇《重修文昌阁宫碑记》,康熙六十年,知县罗秉
琦“以文昌上应斗宿,为文章司位,非其地未足以昌文教而崇祀典也”。于是,倡捐建“于城隍庙之东偏,
僻除榛芜,爰兴土木,后为高阁,上祀文昌。其下建寝室,计三进九间,是为分司公馆。盖普邑,省潮之通
衢也,行李往来,多取经于此,而停骖有所,不致就居民舍,频扰阖闾”。由此可见,文昌阁自康熙年间建成至同治年间重修,一直两用:既是祀文昌神象之处,又兼作经临使节停驻的分司公馆。因为清代后期有郝有金等四位武勇“老爷”驻此,文昌阁又有“四老爷衙”之称。
??康熙六十年(1721)建,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至今,仍保存完整,共三进九间二天井,座北朝南,面阔13.97米、深57.6 米,地面铺红砖。中进大厅立四梭形巨石柱,木构架为抬梁式,屋顶是歇山顶。后进为三间(二房一厅)两层阁楼,面阔13.35米、深8米,阁楼高8.2 米,重檐。建筑风格呈庄重古朴大方。
??文昌阁名重于世,是因为道光三十年(1850),普宁分司公馆迎来了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钦差大臣林则徐。时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爆发,道光三十年农历九月十三日,清廷任命告假回家乡福州(古称侯官)养病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要他“驰赴广西”。卧病在家的林则徐“于九月二十八日在侯官奉到上谕,至是力疾上道……卧舆兼程,日行百里”。(《潮州志》)林则徐因抱病赶路,病情加重,十月十日来到普宁(洪阳)已是沉疴在身,生命垂危,不得不停驻下来救治,林则徐下榻于文昌阁楼下东厢房,后因“风寒入里”,于十月二十日在普宁文昌阁磕然长逝。
??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来广东查禁鸦片。他顶住清廷投降派的压力,坚决禁毒,严惩贩毒分子,焚销鸦片,大义凛然,并组织官兵抗御西方列强的武力进犯。林则徐忠正无私的高尚品质和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彪炳史册,在海内外炎黄子孙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光辉。林氏忠魂归宿之处——普宁文昌阁,连年来,前来观访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观访文昌阁,人们自然而然泛起对林则徐的虔诚敬意,对制毒、贩毒和侵略者的深恶痛绝。
??1995年5月,在全省开展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的日子里,来普宁检查禁毒工作的广东省常委、政法委书记陈绍基在揭阳市长、普宁市领导人陪同下参观了这处旧址。1995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普宁青少年禁毒誓师大会在文昌阁举行,进一步体现了禁毒英雄林则徐忠魂归宿处——文昌阁这一名胜古迹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和历史意义。
3.莲花寺
莲花寺位於广东省普宁市,1914年潮汕名僧根乐法师在其师兄根宽和尚的支持下创建,其位置在今天的流沙市区中心,广汕公路北侧,与流沙公路毗邻。寺内清净庄严,环境优美。
莲花寺历任住持均是潮汕地区名僧,德高望重。根乐法师在创建莲花寺时,就萌发“人间佛教”的理念,亲手书写“万家生佛”牌匾悬挂佛寺主堂中央。组建了“广东岭东佛教联合会普宁分会”,为发展普宁寺佛教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继任住持又宝法师继承根乐法师的遗愿,农禅并举,进一步完善寺院设施,积极发挥佛教组织的利世作用,1953年又宝选为普宁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后来,寺院变成物资仓库和街道办的工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寺院逐渐恢复生机。现任住持又德法师团结广在信众,整修寺院,查找失落经书佛像,添置器具法物,历尽艰辛,为名刹重辉呕心沥血。有一尊1949年前后从海外传入中国,制作工艺精湛的铜质佛像,重24公斤,高58厘米。在破“四旧”中被搬走,以旧铜废铁卖给废品收购站,曾几次险遭回炉。幸得一位职工悉心保护十三个春秋。又德法师走遍街道村落,询问千家万户,终于使这一镇寺之宝重见天日,返回佛坛。寺中有一口水井,是开山祖根乐法师创寺时定点挖掘,水质甘甜,久旱不竭。在寺院被占用期间,僧走泉涸,变成死井,历时十三年之久。寺院恢复,僧回泉涌,众皆称奇。功夫不负苦心人,经僧人多年的不懈努力,寺院里里外外,到处生机勃勃,并对外开放。1986年,普宁寺佛教协会在此成立。
莲花寺僧众、居士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积极参加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早在50年代,他们就捐款购置飞机,为保家卫国出力。僧人遵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诲,尽力扶贫济困,施药助学,修桥铺路,利益众生。1995年,粤西地区遭受水灾,寺捐资一万多元。1996年,本市广太镇一农户煤气爆炸,洪阳镇一人家失火,造成多人烧伤,损失严重,僧众带款物上门慰问,到医院看望病人,使他们深受感动。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遭特大洪灾,禅寺在改建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迅速行动,捐资25000元支援灾区人民,心系众生,可佩可敬。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普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莲花寺也由初建时家庙式的平房结构,逐步拓展为一座既体现中国佛教传统特色,又与现代化城市建筑相结合的丛林式寺院,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楼、钟鼓楼、功德堂、三山门及僧舍、餐厅。一座“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的莲花寺,展示在人面前。
莲花寺著名祖师为根乐法师。现任住持又德法师,84岁。
4.方耀故居
即德安里,在普宁市洪阳镇区东南,为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府第。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陆续用二十年时间建成,包括老寨、中寨和新德安里及绍园。老寨建筑格局为“百鸟朝凰”,中寨和新德安里为“四马拖车”,三寨相连,房屋773间,外置护寨河,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是广东省内罕见的大型府第式建筑组群。
5.梅梅香雪
普宁盛产青梅,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青梅之乡”。
每逢腊月,普宁市青梅主产区梅林、高埔一带,绵延数十里,漫山遍野的梅花,如一望无际的雪原,芬芳弥漫,梅花四溢,这就是著名的“十里梅花山”,众多慕名到此赏梅的海内外游客,在梅花盛开的季节,纷至沓来,以饱览此景为快。
6.马嘶岩寺
在普宁池尾西部马山东麓 ,创建于唐大历间,距今千余年,是普宁现存最古的岩寺。
相传此寺为唐高僧大颠初创道场,后几经兴废。今寺为清乾隆以后历代修建的复合建筑物,有一正殿和两边厢房组成。大门前有照壁围拱,开两侧山门,殿顶为硬山顶。寺前有无数巨石,若立若坐,如众僧听法;寺后有一株千年古榕,根节交错,凸露盘旋,如群龙抢宝;寺左有巨石状如骏马,谓之“石马嘶风”;寺右可见清泉出于石缝,注入僧厨,谓之“洗钵流泉”。相传韩愈治潮时曾至此寺访大颠,至今寺旁尚有“歇马厅”、“拴马石”旧址。马嘶岩寺创建以来,声名远播,香火不绝,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进香。
7.盘龙阁(远景图)
位于普宁市梅林镇龙师岗,清光绪年间始建。盘龙阁寺为普宁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分上、下寺,主体建筑为单层高阁。内供三圣佛、卧佛及十八罗汉,巍峨壮观,栩栩如生。寺之亭台阁楼,金碧辉煌,建筑壮丽,雕刻精美;寺周有六山十八景等自然景致,风光旖旎,素有“潮洲小五台”的美誉。
8.铁岭兰香
铁岭即铁山,位于普宁市洪阳镇南,练江北岸,平地崛起,海拔480米。山中群峦争耸,松涛呼啸,尤以崖涧野生素心兰花闻名。花开时节,香溢四野。“铁嶂兰芬”为旧时普宁八景之一。
铁山,是普宁的“镇山”,现“铁山兰”为普宁市徽。
另外有
南澳岛生态旅游区 汕头市南澳后宅镇老财政楼5楼 0754-6806090 0754-6803033 515900
礐石风景名胜区 汕头市濠江区礐石海滨路 0754-7490815 0754-7492055 515073
中信高尔夫海滨度假村 汕头市濠江区中信大道 0754-3900888 0754-7872896 515098
潮阳海门莲花峰旅游景区 汕头市潮阳区海门莲花峰 0754-6632419 0754-6632419 51513234
汕头市农业科学园 汕头市潮汕路59号 0754-8229380 0754-8203786 5150212t
北山湾旅游度假区 汕头市珠池路格兰思达大厦四楼东侧北山湾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0754-8863462 0754-8869365 515041
澄海莱芜旅游度假区 汕头市澄海区莱芜管委会旅游发展局 0754-5501490 0754-5500489 515800
中山公园 汕头市月眉路5号 0754-8454205 515031
金砂公园 汕头市金砂路42号 0754-8244068 515041
石炮台公园 汕头市海滨路20号 0754-8543120 51503103
华侨公园 汕头市中山东路13街区 0754-8941834 0754-8940804 515041
沟南许地民俗生态旅游区 汕头市金平区沟南村 0754-2122843 515064
绍河珍珠科技园 汕头市龙湖区新溪绍河珍珠科技园 0754-5760289 0754-5760290 515822
妈屿岛风景区 汕头市龙湖区妈屿岛 0754-8810925 515041d
鸥汀文化旅游景点保护区 汕头市龙湖区鸥汀街道 0754-8384930 0754-8349553 515065-9
青云岩风景区 汕头市濠江区青云大道 0754-7379118 515071
东湖海悦度假村 汕头市濠江区东湖 0754-3590538 0754-3590508 515071Z
巨峰寺 汕头市濠江区珠浦乡 515071
澄海陈慈黉故居旅游区 汕头市澄海区隆都前美村 0754-5786955 0754-5786966 515800
澄海塔山风景区 汕头市澄海区莲上涂城塔山 0754-5100434 515800
澄海莲花山温泉度假村 汕头市澄海区莲华碧砂村 0754-5319888 0754-5753333 5158006/9
澄海盛安百草园 汕头市澄海区莲华 0754-5332244 0754-5332244 5158001A-
澄海科隆千树园 汕头市澄海区广益 0754-5896822 515800
澄海石湖生态园 汕头市澄海区盐鸿 13502726509 5158007
澄海博物馆 汕头市澄海区 0754-5872653 515800J]
潮阳和平大峰景区 汕头市潮阳区324国道和平路段 0754-2264509 0754-2259965 515154
潮阳灵山寺 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 0754-7592855 0754-7535232 515136=
潮阳东山公园 汕头市潮阳区公园路 0754-3831349 515100
潮阳古雪岩风景区 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波美居委 0754-3312023 0754-3312001 515163
潮南仙湖旅游景区 汕头市潮南区仙城镇 0754-4421305 515143
潮南翠峰古岩景区 汕头市潮南区仙城镇 0754-4421100 0754-4426880 515143l
潮南华辉园海滨度假村 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华林村 0754-3514488 0754-3513682 515134
汕头市大自然农园 汕头市大学路莲塘路段党校路口入约1公里 0754-2521658 515062)
汕头大学 汕头市大学路 0754-2510509 515062
龙泉岩 汕头市蓬洲山 0754-2531932 515061
金平区浔洄生态度假村 汕头市金平区浔洄老村 0754-32746150754-8553535 515041}
七日红公园 汕头市大学路239号 0754-2531985 515061)
❸ 普宁市有哪些旅游胜地
普宁市有哪些旅游胜地:
普宁在清乾隆年间形成了昆岗松韵、铁嶂兰芬、灵汇甘泉、钱湖渔艇、培风宝塔、洪寺幽探、南岩远眺、云石樵径的“普宁八景”,这些胜迹都在古城洪阳的周围,八景中现只有灵汇甘泉、培风塔、南岩、云石岩尚存。
培风塔在洪阳镇乌犁村西,俗称乌犁塔,清乾隆七年(1742年)建,七层平面八角形,塔身高36米,为砖石框架贝灰三合土结构,塔内有内转石阶120级,建筑甚有特色。
境内盘龙阁、西林古寺、七星洞天、马嘶岩、南岩古寺、云石岩、白水岩、浴龙岩、樟岗岩、圆通庵等古刹名寺,无不山清水秀、古木参天。
洪阳(普宁故城)占地面积四万平方米,是国家城乡住房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确认的广东东部首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古镇保护核心区的普邑城隍庙和清代抗英禁毒、钦差大臣林则徐忠魂归宿之处——文昌阁,以及全国罕见的府第式巨型建筑组群德安里——提督府是保存完好的特大型清代建筑组群,建筑处处透着古雅庄重的古城氛围。
❹ 普宁美林旅行社最近推出哪些旅游景点
1.德安里位于广东普宁故城洪阳镇南村,是清末广东水师提督、名将方耀与其兄弟共同营建的家族集居寨,是潮汕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时期较长的巨型府第式建筑组群,也是国内罕见的府第式古村落。2.普宁在清乾隆年间形成了“八景”。这些胜迹都在故城洪阳的周围。八景的名称是:昆岗松韵、铁嶂兰芬、灵汇甘泉、钱湖渔艇、培风宝塔、洪寺幽探、南岩远眺、云石樵径。八景中只有培风塔、南岩、云石岩尚存。培风塔在洪阳镇乌犁村西,俗称乌犁塔,清乾隆七年建,七级,八角形,塔身高31.7米,为砖石框架贝灰三合土结构,塔内转石阶120级,建筑甚有特色。1926年,这里为普宁县党组织领导农民运动的中心,彭湃代表广东省农民协会来普宁慰问农友,曾在这里向全县农民代表演说。该塔是普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大南山百二丘田藏莲寺藏莲寺,原名佰贰丘田庵,创建于明朝隆庆4年(公元1571年),距今已有430多年历史。座落于普宁市大南山镇灰寨村寨后山,距流沙市区8公里,交通方便。2001年秋,被普宁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合法宗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4.铁山 ,又名铁尖山、铁嶂;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普宁县志》载:铁山,以崖石俱作铁色,故名”。铁山属孤立丘陵山脉,东、西、南三面是练江流域平原,北面绵延与广太镇大坪山紧接,方圆62平方公里,是广东省普宁市中部平原地区的一座小山脉,位于普宁市区北侧7.4公里处,与市区南部的大南山相望,练江北畔,洪阳镇南部,平地崛起,最高海拔488米。由流沙、燎原镇、大坝镇、麒麟镇、南径镇共同管理。
❺ 高埔镇的旅游景点
清云洞庵寺,历史悠久,迄今已有四百余年,位于广东省普宁市高埔镇龙堀.(湖)村,白茫峰下,罗心田龙山大屏山嶂上,庵寺背西向东,山峦环叠,五龙结的,绿树婆娑,果木成荫,群芳斗艳.寺院亭台在花木掩映之间,风景秀丽,堪称名胜古迹。
❻ 普宁哪些旅游景点好玩
市区莲花山公园龙华寺,马斯岩寺,流沙会议旧址,象鼻山。
梅塘白水岩寺。
大南山百二丘田,宝龙寺。
洪阳方方纪念馆,塔风寺,德安里。
云落南方梅园。梅林盘龙阁。等等
❼ 潮汕旅游胜地有关资料
潮州外八景:
明代官宦、墨客、诗人畅游潮州后已留下咏颂山水景观的潮州八景:龙潭落照(今湘桥区花园村五龙潭),凤山秋菊(今潮安归湖彩凤岭下),笔峰晚凉(今笔架山下),金山朝旭(今金山顶),凤栖木棉(今意溪凤栖山别峰寺),韩亭秋月(今韩文公祠前后),西湖梅风(今西湖处女泉边),文峰飞翠(今桑浦山玉简峰)。到了清代又形成了流传至今的潮州八景:湘桥春涨,是吟咏始建于宋代我国著名的首座启闭式石桥——湘子桥的景色;韩祠橡木,是咏颂现存历史久远、保存完整的唐代韩愈治潮功绩的韩祠景观;凤凰时雨,是吟咏建于明、现重新修建的凤凰台景区那迷人的景色;北阁佛灯,是吟唱始建于宋、著于明,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掌故于一体且精巧秀逸的北阁景区;西湖渔筏,是吟唱始于唐、著于宋、盛于明、芜于清,如今山青水碧的西湖景色;龙湫宝塔,是追忆昔日北阁下、“塔院维舟”的
龙漱塔,现移情寄物于凤凰塔之景物;鳄渡秋风,是唱颂唐韩愈在此祭鳄及与意溪遥对古渡口的景观;金山古松,是吟颂抗元英雄马发墓上“马丘松翠” 的景致。这些景物乃是潮之旅必须游览的人文景观。我们现时可以游目畅怀的胜景是清代传颂至今的“潮州八景”,那么,为何清“八景”能逐渐替代了明“八景”而流传久远呢?游人未必能道出个中的缘由来。
现在的潮州八景地处古府城郭之外,故称潮州外八景,府城位于韩江中下游,金山峙其北,笔架山列其东,葫芦山卧其西,韩水绕郭南流,自然构成一幅“三山一水护城郭” 的山水走势图。八景除“西湖渔筏” 外均在韩江之滨。这与潮州城的山川形胜及风水格局有关,如古民谣日:“潮州似文公,头枕成林峰。左手抚笔架,右手托葫芦。脚踢魁星斗,北(腹)有凤来含仪。葬着肚脐地,代代出王侯。”也就是说,潮州八景是悠久历史文化积淀与山水交融的景物,留有潮州的官宦贤人旅境履痕,以及儒、道、释相映交辉的遗风。这些以人文与山水自然成天趣的景观,顺应了“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
普宁八景
1.培风宝塔
位于洪阳镇东北3公里的后坑村,建于乾隆七年,过去,这里属乌犁乡,故称乌犁塔。培风塔造型古雅,雄伟壮观,二百多年 来巍然屹立,为“普宁八景”之“培风宝塔”。塔分七层,八角形,高身以三合土夯打为主,檐框辅以砖石,颇具特色。第七层里面有藻井,塔顶由大葫芦及其上 三轮仰莲承托一个千余斤重的生铁铸小葫芦组成, 别具一格。塔门有对联曰:七级高擎雄插汉;千峰环拱壮扶舆。塔内空心,有奇特的螺旋式石阶120级,可登上各层。站在塔的第七层走廊上,远近山水风景尽收眼底。培风塔周围,曾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普宁农民运动的活动中心。1958年普宁县政府曾拨出专款对培风塔进行全面修葺;1961年该塔被列为县重点保护单位,198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文昌阁
文昌阁,是清代抗英禁毒、虎门销烟钦差大臣林则徐病逝旧址,在全市、全省、全国乃至国外知名度都
很高。也是普宁市文物保护单位,揭阳市、普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国近代伟大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
林则徐1785年出生于福州,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病逝于普宁。当时,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由福建赴
广西任所途经普宁驻分司分馆(文昌阁),由于沉疴在身,不幸磕然长逝。
?文昌阁位于普宁故城洪阳城北,据乾隆《普宁县志》载:“分司公馆在城隍庙东即文昌阁,康熙六十年
知县罗秉琦倡捐建盖。前为厂堂,门廊峻整,后为高阁,上祀文昌神象,其下为燕寝室。计三进共九间。凡
使节经临,皆驻于此”。又据同治、光绪年间普宁知县张璇《重修文昌阁宫碑记》,康熙六十年,知县罗秉
琦“以文昌上应斗宿,为文章司位,非其地未足以昌文教而崇祀典也”。于是,倡捐建“于城隍庙之东偏,
僻除榛芜,爰兴土木,后为高阁,上祀文昌。其下建寝室,计三进九间,是为分司公馆。盖普邑,省潮之通
衢也,行李往来,多取经于此,而停骖有所,不致就居民舍,频扰阖闾”。由此可见,文昌阁自康熙年间建成至同治年间重修,一直两用:既是祀文昌神象之处,又兼作经临使节停驻的分司公馆。因为清代后期有郝有金等四位武勇“老爷”驻此,文昌阁又有“四老爷衙”之称。
??康熙六十年(1721)建,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至今,仍保存完整,共三进九间二天井,座北朝南,面阔13.97米、深57.6 米,地面铺红砖。中进大厅立四梭形巨石柱,木构架为抬梁式,屋顶是歇山顶。后进为三间(二房一厅)两层阁楼,面阔13.35米、深8米,阁楼高8.2 米,重檐。建筑风格呈庄重古朴大方。
??文昌阁名重于世,是因为道光三十年(1850),普宁分司公馆迎来了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钦差大臣林则徐。时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爆发,道光三十年农历九月十三日,清廷任命告假回家乡福州(古称侯官)养病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要他“驰赴广西”。卧病在家的林则徐“于九月二十八日在侯官奉到上谕,至是力疾上道……卧舆兼程,日行百里”。(《潮州志》)林则徐因抱病赶路,病情加重,十月十日来到普宁(洪阳)已是沉疴在身,生命垂危,不得不停驻下来救治,林则徐下榻于文昌阁楼下东厢房,后因“风寒入里”,于十月二十日在普宁文昌阁磕然长逝。
??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来广东查禁鸦片。他顶住清廷投降派的压力,坚决禁毒,严惩贩毒分子,焚销鸦片,大义凛然,并组织官兵抗御西方列强的武力进犯。林则徐忠正无私的高尚品质和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彪炳史册,在海内外炎黄子孙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光辉。林氏忠魂归宿之处——普宁文昌阁,连年来,前来观访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观访文昌阁,人们自然而然泛起对林则徐的虔诚敬意,对制毒、贩毒和侵略者的深恶痛绝。
??1995年5月,在全省开展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的日子里,来普宁检查禁毒工作的广东省常委、政法委书记陈绍基在揭阳市长、普宁市领导人陪同下参观了这处旧址。1995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普宁青少年禁毒誓师大会在文昌阁举行,进一步体现了禁毒英雄林则徐忠魂归宿处——文昌阁这一名胜古迹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和历史意义。
3.莲花寺
莲花寺位於广东省普宁市,1914年潮汕名僧根乐法师在其师兄根宽和尚的支持下创建,其位置在今天的流沙市区中心,广汕公路北侧,与流沙公路毗邻。寺内清净庄严,环境优美。
莲花寺历任住持均是潮汕地区名僧,德高望重。根乐法师在创建莲花寺时,就萌发“人间佛教”的理念,亲手书写“万家生佛”牌匾悬挂佛寺主堂中央。组建了“广东岭东佛教联合会普宁分会”,为发展普宁寺佛教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继任住持又宝法师继承根乐法师的遗愿,农禅并举,进一步完善寺院设施,积极发挥佛教组织的利世作用,1953年又宝选为普宁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后来,寺院变成物资仓库和街道办的工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寺院逐渐恢复生机。现任住持又德法师团结广在信众,整修寺院,查找失落经书佛像,添置器具法物,历尽艰辛,为名刹重辉呕心沥血。有一尊1949年前后从海外传入中国,制作工艺精湛的铜质佛像,重24公斤,高58厘米。在破“四旧”中被搬走,以旧铜废铁卖给废品收购站,曾几次险遭回炉。幸得一位职工悉心保护十三个春秋。又德法师走遍街道村落,询问千家万户,终于使这一镇寺之宝重见天日,返回佛坛。寺中有一口水井,是开山祖根乐法师创寺时定点挖掘,水质甘甜,久旱不竭。在寺院被占用期间,僧走泉涸,变成死井,历时十三年之久。寺院恢复,僧回泉涌,众皆称奇。功夫不负苦心人,经僧人多年的不懈努力,寺院里里外外,到处生机勃勃,并对外开放。1986年,普宁寺佛教协会在此成立。
莲花寺僧众、居士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积极参加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早在50年代,他们就捐款购置飞机,为保家卫国出力。僧人遵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诲,尽力扶贫济困,施药助学,修桥铺路,利益众生。1995年,粤西地区遭受水灾,寺捐资一万多元。1996年,本市广太镇一农户煤气爆炸,洪阳镇一人家失火,造成多人烧伤,损失严重,僧众带款物上门慰问,到医院看望病人,使他们深受感动。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遭特大洪灾,禅寺在改建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迅速行动,捐资25000元支援灾区人民,心系众生,可佩可敬。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普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莲花寺也由初建时家庙式的平房结构,逐步拓展为一座既体现中国佛教传统特色,又与现代化城市建筑相结合的丛林式寺院,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楼、钟鼓楼、功德堂、三山门及僧舍、餐厅。一座“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的莲花寺,展示在人面前。
莲花寺著名祖师为根乐法师。现任住持又德法师,84岁。
4.方耀故居
即德安里,在普宁市洪阳镇区东南,为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府第。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陆续用二十年时间建成,包括老寨、中寨和新德安里及绍园。老寨建筑格局为“百鸟朝凰”,中寨和新德安里为“四马拖车”,三寨相连,房屋773间,外置护寨河,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是广东省内罕见的大型府第式建筑组群。
5.梅梅香雪
普宁盛产青梅,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青梅之乡”。
每逢腊月,普宁市青梅主产区梅林、高埔一带,绵延数十里,漫山遍野的梅花,如一望无际的雪原,芬芳弥漫,梅花四溢,这就是著名的“十里梅花山”,众多慕名到此赏梅的海内外游客,在梅花盛开的季节,纷至沓来,以饱览此景为快。
6.马嘶岩寺
在普宁池尾西部马山东麓 ,创建于唐大历间,距今千余年,是普宁现存最古的岩寺。
相传此寺为唐高僧大颠初创道场,后几经兴废。今寺为清乾隆以后历代修建的复合建筑物,有一正殿和两边厢房组成。大门前有照壁围拱,开两侧山门,殿顶为硬山顶。寺前有无数巨石,若立若坐,如众僧听法;寺后有一株千年古榕,根节交错,凸露盘旋,如群龙抢宝;寺左有巨石状如骏马,谓之“石马嘶风”;寺右可见清泉出于石缝,注入僧厨,谓之“洗钵流泉”。相传韩愈治潮时曾至此寺访大颠,至今寺旁尚有“歇马厅”、“拴马石”旧址。马嘶岩寺创建以来,声名远播,香火不绝,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进香。
7.盘龙阁(远景图)
位于普宁市梅林镇龙师岗,清光绪年间始建。盘龙阁寺为普宁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分上、下寺,主体建筑为单层高阁。内供三圣佛、卧佛及十八罗汉,巍峨壮观,栩栩如生。寺之亭台阁楼,金碧辉煌,建筑壮丽,雕刻精美;寺周有六山十八景等自然景致,风光旖旎,素有“潮洲小五台”的美誉。
8.铁岭兰香
铁岭即铁山,位于普宁市洪阳镇南,练江北岸,平地崛起,海拔480米。山中群峦争耸,松涛呼啸,尤以崖涧野生素心兰花闻名。花开时节,香溢四野。“铁嶂兰芬”为旧时普宁八景之一。
铁山,是普宁的“镇山”,现“铁山兰”为普宁市徽。
❽ 广东普宁十大有名的旅游景点是
盘龙禅寺(原名盘龙阁、盘龙阁寺)位于普宁市流沙西南面约20公里的梅林镇辖区内,方圆4平方公里。它既是粤东十方名刹之一,又是重点旅游景区。2002年10月17日(农历九月十二日)重建落成开光。 盘龙阁是名闻国内外的佛教圣地,历史悠久的盘龙阁古庙就在这里。庙宇始建于清光绪(1875—1908)初期,规模不小,是观音菩萨和元天上帝显圣道场。据清《普宁县志》载,这里有“六山十八景”:“盘龙山’虎山、象山、狮山、龟山、鹰山,绿水浮舟,龙阁云海、佛阁龙泉、鲤跃龙门、仙人萍踪、百鸟朝阳、杜鹃泣月、雄狮衔啼、蟾蜍望月、仙湖彩虹、跑象驮日、元天卜褂、龙泉琴声、金鸡报晓、涅槃洞、晨钟石、暮鼓石、回头狮。”1990年省、市政府和省宗教局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佛教活动场所。聘请住持释光镇主持扩建工作。他肩挑重担,率领广大善信着手按禅寺格局复修和扩建。 修扩建后的盘龙阁寺主副配套工程设施共有二十几项: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楼、观音阁、地藏阁、翻新的盘龙阁玄天上帝庙、圆通庵、七层千佛塔、五层法堂楼、功德堂、左右长廊、内外山门、三层楼僧舍、迎宾馆、市佛协办公室、拱辰亭、将军亭、观音亭、供水塔、城门楼、金石结构福德庙、盘古石桥、停车场等,总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还有五公里双车道水泥路面公路二条,总投资人民币2千多万元。 寺坐南朝北,以龙珠金山为中心,四周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称谓“六山十八景”。内局神兽六山环绕,外有九龙盘朝,是名符其实的龙盘虎伏盘龙阁。诸景点中尤以佛阁龙泉、盘龙温泉、拱辰留迹,蛤蟆顶印、盘古石泉、缘水浮舟、九龙潭(水库)等天然奇观令人流连忘返。特别是叠叠岭上峰,巍巍千佛塔,登塔远眺,九龙戏,惟妙惟肖,令人回味无穷,堪称潮汕小五台之宝地。
主体建筑系单层高阁,坐东面向西北。周围有三亭一峰环绕,即北面拱辰亭、西面金华亭、东面紫气亭、东北面天乙峰。据保存在盘龙阁的《惠来正堂告示》(梅林曾为惠来县辖地)石碑记载,当初建为讲堂,宣讲《圣谕广训》,后改为道教堂。20世纪50年代,道场停止活动,场地为迁至此处耕作的农民居住。1990年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后不断进行寺庙扩建和周围道路建设。截至2003年底,盘龙阁为粤东地区建筑面积最广阔的建筑群寺庙。 有六山十八景的自然景观,三大如来、四大天王、五大菩萨、十八罗汉等汉白玉雕像,还有点缀山间的亭、台、楼阁、宝塔等,有3.4公里长的公路纵贯旅游区。是普宁市重要旅游项目,粤东较大规模的旅游景区。 创始人是揭阳卢松光法师。当时他日夜不辞劳苦地奔走于粤东各处和暹罗、印尼、新加坡等地,向各地善男信女宣传善事, 他的净修梵行,禅心高德感动了不少人,经多年努力,募集了一大笔资金,建成了初具规模的盘龙阁寺。寺庙建成了,他也圆寂了。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后人把他的骨头尸首连他的指甲都烘干后,重新装扮,然后封存在上庵玻璃柜内供人瞻仰,土改后的1956年被废。 根据保存在这里的《惠来县正堂告示》的石碑记载,盘龙阁最初建为讲堂,宣讲《圣谕广训》,后为道教场所。在盘龙阁下庵池塘旁的广场上,至今还完好地保存有一个清光绪年间普宁涂洋村人献的镇宫宝物,是二人多高空腹的外面铸有龙凤、花草、文字,玲珑奇巧的“盘龙阁寺万年宝鼎”,俗称三层大肚的焚纸钱的大铁炉,也叫三脚鼎。炉上铸有“法雨流琼树,慈云护宝幡”等文字,是我省罕见的珍贵的古文物。在文革期间,由于它高而重,才逃过灭顶之灾。 解放后,盘龙阁道场停止活动。在1956年至1992年这一段时间,普宁池尾华取、新寮等村一个“移民社”林、张、刘、赖等姓共150多人在此耕作居住,后来,他们陆续迁回原籍。1961年,盘龙阁被列为普宁县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经广东省宗教事务局批准,盘龙阁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 盘龙阁原来分上庵和下庵,前后占地4平方公里,经不断建设,如今上下庵的房子已连成一片。整个工程除了山体维持,道路建筑外,还新建了上庵的盘龙阁寺大厅、大雄宝殿、藏经楼、观音阁、地藏阁、廊庑等。又新建了将军亭、观音亭、如音亭、拱辰亭4个亭。在东南面,前几年又建了一处宫殿式的“园通庵”建筑群。全庵都是宫殿式杉桁石砖水泥琉璃瓦的建筑结构,规模宏伟,气势非凡。其中单超过两人高的铁或石镂空造型精美别致的“盘龙阁寺万年宝鼎”就有八个,实为少见。同时还在山顶上新建了三层多高的“千佛塔”,站在塔旁,不仅可以居高临下看到山下各处的梵宇僧室,与松柏上下其间,还可以眺望梅林镇崭新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在盘龙阁上下庵之间,绿树丛中,潺潺泉水边,新建了四栋二至五层高很长的楼房,楼房内有普宁市佛教协会办公室、活动室、大厨房、大餐厅,和可以容纳100人的大宾馆,专门接待国内外八方香客和游人居住。在绿树下,到处十分清洁,空气清新,又有亭台石凳供人憩息。每逢夏天雨后天晴之际,坐在山边石上,鸟雀鸣于树上,蜂蝶舞于花间。耳听沸沸汩汩的泉声,眼观曲折清新的泉流,使人烦恼顿消,心旷神怡,其乐悠悠,实为旅游度假之胜地。 前几年,由寺庙出资新开了一条水泥公路,从G324国道线经古安通到盘龙阁,另一条经费由梅林镇人民捐资修筑的水泥公路从梅林镇通到盘龙阁,也方便了游客到盘龙阁旅游区观光。两条公路上共建了四个古式高大的造型端庄典雅的三山门石牌坊,增加了此寺庙的文化内涵和气派,使观者未进寺庙先有肃穆敬畏之感。 现在每年农历七月,盘龙阁都会举行一次盛大的“盂兰盛会”,十分热闹。每逢春节后一个多月内,从各地涌来的香客和游人,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盘龙阁乃粤东地区建筑面积最广阔的建筑群的寺庙,也是最多僧尼的寺庙。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参观后赞叹不已,誉其为“南方五台山”。
❾ 普宁有哪些好玩的旅游景点
普宁古八景
普宁在清乾隆年间形成了“八景”。这些胜迹都在故城洪阳的周围。八景的名称是:昆岗松韵、铁嶂兰芬、灵汇甘泉、钱湖渔艇、培风宝塔、洪寺幽探、南岩远眺、云石樵径。八景中只有培风塔、南岩、云石岩尚存。培风塔在洪阳镇乌犁村西,俗称乌犁塔,清乾隆七年建,七级,八角形,塔身高31.7米,为砖石框架贝灰三合土结构,塔内转石阶120级,建筑甚有特色。1926年,这里为普宁县党组织领导农民运动的中心,彭湃代表广东省农民协会来普宁慰问农友,曾在这里向全县农民代表演说。该塔是普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旧址
在流沙镇新河东路1号,原为流沙基督教堂。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部队南下,于潮汕失利,从汕头撤来的前敌委员会、革委会和部分党中央领导人周恩来、刘伯承、聂荣臻、郭沫若、李立三、鼓湃等、从揭阳山湖战役撤退到流沙的起义军总指挥贺龙和前敌总指挥叶挺等人会合,在教堂的左侧厅举行军事决策会议。该址于1962年复建为旧址纪念馆,陈列厅里展出了起义军遗下的珍贵文物。郭沫若1965年6月15日重访流沙,亲临此处辨认会址,追述会议情况,为旧址题词纪念。1984年7月,聂荣臻元帅在北京为旧址题写匾额。该旧址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嘶岩
在池尾镇马山。乾隆《普宁县志》载马嘶岩“建自唐大颠初创道场,有敕赐马山禅寺额”。相传韩愈曾到此访大颠和尚。寺旁一巨石名“栓马石”,即韩愈到马嘶岩时拴马的地方。岩有一巨石室,宽约7米,深约3米,岩寺建在石室西边。现岩寺为清代重建,是一正殿和两厢厝包,大门前照壁围拢,开两侧山门。岩寺上接悬崖,下临深涧,涧皆若蹲若立的巨石磊叠,诸山环绕,嵯峨竦立。环岩皆老树古藤,参天蔽日,流泉通寺内饮用。岩谷、泉石、林木之胜为诸山之冠。1957年后山水库建成后,岩壑之下即为山上银湖,山光水色,饶添雅趣,是避暑游览胜地。
红宫
亦称革命纪念馆、革命文物陈列馆,位于流沙人民公园内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西面。建于1958年,为贝灰三合土墙瓦木传统宫殿式建筑,一正厅两侧室共三间,红墙红柱,故称“红宫”。红宫建成之日即开辟为普宁革命文物和革命烈士遗物遗迹陈列馆,共展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四个时期普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史迹。展出照片50张,实物131件。两侧厅为辅助展室,陈列革命烈士遗像、英名表等。
云石岩
在月窟管理区云石岩山,海拔160米,诸山环翠,古枫飞丹,中间一峰飞来直插云霄。云石岩建于半山,岩下石阶铺至山下共470级,古称“云石樵径”,上岩必沿石径拾级以
登。岩后怪石嶙峋,有龙跃虎踞之势,直欲凌云而上,泉于石罅间流出,擅一方山林泉石之奇。寺门上“云石岩”三字为乾隆十一年(1746)书,前座为藏经楼、楼后有一秘泉称“云泉”,攀登石壁上梯台为大殿,上下梯台有两侧厢。其石构筑小楼高临石上。前庭左侧一石塔墓,系乾隆九年(1744)重修。岩中台阁与林木掩映,耸峻奇特。游客有“坐石看云起,倚石待云归”之句,写览云石之胜。今增建山门、喷池等,登山石级改为水泥路面,让汽车直达山门。1961年列为普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