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溶洞旅游
⑴ 求几篇国外写溶洞旅游的文章 是英语的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国庆节,我们全家游览了平谷的大溶洞。
进入溶洞,是一条长长的隧道,感到凉飕飕的,地面比较湿滑,很容易跌倒。沿着曲曲折折的隧道,大约行进了10分钟,我们看到了第一个景观----天龙绘书。抬头往上看,几条形象逼真的巨龙在天空盘旋,仿佛在翻云布雨。旁边有许多像冰柱一样尖尖的东西到处都是。经导游介绍,这些“冰柱”叫石钟乳,地面上也有一些类似的“冰柱”叫石笋。导游还告诉我们,这些石笋、石钟乳还是湿的,所以它们还可以生长。它们生长是靠石钟乳滴落的水滴一点一点形成,大概一万年长1厘米左右,这叫滴水结石。还有一些石钟乳和石笋连在了一起,叫做石柱,一般需要10亿年才能形成,所以非常珍贵。
往里走,景观越来越多。江南春雨、神兽迎宾、郑和下西洋、观音度燕……说也说不完。导游告诉我们,看这些石头要发挥大家的想象力,你越想,它就越像。其中最出神入化的要数“一柱擎天”了。一根三米多长的石柱从地面一直通到洞顶,就像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在石柱的顶端,还有一块长方形的片石,连起来真像迎风招展的旗子。在石柱的根部,一块巨大的钟乳石就像基石一样牢牢地把旗杆固定住。真是惟妙惟肖呀!
顺着通道继续往前走,视野豁然开朗,最大的溶洞出现在眼前,大概有10多间房子那么大,叫做“群英聚会”,让人浮想联翩。这边高高的石柱上端,一位美若天仙的母亲满含深情的望着怀中的孩子,孩子也睁着大眼睛望着母亲,这叫母子深情。那边,一位胖胖的老僧盘坐在石头上,闭着眼睛,低着头,好像犯了什么错误在面壁思过一样。这叫做老僧面壁。再看这里,唐僧骑着白龙马,沙僧挑着行李,猪八戒扛着九齿钉耙,孙悟空手拿金箍棒过来了,这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唐僧取经……
一边走,一边看,景观数不胜数,看的人眼花缭乱。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我们到了一段水路。一条小船最多可坐6人,我们坐上小船,向前行进。水深不过两米,清可见底,一群群小鱼游来游去。水路不是很宽,仅两条小船可以来回错过。小船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像在时空隧道穿梭一样。
回想起大溶洞里的天然景观,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真是巧夺天工呀!
⑵ 中国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分布特点
由于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碳酸盐岩分布广,加上多样性气候条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岩溶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如我国华南珠江流域地区是热带岩溶发育区,区内气候炎热,雨量充沛、碳酸盐岩分布广、厚度大、岩性纯。广西盆地中,平地拔起的峰林,层层叠叠的峰林,开阔的岩溶洼地和孤峰平原,纵横交织的地下河系和大型洞穴形成特色,弄岗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岩溶景观便属此类。
在中国北方,由于气候干燥、降雨量较少,地表岩溶微弱,所形成的岩溶地质景观与南方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岩溶地表形态单一,以旱谷、泉群居多,其次为溶洞、落水洞、溶沟等。北京上方山自然保护区中的岩溶就是这种类型,区内发育于晚元古代白云质灰岩中的云水洞为我国北方最长的溶洞之一,长度达612m。
一、洞穴旅游资源
岩溶洞穴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我国有许多著名洞穴,异彩纷呈,各具特色,有的洞穴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有的则是近年发现和开发的。
中国洞穴资源中有25%分布在西部地区,洞穴分布射击性、构造、气候条件、地下水作用都有密切关系。我国大中型洞穴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湖北、湖南、四川、江西、广东、浙江、安徽、江苏以及山东、辽宁、河北、北京等省区岩溶发育地区。仅贵州北部就有700多条暗河,广西桂林-阳朔一带有2000多个洞穴。目前我国开发的洞穴约300多处。其中一部分是在原来洞穴基础上进行整修。开发较早的是桂林七星岩、芦笛岩等。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洞穴开发较多,如辽宁本溪水洞、贵州安顺龙宫、浙江桐庐瑶琳仙境、北京房山石花洞等,每年都接待大批国内外游客。90年代开发的广西荔浦丰鱼岩、桂林冠岩、四川武隆芙蓉洞等,已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目前最长的溶洞为广西地苏地下河洞(57.2km)、贵州都匀北溶洞(长40km)、湖北利川腾龙洞(长59.8km)、贵州绥阳双龙洞(长35.2km);较长的还有贵州息烽县多缤洞、贵州织金洞和湖南慈利索溪峪黄龙洞。面积最大的溶洞为湖北宋家河大厅(432万m2)、湖南桑植九天洞,总面积250万m2。贵州织金洞面积30万m2、四川兴文县石风洞面积20万m2,都是较大的洞穴。最大的水洞当数辽宁本溪水洞,主洞长3000m,总面积3.6万m2。贵州安顺龙宫水旱洞长4000m,地下暗河长达15km。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探明的主要溶洞群有:
(1)湖南永顺县猛洞河溶洞群:在风景区沿线共分布有300多个溶洞;
(2)湖南龙山县火岩溶洞群:有洞穴212个,其中飞虎洞长达数十里,已探明约10km;
(3)福建宁化县湖村溶洞群:发现溶洞近百个;
(4)湖北随州大洪山百洞:已开发的有仙人洞、双门洞、黄人洞等。仙人洞几个大厅可容万人;
(5)云南宜良九乡洞群:拥有100座洞穴,集中分布在叠虹桥、三脚桥、大沙坝和大上洞等景区,此外还有长13km的地下河系统;
(6)安徽石台县溶洞群:已知有溶洞109个,已开发的有蓬莱仙洞、鱼龙仙洞、慈云洞等,筹备开放的有太极洞、灵显洞。
此外还有广西柳州都乐岩洞群、山东沂源洞群、北京房山石花洞地区洞群、浙江杭州灵山洞群、湖北咸丰县红军洞群、云南泸西县阿庐洞群、江西婺源县灵岩洞群等。已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溶洞有:贵州织金洞,安顺龙宫,本溪水洞,浙江双龙洞,详细情况见附录3:中国主要旅游洞穴。
二、岩溶峰丛峰林旅游地质资源
黔南和滇南的岩溶是在第三纪古热带岩溶的基础上继续发育的,尚残留有比较典型的峰林、石林等热带岩溶地貌。因云贵高原近期新构造运动的抬繁荣昌盛,较大河流都深切为峡谷。石林就是由巨大裂缝经溶蚀分割而成的石柱组合体,高3~20m,已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最近在路南石林东北约20km处,又发现一处面积更大的石林区,最高的石柱达40多米。在宜良、东川、弥勒、罗平等地也有石林分布,均发育在近于水落石出平厚层石灰岩中,贵州黄果树瀑布景区也发育有黄果树石林和天星桥石林,桂林乐业凤山的高峰丛、深天坑、天生桥、溶洞地下河岩溶景观气势磅礴、系统完整是科研、旅游的热点地区。
华北云台地貌中岩溶作用的研究及其区域对比如关山、林滤山、武安、邢台、焰城、涞源、涞水等层状峡谷地貌、岩溶大泉,多层溶洞、长崖、套谷、瓮谷、峰墙峰丛,等形成于中新世以来的云台期切割和红石峡期切割。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发,10年来旅游人数增加10倍。旅游收入增长50倍,居民就业25000人,人增年收入200倍,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他有云台地貌特征的太行山区也都成为国家地质公园和重点风景名胜区在旅游经济的发展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
三、复合岩溶旅游地质资源
贵州和滇东岩溶高原晚近期地壳间歇性急剧抬升,导致河流溯源深切,峰丛、峰林、洼地、槽谷等呈层状分布,表现为多层地质景观的特色。我国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桂林、黄果树、织金洞、龙宫,红枫湖、荔波樟江、马岭河、石林、九乡溶洞、建水燕子洞庭湖等就分布在这一地区。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内地表岩溶形态有落水洞、漏斗、洼地、槽谷、肓谷及坡立谷等,组合成为峰丛漏斗、峰丛洼地和峰丛盆地等景观,另外还有兴义县普嘎山自然保护区。同时在这片高原上还可见峰林、石林等,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和贵州兴义县泥凼石林自然保护区的岩溶景观就以石林为主。
⑶ 中国三大溶洞是哪三大
1、贵州织金洞风景区 ;2、重庆芙蓉洞 ;3、湖南黄龙洞。
织金洞风景区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境内,分为织金古城、织金洞、结河峡谷、洪家渡等四大部分。
芙蓉洞位于重庆武隆县江口镇的芙蓉江畔,距武隆县城20公里。全长2700米,芙蓉洞以竖井众多、洞穴沉积物类型齐全、形态完美、质地纯净著称,其竖井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最大竖井群。洞内各种次生化学沉积物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几乎包括了钟乳石类所有沉积类型,达70多种,中国洞穴协会会长朱学稳教授评价说"芙蓉洞是一座斑斓辉煌的地下艺术宫殿,一座内容丰实的洞穴科学博物馆",游客称其为"天下第一洞"。
黄龙洞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核心景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被列为国际旅游洞穴会员、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中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点)、中国旅游首批知名品牌、湖南省最佳旅游景区、湖南省著名商标、张家界旅游精品线之一,享有绝世奇观之美誉。 2005年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旅游溶洞”。2009年,黄龙洞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旅游奇洞”。
⑷ 准备春节的时候去张家界自助游,各位有没有什么值得看的景点推荐
张家界,又名青岩山,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它的核心景区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整个景区包括张家界森林公园.袁家界风景区.杨家界风景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索溪峪自然保护区。方圆369平方公里,拥有三百多个景点,上千处潭.湖.溪.瀑,上万种珍稀动植物,它以雄.奇.幽.野.秀.峻.险的景观,赢得了“风景明珠”的美誉。作为世界知名景区和中国五A级景区,备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目前到张家界旅游的客人倍增。 作为旅游出行的主要方式目前是以参加当地旅行社出行为主。因为参团出门旅游对客人来说是较为安全的,报价也较低。像单位社区团队组织的旅游都是以参团为主。参团旅游也有它不好的一面,就是行程行动都受到限制,游览景区看不全面,整个行程中,排队购物,踩点,参观或游览自费项目较多,用餐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5、由于出行前没有咨询张家界的天气,到张家界后二天都是阴雨天,导致在张家界的二天看到的景点不多,很多地方是白雾一片,但也时风刮开后可以看到漂亮的云海,由于山上气候变化大,提醒以后去的亲们要注意那边的天气情况,衣物要多带点,最好是提前咨询下天气情况。
6、在火车上会遇到过很多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在向我们推荐张家界的旅游产品,会缠着一直不放,千万要注意不要搭理他们,否则很麻烦。不能理会火车上拉客人员。
⑸ 喀斯特与遗产旅游
可溶性岩石经水(主要是地下水)溶蚀作用为主产生的各种地表和地下地形以及作用的过程,称为喀斯特或岩溶。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喀斯特(岩溶)有中国南方喀斯特(South C hinaKarst)(中国)、丰芽—格邦国家公园(Phong Nha-Ke Bang National Park)(越南)、下龙湾(HaLongBay)(越南)、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Puerto-Princesa Subterranean River National Park)(菲律宾)、穆鲁山国家公园(Gunung Mulu National Park)(马来西亚)、什科茨扬溶洞(kocjanCaves)(斯洛文尼亚)、阿格泰莱克喀斯特和斯洛伐克喀斯特溶洞(Caves of Ag''gtelek Karstand Slovak Karst)(斯洛伐克和匈牙利)、普里特维采湖国家公园(Plitvice Lakes National Park)(克罗地亚)、皮林国家公园(Pirin National Park)(保加利亚)、多落米蒂(The Dolomites)(意大利)、猛犸洞穴国家公园(Mammoth Cave National Park)(美国)、卡尔斯巴德洞穴国家公园(Carlsbad Caverns National Park)(美国)、格拉玛的德桑巴尔科国家公园(Desembarcodel Granma National Park)(古巴)、黥基·德·贝马拉哈自然保护区(Tsingyde Bemaraha Strict Nature Reserve)(马达加斯加)等。
一、中国南方喀斯特(South China Karst)
(一)遗产特征
“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中国第一个跨省联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项目,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广西,地理坐标北纬25°13′15″,东经107°58′30″,核心区47588公顷,缓冲区98428公顷。它是全球湿热带到亚热带喀斯特景观最壮观的范例之一。
喀斯特即岩溶地貌,是发育在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上的地貌。中国喀斯特具有面积大、地质演化复杂、地貌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中国南方喀斯特主要可分为三个区域:云南石林喀斯特、贵州荔波喀斯特和重庆武隆喀斯特,总面积达146016公顷。这一区域集中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中国南方喀斯特面积占整个中国喀斯特面积的55%。
云南石林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和展示分别形成于早二叠世、晚白垩世—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现今四个时期石林喀斯特的地区(梁永宁,2007);贵州荔波喀斯特寒武纪—三叠纪碳酸盐岩沉积达8000多米,晚古生代以来复杂的地质演化形成了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锥状喀斯特地貌(梁永宁,2007);重庆武隆喀斯特完整地展示了整个峡谷喀斯特的发育演化系统,包括地下河、崩塌漏斗(天坑)、天生桥、洞穴、峡谷等诸多要素,完整地体现了峡谷喀斯特的演化过程,也反映出自古近纪以来整个峡谷喀斯特系统的演化历史(熊康宁等,2008)。
云南石林喀斯特有植物889种,哺乳动物42种,鸟类87种,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44种,鱼类12种;贵州荔波喀斯特有植物1532种,哺乳动物59种,鸟类137种,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75种,鱼类43种;重庆武隆喀斯特有植物558种,哺乳动物46种,鸟类174种,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48种,鱼类64种。
(二)遗产旅游
中国南方喀斯特经历了长期的地质年代,是地球重要而典型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喀斯特地貌形态,既保留了地质历史时期古喀斯特遗迹,又代表了重要的和正在进行的喀斯特过程。
云南石林以“阿诗玛”为代表的彝族文化资源与喀斯特自然资源有机融合,形成一道独特的石林风景线。云南石林既是自然的风景,也是人文的风景,与石林相伴的彝族撒尼人的生活风情,不仅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还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以“阿诗玛”(彝语金子般美丽姑娘的意思)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艺术,其独特的语言文字、内涵丰富的诗文传说、斑斓绚丽的民族服饰、火热豪放的民族歌舞、古朴粗犷的摔跤竞技、风格奇特的婚丧嫁娶,无不体现出古老民族的文化韵味和地域特征。长诗《阿诗玛》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的叙事长诗经典,被译为20多种文字在世界广为流传;电影《阿诗玛》享誉海内外……
荔波喀斯特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荔波县,是贵州高原和广西盆地过渡地带锥状喀斯特的典型代表。贵州荔波完好的生态系统,喀斯特原始森林、水上森林和“漏斗”森林,合称“荔波三绝”。荔波喀斯特最醒目的景观是锥状喀斯特,最典型的类型是峰丛喀斯特和峰林喀斯特。荔波地处贵州南部的黔桂边界,是布依族、水族、苗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聚集处,有独特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重庆武隆喀斯特主要景区包括天下第一洞芙蓉洞、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全世界罕见的后坪天坑。武隆地区凭借喀斯特地形地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遗产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会展节庆和科考探险等六大旅游产业。武隆已经成为西部最大的户外运动基地:越野、攀岩、穿峡、探穴、漂流等,一年一度的武隆国际户外山地运动公开赛,更成为户外爱好者们的快乐营地。
2007年,中国南方喀斯特(South China Karst)作为自然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丰芽—格邦国家公园(Phong Nha-Ke Bang National Park)
(一)遗产特征
丰芽—格邦国家公园位于越南广平省(Quang Binh Province),地理坐标北纬17°32′14″,东经106°09′05″,占地面积85754公顷。丰芽—格邦国家公园的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历史源于古生代(大约4亿年前),是亚洲最古老的喀斯特地区。由于经历了巨大的构造变化,这个公园的喀斯特景观异常复杂,具有许多典型的地貌特征。这一广阔的地区,一直延伸到老挝边界地带,在长达65千米壮观的岩层范围内布满了众多的溶洞和地下河。
(二)遗产旅游
丰芽—格邦国家公园是亚洲最古老的喀斯特地貌。洞深邃宽大、洞内溪流清澈。洞中景色奇妙,石壁色彩缤纷,钟乳石光怪陆离。丰芽—格邦国家公园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它为这一地区的地球演变历史提供了大量的证据,对于人们了解该地区地形、地理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丰芽—格邦国家公园已成为越南著名的旅游胜地。
2003年,丰芽—格邦国家公园(Phong Nha-Ke Bang National Park)作为自然遗产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下龙湾(HaLongBay)
(一)遗产特征
下龙湾位于越南北方广宁省,地理坐标北纬20°53′60″,东经107°05′60″,占地面积150000公顷,包括大约1600个岛屿和小岛,构成了一幅石灰岩溶蚀岩柱的壮观海景。由于地势陡峭,大部分岛屿杳无人迹,未受人类的影响。超乎寻常的生物影响为这一地区突出的自然美景增添了几分色彩。
下龙湾风景区共分3个小湾,在碧波万顷的海面上,石灰岩岛屿星罗棋布,有尖峰耸峙的岩柱和形状奇特的钟乳石和石笋。下龙湾的鱼类有上千种,在岛上还栖息有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各种鸟类。
(二)遗产旅游
下龙湾以景色瑰丽、秀美而著称,大大小小的岛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下龙湾内,堪称奇观。下龙湾拥有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是越南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Phuc,2008)。每年,下龙湾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1994年,下龙湾(HaLongBay)作为自然遗产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扩展。
四、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Puerto-Princesa Subterranean River National Park)
(一)遗产特征
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位于菲律宾的巴拉望省(Palawan Province),地理坐标北纬10°10′00″,东经118°55′00″,占地面积5753公顷。这一国家公园以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和地下河而著称。河流的特点之一是直接流入大海,河流下游受潮汐影响。这一地区还是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该公园包括完整的“山脉和海洋”生态系统,以及亚洲一些非常重要的森林。
(二)遗产旅游
普林塞萨港(公主港)(Puerto Princesa)是巴拉望的首府。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位于普林塞萨港市西北大约81千米(Maac-Aguilar,2008)。公园的最高点圣保罗山海拔高度为1028米。公园90%多的地貌都是由圣保罗山周围的尖锐咯斯特灰岩山脊组成。公园的主要景观是长8.2千米的地下河和一些溶洞,洞内林立着壮观的钟乳石、石柱和石笋(Maac-Aguilar,2008)。普林塞萨港地下河作为国家公园建于1971年。巴拉望作为菲律宾西南部一个狭长形的海岛,以它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地下暗河的奇特面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它的地下河公园世界闻名。
1999年,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Puerto-Princesa Subterranean River National Park)作为自然遗产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五、穆鲁山国家公园(Gunung Mulu National Park)
(一)遗产特征
马来西亚的穆鲁山国家公园,位于沙捞越州(State of Sarawak)的婆罗洲岛(Island of Borneo),地理坐标北纬4°07′59″,东经114°55′00″,占地面积52864公顷,因其生物多样性和喀斯特地貌而闻名,是世界上最有研究价值的热带喀斯特地区。公园包含17个植被带,有维管植物3500多种。公园的棕榈树种类异常丰富,已知的就有20属,109种。公园坐落在2377米高的穆鲁山砂岩峰上。已开发的山洞至少达295千米,洞中景观壮丽,并栖息着上百万只蝙蝠。沙捞越洞穴,长600米,宽415米,高80米,是已知世界上最大的洞穴。
(二)遗产旅游
穆鲁山海拔2377米,公园以奇形怪状的山峦与峰顶,还有无与伦比的悬崖与峡谷为特征。这里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岩洞,数十个岩洞互相连通,被地质学家称为“地下迷宫”。穆鲁山国家公园成立于1974年,1985年正式对外开放。穆鲁山国家公园以世界上最大的洞穴、碧绿的丛林、独特的动物和植物、人迹罕至的神秘岛屿,成为一个吸引寻幽探秘者和热爱大自然者的天堂。穆鲁山国家公园每年吸引数以千计的国内外游人到此观光游览(Hussain等人,2008)。
2000年,穆鲁山国家公园(Gunung Mulu National Park)作为自然遗产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六、什科茨扬溶洞(kocjan Caves)
(一)遗产特征
什科茨扬溶洞位于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喀斯特高原的比弗卡河谷最低地,离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西南约52千米处,地理坐标北纬45°40′00″,东经14°00′00″,占地面积413公顷。斯洛文尼亚这一特殊的石灰岩溶洞系统包括坍塌的落水洞,深达200多米,长约6千米的地下通道,还有许多的瀑布,是喀斯特高原上的一大奇景,是世界最大、最长的溶洞之一。这处遗址位于克拉斯地区(原译为喀斯特,地质学上的“喀斯特”名词即源于此),这里是世界上研究喀斯特现象的著名地点之一。
(二)遗产旅游
什科茨扬溶洞是世界最大和最长的溶洞之一,于1818年发现,1926年对外开放。洞内四季恒温,常年保持在摄氏8度左右。它是由比弗卡河的潜流对石灰岩地层长期溶蚀而成。洞内高悬的钟乳和挺拔的石笋,有的像巨大的宝石花,冰晶玉洁;有的似圣诞老人,笑容可掬;或似雄师下山,或如飞鸟展翅,五光十色而又千姿百态,蔚为奇观。什科茨扬溶洞系列有些溶洞深达230米,溶洞中有钟乳石、石笋和地下河,展示了喀斯特地形的演变过程。这里以什科茨扬溶洞为中心,建立了什科茨扬地质公园,还编写了卡通式的教育手册和游览指南。
什科茨扬溶洞的4处主要岩洞为辉煌厅、帷幔厅、水晶厅、音乐厅,其中尤以音乐厅最为壮观。它是一处高40米,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大岩洞,形似一巍峨宫殿。洞内音响效果极好,可容纳近万人,每年至少要在此举行一次岩洞音乐会。
1986年,什科茨扬溶洞(kocjanCaves)作为自然遗产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七、阿格泰列克岩洞和斯洛伐克喀斯特(Caves of Aggtelek Karstand Slovak Karst)
(一)遗产特征
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位于斯洛伐克南部和匈牙利北部交界处,横跨喀尔巴阡山脉南部的丘陵地带,地理坐标北纬48°28′32″,东经20°29′12″,核心区56650公顷,缓冲区86797公顷。这是一处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共有的世界自然遗产。复杂多变的岩层以及在有限地域内分布的712个洞穴,构成一处典型的温带喀斯特系统。作为热带与冰河气候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极其奇特的组合,使人们研究这一地区千百万年以来的地质历史成为可能。
(二)遗产旅游
阿格泰列克洞穴于1978年被匈牙利环境与自然保护部门首次列为风景保护区,后于1985年以立法形式被重新确定为国家公园;斯洛伐克喀斯特则是在1973年被斯洛伐克文化部列为风景保护区。二者先后于1977年和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与生物圈计划”。
关于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1794年,世界上第一个洞穴地图就是在勘察该地的基础上绘制的。如今许多科研和教育机构包括一些大学都会到这里作相关领域的研究。
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以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和自然的、生物的形成物而闻名于世,无论是从科学研究还是艺术欣赏的角度,其价值都是难以估量的。每年来此旅游的游人数不胜数,络绎不绝。
1995年,阿格泰列克岩洞和斯洛伐克喀斯特(Caves of Ag''gtelek Karstand SlovakKarst)作为自然遗产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扩展。
八、卡尔斯巴德洞穴国家公园(Carlsbad Caverns National Park)
(一)遗产特征
卡尔斯巴德洞穴国家公园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爱迪县(Eddy County)西南瓜达卢佩河山脉(Guadalupe Mountains)山脚处,地理坐标北纬32°10′00″,西经104°22′60″,占地面积18926公顷。公园由80多个溶洞组成,其中Lechuguilla溶洞最深为477米和最长达133千米。这一地区生长着大约800种耐旱的灌木植物。30多属94种真菌被记录在Lechuguilla溶洞。这里还栖息着哺乳动物64种、鸟类331种和许多爬行类动物物种。
卡尔斯巴德洞穴是由目前被发现的80多个洞穴组成的喀斯特地形网。它体积庞大,变化多端,还包含了许多精美的矿物质,展现了一个地质和生物过程的“地下试验室”,为地质学家研究地质构造进程提供了完整的信息。
(二)遗产旅游
卡尔斯巴德洞穴形成于2.8亿~2.25亿年前的二叠纪。雨水渗入瓜达卢佩山石灰岩山体的裂缝,溶解了松软的岩石,刻凿出隧洞和洞穴,留下的矿物质形成了各种造型。特别是龙舌兰洞穴,在这里可以研究地质变迁的过程。
1995年,卡尔斯巴德洞穴国家公园(Carlsbad Caverns National Park)作为自然遗产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九、猛犸洞穴国家公园(Mammoth Cave National Park)
(一)遗产特征
美国的猛玛洞穴国家公园位于肯塔基州,地理坐标北纬37°11′14″,西经86°06′11″,占地面积21191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洞穴群和地下长廊,也是石灰岩地貌的典型代表。这一国家公园及其地下超过560千米的长廊为多种植物和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其中包括一些濒危物种。
(二)遗产旅游
猛玛洞穴国家公园建于1941年。洞穴旅游全年开放(圣诞节除外),活动项目包括徒步游、探险、钓鱼、骑马、泛舟游等。猛犸洞穴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自然奇迹向人类已有的对自然界的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高耸的石柱、狭长的通道以及开阔的岩洞让人们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景区内,徒步旅行者会发现自己徜徉于一个广阔伸展的空间中,周围遍布地下湖泊与峡谷、瀑布与小溪、狭长的走廊与拱形穹窿的地质景观。景区内的“钙华之旅”(Travertine Tour)”和“洞穴之旅”(Cave Tour)让游人真正领略到地球科学的奥秘。
1981年,猛玛洞穴国家公园(Mammoth Cave National Park)作为自然遗产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十、格拉玛的德桑巴尔科国家公园(Desembarcodel Granma National Park)
(一)遗产特征
格拉玛的德桑巴尔科国家公园位于古巴东南部的克鲁斯(Cruz)附近,地理坐标北纬19°53′00″,西经77°38′00″,占地面积32576公顷。公园拥有上升的海底台地与仍在发展的喀斯特地形和地貌,既有蔚为壮观的台地和悬崖,又有一些最原始的且给人印象深刻的西大西洋海岸悬崖,展现了具有全球意义的地貌、自然地理特征和地质演变过程的例证。
(二)遗产旅游
格拉玛的德桑巴尔科国家公园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许多文化遗址。格拉玛的德桑巴尔科国家公园很少接待游客,估计每年来参观这个公园的旅游者(包括国内外)不超过1000人。公园的全体人员都经过良好的培训,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参观者。
1999年,格拉玛的德桑巴尔科国家公园(Desembarcodel Granma National Park)作为自然遗产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⑹ 普者黑主要有哪些景点和游玩项目
【仙人洞湖-普者黑湖-荷叶湖核心片区】
包括雄狮伏波、峰丛水路等景点,是整个旅游区的主旅游区,具有喀斯特湖泊群、孤峰群、溶洞群“三群景观”,以相连的喀斯特动态湖为其主要特征。以湖群、峰丛群、溶洞群、民族风情、荷花、田园风光、水上娱乐为其主要特色。
【水上泛舟】
【仙人洞湖】位于仙人洞村西北,湖面呈北西南东向不规则展布,北端与普者黑湖相接,南端湖水流出汇入清水江。南北长约2KM,面积0.7KM。湖岸线曲折迂回,湖岸孤峰林立,荡舟湖面,视域内高于10米的峰达54座,著名景点有“雄狮伏波”、“仙女卧波”、“狮子山”等。湖水明浩如玉,平均水深约3米,能见度达3-5米。波光之下,串串水草随波荡漾,群群鱼虾若隐若现,水面荷花繁茂(约占0.1KM),游人至此,抬眼一览湖面绿,低眉细看水中天,如在画廊之中。
【普者黑湖】位于双龙营乡普者黑村西,南接仙人洞湖,北连落水洞湖,长约2.5Km,平均宽300m左右,面积近1.28Km2,平均水深约3m,两岸视线范围内孤峰达51座,大龙山座落在湖的中部,其上有8个洞口,有的洞口与湖面相连,构成景区的明暗水路的黄金游线。北部湖面见三座俊秀的岛状孤峰,其中的火神山(珍珠岛)上绿树青枝,落影水下,为峰之轿子。整个湖面及四周视线开阔,孤峰错落分布,山光水色,美不胜收,湖内盛产鲤鱼、草鱼和鲫鱼,故得名“普者黑”(彝语:即鱼虾塘的意思)。
【蒲塘秀色】位于仙人洞村西南蒲草塘,湖体为北东走向,北端有河流与仙人洞湖相连,四周峰林、孤峰倒影如画,夏季,荷花满塘,景色十分秀丽。四周地势平坦,现为普者黑景区入口处,湖南建有景区大门,湖北建有度假村、停车场。
【溶洞探险】
【仙人洞】位于仙人洞村,洞长918米,其中洞长244米,一般高3-5米,洞内景观密集,石钟乳、石柱、鹅管、石幔、边石盆等琳琅满目,千恣百态,洞顶鹅管最长可达30余厘米,晶莹洁白,洞尾部为水洞,长150米,水深0.5-2米,可乘船行进,出洞后与仙人洞湖相连。仙人洞是普者黑景区开发接待游客的三个洞之一。
【月亮洞】位于普者黑大龙山北东麓,洞体呈北西东向展布,主洞长483米,其中水路(可行小船)长184米,洞体高一般为2.5——3米,宽8——10米,最宽处16米。洞底平坦,次生碳酸钙沉积以钟乳石、石幔石柱类为主。0——219米段景观分布密度大,以30米、120米、200米处景点为最佳。200米处形成了一直径约10米的近圆形大厅,沿构成洞顶的一组岩层面沉淀形成了一圆形盖板,似十五的月亮挂在上方,“月亮洞”就此得名;219——483米段洞底长年积水,水深3——5米,水面与普者黑湖面一样高,水力联系好,洞体宽度比较大,可随处汇船。该洞已开发,洞内没有游船,尚有两个积水洞和一个旱洞未探通。
【观音洞】观音洞原名白牛角石洞,位于普者黑青龙山南部山脚洞口。观音洞内洞中有厅,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中大厅面积为600平方米,大厅四周分别为九个不同长度的溶洞,总长约500余米,宽3-5米,高4-7米,与月亮洞、火把洞相连。洞内外现雕有2000余件形态各异的观音雕像,被称为“东南亚最大的观音洞”,是展示观音文化的最佳场所。
【火把石洞】位于普者黑大龙山北东麓,全长992.2米,宽4——12米,高2——10米。洞中有岔洞与月亮洞相通。洞中有大大小小的厅堂,最大者面积约600m2;洞中有断断续续的数个清潭,最大者面积70m2,水深在0.5m——10m左右。水面与普者黑湖面一致,洞内石笋如林,钟乳石琳琅满目,颜色有白、黄等。洞内已作部分开发,命名有“人间天堂”、“天池”、“八百罗汉拜观音”等30余个景点。
【惬意赏荷】
在普者黑21公里的水面上,生长着万亩野生荷花,花色洁白如玉、藕淀粉含量高,维生素含量多,莲子养生补体,属国内外的珍稀品种。每年七、八、九月份正是荷叶繁茂莲花盛开的季节,满湖粉红色、洁白色的莲花把整个湖区装点得格外美丽,清纯又多情。丰富大自然的风景,点缀大自然的和谐。据中国荷花协会专家实地考察后称:普者黑荷花为荷中珍品,世间罕见。再者,荷花是“活化石”,已有一亿零四千五百年的历史,难怪一位美国人畅游普者黑后,称其是“活的流动的博物馆”。
洁白如玉、粉红宜人的普者黑荷花摇曳于清波之上,似姗姗而来的爱神,恍若别有使命的荷花仙子降临人间。
她不受高低温气候影响,耐水深,6米之水也能生长。花朵不会全朵凋谢,而是单瓣脱落,即使掉到最后一瓣,颜色均鲜艳夺目。普者黑的荷花共有普者黑红莲、普者黑白莲、普者黑小酒锦、普者黑大洒锦四种,其中以小洒锦最为珍贵。
【登岛攀峰】
【珍珠岛】普者黑湖中。又名火冲山,为普者黑湖中一岛状孤峰。海拔1478.8米,峰顶高出水面约30米。浓密的杂木、灌木覆盖,四季长清,其东侧及东南侧不到200米的水面上,还各有一座类似的“孤岛”,高度略低,好似火神山的左右卫士。放眼平视,幽幽碧水之中,峰影回光。登高俯视,宛如粒粒绿色的珍珠镶嵌在明镜般的湖面上。故又将其称为“珍珠岛”。
【月亮岛】位于普者黑村大龙山北侧普者黑湖中,与大龙山隔水相望,为一四面环水的岛,有坝埂、小路与牛眼睛山相连。高出湖面仅50km——1m ,地势平坦,其上松枝密布,是理想的野营宿营地。
【青龙山】位于普者黑村西约600米,主峰海拔1555.8米,高出湖面108.8米,其上杂木、灌木郁郁葱葱,四季长绿。三面临水,雄伟秀丽,山体内发育了火把石洞、月亮洞、张咀石洞等8个溶洞。现探明火把石洞与月亮洞相通。张咀石洞横穿大龙山,湖水贯通,可行小船。
【贴近民俗】
【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是省委宣传部为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而建立的示范村,2001年仙人洞村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云南民族文化第一村”。到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可领略到彝族支系撒尼人传统的“花房”、“情人房”等民俗风情,能看到古老的撒尼舞蹈以及汉代石虎、甲马、木雕、石刻、刺绣等,可听到古曲古调,观看毕摩祭祀,还能登山观峰,选购纪念品和土特产,并能住农家屋享受农家乐,品尝彝家正宗特色菜。这里已成为云南对外文化宣传的窗口和民族文化交流示范基地。
整理自:http://yn.zwbk.org/lemma/362#12
⑺ 暑假到张家界旅游攻略
去张家界旅游攻略
去张家界旅游攻略网隶属于张家界自由风俱乐部张如风主办,有一批专业化、年轻化、充满朝气、团结和谐、拼搏进取的优秀经营队伍,多年来一直坚持把“优质服务”工作作为企业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旅客提供温馨、高效、周到的优质服务,已发展成全国的知名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口碑,在社会上塑立了企业良好品牌形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达积极探索市场运营的新特点新规律,提出“以服务创新推动业务发展”的策略,对传统业务进行升级,大力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使游客能快速了解张家界,爱上张家界!
如何选择张家界旅行社
现在在网上一搜张家界旅游或者张家界自助游等跟张家界旅游有关的词语,立马会有一大串的搜索结果.基本上都是可以信任的.但是还是得注意几点:
不要相信所谓的“某某俱乐部”旅游俱乐部是一个机构,必须在当地工商部门及旅游部门注册登记,如对方能够提供此类文件则为真实注册的俱乐部,具备资质;如对方无法提供,则为一种欺骗行为!绝不可轻信!
小心“野马自助导游”,无证导游或假证导游称之为旅游届上的“野马”.他们主要靠在一些网络上发表一些游记、攻略来吸引游客.当然现在网络上所滥发的游记、攻略并非所有都为“野马”所发布.但是“野马”所发布的游记、功略、线路往往都有一个同性,都是以游客(第三人称)的身份发布的、几乎都采用了千篇一律的模式“表扬某某导游让我在张家界有一个愉快之旅途,并会把该导游的联系方式(电话号码、QQ、电子信箱)公布在游记、攻略”等形式来获取游客的好评.
转眼到了第三天了,也就是在张家界景区的最后一天了,早点起床,今天去的地方是旅行团不去的地方,人烟稀少,很多地方是没有路标的,但景色绝对可以在你脑海里缠绕十年以上,所以要去张家界旅游攻略网给你安排一个专业的导游是正确的选择吧.今天上午去的地方是大观台,如果天气好,大观台是整个张家界四大奇观之一(日出,峰林,冬雪,雾海)----日出的唯一观赏点,喜欢摄影的朋友们可以在此长时间休息,不过别偷懒,想看好的景色你还得继续往下走,下面的仙人桥,一步难行,天子座等景点更是迷人,游完后返回到大观台,此时大观台由于光线的问题显得更加好看了,趁着还没有到中午的时机赶紧再拍几张吧!这里可是十里画廊的尽头啊,拍画廊的全景,不在这里还想到哪里去啊.
接下来就是该下山了,下山有两条路,一条是花52元坐索道到山下,再坐车去武陵源门票站或十里画廊,另一条不花钱的路就得具备很好的体力了,从卧龙岭下山,差不多两三个小时也能到达十里画廊观光.游玩了十里画廊坐环保车出来就到武陵源了.从武陵源汽车站到张家界市区很方便,十分钟一班巴士车10元40分钟可到达张家界市汽车站.
第五类、去张家界旅游天气攻略
有很多游客朋友出门之前都会关注一下旅游地的天气,这是很正常的必须的.张家界地处北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因此,雨量丰沛(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毫米),阳光充足,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16℃左右.夏季最热月气温27℃ ,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3 ℃ (以1月最冷,极端气温在零度左右到4℃).这样的气候,不仅适合动物的繁衍与植物的生长,更适合观光旅游. 了解张家界一周天气预报
去张家界旅游攻略网告知您张家界旅游的合适时间是每年的4月到10月.以4月和10月张家界的自然风光最美,此间气温在摄氏20度上下.在张家界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上气温较山下低3-5度. 夏天也不错,暴雨过后的1、2个小时内去山顶观景可以看到雨雾缭绕,晃如仙境;每年的七月份,是张家界的雨季,猛洞河常有不能漂流的情形,若下定决心打算漂流的游客一定要提前在咨询好. 冬天的张家界会下雪,为冬游的游客增添不少情趣,但大雪不会封山.张家界风景区每年以春节、劳动节、暑假、国庆节为旅游旺季,一旦旺季到来,所有吃、住、行价格会上涨50%到100%左右,而且很有可能找不到住的地方,建议大家尽量避开这些时候.张家界有句俗语“天无三日晴 十里不同天”,来张家界旅游的朋友一定要记得带好雨具哦.当然,也不用为了一时的雨而对张家界望而生畏,张家界是山区,气候多变,就连天气预报有时一天都得变几次.只要做好准备,不管天晴下雨或者下雪,张家界游玩都不受影响,而且,不同的天气,张家界的景色也不同哦.
⑻ 自己组织去张家界旅游一般要多少钱!跟团呢!
目前张家界景点对学生免门票,这样一来,三日游,每人大概费用在300以下.
旅游行程安排如下:
第一天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黄石寨、金鞭溪 宿:武陵源
接站 乘车前往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248元/人,已含,两天有效) 游“天下第一山寨”张家界黄石寨 沿线景色优美,摘星台、六奇阁,可观大自然的云、雾、雨、石、树等奇观。《西游记》外景拍摄地“中国最美的峡谷”“天然大氧吧”张家界金鞭溪 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环境让你忘却工作的疲惫,忘却生活的烦恼,体会前所未有的轻松。沿途有千里相会、水绕四门等佳景。
第二天 天子山风景区:天台绝境、西海石林、十里画廊 宿:武陵源
早餐后乘景区环保车,峰林之王美称的张家界天子山景区游览,天台绝景、御笔峰,贺龙铜像等景,参观位于西海景区,四周悬崖峭壁,大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势,往索溪峪绝景张界十里画廊,奇松异石无数让你目不暇接,有猛虎啸天、采药老人、寿星迎宾、姊妹峰等神美景色。
**温馨提示:晚餐后可到小吃街吃风味排挡,也可自费欣赏大型晚会等其他娱乐节目!
第三天 黄龙洞景区:世界溶洞的"全能冠军 (或 张家界宝峰湖景区)
游览溶洞奇观— 张家界黄龙洞景区整个大洞犹如一株古木错节盘根,在国内外溶洞中是极为罕见的,被中外溶洞专家誉为世界溶洞的"全能冠军"或参观 张家界宝峰湖景区 一泓碧水,乘船荡舟格外惬意。坐在船上,环顾四周,千山耸翠,俯视水中,倒影慢移,一边可欣赏湖光山色,一边听阿哥阿妹对唱山歌,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结束愉快湘西之旅!
⑼ 赤壁有哪些著名旅游景点
1.龙佑赤壁温泉:自2006年9月运营近四年以来,年游客量达40万人次,2008年被正式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先后多次成功接待了重要国家领导人和社会知名人士,是赤壁市一张标志性的旅游名片。
度假区主要建筑凸显汉唐风格,格调新颖,气势恢宏,情景交融。景区内风光绮丽、万木葱茏、茂林修竹、金桂婆娑,八龙湖水光潋滟,五洪山灵秀挺拔,四十八个功能各异、极具特色的泡池,形态各异、迥然有序,自然园林式的景观温泉区,整体设计保持天然风貌。温泉水从石洞中涌出,蜿蜒流淌在湖畔山涧,置身于温泉池中,感受温泉带着气泡从身下冒出,俯瞰青山翠谷的绵延山峦,在瀑布溅起的雾气和温泉蒸腾的水景中,享受瀑布、青山、蓝天,便有了“人间天堂”的感觉,在泡汤时享受风景,在自然中放松心情,立刻就感受到“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快意。
2.陆水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的赤壁市境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陆水湖因三国东吴大 将陆逊在此驻兵屯田而得名,陆水主坝为三峡工程的试验坝。
陆水风景名胜区由千岛湖水岛景群、雪峰山竹林景群、花园坡山林景群、芳世湾生态景群、五洪山温泉景群、三国赤壁古战场景群组成。主要景观集中在陆水湖及雪峰山。因三峡试验坝的兴建形成了风景幽美的千岛湖景观,湖似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沿湖岛屿星罗棋布,峰回路转,水质清澈,植被繁茂,水域风光浑然天成,如诗如画,构成了一条清幽秀美的山水画廊。雪峰山竹林茂盛,山体清秀,是著名的道教胜地,道教领袖葛洪曾在此炼丹得仙,历史韵味厚重,特别适合休闲度假、道教养生、健身旅游。
3.赤壁市玄素洞风景区位于城区六公里处,乃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陆水湖景区内的重要景点之一,区内山青、水秀、石 奇、洞幽,四季成游。春天,春花烂漫、十里飘香;盛夏,浓荫蔽日,飞瀑流泉;金秋,红叶满山,隆冬,冰挂银条、竹林凝翠。 区内一山,山中一洞,山以水名,洞以山名,因远古时代玄素真人在此洞中修炼,故名“玄素洞”。
玄素洞属天然石灰岩溶洞,地质学上称为其为“喀斯特岩溶地貌”。据专家考证,诸多景观在六亿年前就己定形。玄素洞景区是湖北罕见的洞穴旅游景区,洞中一年四季恒温18摄金氏度,严冬季节,洞内热浪扑面,暖意融融;盛夏酷暑,洞中寒气侵袭,清神爽心,爽凉宜人。被誉为“自然大空调”洞中竹林风景优美,享有竹海之美誉。
4.葛仙山,位于赤壁市官塘驿镇中坪村境内,海拨642.7米,面积6平方公里。相传,葛洪当年访遍江南名山,被这儿的山水所吸引,便结庵于此采药炼丹,救苦救难,修仙羽化,“葛仙山”也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