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到廣德旅遊景點介紹
1. 宣城到廣德的客車時刻表
7:00-17:30 每半小時一班。
2. 宣城市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宣城旅遊景點:
廣德:太極洞,桃姑迷宮,國家森林公園,徽杭古道,鼓角樓專
績溪:胡氏宗祠, 障山大屬峽谷,績溪龍川,太極湖村,上庄景區
宣州區:敬亭山,鱷魚湖,謝眺樓,水東龍泉洞,水東老街涇縣:桃花潭,宣紙文化園,赤灘古鎮,江村,查濟古村,江南大草原,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寧國:恩龍世界木屋村,東津河漂流,夏霖九天銀瀑風景區
3. 宣城市有哪些旅遊景點
敬亭山,鱷魚湖,廣德太極洞,涇縣新四軍軍部,寧國專木屋村屬。
http://lvyou..com/xuancheng/
4. 宣城到廣德的火車一天有幾班 發車時間分別是多少
車次 出發站 開車時間 到達站 到達時間 用時 里程 硬座 回軟座 硬卧上/中/下 軟答卧上/下
K8491/K8494 宣城 02:38 廣德 03:17 39分 63 13 - 59/64/67 88/94
K8555/K8558 宣城 02:45 廣德 03:28 43分 63 13 - 59/64/67 88/94
K658/K655 宣城 05:20 廣德 05:59 39分 63 13 - 59/64/67 88/94
K908/K905 宣城 05:30 廣德 06:09 39分 63 13 - 59/64/67 88/94
K894/K891 宣城 09:44 廣德 10:31 47分 63 13 - 59/64/67 88/94
2596/2593 宣城 09:51 廣德 10:43 52分 63 11 - 57/62/65 86/92
2278/2275 宣城 11:16 廣德 11:55 39分 63 5.5 - 40/43/45 59/63
K8524/K8521 宣城 18:26 廣德 19:20 54分 63 7 11 0/0/0 0/0
5. 宣城有什麼特色(包括名吃、旅遊勝地......)
一,特產
1,水東蜜棗
水東蜜棗,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水東鎮是棗鄉,水東蜜棗已有300多年的加工歷史。由於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使水東地區生長的青棗具有獨特的優良品質,加上數百年的加工歷史經驗,形成的完整工藝。
2,廣德毛竹
廣德毛竹,指生長在安徽省廣德縣內一種竹,(毛竹,禾本科剛竹屬,單軸散生型。常綠喬木狀竹類植物,桿大型,高可達20米以上,粗達18厘米。)1996年即被評為「中國竹子之鄉」。
二,旅遊景點
1,王稼祥故居
王稼祥故居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王稼祥出生和少年生活的地方,位於涇縣厚岸鄉,距縣城45公里。王稼祥故居1986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副主席王震親筆題寫「王稼祥故居」的門額。
2,胡雪岩紀念館
胡雪岩紀念館位於績溪縣城,紀念館佔地約近一千個平方米,紀念館用大量的圖片、書籍和實物再現了胡雪岩沉浮於商界宦海的一生。
3,三吳紀念館
三吳紀念館,藝術大師吳作人、大書法家吳玉如、著名作家學者吳組緗同為涇縣茂林人,人稱「三吳」,其成就與貢獻早已名揚九州,聲播海內外。
6. 廣德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宣城市位於安徽省的東南部,與江蘇、浙江兩省接壤。全市總面積12340平方公里。屬上海經濟區域的南京經濟區和杭州灣城市群的銜接邊緣,市政府所在地宣州區距上海、南京、杭州、合肥、黃山、景德鎮均只有二、三百公里,對外經濟、技術、信息交流便利,是東南沿海連接內陸腹地的重要通道,也是皖江開發開放的重要城市之一。 宣城資源豐富。宣紙、宣筆、徽墨「文房三寶」和績溪古建築、飲食文化,代表了「徽文化」的最精彩篇章;全市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達50餘種,其中螢石、石棉、石墨等,不僅儲量大,而且品位極高。敬亭綠雪、涌溪火青、瑞草魁等高檔名優茶,以及山核桃、蜜棗、板栗、銀杏、青梅、筍乾等都是宣城享譽全國的名貴特產。涇縣是傳統的「中國宣紙之鄉」,郎溪縣被農業部授予「中國綠茶之鄉」稱號,廣德縣被林業部命名為「中國十大竹鄉」之一,寧國市被譽為「中國元竹之鄉」和「中國山核桃之鄉」。 旅遊景點眾多。敬亭山素有「江南詩山」之稱,太極洞自古即為「天下四絕」之一,國家級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及「中國鱷魚湖」舉世無雙,太平湖水清山秀,風光旖旎,與桃花潭交相輝映。新四軍軍部舊址馳名中外,皖南事變烈士陵園氣勢恢宏。胡氏宗祠、王稼祥故居、胡適故居等大量的人文景觀和名勝古跡遍布全市各地。 青山之靈,綠水之韻養育了宣城人民的淳樸,靈秀和文明,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他們創造了與國際接軌,投資好環境。
7. 宣城廣德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啊
太極洞又名長樂洞、大洞,位於廣德縣城東北蘇、浙、皖三省交界處的新杭鄉石龍山中,是全省歷史最久的旅遊岩洞。明代馮夢龍把「廣德埋藏(太極洞)、錢塘江潮、雷州換鼓、海市蜃樓」稱之為天下四絕。太極洞洞體規模宏大,總面積15萬平方米,洞深幾十里,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通,忽狹忽敞,時高時低,忽溫忽涼,忽陸忽水,給人有變幻莫測之感。上洞由山頂洞口而入,山腳洞口而出。下洞規模大,景觀多。洞口上方刻有「太極洞」三字,系明代萬曆年間刑部侍郎吳同春手跡,至今依然可見。進口大廳約有1600平方米,高5至10米,可容千人。洞內景觀瑰麗,歷史遺存豐富,鍾乳奇石,百姿千態:有的如蓮、如筍、如柱、如花、如幔;有的如獸、如人;有的如鍾、如鼓、如棋、如桌;有的如翔鳳、如潛鱗,嘆為觀止,鬼斧神工。正面崖石上,有吳同春書刻「二儀攸分」四字,自此分東西兩洞。東洞峭刻詭譎,乳膏融結,前行百餘米遂現水洞,洞中高峰出谷,瀑布流泉,瑤池玉階,地下銀河,玉帶金光。水洞長達2公里多,行舟可達700多米。太極洞自漢唐以來漸成旅遊勝地。據史載,宋范仲淹在廣德任職時為該洞題過詩,宋元以來不少文人墨客,揮毫於洞壁,題刻於岩上。其壁上的摩岩石刻,琳琅滿目,蒼勁有力,僅初步查明贊譽太極洞古詩和游記就有十多篇。太極洞之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堪稱豐富多彩,名聞遐邇,光彩宏偉,集險峻、奇麗、神秘於一體,歷史悠久,觀賞價值高。太極洞自1986年開發以來,洞外景觀已建有硯池湖、范公亭、天游亭、懷古台、卧龍橋、實相院、洞賓樓、太極山莊等配套設施。幾年來,國內外遊客慕名而來,有「黃山歸來不看岳,太極游後不覽洞」、「名絕天下,世界奇觀」之贊譽,真所謂「天下四絕」也。
盧湖為廣德縣境內的一座水庫。其地處天目山余脈,其東是竹林幽深的甘溪溝,其西是峰巒挺拔的笄照山。盧湖猶如一顆晶瑩的明珠,鑲嵌在茫茫綠海之中。盧湖(含陸上設施)佔地面積5平方公里,湖面3000餘畝。這里曲曲彎彎是湖,重重疊疊是山,水在巒間繞,峰在水中現。壩高30餘米,長千餘米,巍峨壯觀,如長龍橫卧,氣勢懾人。宋代名臣范仲淹宦跡廣德時,曾賦詩《石溪瀑布》一首,勒於石碑,詩雲:「迥與泉流異,發源高更孤。下山尤直在,到海得清無?勢斗蛟龍惡,風吹雨雹粗。晚來雲一色,詩句自成圖。」畫屏山是盧湖的一景點,位於盧湖之中央。東望蒼龍半島,西與小靈山遙對。山四面環水,成為湖中島。山上松柏滴翠,山花繚眼。並建有張渤治水紀念亭。相傳張渤曾想引盧村之水經聖瀆至無量溪,疏通南漪湖而達長江。後因工程浩大,獨力難支而未能實現。但其治水精神在廣德、郎溪以及江蘇高淳等地廣為流傳,為群眾所深深敬仰。畫屏山臨水峭壁之處,建有環山碑廊,碑廊上刻有廣德歷代名哲游山的詩詞和當代名畫家贊頌盧湖山水的吟詠佳作。在湖亭畔,有明代廣德名宿濮陽模垂釣處「濮陽釣魚台」。台上有亭名喚「喚魚亭」。傳說,當年濮陽老在此垂釣,於亭中邀人結伴吟詩唱和,傳為佳話。游盧湖必觀竹海,甘溪和笄山竹構成了盧湖風景區的獨特之處。這里層巒疊障,溝壑幽深,青竹遍布,綠浪起伏,遊人至此,莫不駐足贊嘆,宛如進入了一個無比神奇的綠色世界。笄山的「三峰疊翠」是廣德歷史悠久的古景觀之一。盧湖竹海,一水一山,各具特色,相映成輝。這里曲曲彎彎是湖,重重疊疊是山,水在巒間繞,峰在水中現。游盧湖必觀竹海,甘溪和笄山竹海構成了盧湖風景區獨特之處。
天壽寺大聖塔位於廣德縣城迎春街北側。1956年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壽寺大聖塔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天壽寺創建於唐代天佑年間(905年左右),塔隨寺名,故稱天壽寺大聖寶塔。該塔初建五層。宋元符二年(1099年)塔為火焚,元符三年至崇寧四年(1105年)重修建成七級浮屠,體形高大,屬江南樓閣式建築,磚木結構,挑檐竄角,角懸風鈴,高31.34米。明萬曆35年(1607年)和清康熙七年(1668年)又兩次修葺。光緒26年(1900年)毀於火,僅存磚砌塔體。1983年10月,發現一「地宮」。「地宮」為磚砌直口坑,深110厘米,正方形邊長32厘米。宮內有石碑一塊,刻記塔之淵源。1986年重修。復修後的大聖寶塔基本保持了原來特點,七級六面,六角飛檐,鐵鏈式塔頂,總計高42.8米,塔基面積46平方米,青磚鋪地,各層檐角懸掛風鈴,風拂鈴搖聲聲悅耳,七級浮屠再現風光。塔內有轉梯可登頂層,鳥瞰山城風光。與此同時還修建了塔院,植有奇花異草,盆景山石,陳列室展出歷朝的文物古跡。供遊人參觀。
廣德縣四合鄉的大劉村,位於老龍山角旁的台地上,是一個古老的山莊。溝水由南經村東流過,綠樹掩映、竹影搖曳。一群青磚灰瓦的民居建築,縱橫交錯,鱗次櫛比,入其境猶如在圖畫之中,顯示了古代南方村鎮建設與自然環境巧妙融合的特點。位於該村中心的劉姓住宅,更以其特獨的建築風貌,倍受人們的青睞與欣賞。劉宅建於明崇禎(1628年-1644年)年間,原為兩進磚木結構樓房,後於清咸豐(1851年-1862年)年間被毀。現存正屋,面寬三間。整個建築與院落圍以高大的牆垣,正面呈水平高牆,側面呈參差錯落的外觀。牆面塗抹石灰,頂覆蝴蝶瓦。大門以青麻石做框,水磨青磚門罩,色調和諧莊重。水磨青磚凹形照壁,磚縫線角細膩。登高眺望村景,頗有「綠樹村邊合,青山廓外斜」之意境。1983年6月,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鼓角樓又名譙樓,俗稱鍾鼓樓。坐落於廣德州署正南儀門之上。該樓始建於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原為二層。上為復宇重樓,樓中備有鼓、角、鍾、漏刻各一,取「代鼓鳴角,以警昏聽。下漏數刻,以節晝夜」之意。下為拱形卷洞樓座,座高4.3米。元時因戰亂遭損壞,明洪武四年復修。清末戰亂樓毀,鼓、角、鍾、漏全遺失。民國15年(1926年)邑紳占家鵬捐資按原樣重修樓宇三間。民國26年(1937年)被日機轟炸,毀壞殆盡,僅存樓座。1999年,該樓重修,恢復往日原貌。
橫山位於廣德縣城西郊。遠望如山橫卧,故名橫山。山雖不高,但景色秀麗,自古以來不僅是文人墨客郊遊吟詠之地,也是城鎮居民清明時節踏青和重陽登高的好所在。山頂和山麓原有明教禪寺、大佛殿、三忠祠、龍王廟等古建築,還有祀斗台、攀羅亭等名勝,惜先後毀於戰火。建國後大力植樹造林,現已松林滿山,鬱郁蔥蔥。九十年代初,被國家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橫山古為廣德十景之一,現在登山遠眺另有一番風光,但見田野布綠,河渠如帶,古塔巍然,新樓錯落,古城新貌,盡收眼底。橫山西麓有壠小丘陵,是當年岳飛抗金的扎營地,當地人稱「營盤山」,又叫紮寨圩。據史所載,岳飛大戰金兀術時,曾陳兵橫山,連營十里,軍容十分雄壯,先後六戰六捷,只因軍糧奇缺,不得不-轉移。當晚,岳飛傳令:把綉有「岳」字的軍旗,插滿橫山周圍的山崗,並把羊的後腿懸吊起來,讓羊的前蹄拚命擊鼓,然後悄悄領軍撤離。次日晨,金兵見滿山軍旗飄揚,到處鼓聲震響,以為岳軍要進攻,不敢輕舉妄動。及其覺察時,岳軍已不知去向。
風景區由盧湖和笄山,甘溪兩處漫無邊際的竹林組成,位於廣德南部山區,距縣城10公里。盧湖水面有3000餘畝,四周青山環抱,湖水常年清澈如鏡,水在巒間繞,峰在鏡中觀,春夏湖邊山花爛漫,芬芳四溢;秋冬湖濱松竹蔥翠,生機盎然。特別是在5月杜鵑花盛開之際,遠近上麓,如彩雲落大地,野火燃綠絲。笄山,甘溪竹海層巒疊嶂,溝壑幽深,青竹遍布,綠浪起伏,溪水歡騰,淙淙流淌,煙變幻,氣象萬千。盧湖竹溪,山清水綠,相應成趣,無論是在湖上盪舟,湖畔垂釣,還是登山遠眺,漫步竹間,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美的享受。
桃姑迷宮又名東崖洞,距廣德縣城28公里。是一座風貌奇特的溶洞王國,有流雲、怪石、奇門和幽峽四絕。辟有桃姑迎賓、流雲飛瀑、桃塘夜月、洞山塔影、聚仙觀畫、瑞草霞光、奇門幽峽、福壽仙桃、索橋鳥瞰、宋墨遺香、萬佛朝天、通天一門等12大景觀。山上有巍峨壯觀的「藏金塔」,山下有碧波瀲灧的「桃花塘」,湖心島上有桃姑仙子的雕像,左有「梳妝閣」,右有「聚仙亭」。明代廣德知州朱麟詩贊曰:「桐水郊原雨復晴,空閑游視五驄鳴,流雲洞口春衫濕,隔崖桃花溪水聲。」
廣德特產: 涌溪火青;大紅袍板栗;沙河鱉;笄山筍 ; 新杭竹器 ;桐花魚; 橫山雉;太極雲毫
8. 想知道:宣城市 從廣德火車站到太極洞旅遊區怎麼坐公交
首先坐一路公交或打的到老汽車站(給司機講到老汽車站下,重火車站到老汽車版站沒多遠10分鍾就到)權在到老汽車站坐 廣德——太極洞 的班車40多分鍾就到了。
進口大廳約有1600平方米,高5至10米,可容千人。洞內景觀瑰麗,歷史遺存豐富,鍾乳奇石,百姿千態:有的如蓮、如筍、如柱、如花、如幔;有的如獸、如人;有的如鍾、如鼓、如棋、如桌;有的如翔鳳、如潛鱗,嘆為觀止,鬼斧神工。正面崖石上,有吳同春書刻「二儀攸分」四字,自此分東西兩洞。東洞峭刻詭譎,乳膏融結,前行百餘米遂現水洞,洞中高峰出谷,瀑布流泉,瑤池玉階,地下銀河,玉帶金光。水洞長達2公里多,行舟可達700多米。
9. 宣城到廣德的汽車最早一班幾點的
廣德時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