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五蓮山的景點介紹

五蓮山的景點介紹

發布時間: 2020-12-17 17:06:45

『壹』 山東五蓮山怎麼樣好玩嗎景點都有哪些

五蓮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68平方公里,由五蓮山、九仙山兩大風景區組成,位於魯東南沿海,東鄰避暑勝地青島,南接海濱城市日照,西接「亞洲銀杏王」駐地莒縣,北靠世界風箏都濰坊,素有「台灣花蓮,山東五蓮」,「山西五台、山東五蓮」之美譽。蓮山風景區,眾多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有機地融於一體,造就了風景區奇、秀、險、怪、幽、曠、奧七大特色,49峰、20洞、18瀑、16潭、5池、4澗等400餘景無不透露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上天的巧妙造化。
如果想去的話可以在同程上預訂門票,有優惠的。
日照火車站距景區25公里乘坐日照開發區——五蓮山客運集散中心公交車
五蓮火車站、汽車站距景區25公里乘坐五蓮縣城「城園公交線」至五蓮山遊客集散中心下車,換乘集散中心至兩山景區專營線進入景區(至五蓮山5km,至九仙山7km)
日照海濱距景區 25公里乘坐日照海濱——五蓮山客運集散中心公交車
濟南方向
濟青高速南線---諸城西(五蓮出口)---222省道—諸城枳溝鎮--五蓮縣城----縣城南222省道---轉334省道(丁字路處明顯五蓮山、九仙山路標)---松柏鄉---轉呂街路---九仙山西門---直行334省道(戶部鄉段)轉五蓮山中路(丁字路明顯「飛天賓館」路標)---分別至五蓮山西門、九仙山東門---334省道直行(叩官鎮段)--五蓮山東門
臨沂方向:
京滬高速——日東高速(日照站轉同三高速)同三高速日照北出站—204國道—東港區河山鎮204國道轉潮石路——五蓮縣潮河鎮轉334省道——五蓮山東門--334省道轉五蓮山中路(丁字路明顯「飛天賓館」路標)---分別至五蓮山西門、九仙山東門---直行至松柏鄉--轉呂街路—九仙山西門
青島方向:
同三高速膠南泊里口出站—334省道——五蓮縣潮河鎮轉334省道——五蓮山東門(叩官鎮路段)--334省道直行轉五蓮山中路(丁字路明顯「飛天賓館」路標)---分別至五蓮山西門、九仙山東門---直行至松柏鄉--轉呂街路—九仙山西門
日照方向:
日照—潮石路--五蓮縣潮河鎮轉334省道——五蓮山東門(叩官鎮路段)--334省道直行轉五蓮山中路(丁字路明顯「飛天賓館」路標)---分別至五蓮山西門、九仙山東門---直行至松柏鄉--轉呂街路—九仙山西門

『貳』 五蓮山好玩嗎

4A級景區,奇秀不減雁盪

『叄』 五蓮山有哪些風景

[門票價格]
五蓮山風景區門票60元
[地理交通]
距日照火車站40公里所需時間40分鍾
距濰坊火車站104公里所需時間90分鍾
總面積68平方公里,由五蓮山、九仙山兩大風景區組成,位於魯東南沿海,東鄰避暑勝地青島,南接海濱城市日照,西接「亞洲銀杏王」駐地莒縣,北靠世界風箏都濰坊,素有「台灣花蓮,山東五蓮」,「山西五台、山東五蓮」之美譽。 五蓮山風景名勝區奇石林立、景緻奇異,各有千秋。域內萬木蔥郁,清麗峻茂,燕鵲環谷,山泉繞溪,匹練飛瀑,種種勝境,構繪出一幅清新、雅緻、秀美、險絕的畫卷,從而使宋代文豪蘇軾也盛贊「奇秀不減雁盪」。縱觀五蓮山風景區,眾多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有機地融於一體,造就了風景區奇、秀、險、怪、幽、曠、奧七大特色,49峰、20洞、18瀑、16潭、5池、4澗等400餘景無不透露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上天的巧妙造化。真可謂景點遍布,水水相連,生機勃勃,靈氣無限。 五蓮山因五蓮列峙,聳接雲霄,如蓮花初放而得名,九仙山則因八仙過海戰惡龍,山神傾力育萬樹而流傳。兩山雖各有特色,但卻共五大景觀聞名遐邇。其一是奇峰怪石。景區內奇峰林立,怪石嶙峋,上不見巔,下不見路,奇色異景比比皆是;又頗具靈氣,似喚之能應,驅之能動,五指峰、缽盂峰、玉燭峰、萬卷書、龜峰、靴石、無字碑等均形成頗具特色的峰石景觀。其二是石窟幽洞。大自然以神來之手給這里創造了許多的洞天福地,並且賦予了一個個帶有傳奇色彩的美名。藏在煙雨澗下的水簾洞,巨石疊壘而成,滴水成簾,人入洞中,暑氣皆無。似洞非洞的一線天,仰望蒼穹,一線盡收,使您不得不贊嘆大自然的神妙。其三是花木景觀。景區內有大面積的森林植被和野生花卉,林木覆蓋率達70%以上,豐富絢麗,具波瀾壯闊之美。這里不但是齊魯最大的野生葯庫,而且野生花卉種類繁多,達4000餘種。其中,最著名的是野生杜鵑花自然保護區,其花色之麗、品種之多、面積之廣,實為罕見。

『肆』 五蓮山風景區的景區特產

以傳統工藝、民間工藝、土特產品為主的旅遊紀念品。
櫻桃----江北春果第一枝五蓮縣松柏鄉櫻桃在桃李尚未綻蕊的陽春三月便已成熟,因而被譽為「江北春果第一枝」,「人間鮮果」。櫻桃入葯療效亦佳。中醫認為,櫻桃性味甘、溫,入脾、肝經,有發汗透疹,祛風除濕,消腫止痛之功效。《名醫別錄》言其「主調中,益脾氣」。《滇南本草》言其「浸酒服之,治癱瘓,四肢不仁,
櫻桃風濕腰腿疼痛」。《本草綱目》言其「調中益脾氣,令人好顏色,止泄精」。也因此,櫻桃入葯適用於麻疹初起,疹出不暢,風濕腰腿疼痛,四肢麻木不仁,關節屈伸不利,肢體癱瘓及水火燙傷、蟲蛇咬傷等病的防治。
板栗日照發展板栗生產有著悠久歷史,境內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降雨豐富,各種自然條件都非常適宜板栗生長。板慄慄實、個大、飽滿、油足,耐貯藏,果肉多為金黃色,富糯性,甘甜味濃,外皮易剝離。
煎餅----山東五蓮特產為日照五蓮民間主要食品,主以小麥麵粉、紅薯麵粉、小米麵、玉米面為原料,絞成濃糊狀,上熱並攤烙而成,餅薄如紙,色調微黃,質細香甜,柔軟可口。以小麥為原料製作的煎餅,配以鮮嫩豆腐和辣椒,更是美味可口,台灣記載:黃鯽子魚卷煎餅,為日照食品之一絕,久食不厭,食用方便,便於保存。
蘋果主要品種有「紅富士」「國光」「白粉皮」「祝光」等十幾個優質品種,產量高,質量上乘,花生日照花生特點為粒大飽滿,香甜可口,油而不膩的優良品質,深受國內外歡迎。
花生種植歷史悠久,生產經驗豐富,日照為國家花生商品出口基地,年加工花生製品十萬余噸,如花生醬,精煉花生油,乳白花生等優質產品。另外還有飄香牌紅富士蘋果、五蓮櫻桃、五蓮山楂、槎河吉棗、許孟芋頭、五蓮黑豬、五蓮大黑山羊、五蓮黑腿山雞、石場山雞、石場山蠍、淮河鯉魚等。

『伍』 五蓮山的景區介紹

五蓮山風景名勝區奇石林立、景緻奇異,各有千秋。域內萬木蔥郁,清麗峻茂,燕鵲環谷,山泉繞溪,匹練飛瀑,種種勝境,構繪出一幅清新、雅緻、秀美、險絕的畫卷,從而使宋代文豪蘇軾也盛贊「奇秀不減雁盪」。縱觀五蓮山風景區,眾多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有機地融於一體,造就了風景區奇、秀、險、怪、幽、曠、奧七大特色,49峰、20洞、18瀑、16潭、5池、4澗等400餘景無不透露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上天的巧妙造化。真可謂景點遍布,水水相連,生機勃勃,靈氣無限。
五蓮山因五蓮列峙,聳接雲霄,如蓮花初放而得名,九仙山則因八仙過海戰惡龍,山神傾力育萬樹而流傳。兩山雖各有特色,但卻共五大景觀聞名遐邇。其一是奇峰怪石。景區內奇峰林立,怪石嶙峋,上不見巔,下不見路,奇色異景比比皆是;又頗具靈氣,似喚之能應,驅之能動,五指峰、缽盂峰、玉燭峰、萬卷書、龜峰、靴石、無字碑等均形成頗具特色的峰石景觀。其二是石窟幽洞。大自然以神來之手給這里創造了許多的洞天福地,並且賦予了一個個帶有傳奇色彩的美名。藏在煙雨澗下的水簾洞,巨石疊壘而成,滴水成簾,人入洞中,暑氣皆無。似洞非洞的一線天,仰望蒼穹,一線盡收,使您不得不贊嘆大自然的神妙。其三是花木景觀。景區內有大面積的森林植被和野生花卉,林木覆蓋率達70%以上,豐富絢麗,具波瀾壯闊之美。這里不但是齊魯最大的野生葯庫,而且野生花卉種類繁多,達4000餘種。其中,最著名的是野生杜鵑花自然保護區,其花色之麗、品種之多、面積之廣,實為罕見。
國家 AAAA級旅遊風景區、國家森林公園、中國生態旅遊試驗示範基地、山東省省級地質公園五蓮山風景區總面積13平方公里。坐落於魯東南黃海之濱,五蓮縣城東南17.5公里處.西與著名的九仙山風景區隔壑相望,主峰五蓮峰海拔515.7米。全山28峰,有峰、石、澗、泉和殿、閣、樓、亭共有景點118處。以奇、秀、險、怪、幽、奧、曠七大特色而著稱。五蓮山原名為五朵峰,為九仙山的屬峰。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敕建護國萬壽光明寺,詔改五朵為五蓮,始自成一山。遍山峰石,或雄偉,或形奇,或秀美,各具風格,儀表萬千。宋熙寧年間大文豪蘇軾知密洲府,曾詩「奇秀不減雁盪」贊五蓮和九仙兩山。清朝侍讀大學士翁正春將五蓮山與泰山、嶗山相提並論:「岱以崇隆顯,嶗以幽窅顯,蓮以峭削海」。1932年10月,這里曾燃燒過農民革命暴動的烈火,著名的日照暴動北路軍在此進行浴血奮戰,並於此向寨山轉移。 1、地質結構
五蓮山位於新華夏第二降幅帶的膠南降幅區的西北緣。沂沭斷帶的昌邑——大店斷壁的東側,中生代膠萊凹陷的西南部。區內主要是燕山晚期的花崗石,其次,有少量的花崗斑岩的岩脈。
2、氣候
為溫帶季風性氣候。
3、光照
年平均日照2538個小時。
4、氣溫
年平均氣溫12.6°
5、降水
年平均降水920毫米,最大1520毫米、最小530毫米 。
6、霜期
年平均無霜期198天.
7、土壤
棕壤土,覆蓋率達65%以上,適宜多種作物,是我國南北方樹木種植最佳結合點.
8、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獸綱有4目6科10種,爬行綱有3目5科7種,兩棲綱有1目3科3種;鳥綱有16目27科42種;蛛形綱有1目1種,昆蟲綱有7目55科1000餘種;另外還有7種水生動物。
9、土特產
花生、蘋果、板栗、桃、山楂、酸棗、桑繭、桑椹果。
10、植物花卉
各類植物1000餘種,其中木本植物就達51科、100屬、373種,野生葯用植物達200多種,可謂是一處天然中草葯庫。又有以杜鵑、蘭槿、連翹、粉棠「四大美人」為首的100餘種野生花卉,達萬畝以上,占森林總面積的30%,成為名副其實的「百花園」。

『陸』 五蓮山風景區以什麼著稱

日照,位於山東東南部,黃海之濱,有「東方太陽城」之稱,海、山、古專、林兼備。主要屬景點有海濱國家森林公園、萬平口、五蓮山、九仙山、太公島、浮來山、太陽廣場、竹洞天等

五蓮山:位於日照五蓮縣東南,風景區以奇、秀、險、怪、幽、曠著稱。被譽為「江北雙絕

的萬畝野生杜鵑花園、龍潭大峽谷和有「通天之舉」的皇家寺院——護國萬壽光明寺更是享譽大江南北。

『柒』 五蓮山的景區活動

「十一」黃金周前夕,五蓮山風景區推出以品山果、賞紅葉、觀山水勝景為主題的版「秋景攬勝」系列活動,權為即將到來的旅遊旺季造勢。
五蓮山(九仙山)旅遊風景區是國家4A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景區以其豐富的生態旅遊資源吸引著省內外遊客的眼光,成為全省旅遊的一個新亮點,被評為「暢游山東」自駕游首選目的地。特別是風景區擁有萬畝杜鵑花園、龍潭大峽谷、皇家佛院光明寺等景觀,旅遊資源豐富而獨特。

『捌』 五蓮山風景區的景點景觀

境內旅遊資源得天獨厚,被宋代大文學家蘇軾贊譽為「奇秀不減雁盪」的五蓮山,名勝古跡頗多,全山28峰、118景,峰峰奇異,景景多姿,景色怡人。景區內有明代敕建的護國萬壽光明寺,是齊魯四大佛教勝地之一,為江北重要的佛教活動場所。九仙山擁有江北最大的萬畝野生杜鵑花園,每年春夏之交,鮮花競放,爭奇斗艷,五彩繽紛,如詩如畫,是休閑生態游、宗教文化游的好去處。
黃海之濱,五蓮山自古為齊魯名山。奇峰,怪石,飛瀑,幽潭,神工鬼斧,氣勢不凡。昔人將此地與岱嶽、嶗山並提,蘇軾盛贊為「奇秀不減雁盪」,真是天開圖畫,果然名不虛傳。
孫臏書院
五蓮山的人文景觀,可謂源遠流長。與太湖流域、錢塘江兩岸的吳越之地,更是血脈相連,關系非同尋常。眾所周知,錢塘江曾為吳越分界,吳山之名,由是而是。而很少人知道,其後越王伐吳北上稱霸,曾定都琅琊。當時齊越分界處,即在五蓮山。至今齊長城與古戰場百將口等遺址尚存。城南為越,城北為齊。
讀太史公書,有關孫臏生平記述只到馬陵道射殺龐涓為止,其後去向,不為人知。而五蓮山卻留存著孫臏的有關遺址與眾多傳說,是這位曠世奇才的終老之地。
皇帝當年巡狩四方,立碑頌德紀功,著名的琅琊台刻石就在附近。由青島輪渡過海,經膠南遊五蓮山必經此處。如今自濟南至日照的鐵路已經全線開通,交通更是方便。

『玖』 五蓮山的資料

五蓮山風景名勝區,位於魯東南黃海之濱,五蓮縣境內。東鄰避暑勝地青島,南連港城日照,西接「亞洲銀杏王」駐地莒縣,北靠國際風箏都濰坊。其便利的交通、宜人的氣候、秀美的風光、濃厚的古文化使這個省級風景名勝區迅速崛起,脫穎而出,成為諸多風景區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以至有了「台灣花蓮,山東五蓮」的佳傳。
五蓮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68平方公里,分五蓮山、九仙山兩大景區,兩山隔壑相峙,景緻奇異,各有千秋。域內萬木蔥郁,清麗峻茂,燕鵲環谷,山泉繞溪,匹練飛瀑,種種勝境,構繪出一幅清新、雅緻、秀美、險絕的畫卷,從而使宋代文豪蘇軾也盛贊「奇秀不減雁盪」。縱觀五蓮山風景區,眾多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有機地融於一體,造就了風景區奇、秀、險、怪、幽、曠、奧七大特色,49峰、20洞、18瀑、16潭、5池、4澗等400餘景無不透露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上天的巧妙造化。真可謂景點遍布,水水相連,生機勃勃,靈氣無限。
五蓮山因五蓮列峙,聳接雲霄,如蓮花初放而得名,九仙山則因八仙過海戰惡龍,山神傾力育萬樹而流傳。兩山雖各有特色,但卻共五大景觀聞名遐邇。其一是奇峰怪石。景區內奇峰林立,怪石嶙峋,上不見巔,下不見路,奇色異景比比皆是;又頗具靈氣,似喚之能應,驅之能動,五指峰、缽盂峰、玉燭峰、萬卷書、龜峰、靴石、無字碑、荷葉棚等均形成頗具特色的峰石景觀。其二是石窟幽洞。大自然以神來之手給這里創造了許多的洞天福地,並且賦予了他們一個個帶有傳奇色彩的美名。藏在煙雨澗下的水簾洞,巨石疊壘而成,滴水成簾,人入洞中,暑氣皆無。天竺峰下的織女洞,曲折深邃,伴隨著織女美麗的傳說,別有誘人之處。似洞非洞的一線天,仰望蒼穹,一線盡收,使您不得不贊嘆大自然的神妙。其三是花木景觀。景區內有大面積的森林植被和野生花卉,林木覆蓋率達70%以上,林冠線和林緣線變化異常,豐富絢麗,具波瀾壯闊之美。這里不但是齊魯最大的野生葯庫,而且野生花卉種類繁多,達4000餘種。其中,最著名的是野生杜鵑花自然保護區,其花色之麗、品種之多、面積之廣,不僅在省域內少有,就是華北地區也是罕見的。漫山的杜鵑,一簇簇、一片片、峭崖上、松林間,競相開放,流光溢彩,隨風閃動,暢游花海,頓生萬物悠悠之感。其四是溪谷景觀。峭拔玉立的山峰,孕育出不盡的山泉,造就了一處處清泉環繞、松鳥鳴翠的幽谷。谷內林木混交,隨著季節的變幻而絢麗多彩。若逢雨後,更是清新無比,時而密雲自谷底湧起,一層層、一簇簇,似萬馬奔騰,進而峰林隱現,蔚為奇觀。南來灝水,自積霖谷而下,匯入龍潭,沖「鐵壁」,撞「銅牆」,自束練峰飛跌至黑龍潭之無底深淵,形成了18瀑、16潭,驚、險、奇、絕,令人神往的龍潭大峽谷,「春來桃花水漲」,「秋風壑滿楓紅」與之相互映襯,成影成趣,故而被諸多隱士所喜愛,謂之「小武陵源」。其五是人文景觀。風景區古寺廟較多,因而也是省內的佛教活動開放點。五蓮山的護國萬壽光明寺、九仙山的侔雲寺均曾一度香火鼎盛,並列齊魯四大名寺。光明寺始建於明萬曆三十年,因開山和尚取五蓮山泉水治癒了萬曆皇帝母後的眼疾,遂敕建「護國萬壽光明寺」,歷時五載始成。寺廟位於望海、天竺、大悲三峰之間,氣勢宏偉、雕梁畫棟,名噪大江南北。侔雲寺位於九仙山萬壽峰下,與光明寺隔澗相望,建築規模宏大,雖歷經滄桑,其遺址仍依稀可辨。除古寺廟外,五蓮山風景區自唐、宋以來,就有諸多文人雅士流連駐足,留下傳世佳文,故而又有「文章之府」的雅稱。據考證,在風景區留下詩文者有幾百人。蘇軾、蒲松齡、李煥章、安志遠、丁耀亢、張侗等均在此題字賦詩,抒情言志,把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勾劃得淋漓盡致,可見作者對五蓮山的眷戀之情。建國以後,新中國許多知名人士也來這里題詩秉賦,如趙朴初、臧克家、武中奇、蘇毅然、梁步庭、於太昌、張冠增、劉毅等,進一步豐實了「文章之府」的內涵。
五蓮山風景名勝區,由五蓮山、九仙山兩景區組成,主峰海拔515.7米。景區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眾多,以奇、秀、險、怪、幽、曠、奧七大特色著稱。 五蓮山風景區是齊魯大地最大的野生葯庫,山東省野生杜鵑花基地,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森林公園,佛教活動中心。被譽為「江北雙絕」的萬畝野生杜鵑花園、龍潭大峽谷和有「通天之舉」的皇家寺院——護國萬壽光明寺更是享譽大江南北。通過幾十年的開發與建設,五蓮山旅遊風景區已經成為魯東南最大的生態風景區。五蓮山風景名勝區最佳游覽時間為春夏秋三季,春夏之交萬畝野生杜鵑花盛開,似雲錦,像流霞,漫山遍野,令人陶醉。秋霜季節,滿山紅葉層林盡染,與山光石景相輝映,蔚為壯觀。
九仙山為五蓮山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與五蓮山隔壑相峙,素以「奇如黃山,秀如泰山,險如華山」而著稱。九仙山奇峰異石與洞窟泉瀑之多,與五蓮山並稱雙絕。以其突兀的山峰,蒼翠的植被,古老的文化,形成以游覽觀光為主體的產品類型。從曲徑通幽的山間秀色到晴空響雪的懸泉飛瀑,從韻脈神秘的自然景觀到古老豐富的歷史文化,無不受到眾多遊客的喜愛,成為游覽的佳處。九仙山的美可以歸納為奇、秀、險、怪、幽、曠、奧七大特色,最大的特點是「地中山、地中潭、地中瀑」,華北罕見,令人叫絕。還有被譽為「江北一絕」、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春夏之交,競相開放,令人陶醉。霜秋之季,滿山紅葉與山光石景相輝映,蔚為壯觀。
居仙卧龍,傳神離奇。歷史上許多隱士騷客,常會於此,吟詩論文,贊美九仙山勝境。宋代文學家蘇軾曾有「九仙今已壓京東」的詩句。戰國孫臏馬陵大捷之後,辭去齊國軍師,浪跡山林,終選此地,修建茅舍,聚待講學,並寫下了千古不朽的軍事巨著《孫臏兵法》。明代禮部侍郎翁正春贊為「真齊魯間最聖地也」。 一九八八年,九仙山含在五蓮山之內,被省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其知名度大幅度上升。一九九五年松柏鄉政府正式將其列入發展計劃。修復了孫臏讀書院遺址,並重塑了孫臏像,開辟了孫臏書院游覽區。另外,徹底修通了九仙山通往縣境主幹道的盤山通車路附建中型停車場,還建有小型食宿賓館及民俗村等其他服務設施,設置多處購物網點,旅遊服務體系基本形成。
光明寺:坐落於五蓮山大悲峰前,左右分別為望海峰和天竺峰所環抱。該寺始建於明萬曆三十年,歷時五載完工,明崇楨和清順冶、康熙年間又多次復修和擴建,形成了規模宏大的古寺院建築群。該寺建築重梁掛柱,飛檐琉瓦,瓊頂玉柱,氣勢雄偉,在歷史上素有通天之舉,登山遠眺,層巒疊障,蒼松翠柏,間以光明寺樓台亭閣,異彩多姿,相得益彰,甚是巍峨壯觀,光明寺遂成為山東省四大名寺之一。鼎盛時期,全寺擁有樓、台、亭、閣150餘間,僧眾300餘人,進香拜佛者絡繹不絕。光明寺歷經滄桑,在戰亂中大部分損毀。1985年4月24日,光明寺修復工程開工,至1986年藏經樓、大悲殿、伽藍樓、西配殿、鍾樓、三寺門建成,重塑了22尊像。其中觀音菩薩像為貼金彩塑,華美異常。1997年10月,光明寺被省政府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從此佛事日盛。1998年6月名剎鎮江市定慧寺住持兼無錫禪符寺住持、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茗山來光明寺考察。他推薦弟子、定慧寺監院覺照住持光明寺。9月,覺照、然慧等十位名僧住進光明寺,主持宗教活動。覺照法師俗名李鶴同,祖籍安徽。他自捐資金全面恢復光明寺古建,重建光明寺大雄寶殿、藏經樓等主體殿堂,以與大悲峰等背景和諧一致並適合大規模的佛事活動。望海樓 位於五蓮山光明寺東的望海峰上,約建於清乾隆年間。樓高8米,8面3層,青磚灰瓦,亭亭玉立。樓內有螺旋攀附而上的階梯,二、三層東西南北各有一圓形窗口,頗似軍事瞭望台。晴日,登樓極目東望,可見水天一色,碧波萬頃的黃海海域、古琅琊台、大珠山、靈山島等一覽無余。俯瞰山下,村舍田園盡收眼底。日出時,莽莽天際,紅光四射,氣象萬千,令人嘆為觀止。望海樓於戰亂時期被損毀,後於一九八八年予以修復。由於位居望海峰頂,地勢較高,遊人無不攀登賞景,若游山,則必登望海樓,不登此樓,則認為枉來此山。年長日久,望海樓則成為五蓮山的象徵和代表,形成別具風格的一處景點。 水簾煙雨 位於光明寺東北。有長達60米深的水簾洞,還有石佛層、仙人洞、仙人台、蓮花座、養目潭、獅子窟、壽龜岩、鐵胡同等景點。水簾煙雨景區以水簾洞為中心,上有奇峰異石,下有深澗幽洞,景色怡人,身臨其境,奧秘無窮。 觀瀾亭 建於五蓮山大悲峰東端、光明寺東北方向的一塊名曰菩提樓的巨石上,為四柱四角木結構,飛翹角灰瓦建築,亭周圍置以欄桿,亭內置有青州市宗立成先生捐贈的青石料石桌、石凳一套。
建於五蓮山大悲峰東端、光明寺東北方向的一塊名曰菩提樓的巨石上,為四柱四角木結構,飛翹角灰瓦建築,亭周圍置以欄桿,亭內置有青州市宗立成先生捐贈的青石料石桌、石凳一套。

『拾』 五蓮山導游詞

五蓮山風景名勝區,位於魯東南沿海城市日照五蓮縣東南,東鄰避暑勝地青島130公里,南距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日照25公里,北距中國風箏城濰坊110公里,西與亞洲銀杏王浮來山風景區相毗臨,五蓮境內有204、206國道縱貫東西,交通便捷。
五蓮山風景名勝區屬溫帶半濕潤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12.6攝氏度,冬暖夏涼,氣候宜人,雨量充沛。境內氣候溫和,特產豐富,山清水秀,河川縱橫,素有台灣花蓮,「山東五蓮」之美譽。

五蓮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68平方公里,由五蓮山、九仙山兩景區組成,主峰海拔515.7米。景區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眾多,以奇、秀、險、怪、幽、曠、奧七大特色著稱。

五蓮山風景區是齊魯大地最大的野生葯庫,山東省野生杜鵑花基地,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森林公園,佛教活動中心。被譽為「江北雙絕」的萬畝野生杜鵑花園、龍潭大峽谷和有「通天之舉」的皇家寺院——護國萬壽光明寺更是享譽大江南北。 通過幾十年的開發與建設,五蓮山旅遊風景區已經成為魯東南最大的生態風景區。五蓮山風景名勝區最佳游覽時間為春夏秋三季,春夏之交萬畝野生杜鵑花盛開,似雲錦,像流霞,漫山遍野,令人陶醉。秋霜季節,滿山紅葉層林盡染,與山光石景相輝映,蔚為壯觀。

九仙山為五蓮山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與五蓮山隔壑相峙,素以「奇如黃山,秀如泰山,險如華山」而著稱。九仙山奇峰異石與洞窟泉瀑之多,與五蓮山並稱雙絕。以其突兀的山峰,蒼翠的植被,古老的文化,形成以游覽觀光為主體的產品類型。 從曲徑通幽的山間秀色到晴空響雪的懸泉飛瀑,從韻脈神秘的自然景觀到古老豐富的歷史文化,無不受到眾多遊客的喜愛,成為游覽的佳處。 九仙山的美可以歸納為奇、秀、險、怪、幽、曠、奧七大特色,最大的特點是「地中山、地中潭、地中瀑」,華北罕見,令人叫絕。還有被譽為「江北一絕」、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春夏之交,競相開放,令人陶醉。霜秋之季,滿山紅葉與山光石景相輝映,蔚為壯觀。
蓮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68平方公里,由五蓮山、九仙山兩大風景區組成,位於魯東南沿海,東鄰避暑勝地青島,南接海濱城市日照,西接「亞洲銀杏王」駐地莒縣,北靠世界風箏都濰坊,素有「台灣花蓮,山東五蓮」,「山西五台、山東五蓮」之美譽。 五蓮山風景名勝區奇石林立、景緻奇異,各有千秋。域內萬木蔥郁,清麗峻茂,燕鵲環谷,山泉繞溪,匹練飛瀑,種種勝境,構繪出一幅清新、雅緻、秀美、險絕的畫卷,從而使宋代文豪蘇軾也盛贊「奇秀不減雁盪」。縱觀五蓮山風景區,眾多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有機地融於一體,造就了風景區奇、秀、險、怪、幽、曠、奧七大特色,49峰、20洞、18瀑、16潭、5池、4澗等400餘景無不透露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上天的巧妙造化。真可謂景點遍布,水水相連,生機勃勃,靈氣無限。 五蓮山因五蓮列峙,聳接雲霄,如蓮花初放而得名,九仙山則因八仙過海戰惡龍,山神傾力育萬樹而流傳。兩山雖各有特色,但卻共五大景觀聞名遐邇。其一是奇峰怪石。景區內奇峰林立,怪石嶙峋,上不見巔,下不見路,奇色異景比比皆是;又頗具靈氣,似喚之能應,驅之能動,五指峰、缽盂峰、玉燭峰、萬卷書、龜峰、靴石、無字碑等均形成頗具特色的峰石景觀。其二是石窟幽洞。大自然以神來之手給這里創造了許多的洞天福地,並且賦予了一個個帶有傳奇色彩的美名。藏在煙雨澗下的水簾洞,巨石疊壘而成,滴水成簾,人入洞中,暑氣皆無。似洞非洞的一線天,仰望蒼穹,一線盡收,使您不得不贊嘆大自然的神妙。其三是花木景觀。景區內有大面積的森林植被和野生花卉,林木覆蓋率達70%以上,豐富絢麗,具波瀾壯闊之美。這里不但是齊魯最大的野生葯庫,而且野生花卉種類繁多,達4000餘種。其中,最著名的是野生杜鵑花自然保護區,其花色之麗、品種之多、面積之廣,實為罕見。 五蓮山風景區位於日照市五蓮縣東南部,東臨黃海,總面積40多平方公里.包括五蓮山、九仙山、卧象山,內有78峰、190景,峰峰奇秀,自然景觀優美,人文古跡眾多。該風景區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素以「奇秀不減雁盪」而著稱於世。其特點:一是奇峰異石多,自然景觀美,二是林木茂密,三是歷史悠久,文化古跡豐富。

五蓮山是一座花崗石山,組成山體的岩石為燕山期花崗岩。總面積13萬平方公里,主峰五朵蓮花峰海拔515.7米。全山28峰,118景。28峰,峰峰如刀劈斧削,形奇勢偉,別有風格。118景,景景多姿多彩,景緻奇異,各有千秋。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任密州(今諸城)太守時,曾登山盛贊「奇秀不減雁盪」。明代禮部侍郎、翰林院侍讀學士翁正春贊五蓮山為 「真齊魯間最聖地也」。五蓮山氣候溫和,景色誘人,前來游覽的人絡繹不絕,日達數萬。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