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後海景點介紹

後海景點介紹

發布時間: 2020-12-17 07:03:36

A. 想去後海玩,有什麼值得推薦的景點或者是吃的地方嗎

後海是指前海、後海、西海三塊水面的什剎海。為了與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區別, 被稱作後三海。後海東起地安門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大街,南起平安大街,北至北二環,總面積146.7公頃,其中水域面積34公頃,綠地面積11.5公頃。這是北京城內700年以前元大都時期的古老水域。
後海,是歷經千年的什剎海的一部分,是一片有水而能觀山,垂柳拂岸的閑散之地,岸上的民居和居民,周邊的王府和名人故居更為它鋪陳著京味和歷史的無窮韻味。人們來這里只為了,這里依然能夠聽到秋日裡清脆的蟲鳴,依然能看見老北京四合院建築群的縮影,依然能咀嚼那似乎早已遠去的皇家遺韻。
說是「海」,其實是一個巨大的人工湖,是舊時皇家獨享的一泓清池。後海地處北京市中心,距天安門僅有四、五站地,與著名的北海一水相連,與景山、故宮遙遙相對。沿海走著走著,一不留神就會看到碧瓦紅牆。在那些高大庄嚴的大門外,只能看到院內高大森郁的樹木。悠悠地透著神秘。據說,後海的水域連著故宮的龍脈,從古至今都是風水寶地。所以,歷代的高僧們在這里修寺建廟,而王公大臣們則在岸邊選址築府造園,名人們也紛紛遷居湖畔,開始了後海邊上最初的水岸生活。因此,俗語說,「先有什剎海,後有北京城」。
後海散記
作者:黃離
後海其實僅僅是什剎海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我們習慣地用後海代指什剎海。我們平常所說的「到後海去」,很可能只是去前海,去荷花市場轉一轉,去湖心島喝一會昂貴的茶;也很可能是去西海,爬爬匯通祠,或者交上二十或三十元錢「偷得浮生半日閑」在這個古都的中心地帶玩一次垂釣,但我從未在那裡垂釣過,我決定今年夏天一定要去垂釣一次;也有可能真的是去後海,後海在什剎海三個相對獨立的小湖裡算是較大的一個了,在我看來,不像環保人士所說的是都市的肺,倒像是一個稍顯狹長的胃。
老北京的概念里,我最喜歡後海了,即使人聲鼎沸的時刻,藏匿於高樓林立間的後海也算得上寧靜了。從鼓樓下車,穿過煙袋斜街,就到了銀錠橋。人在橋上,左手是前海,右手是後海。
我通常沿後海左岸開始,經過櫛次鱗比的酒吧,酒吧冬日明顯比夏日蕭條,不過近年的冬日也比以往冬日熱鬧多了。經過遊船碼頭,我經常在那裡劃船,有時幾個人,有時兩個人,有時一個人也劃,有喜歡那片刻的悠然。經過野鴨島,那裡的鴨子越來越多,也有一些借宿的漂亮的水鳥,但我一直對野鴨島的牢固性表示懷疑,野鴨島有一年真的沉入水底,野鴨島周圍還圍著一圈木柵欄以防遊船傷害到野鴨島,而沒人會傷害野鴨,其實那麼多建築都用了大理石,野鴨島完全可以用粗礪的大理石來建,再在上面蓋一個低低的錯落有致的亭子專供野鴨居住,那樣他們的生活會安逸得多,而且再也不會發生野鴨島沉沒的揪心事了。經過孔乙己酒店,再後就是另一個橋,那座橋下的流水就來自西海。而後經過什剎海小吃一條街、宋慶齡故居,經過一個健身場所和有一座不知名的矮塔的院落,就又回到了銀錠橋。
倘若興致高,我會繼續往前走,圍西海也轉一圈,西海近年多了些都市的物質的浮躁,我不太喜歡了。若沒了興致,就又穿過煙袋斜街,坐車回家,若因煙袋斜街的細膩又起了興致,便順便逛一逛鼓樓鍾樓左近的小胡同。據說每條胡同里都曾住過顯赫一時的達官貴人,考證起來怕會成一本厚厚的辭書。
喜歡冬之後海,萬木蕭疏時的後海遊人很少,獨在湖沿散步,別有一種曠古的憂思;喜歡春之後海,慢慢地,柳條了變綠了,「柳色遠看近卻無」,冰面消融,「春江水暖鴨先知」,通過後海可以活生生地看到春天的腳步;喜歡夏之後海,遊人如織,而後海的荷花並不多,三兩枝矗在水邊顯得冷清,喜歡後海的夏夜,夜夜笙歌不絕,兩岸酒吧唱和著憂郁的布魯斯,湖面上槳聲燈影,恍惚有了江南的繾綣;最不喜歡秋之後海,繁華褪盡,落葉蕭蕭,遊船無精打采地歪在岸邊,遊人至此,無不感時傷懷,悲涼之情從心底升起,此時到後海,適合攜一壺濁酒,後海會為你彈一曲人神共泣的廣陵散。
不過此次去後海,遠遠飄來一曲古箏演奏的《笑傲江湖》,時斷時續,時強時弱,那逍遙的曲調讓我久久盤桓,不忍離去。
去後海,我喜歡與人分享,我是一個極度熱情的人,喜歡把美好的東西講述出來,我快成為最稱職的後海導遊了。更喜歡和心愛的人在後海散步,但可能我對後海過於痴迷,已經很少人喜歡陪我去後海了,他們可能不太理解我對後海的情感。是的,後海不是我的故鄉,與我沒有任何關系,我為什麼如此迷戀後海呢?也許後海岸邊岩石上的一首韻詩道出了原因:半池鴨綠水,幾陣柳絲風。緩步尋芳徑,疑與桃源通。啼鶯斷還續,人在畫圖中。
[編輯本段]後海酒吧:
和其他酒吧類似的調調,簡單的古舊傢具、綠色植物、個性飾物,懶洋洋的感覺。後海一帶的酒吧都不大,或許空間可以避免過份的喧鬧,這也是我喜歡來後海泡吧的原因。
月亮高懸,光線曖昧,一陣幽幽的二胡或琵琶聲從湖上的遊船里飄盪過來,給寧靜的後海增添了小資的情調。竊竊私語的情人們,把酒當歌的哥幾個。琴聲悠揚,讓人不由地回憶起家鄉的小河及童年的夥伴,那夏夜裡抓蛐蛐的情景。
後海是個適合懷舊的地方,每次來後海都引發人懷舊的情結。帶個女朋友去後海感受北京的浪漫,是這個季節最值得考慮的事情

B. 什剎海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什剎海又稱十剎海、十漢海或石版海,由西海、後海、前海組成,為一自西北斜向東南的狹長水面。位於地安門西大街北海公園後門對面。
俗話說「先有什剎海,後有北京城」,又被稱為「後海」的北京什剎海歷來是老北京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因其環境優美,且民俗風韻十足,兩百餘年來吸引了眾多的官宦、名家甚至方外之人來此或修府第,或建廟宇,更為什剎海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現而今,北京的都市味越來越濃了,能看到老北京舊時民風的地方也越來越少了,可就在這什剎海,依然能夠聽到秋日裡清脆的蟲鳴,依然能能看見老北京四合院建築群的縮影,依然能夠咀嚼京味文化旅遊節就要在這里開幕了。「游什剎海,看老北京」,品茗、盪舟、游王府、逛胡同,一份純正的京腔京韻,將在金秋的什剎海大放異彩。

醇親王府醇親王府位於後海北岸,府邸分為正院、住院、花園及馬圈四部分。另外在府後建有醇賢親祠堂一所,佔地共約八十餘畝。

特別是府內的西花園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國母宋慶齡的故居就建在醇親王府的西花園,在這里工作、生活了18年,給這座古色古香的園林留下了許多痕跡,增添了不少亮色。

康熙年間,明珠的府邸花園正是坐落於此。園中假山、竹林、小橋錯落有致,南樓前臨水有「明開夜合」樹七株,其中兩株二百餘年前的古木,據說是明珠長子納蘭性德親手所植。年輕的納蘭性德常常邀集北京的文人名士相聚於此吟詩填詞,今日立身樹下,思古之情油然而生,眼前彷彿人影依稀,耳畔邊似回響著當年的唱吟之聲,「階前雙葉合,枝葉敷華榮」。後來明珠獲罪,這府花園又被和坤所佔,嘉慶即位後,花園和附近的府邸一起被賜予成親王,並特許成親王引後海水入園。現在我們看到的「恩波亭」就是成親王時修建的,平安石上「歲歲平安」四字便出自成親王之手。光緒年間,這座府邸又賜給了「光緒」的生父醇親王,其在成親王府的基礎上添改修繕,建成醇親王府。

今天,醇親王府已經成為什剎海邊的一道風景線,眾多的遊人慕名前來,只為心中那一份對歷史的眷戀和對古跡的景仰。

梅蘭芳故居

梅蘭芳先生一生中的最後10年是在什剎海西北隅護國寺街9號度過的,這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佔地716平方米。如今已成為人們緬懷大師的觀光景地。

這是一座兩進的北京小四合院。共有房屋37間。現有館藏文件3萬余件。正院保存故居原貌,會客廳、書房、卧室和起居室內的各項陳設均按梅蘭芳生前生活原狀陳列。

郭沫若紀念館

千竿胡同往北大約30來米,前海西街18號,這里便是一代文化名人郭沫若晚年居住過的地方。1963年秋天,郭沫若遷居此處,在什剎海西畔這座古樸的北京四合院里走完了人生最後14個年頭。

走進紀念館,草地上,郭沫若的銅像安坐在藤蘿架前,雙手輕輕放在膝頭、目光平靜而坦然。駐足綠蔭下,鬧市裡久違的鳥鳴聲,不絕於耳。

院內最為顯眼的當數郭沫若夫婦親手種植的銀杏和牡丹,那些曾經與主人朝夕相處的一草一木,浸潤在主人真誠與博大的情感世界中。人垂花門進四合院,東西兩廂已辟為陳列室,以圖片和實物展示著詩人、學者兼戰士不平凡的一生。正房的客廳、辦公室、卧室依舊是主人在世時的陳列。暖郎環繞小小的月季園,通向最北面的房間,正中的一間是郭沫若夫婦研磨書法的地方。偉人已去,故園依舊。一卷卷書稿,一幅幅書法佳作,保留著他的神韻。

廣化寺

衣冠雜沓,車馬駢闐的什剎海,歷來是紮根皇城的佛教僧侶弘法結緣的首選之地。皆因梵剎林立,故名什剎海。什剎之一,飽經700年滄桑的佛門古剎廣化寺,坐落在鼓樓後西側後海北岸的鴉兒胡同31號。廣化寺坐北朝南,東臨銀錠橋,西傍宋慶齡故居,佔地1.38萬平方米,擁有殿宇329間,分中、東、西三大院落。整座寺院建築嚴謹,僧房毗連,形成院中有院的建築特色。寺內古柏蒼翠,花草溢香,曲徑通幽。

廣化寺始建於元代,後經明清三次修建,清宣統元年(1909)曾在此籌建京師圖書館,魯迅先生曾在此任職。1921年8月對外開放。1982年北京佛教協會成立並將會址設在此寺。1986年,北京佛教協會在廣化寺西路祖堂內肇建了北京佛教音樂團,弘揚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演奏「京音樂」即佛教音樂,並培養後繼者。如 今,廣化寺不僅是信徒們禮佛的地方,佛教音樂、禮佛儀式等也已作為一種文化,成為什剎海民俗文化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剎品禪宗 敬祠憶先賢

匯通祠

匯通祠也就是現在的郭守敬紀念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西海(積水譚)北沿的匯通河畔。元朝時期,這里水面遼闊,風景秀麗,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元大都城內、京杭大運河最北碼頭,漕運船隻可直達這里。匯通祠坐朝南,有山門一間,歇山調脊灰筒瓦頂,石券門,棋盤木門兩扇,前殿及東西配殿各三間,均為硬山調大脊灰筒瓦頂。後院有二層後罩樓,祠後原有一暗紅色的巨石一塊,通體花紋如雲,叩之如銅。巨石紋路中隱約似有一雞一獅,人們俗稱:「雞獅石」。

1988年9月27日匯通祠竣工。佔地1100平方米的匯通祠按原建築形式恢復修建。內有石獅、石亭、劍碑,假山疊石,錯落有致,曲徑路道,別具匠心,石壁洞岫,宛自天開。一座小島重現人間,清水繞島而過,隨著湖水的流逝,彷彿又回到了久遠而燦爛輝煌的歷史。

恭王府花園

位於前海西街的恭王府花園,想當年曾是乾隆寵臣和坤的私宅,後由慈禧賜給了恭親王亦忻並因此得名恭王府。

恭王府規模宏大,佔地6萬多平方米,府邸、花園兩部分,擁有格式建築群落30多處,布局講究、氣勢非凡。其花園又名錦翠園,園內設計、布局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全園以「山」字形假山拱抱,三面堆土疊石為山,中路以房山石堆砌洞壑。立於山頂,居高臨下,更可觀全園景觀。

如今,恭王府以其富麗堂皇、幽深秀麗,已是名揚四海,吸引著遠近賓客。

逛胡同,品北京風韻

胡同、四合院是舊北京城的象徵。不管你是北京土著還是遠方來客,都會被那份濃濃的京韻所吸引。

由前海西街郭沫若故居出發,順前海北沿過銀錠橋登鼓樓。然後再乘車過鴉兒胡同到銀錠橋墩,一路上,提籠架鳥的老頭兒,跳皮筋的小姑娘,端碗炸醬面蹲在院門口邊吃邊聊天的小夥子,這種愜意的生活讓人留連忘返。

逛胡同,不能不去金絲套,是指以銀錠橋分界的前海北沿、後海前沿、柳蔭街與前海西街之內的地區,有18條胡同蜿蜒曲折。沿途蜿蜒的玉河水流淌著社會奔騰不止的變遷;特色各異的小橋又賦予你詩人般的遐想;古廟舊寺讓你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和對無知世界的敬畏;王府花園記錄了得意的自恃和落魄的無奈;幽深的胡同孕育了社會發展的勃勃生機。

登城樓,聽歷史鍾聲

始建於1272年的北京鍾鼓樓,七百餘年一直矗立在北京城中軸線上。兩樓一高一矮、一橫一豎相映成趣,飛檐走閣、振翅欲與天公試比高的雄韜偉略。鍾鼓樓曾是元、明、清三代報時的中心,起著所謂「以時出治,聲與政通」的作用,看到它彷彿聽到了那縈繞在京城上空的厚重鍾聲,讓人震憾!

說什剎海,不能不提德勝門城樓。明、清時期,每逢出兵打仗,兵士們都要從德勝門出發,由此開赴作戰前線,借個「德勝」的口彩。現在,站到德勝門上,展現在眼前的則是一派生機盎然的科技園區,社會前進的腳步搭上科技的翅膀從此將不可陰遏。從城門望北還可以看到護城灑的垂柳碧波和關廂景物,這里的自然風光和科技園區的相互彰映還真有點不同一般!

泛輕舟,享愜意人生

夜幕降臨,什剎海里還有不少遊船,點點船火,陣陣琴聲,彷彿置身秦淮河畔。什剎海的搖櫓船是仿照「清明上河圖」中的船形打造的,古色古香。遊客在北海公園北門對面荷花市場碼頭上船,由頭戴斗笠、身著黃色短衣的船夫搖船,船上點起古老的馬燈,船頭懷抱絲竹樂器的小姐彈撥出輕柔動聽的民間樂曲。櫓船穿過古老北京著名的景觀「銀錠橋」,遊客飲茶小吃,同時觀賞兩岸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民俗生活景象。最為精彩的是日落日升,船行什剎海後海,遊人點起蠟燭紙河燈放入水中,燈浮水面沿船尾浮動,忽明忽暗燦爛一片。絲竹聲中岸上遊人駐足觀看,船上遊客暢飲盡興,恍如回到唐宋年間江南西湖的月夜……

美景需有美相伴,才顯得生活愜意。正巧,烤肉季、竹園賓館、歷家菜等名吃,就在是什剎海畔。

C. 後海附近的景點一天怎麼玩

用一天時復間逛後海、南鑼鼓巷、鼓樓制、西單這4個地方肯定是夠了。就是就比較累一些。
沿著後海走一圈,然後從煙袋斜街出來,奔鼓樓和南鑼鼓巷,這幾個地方離得比較近。之後建議去地安門的華天去吃小吃,價格比較公道,口味也正宗些,比後海的九門小吃好。地安門華天就在後海旁邊的十字路口那附近,旁邊有個肯德基,比較容易找到。
吃完之後坐車去西單購物就行了。

D. 後海附近的旅遊景點都有哪些最好全一點的

恭王府(和珅宅子)
鼓樓位於北京市中軸線上、鼓樓東大街與地安門外大街交會處。與鍾樓一起,元、明、清時為北京全城報時中心。

「暮鼓晨鍾」使全城有序可循。1924年後停止,1990年起,每年除夕恢復鳴鍾擊鼓。鼓樓是一座單體的木結構古代建築物。灰筒瓦綠剪邊,重檐歇山項,通高46.7米,通面寬34米,通進深22.4米,檐下有單昂單翹五踩斗,旋於彩畫。樓底層共有拱券式門八座;南北各三座,東西務一座。北牆東側有旁門,內有登樓石階梯,南北向傾斜45度,共60級,然後拐彎向西,東西向傾斜45度,亦有9級, 即攀登69級石階梯方到達二樓。二樓四面均有六抹方格門窗,四周有廊,寬約1.3米,帶木護欄,望柱高1.55米,建築面積為1925平方米。第三層是暗層。整座建築坐落在高約4米的磚石台基上,通寬為56米,通進深為33 米。南北有磚砌階梯,東西為墁坡路。鼓樓總佔地面積約為7000平方米。南側門前有石獅子一對,高約1.25米。

鼓樓中新製成的大鼓

更鼓,為報時器具,置於鼓樓二層上,原有25面,其中,大鼓1面、小鼓24面(以代表1年24個節氣)。現僅存大鼓一面。這面大鼓鼓面直徑約1.5米,是用整張牛皮蒙制的,但鼓面已是刀痕累累,是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 聯軍侵入北京時日本軍隊所為。當年鼓樓擊鼓報時,有一定的規律。每晚7時「定更」,擊鼓兩通,共108聲,以後,每個更次都擊鼓兩通108聲,直至五更(晨5時)擊最後的「亮更」鼓。擊鼓也有一定的節奏,至今,北京仍流傳著「緊十 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之說。鼓樓上原有銅壺滴漏一座,但早已遺失無考。載:「鼓樓之銅刻漏制極精妙,故老相傳,以為先宋故物,其制為銅漏壺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萬分』,下曰『收水』。

口安撓神,設機械,時至,則每刻擊鐃者八,以壺水滿為度。涸則隨是增添,冬則用火溫之。」民國以後,鼓樓曾改名為「明恥樓」,在樓上陳列了一些圖片和模型等實物,展示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屠殺和搶劫的情形,供人參觀,以示不忘國恥。以後還曾先後辟為「京兆通俗教育館」、「第一民眾教育館」等。

鍾樓在北京中軸線上、鼓樓正北約l00米,位於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

北京建鍾樓,始於元至元九年(1272)。鍾樓舊址為元代萬寧寺中心閣。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在現基址上重建鍾樓,但不久即遭火焚毀,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築於高大的磚石城台上,灰筒瓦綠剪邊歇山頂,四面開券門,高約33米,全部磚石結構,精緻堅固。以後又曾多次進行修繕。

鍾樓報時器具,原為鐵鍾,鑄造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高約4.2米、直徑2.4米、體厚0.17米,重約25噸,曾懸掛在鍾樓上,後因其聲音不夠洪亮,被後鑄銅鍾替換下來,將其放置於牆外,1983年移置於北京大鍾寺古鍾博物館內保存。現所懸銅鍾明永樂年間鑄於鑄鍾廠,鍾體通高5.4米,直徑3.4米,體厚O.27米,重約42噸,懸掛在鍾樓二樓正中的八角形木框架上,兩側各吊一根2米長的圓木,以供撞鍾之用。鍾體全部由響銅鑄成,撞擊時,聲音純厚綿長、圓潤洪亮,京城內外方圓十數里均可聽到。

鍾、鼓二樓位於北京中軸線的北端,與南面景山遙相呼應,互為借景,是研究北京城市規劃布局的重要實物。

E. 北京後海附近的景點有哪些

什剎海,南鑼鼓巷,恭王府。

F. 後海附近有什麼景點和好玩的

煙袋斜街,恭王府,郭沫若故居,北海公園,鼓樓,南鑼鼓巷

G. 北京後海附近那些景點是免費的

匯通祠(西海抄)——郭守敬故襲居,廣化寺——後海北沿,其他的像京杭大運河的起點、鎮水獸、銀錠橋——銀錠觀山、煙袋斜街、野鴨島等等,建議您來之前參看一下什剎海網站,上面信息還算比較全,另外你要是來了之後,可以到前海小廣場東側的北京旅遊咨詢領取一張免費地圖。

H. 北京什剎海有什麼好玩的

每當夜幕降臨,什剎海最熱鬧的時候便來臨了。圍繞什剎海的眾多酒吧傳來陣陣歌聲,什剎海的一些酒吧歌手真的唱得不錯,酒吧背後有「北漂」一族的故事。搖滾歌手竇唯在什剎海駐唱過3年,據說現在什剎海的餐館慶雲樓就是他開的。其他比較出名的酒吧有胡同寫意、甲丁坊等。去酒吧坐坐,看歌手錶演,從歌聲中彷彿能聽到「北漂」們對音樂的熱忱、和對一夜成名的渴望。

周邊景點

什剎海東邊靠著南鑼鼓巷,南邊臨著北海公園,與再南邊一點的景山公園、故宮、天安門廣場離得也不遠。一般白天玩故宮或者天安門,晚上到什剎海的酒吧坐坐;若不去故宮、天安門,喜歡湖景,可以北海公園和什剎海一起遊玩;若只喜歡逛街吃小吃,可以逛完什剎海去旁邊的南鑼鼓巷接著逛。

特別提示

  1. 後海酒吧街夜晚的音樂質量很高,很多明星成名前都曾在這里駐唱,挑中一家酒吧,聆聽北漂一族歌聲背後的故事。

  2. 恭王府是和珅曾經的府邸、煙袋斜街是北京著名的商業街,是什剎海周邊最值得參觀的地點。


I. 什剎海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什剎海又稱十剎海、十漢海或石版海,由西海、後海、前海組成,為一自西北斜向東南的狹長水面。位於地安門西大街北海公園後門對面。

俗話說「先有什剎海,後有北京城」,又被稱為「後海」的北京什剎海歷來是老北京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因其環境優美,且民俗風韻十足,兩百餘年來吸引了眾多的官宦、名家甚至方外之人來此或修府第,或建廟宇,更為什剎海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現而今,北京的都市味越來越濃了,能看到老北京舊時民風的地方也越來越少了,可就在這什剎海,依然能夠聽到秋日裡清脆的蟲鳴,依然能能看見老北京四合院建築群的縮影,依然能夠咀嚼京味文化旅遊節就要在這里開幕了。「游什剎海,看老北京」,品茗、盪舟、游王府、逛胡同,一份純正的京腔京韻,將在金秋的什剎海大放異彩。


醇親王府

醇親王府位於後海北岸,府邸分為正院、住院、花園及馬圈四部分。另外在府後建有醇賢親祠堂一所,佔地共約八十餘畝。 特別是府內的西花園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國母宋慶齡的故居就建在醇親王府的西花園,在這里工作、生活了18年,給這座古色古香的園林留下了許多痕跡,增添了不少亮色。

康熙年間,明珠的府邸花園正是坐落於此。園中假山、竹林、小橋錯落有致,南樓前臨水有「明開夜合」樹七株,其中兩株二百餘年前的古木,據說是明珠長子納蘭性德親手所植。年輕的納蘭性德常常邀集北京的文人名士相聚於此吟詩填詞,今日立身樹下,思古之情油然而生,眼前彷彿人影依稀,耳畔邊似回響著當年的唱吟之聲,「階前雙葉合,枝葉敷華榮」。後來明珠獲罪,這府花園又被和坤所佔,嘉慶即位後,花園和附近的府邸一起被賜予成親王,並特許成親王引後海水入園。現在我們看到的「恩波亭」就是成親王時修建的,平安石上「歲歲平安」四字便出自成親王之手。光緒年間,這座府邸又賜給了「光緒」的生父醇親王,其在成親王府的基礎上添改修繕,建成醇親王府。

今天,醇親王府已經成為什剎海邊的一道風景線,眾多的遊人慕名前來,只為心中那一份對歷史的眷戀和對古跡的景仰。


梅蘭芳故居

梅蘭芳先生一生中的最後10年是在什剎海西北隅護國寺街9號度過的,這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佔地716平方米。如今已成為人們緬懷大師的觀光景地。

這是一座兩進的北京小四合院。共有房屋37間。現有館藏文件3萬余件。正院保存故居原貌,會客廳、書房、卧室和起居室內的各項陳設均按梅蘭芳生前生活原狀陳列。


郭沫若紀念館

千竿胡同往北大約30來米,前海西街18號,這里便是一代文化名人郭沫若晚年居住過的地方。1963年秋天,郭沫若遷居此處,在什剎海西畔這座古樸的北京四合院里走完了人生最後14個年頭。

走進紀念館,草地上,郭沫若的銅像安坐在藤蘿架前,雙手輕輕放在膝頭、目光平靜而坦然。駐足綠蔭下,鬧市裡久違的鳥鳴聲,不絕於耳。

院內最為顯眼的當數郭沫若夫婦親手種植的銀杏和牡丹,那些曾經與主人朝夕相處的一草一木,浸潤在主人真誠與博大的情感世界中。人垂花門進四合院,東西兩廂已辟為陳列室,以圖片和實物展示著詩人、學者兼戰士不平凡的一生。正房的客廳、辦公室、卧室依舊是主人在世時的陳列。暖郎環繞小小的月季園,通向最北面的房間,正中的一間是郭沫若夫婦研磨書法的地方。偉人已去,故園依舊。一卷卷書稿,一幅幅書法佳作,保留著他的神韻。


廣化寺

衣冠雜沓,車馬駢闐的什剎海,歷來是紮根皇城的佛教僧侶弘法結緣的首選之地。皆因梵剎林立,故名什剎海。什剎之一,飽經700年滄桑的佛門古剎廣化寺,坐落在鼓樓後西側後海北岸的鴉兒胡同31號。廣化寺坐北朝南,東臨銀錠橋,西傍宋慶齡故居,佔地1.38萬平方米,擁有殿宇329間,分中、東、西三大院落。整座寺院建築嚴謹,僧房毗連,形成院中有院的建築特色。寺內古柏蒼翠,花草溢香,曲徑通幽。

廣化寺始建於元代,後經明清三次修建,清宣統元年(1909)曾在此籌建京師圖書館,魯迅先生曾在此任職。1921年8月對外開放。1982年北京佛教協會成立並將會址設在此寺。1986年,北京佛教協會在廣化寺西路祖堂內肇建了北京佛教音樂團,弘揚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演奏「京音樂」即佛教音樂,並培養後繼者。如 今,廣化寺不僅是信徒們禮佛的地方,佛教音樂、禮佛儀式等也已作為一種文化,成為什剎海民俗文化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匯通祠

匯通祠也就是現在的郭守敬紀念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西海(積水譚)北沿的匯通河畔。元朝時期,這里水面遼闊,風景秀麗,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元大都城內、京杭大運河最北碼頭,漕運船隻可直達這里。匯通祠坐朝南,有山門一間,歇山調脊灰筒瓦頂,石券門,棋盤木門兩扇,前殿及東西配殿各三間,均為硬山調大脊灰筒瓦頂。後院有二層後罩樓,祠後原有一暗紅色的巨石一塊,通體花紋如雲,叩之如銅。巨石紋路中隱約似有一雞一獅,人們俗稱:「雞獅石」。

1988年9月27日匯通祠竣工。佔地1100平方米的匯通祠按原建築形式恢復修建。內有石獅、石亭、劍碑,假山疊石,錯落有致,曲徑路道,別具匠心,石壁洞岫,宛自天開。一座小島重現人間,清水繞島而過,隨著湖水的流逝,彷彿又回到了久遠而燦爛輝煌的歷史。


恭王府花園

位於前海西街的恭王府花園,想當年曾是乾隆寵臣和坤的私宅,後由慈禧賜給了恭親王亦忻並因此得名恭王府。 恭王府規模宏大,佔地6萬多平方米,府邸、花園兩部分,擁有格式建築群落30多處,布局講究、氣勢非凡。其花園又名錦翠園,園內設計、布局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全園以「山」字形假山拱抱,三面堆土疊石為山,中路以房山石堆砌洞壑。立於山頂,居高臨下,更可觀全園景觀。

如今,恭王府以其富麗堂皇、幽深秀麗,已是名揚四海,吸引著遠近賓客。


逛胡同,品北京風韻

胡同、四合院是舊北京城的象徵。不管你是北京土著還是遠方來客,都會被那份濃濃的京韻所吸引。

由前海西街郭沫若故居出發,順前海北沿過銀錠橋登鼓樓。然後再乘車過鴉兒胡同到銀錠橋墩,一路上,提籠架鳥的老頭兒,跳皮筋的小姑娘,端碗炸醬面蹲在院門口邊吃邊聊天的小夥子,這種愜意的生活讓人留連忘返。

逛胡同,不能不去金絲套,是指以銀錠橋分界的前海北沿、後海前沿、柳蔭街與前海西街之內的地區,有18條胡同蜿蜒曲折。沿途蜿蜒的玉河水流淌著社會奔騰不止的變遷;特色各異的小橋又賦予你詩人般的遐想;古廟舊寺讓你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和對無知世界的敬畏;王府花園記錄了得意的自恃和落魄的無奈;幽深的胡同孕育了社會發展的勃勃生機。


登城樓,聽歷史鍾聲

始建於1272年的北京鍾鼓樓,七百餘年一直矗立在北京城中軸線上。兩樓一高一矮、一橫一豎相映成趣,飛檐走閣、振翅欲與天公試比高的雄韜偉略。鍾鼓樓曾是元、明、清三代報時的中心,起著所謂「以時出治,聲與政通」的作用,看到它彷彿聽到了那縈繞在京城上空的厚重鍾聲,讓人震憾!

說什剎海,不能不提德勝門城樓。明、清時期,每逢出兵打仗,兵士們都要從德勝門出發,由此開赴作戰前線,借個「德勝」的口彩。現在,站到德勝門上,展現在眼前的則是一派生機盎然的科技園區,社會前進的腳步搭上科技的翅膀從此將不可陰遏。從城門望北還可以看到護城灑的垂柳碧波和關廂景物,這里的自然風光和科技園區的相互彰映還真有點不同一般!


泛輕舟,享愜意人生

夜幕降臨,什剎海里還有不少遊船,點點船火,陣陣琴聲,彷彿置身秦淮河畔。什剎海的搖櫓船是仿照「清明上河圖」中的船形打造的,古色古香。遊客在北海公園北門對面荷花市場碼頭上船,由頭戴斗笠、身著黃色短衣的船夫搖船,船上點起古老的馬燈,船頭懷抱絲竹樂器的小姐彈撥出輕柔動聽的民間樂曲。櫓船穿過古老北京著名的景觀「銀錠橋」,遊客飲茶小吃,同時觀賞兩岸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民俗生活景象。最為精彩的是日落日升,船行什剎海後海,遊人點起蠟燭紙河燈放入水中,燈浮水面沿船尾浮動,忽明忽暗燦爛一片。絲竹聲中岸上遊人駐足觀看,船上遊客暢飲盡興,恍如回到唐宋年間江南西湖的月夜……

美景需有美相伴,才顯得生活愜意。正巧,烤肉季、竹園賓館、歷家菜等名吃,就在是什剎海畔。

J. 北京市區南鑼鼓巷,後海離的近嗎除了那些著名的景點還有哪可以逛逛

公交線路:107路,全程約1.2公里

1、從南鑼鼓巷/菊兒胡同...步行約210米,到達寶鈔內胡同站

2、乘坐107路,經過容1站,到達鼓樓站(也可乘坐124路、635路)

3、步行約400米,到達後海

吃小吃,你在南鑼鼓巷南口,乘坐地鐵6號線,到平安里下車,去護國寺小吃街,那裡的風味小吃多,便宜!其實就是後海的西海西邊!追問的話,,給你上圖!

齊白石的故居在南鑼鼓巷,恭王府花園、鼓樓、鍾樓、煙袋斜街、酒吧街在後海地區!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