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度假區
A. 西安去佛坪自然保護區怎麼走
是來旅遊的吧,坐車到西安後,在車站買去佛坪的票,然後坐車直接就到了,我正好是保護區的,到了可以直接到保護區住宿,環境很好的,要是自己開車來可以走西漢高速,很快的,祝你到佛坪來玩的開心。
B. 漢中市佛坪有哪些旅遊景區
佛坪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景點
佛坪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內有130多隻熊貓,平均每2.3平方公里就有一隻,幸運的話進入保護區當天就可以看到熊貓。很多國外遊客在四川卧龍看到熊貓後還要到佛坪來,因為佛坪的大熊貓頭部更為渾圓可愛、憨態可掬,而且保護區內熊貓都為自然繁殖。棕色大熊貓丹丹就是在佛坪發現的。
交通:西安、漢中乘108國道班車至佛坪換乘保護區管理局旅遊專線車。
C. 佛坪縣旅遊景點1『
佛坪縣著名景點
大坪嶼風景區、佛坪縣自然保護區
D. 眉縣,佛坪縣,太白縣,哪個更有特色,適合度假
太白。太白積雪六月天,那裡涼爽!
E. 佛坪有什麼好玩的
佛坪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景點
佛坪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內有130多隻熊貓,平均每2.3平方公里就有一版只,幸運的話權進入保護區當天就可以看到熊貓。很多國外遊客在四川卧龍看到熊貓後還要到佛坪來,因為佛坪的大熊貓頭部更為渾圓可愛、憨態可掬,而且保護區內熊貓都為自然繁殖。棕色大熊貓丹丹就是在佛坪發現的。
交通:西安、漢中乘108國道班車至佛坪換乘保護區管理局旅遊專線車。
F. 佛坪縣那裡有好玩的地方
佛坪位於陝西省漢中市東北部,是「大熊貓的故鄉」和「中國山茱萸之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境內群山雄峙,溪流縱橫,珍禽異獸,鳥語花香。生態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大熊貓、原始森林、奇山異水、珍稀動植物觀賞堪稱「四絕」,全縣旅遊適宜開發的景點分布集中,有奇山怪石32處,溶洞3個,瀑布泉潭13處,溫泉1處,奇木古樹、奇異植被9處,風景河段7處,人文景觀及歷史遺跡17處。已發現野生脊椎動物433種,其中大熊貓、羚牛、金絲猴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3種,二級保護動物39種,是大熊貓在地球上最北緣的棲息地,被專家稱為「野生大熊貓最有希望生存繁衍下去的地方」,大熊貓野外分布密度居全國之首,被認定為秦嶺亞種,設有以保護大熊貓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有很多獨特的農家樂。
G. 佛坪熊貓谷旅遊區怎麼樣
如果自駕游,從來西安上西自漢高速公路,走至漢中洋縣金水下高速左拐,走108國道至佛坪縣城,向北行駛約一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熊貓谷景區(大坪峪),景區門口在公路右邊。如果是坐客車,從西安水司坐車
。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我是佛坪人
。
H. 陝西佛坪有什麼好玩的
佛坪縣地處秦嶺復南麓,位於陝西省制漢中市東北部,距西安市200公里,距漢中市145公里。
佛坪大坪峪大熊貓生態旅遊景區;佛坪自然保護區;地主老宅遺址;大熊貓搶救繁育中心及散養場;觀猴台;擎天柱;老君潭;娘娘潭等等。
I. 陝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地理環境
陝西佛坪國家級保護區地貌類型屬侵蝕剝蝕中起伏-大起伏中山地貌,地表起伏大,多懸崖陡壁,海拔一般在1000~2500m之間,坡度多在30°左右。按溝谷特點和海拔高度, 地貌類型自上而下可分為:
(1)侵蝕剝蝕花崗岩中山上部陡坡、寬谷峰嶺區。面積較大,多在海拔2000m以上,位於區內北部和西北部;
(2)侵蝕剝蝕花崗岩中山中部緩坡寬谷平梁區。面積居次,海拔在1500~2000m之間,主要分布於三官廟、西河大坪、 棗陽坪及其周圍地區;
(3)侵蝕剝蝕花崗岩中山下部陡坡狹谷區。面積較小,海拔多在1500m以下,主要分布於保護區南部和東南部各條河流的下段。 陝西佛坪國家級保護區區內氣候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山地暖溫帶氣候;並受地形和森林植被的影響,具有顯著的山地森林小氣候特徵,為大熊貓等珍稀動物在這里繁衍生息提供了優越的氣候條件。
陝西佛坪國家級保護區的氣候特徵為:四季具有冬春長、夏秋短的特點,隨海拔升高,夏季愈短、冬季愈長。年均日照1726.5小時,年總輻射105.12kcal/cm²。年均溫11.5℃,極端最高溫37℃, 極端最低溫-12.9℃;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垂直差異大,南部低山區年均溫13.4℃, 北部海拔2000m年均溫6.4℃,平均海拔每升高100m氣溫遞減0.54℃。年均降水量924mm, 年最大降水量1382.3mm,年最小降水量603.8mm;夏季降水量最多而冬季最少,每年7-8月中旬和9月上旬為降水高峰期;年均降水日數131.1天;日均降水量強度7.2mm, 極端降水強度117.1mm/日;降水地域分布自東南向西北及隨海拔升高而遞增,南部岳壩周圍年均降水量1044.3mm,保護區內海拔2200m以上年均降水量大於2000mm;年均蒸發量1086.3mm,每年5月份蒸發量最大;每年早霜始於11月上旬,晚霜終於3月下旬, 年均無霜期約220天;降雪初日在三官廟保護站一帶最早為9月25日,一般在10月份,保護區內積雪終日最晚在4月底,一般在3月底。 獸類資源:
共7目26科55屬68種。東洋界38種,古北界17種,廣布種13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種類Ⅰ級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豹、林麝5種,Ⅱ級有豺、黑熊、小熊貓、黃鼬、水獺、大靈貓、金貓、鬣羚、斑羚等9種;保護區內大熊貓分布面積占秦嶺分布總面積約30%以上,數量在100隻左右,分布密度最大的東河小區達0.52隻/km2,是我國分布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金絲猴共有6群約470~480隻。羚牛約574隻,鬣羚約97隻;斑羚、黃麂、毛冠鹿等均有一定數量。
鳥類資源:
陝西佛坪國家級保護區鳥類資源共有246種。其中古北界種類99種,東洋界種類87種,廣布種31種。陝西省新品種有青腳鷸、灰喉針尾雨燕、黑鵯3種。保護區分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鳥類27種,隸屬5目6科19屬。其中Ⅰ級保護的有隼形目的金雕;Ⅱ級保護的有隼形目的14種,鴞形目的8種,雞形目的5種及鴿形目、雨燕目各1種。蛇雕、鷹雕為分布區北延5個緯度以上。所有保護種類中,以金雞、血雉、勺雞數量較多,其次為赤腹鷹、松雀鷹、普通鵟、紅隼、領鵂鶹、灰林鴞、紅腹角雉、白冠長尾雉、紅翅綠鳩等。
爬行、兩棲動物:
陝西佛坪國家級保護區內爬行動物3目7科21屬26種。其中東洋界種類19種,古北界種類2種,廣布種5種。其中米倉龍晰為秦嶺新品種。陝西佛坪國家級保護區兩棲類有2目6科6屬12種。其中東洋界8種,廣布種4種。其中大鯢屬國家Ⅱ級保護動物。
魚類資源:
陝西佛坪國家級保護區內魚類僅發現2目4科15屬15種。
昆蟲資源:
陝西佛坪國家級保護區內已鑒定出的昆蟲總計1354種隸屬24目165科:鱗翅目27科193屬317種中,蝶類11科106屬201種; 蛾類16科87屬116種,鞘翅目15科26屬34種,直翅目6科18屬20種,同翅目8科14屬15種,等等。 孢子植物
真菌:84種3變種,包括雞油蠟菌、紅脂乳菇、紫光靈芝、黃裙竹蓀、牛肝菌、猴頭菌等著名食用、葯用菌;
地衣類:11科21種,地卷科種類可以食用、石蕊科種類是工業試劑,孢子粉是良好的工業脫模劑;
苔蘚類:苔類13科14屬21種;蘚類26科61屬92種3亞種3變種。蘚類植物的分布有明顯的氣候指示作用,地理成分以溫帶為主、熱帶、亞熱帶為輔。
蕨類植物:20科43屬94種3變種。以保護區蕨類植物3個主要屬耳蕨屬、鱗毛蕨屬、蹄蓋蕨屬所佔的比例分析,保護區3屬蕨類植物共21種,占總種數的22.1%。保護區蕨類植物屬於耳毛蕨—鱗毛蕨植物區系。
種子植物:
合計132科560屬1271種11亞種153變種7變型,其中國家級保護植物有:獨葉草、太白紅杉、秦嶺冷杉、紅豆杉、連香樹、野大豆、厚朴、水青樹、水曲柳、香果樹、蘭科芍葯屬。
竹類資源:
佛坪保護區的竹子有巴山木竹、秦嶺箭竹、剛竹、方竹、龍頭竹。其中秦嶺箭竹為模式標本產地,與巴山木竹同為秦嶺大熊貓的主要食物。分布遍及70%以上的保護區面積。
此外,佛坪自然保護區1583種植物中,葯用植物至少706種,澱粉和糖類植物最少67種,油料植物129種,纖維植物77種,蜜源植物至少113種,鞣料植物59種,經濟昆蟲寄主植物18種。
J. 佛坪自然保護區是什麼
(Foping Nature Reserve)
(張志寧)
位於中國陝西省佛坪縣西北部,北緯33°35′~33°43′,東經107°37′~107°52′,是一個以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珍稀動物及森林生態系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78年建立。面積35000公頃。
自然環境
佛坪自然保護區地處秦嶺中段南坡,三面環山。地貌類型主要是各類中山和亞高山,大部分地區的坡度在30°左右,平均海拔1400米,北部的光頭山為最高峰,海拔2838米,最低處河谷地,海拔1100米。區內四條山脈起於秦嶺主脈,呈南北走向,並由北向南逐漸降低;曲流和深切的河谷構成不對稱的樹枝狀水系,由北向南逐漸匯集流出,是漢江主要支流金水河的發源地;高山地區保留有第四紀古冰川遺跡。本區屬亞熱帶與暖溫帶的過渡區,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0℃左右,1月份平均氣溫為-5℃,7月份平均氣溫20℃,極端高溫35℃,極端低溫-15℃;早霜始於10月中旬,晚霜終於翌年4月上旬,年無霜期18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940~1200毫米,多集中在7、8、9月份;年日照約1600小時。土壤屬於花崗岩母質上生成的棕色森林土和褐色森林土,因海拔高的不同,有明顯的過渡類型。
植物資源
佛坪自然保護區處於亞熱帶和暖溫帶植物的過渡地帶,是南北植物的交匯地。植物既有華北、華中地區的物種成分,又有青藏高原地區的物種成分。同時,因受地形、地貌、土壤、氣候、海拔等因素的影響,植物垂直帶譜比較明顯。海拔800~1000米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帶,1000~1300米為落葉闊葉林帶,1300~2000米為針闊葉混交林帶,2000以上為亞高山針葉林帶。區內林木茂密,林相整齊。
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有植物約4000種。其中約有纖維植物136種,澱粉植物131種,油脂植物167種,鞣料植物108種,芳香植物116種,樹脂及樹膠植物9種,葯用植物510種(其中天麻、細辛、黨參、太子參、大黃等為貴重葯材);有栓皮櫟、槲櫟、遼東櫟、山楊、銳齒櫟、椴樹、水曲柳、卜氏楊、油松、華山松、五角楓、鐵杉、雲杉、紅樺、白樺等用材樹種;有陝西泡桐、陝西金銀花、秦嶺薔薇、青麩楊等秦嶺特有植物。列入保護對象的植物有杜仲、銀杏、鵝掌楸、野核桃、秦嶺冷杉、金錢槭、厚朴、領春木、連香樹、垂枝雲杉、天麻、青檀、楨楠、山白樹、銀鵲樹、紫杉、粗榧、鐵堅杉、山楂、山拐棗、通脫木、七葉樹等。
動物資源
保護區的動物區系組成兼具古北界和東洋界的特徵。全區獸類約49種,隸屬7目23科;鳥類160餘種,隸屬15目36科。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麝、毛冠鹿、鬣羚、岩羊、豹、金貓、白冠長尾雉、金雞、紅腹角雉、血雉、大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