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的度假
『壹』 鯉魚的生活習性
鯉魚又叫花魚、紅魚、青鯉、鯉子、鯉拐子等。鯉魚體型較長而側扁,體態健美而勻稱。鱗片較鯽魚細,側線明顯。口下位,馬蹄形,口的兩側各有不太長的觸須一對。頭和脊背黑色,尾部金黃色或橘紅色,有光澤,腹部白色或黃白色。鼻在兩眼前方,明顯而靈敏。
鯉魚生活適應性強,在流水、靜水、較深或較淺的水域,都能生活,黑龍江、松花江、灤河、黃河、淮河、長江、閩江和珠江等白浪滔滔的大河大江是它們的故鄉。再加上廣泛的人工養殖,它們的蹤跡遍布全國淡水水域,是廣布性魚類。
在江河、湖沼等自然水域,鯉魚喜歡生活在溫暖、肥沃、雜草叢生的水域下層,喜歡集群活動。最佳生活水溫是15~30℃,低於或高於這個水溫的范圍,行動遲鈍,覓食也不活躍。食性較雜,幼魚吃浮游動物、孑孓和其他昆蟲的水生幼蟲;成魚吃螺、蚌、蜆、小蝦、孑孓、水生昆蟲等低棲動物,以及水草、樹葉、草根、絲狀藻類、植物碎屑等。人工投餌,喜歡吃麥麩、酒糟、豆餅、蠶蛹等。釣魚可用蚯蚓、小蝦,蜂蛹、地蠶、油葫蘆、半熟的鮮薯丁、豆餅、白米飯粒、麵筋等。期中素餌以半熟的鮮薯丁最好,其次是年糕餌和酒浸的鮮嫩玉米粒 等。
鯉魚在水底覓食時,是用吻和胸鰭攪動水底泥沙,把吻伸向下方尋找食物。因此,鯉魚覓食時,水底發出陣陣成團的氣泡,一些水底雜屑也被攪動起來,雜屑伴隨這氣泡不時漂到水面上。鯉魚靠視覺、嗅覺、觸覺覓食,行動謹慎,特別是大鯉魚往往在它們認為安全的「魚道」活動,行動路線比較固定,垂釣者這時如能投釣於鯉魚覓食行進路線的前方,常能釣到正在覓食的鯉魚。鯉魚雖然貪食,膽警惕性高,它在吃餌時十分謹慎,往往先圍著懸在水中的釣餌繞來繞去地游動,有時還用尾鰭拍打試探,當它認為無異常時才咬鉤吞餌。
鯉魚的壽命較長,大江大河裡野生的鯉魚,壽命約二三十年,個別的能活到百年左右。因此,鯉魚的體型較大,一二十公斤的屢見不鮮,但上鉤的鯉魚多在0.5~1公斤之間。
『貳』 鯉魚的生活水層有多深是幾米深,雖然是屬底層魚種,在湖庫水深50米左右時鯉魚的還在底層嗎
1、鯉魚的生活水層常在3-5米深藏匿。雖然是屬底層魚種,在湖庫水深50米左右時鯉魚版是不權會去的。
2、盡管鯉魚是底層魚種,50米的水深理論上講是絕對不會去的。
魚類的生存以及經常逗留的地方,主要從安全性、溫度條件、食物來源、繁殖條件等方面來滿足。
常規講,在白天鯉魚會在比較深的地方徘徊逗留覓食,傍晚和夜裡會到近岸覓食,繁殖季節會在極近岸的水草中交配。
所以說,3-5米的水深比較適合鯉魚藏匿。
3、屬底層魚。棲息於水域的松軟底層和水草叢生處,喜歡在有腐殖質的泥層中尋找食物。早晚風平浪靜時,也常到岸邊淺水區游弋覓食。
4、食性雜,葷素皆吃,以葷為主。幼魚期主要吃浮游生物,成魚則以底棲動物為主要食物。小魚、小蝦、紅蟲、俎蟲、螺肉、水蚯蚓以及藻類果實等,都是它的美味佳餚。尤其喜吃紅蚯蚓和薯類,對有香味的甜面餌特別感興趣。隨著氣候和水溫的變化,其攝食口味也會發生某些改變,有時有明顯的選擇性。鯉魚的吻部長而堅,伸縮性強,吃餌常常翻泥打洞,有點像豬拱食,並隨之泛起氣泡。
『叄』 景鯉魚的生活習性
二、錦鯉的特徵和生活習性
(一)錦鯉的外部形態特徵:
1、牙齒數目很少,成一至三排橫列在下咽骨
2、其嘴巴周圍只有一對靠近下顎的骨頭,而且均無脂鰭。
3、具有兩對胡須
(二)錦鯉的內部器官
嘴邊有兩對胡須,其表皮含有類似味蕾的感覺細胞,使錦鯉可以辨別味道,進而在泥中索食;嘴緣無齒,不過有發達的咽喉齒,可以咀嚼食物。
舌頭後面有五對鰓弧,最外側的鰓弧就是所謂的鰓,可以從水中濾取浮游生物。鰓弧前面四對為具有氣體交換作用的紅色鰓瓣,鰓瓣上布滿無數的微血管,舌頭後連著食道;
錦鯉沒有胃,食道是直通腸的,其長度約為身長的5倍而捲曲在腹腔內。接近食道的部分稍粗,內有類似胃腺的消化液分泌腺。有肝臟、胰臟和深綠色的膽囊。
膘位於體腔的背部,分為前後二室,經一小骨與內耳聯絡,而心臟則是被子包在心囊內,由一心房及一心室所組成,另有一個動脈球。
臀鰭基部前端有總排出孔,連接直腸、尿道及生殖腺。精子或卵子則在生於巢中形成。
(三)生活習性
大致來說,錦鯉是屬於溫帶性魚類,適宜的溫度約為8~30℃。它對環境的適應力強,但對水溫的劇烈變化則顯得脆弱,尤其是溫差猛烈變化4℃以上時,在體表面就會出現白膜,就是感冒症狀,請多小心。錦鯉是雜食性魚類,植物碎片、紅蟲、蚯蚓、麵包蟲、蠶蛹、米飯、麵包、水果均可作為食物。一般以植物性飼料佔六成、動物性餌料佔四成的比例最為恰當。
三、景鯉的分類
凡具有色彩、斑紋及可供人欣賞的鯉魚稱為景鯉。根據鱗片的差異,錦鯉可分為兩大類,即普通鱗片型和無鱗或少鱗型。無鱗或少鱗型的錦鯉稱為德國系統錦鯉,是由德國引進的無鱗的革鯉和少鱗的鏡鯉與日本錦鯉雜交而培育出的品種。根據斑紋的顏色分為三大類,即單色類,如黃金等;雙色如紅白、寫鯉等;三色類如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等。現在,日本「愛鱗會」將錦鯉分成13大類,每類又根據錦鯉體表色彩和斑紋的不同分為很多品種,具體分類見下:
1、紅白 包含品種:二段紅白、三段紅白、四段紅白、閃電紋紅白、一條紅紅白、口紅紅白、覆面紅白、掩鼻紅白、富士紅白、拿破崙紅白、御殿櫻紅白、金櫻紅白、德國紅白
2、大正三色 包含品種:赤三色、口紅三色、玉袍三色、富士三色、德國三色、德國赤三色
3、昭和三色 包含品種:淡黑昭和、緋昭和、近代昭和、德國昭和
4、黃金 包含品種:黃金、白金、灰黃金、白黃金、山吹黃金、橘黃金、緋黃金、金松葉、銀松葉、瑞穗黃金、金兜、銀兜、金棒、銀棒、德國黃金、德國白金、德國桔黃金
5、花紋皮光鯉 包含品種:貼分、山吹貼分、橘黃貼分、貼分松葉、德國貼分、菊水、白金紅白、大和錦、錦水、銀水、孔雀、孔雀黃金、紅孔雀、德國孔雀
6、別甲 包含品種:白別甲、赤別甲、黃別甲、德國別甲
7、寫鯉 包含品種:白寫、黃寫、緋寫、德國寫鯉
8、光寫 包含品種:金昭和、銀昭和、銀白寫、金黃寫
9、淺黃 包含品種:紺青淺黃、鳴海淺黃、水淺黃、淺黃三色、花秋翠、緋秋翠、黃秋翠
10、衣 包含品種:藍衣、墨衣、葡萄三色、衣三色、衣昭和
11、丹頂 包含品種:丹頂紅白、丹頂三色、丹頂昭和、衣丹頂、鳥鯉丹頂、金丹頂
12、金銀鱗 包含品種:金銀鱗紅白、金銀鱗三色、金銀鱗昭和、金銀鱗丹頂三色
13、雙種鯉 包含品種:鳥鯉、羽白、松川化、九紋龍、鹿子紅白、鹿子三色、影寫、影昭和、五色、黃鯉、綠鯉、茶鯉、紫鯉
『肆』 鯉魚怎麼睡覺的
需要睡眠,魚同樣也需要睡眠。如同人有各種睡相一樣,魚也有各專種各樣的睡覺方法。屬仔細觀察我們飼養的金魚,你就會發現,它們到了夜晚,就會躲.到魚缸內的小假山、水草里等暗處一動不動。這就是金魚睡覺時的狀態。
魚不像人那樣有眼瞼,在,睡覺時能夠閉上眼睛。因此要掌握它們睡覺時的姿態,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下面就給同學們列舉幾種魚的睡眠狀態,請同學們注意觀察一下。
有的魚如花海豬魚;細擬隆頭魚、錦魚,在海洋底部生活,當夜色來臨時,它們就會鑽進沙子里,一動不動地睡大覺,這樣既安靜又能有效地防止天敵的傷害。
有的魚如裂嘴魚、南洋鸚嘴魚,它的身體內會分泌一種特殊的膠狀物質,在要睡覺時它們就像小孩子一樣吹個大泡泡,膠質的泡泡遇水硬化,然後它們再鑽進泡泡里,只在嘴邊留個小孔,就像在睡袋裡一樣。
在淡水裡生活的魚大多躲在岩石後、水草叢的暗處睡覺。像鯉魚、鯽魚鑽進水草里,而鯔魚、鯛魚則在岩石後面睡覺。
而有洄遊習性的魚則是一邊游泳一邊睡覺。如金槍魚、鯖魚和嘉魚,不管白天晚上都來回不停地游動,使得我們很難弄清楚它們什麼時候是在睡覺;什麼時候是清醒的。
『伍』 鯉魚的習慣
提起鯉魚,人們就會聯想到我國古代四大名魚之一的黃河鯉,還有著名的觀賞魚——紅鯉、鏡鯉,以及眾多養殖品種。鯉魚是淡水魚類中品種最多、分布最廣、養殖歷史最悠久、產量最高者之一。
鯉魚俗稱鯉拐子、毛子等,隸屬於鯉科。身體側扁而腹部圓,口呈馬蹄形,須2對。背鰭基部較長,背鰭和臀鰭均有一根粗壯帶鋸齒的硬棘。體側金黃色,尾鰭下葉橙紅色。鯉魚平時多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沼的水草叢生的水體底層,以食底棲動物為主。其適應性強,耐寒、耐鹼、耐缺氧。生殖季節隨生長地區的不同而有所改變,珠江為3月份,長江多在4-5月,東北則於6月才開始產卵。在流水或靜水中均能產卵,產卵場所多在水草叢中,卵粘附於水草上發育。
鯉魚是世界上最早養殖的魚類。遠在紀元前十二世紀的殷商時代便開始池塘養殖鯉魚。據《詩經》記載,周文王鑿池養鯉。春秋戰國時期越國大夫范蠢竭力主張發展池塘養鯉,他認為:「蓄養三年,其利可以至千萬越國當盈。」在古代中國民間有「養魚種竹千倍利」的諺語。周代時,鯉魚已成為最名貴的食品之一。周宣王討伐獫狁獲勝,特以「包鱉臉鯉」大宴諸侯。《詩經》中也有「豈其食魚,必河之鯉」的句子。相傳孔子生一兒子,魯昭公賜孔子鯉魚,孔子為感激君主的賜予,為其子取名鯉,字伯魚。孟子曾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梁代陶宏景認為,鯉「為諸魚之長,為食品上味」。至22O0多年前的漢代,池塘養鯉已很盛行,從皇室到地主,都經營著養鯉業,並從自給性逐步發展至商品性生產。到了唐代,皇帝姓李,「鯉」與「李」同音,因而鯉魚跳上了龍門,成了皇族的象徵。朝廷使用的憑信——符,也刻成鯉的形狀,皇帝把鯉形佩魚賜給大臣,用以顯示尊榮。於是「養鯉」、「捕鯉」、「賣鯉」、「食鯉」都成為皇族最大的禁忌,違者必處以重罰。在唐代的3O0年間,養魚戶只好另覓養殖對象,逐漸發現最理想的養殖魚類——青、草、鏈、鱅「四大家魚」。唐代以後,雖然恢復了養鯉業,但因鯉魚生長緩慢,只能屈居配角。
兩千多年來,鯉魚一直被視為上品魚。明代洪武初年,詩人楊基在詩中寫道:「春風吹雨濕衣裙,綠水紅妝畫不如,卻是漢陽川上女,過江來買武昌魚。」清同治年間的《江夏縣志》記載:武昌黃鴿礬頭出產的鯉魚「味獨鮮美,立冬後腌魚者爭購之,他省呼之曰楚魚。」黃淮一帶更有「沒有老鯉不成席」的諺語。古人還把鯉魚當作書信代用品,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中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至今民間還保留著逢年過節拜訪親友送鯉魚的風俗。鯉魚是勤勞、善良、堅貞、吉祥的象徵。以鯉示為吉慶有餘的年畫比比皆是,「鯉魚跳龍門」和「追魚記」的故事更是傳為民間佳話。
據說在元代,隨著中國與中亞細亞各國商貿往來日益密切,波斯人才將鯉魚從中國帶回波斯。1150年,歐洲十字軍東征時把鯉魚從波斯帶往奧地利,以後逐漸傳人西歐。
1367年傳人匈牙利;1496年傳人英國;1560年進人普魯士,後進入瑞典( 1729年移入俄羅斯; 1830年從歐洲傳人美國。如今,鯉魚已成為一種世界性養殖魚類。
而鯉魚作為觀賞魚,相傳始於明朝萬曆年間神宗皇帝在御花園飼養的紅鯉魚。當時有一位大臣余樊學因「代天巡狩」有功,在告老返鄉時,皇帝特以紅鯉賞賜,令他帶回故鄉飼養。此魚形似荷包,故名「荷包紅鯉」,為江西委源特產。江西興國紅鯉以及許多地方培養的鏡鯉均為後來培育的鯉魚品種。紅鯉早期曾傳入日本,二戰後改名「錦鯉」,並被作為皇家王室貴族和達官顯赫等家庭的觀賞魚。又因飼養於寺院神社,故又稱為「神魚」,象徵吉祥、幸福。日本人把錦鯉看成是藝術品,有水中「活的寶石」之美稱,並培育出黃斑、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等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名貴品種。
鯉魚除食用外,還可以人葯治療疾病,有開脾健胃、利小便、消水腫、止咳鎮喘及發乳之功效;肉可治療門靜脈肝硬化、慢性腎炎、咳嗽、哮喘、產婦缺奶、婦女月經不調或血崩等症;血可治口眼歪斜;膽汁能治赤眼痛腫和化膿性中耳炎。
鯉魚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雖各地品種極多,形態各異,但實為同一物種,惟在西南地區生活著15種地域性種類,其中雲南湖泊有11種,2種在廣西西江,l種在廣西欽江和海南,l種在四川邛海。近幾年來,隨著生物工程技術的迅猛發展,尤其是快速生長轉基因鯉魚的誕生,使鯉魚的生長速度提高140%以上,味道更鮮美。轉基因鯉魚的商品化將為鯉魚的養殖開拓更為廣闊的前景。鯉魚的習性與食性
鯉魚有須2對,咽齒3行,鰓耙15~22,背鰭臀鰭都具有粗壯帶鋸齒的硬刺,為雜食性魚類,喜食底棲的水生物,生長速度快,最大的個體可達數十千克。
鯉魚分布范圍較廣,湖庫等自然水域及家養魚池到處皆有它的蹤跡,是淡水魚種產量最高的魚種,也是垂釣的主要對象魚。鯉魚屬雜食性魚類,葷素皆食,但攝食傾向了草小魚蝦、紅蟲、蚯蚓、白蟲(蛆)素餌、食米飯粒、紅蓍丁、小米、麥麩、菜籽餅等植物類的果實和種子。鯉魚的食性還有一定的季節性,它會隨著氣溫、水溫的變化暫時地改變自已的食性,對食物有明顯的選擇性。在夏季鯉魚則喜歡在游泥中掏食泥土中的有機物質,這種掘泥而食的行為被釣友們習稱淘沙。
鯉魚喜活水,喜歡在池塘、湖庫中的進出水口處逗留,逆流上朔的習性較為明顯。在靜水中常常躍出水面,喜歡追波逐浪,愛在水色渾濁的地方藏身,耐高溫、耐咸、耐低氧的能力較強,避強光喜弱光的習性突出,故此,在無日照的弱光天氣和雨天中容易釣獲。此外鯉魚上鉤後,還有一個較為特別的逃生手段。在水中釣後,會使出「打樁」的解數逃避災難。繁殖能力強,產卵數量高,一年中可有多次交配生殖,繁殖時進食較少,產卵後食量俱增,因此,在每年的立夏時段較容易釣獲。
鯉魚喜歡香味和甜味,酸味次之,因此,使用拋竿用炸彈團餌釣時,糟食製作時,可根據上述的原則進行配製,糟食的基礎料可用麥麩、菜籽餅、大米、小米等混合而成,使用串鉤釣則可用葷餌,如小蝦、蚯蚓、螺螄肉、蟋蟀、白蟲等。
釣點:俗話說「春鯽夏鯉」夏季是釣鯉魚的黃金季節,應根據鯉魚的習性來選擇釣點,首選的釣點為湖庫等自然水域的大壩處,進出水口和砬子頭,河道的下游深水區,秋季則可選在有洄水的緩流區域水庫、湖泊的灣汊,選擇這些水域作為釣點釣獲的結果較為理想。鯉魚是雜食性魚類,因其食性較廣,個體較大而成為釣魚人喜愛釣的魚種之一。
鯉魚屬於底棲雜食性魚類,葷素兼食。餌譜廣泛,吻骨發達,常拱泥攝食。鯉魚又是低等變溫動物,體溫隨水溫變化而變化,無須靠消耗能量以維持恆定體溫,所以需餌攝食總量並不大。同時鯉魚與多數淡水魚一樣屬於無胃魚種,且腸道細短,新陳代謝速度快,故攝食習性為少吃勤食。鯉魚的消化功能同水溫關系極大,攝食的季節性很強。冬季(尤其在冰下)基本處於半休眠停食狀態,體內脂肪一冬天消耗殆盡,春季一到,便急於攝食高蛋白食物予以補充。深秋時節,冬季臨近,為了積累脂肪,也會出現一個「抓食」高峰期,而且也是以高蛋白餌料為主。因此初春。深秋垂釣鯉魚,要以蚯蚓、河蝦等動物性餌料為主。春季過後,隨著氣溫升高,魚的攝食量變大,餌的質量已不主要,數量則上升為第一位。因此在暮春、整個夏季、初秋的一個相當漫長的時期里,鯉魚都以素食為主。此時垂釣,應使用面餌、糟食等。
鯉魚雖屬底棲性魚類,但這並不是說它的活動區域一成不變。季候變化、水溫冷暖。風力風向、氣壓高低、朔望更替、水質清濁、水流大小、水位漲落、水體溶氧、餌物環境等,都會隨時改變魚兒的活動區域,使它們常常進行較大幅度的位置移動,若在較大水域,這便叫做『洄遊」。鯉魚同其他淡水魚相比,有共同習性也有特殊習性。這些習性主要是由繁殖需要、索餌需要、趨氧生存需要決定的。
喜草習性各種水草和水生植物滋生繁茂的水域,也是各種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繁衍生息之所,魚類可以在這里攝取到豐盛食物。水草茂盛處又是魚類絕佳的排卵產床,每年春天繁殖季節,這類地方都是魚兒的聚集之所。
頂流習性一個池塘往往有溪流或渠水注人,它不但為塘內魚兒帶來大量新鮮餌物,而且進出水處又有較高的溶氧度,是魚兒覓食攝氧的理想去處。所謂「順風的旗,頂水的魚」,道理就在於此。
逐波習性水域寬闊的池塘,一遇風天,水面往往掀起較大風浪,風浪推動表層浮游生物和其他一些食物積聚於下風口處,這些餌物又被浪頭打入水中,這一帶於是成了魚類的天然覓食場。波興浪涌之處,水體溶氧度肯定就高(這與高密度養魚池的增氧機道理相同)。基於上述兩條,魚兒便養成了隨波逐浪趨下風的生活習性。
向暖習性在自然水體溫度較低時,很明顯各類魚都喜歡到向陽的水域活動覓食,很少到大片陰坡一側和濃蔭蔽日的水區活動,也不會長時間在水溫較低的深水處呆著不動。初春與晚秋,背風向陽的淺水處白天在
日照下較為溫暖,魚兒愛到此處來游大覓食。而早晚夜間溫差大,淺水處水溫亦下降快、降幅大,魚兒便通常要龜縮到水體相對溫暖的深水區去。隨著晝與夜水面溫度的升降,魚兒也會隨之日浮夜沉。相反在夏天高溫季節里,早、晚、夜間淺水區涼爽宜人、魚喜趨之。而白天隨著氣溫水溫升高,魚兒則逐漸移向深水處。烈日當頭、酷暑難耐的盛夏正午,魚兒一般在池塘最深處龜縮不動。若循以上規律「找魚」,基本便可覓其蹤跡。
合群習性除鯰魚、黑魚以外,大多數魚類喜群居。「魚貫而行」、「過江之鯽』」等成語就說明了這種習性。鯉魚亦如此,這一方面是由相同的食性和生活習慣決定的,另外魚類集群而動,也是出於防避敵害的一種天性與本能。
趨氧、趨靜習性自然水體含氧量一般平均每升8-12毫克,當其降至不足1毫克時,就會引起多數魚類停止攝食、「浮頭」,甚至死亡。鯽魚、鯰魚等耐缺氧的能力相對強一些,鯉魚則不行,一般要求溶氧度每升5毫克以上。水中氧氣一是來自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再一個來自水面空氣。無風天氣溶氧慢,波浪大則溶氧情況好。哪一處缺氧,魚便很敏感地向含氧高的水域轉移。這就是魚喜草、喜流、喜波、喜淺灘的主要原因。雷雨前氣壓低,天氣發悶,魚不咬鉤;大雨剛歇天放晴,魚則「瘋咬」;上風頭死水區魚不愛咬,下風處波興浪涌,魚十分活躍;肥水塘如有外來新鮮水注人口,那裡是釣魚黃金帶。…••所有這些現象說明的都是一個道理:溶氧高的地方魚兒趨之若騖。此外喜靜也是魚類明顯的特徵之一,鯉魚也不例外。魚類聽覺發達,對聲響尤其是一些突如其來、生疏的高強度聲響極為敏感,聽到後迅速轉移遠離聲源。當然魚類避聲僅是一般而言,它們對某些自然聲響——如瀑布聲、風浪聲、流水聲、淘米洗菜聲、昆蟲落水聲等非但不懼怕,反而很喜歡。若是高密度精養池塘,那麼拋撒顆粒飼料的聲音甚至會使魚兒爭相聚集。
鯉魚躍龍門故事:
東海中一大群金背鯉魚白肚鯉魚,灰眼鯉魚,聽說禹王要挑選能躍上龍門的風流毓秀之才管護龍門,便成群結隊,沿黃河逆流而上。
還沒望見龍門的影子,那一條條灰服鯉魚便被黃河中的泥沙打得暈頭轉向,就拐過頭來,順流而下,不費吹灰之力又游回黃海。不幸,正碰上張著大口的魚鱉海怪,便嗚呼哀哉了。
但金背鯉魚和白肚鯉魚,擺成一字兒長蛇陣,輪流打前鋒,迎風擊浪,日夜兼程,終於游到了龍門腳下。它們把頭伸出水面,仰望龍門神采:只見那神奇的龍門兩旁,各有一根合抱粗的漢白玉柱。玉柱上雕著活靈活現的石龍。龍身纏著玉柱,盤旋而上,直到百丈柱頂。龍門中水浪滔天,銀亮的水珠飛濺到龍頭之上,—恰成「二龍戲珠」的奇異彩圖。背景是藍天白雲,映襯著龍門兩側的石刻對聯: 「長長長長長長長,朝朝朝朝朝朝朝」。這景色勝過那蓬萊仙境。
鯉魚們看罷美景,就向禹王報名應試。禹王一見大喜,說: 「魚龍本是同種生,躍上龍門便成龍。」
鯉魚們一聽,立即鼓鰓搖尾,使盡平生氣力向上躍去,沒想到剛跳出水面一丈多高,就跌了下來,摔在水面上,老痛老痛的。但它們並不灰心喪氣,而是日夜苦煉摔尾跳躍之功。就這樣直練了七七四十九天,一下能躍七七四十九丈高。但要躍上那百丈龍門,還差得很遠。
大禹見鯉魚們肯苦練過硬功夫,就點化它們說: 「好大一群魚!」有條金背鯉魚聽了禹:王的話大有所悟,對群魚說: 「禹王說: 『好大一群魚』,不是啟發我們要群策群力躍上龍門嗎?」群魚齊呼: 「多謝禹王!」
鯉魚們高興得搖頭擺尾,一條條瞪眼、鼓鰓,用尾猛擊水面,只聽「膘膘」的擊水聲接連不斷。一躍七七四十九丈高,在半空中一條為一條墊身,喘口氣兒,又是一躍七七四十九丈高。只差兩丈了,禹王用手扇過一陣清風,風促魚躍,眾魚一條接一條地躍上了它們日夜嚮往的龍門。
卻說有條為眾魚喚氣墊身的金背鯉魚,跟看同伴們都躍上了龍門,惟獨自己還留在龍門腳下。它尋思道:我何不借水力躍上龍門。恰巧黃河水正沖在龍門河心的巨石上,浪花一濺幾十丈高,這金背鯉魚猛地竄出水面,躍上浪峰,又用尾猛擊浪尖,魚身一躍而起,沒想到竟躍到藍天白雲之間。一忽兒又輕飄飄地落在龍門之上,如同天龍下凡。大禹一見,贊嘆不已,隨即在這條金背鯉魚頭上點了紅,一霎時,魚龍變化。金背鯉魚變成一條吉祥之物一黃金龍。大禹命黃金龍率領眾鯉魚管護龍門。怪道老人傳說,過去在黃河上撈魚的人如果撈到頭頂有紅的鯉魚,就立即放回黃河中。學校招生出榜,姓名上點紅作法就來源於此。
韓城自古讀書人多,便「把童生進仕」,喻為「魚躍龍門」。韓城城裡還設立過「龍門書院」。文廟大門照壁上有磚雕的「魚躍龍門圖」。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陸』 從松江到紅鯉魚度假村座公交車怎麼走
公交線路:地鐵9號線 → 地鐵2號線 → 地鐵2號線東延伸段,全程約61.4公里
1、從松江區步行約340米,到達松江新城站
2、乘坐地鐵9號線,經過21站, 到達世紀大道站
3、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6站, 到達廣蘭路站
4、乘坐地鐵2號線東延伸段,經過3站, 到達華夏東路站
5、步行約1.1公里,到達上海紅鯉魚假日酒店...
『柒』 紅鯉魚吃喝玩樂一整天上海的在哪裡我准備去紅鯉魚遊玩一天,又不知道它的位置,請方便告知
上海紅鯉魚假日酒店在川沙鎮妙境北路115號
『捌』 鯉魚為什麼能在水中自由自在的遊玩
因為鯉魚是魚。
『玖』 鯉魚一般是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的呢
一.。錦鯉的生物學特性
錦鯉是鯉魚的變種,它性格溫和,不象熱帶魚那樣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不同品種,不同年齡的錦鯉都能和睦相處。它具有生命力強、繁殖率高、適應性好等特點,其生物學特性與普通鯉魚基本相同。
1、錦鯉的適水溫度為5~30℃,最適溫度為21~27℃,但對水溫急劇變化適應力不強。如果溫度升高或下降3℃以上時,魚就會生病;超過10℃時,魚就會死亡。
2、錦鯉在強烈陽光下生長緩慢,因此要為它創造有蔭蔽的環境,如可在塘角或餵食處蓋一個遮蔭涼棚。
3、錦鯉在水中生活依靠鰓吸收溶解氧,將氧氣送到魚體中和吸收的食物營養成分結合而產生能量以維持生命。所以,水中是否有充足的氧氣是養好魚的關鍵,放養密度宜稀一些為好。
4、錦鯉是雜食性的,一般軟體動物、水生植物、底棲動物以及細小藻類都是錦鯉的美食。夏季錦鯉攝食較多,到冬季則攝食較少或幾乎不進食。因此,投喂時可視季節不同而有所增減。春天水溫在12℃以上時,每天可投放三次餌料;水溫降到12℃以下時,一天只喂一次就夠了。
5、錦鯉是卵生動物,雄魚2齡成熟,雌魚3齡成熟,每年產卵一次,產卵期一般在每年的4~6月。這時,性成熟的雌魚,在早晨4~10時產卵,卵粘性,直徑約2.5毫米左右,白色或淡黃色,體外受精,受精卵最好撈起單獨孵化。一般經過4~5天孵化,仔魚便破殼而出。剛孵出的仔魚可喂輪蟲和小枝角類,還可用捏碎的蛋黃喂養。
6、錦鯉適於PH值在7.2~7.3的弱鹼性低硬度的水。若水質硬度偏高,則體表經常會有少許充血狀態。
7、錦鯉的壽命很長,一般可達70年。錦鯉的年齡測定,與多數魚類相同,測定鱗片的年輪數,即表示錦鯉的壽命。
二、錦鯉的品種分類及主要特徵
錦鯉經過不斷雜交、改良和選育,現已培育出一百多個品種,日本錦鯉根據色彩、斑紋以及鱗片的分布情況,主要劃分為13類。
1、紅白錦鯉:體表底色為銀白色,鑲嵌有變幻的紅色斑紋。
2、大正三色錦鯉:魚體底色雪白,又浮現出緋紅、烏黑兩色斑紋。
3、寫鯉:魚體以黑色為底色,上面有三角形的或白或紅或黃的斑紋。
4、昭和三色錦鯉:魚體以黑色為底色,上有紅、白花紋。
5、別光錦鯉:在白、紅、黃的不同底色上,呈現黑斑紋。
6、淺黃錦鯉:背部呈深藍色或淡藍色,而鱗片的外緣呈白色,左或頰顎、腹部和各鰭基部呈紅色。
7、衣錦鯉:是淺黃錦鯉和紅白錦鯉或三色錦鯉雜交的後代。
8、黃金錦鯉:魚體全身為金黃色。
9、光寫錦鯉:寫鯉與黃金鯉雜交而成的後代。
10、花紋皮光鯉:無鱗鯉形成兩色以上花紋。
11、金銀鱗錦鯉:通過不斷雜交,魚體全身有金色或銀色鱗片,閃閃發光。
12、丹頂錦鯉:頭部具有一塊鮮艷圓形紅斑,酷似丹頂鶴頭頂上的紅冠。
13、變種鯉:除以上12種外,其他品種歸屬此類。
三、錦鯉的選購
錦鯉的品種繁多,色彩斑斕,目不暇接,不同品種的錦鯉,價格相差很大。選購時一定要多加比較識別,以免上當受騙。選購錦鯉的一般標准有二:
1、體型方面,要求魚背挺直,魚體左右平衡,游姿穩重端正,身體雄健有力。頰的形狀和口位端正,無歪斜,兩端飽滿不凹陷,各鰭要對稱完整,游動時要靈活。
2、色彩方面,是錦鯉最直觀的體現,選擇時以鮮明、艷麗、斑紋清晰、邊緣整齊、光彩奪目者為上品,至於斑紋方面,可視個人愛好選擇。
四、錦鯉疾病的防治
錦鯉喜愛游動,身體健壯,少發生疾病,所以飼養錦鯉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投喂的餌料要求新鮮,特別是投喂水蚤、線蟲、活金蝦等。要注意清洗消毒,最好用熟水(所謂熟水,就是把生水放在盆池中晾曬幾天,使水溫接近氣溫,有毒物質蒸發,無機鹽沉澱,溶氧量提高的水)飼養2天後再喂為好,同時注意定期換水,保持養水新鮮,也是預防錦鯉發病的關鍵,另外,還可投喂「葯餌」加以預防。
五、錦鯉的觀賞價值
如果說金魚具有陰柔之美,那麼錦鯉則具有陽剛之氣,是「水中活寶石」。錦鯉體型圓渾有力,色彩斑斕,游姿豪邁,從容不迫,頗具王者風范,堪稱觀賞魚之王。日本人把錦鯉奉為「神魚」、「國魚」,正是因為錦鯉寓意吉祥,個性和平,長壽耐養,更有一種以力稱雄的內涵,雄健的軀干給人以力量的感覺和魄力的啟示,就算被置於砧板之上也不會掙扎,具有泰然自若,臨危不懼的風度!可見,錦鯉之賞心悅目、陶冶心境,不同於一般觀賞魚,你可對著這美妙的景象棗有個性的錦鯉,寄託情思,自由遐想,樂而忘憂,這也許就是錦鯉的魅力之所在吧!
『拾』 鯉魚的生活環境是什麼啊什麼水啊
魚是變溫來動物,體溫自會隨著水溫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它們的生長和繁殖都需要一個適宜的水溫環境。按照適宜魚類正常生長和繁殖的水溫的不同,可把它們劃分為暖水性、溫水性和冷水性三種類型。
暖水性魚類一般在水溫30°c-50°c時食慾最旺盛,生長繁殖的速度也最快;當水溫降至20°c以下時,便會食慾減退、行動遲緩;水溫降至15°c以下就會死亡。
溫水性魚類最適宜在水溫15°c-30°c之間生活;水溫30°c以上時便避入涼爽的水域(一般都是深水區);水溫40°c以上會致使溫水性魚類的大面積死亡;在水溫10°c以下時,這種魚會食慾減退、停止生長;當水溫降至4°c以下時,它們中的多數就會停食冬眠。因此釣取溫水性魚類的最佳水溫應該是在15°c-30°c之間。
冷水性魚類在20°c以上就會游往冷水區;4°c-15°c的水溫是最適宜它們的溫度,此時的冷水性魚類也最宜釣獲。
草魚在27~30℃攝食量最大,20℃攝食量最低,低於5℃則停止攝食;鯉魚的最適攝食溫度是23~29℃,3~4℃停止攝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