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餘九龍景點介紹
1. 江西新余著名旅遊景點及發展的優勢是什麼
我覺得新余的著名旅遊景點是新余的仙女湖,
2. 新余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仙女湖景區:總面積29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50平方公里,湖中99座島嶼星羅棋布,湖叉港灣撲朔迷離,動植物種類繁多,森林覆蓋率達95%,共有220種,765屬,3000多種,佔全國總科62.3%,有各種鳥獸類76種,擁有亞洲最大的亞熱帶樹種基因庫。
蒙山:地處上高、新余、分宜三縣之間,也臨近高安、清江二縣。它方廣一百多里,最高的白雲峰高一千多米,是贛中一座大山。為何稱它為蒙山呢?《方輿記》說:因這山高大,樹木多,流泉飛瀑多,在峭壁懸崖和谷深林密的地方,常有雲霧出沒繚繞,像少女蒙上一層面紗,看去隱約朦朧,故以「蒙」字冠之。蒙山是贛中大山。根盤百里,勢雄千仞,高凌雲漢;群山如魚鱗迭翠,竟獻妖媚,又似大海碧波激盪,膛有林翳雲深,怪石嵯峨,洞穴玲瓏,流泉嘩啦叮冬。
抱石公園:為紀念新余籍國畫大師傅抱石所建的抱石公園位於新余建設路西端的龍虎山,佔地面積29.13公頃。這是中國首座以美術家名字命名的公園。是江西省重點文化設施之一。公園的設計與布局,力求體現傅抱石先生「陽春白雪」類的藝術風格,現已建成傅抱石展覽館、東大門、南大門、欽風樓、醉筆樓、抱石湖、雙亭出水、水榭思石、曲廊夕照、堅石關、三笑橋、紅雨橋、兒童樂園、邀月亭、留芳亭、高風亭、觀魚池、花圃房、仰德亭、聽濤亭、對弈亭、碧海松濤、藝峰塔等景點和五千米游步道。
3. 新余抱石公園有哪些景點,還有路線
為紀念新余籍國畫大師傅抱石所建的抱石公園,位於新余建設路西端的龍虎山,佔地面積29.13公頃。這是中國首座以美術家名字命名的公園。是江西省重點文化設施之一。
主要景點有:
傅抱石展覽館、東大門、南大門、欽風樓、醉筆樓、抱石湖、雙亭出水、水榭思石、曲廊夕照、堅石關、三笑橋、紅雨橋、兒童樂園、邀月亭、留芳亭、高風亭、觀魚池、花圃房、仰德亭、聽濤亭、對弈亭、碧海松濤、藝峰塔等景點和五千米游步道 。
4. 新余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新余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新余哪裡好玩?煙波浩淼、清澈澄碧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仙女湖,還有洪陽古洞、昌山古剎、嚴嵩萬年橋、大崗山、百丈峰、魁星閣等一大批自然和人文景觀。
煙波浩淼、清澈澄碧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仙女湖,有水域面積50平方公里、大小島嶼99個,具有群島峽谷曲水、植物基因種庫、水下千年古城"三絕",集"水文化"和"仙文化"於一體,山水相映,水天一色,可讓人充分領略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情境。
還有洪陽古洞、昌山古剎、嚴嵩萬年橋、大崗山、百丈峰、魁星閣等一大批自然和人文景觀,以及近年市區新建的充滿時代氣息和藝術風范的袁水園、城區五湖、太陽城、仰天崗風景區等。
仙女湖
仙女湖風景名勝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江西省西部的新余市,因東晉文學家干寶的《搜神記》中「毛衣女」下凡豫章新喻縣的神話傳說而得名。仙女湖地處江西省「三清山—龍虎山—南昌—仙女湖—萍鄉」和「廬山—鄱陽湖—南昌—仙女湖—井岡山—贛州」兩條旅遊線路的交匯點,區位條件優越。
仙女湖風景名勝區分為舞龍湖景區、鍾山峽景區、鈐陽湖景區、大崗山景區、九龍灣景區五個部分。這里人文薈萃,有古溶洞、古建築、水下古城、古墓、石刻、古代名著、革命歷史遺址、漁家風情等人文景觀。《天仙配》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神話傳說、江西第一個狀元盧肇、明朝權相嚴嵩、古代科技巨著《天工開物》、現代國畫大師傅抱石等就誕生在這里;這里氣候宜人,仙女湖是典型的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 17 ℃左右。這里風光秀美,仙女湖最大的特點是:青山綠水、山水相映、水天一色。有植物230科、 3000多種,其中名貴樹種200多種,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水質達地表水二級標准,能見度達2米以上,良好的生態環境滋養了眾多的動物,有鹿、狐、猴等獸類動物37種,鷹、隼、雁、白鷺、斑鳩等鳥類動物39種。每到清晨與傍晚,都能見到湖光山色之間百鳥翔集的美景,是人、動物和大自然和諧共處的天堂。
門票:90元
交通
飛機
景區距長沙黃花機場180公里、南昌昌北機場160公里。
火車
景區緊靠浙贛鐵路線上,新余火車站是浙贛鐵路線上過往列車必停的大站;從分宜縣到井岡山的鐵路支線也在景區中部通過。
蒙山
蒙山,地處上高、新余、分宜三縣之間,也臨近高安、清江二縣。它方廣一百多里,最高的白雲峰高一千多米,是贛中一座大山。為何稱它為蒙山呢?《方輿記》說:因這山高大,樹木多,流泉飛瀑多,在峭壁懸崖和谷深林密的地方,常有雲霧出沒繚繞,像少女蒙上一層面紗,看去隱約朦朧,故以「蒙」字冠之。蒙山是贛中大山。根盤百里,勢雄千仞,高凌雲漢;群山如魚鱗迭翠,竟獻妖媚,又似大海碧波激盪,膛有林翳雲深,怪石嵯峨,洞穴玲瓏,流泉嘩啦叮冬......。它的最高處,風景尤為佳麗。
大崗山瀑布
大崗山屬武功山支脈,由宜春逶邐而來,地勢而西向東傾斜。明初大臣黃子澄的《 大崗山記》寫道: 鈐陽之南距城七十里許(指分宜老縣城,在今江口水庫的鈐陽湖中),有大岡 山。層巒峻嶺,累接四郡(指安城、袁州、吉州、臨江四郡)。登陟遠眺,則袁、 吉諸邑,咸在顧盼間,山之崔巍高出,群峰縈迥,而穴辟於中,僅十餘丈,累聚了 多方,難以枚舉。其端拱於前者,則觀音坐蓮也,而齋盤山、掛壁洞、,磊落出奇 ;環聚於後者,則涼傘峰也,而石牛嶺、瀑布泉,崢嶸秀麗。徐徐而下,象公潭為 之積其流,獅子岩為之鎮其口,石筍竟天,橫松俯地,相傳謂之擎天柱,抱石松勝 概不減天竺。
孔目江濕地公園
孔目江濕地公園佔地約30000畝,依託新余的母親河———孔目江,有河灘濕地8000餘畝,水田濕地3000~4000餘畝,其間水網密集,各種動植物資源豐富。以優越的濕地生態環境為依託,以保護為前提,以改造為重點,以濕地風光、水庫風光和田園風光為特色,通過發展水庫觀光、休閑娛樂、濕地遊憩和農耕體驗等旅遊項目,把公園建設成一處既美化城市又凈化水源的城郊生態型濕地公園,成為新余的「綠色之腎」。
仰天崗森林公園
仰天崗森林公園總面積6.7平方公里。仰天崗本名仰崗、仰山,因北宋新喻道童黃希障曾顯身助國,力退金兵,被宋欽宗教封為「仰天崗開山得道護國孚惠石丘黃公真人」後改名仰天崗。這里群山起伏,重戀疊嶂,林木蔥郁、翠竹如畫,山谷幽幽,怪石嶙峋,有雞冠嶺、獅子流誕、一片門,寫帽石等巧奪開工、神奇美妙的自然景觀。
抱石公園
為紀念新余籍國畫大師傅抱石所建的抱石公園位於新余建設路西端的龍虎山,佔地面積29.13公頃。這是中國首座以美術家名字命名的公園。是江西省重點文化設施之一。 公園的設計與布局,力求體現傅抱石先生「陽春白雪」類的藝術風格,現已建成傅抱石展覽館、東大門、南大門、欽風樓、醉筆樓、抱石湖、雙亭出水、水榭思石、曲廊夕照、堅石關、三笑橋、紅雨橋、兒童樂園、邀月亭、留芳亭、高風亭、觀魚池、花圃房、仰德亭、聽濤亭、對弈亭、碧海松濤、藝峰塔等景點和五千米游步道。
5. 新余旅遊景區有玻璃橋景點嗎在哪裡
當然有了!
1.
江西
最長的玻璃棧道是
弋陽
縣龜峰玻璃棧道;
龜峰作為新晉5A景區,風景是很棒的。
6. 江西新余市的仙女湖景區內還有什麼特色的景點呢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大家的精神追求也隨之提升,其中旅遊成了大多數人精神享受的首要選擇,畢竟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路上的風景遠遠比你想像得精彩。現如今,有越來越多的景區脫穎而出,或文藝、或熱情、或質朴,吸引了無數遊人慕名前往,這其中還不乏一些情侶必打卡之地,比如眾所周知的天涯海角,成為情侶心目中的愛情勝地。
如今正是仙女湖最美的時節,綠樹桃紅,在無限春光中邂逅浪漫愛情故事,一不小心,或許也能遇見你的天上人間。不知道大家是否去過仙女湖?歡迎留言評論
7. 新余仙女湖7個景點分別叫什麼名字
著名景點有6個,仙台、洪陽洞、萬年橋、龍王島、昌山廟、蛇島還有一些群島、半島,如:若虹群鳥、六合群島、肖公廟半島
8. 新余景點有哪些
、羅坊會議舊址紀念館
館建於1973年。位於縣城東北20公里,袁河南岸彭家洲上。地勢平坦寬闊,村環水繞,阡陌連片,與羅坊圩隔河對峙,東北緊靠袁河大橋,如彩虹飛跨南北,氣勢雄偉。北距浙贛鐵路1公里,公路四面暢通,水陸交通方便。紀念館是一幢具有民族風格的四合院,造型優美壯觀,布局得體,新穎別致,樸素大方,穆肅莊重。四周桔林成片,綠蔭掩映,環境僻靜幽雅。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設有6個陳列室,和參觀接待室、閱覽室、攝影部。
1930年10月23日至11月5日,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同志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來到羅坊,在彭家洲召開了第一方面軍總前委和江西省行委聯席會議,參加會議的有總前委成員和軍以上負責人、江西省委負責人及黨中央長江局代表周以栗共十餘人。通過了《目前政治形勢身紅一方面軍及江西黨的任務》的決議,反對了李立三「左」傾機會主義攻南昌、打九江、會師武漢的錯誤主張。並制訂了「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同時,為了解蘇區土地革命斗爭的情況,毛澤東同志找了興國永豐區來當紅軍的傅濟庭、李昌英、溫奉章,陳貞山、鍾得五、黃大春、陳北平、雷漢香等八個農民,在彭家洲一間土星里,開了整整一個星期的調查會。永豐區位予興國、贛縣、萬安三縣交界處,毛澤東同志抓住這個典型地區進行調查研究,從而了解上述三縣以至整個贛南土地斗爭的情況,寫下了《興國調查》這部光輝著作,為黨制定出一條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線一一依靠貧農,團結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馬列主義的理論基礎。在此期間,還召開了工農群眾大會,號召廣大群眾團結起來,打土豪,分田地,搞武裝斗爭,建立工農政權,為取得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奠定了基礎。紀念館的珍貴革命文物有實物,照片、繪畫、泥塑,圖表等。重點介紹了毛澤東、朱德、彭德懷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在羅坊的偉大革命實踐活動,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陣地。
九龍山革命烈士紀念碑
為了昭彰忠烈,砥礪後世,於1959年建立革命烈士紀念碑。1975年另擇地重建,現址在九龍山墾殖場場部西南山巔,距場部0.5公里。碑高10米,蔚為壯觀。佔地480平方米,水泥走道,曲環陡峭。碑上鐫刻「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紅字,色澤鮮明,異常奪目。碑的南面是烈士墓,墓的南面是烈士烈士墓,墓周幼松環抱,穆肅端正,萬人仰慕。
九龍山綿亘於縣境西南隅,距縣城30公里,是贛西南土地革命時期的重要革命活動地區之一。九龍山人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在創建革命根據地的艱苦鬥爭中,付出了重大犧牲,作出了巨大貢獻,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在土地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我縣革命活動創使人羅日光同志,在贛西延福地區加入了黨組織,積極進行革命活動,發展了七名黨員,於1928年在花橋成立了第一個黨支部,羅日光同志擔任黨支部書記。1929年成立新余游擊隊,同年12月組織第一次農民武裝暴動。1930年3月成立南區蘇維埃政府,接著東區、西區相繼成立。1930年10月下旬,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同志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來到羅坊,更加鼓舞了人民的鬥志,推動了革命運動的向前發展。1932年上半年在上黃虎村成立了新峽縣委,劉生元同志任書記。新峽縣蘇維埃政府主席萬聖發。七月成立四個武裝大隊,新峽縣編為第四大隊。經過幾年的戰斗歷程,先後建立了106年鄉蘇維埃政權,工農武裝由原來的游擊隊,發展到警衛營300餘2人,有力地支援了主力紅軍的作戰。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北上抗日,國民黨反動派對蘇區實行清鄉、「圍剿」,堅壁清野,殺害革命人民,為革命犧牲的烈士140餘人,領導人有羅日光、譚斌、袁萬龍、陳其才、劉子雲等。先烈火的英名永駐人間,和山川共存,與日月同光。革命火焰撲不滅,待到春風吹又生。
魁星閣
風姿雄偉的魁星閣,聳峙於城南虎瞰山,南瀕袁河,北傍瀛洲書院(今縣二中校舍),閣高5丈余,上下四層,土木結構,造型優美壯觀,飛檐畫棟,精巧秀拔,古色古香,風韻別致,為典型閣式建築。加以修繕,大有可觀。
初名采芹閣,始建於南宋嘉定年間,為臨江軍教授葉師中所創。明嘉靖三十六年重建,更名東贏閣,明末毀於戰火。清康熙十年重修,取名文昌閣。康熙十六年再次修葺,改名茲閣。清同治九年狂風毀壞,同治十年重建,四易其名曰魁星閣。閣西側為瀛洲書院,緊接明倫堂和文廟大成殿,歷代文人應試會集於此。相傳魁星系文曲星,主宰文章盛衰。所謂魁星點斗,是點定中試人的姓名的。據清代學者顧炎武的《日知錄》考證:「奎神像不象奎,而改為魁。乃取字形,為鬼舉足而起斗。」魁星閣襟山帶水,東有百丈峰,西有鍾山(今北山),南有鼎山(今良山),北有蒙山,四山環拱。袁河縈繞於前,古城屏立於後,集山水之精英,此則山水造於天者也。古人稱魁星閣「關系渝川文運,不可以不建,」七百多年來廢而復興,標志著全縣人文之盛衰。解放後,黨和政府為保護名勝古跡,光耀民族文化,於1957年撥款修繕。1983年再次撥款大修,如今,勝跡更加妖嬈,古閣重放光采。
位於縣城北面,由於城市擴建,現為縣城中心。山巔制高點,登高鳥瞰,視野開闊,全城景物盡收眼底。縣人民政府招待所座落在玉幾山上,六層宿舍大樓聳峙子北。民國時期,山巔建有「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塔高3丈,挺拔軒昂,塔身呈三角形,塔基為八角斗拱,四周欄桿環抱,解放後拆毀。據縣志載:此山形如幾,山巔有小阜方正,呼為印台,遠眺袁河如白練,故名玉兒山。
虎瞰山
位於城東南,袁河之濱,山雖不甚高,撥地崛起,勢若虎踞,俯視渝水,因名虎瞰山。其下有袁河深潭,相傳昔有漁人沿流入內,洞深不測,旋即復返。又說此洞與仰天崗的仰天池相通,有人曾試以物拋入仰天池.沿洞隨水流出。
鳳凰池
位於縣城西南,古縣治鳳凰門外,水井深廣不數尺,水清且甘,四時不竭。相傳有鳳凰浴於此得名。明宏治年間,曰:瑞泉,旁有瑞井廟,今廟廢井存。縣城東十五里有鳳落灘(今水西公社嚴家渡)。
崇慶寺
緊靠縣城西面,與新鋼廠區毗鄰,東有新周鐵路縱貫。昔日為古城西郊區,松關門外。寺建於隋大業年間,初名唐興寺。宋太平興國年間,賜名崇慶寺。明洪武初,寺僧重修。寺為我縣最古老的建築,民間傳說,先有崇慶寺,後有新余城。今僅存殘垣斷壁,巳瀕臨湮沒,急待搶修。
鳳凰門
宋靖康元年,縣城始建土城.明毫靖壬戍流寇起,知縣祝爾慶改土城為磚城。分七門:東迎恩、西集泰,南納凱、北通瑞、東南雲津、西南鳳凰、西北松關。鳳凰門外有風凰池。(鳳池伍氏族譜)伍國正,號仙池,宋紹興年間,授江西都御史,卜居縣城西南鳳池。
龍施泉
位於縣城西北42公里,蒙山東南麓。人和圩北面0.5公里。又名壓石洞,洞旁怪石嶙獅,洞上巨石覆蓋,因以名之。洞內泉水清澈,水從岩石中奔涌而出,瀑飛珠濺。日流量8942噸,流量達0.1秒/公分。常年不竭,灌田千畝。夏涼冬暖,空氣新鮮,環境靜幽。明嘉靖巳丑春二月,巡撫韓雍命知縣林錢克書「龍施泉」三字,落款為閩崖林錢克相甫書。泉西側有無根石,白瑩如玉,山容水態,皆出天然之趣。
獅子岩
位於縣城西南8公里處,盤踞江邊,狀若伏獅,以此得名。山上有白衣庵,古木參天,林蔭蔽日,形勝景美。邑人張景蒼作澄碧亭子南,又建閣於西,相映成趣,各有千秋。據嚴氏譜記,此處昔稱書潭:潭溪。今名潭汾,潭下。系唐狀元廬肇瀆書之所,其境甚佳,獅岩聳於右,盤古峙於左,前有袁河為之環繞,後有鼎山為之枕籍。
石門
位於下村公社大橋大隊南面1.5公里處。明初理學家粱寅的故居。此地依山傍水,泉水清澈,兩側石山對峙,中開一坑,山口怪石蟒岣,崢蠑突兀。儼若石拱門,山谷溪流縈繞。現在山口築陂擋水,修成一水庫。以山水而得名石門醴溪梁家。梁寅值元政昏亂,歸故衛建石門書院,自號石門,潛心理學,著有《石門文集》。
洞真觀旁的三株古柏
洞真觀,位於良山公社夏蓮大隊駐地西北2公里山腳下。四周崇山峻嶺,清流曲環,茂林修竹,風景幽雅。隋大業年問在此建觀,觀旁植柏樹三株。如今古柏濃蔭覆蓋,蒼勁剛毅,挺俊瀟灑。相傳陰陽術士觀其風水龍脈,說此地屬犀牛形。前對一匠形小山,狀若月亮,謂之「犀牛望月」,地靈人傑,遂建洞真觀。據《隆慶臨江府志》載;縣南二十里仙茅山,隋大業年問,陳羅二仙上升天界,有仙茅向東飛舞五里而墜,三日復生,鄉人即其地立觀,日仙茅聊,此地稱為仙茅山。又傳說,陳羅二仙升天時,從仙茅山東行三華里,村民見其道貌非凡,追趕至橋上不見。人們便將橋旁的村取名趕仙橋村。洞真觀鼎盛時有僧人一百餘。因觀年久失修,於1948年傾毀。1970年於舊址上重建大隊農科所。附設油榨坊。
鑿齒墓
習鑿齒生子晉成帝成和三年,享年八十有五,歿即葬子棗木山。
棗木山,座落白梅西南七公里處。四周山巒綿亘,懸崖陡峭,進入海螺坑,兩峰對峙,一谷中開,盤著崎嶇的山徑小道向上攀登,峰迴路轉,上攀下滑,唯有藉助野藤樹枝,才得到達峰頂。峰頂為一小塊平地,鑿齒墓建於此。站在墓旁,縱目四覽,峰巒競秀,雄渾壯闊,氣勢磅礴,天地造化,宛若一把「大師椅」,陵墓居巾,習公有知,也會含笑於九泉。整個墓地規模不大,僅佔地20餘平方米。建築也很平凡,結構系土堆園形,直徑5米,從墓基到墓頂1.5米。墓前石碑鐫刻「始祖東晉滎陽侯習鑿齒老爺,羅氏夫人墓。」右刻「乾隆四十六年子月冬至吉旦」。左刻「四十四世孫玉梅(即白梅)、塘西(現屬分宜縣),習一本同孫合族重立。」距墓堆2米之前兩側,豎立兩根石柱,上刻「習氏華表」。墓堆已雜草叢生,綠蔭覆蓋,四周松林,參差錯落,幾竿青竹,清風搖曳,沙沙作響。墓由於年久失修,加之十年動亂遭到破壞,石刻的墓誌銘和蹲踞的石獅,巳湮沒殆盡。目睹古墓,浮想聯翩,1600多年前的東晉時代,科學技術不發達,怎能把這樣笨重的棺木抬上高程570多米的峰頂,這充分顯示了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
9. 請問江西新余有那些景點
野雲萬里無城郭
10. 新余仙女湖有些什麼好景點、you
仙女湖有七個景點,蛇島、刀山火海、鳥島等等都是不錯的景點。
在新餘一定得吃魚,那的魚是無污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