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古詩詞
① 關於「休閑」的古詩有哪些
1、《歸園田居 其一》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2、《歸園田居 其二》 陶淵明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3、《歸園田居 其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4、《歸園田居 其四》陶淵明
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借問採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余。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5、《歸園田居 其五》 陶淵明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山澗清且淺,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雙雞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② 關於「海邊」的詩句有哪些
1,瘴江南去入雲煙,望盡黃茆是海邊。——出自唐代:柳宗元《嶺南江行》
白話文釋義:江水南去隱入那茫茫雲煙,遍地黃茅的盡頭便是海邊。
2,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出自唐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白話文釋義:春天的江潮水勢浩盪,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3,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出自唐代: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白話文釋義:青天上明月高懸起於何時?我現在停下酒杯且一問之。人追攀明月永遠不能做到,月亮行走卻與人緊緊相隨。皎潔得如鏡飛升照臨宮闕,綠煙散盡發出清冷的光輝。只能看見每晚從海上升起,誰能知道早晨在雲間隱沒。
4,別館寒砧,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楚台風,庾樓月,宛如昨。——出自宋代:王安石《千秋歲引·秋景》
白話文釋義:傳入旅舍的搗衣聲,應和著孤城城頭的畫角,一片秋聲在廣闊的天地間回盪。歸去的燕子向東從海上飛走,南來的大雁自空中落下,棲息在沙灘上。這兒有楚王攜宋玉游蘭台時感受到的愜意的涼風,有庾亮與殷浩輩在南樓吟詠戲謔時的大好月色,清風明月的景象,還都與當年一樣。
5,兵衛森畫戟,宴寢凝清香。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出自唐代: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白話文釋義:官邸門前畫戟林立兵衛森嚴,休息室內凝聚著焚檀的清香。東南近海層層風雨吹進住所,逍遙自在池閣之間陣陣風涼。
③ 描寫愜意悠閑的詩句
《終南別業》
【唐代】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王維的詩與畫極富禪機禪意,文學史上尊他為「詩佛」。水窮雲起,在他看來正如人生境界的起落。身處絕境時不要失望,因為那正是希望的開始,即使現在不下雨也沒關系,總有一天會下雨。
這首詩沒有描繪具體的山川景物,卻能把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形象和自然的安逸美好表現出來。不刻意探幽尋勝,而能隨時隨處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這才是隱居的真諦。
(3)度假古詩詞擴展閱讀:
作品賞析:
此詩的著眼點在於抒發對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的嚮往。開篇二句,由「中歲好道」「晚家南山」點明詩人隱居奉佛的人生歸宿和思想皈依。「中歲頗好道」,作者強調自己中年以後就厭惡世俗而信奉佛教。一個「頗」字,點明其崇佛的虔誠心態。
「晚」字,意蘊豐富,既可以指「晚近」,也可以指「晚年」。如果是前者,「晚家南山陲」是對現實隱居生活的描繪;如果是後者,則是對自己晚景的構想。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山林的生活自在無比,興致來臨之際,每每獨往山中信步閑走,那快意自在的感受只有詩人自己能心領神會。
「每」,表明「興來獨往」非常頻繁,不是偶然為之。「獨」,並非沒有同調之人,事實上,詩人隱居之際不乏同調之人與其往來唱和,如張諲、裴迪等,此處當指詩人興致一來就等不及邀人同往了,一個灑脫的隱者形象便展現到了讀者面前。
從字面意義上看,隱隱約約帶有些落寞,但誰又能說這種情致不是件快樂的事呢?「勝事空自知」,亦然,一個「空」字,也許帶有幾分無奈與孤獨,但詩人是陶醉於這種山林情趣間的。
④ 描寫度假的詩句有哪些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魏晉) - 《歸園田居·其三》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陶淵明(魏晉) - 《歸園田居·其一》
稻根科斗行如塊,田水今年一尺寬。——范成大(宋代) - 《夏日田園雜興》
兩岸人家微雨後,收紅豆,樹底纖纖抬素手。——歐陽炯(五代) - 《南鄉子·路入南中》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唐代) - 《過故人庄》
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白居易(唐代) - 《村夜》
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杜甫(唐代) - 《羌村三首·其三》
⑤ 為什麼人會喜歡旅遊
喜歡的人認為旅遊是一種人生態度,是享受生活,是為了拓展視野。
一、領略不同的風土人情
外出旅行,不論是去國內其他的省份,還是出國旅行,往往會體驗到不同的自然風光、人文、風俗,品嘗各地的美食,感受迥異的生活習慣,相比於整天宅在家裡,窩在自己生活的小地方,用旅行的方式來體驗生活,確實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二、切換不同的生活狀態,找回更好的自己
很多人選擇旅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找到一種釋放壓力的方式,因為工作強度大、職業發展和晉升的壓力、房貸車貸、家庭的壓力、養育孩子的壓力,很多人的身心處於極度緊綳和疲憊的狀態,為了紓解壓力,調整心情,通過一次期待已久的旅行,放下所有的壓力和心理包袱,背上行囊,帶著心愛的人一起,體驗旅途中的驚喜、挫折、事故,讓整個人的身心狀態完全做一次切換,換一個視角來看待自己,你會更容易找回更好的自己。
三、學習知識,拓展視野
在旅行的過程中,不論是旅途的安排,遇到的突發情況,遇見的形形色色的人群,還是聽到的別人的歷史和故事,各種民俗背後的淵源,各種優美壯觀的風景,都能讓你的視野變得更加的開闊,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四、結交不同的朋友
旅行的意義不僅僅是出去走一圈,在旅途中,你很容易遇到各種各樣的朋友,在旅途中萍水相逢,趣談人生和理想,分享各自的看法,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樣的體驗,往往比旅行本身的吸引力還要更大。
五、增進親子家庭感情
在旅行的過程中,尤其是帶著家人、孩子的旅行,每天親密的相處,一起去經歷旅行中的點點滴滴,經受波折的鍛煉,感受旅行收獲的喜悅,而且沒有工作、學業的打擾,一家人可以親密無間的分享各自的感受和小秘密,感情會變得更加親密無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