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靖江的景點介紹

靖江的景點介紹

發布時間: 2020-12-14 16:16:23

㈠ 靖江周邊200公里之內有什麼旅遊景點

南京中山陵 距離:187公里
無錫靈山聖境 距離:65公里
蘇州 四大園林、回蘇州樂園 距離:答140公里
崑山 周庄 距離:200公里
揚州 瘦西湖 距離:113公里
杭州西湖 距離:250公里
本資料由江陰利民保潔整理提供,以上距離都是預估距離,未精細計算,僅供參考

㈡ 靖江有哪些不錯的旅遊景點

靖江有哪些不錯的旅遊景點不過那裡的海灘不是沙灘都是泥灘,不適合下海。建議你去連雲港。不算遠又很好玩。

㈢ 泰州靖江有什麼景點啊

靖江有孤山,岳王廟,百里江堤等,總體上來說,靖江旅遊的地方不是太多,飲食文化還可以的,集合了中國幾大菜系.其中有遠近聞名的蟹黃湯包,豬肉脯等.

㈣ 靖江王府和明王城的區別,是同一個地方,還是不同的景點,值得看的有什麼,謝謝

靖江王城坐落於桂林市中心,它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孫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時修造的王城,內為一組容金碧輝煌、規模宏大的建築群,被評為中國5A景區。靖江王府是中國為數不多的集大學院校、風景名勝區(獨秀峰)、完整歷史建築物、歷史背景於一體的綜合性景區。

㈤ 江蘇靖江這塊有哪些地方稍微好玩點的

馬洲公園,牧城公園,另外現在鄉村也有很多庄園,例如麗園,藝海植物園等,商場的話有泰和國際還是不錯的哦!

㈥ 江蘇靖江市都有哪些名勝古跡

靖 江 的 名 勝 古 跡

蒼聖廟
在城東北一里左右,玉帶河之南,廟址十三畝,門廡殿寢均全。光緒三年,改楞嚴庵。

城隍廟

在察院東,明朝成化八年,知縣張汝華建。直至清朝,不斷修建擴建。

劉猛將軍廟

在瀾港側,清朝雍正十三年,知縣吳學濂奉朝廷旨意建。嘉慶間被坍,移建於寒山閘北。道光十七

年,御賜「福佑康年」匾額。

火神廟

在城北玉帶河之南。舊名靈雲庵。

天後廟

舊有二:一在蘇家港西,邑民公建;一在瀾港側,明朝崇禎間,里民褚正行建,均坍沒。清朝康熙

五年,知縣鄭重及縣丞白啟秀重建。乾隆五十六年,被潮將坍,知縣牛兆奎與紳士移建於寒山閘東南百

余丈,基地三畝二分零。嘉慶十九年,坍至殿前,經總督、巡撫、河官三院親臨勘察,用黃石築堤保護.

龍王廟

在城西北六里,基地五畝。

海神廟

在城西北七里水洞港。明朝天啟末年,里民毛士綸建,並助香火田五十畝。

呂祖廟

在北關外斗元宮西軒。清朝道光間另建山門,有司官春秋致祭。

葯王廟

舊在東關外,悟真觀東。清朝乾隆三十五年建,四十五年重修。後遷崇聖寺甬道左,即三皇廟。

三義廟

在斜橋鎮北市,明朝天啟三年,倪大立建。

文興廟

在西關外雞鵝市西,里民倪某建。

烈帝廟

即鶴雲庵前殿,在北關外,清朝知縣高攀龍建。

都天江神廟

舊稱東平廟,在東塔寺旁。明朝萬曆三十年,署縣事劉春葵建,祀唐張中丞(張巡)肖像其中,奉

香火二百餘年。後被坍,權移神像於東塔寺側廳。

社稷壇

在濟川門外一里左右,基地五畝,四周有土圍牆,門前有石坊。明朝成化九年,知縣張汝華建,清

朝嘉慶十七年坍沒。咸豐四年重建在官堤外,江安段下,基地五畝。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回瀾門外,東北半里左右,玉帶河之南,基地五畝,四周有土垣,門前有石坊,明成化九年,知

縣張汝華建。

先農壇

在觀海門外二里左右,基地五畝,四周有土垣,門前有石坊,明成化九年知縣張汝華建,後坍沒。

清朝雍正七年,知縣舒香重建。乾隆四十六年,風潮沖倒,知縣徐玉衡上報,領工料銀一百二十五兩五

錢九分,至五十一年知縣郭良義重建,嘉慶十五年坍沒。咸豐四年復建在蘇家港東,蘇宇茂段下,壇基

六畝。

邑厲壇

在回瀾門外,西北半里左右,基地五畝,四周有土垣,門前有石坊,明成化九年,知縣張汝華建。

武廟

在城南官堤河之南,北向,舊稱關帝廟,明朝萬曆三十年毀於倭。邑人朱正約捐資復建,崇禎十

年,知縣陳函輝修。清朝嘉慶十八年,江坍近廟,知縣楊承湛移神像於深仁堂,道光元年,知縣又來靖江重建。

㈦ 以導游的身份介紹靖江的名勝古跡作文六百字

位於柳江北岸市中心的柳候公園,是為紀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而建的公園,也是廣西最著名的名勝古跡。它始建於清代宣統元年(1909年),主要景點有:羅池、柳候祠、柳宗元衣冠墓、柑香亭等古跡和山水來歸盆景園、動物園、兒童樂園。 羅池 遊人進入柳候公園,沿著林蔭前行,就見一泓碧水,澄澈明凈,水旁有碑,刻了「羅池」二字。每當月亮升到東台山上空,倒影羅池水面,便構成柳州八景之一的「羅池夜月」的絕美景緻。羅池原來只是柳州城北的一泓野水,因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常在此散步,死後又托夢給生前部屬歐陽翼說要把自己的廟建在羅池旁而名聲大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來游柳州時,還專程訪問過羅池呢! 柳候祠 繞過羅池花徑,便到了柳候祠。該祠始建於宋代,重建於清朝,大門上的門聯是郭沫若的手筆,門聯是清代楊翰書寫的唐代韓愈的詩句:「山水來歸黃蕉丹荔,春秋報事福我壽民。」祠為紅柱丹梁的三進古屋。頭進薈集了明清以來的石刻三十餘塊,壁間懸掛柳宗元生平資料及後人的書畫作品,琳琅滿目,美不勝收。中廳有一座元代雕刻的柳宋元石刻像碑,在刻像旁的石刻中以「荔子碑」最為著名。碑文是摘自韓愈《柳州羅池廟碑》的《享神詩》。此詩贊頌柳候,字為宋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蘇軾親筆。唐宋三大文豪的文采神韻凝於一碑,所以人們稱之為「韓詩蘇書柳事碑」或「三絕碑」。 此外廳里還陳列著一塊「龍城石刻」,碑上的字體是柳宗元的手跡。此碑出土於明代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當時一直被挖出來的還有一把短劍,所以人們又叫它「劍銘碑」。現存的「龍城石刻」,是1933年柳州周耀文根據民間流傳的拓本勾勒上石的。祠的第三進是正殿,中央端坐著柳宗元的塑像,他頭戴褐色襆頭,身著唐朝官服,正手執狼毫,在凝神出鬼沒攻讀。 柳宗元衣冠墓 在祠後東側,這里松柏擁翠,肅穆雅靜。柳宗元逝世後,遺骸運回長安,柳州人於是便在柳宗元靈樞停放處,葬下他衣冠作墓來懷念他。 柑香亭 柳候祠左面隔著羅池,有一座六角長亭,這就是「柑香亭」。當年柳宗元曾在這里栽種黃柑,並寫有《種柑詩》廣為流傳,後人因此修建此亭。它碧瓦紅柱,脊吻飛翹,牖格精細,花飾俊美,掩映於桂花叢中,頗具特色。 交通:可在市內乘2路、6路公交車前往。 門票:現在已經免費了。 柳侯公園位於柳州市中心的柳侯公園是為紀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所建的公園,佔地15.52公頃。始建於1906年。公園內有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羅池、柑香亭等與柳宗元有關的古跡。公園中有近7公頃的人工湖,碧水曲橋,相映成趣,湖邊林木蔥蘢,涼亭假山,景色怡人。園中還有盆景園、動物園和兒童樂園等多姿多彩的遊玩場所和設施。是廣西旅遊主要名勝之一。柳侯公園猶如鬧市中的一塊綠洲,是人們公休假日和茶餘飯後散步遊玩的好場所。 「柳侯祠」原叫羅池廟,位於柳州市中心柳侯公園內的西隅,是柳州人民為紀念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柳宗元衣冠墓。柳宗元,字子厚(公元773--819年),原籍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虞鄉鎮)人,曾任唐朝禮部員外郎,因參加政治革新失敗被貶,晚年居官柳州(公元815--819年)。在柳州期間,做了許多有益於人民的事。他病死柳州之後三年,建有羅池廟祭祀他。北宋末年,宋徽宗追封他為「文惠侯」。因而紀念柳宗元的祠堂稱為「柳侯祠」。現在的「柳侯祠」是按照清代建築物重建的。柳侯祠古樸軒昂,塑有柳宗元及其部將的仿銅塑像,陳列有文物、圖表、書畫,詳盡介紹了柳宗元的生平和歷史功績,祠內還有柳宗元書寫的「龍城石刻」和蘇軾書寫的「荔子碑」等啤刻40餘方,膾炙人口。 柳侯公園內還有人工湖、盆景園、假山涼亭、曲橋迴廊、兒童樂園等可供人們休閑遊玩。05年上半年,柳侯公園清除人工湖淤泥,對園中的景觀進行了改造。取柳州市名石之一的柳江縣百朋鎮的太湖石,改變了人工湖濱駁岸的人工痕跡,形成曲折有致的湖岸線; 將園中的道路統一為自然質朴的青石板路和青磚路,呼應柳侯祠古建築的古風古韻;原柳侯公園內的動物園,已於05年「六一」前搬遷至帽合公園,那裡有著寬敞、較為舒適的居住條件,適合動物們生活,將動物園搬遷出公園,搬至離市中心較遠的地方,改善了動物的生活環境,遊人的游園

㈧ 靖江馬洲公園的簡介

靖江復馬洲公園在通江路制馬洲大道交匯處,就是新政府大樓,法院這些政府辦公地點的所在地。馬洲公園早有耳聞,但是沒有去過。馬洲公園是靖江市濱江新城公司投資一億元建設而成的城市休閑主題公園,景點還是有很多的九曲折橋,綠波金沙,兒童天地,觀湖聞曲,容湖廣場,容湖明珠等景點。今年剛修建完工,作為經常呆在家裡的人來說還是值得去的。這個網站有很多公園的圖片,你不妨先看看。http://www.xici.net/b942042/d82431580.htm

㈨ 靖江王城的景點

它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孫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時修造的王城。據明代黃佐《廣西藩封志》記載,王城辟有四門,南日端禮(後改正陽),北回廣智(後稱後貢);東日體仁(後謂東華);四日遵義(後改西華)。城垣左為宗廟,右為社稷。城內有承運門,承運殿。圍繞宮殿主體建築,還廣建樓堂廳院,亭閣軒室,構成一個舍碧輝煌、規模宏大的建築群。獨秀峰挺拔俊秀,矗立城中。山上建有玄武閣,觀音堂,三客廟、三神祠等。山下有月牙池。
三元及第坊 在靖江王城南面正陽(端禮)門上。清代學者阮元任兩廣總督時為連中三元的陳繼昌所立。三元, 是省級的鄉試、會試和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均名列第一,分別獲得解元、會元、狀元稱號的縮略。自唐代以科舉取士1000多年來,連中三元的僅13人,清代兩百多年中僅有2人。陳繼昌是臨桂人,把用巨石鐫刻的牌坊置於王城正門之上,是封建社會給科舉成名者的至高榮譽。 於桂林王城內,它是王城景區不可分割的部分。最早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詩句就刻在獨秀峰上。桂林山水甲天下800年一直作為點評桂林山水景色的不朽名句,但在20世紀80年代前,此語出自何人之口卻懸而未決。有的說它最早起源於宋朝末年李曾伯桂林山川甲天下詩句的一音之轉,也有的說它是來自於清代金武祥詩中的辭句。
獨秀峰與桂林著名的疊彩山、伏波山三足鼎立,是桂林主要山峰之一,相對高度66米。由3.5億年前淺海生物化學沉積的石灰岩組成,主要有3組幾乎垂直的裂隙切割,從山頂直劈山腳,通過水流作用,形成旁無坡阜的孤峰。獨秀山體扁圓,東西寬,端莊雄偉,南北窄,峭拔峻秀,有南天一柱之譽。山上建有玄武閣, 觀音堂, 三客廟、三神祠等,山下有月牙池。晨熹夕照,披上太陽的光輝,儼然一位紫袍玉帶的王者,故又被稱為紫金山。南朝宋顏延之詩,未若獨秀者,峨峨郛邑間;唐張固詩謂孤峰不與眾山儔,直上青雲勢未休。都突出寫它介然兀立的氣勢。

㈩ 靖江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孤山

位於靖江市區北面五六公里,屬於天目山余脈,是長江北岸、南通之上、內金陵容以下,蘇北大平原唯一的一座山,故而頗具盛名。據史料記載,孤山原先是長江江面上高聳的一塊礁石,後因江水沖擊,泥沙不斷在山腳下淤積,到東漢前後,漸漸形成陸地。陸地不斷延伸、擴展,明代弘治元年(1488年),孤山全部登陸,成為這片平原上獨特的山峰。

關於孤山的形成有兩種非常有趣的說法。一種說法是說當年鐵拐李裝滿山種的袋子破了,這樣大大小小的種子就落滿了地面,最小的一粒長成了孤山。還有一種說法是說秦始皇發怒的時候,用鞭子將一座大山抽成了三截,一截飛至南通叫狼山,一截飛至江陰叫黃山,還有一截就飛到了靖江叫孤山。

從明代開始,靖江人就著意修飾、打扮孤山,在山上陸續建成寺廟祠殿,梵林僧閣,使它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躡雲坊、摩崖石刻、不孤亭、望江樓等景點,引人遐思。民間文化的「活化石」講經、民間工藝品泥-、三月三孤山廟會,則孕育了孤山深厚的文化底蘊。每逢農歷三月三廟會,商賈雲集,百貨紛陳,場面壯觀。近年來,靖江開發區城北園區投資1200萬元建設孤山文化廣場,景觀樹、綠色草坪、景觀石將孤山山腳裝飾一新,使孤山成為靖江的招商新名片。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