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必去宮
1. 北京故宮的每個宮殿詳細介紹
1、太和殿
太和殿(明朝稱奉天殿、皇極殿),俗稱「金鑾殿」,太和殿高35.05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面積約2380多平方米。長寬之比為9:5,寓意為九五之尊。面積是紫禁城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規格,最富麗堂皇的建築。
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從東到西有一條長脊,前後各有斜行垂脊兩條,這樣就構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築術語上叫廡殿式。
檐角有10個走獸(分別為 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為中國古建築之特例。大約從14世紀明代起,重檐廡殿是封建王朝宮殿等級最高的形式。太和殿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
殿內有瀝粉金漆木柱和精緻的蟠龍藻井,殿中間是封建皇權的象徵——金漆雕龍寶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台上,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御座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背後是雕龍屏。
太和殿是故宮中最大的木結構建築,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築,也是中國最大的木構殿宇。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庄嚴絢麗。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禮、元旦等都在這里慶祝。
2、中和殿
中和殿(明朝稱華蓋殿、中極殿)是故宮三大殿之一,位於太和殿後。中和殿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闊、進深各為3間,四面出廊,金磚鋪地,建築面積580㎡。黃琉璃瓦單檐四角攢尖頂,正中有鎏金寶頂。四脊頂端聚成尖狀,上安銅胎鎏金球形的寶頂,建築術語上叫四角攢尖式。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內閣大臣和禮部官員行禮,然後進太和殿舉行儀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廟之前,也要先在這里審閱一下寫有祭文的「祝版」;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這里審視一下耕具。
3、保和殿
保和殿(明朝稱謹身殿、建極殿)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後。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長方形,面闊9間,進深5間,建築面積1240㎡。
黃琉璃瓦重檐歇山式屋頂。屋頂正中有一條正脊,前後各有2條垂脊,在各條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條岔脊,連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條,建築術語上叫歇山式。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保和殿也是科舉考試舉行殿試的地方。
4、內廷
故宮建築的後半部叫內廷,內廷宮殿的大門——乾清門,左右有琉璃照壁,門里是後三宮。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後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後半部在建築風格上同於前半部。前半部建築形象是嚴肅、庄嚴、壯麗、雄偉,以象徵皇帝的至高無上。後半部內廷則富有生活氣息,建築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園、書齋、館榭、山石等。
清代在隆宗門曾發生過一場激烈的戰斗。嘉慶十八年(1813年),中原一帶發生「天理教」農民起義,農民領袖林清策劃並領導京畿一支隊伍直接攻打紫禁城。九月十四日,起義軍喬裝打扮,兵分兩路,計劃從東、西華門進入宮城。
西華門一支在內應太監劉得才、劉金等人引領下迅速攻打到隆宗門,並在此展開激戰。此次紫禁城之變,「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嘉慶皇帝破例向天下發了「罪己詔」。至今隆宗門匾額上留有箭頭,相傳即這次戰斗的遺跡。箭頭位於匾額的左下側。
5、乾清宮
乾清宮在故宮內庭最前面。乾清宮是內廷正殿,高20米。重檐廡殿頂。殿的正中有寶座,內有「正大光明」匾。兩頭有暖閣。乾清宮是封建皇帝的寢宮。清康熙前此處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後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吏和召見臣下。
6、交泰殿
交泰殿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滿」之意。其建於明代,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攢尖,鍍金寶頂,龍鳳紋飾的方形殿。明、清時,該殿是皇後生日舉辦壽慶活動的地方。
清代皇後所謂親蠶典禮,需至此檢查祭典儀式的准備情況。清代的「寶璽」(印章)也收藏在這里。
7、養心殿
清朝自雍正之後養心殿成為皇帝在故宮內的實際居所。清同治年間慈禧、慈安二太後垂簾聽政就在養心殿東暖閣。
8、寧壽宮
內廷東側的寧壽宮是當年乾隆皇帝宣布退位後當太上皇養老皇宮,花費一百一十萬兩銀修建。
9、坤寧宮
坤寧宮在故宮「內庭」最後面。重檐廡殿頂。坤寧宮是明朝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後寢宮,兩頭有暖閣。清代改為祭神場所。雍正後,西暖閣為薩滿的祭祀地。其中東暖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緒三帝,均在此舉行婚禮。
在坤寧宮北面的是御花園。御花園里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山石和亭閣。御花園原名宮後苑,佔地11000多平方米,有建築20餘處。以欽安殿為中心,園林建築採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布局緊湊、古典富麗。
殿東北的堆秀山,為太湖石迭砌而成,上築御景亭,名為萬春亭和千秋亭的兩座亭子,可以說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為華麗的。
10、東六宮
故宮的東西六宮都是皇帝後妃和子嗣居住的地方。東六宮包含指景仁宮、延禧宮、承干宮、永和宮、鍾粹宮、景陽宮,東六宮建於明永樂年間。
東六宮包括鍾翠宮,承乾宮,景仁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其中,東太後慈安就住在鍾翠宮。另外,延禧宮也非常有名,因為紫禁城中唯一的一座西洋建築就在延禧宮內,他就是民間廣為流傳的水晶宮。
延禧宮在道光年間曾遭雷擊而毀壞,於是宣統年間清朝統治者決定造一座不怕火的宮殿,於是一座以漢白玉,玻璃為主要材料的宮殿就開始動工了。但當工程進行到一半時,清朝滅亡了,整個工程也被迫停了下來。目前延禧宮現在還沒有對外開放。
現在東六宮大都改為古代藝術品陳列館,其中有明清工藝美術館、陶瓷館、青銅器館、鍾表館、繪畫館、珍寶館。以參觀珍寶館和鍾表館的人數最多,鍾表館設在奉先殿,珍寶館設在故宮東北角的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這在座堂里。玩具陳列館設在坤寧宮以東的聯房叫東板房裡。
(1)故宮必去宮擴展閱讀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
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
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
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2. 故宮里一共有哪些宮殿
殿: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交泰殿
欽安殿 奉先殿 養心殿 皇極殿
太極殿 養性殿 英華殿 寶華殿
體元殿 體和殿 武英殿 南薰殿
文華殿 傳心殿
宮:
乾清宮 坤寧宮 寧壽宮 齋 宮
長春宮 翊坤宮 景仁宮 承乾宮
永和宮 鍾粹宮 景陽宮 壽安宮
壽康宮 建福宮 慈寧宮 咸福宮
重華宮 儲秀宮 永壽宮 毓慶宮
延禧宮 景福宮 咸安宮
花園:
御花園 建福宮花園 寧壽宮花園 慈寧宮花園
門:
午門 神武門 太和門 寧壽門
慈寧門 隆宗門 乾清門 景運門
西華門 東華門 皇極門 錫慶門
軒、堂、齋:
絳雪軒 頤和軒 古華軒 玉粹軒
三友軒 樂壽堂 摛藻堂 遂初堂
浴德堂 內閣大堂 大佛堂 養性齋
位育齋 倦勤齋 抑 齋 漱芳齋
含清齋
樓、閣、亭:
角 樓 閱是樓 雲光樓 萃賞樓
延趣樓 梵宗樓 慈蔭樓 吉雲樓
寶相樓 佛日樓 梵華樓 弘義閣
體仁閣 文淵閣 暢音閣 延暉閣
符望閣 雨花閣 景祺閣
萬春亭和千秋亭 浮碧亭和澄瑞亭
禊賞亭 矩 亭 擷芳亭 聳秀亭
碧螺亭 西井亭 東井亭
編輯於 2019-07-14
查看全部10個回答
竟不知這家故宮講解器已暢銷200多個國家_好評不斷
根據文中提到的故宮為您推薦
參觀接待故宮講解器,金牌廠家15年直銷,來電咨詢,尊享優惠。故宮講解器大牌好貨,商務接待效果,智聯不同凡響。
szwus.com.cn廣告
【攜程】北京故宮 訂門票上攜程 說走就走!
根據文中提到的故宮為您推薦
攜程門票價格低,即時預訂,無需等待,入園有保障!攜程旅遊,海量門票,投你所好!
攜程旅遊信息技術(..廣告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故宮有多少個宮殿?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故宮的建築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外朝」與「內廷」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故宮外朝、內廷的建築氣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位於整座皇宮的中軸線,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此外兩翼東有文華殿、文淵閣、上駟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內務府等建築。
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後三宮為中心,兩翼為養心殿、東六宮、西六宮、齋宮、毓慶宮,後有御花園。是封建帝王與後妃居住、遊玩之所。內廷東部的寧壽宮是當年乾隆皇帝退位後養老而修建。內廷西部有慈寧宮、壽安宮等。此外還有重華宮,北五所等建築。
3. 故宮裡面所有的宮名
故宮里最吸引人的建築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俗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後面有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庄嚴絢麗。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
經過三大殿後面的庭院,迎面有一座華麗的宮門,叫乾清門,是「內廷」的正門,建於明代。門前一對金獅和十個金缸相對排列。有時,清代皇帝在此舉行聽政儀式。門內為後三宮,乾清宮在前,是皇帝的寢宮,坤寧宮在後,是皇後的正宮,在兩宮之間夾立一個亭子形方殿,名叫交泰殿,是內廷的小禮堂。後三宮東西兩廂有存貯皇帝冠袍帶履的端凝殿,放圖書翰墨的懋勤殿,皇子讀書的上書房,翰林承值的南書房。東西兩側各有四門,東有日精門、龍光門、景和門、基化門;西有月華門、鳳彩門、隆福門、端則門,分別通向東六宮和西六宮。歷史上習稱的三宮六院,就是指的這里。
最後走到「御花園」,裡面有爛縵繁枝的蒼松翠柏和富有畫意的玲瓏假山,在富麗庄嚴殿堂的後面,別具一種幽美恬靜的氣氛。
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宮,皇後住坤寧宮,交泰殿則是皇後活動的場所。清朝後期,皇帝和皇後都搬至西六宮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養心殿,從雍正皇帝起,這里就成為皇帝理政和寢居之所,慈禧太後也在此垂簾聽政,時間長達40餘年。
紫禁城被稱為「殿宇之海」,總面積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周圍環繞著高10米,長3400米的宮牆,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
紫禁城分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殿為兩翼;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布局嚴謹有序。一條從午門、三大殿、後三宮直達御花園的欽安殿和神武門的中路,構成了整個故宮的中軸。這個中軸又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在紫禁城中軸宮殿兩旁,還對稱分布著許多殿宇,也都宏偉華麗。紫禁城4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所謂「九梁十八柱」,異常美觀。
4. 故宮有哪些宮
殿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交泰殿
欽安殿 奉先殿 養心殿 皇極殿
太極殿 養性殿 英華殿 寶華殿
體元殿 體和殿 武英殿 南薰殿
文華殿 傳心殿
宮
乾清宮 坤寧宮 寧壽宮 齋 宮
長春宮 翊坤宮 景仁宮 承乾宮
永和宮 鍾粹宮 景陽宮 壽安宮
壽康宮 建福宮 慈寧宮 咸福宮
重華宮 儲秀宮 永壽宮 毓慶宮
延禧宮 景福宮 咸安宮
花園
御花園 建福宮花園 寧壽宮花園 慈寧宮花園
門
午 門 神武門 太和門 寧壽門
慈寧門 隆宗門 乾清門 景運門
西華門 東華門 皇極門 錫慶門
軒、堂、齋
絳雪軒 頤和軒 古華軒 玉粹軒
三友軒 樂壽堂 摛藻堂 遂初堂
浴德堂 內閣大堂 大佛堂 養性齋
位育齋 倦勤齋 抑 齋 漱芳齋
含清齋
樓、閣、亭
角 樓 閱是樓 雲光樓 萃賞樓
延趣樓 梵宗樓 慈蔭樓 吉雲樓
寶相樓 佛日樓 梵華樓 弘義閣
體仁閣 文淵閣 暢音閣 延暉閣
符望閣 雨花閣 景祺閣
萬春亭和千秋亭 浮碧亭和澄瑞亭
禊賞亭 矩 亭 擷芳亭 聳秀亭
碧螺亭 西井亭 東井亭 御景亭
玉翠亭、凝香亭 浮碧亭 澄瑞亭
臨溪亭 箭 亭
其他
旭輝庭 竹香館 四神祠 露 台
南三所 南、北十三排 城隍廟
珍妃井 九龍壁 尋沿書屋 軍機處
鑾駕庫 堆秀山 堆秀山,明曰堆綉山
護城河 大禹治水圖玉山 城 垣
斷虹橋 咸若館
http://www.ebaomonthly.com:2480/window/arts/Palace/index.htm
5. 北京故宮的各宮介紹,分別有誰住過
給個來好評!
我打的雍正源時期的僅供參考 先說前朝三大殿吧 太和殿和以前的功能沒有變 主要就是金殿傳臚(宣布狀元 榜眼 探花人名什麼的)、舉辦大朝禮(皇帝登基什麼的禮儀)的時候用。中和殿是舉辦這些禮儀時暫時休息的地方。保和殿是舉辦殿試、舉辦宴會的地方。再說後三宮。從雍正開始皇帝基本上就不住乾清宮了,而是養心殿。交泰殿的功能沒有變 相當於皇後辦公室。坤寧宮由於皇帝都不在乾清宮了 所以皇後自然不能住了 也就改成祭祀用的場所了 皇後在內東路隨便找個地方住(住的位置不固定 完全是皇後自己喜歡住哪就住那)其他的地方也沒有太大的變化。 慈寧宮住太後 太妃(寡婦大院)南三所依然是皇子住的地方。東西六宮住嬪妃什麼的 唯一有所區別的就是現在的寧壽全宮(外東路)在雍正的時候並沒有大規模修建。寧壽全宮主要是乾隆修的 給自己養老的地方。 另外說一點 清朝皇帝一般不住在紫禁城 而是住在三山五園中。畢竟那地方比紫禁城待著舒服。
你要去故宮?我可以申請參加嗎 哈哈 我也想看看去
6. 北京故宮各宮殿排列順序
北京故宮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版中和殿權、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6)故宮必去宮擴展閱讀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故宮累計接待觀眾達到1億人次。2019年起,故宮將試行分時段售票。2018年9月3日,故宮養心殿正式進入古建築研究性保護修繕工作的實施階段。
參考資料
網路:北京故宮
7. 故宮里比較有意義和值得一去的宮殿有哪些
前三殿、後三宮是一抄定要去的,這是紫禁城的中軸線,裡面展示的是清代宮廷生活的原貌;其次是養心殿,那裡是雍正之後全國的政治中心;再次是西六宮中的長春宮和儲秀宮,那裡是慈禧太後在宮中居住並舉辦大壽慶典的地方(順帶著也就把其他四宮看了吧...);珍寶館(皇極殿、寧壽宮、乾隆花園)也可以去看看,那裡有好多稀世珍寶,皇極殿的宮廷原狀陳列只在指定時間開放;最後東六宮、武英殿、文華殿、奉先殿等都是一些展覽,可以選擇性的看一看。
8. 故宮有什麼地方最值得游覽
故宮在北京東城區,故宮又名紫禁城,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值得游覽的地方有很多,為了更好的游覽故宮,可以看下這條游覽路線(圖片上的紅點均是):
最後一個干貨分享給你:抓緊下載「咋拍」APP吧。路線上的每張圖片都帶位置信息,一鍵導航帶你到指定位置,既可以欣賞美景,又可以拍好照片,而且每張圖都有拍照小技巧幫你快速拍出好照片
9. 故宮裡面每個宮的介紹
1、坤寧宮
坤寧宮位於北京紫禁城交泰殿北,屬於北京故宮內廷後三宮之一,位於交泰殿後面。
2、慈寧宮
慈寧宮是古代中國宮殿建築之精華。始建於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朝慈寧宮為前代皇貴妃所居。
3、壽康宮
壽康宮,位於北京故宮內廷外西路,慈寧宮西側。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始建,至乾隆元年(1736年)建成,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光緒十六年(1890年)重修。
4、永和宮
永和宮是始建於明代的中國宮殿建築,屬於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承乾宮之東、景陽宮之南。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永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今名。
5、景仁宮
景仁宮是明清宮殿建築,屬於內廷東六宮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長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宮。
10. 故宮博物院中所有宮殿名字
宮殿的名字:
乾清宮、坤寧宮、寧壽宮、齋宮、長春宮、翊坤宮、景仁宮、承乾宮、永和宮、鍾粹宮、景陽宮 、壽安宮、壽康宮、建福宮、慈寧宮、咸福宮、重華宮、儲秀宮、永壽宮、毓慶宮、延禧宮、景福宮、咸安宮。
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但是有的宮殿是太監和宮女居住的,並沒有名字留下來。
(10)故宮必去宮擴展閱讀:
現代狀況: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對故宮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同時整理出大量的文物。
1961年國務院頒布故宮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宮博物院現存文物150萬件(套)。
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辟為「故宮博物院」。
21世紀以來,故宮博物院平均每年接待中外觀眾600—800萬人次。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觀眾的人數有增無減,可見人們對紫禁城的興趣長盛不衰。
2013年8月15日,壽康宮在進行原狀陳列後,也正式展出。而位於慈寧宮的雕塑館在2015年5月31日開館。而按照2015年規模,到2020年故宮的開放面積將達76%。紫禁城正在進行文物古跡修繕、環境整治、擴大陳列展覽的開放區域。
2014年11月23日,北京故宮吉祥物首度對外亮相,該吉祥物源自中國傳統的吉祥龍鳳形象,分別為龍「壯壯」和鳳「美美」。
2015年10月11日,故宮博物院正式對觀眾開放慈寧宮區域、午門雁翅樓區域、東華門等新的區域,使故宮的開放面積由目前的52%增加至65%。
2016年2月25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由故宮博物院主辦「太璞如琢——崔如琢藝術故宮大展」。 2016年4月12日,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故宮的開放面積再增11%,達76%,並開放多種形式的新展覽。
同時,「洛陽牡丹與故宮博物院牡丹題材文物聯展」在故宮開幕。有1.2萬盆從洛陽抵京的牡丹被分散布置於慈寧宮花園、乾清門廣場、慈寧宮、壽康宮、永康左門—右門、隆宗門外等區域,重現了清代紫禁城牡丹花開盛況。
2018年5月24日,故宮博物院決定自2018年6月開始實行周一全天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