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相關景點的介紹視頻
A. 誰能提供一些關於英國旅行景點的資料
英國旅遊觀光景點: 按照地圖所示把英格蘭割分成幾個大區更容易理解。根據不同的地勢和行業分布,甚至所屬居民的固定特徵,可以把這些地區區別開來。例如,人們認為居住在倫敦的人冷漠,原因外來移民太多,而英格蘭北部居民則較友好,容易接納外來人。一般來說,大都市之外的生活節奏較慢,也更為悠閑安逸。
你可以避開人口密集的都市中心,在許多平靜的英國鄉村或海濱尋找一處棲身之地。英國有9家國家公園、6家森林公園、200家鄉村公園 、600多英里有古跡價值的海岸線,以及數以千計的歷史建築物和花園。
英格蘭南部和東南部地區
英格蘭南部和東南部地區有英國的首都,以及多個海濱城市。周圍各郡既有和平寧靜的綠野,又有欣賞首都名勝的便利。高速火車可以滿足眾多上班族的需要。這個地區許多大學如白金漢郡學院和薩瑞大學就位於美麗的鄉村。再往東去,便是素有"英國花園"之稱的肯特郡 ,是陸路前往歐洲的必經之地。其實,鑲嵌在南部海岸線上的其它地區都有資格冠此美譽。有好幾所大學位於英格蘭南部的海濱和港口城市布萊頓、朴次茅斯和南安普頓。這里的城市與風景如畫般的鄉村融為一體。順著南部大道你可以觀賞美麗的海濱風光。在海岸線前沿,觀光者可以欣賞到不同類型的景觀:石灰岩峭壁、新建游東園、鵝卵石沙灘和維多利亞式棧橋。
倫敦,許多人選擇來倫敦學習。特別是有些人曾以觀光者身份到過這個都城,見識過那裡美麗的舊式建築、優雅的街景和寬曠的公園,歸去相當長一段之後,便忘卻了污濁的空氣和昂貴的物價。倫敦既是歐洲最 大的都市,也是一個對比分明的城市。百萬富豪與無家可歸者並肩而行,美麗的建築物旁邊處處可見60年代醜陋的辦公大樓。大倫敦市區和郊有眾多的教育機會。全英國大學生中有40%在倫敦就學。那裡也有成百上千所私人語言學校和職業學院。一旦你思鄉之情油然而生,你肯定能在倫敦找到家鄉的影子:食品、電影、報紙、 書刊或劇院。但倫敦也有不利之處。如果你想找機會練習你的英語,你會發現難以擺脫國際公民這種環境。與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們相識無疑是學在倫敦的好處之一,但你能無法盡可能與當地人說英語,特別是在語言學習時尤其如此。
英格蘭西南
由於大西洋暖流流經英格蘭西南角,那一帶的氣溫比英格蘭其他地方高,也是很吸引人的假日勝地。康沃爾和德汶周圍地區一般都很寧靜,但夏日裡也常常發生遊客塞車現象。德汶和臨近的薩默塞特地區因傳統奶茶而聞名和農場自製的果酒。這兩樣美味極受遊客歡迎,但肯定不適合節食者。
這里的自然風貌起伏多變,到處是高沼地和陡峭的河谷、壯觀的礁石海岸線和沙灘海灣。這里當然有必不可少的大眾酒吧、學院酒吧和夜總會,同時在西南地區就學的學生們也有很多參與水上體育活動 和機會,如帆船、室內與海上沖浪,以及潛水。西南地區失業率較高,許多人完全依賴夏季旅遊季節做買賣維持生計。由於這個原因,這個地區可以找到英國最便宜的住房。康沃爾是英國非常寧靜的地區,到倫敦的距離開車需五個小時。
英格蘭中部
你常常聽到人們用米德蘭茲一詞稱呼英格蘭中部。這個地區曾一度是英國工業革命的中心。如今,這里的工業已經失去了往日的輝煌,但是英國的第二大城市伯明翰依然是重要的製造業中心。人們常把伯明翰看作是購買咖喱的最佳去處,這里有英國最為集中的亞洲人口。這個地區的大城市萊斯特 、伯明翰和卡文垂都至少有兩所甚至三所大學。英格蘭中部地區也有著名的觀光景點,如艾馮河畔的斯特拉福是英國劇作家和 詩人威廉.莎士比亞的誕生和作古之地。英格蘭中部較南部平坦,大部分地區為典型的英國鄉村景色,接天碧綠野相連,時而有石頭建築物和城堡點綴其間。
英格蘭北部
北方地區多起伏的山區和農地,分布著許多的工業城鎮。奔寧山谷從德比郡一直延伸到與蘇格蘭交界處,將英格蘭北部地區分割為東西兩側。約克郡高沼地和山谷為徒步旅行者提供 了許多山區景緻。
這個地區曾是重工業基地。利物浦、雪菲爾德和紐卡素都曾有過工業化歷史,或者是繁忙的港口,或者製造鋼鐵和出產煤炭。近年來,這些地區特別是利物浦失業率很高。
不過,北方城市現在都在努力成為通訊和商業中心,大部分城市有劇場、音樂廳、運動場、藝術館和博物館設施,以滿足人們的不同愛好。北方地區的物價一般比南方便宜得多,只有個別地區例如約克市的住房費用較高。
蘇格蘭地區
蘇格蘭各地的地形相差懸殊。低地(大約從與英格蘭交界處到愛丁堡東南部地區)為起伏的丘陵,Cairngorms卻有荒涼不毛的懸崖。蘇格蘭鄉村有無以倫比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有些動物在英國其他地區難得一見。事實上,歐共體已將蘇格蘭七十多處珍鳥和候鳥棲息地列為"特殊保護區"。蘇格蘭是一年一度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家鄉。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是英國最大的藝術節,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文化活動之一,觀眾來自全世界各地。如果你對邊緣劇院、音樂和詩歌感興趣的話,藝術節是不能不去光顧的。如 果你的興趣在於科學,那麼愛西堡也不會讓你失望,愛丁堡也是世界上獨立舉辦科學節的最大城市之一。蘇格蘭科學家在攻克類似瘋牛病(BSE)以及愛滋病(AIDS)等人類疾病方面都處於前沿地位。蘇格蘭的文化生活蘇格蘭的起源和遺產具有非常浪漫的色彩。如今,塞爾特(Celtic)文化到處可見,但只有六萬多人使用原有的蓋爾語和塞爾特語,大部分居住在西部島嶼。雖然這種文化僅存於一小部分蘇格蘭人口中, 政府卻支持蓋爾語教學,增加蓋爾語電視廣播和對蓋爾文化機構的贊助,這也表明塞爾特文化是蘇格蘭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蘇格蘭人講英語有濃重的地方口音 ,這點你可能通過欣賞蘇格蘭籍的影星SeanConnery和EwanMcGregor的作品有所了解,如評論家所聲稱的那樣,他們也被當作男子漢的標准 化身而走紅。如果你喜歡跳舞的話,那麼蘇格蘭的民族土風舞"Ceilid"(發音為Kay-lee)是不能不以身試"舞"的。你將有機會學習蘇格蘭基本的民族舞蹈,開懷暢飲,沉浸在民族音樂和友好的氣氛之中。
蘇格蘭發行自己的貨幣,所有蘇格蘭的紙幣和硬幣在全英國屬於法定貨幣。蘇格蘭教育制度也與英格蘭不同,但這並不意味蘇格蘭的高等院校只限於接收蘇格蘭學生。許多學蘇格蘭學生跨越邊界南下讀 書,同樣多的英格蘭學生也北上進入蘇格蘭學習。法律制度的動作也不盡相同。
愛丁堡,愛丁堡是蘇格蘭首府,也是一個建在懸崖峭壁上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有蜿蜒起伏的街道。在18世紀未的19世紀初,愛丁堡是蘇格蘭文化頂峰時期的中心,產生了大衛.休莫這樣的哲學家。如今,蘇格蘭的城堡和皇宮、大教堂、古老的街道和美術館對世界各地的遊客和到蘇格蘭高校就讀的學生具有極大的誘惑力。
格拉斯哥是蘇格蘭最大的城市,居民有66萬人口,也是與愛丁堡和倫敦競爭的文化城市。格拉斯哥有數家大劇場、大美術館以及諸如Burrell等重要的美術品和實用藝術品收藏館 。
最近,格拉斯哥被一國際旅行社者雜志成千上萬讀者推選為"英國最友好的城市"。就食品和文化而言,格拉斯哥僅次於倫敦,與愛丁堡齊名。
威爾士
威爾士公園擁有國際性城市--例如,卡地夫市有非常壯觀的建築設計,維多利亞式拱廊和優雅別致的民宅以及某些不列顛島上最壯麗的景觀。這里重巒疊嶂,丘陵起伏,遍地的荒野、森林和崍谷吸引了 來自世界各地的無遊客。斯諾登尼亞、布雷肯燈塔和彭布羅克郡海岸都被辟為國家公園受到保護。幾十年前,煤炭和鋼鐵生產曾經是威爾士經濟的核心。因為來自進 口低價煤炭的競爭和採用其他發電方法,威爾士的煤炭工業現在已基本消失。雖然鋼鐵生產還佔有重要地位,但是擴張最快的領域是服務業的技術開發。
國王亨利七世於1485年統一了英格蘭和威爾士。他是帶有半威爾士血緣的國王,因此威爾士與英格蘭擁有共同的政治和文化制度,包括貨幣和法律制度。但是,威爾士有自已的國旗,不久將成立威爾士 有自己的國旗,不久將成立威爾士議會。威爾士語也是歐洲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大約公元前600年時由塞爾特人從歐洲傳入威爾士)。如今 ,威爾士語依然被居住在威爾士西部山區的蘭彼得(Lampetter)、阿伯里斯特維斯和其它一些地區的人們所廣泛使用。1942年之前, 威爾士語受到限制。但是從那時以來,威爾士人保存威爾士語的決心日益增強。現在有威爾士語電視和廣播電台,所有的威爾士學校都給16歲以下的學生開設威爾士語課程。雖然威爾士大學沒有單獨的塞爾 特語或威爾士語系,但是威爾士語作為學生現代語言選修課程,所有學生都可在學習其他主要課程的同時免費學習。威爾士高等院校的課程都用英語教授。
威爾士的文化生活,每個威爾士村鎮都有自己特有的地方傳統和習慣。每年一度的Hay-on-Wye"圖書城"(TownBooks)就在威爾士舉辦,吸引了國際著名的詩人、作家和其他文化人前來參加。威爾士悠久的音樂史與堅實的 文學傳統相媲美,在英國每年舉行的許多最著名的藝術節上都有表演。在Eisteddfods(直譯為"聚會")文化藝術節期間,音樂和文學藝術家們相互競爭,他們能講威爾士語。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在每年一度 的Llangollen國際音樂藝術節上載歌載舞,盡興發揮。皇家全國藝術節是藝術、工藝、文學、舞蹈和戲劇表演的盛會,該藝術節每年在威爾士的不同地點舉行 ,並由Gorwedd(藝術節游唱詩人協會)的大僧侶(ArchDruid)(古代牧師執事)主持。
卡地夫,自1995年以來,位於南格拉摩根的卡地夫一直是威爾士首府。因19世紀成為港口輸出威爾士谷地煤炭,卡地夫積累了豐富的海事文化遺產。該城市的核心建築物是始建於11世紀的 城堡,19世紀又按照新哥特式風格基本重建。作為活躍的文化中心,卡地夫有不少很好的博物館,例如威爾士民俗博物館和海事博物館。卡地夫也是威爾士橄欖球運動的大本營。卡地夫是倫敦以外電影和電 視節目製作公司最為集中的城市,擁有眾多與媒體相關的產業。這一點更加強了卡地夫的文化地位。除此之外,這里到處是咖啡廳、餐館、酒吧和酒店,成為你悠閑從容地欣賞最美麗鄉村景緻的場所。
北愛爾蘭地區
北愛爾蘭的六個郡處處是蔥綠蒼翠的低山丘陵,峽長而平靜的湖泊延伸到礁石海邊。很值得一去的地方是東北海岸的巨大石堤,它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幾百年前由於巨大的火山噴發而形成。
在1171年之前,愛爾蘭為一獨立國家。這年英國國王開始了一系列入侵愛爾蘭的行動。隨後從15世紀未到16世紀,英傑國群主發動了鎮壓愛爾蘭持不同政見者的運動。自那時以來,北愛爾蘭的歷史便充 滿了政治動盪,經常發生和平和暴力反抗。1801年,按照聯合法,愛爾蘭、英格蘭和蘇格蘭正式宣布統一,成為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1916年,民族獨立起義被鎮壓,起義俯視被處死。
新芬黨是愛爾蘭民族獨立黨,宣布愛爾蘭為共和國。1922年愛爾蘭獲得了國家自治權。古老阿斯特省的北方六郡被給予不加入的選擇權。當愛爾蘭於1949年完全獨立後,北方 各郡信奉新教的多數人口選擇繼續作為聯合王國的一部分,擁有獨立議會和有限自治政府。
從一開始起,北愛爾蘭議會中反對獨立的勢力就佔有多數席位,因而組成政府的部長也都來自反對獨立的方面。處於少數派的民族獨立黨不滿於這種一邊倒以及他們政治地位實際上被嚴重削弱的情況。
在60年代期間北愛爾蘭復難民權運動之後,爆發了一系列具有宗教色彩的暴力事件。這便是眾所周知的北愛爾蘭省民權和政治總是即"糾紛"的根源所在。 雙方的恐怖主義使北愛爾蘭嚴重的政治沖突更加惡化。1998年達成的北愛爾蘭和平協議,旨在結束宗教暴力沖突。它標志著所有政黨開始參與和平對話,能否成為尚需拭目 以待。對於反對獨立和爭取共和的雙方來說,實現北愛爾蘭永久和平所需的下一階段行動,即是解除非法武裝。
愛爾蘭的文化生活,北愛爾蘭的文化遺產豐富多樣。那裡有許多博物館,包括貝爾法斯特的阿斯特博物館、CountyDown的阿斯特民俗和交通博物館,以及阿斯特美國民俗園 。後者成功地記載了愛爾蘭人移居美利堅合眾國的歷史。除外,還有許多地方贊助的博物館的文化遺址。北愛爾蘭也有許多地方藝術節,包括有名的貝爾發斯特藝術節。北愛爾蘭藝術委員會向地方戲劇演 出公司、樂隊、交響樂團、劇院、作家和藝術家小組以及其他眾多的文化團體和個人提供贊助。
貝爾發斯特,貝爾發斯特市居住了三分之二的愛爾蘭人口,總人口將近50萬。該城市在19世紀隨著亞麻製品、制繩、造船工業的成員而迅速擴張。工業在該地區的發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貝爾發斯特處於北 愛爾蘭沖突的中心位置,但是近年來已經轉變成一個文化和觀光城市,有專門為記錄愛爾蘭文化遺產的博物館。雖然許多愛爾蘭人在18世紀和19世紀移居美國和紐西蘭(New Zealand),但是他們祖先的農庄依然保存下來。貝爾發斯特市和周圍地區可以訪問四位美國總統的家鄉。女王大學與貝爾斯特相距半英里。
吃,住,行.
英國的華人較多,而且很多主要從事飲食業,習慣中國飯萊的朋友在英國吃飯不會是一個大問題,隨團的旅客住的可能會比想像中的要差一些,主要看所訂的旅館好壞,沒有象中國新建大旅館那麼豪華,當然有錢也能住名人常去旅館過上幾夜,英國的交通設施,管理制度應該是世界一流的,但這十幾年來外來移人多達幾百萬,交通是不行了,但還是免強過得去.
習慣三例:
去英國旅遊人士應該注意尊重他人的習慣,千萬不要:
問當地英國人「您去哪兒」除非你熟悉此人、「吃飯了嗎?」中國人之間問題不大,但英國人認為你很粗魯。千萬不要打聽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尤其是在根本不熟悉的情況下.
公共埸合:英國人有排隊的習慣,排隊上公交車、火車或買報紙,很多場合下,小孩,婦女優先,加塞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坐車一般是先下後上,不要擁擠。
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如果他們認為一件商品的價錢合適就買下,不合適就走開,不過在一些自由市埸上,可以試一試,當然最好是由本地導旅的帶領下。
這里也有介紹可以看一下http://www.otrotter.com/uk/uk1.htm
B. 英國著名景點三個 簡單的英語介紹
一、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
1、英文
Buckingham Palace is the principal dormitory and office of the British monarch in London.
Located in Westminster, the palace is one of the venues for national celebrations and royal welcoming ceremonies,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tourist attraction.
Buckingham Palace is an important venue for gatherings at times of celebration or crisis in British history.
Buckingham Palace is now open to visitors. Every morning, there will be a famous handover ceremony of the guards, which has become a great view of British Royal culture.
2、中文
白金漢宮是英國君主位於倫敦的主要寢宮及辦公處。宮殿坐落在威斯敏斯特,是國家慶典和王室歡迎禮舉行場地之一,也是一處重要的旅遊景點。
在英國歷史上的歡慶或危機時刻,白金漢宮是一處重要的集會場所。現在的白金漢宮對外開放參觀,每天清晨都會進行著名的禁衛軍交接典禮,成為英國王室文化的一大景觀。
二、伊麗莎白塔(Elizabeth Tower)
1、英文
Elizabeth Tower, formerly known as Big Ben, is the Bell Tower of Westminster Palace, one of the world's famous Gothic buildings, the landmark building of London.
In June 2012, Britain announced the renaming of the Bell Tower of Big Ben, a famous landmark in London, as "Elizabeth Tower".
2、中文
伊麗莎白塔,舊稱大本鍾,即威斯敏斯特宮鍾塔,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築之一,倫敦的標志性建築。
英國國會會議廳附屬的鍾樓的大報時鍾,2012年6月,英國宣布把倫敦著名地標「大本鍾」的鍾樓改名為「伊麗莎白塔」。
三、聖保羅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
1、英文
St. Paul's Cathedral is the world's famous religious shrine, the fifth Cathedral in the world, the first cathedral in Britain.
and the second largest dome Cathedral in the world, ranking among the five cathedrals in the world.
2、中文
聖保羅大教堂是世界著名的宗教聖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國第一大教堂,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
四、倫敦塔(Tower of London)
1、英文
The Tower of London, a landmark palace and fortress in London, England, is located on the Thames River. James I (1566-1625) was the last ruler to live in the palace.
The Tower of London served as a fortress, armoury, treasury, mint, palace,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refuge and prison, especially for upper-class prisoners.
It was last used as a prison 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2、中文
倫敦塔,是英國倫敦一座標志性的宮殿、要塞,選址在泰晤士河。詹姆士一世(1566-1625)是將其作為宮殿居住的最後一位統治者。
倫敦塔曾作為堡壘、軍械庫、國庫、鑄幣廠、宮殿、天文台、避難所和監獄,特別關押上層階級的囚犯,最後一次作為監獄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五、威斯敏斯特大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
1、英文
Westminster Abbey, commonly known as Westminster Abbey, is situated on the North Bank of the Thames in London.
It was originally a Catholic Benedictine monastery. It was built in 960, expanded in 1045, built in 1065 and rebuilt from 1220 to 1517.
Westminster Church was the Catholic Benedict Church (one of the Catholic Hermitage) until the founding of the Anglican Church in 1540. After 1540, it became an Anglican church.
2、中文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通稱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篤會隱修院,始建於公元960 年,1045年進行了擴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進行了重建。
威斯敏斯特教堂在1540年英王創建聖公會之前,它一直是天主教本篤會(天主教的隱修院修會之一)教堂。1540年之後,成為聖公會教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白金漢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伊麗莎白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聖保羅大教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倫敦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威斯敏斯特教堂
C. 有沒有介紹世界各個國家自然景點的視頻
《世界游》,《玩轉地球》,《世界之旅》貌似叫這個名字。你搜一下『阿澀』,旅遊衛視的主持人。我很喜歡他主持的節目
D. 英國概況的介紹視頻!急需
你可以去看倫敦奧運宣傳片
E. 英國的景點英文介紹
1,愛丁堡城堡
Edinburgh castle is a symbol of the spirit of Edinburgh and even Scotland.
(愛丁堡城堡是愛丁堡甚至於蘇格蘭精神的象徵。)
Perched on top of dead volcanic rock, it overlooks downtown Edinburgh.
(聳立在死火山岩頂上,居高俯視愛丁堡市區。)
The annual march-past of the military band is held here in August.
(每年八月在此舉辦軍樂隊分列式。)
2,荷里路德宮
The palace of holyrood, formerly holyrood Abbey.
(荷里路德宮,前身為荷里路德修道院。)
It was later used as the royal residence, also known as the palace of the holy cross, at the end of the royal mile road.
(後被用於皇室住所,又名聖十字架宮,位於皇家哩大道的盡頭。)
It has been the main residence of Scottish Kings and queens since the 16th century.
(自16世紀以來一直是蘇格蘭國王和女王的主要居所。)
It is the setting of state occasions and official entertainment places.
(是國家場合和官方娛樂場所的設置。)
3,格林威治公園
Greenwich park includes the old royal observatory, the museum of navigation and Greenwich pier.
(格林威治公園包含舊皇家天文台、航海博物館、格林威治碼頭在內的整片區域。)
Maritime Greenwich.
(以「maritime greenwich」主題。)
It was listed as a world heritage site by UNESCO in 1997.
(在1997年時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珍貴遺產。)
4,聖瑪利教堂
St. Mary's church is located opposite king's college.
(聖瑪利教堂位於國王學院對面的聖瑪利教堂。)
Until the 18th century, it was the place where Cambridge university degrees were awarded, and then it became Senate House.
(在18世紀以前是劍橋大學授予畢業生學位的場所,後來才改到現今的Senate House。)
5,千禧巨蛋
The millennium dome's striking white dome is matched by steel pillars around it.
(千禧巨蛋醒目的白色圓頂,搭配著四周的鋼骨支柱。)
The millennium dome, on the Banks of the Thames, was once hailed as Britain's most successful paid tourist attraction.
(坐落在泰晤士河畔的「千禧巨蛋」曾被譽為英國最成功的收費觀光景點。)
It was also the climax of the year 2000 celebration in the UK.
(也曾是英國「慶祝2000年」活動最高潮的地點。)
But the millennium dome has been controversial from construction to completion.
(但「千禧巨蛋」從興建到落成一直爭議不斷。)
F. 英國景點介紹
英國這一稱呼,來源於英格蘭(England)。當我們說起英國,聯想到的往往是倫敦的霧氣和鍾聲,著名學府牛津、劍橋,或彬彬有禮卻冷淡的英國紳士,這些都是英格蘭的典型形象。實際上,英國的版圖包括了由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三部分構成的不列顛島及愛爾蘭北部的一部分地區,正式名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這也就是其英文簡稱U.K或G.B的原因。不列顛這個詞來源於古凱爾特語,意思是「多彩」。確實,蘇格蘭蒼涼的荒原、康沃爾湛藍的海水、威爾士寧靜的鄉村、曼徹斯特喧鬧的夜生活都共存於這個島國之中,繪成了一幅斑斕多彩的畫卷。
位置:位於歐洲大陸以西,與法國隔英吉利海峽相望。國土包括不列顛群島中的不列顛島及愛爾蘭島東北部地區。
面積:244,100平方公里
人口:5839.5萬
民族:主要為英格蘭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
語言:英語
宗教:英國的國教為基督教新教,也有部分居民信仰天主教,外來移民也帶來伊斯蘭教等宗教信仰
首都:倫敦
時差:標准格林威治時間,比北京晚8小時
貨幣:英鎊(Pounds),輔幣為便士(Penny),1英鎊等於100便士
國家電話代碼:44
英國旅遊城市
愛丁堡 巴斯 北愛爾蘭 格拉斯哥 劍橋 倫敦 曼徹斯特 牛津 約克 貝爾法斯特
英國旅遊景點
大本鍾 愛丁堡城堡 霍華德城堡 Kelvingrove藝術館 皇家新月樓 貝爾法斯特 牛津基督教堂學院 國王學院 艾伯特廣場 白金漢宮 聖三一學院 Quarry Bank紡紗廠 格拉斯哥大教堂 大英博物館 約克大教堂 阿什莫爾博物館 巨人之路 蘇格蘭博物館 羅馬浴池 威斯敏斯特教堂(西敏寺) 喬治廣場 卡里克索橋 彼得學院 皇家英里大道 巴斯教堂 約維克維京中心 阿戴爾中心 布萊尼姆宮 聖約翰學院 聖賈爾斯大教堂 彼斯特名牌購物村 國家鐵路博物館 圓形廣場 國家美術館 Dunluce城堡 布雷爾收藏館 凱瑟菲爾德 國家肖像畫廊 王子街 約克城堡博物
G. 英國的各個著名景點
英國主要城市地區介紹(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倫 敦 (LONDON)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跨泰晤士河下游兩岸,距河口88公里,是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由倫敦城 (亦稱金融城) 及周圍32個市組成,面積1650平方公里,人口700萬,倫敦始建於二千多年以前,公元四三年羅馬人佔領大不列顛島時已是重要的商業中心。十一世紀成為商業和政治中心,十八世紀為世界最大的港口和國際貿易中心。倫敦金融城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集中了全國最大的銀行、交易所和各種企業管理機構;西倫敦是王官、議會、政府各部門所在地,也是大商店、劇院和高級住宅區;東倫敦以下至河口為倫敦港區、船塢、碼頭、倉庫林立。希思羅機場是世界最大的航空港之一。一八六四年第一國際在倫敦成立,馬克恩和恩格斯曾在這里領導國際工人運動; 海格特墓地有馬克思墓。倫敦還有許多著名建築物,如倫敦塔、白金漢宮、西敏寺教堂、聖保羅大教堂、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等。 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天文台1948年遷至倫敦東南96公里處)為地球經度起算點。
蘇格蘭 Scotland
這里綠野處處,氣候濕潤,高地風光宛如水彩一般,再加上區內大大小小的湖泊無數,在陽光照射下,彷彿粒粒明珠,極為迷人。蘇格蘭海岸風光令人陶醉,西岸波濤洶涌,海岸陡峭彎曲;東岸則十分平緩,綿延的海灘,波平如鏡,沙細如雪。蘇格蘭境內有不少特產和風俗,舉世聞名,例如風笛、蘇格蘭裙等,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首推蘇格蘭威士忌,這種有獨特風味的酒,只生產於蘇格蘭高地中,當地濕潤的空氣,在酒精在橡木桶內揮發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獨有的蒸餾和儲存方法,亦使蘇格蘭威士忌成為舉世聞名的佳釀。
愛丁堡 Edinburgh
蘇格蘭的首府,是個風景秀麗的小城,依山傍水,地貌多姿,夏秋兩季綠樹成蔭,加上市內古跡文物甚多,素有「北方雅典」之稱。
愛丁堡市內的王子街,將城市一分為二,城南是舊城區,不少路面由碎石子鑲嵌而成,建築物仍保存古老風格。沿路可直達小山上的城堡。古堡下的王子街公園,紅花綠草,欣欣向榮,其中以鮮花堆成的巨鍾,不斷運行,引人注目。公園內不時有穿著傳統蘇格蘭裙的藝人表演風笛。
H. 求有關英國的旅遊景點的相關視頻,2分鍾左右的
中旅網站應該有的
I. 倫敦有哪些著名景點 倫敦旅遊景點介紹
威斯敏斯特宮:又稱議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是英國議會(包括上議院和下議院)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宮是哥特復興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該建築包括約1,100個獨立房間、100座樓梯和4.8公里長的走廊。盡管今天的宮殿基本上由19世紀重修而來,但依然保留了初建時的許多歷史遺跡,如威斯敏斯特廳(可追溯至1097年),今天用作重大的公共慶典儀式,如國葬前的陳列等。
倫敦眼:坐落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是世界上首座、同時截至2005年最大的觀景摩天輪,為倫敦的地標及出名旅遊觀光點之一。
格林尼治天文台:是英國國王理查二世於1675年在倫敦格林尼治建造的一個綜合性天文台,在8月10日安放了奠基石,同時國王也創建了皇家天文學家的職位(第一位擔任此職的是約翰·弗蘭斯蒂德),以擔任天文台的台長和「致力於以最忱治的關心和努力校正天體運動的星表,和恆星的位置,以便能正確的定出經度,使導航成為完美的藝術」。天文台坐落於格林尼治公園俯瞰著倫敦泰晤士河的一座小山上。
倫敦塔:是英國倫敦一座標志性的宮殿、要塞,選址在泰晤士河。詹姆士一世(1566-1625)是將其作為宮殿居住的最後一位統治者。
J. 介紹英國著名景點的網站
http://www.visitbritain.com/VB3-zh-CHS/index.aspx
這是抄英國政府襲的,裡面內容豐富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