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宜興旅遊度假區

宜興旅遊度假區

發布時間: 2020-12-12 16:00:13

㈠ 江蘇省級旅遊度假區有幾個

1.姜堰溱風景區
2.泰州華僑城溱湖生態旅遊度假區
3.駱馬湖旅遊度假區
4.世業州旅遊度假區
5.無錫宜興陽羨生態旅遊區
6.無錫市陽山國家生態休閑旅遊度假區
7.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
8.陽澄湖旅遊度假區
9.通州市開沙島旅遊度假區
10.武進太湖灣旅遊度假區
11.張家港「雙山島旅遊度假區
12. 南京珍珠泉旅遊度假區
13. 江蘇常州天目湖省級旅遊度假區

㈡ 宜興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雖然本人是抄地道的宜興人,但也沒玩過幾個,不過可以推薦幾個。如果是喜歡爬山之類的徒步遊玩,可以到竹海,或者龍池山,那裡風景很好,而且可以吃到很正宗的野味,農家菜,還可以自己去裡面的茶場采採茶葉,很有樂趣的哦。喜歡游洞的話,可以去善卷洞,張公洞,靈谷洞等,現在有旅遊1.2線的,乘車的話還是很方便的,尤其是善卷洞,裡面有梁祝的遺址,還有洞中乘船游,都很有特點。宜興城內的幾個景點基本就是龍背山森林公園和宜園,前面的適宜全家人遊玩,後面的適宜情侶遊玩。現在龍背山公園剛開了蝴蝶館,很受大家歡迎。其他的我就不怎麼了解了,你也可以上網搜下。

㈢ 宜興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碧鮮庵--主碧鮮庵又稱碧鮮岩碑。相傳碧鮮庵是西晉祝英台的讀書處。現善卷後洞外有一長碑,上刻「碧鮮庵」三個大字。碑身盾形,高約2.5米,依山而立。「碧鮮庵」三字是唐朝太守鳳翔節度使李鑌所書,魏楷,字體豐腴,端莊雍容。此碑於1994年12月被列為宜興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坡書院--東坡書院座落在宜興市丁蜀鎮東北隅的蜀山山麓。這里樹木蔥蘢,鳥語啁啾,一條小河從院門前靜靜的流過,環境十分雅緻;院內建築整齊壯觀,古樸典雅,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根據史書記載:東坡書院建於北宋年代,雖歷經千年的風雨滄桑,天災人禍,但代代鄉黨重文厚教,募資悉心修葺,至今仍保存完好
蘭山旅遊度假區--蘭山旅遊度假區位於宜興市東南、太湖之濱,因盛產蘭花,晉周處斬蛟聞名於世。1983年開發為太湖旅遊度假區,現有黑龍江農墾療養院、國家氣象局太湖療養院、青海石油管理局太湖療養院等
靈谷洞--靈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宜興「三奇」之一。位於宜興城西南28公里的王家塢靈谷山(石牛山)南麓,今陽羨茶場內。距張公洞僅6公里。全洞面積8160平方米,遊程1113米,有上、下兩個洞口,洞內有大小高低與鍾乳、石筍各有異趣的石廳七個,分隔貫穿,脈絡相承。洞中有石鍾乳、石筍、石花、石柱、石幔等,形狀奇異,色彩絢麗。其中高26米、寬7米的大石幔,如銀河直瀉,瑰麗奇特,為陽羨諸洞所僅見。洞外,群山四合,茶園翠綠,可領略山林風光
任肪公園--任肪公園座落於宜城鎮九濱公園內。任肪,南朝宋、齊、梁三代為官,梁武帝時為黃門侍郎,出任義興太守。為官清正廉明,深受百姓愛戴。公餘時間去垂釣,觀賞溪山景色。後人築台紀念,稱「任公釣台」。南朝時期,任公釣台是全國十大釣台之一,後列為宜興十景之一。
善卷洞--善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宜興「三奇」之首。位於宜興城西南約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長約800米, 全洞分上中下後四洞組成,洞洞奇異而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長120米,遊人多以洞中泛舟為一樂事

㈣ 求宜興旅遊景點排名榜,哪些比較值得去

宜興旅遊景點排名:善卷洞風景區、宜興陶瓷博物館、宜興竹海風景區、龍背山。比較值得去的是:善卷洞風景區、宜興陶瓷博物館、宜興竹海風景區。

善卷洞風景區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興「三奇」之首。善卷洞位於宜興城西南約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長約800米,全洞分上中下後四洞組成,洞洞奇異而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長120米,遊人多以洞中泛舟為一樂事。進入洞中,宛如進入一座地下宮殿。

㈤ 宜興有哪些景點

4A級景區有:
宜興善卷洞風景區 4A 2001 宜興竹海風景區4A 2006
宜興龍背山森林內公園 4A 2006 宜興團氿容風景區 4A 2006
宜興市陶祖聖境景區 4A 2008

宜興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獨特旅遊勝地。
我知道的宜興竹海就非常不錯,是中國四大竹海之一。

㈥ 宜興有哪些名勝地區

旅遊宜興地處長江三角洲太湖流域,隸屬無錫市,距太湖西64公里,與浙江、安徽兩省接壤,是江蘇省最南邊的一個縣級市;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產大米、毛竹、茶葉、溪蟹和太湖魚蝦,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古稱荊溪,源遠流長,文物古跡眾多,境內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麗。風景名勝4A級景區宜興善卷洞風景區 4A 2001 宜興竹海風景區4A 2006 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4A 2006 宜興團氿風景區 4A 2006 宜興市陶祖聖境景區 4A 2008陶祖聖境 陶的古都別有洞天的陶都宜興,物產豐富,風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獨特旅遊勝地。 宜興紫砂工藝始於北宋,盛於明清,繁榮於當今。集書畫、詩文、篆刻、雕塑於一體,成為獨步世界的藝術品。 2006年國務院公布了首批非物質遺產名錄,雄踞傳統手工技藝首位的,就是宜興紫砂。古往今來的工藝大師和民間藝人薪火相傳,見證著中華文明發展的源泉和永恆的魅力。 中國是茶的故鄉,世界給了宜興一把紫砂壺,並沒有忘記在裡面放一片茶葉。 茶的綠洲宜興是江蘇省最大的茶葉產區,地處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溫和濕潤,生長著被茶聖陸羽稱為「芳香冠世產,可以上供朝廷」的陽羨茶。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宜興陽羨紫筍茶與杭州龍井茶,蘇州碧螺春齊名。三國時代以「國山舜茶」稱雄江南,唐朝以「陽羨唐貢茶」名揚天下。 在宜興山區,茶園依山就坡,一望無際,人稱「茶的綠洲」。 竹的海洋太華山區,是江蘇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積達18萬畝。翠竹連崗接坡,挺拔茂密,層巒疊翠。山風過處,竹影婆娑,綠浪起伏,有「竹海」美稱。 宜興雅稱「洞天世界」,80多個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態,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跡」暨「海內奇觀」善卷洞與張公洞及絢麗多彩氣勢宏偉的靈谷洞名揚天下。 洞的世界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坐落在中國著名的「陶都」--宜興丁蜀鎮丁山北路50號,內有10個展廳,薈萃了三萬余件宜興生產的古今名陶精品,其中「五朵金花」--紫砂、青瓷、均陶、彩陶和精陶早就飲譽海內外,五千餘年的陶藝風貌,在此一覽無遺。自1988年以來,宜興市每兩年舉辦一屆「中國宜興陶瓷藝術節」。 宜興陶瓷博物館交通 乘5、6、45、46路公交及宜興旅遊一線可達省庄竹海省庄滿山遍野都是竹林,竹林面積約有兩萬余畝。山中曲徑通幽,溪水潺潺,登高遠眺,綠浪起伏,滿眼生機。當春天來臨,嫩竹拔節,破土而出,讓人充分體驗重歸自然的樂趣。 宜興南部盛產毛竹,約有20多萬畝竹林,素有「竹海」之稱,尤以省庄村的竹海為最著名。 省庄竹海交通 宜興旅遊1線可達,票價7元。 景區內游覽車票5元。 省庄竹海門票/開放時間 成人60元,兒童30元。 玉女潭玉女山莊位於宜興市蓮子山上,距城區23公里。唐李幼卿於此建別墅「玉潭庄」。明嘉靖間,名士史恭甫在這里構「玉潭院」和「玉光閣」,吳中才子文徵明為此寫下文采飛揚的《玉潭仙居記》。1984年,於舊址重新開發,越二年而成。面積16公頃,因潭命名,總稱「玉女山莊」。 玉女山莊游路婉蜒,奇石顯現,依山構築的門頭、碑亭、芙蓉亭、超然宇、大觀廓、玉光閣等十多處建築,錯落在山水、綠樹之間。其景觀有以石見長的「玉陽洞天」和以水取勝的「玉潭凝碧」兩部分。 玉陽洞天奇異的石景系地表石灰岩風化而成。自「期仙塹」上「芙蓉城」,穴竅穿透,延綿百餘米。盤旋而下,有瑤台、三珠洞、飛雲洞、普賢峰;曲折而上,則為集靈谷、會仙壇等。過此繞竹林,便到「石峽」,於此仰望,俗謂「一線天」。 由石峽穿「環玉崗」,即達「玉潭凝碧」景區。玉女潭在半山絕彎中,廣8米、深64米,旱不竭、雨不盈,水色瑩潔,光可照人。潭水清流漱石,緩緩下泄。 玉女潭交通 在宜興市區有旅遊1線專線旅遊車可到達玉女潭。旅遊1線走向:市車站--貝斯特大酒店--國際飯店--宜興賓館--宜興大酒店--分路口--川埠--陶瓷博物館--張公洞--玉女潭--靈谷洞--陶祖聖境風景區--竹海風景區。5:40—17:30,每25分鍾一班。 門票/開放時間 20元 開放時間:7:30—15:30。蘭山旅遊度假區蘭山旅遊度假區,位於宜興市東南、太湖之濱,因盛產蘭花,晉周處斬蛟聞名於世。 1983年開發為太湖旅遊度假區,現有黑龍江農墾療養院、國家氣象局太湖療養院、青海石油管理局太湖療養院等,共設有床位600多個。張公洞張公洞,又名庚桑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興「三奇」之一。位於宜興城西南約22公里的孟峰山麓,距東北的無錫市60多公里。該洞具大小洞穴達72個,各洞的溫度又不相同,素有「海內奇觀」之稱。相傳漢代張道陵曾在此修道,唐代張果老在此隱居,故稱張公洞。 溶洞面積約3200平方米,遊程1000餘米。自下洞入,為「海屋大場」,怪石崢嶸,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滿目。拾級而上,即煙霧繚繞的海王廳,又稱天蓬大場,為洞之精華所在。周圍還有地道洞、七巧洞、棋盤洞、一線曙光洞等。 張公洞洞中有洞,洞內套洞,大洞包小洞,一洞復一洞,洞洞不同,洞洞有奇。從海王廳經「雲梯」、「天橋」而上,由「天洞」出,即達孟峰山頂。岩壁有元代楊維校的題刻。洞頂有「望湖亭」,可遠眺太湖風帆。 交通 宜興旅遊一線直達。 門票/開放時間 35元 開放時間:7:00--17:00西施洞洞庭洞內景色壯麗奇特,曲折跌宕,在洞天世界中別具一格。 坐落於慕蠡洞邊,洞內直徑300米,有西施浣紗、西施橋、胭脂溪等50多處景觀。 交通 宜興旅遊一線可達。 門票/開放時間 22元 開放時間:8:00—16:30。靈谷洞全洞面積8160平方米,遊程1113米,有上、下兩個洞口,洞內有大小高低與鍾乳、石筍各有異趣的石廳七個,分隔貫穿,脈絡相承。洞中有石鍾乳、石筍、石花、石柱、石幔等,形狀奇異,色彩絢麗。其中高26米、寬7米的大石幔,如銀河直瀉,瑰麗奇特,為陽羨諸洞所僅見。洞外,群山四合,茶園翠綠,可領略山林風光。 靈谷洞當年為唐代詩人陸龜蒙探茶發現。陸曾僱人開挖,因工程力不能及而作罷,留下「龜蒙先生志未酬,唐宋至今未穿心」的遺憾。然宋以後陸續有人入洞探幽,今石壁上尚存宋、元、明、清遊人的遺墨。該洞開發工程始於1979年,1982年7月1日正式開放。 導游 靈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宜興「三奇」之一。位於宜興城西南28公里的王家塢靈谷山(石牛山)南麓,今陽羨茶場內。距張公洞僅6公里。 交通:宜興旅遊一線可達 門票/開放時間:40元 開放時間:7:30-16:30 特產宜興百合 宜興百合與蘭州百合、龍牙百合一起,為我國現時三種食用型百合,然而能入《本草綱目》者當數宜興百合。宜興百合含有多種生物鹼及澱粉、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具有滋補強壯、潤肺止咳、清熱利尿、理脾健胃、寧心安神等功效,能起到人參的部分作用。鮮百合、百合粉、糖水百合罐頭、百合羹等都很暢銷。宜興紫砂陶宜興陶瓷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其中紫砂陶最具特色。其別致的造型、精湛的工藝、古樸的色澤和優良的實用功能,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紫砂陶有壺、杯、瓶、盆等上千個品種,其中紫砂茶壺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還具有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夏不易餿等獨特優點。1984年,竹簡紫砂茶具在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贏得金獎。除紫砂陶外,還有被譽為「東方的綠寶石」的宜興青瓷,以及均陶、精陶、彩陶和工藝美術陶。 在紫砂壺的天地乾坤里,清雅的茶香,滋潤著中華民族厚重的文脈。

㈦ 宜興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碧鮮庵--主碧鮮庵又稱碧鮮岩碑。相傳碧鮮庵是西晉祝英台的讀書處。現善卷後洞外有一長碑,上刻「碧鮮庵」三個大字。碑身盾形,高約2.5米,依山而立。「碧鮮庵」三字是唐朝太守鳳翔節度使李鑌所書,魏楷,字體豐腴,端莊雍容。此碑於1994年12月被列為宜興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坡書院--東坡書院座落在宜興市丁蜀鎮東北隅的蜀山山麓。這里樹木蔥蘢,鳥語啁啾,一條小河從院門前靜靜的流過,環境十分雅緻;院內建築整齊壯觀,古樸典雅,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根據史書記載:東坡書院建於北宋年代,雖歷經千年的風雨滄桑,天災人禍,但代代鄉黨重文厚教,募資悉心修葺,至今仍保存完好
蘭山旅遊度假區--蘭山旅遊度假區位於宜興市東南、太湖之濱,因盛產蘭花,晉周處斬蛟聞名於世。1983年開發為太湖旅遊度假區,現有黑龍江農墾療養院、國家氣象局太湖療養院、青海石油管理局太湖療養院等
靈谷洞--靈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宜興「三奇」之一。位於宜興城西南28公里的王家塢靈谷山(石牛山)南麓,今陽羨茶場內。距張公洞僅6公里。全洞面積8160平方米,遊程1113米,有上、下兩個洞口,洞內有大小高低與鍾乳、石筍各有異趣的石廳七個,分隔貫穿,脈絡相承。洞中有石鍾乳、石筍、石花、石柱、石幔等,形狀奇異,色彩絢麗。其中高26米、寬7米的大石幔,如銀河直瀉,瑰麗奇特,為陽羨諸洞所僅見。洞外,群山四合,茶園翠綠,可領略山林風光
任肪公園--任肪公園座落於宜城鎮九濱公園內。任肪,南朝宋、齊、梁三代為官,梁武帝時為黃門侍郎,出任義興太守。為官清正廉明,深受百姓愛戴。公餘時間去垂釣,觀賞溪山景色。後人築台紀念,稱「任公釣台」。南朝時期,任公釣台是全國十大釣台之一,後列為宜興十景之一。
善卷洞--善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宜興「三奇」之首。位於宜興城西南約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長約800米, 全洞分上中下後四洞組成,洞洞奇異而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長120米,遊人多以洞中泛舟為一樂事
太平天國王府--太平天國王府位於宜城通貞觀路,始建於清代,原為史姓宅第,清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克宜興後,成為輔王楊輔清的府第,後又曾作為總王李秀成的行轅,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西施洞--西施洞座落於慕蠡洞邊,洞內直徑300米,有西施浣紗、西施橋、胭脂溪等50多處景觀。洞庭洞內景色壯麗奇特,曲折跌宕,在洞天世界中別具一格
徐悲鴻紀念館--徐悲鴻紀念館座落在宜城鎮公園路1號,是為紀念中國現代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徐悲鴻而建的一所紀念性的博物館。
徐大宗祠--徐大宗祠位於宜城鎮溪隱村,始建於明弘治五年(1492),是邑人徐溥的家祠,為江蘇文物保護單位
宜興陶瓷博物館--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坐落在中國著名的「陶都」--宜興丁蜀鎮丁山北路50號,內有10個展廳,薈萃了三萬余件宜興生產的古今名陶精品,其中「五朵金花」--紫砂、青瓷、均陶、彩陶和精陶早就飲譽海內外,五千餘年的陶藝風貌,在此一覽無遺。自1988年以來,宜興市每兩年舉辦一屆「中國宜興陶瓷藝術節」。
尹瘦石藝術館--尹瘦石藝術館1994年4月18日開館,原座落在周鐵鎮,1999年4月4日遷至宜興美術館。藝術館有三個展室,陳列尹瘦石先生捐贈的書畫、文物等作品200餘件(幅),其中包括尹瘦石自1941年起各個時期創作的代表作,林則徐、朱彝尊、康有為、章太炎、黃賓虹、徐悲鴻、何香凝、黃炎培、柳亞子等60多位名家的手跡以及新石器時代以來至清歷代的文物。
玉女山莊--玉女山莊位於宜興市蓮子山上,距城區23公里。唐李幼卿於此建別墅「玉潭庄」。明嘉靖間,名士史恭甫在這里構「玉潭院」和「玉光閣」,吳中才子文徵明為此寫下文采飛揚的《玉潭仙居記》。1984年,於舊址重新開發,越二年而成。面積16公頃,因潭命名,總稱「玉女山莊」。
張公洞--張公洞又名庚桑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興「三奇」之一。位於宜興城西南約22公里的孟峰山麓,距東北的無錫市60多公里。該洞具大小洞穴達72個,各洞的溫度又不相同,素有「海內奇觀」之稱。相傳漢代張道陵曾在此修道,唐代張果老在此隱居,故稱張公洞。
周培源祖居--周培源祖居位於芳橋鎮後村,原有兩處。一處在後村河南,為周培源祖父所建,是周培源的誕生地,80年代被大火焚毀。現存的一處為周培源父親周文伯於民國初所建。
周王廟--周王廟,又稱「英烈廟」、「周孝侯廟」,位於宜城鎮東廟巷內,始建於晉元康九年(229),是為祭祀晉平西將軍周處而建的專祠,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周處自幼臂力過人,好生事端,四鄰叫苦不迭 ,將他與山中虎,水中蛟並稱「三害」。稍長,幡然悔悟,立志除害補過,並拜師讀書。後任官為朝庭效力。元康元年(296)十一月率兵出征平西。終因梁王用心險惡,援兵不至,弦盡矢絕,力戰而死。建武元年(304)冬,追認平西將軍、清流亭侯, 孝,後人稱「周孝侯」。

㈧ 宜興有哪些度假區

江蘇 江蘇宜興旅遊介紹 別有洞天的陶都宜興,物產豐富,風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獨特旅遊勝地。 宜興地處長江三角洲太湖流域,隸屬無錫市,距太湖西64公里,與浙江、安徽兩省接壤,是江蘇省最南邊的一個縣;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產大米、毛竹、茶葉、溪蟹和太湖魚蝦,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古稱荊溪,淵遠流長,文物古跡眾多,境內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麗。 宜興素以陶瓷工藝揚名。從幾何印紋硬陶和原始青瓷到精美的紫砂陶,均為陶中上品。宜興制陶技術精益求精,不斷改進。宜興陶器發明創造於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成熟於晉宋,大放異彩於明清。相傳春秋時代的范蠡與西施,亦曾在此制陶。如今宜興陶業中心鼎蜀鎮,已由過去的家家做坯、處處皆窯的集鎮,變成了擁有二十多家工廠、近兩萬 名工人機械化生產的多品種陶瓷工業基地。 宜興又以茶葉、毛竹生產基地著稱。宜興陽羨紫筍茶歷來與杭州龍井茶,蘇州碧螺春齊名,被列為貢品。三國時代以「國山舜茶」稱雄江南,唐朝以「陽羨唐貢茶」名揚天下。在宜興山區,茶園依山就坡,一望無際,人稱「茶的綠洲」。這里的太華山區,是江蘇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積達18萬畝。翠竹連崗接坡,挺拔茂密,層巒疊翠。山風過處,竹影婆娑,綠浪起伏,有「竹海」美稱。 宜興雅稱「洞天世界」,80多個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態,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跡」暨「海內奇觀」善卷洞與張公洞及絢麗多彩氣勢宏偉的靈谷洞名揚天下。 宜興現已列為太湖中大風景區之一,是對外開放的旅遊勝地,旅遊機構、旅遊設施正在不斷齊全。明天的宜興,將更加燦爛輝煌!

㈨ 宜興哪裡好玩的地方嗎

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坐落在中國著名的「陶都」--宜興丁蜀鎮丁山北路號,內有10個展廳,薈萃了三萬余件宜興生產的古今名陶精品,其中「五朵金花」--紫砂、青瓷、均陶、彩陶和精陶早就飲譽海內外,五千餘年的陶藝風貌,在此一覽無遺。自1988年以來,宜興市每兩年舉辦一屆「中國宜興陶瓷藝術節」。
宜興陶瓷博物館交通
乘5、6、45、46路公交及宜興旅遊一線可達
省庄竹海
省庄滿山遍野都是竹林,竹林面積約有兩萬余畝。山中曲徑通幽,溪水潺潺,登高遠眺,綠浪起伏,滿眼生機。當春天來臨,嫩竹拔節,破土而出,讓人充分體驗重歸自然的樂趣。
宜興南部盛產毛竹,約有20多萬畝竹林,素有「竹海」之稱,尤以省庄村的竹海為最著名。
省庄竹海交通
宜興旅遊1線可達,票價7元。
景區內游覽車票5元。
省庄竹海門票/開放時間
成人60元,兒童30元。
玉女潭
玉女山莊位於宜興市蓮子山上,距城區23公里。唐李幼卿於此建別墅「玉潭庄」。明嘉靖間,名士史恭甫在這里構「玉潭院」和「玉光閣」,吳中才子文徵明為此寫下文采飛揚的《玉潭仙居記》。1984年,於舊址重新開發,越二年而成。面積16公頃,因潭命名,總稱「玉女山莊」。
玉女山莊游路婉蜒,奇石顯現,依山構築的門頭、碑亭、芙蓉亭、超然宇、大觀廓、玉光閣等十多處建築,錯落在山水、綠樹之間。其景觀有以石見長的「玉陽洞天」和以水取勝的「玉潭凝碧」兩部分。
玉陽洞天奇異的石景系地表石灰岩風化而成。自「期仙塹」上「芙蓉城」,穴竅穿透,延綿百餘米。盤旋而下,有瑤台、三珠洞、飛雲洞、普賢峰;曲折而上,則為集靈谷、會仙壇等。過此繞竹林,便到「石峽」,於此仰望,俗謂「一線天」。
由石峽穿「環玉崗」,即達「玉潭凝碧」景區。玉女潭在半山絕彎中,廣8米、深64米,旱不竭、雨不盈,水色瑩潔,光可照人。潭水清流漱石,緩緩下泄。
玉女潭交通
在宜興市區有旅遊1線專線旅遊車可到達玉女潭。旅遊1線走向:市車站--貝斯特大酒店--國際飯店--宜興賓館--宜興大酒店--分路口--川埠--陶瓷博物館--張公洞--玉女潭--靈谷洞--陶祖聖境風景區--竹海風景區。5:40—17:30,每25分鍾一班。
門票/開放時間
20元
開放時間:7:30—15:30。
蘭山旅遊度假區
蘭山旅遊度假區,位於宜興市東南、太湖之濱,因盛產蘭花,晉周處斬蛟聞名於世。
1983年開發為太湖旅遊度假區,現有黑龍江農墾療養院、國家氣象局太湖療養院、青海石油管理局太湖療養院等,共設有床位600多個。
張公洞
張公洞,又名庚桑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興「三奇」之一。位於宜興城西南約22公里的孟峰山麓,距東北的無錫市60多公里。該洞具大小洞穴達72個,各洞的溫度又不相同,素有「海內奇觀」之稱。相傳漢代張道陵曾在此修道,唐代張果老在此隱居,故稱張公洞。
溶洞面積約3200平方米,遊程1000餘米。自下洞入,為「海屋大場」,怪石崢嶸,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滿目。拾級而上,即煙霧繚繞的海王廳,又稱天蓬大場,為洞之精華所在。周圍還有地道洞、七巧洞、棋盤洞、一線曙光洞等。
張公洞洞中有洞,洞內套洞,大洞包小洞,一洞復一洞,洞洞不同,洞洞有奇。從海王廳經「雲梯」、「天橋」而上,由「天洞」出,即達孟峰山頂。岩壁有元代楊維校的題刻。洞頂有「望湖亭」,可遠眺太湖風帆。
交通
宜興旅遊一線直達。
門票/開放時間
35元
開放時間:7:00--17:00
西施洞
洞庭洞內景色壯麗奇特,曲折跌宕,在洞天世界中別具一格。
座落於慕蠡洞邊,洞內直徑300米,有西施浣紗、西施橋、胭脂溪等50多處景觀。
交通
宜興旅遊一線可達。
門票/開放時間
22元
開放時間:8:00—16:30。
靈谷洞
全洞面積8160平方米,遊程1113米,有上、下兩個洞口,洞內有大小高低與鍾乳、石筍各有異趣的石廳七個,分隔貫穿,脈絡相承。洞中有石鍾乳、石筍、石花、石柱、石幔等,形狀奇異,色彩絢麗。其中高26米、寬7米的大石幔,如銀河直瀉,瑰麗奇特,為陽羨諸洞所僅見。洞外,群山四合,茶園翠綠,可領略山林風光。
靈谷洞當年為唐代詩人陸龜蒙探茶發現。陸曾僱人開挖,因工程力不能及而作罷,留下「龜蒙先生志未酬,唐宋至今未穿心」的遺憾。然宋以後陸續有人入洞探幽,今石壁上尚存宋、元、明、清遊人的遺墨。該洞開發工程始於1979年,1982年7月1日正式開放。
導游
靈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宜興「三奇」之一。位於宜興城西南28公里的王家塢靈谷山(石牛山)南麓,今陽羨茶場內。距張公洞僅6公里。
交通
宜興旅遊一線可達
門票/開放時間
40元
開放時間:7:30-16:30
竹的海洋太華山區,是江蘇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積達18萬畝。翠竹連崗接坡,挺拔茂密,層巒疊翠。山風過處,竹影婆娑,綠浪起伏,有「竹海」美稱。
宜興雅稱「洞天世界」,80多個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態,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跡」暨「海內奇觀」善卷洞與張公洞及絢麗多彩氣勢宏偉的靈谷洞名揚天下。

㈩ 宜興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旅遊資源4A級景區
宜興善卷洞風景區 4A 2001
宜興竹海風景區 4A 2006
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 4A 2006
宜興團氿風景區 4A 2006
宜興市陶祖聖境景區 4A 2008
陶的古都別有洞天的陶都宜興,物產豐富,風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獨特旅遊勝地。
宜興紫砂工藝始於北宋,盛於明清,繁榮於當今。集書畫、詩文、篆刻、雕塑於一體,成為獨步世界的藝術品。
2006年國務院公布了首批非物質遺產名錄,雄踞傳統手工技藝首位的,就是宜興紫砂。古往今來的工藝大師和民間藝人薪火相傳,見證著中華文明發展的源泉和永恆的魅力。
中國是茶的故鄉,世界給了宜興一把紫砂壺,並沒有忘記在裡面放一片茶葉。
茶的綠洲宜興是江蘇省最大的茶葉產區,地處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溫和濕潤,生長著被茶聖陸羽稱為「芳香冠世產,可以上供朝廷」的陽羨茶。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宜興陽羨紫筍茶與杭州龍井茶,蘇州碧螺春齊名。三國時代以「國山舜茶」稱雄江南,唐朝以「陽羨唐貢茶」名揚天下。
在宜興山區,茶園依山就坡,一望無際,人稱「茶的綠洲」。
竹的海洋太華山區,是江蘇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積達18萬畝。翠竹連崗接坡,挺拔茂密,層巒疊翠。山風過處,竹影婆娑,綠浪起伏,有「竹海」美稱。
宜興雅稱「洞天世界」,80多個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態,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跡」暨「海內奇觀」善卷洞與張公洞及絢麗多彩氣勢宏偉的靈谷洞名揚天下。 洞的世界
宜興旅遊
宜興地處長江三角洲太湖流域,隸屬無錫市,距太湖西64公里,與浙江、安徽兩省接壤,是江蘇省最南邊的一個縣級市;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產大米、毛竹、茶葉、溪蟹和太湖魚蝦,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古稱荊溪,源遠流長,文物古跡眾多,境內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麗。
宜興百合
宜興百合與蘭州百合、龍牙百合一起,為我國現時三種食用型百合,然而能入《本草綱目》者當數宜興百合。宜興百合含有多種生物鹼及澱粉、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具有滋補強壯、潤肺止咳、清熱利尿、理脾健胃、寧心安神等功效,能起到人參的部分作用。鮮百合、百合粉、糖水百合罐頭、百合羹等都很暢銷。
宜興紫砂陶
宜興陶瓷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其中紫砂陶最具特色。其別致的造型、精湛的工藝、古樸的色澤和優良的實用功能,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紫砂陶有壺、杯、瓶、盆等上千個品種,其中紫砂茶壺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還具有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夏不易餿等獨特優點。1984年,竹簡紫砂茶具在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贏得金獎。除紫砂陶外,還有被譽為「東方的綠寶石」的宜興青瓷,以及均陶、精陶、彩陶和工藝美術陶。
在紫砂壺的天地乾坤里,清雅的茶香,滋潤著中華民族厚重的文脈。
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坐落在中國著名的「陶都」--宜興丁蜀鎮丁山北路50號,內有10個展廳,薈萃了三萬余件宜興生產的古今名陶精品,其中「五朵金花」--紫砂、青瓷、均陶、彩陶和精陶早就飲譽海內外,五千餘年的陶藝風貌,在此一覽無遺。自1988年以來,宜興市每兩年舉辦一屆「中國宜興陶瓷藝術節」。
宜興陶瓷博物館交通
乘5、6、45、46路公交及宜興旅遊一線可達
省庄竹海
省庄滿山遍野都是竹林,竹林面積約有兩萬余畝。山中曲徑通幽,溪水潺潺,登高遠眺,綠浪起伏,滿眼生機。當春天來臨,嫩竹拔節,破土而出,讓人充分體驗重歸自然的樂趣。
宜興南部盛產毛竹,約有20多萬畝竹林,素有「竹海」之稱,尤以省庄村的竹海為最著名。
省庄竹海交通
宜興旅遊1線可達,票價7元。
景區內游覽車票5元。
省庄竹海門票/開放時間
成人60元,兒童30元。
玉女潭
玉女山莊位於宜興市蓮子山上,距城區23公里。唐李幼卿於此建別墅「玉潭庄」。明嘉靖間,名士史恭甫在這里構「玉潭院」和「玉光閣」,吳中才子文徵明為此寫下文采飛揚的《玉潭仙居記》。1984年,於舊址重新開發,越二年而成。面積16公頃,因潭命名,總稱「玉女山莊」。
玉女山莊游路婉蜒,奇石顯現,依山構築的門頭、碑亭、芙蓉亭、超然宇、大觀廓、玉光閣等十多處建築,錯落在山水、綠樹之間。其景觀有以石見長的「玉陽洞天」和以水取勝的「玉潭凝碧」兩部分。
玉陽洞天奇異的石景系地表石灰岩風化而成。自「期仙塹」上「芙蓉城」,穴竅穿透,延綿百餘米。盤旋而下,有瑤台、三珠洞、飛雲洞、普賢峰;曲折而上,則為集靈谷、會仙壇等。過此繞竹林,便到「石峽」,於此仰望,俗謂「一線天」。
由石峽穿「環玉崗」,即達「玉潭凝碧」景區。玉女潭在半山絕彎中,廣8米、深64米,旱不竭、雨不盈,水色瑩潔,光可照人。潭水清流漱石,緩緩下泄。
玉女潭交通
在宜興市區有旅遊1線專線旅遊車可到達玉女潭。旅遊1線走向:市車站--貝斯特大酒店--國際飯店--宜興賓館--宜興大酒店--分路口--川埠--陶瓷博物館--張公洞--玉女潭--靈谷洞--陶祖聖境風景區--竹海風景區。5:40—17:30,每25分鍾一班。
門票/開放時間
20元
開放時間:7:30—15:30。
蘭山旅遊度假區
蘭山旅遊度假區,位於宜興市東南、太湖之濱,因盛產蘭花,晉周處斬蛟聞名於世。
1983年開發為太湖旅遊度假區,現有黑龍江農墾療養院、國家氣象局太湖療養院、青海石油管理局太湖療養院等,共設有床位600多個。
張公洞
張公洞,又名庚桑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興「三奇」之一。位於宜興城西南約22公里的孟峰山麓,距東北的無錫市60多公里。該洞具大小洞穴達72個,各洞的溫度又不相同,素有「海內奇觀」之稱。相傳漢代張道陵曾在此修道,唐代張果老在此隱居,故稱張公洞。
溶洞面積約3200平方米,遊程1000餘米。自下洞入,為「海屋大場」,怪石崢嶸,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滿目。拾級而上,即煙霧繚繞的海王廳,又稱天蓬大場,為洞之精華所在。周圍還有地道洞、七巧洞、棋盤洞、一線曙光洞等。
張公洞洞中有洞,洞內套洞,大洞包小洞,一洞復一洞,洞洞不同,洞洞有奇。從海王廳經「雲梯」、「天橋」而上,由「天洞」出,即達孟峰山頂。岩壁有元代楊維校的題刻。洞頂有「望湖亭」,可遠眺太湖風帆。
交通
宜興旅遊一線直達。
門票/開放時間
35元
開放時間:7:00--17:00
西施洞
洞庭洞內景色壯麗奇特,曲折跌宕,在洞天世界中別具一格。
坐落於慕蠡洞邊,洞內直徑300米,有西施浣紗、西施橋、胭脂溪等50多處景觀。
交通
宜興旅遊一線可達。
門票/開放時間
22元
開放時間:8:00—16:30。
靈谷洞
全洞面積8160平方米,遊程1113米,有上、下兩個洞口,洞內有大小高低與鍾乳、石筍各有異趣的石廳七個,分隔貫穿,脈絡相承。洞中有石鍾乳、石筍、石花、石柱、石幔等,形狀奇異,色彩絢麗。其中高26米、寬7米的大石幔,如銀河直瀉,瑰麗奇特,為陽羨諸洞所僅見。洞外,群山四合,茶園翠綠,可領略山林風光。
靈谷洞當年為唐代詩人陸龜蒙探茶發現。陸曾僱人開挖,因工程力不能及而作罷,留下「龜蒙先生志未酬,唐宋至今未穿心」的遺憾。然宋以後陸續有人入洞探幽,今石壁上尚存宋、元、明、清遊人的遺墨。該洞開發工程始於1979年,1982年7月1日正式開放。
導游
靈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宜興「三奇」之一。位於宜興城西南28公里的王家塢靈谷山(石牛山)南麓,今陽羨茶場內。距張公洞僅6公里。
交通
宜興旅遊一線可達
門票/開放時間
40元
開放時間:7:30-16:30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