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雲門山景點介紹
A. 雲門山的雲門山大覺禪寺
雲門復寺環境幽雅,風景奇特,制既是乳源的八景之一,亦為嶺南勝地。寺的四面層巒疊嶂,山高林密,猿猴、白鷳等珍禽異獸,時有出沒。環寺蒼松挺勁,竹影婆娑。更有雲門寺後山的風景名勝桂花潭,前來雲門寺者必往觀賞。從寺後向東北山徑而行二十多分鍾,即見潭形如盆,石壁環拱,潭內水清見底,潭深六尺有餘,瀑布從幾十尺高的崖頂飛流而下,置身潭畔,暑氣全消,神清氣爽,令人流連忘返。
據佛源和尚和雲門寺新任方丈明向法師介紹,雲門寺最大的特點在於它完全繼承了祖師的宗風,寺風嚴謹。直到現在還嚴格保持著過農禪生活,學修並舉,老有所養,幼有所學的叢林制度。
雲門寺除建築風格獨特外,其內部裝修與擺設也有其特點。在大雄寶殿釋迦牟尼的前面,有兩尊小型的漢白玉佛像,一立一卧,是緬甸佛教徒於1987年贈的,用純正的緬甸漢白玉雕刻而成,通體細滑,看上去具有強烈的質感,如真人肌膚一般,為雲門寺珍寶。殿內三面壁上是用陶瓷燒成的大型彩瓷佛畫,長24米、高4米,是我國當前佛寺中獨一無二的巨型彩色陶瓷壁畫。它生動地刻畫十八羅漢二十四諸天王四十二個人物,畫面下是十八羅漢,上層是二十四諸天像。
B. 乳源雲門山門票多少錢
乳源雲門山門票168元預訂價98元。
C. 游韶關乳源 雲門山遊玩作文
來我和媽媽、麗麗姐姐源去游覽我們山東青州的雲門山。那裡風光秀麗,奇山怪景,樹木茂盛,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自古為魯中名山。麗麗姐姐給我和媽媽做向導,給我們講解雲門山;它的主峰叫大雲頂,有洞如門,南北相通,遠望如明鏡高懸,夏秋時節,雲霧繚繞,穿洞而過,如滾滾波濤,將山頂廟宇托於其上,若隱若現,虛無縹緲,宛若仙境,蔚為壯觀,謂之「雲門」,或稱「雲門仙境」。
在主峰雲門洞南西側有一天然石罅,深不可測,名曰「雲窟」。雲門山松柏如海,鬱郁蔥蔥,危崖峭立,景色迷人。雲門仙鏡,歷來頗得佛、道兩教的青睞。雲門山的陽坡有大、小石窟5個,造像272尊。在雲門山陰,有一海內罕見的巨大型摩崖石刻「壽」字,人稱「雲門獻壽」。雲門山主峰名「大雲頂」,形若魚脊,山巔植「東岳大帝」之宮,樹「泰山老母」之祀,修盤山石級968級。登上雲門山巔,俯瞰眺望,山巒起伏,十分壯觀。建雲門山「天仙玉女祠」、「望壽閣」、紅牆青瓦,古色古香,巍偉壯觀。
D. 怎麼從韶關站到雲門山玻璃橋坐公交
從韶關站到雲門山玻璃橋坐公交的路線是從東站步行到火車站公交2元坐到西汽車站,每10分鍾一趟大概1個小時到乳源,那裡有到乳源的汽車,到乳源後坐公交到雲門寺10分鍾,也有到大峽谷的汽車1個多小時。雲門票價平時5元,乳源去雲門打的10塊。
韶關是粵湘贛交界地區商品集散中心,粵港澳輻射內陸腹地的「黃金通道」。韶關是國家規劃發展的一級鐵路樞紐和公路 運輸樞紐城市。韶關人均擁有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居全省地級以上市第一位,被譽為華南生物基因庫。擁有「 嶺南名郡」,「中國 鋅都」,「 有色金屬之鄉」,國家園林城市等稱號。著名景點有:滿堂客家大圍、丹霞山、南嶺自然保護區、南華寺等。
E. 韶關市乳源縣雲門山桂花潭的由來
韶關市乳源縣雲門山桂花潭的由來:
乳源桂花潭在雲門寺的後山,因分一、二、三回潭,又稱飛答泉三疊,因潭水周圍種滿桂花樹,桂花樹一開花,就很漂亮,所以又稱桂花潭。
桂花潭瀑布從30餘米高崖飛瀉而下,形如玉帛。水聲轟鳴,霧氣縈繞。潭周三面,石壁聳立,其形如盆,直徑20餘米。潭水清底,深達2米有餘。
桂花潭的人文情懷:
雲門寺,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柯岩風景區內,源於雲門文偃。文偃(864-949),俗姓張,嘉興(今浙江)人。出家後到各地參學。初參睦州道,後參義存,獲得印可。禪宗六祖惠能圓寂後,嗣法弟子有湖南南嶽懷讓和江西青原行思兩個法系。到唐末五代間,南嶽一系形成溈仰和臨濟二宗,青原一系分出曹洞、雲門、法眼三宗,合稱禪宗五家。雲門宗的傳承是:青原山行思--道悟--崇信--宣鑒--義存--文偃。文偃在福州象骨山雪峰廣福院得義存印可後,就來到韶州雲門山,修復殘破的光泰禪院,開創了自成一系的雲門宗禪風。其說教方式獨特,被稱作"雲門三句"。據《 五燈會元 》曰:"我有三句話,示汝諸人。一句函蓋乾坤,一句截斷眾流,一句隨波逐浪。"悟此三句便可入道。
F. 描寫乳源雲門山的作文
主峰大雲頂,有洞如門,南北相通,遠遠望去,如同明鏡高懸,夏秋時節,雲霧繚繞,穿洞而過,如滾滾波濤,將山頂廟宇托於其上,若隱若現,虛無縹緲,宛若仙境,蔚為壯觀,謂之「雲門仙境」。
最壯觀的當然要數山上的佛像和古代最大的摩崖漢字「壽」字。「壽」字通高7。5米,寬3。7米,光是底下的「寸」字就有2。5米,所以當地流傳著「壽比高山,人無寸高」,這個字距今已有400年的歷史了。好奇心使我慢慢地往上爬,最後竟然爬到了壽字的旁邊。「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句話一點也不錯,本來在遠處看得像印章一樣的「壽」字,在近處卻變得比冰箱還大。經導游介紹,我們還知道了山上一共有造像5窟,石佛272尊,可我快爬到山頂了也沒看見一尊石佛,後來才打聽到,每尊石佛大約只有黃豆那麼大,不仔細看怎麼能看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