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介紹家鄉撫順4大景點

介紹家鄉撫順4大景點

發布時間: 2020-12-10 22:26:47

㈠ 二年級口語交際介紹家鄉撫順

我的家鄉撫順
我的家鄉撫順地處遼寧東部,佔地1萬2千平方公里,擁有230萬人口的撫順,是一座因歷史而影響中國,以資源而聞名世界的現代工業城市,也是歷史文化厚重、人文景觀獨特、自然風光秀麗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撫順是清王朝的發祥地。撫順處處充滿了神異的色彩,被稱為「啟運之地」(鴻運開啟的地方)的撫順是瑞氣素生的龍興之地,清王朝在這里奠定了康乾盛世的根基,世界文化遺產、清朝關外三陵之首——永陵,依然佇立在興京城神奇的啟運山下。當年努爾哈赤登基稱汗的後金第一都——赫圖阿拉城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覺爾察城、御路古榆、啟運神樹無不向人昭示著那段神奇的歷史,引起遊人無盡的遐思。
撫順是滿族的發祥地。撫順時時洋溢著濃郁的滿鄉風情,被譽為「中華滿族第一鄉」的新賓縣內,中華滿族風情園中那全國唯一的滿族歷史文化長廊、滿族博撫順是滿族的發祥地。撫順時時洋溢著濃郁的滿鄉風情,被譽為「中華滿族第一鄉」的新賓縣內,中華滿族風情園中那全國唯一的滿族歷史文化長廊、滿族博物館、滿族老街、滿族農庄,滿族美食不僅讓您親身感受風情萬種的滿族民俗,深刻了解滿族文化和歷史,同時也讓您為一個自強不息的弱小民族在這塊熱土上發展壯大,為推動中國歷史文化寫下精彩篇章的歷史而感慨萬分。
撫順是滿族的發祥地。撫順時時洋溢著濃郁的滿鄉風情,被譽為「中華滿族第一鄉」的新賓縣內,中華滿族風情園中那全國唯一的滿族歷史文化長廊、滿族博物館、滿族老街、滿族農庄,滿族美食不僅讓您親身感受風情萬種的滿族民俗,深刻了解滿族文化和歷史,同時也讓您為一個自強不息的弱小民族在這塊熱土上發展壯大,為推動中國歷史文化寫下精彩篇章的歷史而感慨萬分。
我愛我的家鄉撫順!!!

㈡ 家鄉撫順的變化徵文

時光荏苒,轉眼間改革開放三十四年,祖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的家鄉撫順,也有著巨大的變化。我們大家都知道,所謂改革開放,就是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改革的實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目標,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同時相應的改革政治體制和其他方面的體制,以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和實現現代化的歷史要求。改革開放三十四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實現了現代化進程中的多次意義重大而影響深遠的歷史性轉變。改革開放這一名詞也已經家喻戶曉,深入百姓之心。
改革開放,給我們祖國帶來深遠影響的同時,給我的家鄉撫順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三十四年前,我還沒有出生。關於家鄉的一切事情,都是從爸爸,媽媽口中聽來以及查看一些書刊得來的。
改革開放前,撫順人民收入水平低,來源單一。城市居民家庭生活的主要來源是工資收入,而工資收入往往增長緩慢,收入水平低。改革開放前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商品價格波動較小,但受生產的制約,消費品短缺現象較為嚴重。當時,城市居民實現消費的主要形式是憑票證購買商品。不管你買什麼,都需要票。所以很多家庭所需要的物品,都有所限制,這一時期,居民消費水平極為有限,僅僅滿足於吃飽、穿暖等生活資料的消費上。

改革開放以來,撫順市的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不在滿足於短缺經濟下追求生活條件數量上的提高,而是越來越注重於提高生活質量。城市居民生活結束了溫飽階段,達到了小康的初級水平,實現了由量到質的轉變,正在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現在家裡人想要吃什麼就吃什麼,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再也不用考慮是否有票的問題。飲食上,過去家裡吃的東西特別單一,全家人只求吃飽就足夠了。如今,人們不但要吃的飽,更要吃的好。要營養均衡搭配,飯菜也要色香味兼具。穿衣水平也不再是以前那樣只要求保暖就好,而是更注重時尚品質以,舒適程度以及新穎美觀。過去的家庭里,家用電器少之又少,更別提什麼電視電腦洗衣機了。改革開放以來,由於經濟的迅猛發展,家家戶戶都有生活所需的各種電器。無論是洗衣做飯,打掃房間還是說娛樂消遣,現在的家用電器都給人們提供了更高品質的生活。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改革開放。
以上這些變化,對我來說,感受還不是特別真切。畢竟我出生下來,家裡面就有著各種家用電器,吃喝穿也不再使用票去購買了,給我印象最真切的,影響我最大的還是住房,交通,教育和環境以及娛樂這幾個方面。
先說住房方面。改革開放之前,爸爸媽媽那個時候,住的都是平房。我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家裡也是平房。附近的鄰居們住的也都是一樣的平房。夏天還好,冬天的時候,屋子裡就會很冷,就只能燒很多的煤炭和木頭去取暖。那是媽媽做飯特別不方便,每次燒煤都會給屋子裡弄得都是煙,嗆得眼淚直流。後來隨著我漸漸長大了,改革開放的進程也越來越快,家鄉的經濟也迅速的發展起來,我們家那裡都蓋起來樓房。現在我們的社區建設特別的完善。住進樓房裡,冬天再也不會覺得冷和被煙熏了。
還有交通方面。以前撫順的交通特別的不方便,交通線路很少,公交車次也很少。於是往往會遇見這種情況:要到達一個地方,需要轉很多車次,或者一旦錯過一輛公交,就要等上好長時間才能等到下一輛車。而且當時計程車也特別少,打車也很難。但是現在,城市交通十分發達,交通線路四通發達。出行再也不是問題,公交車站就設在家門口,隨處都可以見到計程車。除此以外,城市間的大巴也特別方便出行。既快速方便,又舒適安全。
再來談談教育方面。記得上小學的時候,老師都是在黑板上寫下教學內容,而現在已經全是大屏幕來展示老師做的課件。這樣就省去了很多老師書寫的時間,同學們看的也更加真切。而且,現在國家也免去了中小學生得學費,這給很多家庭解決了很大的負擔。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使國家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然後施行一系列的措施來造福老百姓。
接著我想說的是環境問題。三十多年前,人們考慮更多的是溫飽問題,人們都是為了生存在忙碌,因此很少注重環境保護。而如今,環境建設越來越完善,道路兩旁都是樹木草坪。人們也更加註重自己的行為舉止。不再像原來往土地上亂扔垃圾那樣,看著干凈的馬路花叢,大家都不忍心破壞這美好的環境。
最後我要說下娛樂。小的時候,每一年爸媽都帶我去勞動公園玩。最開始的時候,只有很少的游戲設施。而隨著我漸漸長大,游戲設施也越來越多。商量初中以後,我們撫順建成了皇家極地海洋世界,吸引來了很多遊客。我也時常去那裡玩。今年又建成了熱高樂園。撫順也從原先的工業城市,發展成了一個旅遊城市,經濟也被迅速帶動了起來。
革開放的政策給人民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這三十四年的變化不只發生在我的家鄉,也發生在全國各個城鄉之間。全國各地,全都由於政府施行的一項項政策:取消農業稅,義務教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等變得更加繁榮,更加富有新時代的氣息。因此,我堅信,我們這新一代一定會為祖國改革開放事業增添一份新的活力!

㈢ 用英語介紹自己的家鄉撫順

MY HOME TOWN
Nan jing is my home town. It is a large and beantiful city where peace and order reigns.
Like every city, there are many roads, but the widest and busiest one is the road where my school is situated. It is the main road. All kinds of trades are carrying on there. The asphalt pavements are very clean. Cars run to and fro, and hawkers hawk along them all day long.
The town has some banks, a post office, a police station and other government buildings. There are also several cinema halls, some amusement parks and a seaside resort.People houses are as a rule built of bricks, neat and strong. Most of them are either two-storeyed or three-storeyed buildings. New buildings are under construction. The town is growing steadily.
My home town is geting more and more beautiful.I like my home town.In future,We will have more beautiful buildings with the effort of ours.

不是撫順的,你可以小小的修改一下,呵呵!

㈣ 用英文介紹自己的家鄉,撫順

你給的分太少了,自己上詞霸翻譯吧.

㈤ 家鄉撫順一處美景作文300字

我們的家鄉撫順,在遼寧諸多城市中是個風景如畫,物產豐富,冬天最冷,夏天最熱,春秋兩季較短,四季分明的好地方。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天上的風箏多起來,戶外的行人多起來。渾河岸邊一派盎然生機。鵝黃色的草芽,爭先恐後從土壤里你拱出來,我鑽出來。不幾天,在拂面春風的搖晃下,綠了河堤,綠了鄉村,綠了大地。春天真的來了!
夏天裡,各種樹木迫不及待的展現自己的姿容。河堤北岸帶狀公園里的楊柳,形態各異。楊樹筆挺挺地站在那裡,全身披甲,像一個個威武的哨兵為遊人站崗。樹頭的枝葉即像大塊大塊的翡翠,在驕陽的照耀下,發出一閃一閃的光。又像一把把深綠色的遮陽傘,為人們納涼。而河邊的柳樹卻不同了。柔柔軟軟垂下的枝條,長滿了彎彎的細細的葉子,隨著河面吹過來的濕露露的風擺來擺去。好像是在給遊人表演輕盈歡快的迎賓舞,令人雀躍,令人陶醉。
春種秋實,收獲的季節到了。鄉下田野里,高粱漲紅了臉,稻穀笑彎了腰。菜園里茄子穿紫袍,東瓜披白沙。果園里,梨兒掛滿了枝頭,山楂搶著曬太陽,蘋果耐心地等待人們來採摘。秋天真是個金色的聚寶盆,收獲了許許多多金燦燦的果實。
下雪了!下雪了!潔白潔白的雪花,像五角星,像身披白紗的仙女,從空中飄飄灑灑地落下來,分外繞嬈。城裡鄉村一切都變白了。房子上積了厚厚的一層雪,房頂有平的,有尖的,還有圓的。大樹穿上潔白的衣裳。街路上鋪滿了雪白松軟的地毯,穿著各色服裝的人們走在上面,就像給地毯綉上了美麗的花。
我們的家鄉撫順四季分明,真是個宜人的好地方

㈥ 我的家鄉撫順秋天夜景作文。

秋天的夜晚是寧靜、安詳的,也是富有詩意的。
一輪明月掛在天上,撒下皎潔的月光,內好像給大地容鋪上了一層白霧。現在,靜靜地,一陣風打破了夜的寂靜。星星花仰著臉,幾只扇著翅膀的小飛蟲飛來飛去,好像給趴在岩石上的蛐蛐伴舞。菊花和桂花發出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清清的河水嘩嘩地流著,大樹忙著跟葉寶寶告別。
天越來越暗,夜深了,小花搖搖頭,對小草告別。小房子不舍地看著身旁的一朵野花,菊花和桂花的香味越來越濃。
秋天的夜晚,寧靜而安詳。

㈦ 我們的家鄉撫順的什麼在幾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長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1987年12月
中國的長城始建於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後聯成萬里長城。漢、明兩代又曾大規模修築。長城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結晶,象徵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承和民族精神。
長城位於中國北部,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全長約6700公里,通稱萬里長城。從公元前7世紀楚國築「方城」開始,至明代(1368~1644年)共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持續了兩千多年修築過長城,今天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長城大都建在山嶺最高處,沿著山脊把蜿蜒無盡的山勢勾畫出清晰的輪廓。在萬里城牆 上,分布著百座雄關、隘口,成千上萬座敵台、烽火台,使高低起伏的地形更顯得雄奇險峻,充滿巨大的藝術魅力。
西藏布達拉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1994年12月
布達拉宮在中國西藏拉薩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海拔3700多米,始建於公元7世紀,是歷世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是過去西藏地方統治者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依山而建的布達拉宮是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現佔地4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宮體主樓13層,高115米,全部為石木結構,5座宮頂覆蓋鎦金銅瓦,金光燦爛,氣勢雄偉,體現了藏族古建築迷人的特色。
宮殿的設計和建造根據高原地區陽光照射的規律,牆基寬而堅固,牆基下面有四通八達的地道和通風口。屋內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組成撐架。鋪地和蓋屋頂用的是叫「阿爾嘎」的硬土,各大廳和寢室的頂部都有天窗,便於採光,調節空氣。宮內的柱樑上有各種雕刻,牆壁上的彩色壁畫面積有2500多平方米。宮內還收藏了西藏特有的、在棉布綢緞上彩繪的唐卡以及歷代文物。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1987年12月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距北京城約50公里。1929年中國古生物學家裴文中在此發現原始人類牙齒、骨骼和一塊完整的頭蓋骨,並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獵及使用火的遺跡,以後陸續在龍骨山上發現一些猿人使用的石器和用火遺址。周口店遺址是世界上迄今為止人類化石材料最豐富、最生動、植物化石門類最齊全、而又研究最深入的古人類遺址。
北京人的平均腦量達1088毫升(現代人腦量為1400),據推算北京人身高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屬石器時代,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類,並能捕獵大型動物。北京人的壽命較短,據統計,68.2%死於14歲前,超過50歲的不足4.5%。
通過對這些考古資料的研究,證明北京猿人距今約69萬年,其創造出頗具特色的舊石器文化,對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文化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北京猿人的發現,還將用火的歷史提早了幾十萬年,他們居住過的洞穴里留下了很厚的灰燼堆。
雲南麗江古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1997年12月
麗江地處雲南金沙江上游,歷史悠久,風光秀美,自然環境雄偉,是古代羌人的後裔納西族的故鄉。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麗江建城始於宋末元初。直至清初的近五百年裡,麗江地區皆為中央王朝管轄下的納西族木氏先祖及木氏土司(1382年設立)世襲統治。
依山就水的麗江大研鎮,既無高大圍城,也無軒敞大道,但它古樸如畫,處處透出自然和諧。鎮內屋宇因地勢和流水錯落起伏,人們以木石與泥土構築起美觀適用的住宅,融入了漢、白、藏民居的傳統,形成獨特風格。當地常見的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
麗江一帶迄今流傳著一種圖畫象形文字「東巴文」。這種納西族先民用來記錄東巴教經文的獨特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著的圖畫象形文。如今分別收藏在中國以及歐美一些國家圖書館、博物館中的2萬多卷東巴經古籍,記錄著納西族千百年輝煌的歷史文化。
雲岡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2001年12月
雲岡石窟始建於公元460年,由當時的佛教高僧曇曜奉旨開鑿。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共有大小石窟53個,佛雕51000多尊,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與敦煌千佛洞、洛陽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
整個石窟分為東、中、西三部分,石窟內的佛龕,像蜂窩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貼在雲岡半腰。東部的石窟多以造塔為主,故又稱塔洞;中部石窟每個都分前後兩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頂布滿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補刻的小龕為最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後的作品。石窟雕塑的各種宗教人物形象神態各異。在雕造技法上,繼承和發展了我國秦漢時期藝術的優良傳統,又吸收了犍陀羅藝術的有益成分,創建出雲岡獨特的藝術風格。
武當山古建築群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1994年12月
武當山位於中國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西南,又名太和山、玄岳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聖地。武當意為「非真武不足當之」。名勝區面積為321平方公里,有眾多的自然勝景和人文勝景,武當山不但風景秀美,而且是一座重要的文化寶庫,山上古代建築中規模宏偉、工程浩大的道教宮觀,稱得上是世界古代建築史上的奇跡。山上人文景觀豐富,唐、宋、元、明、清各代在此均有構築。如今山上現存的大量古建築多為明代所建。
作為一座道教名山,武當山今日香火依然,那歷經滄桑的宮觀,悠揚的道家音樂,豐富的神話傳說,連同那些虔誠的香客,傳遞著古老的文化氣息。
北京頤和園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1998年11月
頤和園坐落於北京西郊,是中國古典園林之首,也是世界上最廣闊的皇家園林之一,總面積約290公頃。
這個由慈禧太後挪用海軍經費建造的園子,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環繞山、湖間是一組組精美的建築物,全園分三個區域:以仁壽殿為中心的政治活動區,以玉瀾堂、樂壽堂為主體的帝後生活區,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的風景游覽區。
頤和園的建築風格吸收了中國各地建築的精華,41米高的佛香閣是頤和園的象徵。萬壽山下昆明湖畔,共有273間、全長728米的長廊將勤政區、生活區、游覽區聯為一體。東部的宮殿區和內廷區,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風格,一個一個的封閉院落由游廊聯通;長廊以精美的繪畫著稱,計有546幅西湖勝景和8000多幅人物故事、山水花鳥,1992年以「世界上最長的長廊」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南部的湖泊區是典型杭州西湖風格,一道「蘇堤」把湖泊一分為二,十足的江南格調;萬壽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廟宇風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築;北部的蘇州街,店鋪林立,水道縱橫,又是典型的水鄉風格。
都江堰-青城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2000年11月
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建於公元3世紀,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是我國科技史上的一座豐碑,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觀。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為都江堰渠首工程。渠首主要由魚嘴分水堤、寶瓶口引水工程和飛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組成。李冰根據水流及地形特點,在坡度較緩處,鑿開一道底寬17米的楔形口子。峽口枯水季節寬19米,洪水季節寬23米。飛沙堰是中段的泄洪道,有排泄洪水和沙石的功能,寶瓶口具有引水和控制進水的作用。因而,都江堰水利工程科學地解決了江水的自動分流、自動排沙、自動排水和引水的難題,收到了「行水灌田,防洪抗災」的功效。
青城山
青城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稱丈人山,方圓100餘公里,高峰海拔1800多米,山林青翠,景色清幽。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後山。前山景色優美,文物古跡眾多;後山自然景物神秘綺麗如世外桃源。
青城山是我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主要風景名勝有建福宮、天然圖畫、天師洞、上清宮等。建福宮是游山的起點,始建於唐代,現尚存二殿三院;天然圖畫西距建福宮1000米,是清光緒年間建造的一座閣;天師洞是青城主廟,洞中有「天師」張道陵及其三十代孫虛靖天師像,其主殿——三皇殿中供有唐朝石刻三皇,殿內現存歷代石木碑刻中最著名的有唐玄宗旨書碑、岳飛手書的諸葛亮前後出師表等。
出天師洞,過訪寧橋,是祖師殿,北面有朝陽洞、上清宮。上清宮始建於晉代,現存廟宇為清同治年間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
重慶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1999年12月
重慶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大足石刻位於四川省重慶市,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中國唐、宋時期的石刻造像藝術的總稱。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為主,儒、道教造像並陳,而且「三教」、「兩教」合一的雕刻也很多。大足石刻,「凡佛典所載,無不備列」,在藝術上「神的人化與人的神化」達到高度統一。大足石刻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範,具有很高的文物、雕刻和旅遊價值,是一座難得的文化藝術寶庫,被國內外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明珠。
安徽古村落:西遞、宏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2000年11月
宏村
宏村位於安徽黟縣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縣縣城11公里。該村始建於北宋,距今已近千年歷史。古宏村人獨出機杼開「仿生學」之先河,規劃並建造了堪稱「中華一絕」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統看全村,就像一隻昂首奮蹄的大水牛,成為當今「建築史上一大奇觀」。全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餘幢。從村外自然環境到村內的水系、街道、建築,甚至室內布置都完整地保存著古村落的原始狀態,沒有絲毫現代文明的跡象。
西遞
西遞村東西長700米,南北寬300米,居民300餘戶,人口1000多。因村邊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遞送郵件的驛站,故而得名「西遞」,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稱。
村中各家各戶的富麗宅院、精巧的花園、黑色大理石製作的門框、漏窗,石雕的奇花異卉、飛禽走獸,磚雕的樓台亭閣、人物戲文,及精美的木雕,絢麗的彩繪、壁畫,都體現了中國古代藝術之精華。且「布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文化內涵之深」,為國內古民居建築群所罕見,堪為徽派古民居建築藝術之典範。
北京天壇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1998年11月
天壇位於北京城南端,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它嚴謹的建築布局,奇特的建築結構,瑰麗的建築裝飾,是中國古建築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瑰寶。
天壇東西長1700米,南北寬1600米,總面積為273萬平方米,相當於紫禁城的四倍。天壇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壇,圍牆分內外兩層,呈回字形。北圍牆為弧圓形,南圍牆為方形。這種南方北圓,象徵古代「天圓地方」之說。
主體建築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這里舉行祭天儀式。祈年殿呈圓形,直徑32米,高38米,是三重檐亭式圓殿,寶頂鎏金,碧藍琉璃瓦蓋頂。大殿結構十分獨特,不用大梁和長檁,檐頂以柱和枋桷承重,中央的四根立柱代表一年中的四季,外圍兩排各有12根柱子,分別代表十二月和十二時辰。大殿建於高6米的三層漢白玉石台上,使大殿產生出高聳雲端的巍峨氣勢。
北京故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1987年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為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它始建於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歷時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後在此登基執政。
紫禁城佔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都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這些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鍾樓,貫穿了整個城市,氣魄宏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它顯示著中國五百多年前匠師們在建築上的卓越成就。
游覽故宮,一是欣賞豐富多彩的建築藝術;二是觀賞陳列於室內的珍貴文物。故宮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貴文物,有文物約100萬件,佔全國文物總數的1/6,其中有很多是絕無僅有的國寶。
敦煌莫高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1987年12月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於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是敦煌石窟的代表。
莫高窟上下五層,南北長約1600米。始鑿於公元366年,後經十六國至元十幾個朝代的開鑿,形成一座內容豐富、規模宏大的石窟群。現存洞窟492個,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2400餘身,飛天4000餘身,唐宋木結構建築5座,蓮花柱石和鋪地花磚數千塊,是一處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為研究4~14世紀的中國古代社會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1997年12月
蘇州私家園林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至明代建園之風尤盛,清末時城內外有園林170多處。為蘇州贏得了「園林之城」的稱號。現存名園十餘處,聞名遐邇的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怡園等。
蘇州園林佔地面積小,採用變換無窮、不拘一格的藝術手法,以中國山水花鳥的情趣,寓唐詩宋詞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假山、樹木,安排亭台樓閣、池塘小橋,使蘇州園林以景取勝,景因園異,給人以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創造出具有詩情畫意的景觀,被稱為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在園林中游賞,猶如在品詩,又如在賞畫。為了表達園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園林建築又有匾額、楹聯之類的詩文題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園「遠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潔(拙政園「香洲」),還有表現園主企慕恬淡的田園生活(網師園「真意」、留園「小桃源」)等等,使園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產生出深遠的意境。
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2000年11月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區南面12公里處,是與大同雲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齊名的中國三大石窟之一。它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後,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宋等朝代達400餘年之久。密布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餘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現存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3600餘品,佛塔50餘座,造像10萬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
龍門石窟不僅佛像雕刻技藝精湛,而且石窟中造像題記也不乏藝術精品。龍門石窟還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葯、建築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因此,它堪稱為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
明清皇家陵寢
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2000年11月
明顯陵
明顯陵位於湖北省鍾祥市城東7.5公里的純德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睿皇帝和母親章聖皇太後的合葬墓,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陵墓面積1.83平方公里,是我國中南地區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我國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單體陵墓。其「一陵兩冢」的陵寢結構,為歷代帝王陵墓中絕無僅有。
明顯陵的建築格局,從整體看,宛如一個巨大的「寶瓶」,分內外圍城,外圍城高6米,寬1.8米,長3500餘米,紅牆黃瓦,隨山勢起伏,雄偉壯觀。外圍城南端為兩重陵門,稱新、舊紅門。明顯陵布局巧奪天工,工藝浮雕精美絕倫。
清東陵
清東陵位於河北省遵化市西北30公里處的馬蘭峪,界於京津、唐山、承德之中。陵園大小建築580座,是葬有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和同治五個清朝皇帝,再加上孝庄、慈禧和香妃等161人的大陵園。
清東陵四面環山,是清王朝帝王的主要陵寢之一,建築面積113萬平方米,由217座主要單體建築組成,比中國最大的古建築群——北京故宮還大10萬平方米。
清西陵
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15公里的永寧山下,是清代帝王陵寢之一,與河北省遵化縣東陵東西相對而稱西陵。這里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四位皇帝及他們的後妃、王爺、公主、阿哥等76人。共有陵寢14座,還有配屬建築行宮、永福寺,這里風景秀麗,環境幽雅,規模宏大,體系完整,是一處典型的清代古建築群。
其中崇陵位於泰陵東側、是光緒皇帝和隆裕皇後的陵墓,是中國最後一座帝陵。
北京明十三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2003年7月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東、西、北三面環山,是世界上保存較為完整和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陵區面積約120平方公里。群山之內,各陵均依山面水而建,布局莊重和諧。明成祖朱棣的長陵建於明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是陵區第一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前。
此後明朝營建的仁宗獻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憲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等11陵分別坐落在長陵兩側山下。陵區中部長達7公里的長陵神道(總神道)與各陵,相通。明崇禎帝朱由檢的思陵是最後一陵,此外,陵區內還建有明代妃墳7座、太監墓1座,並曾建有行宮、苑囿等附屬建築,周圍曾築有10個關城。
明末清初,陵區的部分建築受到戰爭破壞,此後其他建築也不斷殘壞。為此,於乾隆五十到五十二年(公元1785~1787年)對十三陵的主要建築進行過一次規模較大的修葺,民國後,北平市政府又於公元1935年修葺了長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對長、獻、景、永、昭、定、思7陵和神道建築進行修茸,並成功地發掘了定陵地下宮殿。
明孝陵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2003年7月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及皇後馬氏的陵墓。建陵工程始於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前後歷時30餘年之久。規模宏大,周圍22.5公里,是中國現存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
孝陵歷經滄桑,屢遭破壞,現存建築包括碑亭(俗名四方城)、神道、碑殿、享殿(孝陵殿)、方城、明樓和寶頂等。從起點下馬坊到金水橋為導引部分,其中最著名的要數歷經600餘年依然保存完好的神道石刻和金水橋以北的陵墓主體部分。
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1987年12月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5公里的臨潼區境內,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營建。其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中國歷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
秦始皇陵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陵園佔地近8平方公里,建有外、內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秦始皇陵封土原高約115米,陵基近似方形,狀如覆斗。頂部平坦,腰略呈階梯形。現存高76米,東西長345米,南北寬350米,佔地120750平方米。
陵墓地宮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槨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個,范圍廣及56.25平方公里。主要陪葬銅車、馬坑、珍禽異獸坑、馬廄坑以及兵馬俑坑等,歷年來已有5萬多件重要歷史文物出土。1980年發掘出土的一組兩乘大型的彩繪銅車馬——高車和安車,是迄今中國發現的體形最大、裝飾最華麗,結構和系駕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1974年以來,在陵園東1.5公里處發現從葬兵馬俑坑三處,成品字形排列,面積共達2萬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戰車百乘以及數萬件實物兵器等文物,引起全世界的震驚和關注,這些按當時軍陣編組的陶俑、陶馬為秦代軍事編制、作戰方式、騎步卒裝備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實物資料。兵馬俑的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20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1994年
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它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時約90年建成。
避暑山莊分宮殿區、湖泊區、平原區、山巒區四大部分。整個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
園內建築規模不大,殿宇和圍牆多採用青磚灰瓦、原木本色,淡雅莊重,簡朴適度,與京城的故宮,黃瓦紅牆,描金彩繪,堂皇耀目呈明顯對照。山莊的建築既具有南方園林的風格、結構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襲北方常用的手法,成為南北建築藝術完美結合的典範。
在避暑山莊東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著宏偉壯觀的寺廟群,這就是外八廟,外八廟以漢式宮殿建築為基調,吸收了蒙、藏、維等民族建築藝術特徵,創造了中國多樣統一的寺廟建築風格。
文化自然雙重遺產
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1999年12月
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市境內,在市區以南約15公里,處在武夷山脈北段的東南麓,景區面積約70平方公里。這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億萬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奇峰峭拔、秀水瀠洄、碧水丹峰、風光絕勝的美景,古人說它「水有三三勝,峰有六六奇」,被譽為「奇秀甲東南」。
武夷山還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南宋理學家朱熹在此居住40多年,設帳授徒,著書立說,被譽為「道南理窟」。而古越人的架壑船棺、漢代的古城墟、宋代的古瓷窯遺址和元代的御茶園等,使武夷山更成為人們訪古探奇,尋幽覽勝之地。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現存面積最大、保留最為完整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區內峰巒林立,原始森林茂密,景色融雄渾、古樸、雋秀於一體,而且有著極為豐富的生物資源,被納入聯合國「人與自然」保護區。
泰山風景名勝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1987年
泰山古稱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之譽。
泰山風景以壯麗著稱。累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托,雲煙嵐光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成為中國山水名勝的集大成者。泰山是天然的歷史、藝術博物館,泰山中軸線上現存各種石刻1800餘處,泰山岱廟天貺殿,與北京太和殿、曲阜大成殿並稱為中國三大宮殿,殿內有著名的《泰山神啟蹕回鑾圖》,是一幅模擬封建帝王封禪巡狩的大型古壁畫。靈岩寺千佛殿內的40尊宋代羅漢塑像也很有特色。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之說,從秦皇漢武,到清代帝王,或封禪,或祭祀,綿延不斷,並且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文人雅士更對泰山仰慕備至,千百年來,紛紛前來游歷,作詩記文。
黃山風景名勝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1990年12月
黃山雄踞風景秀麗的安徽南部,是我國最著名的山嶽風景區之一。風景區內重巒疊嶂、爭奇獻秀,有千米以上高峰77座。「蓮花」、「光明頂」、「天都」三大主峰,均海拔1800米以上,鼎足而立,高聳雲外,稱為「三天子都」。山中林木茂密,古樹繁多,森林覆蓋率達86.6%,有植物近1500種,動物500多種。
黃山美在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黃山的歷史文化沉積豐厚,歷代遺留的寺廟、亭閣、盤道、古橋和摩崖石刻共200多處,散布在名峰秀水之間,增添了不少古雅意趣。黃山腳下的歙縣、屯溪等地古跡繁多,尤以明代徽派古典建築藝術著稱於世。
峨眉山—樂山大佛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間:1996年12月
峨眉山
峨眉山以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佛教文化、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獨特的地質地貌而著稱於世。被人們稱之為「仙山佛國」、「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博物館」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譽。
峨眉山也是一座佛教名山,相傳是釋迦牟尼身旁的普賢大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它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道場。由於歷史變遷,現在峨眉山景區內尚存十餘處古寺,如報國寺、萬年寺、仙峰寺、洗象池、金頂等。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位於峨眉山東31公里的樂山市,依凌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又名凌雲大佛,為彌勒坐像,是樂山最著名的景觀。樂山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歷時90年大佛終告完成。佛像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大佛頭長14.7米,頭寬10米,肩寬24米,耳長7米,耳內可並立二人,腳背寬8.5米,可坐百餘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稱。
大佛依凌雲山的山路開山鑿成,面對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匯流處,造型庄嚴,雖經千年風霜,至今仍安坐於滔滔岷江之畔。樂山大佛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頭部共18層螺髻中,第4層、第9層和第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分別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遠望看不出。衣領和衣紋皺折也有排水溝,正胸左側有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但互未鑿通,孔壁濕潤,底部積水,洞口不斷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約有2米寬的浸水帶。這些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通風系統,防止了大佛的侵蝕性風化。

㈧ 撫順家鄉變化徵文

家鄉—撫順的巨大變化 我的家鄉撫順,位於遼寧省東部,屬長白山余脈,境內山巒連綿起伏,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森林茂密,各類資源十分豐富。撫順境內有一條長河—渾河,它宛如一條綵帶橫貫市區,哺育了世代撫順人。 撫順煤都有著百年的開采歷史,這個城市因煤而興因煤而起,然而常年的井工礦開采令城市不堪重負。改革開放三十年,撫順的變化是巨大的。聽媽媽說:「撫順以前空氣質量不好、沒有高大的建築、沒有豪華餐廳、到了夜間就黑漆漆的一片,整個城市煙霧繚繞,到處都散發著煤煙的味道,當時撫順還有很多小平房,一到晚上家家戶戶的煙囪里都會冒出濃煙,讓人感覺整座城市都被煙霧籠罩著。」而如今的撫順美麗又富饒,那樹林鬱郁蔥蔥,看!那榆樹高高壯壯的,像一位巨人守護著整個綠蔭,呵!那它的品格可真高尚!柳樹也不甘示弱。瞧,柳樹多麼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啊!她好像是用碧綠的辮子擋住了美麗的面孔。現在撫順就像綠的天堂! 變化最大的是那條河—渾河。以前的渾河河道很窄,河上的橋很少,而且有破舊,現在的渾河清澈見底,波光粼粼,日夜歡歌。就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卷,暢游其中,身臨其境,回味無窮;又彷彿是一首抒情詩,朗讀它,心中無限惆悵,時刻縈繞在我的心間;你說它又像不像一首歌呢,美妙動聽,回盪在每個撫順人心間! 你了解渾河嗎?春天,河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那幾株婀娜多姿的柳樹隨風擺動,像一位位溫情的小姑娘梳理自己的秀發。夏季,樹木們長得更茂盛了,倒映在河裡變成了一條綵帶,壯觀極了!秋天,燕子南飛,葉子變黃,落葉紛紛,落在河裡金光閃閃。冬天,雪花紛飛,柳樹依舊傲然挺立。河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別有一番情趣。 近幾年,撫順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也有了轉變,不是以前的溫飽了,而是想如何新的生活。這也預兆著新世紀的到來! 撫順的發展是迅速的,但我的心中還是對未來有著別樣的憧憬!

㈨ 我的家鄉撫順秋天夜景作文

  • 我的家鄉在一座大山下,雖說有些偏僻,但家鄉的山清水秀一定會令你流連忘返。

  • 春天,家鄉被一片綠色統治著。小草的嫩芽,綠油油的;大樹的新葉子,綠油油的;石頭上的青苔,綠油油的。山上,薄薄的冰霜融化了,還給了青山原本的綠色。村莊里上百棵柳樹又在春風中展示自己嫩綠的枝芽,「嘩,嘩」似乎在說,「我的新頭發多麼漂亮,多麼美麗呀!」村邊小湖裡的冰融化了,待了一冬天的小魚迫不及待的跳出水面,呼吸新鮮的空氣。

  • 夏天,村子裡一派青山綠水的景象。大山中,小草和大樹編織成一件漂亮的綠色晚禮服,山上的雜草和荊棘點綴著它,使它在崇山峻嶺中顯得更加美麗、耀眼。山頂川流不息的泉水緩緩的流向小溪,形成了一個壯麗的小瀑布。小溪旁,有些老人在談話,有些婦女在洗衣、洗菜,還有些小孩子在木橋上撩水嬉戲,他們玩得多快樂呀。望向村邊的小湖,水田連接,雲朵輕盈如紗,湖水碧波盪漾。村莊的夏天,像一首美妙的詩歌,更像一幅多彩的畫卷!

  • 秋天,天空向村子撒了一把金沙。村裡的樹都換上了金燦燦的服裝,放眼望去,金色已成了村子的一切。深秋,金葉子落下來,鋪滿每一條街,每一條路,每一個胡同,每個地方都被樹葉覆蓋著,滿是金燦燦的。小湖邊楓樹的落葉夾雜著遠處飄來的金色落葉落到湖面上,湖面上的藍色、紅色、金色,三種顏色交錯在一起,好美呀。

  • 冬天,鵝毛大雪覆蓋了所有。山上,不再有往常的綠色,冰霜與大雪凍住了這里的一切。小溪里也不再流水,小溪邊也不再有人,村裡的一切都被凍住了,凍得再沒見不到人來人往。但是,村外的一切好像還很活躍。湖面結了厚厚的冰,它的吸引不得不把貪玩的孩子拉去。湖面上,不少天真的孩子在盡情玩耍,周圍陪同的家長圍滿了小湖。然而,村裡的死氣沉沉要等明年的春天才會結束……

  • 我的家鄉,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她一年四季都是那麼迷人,正如我的母親。我祝願母親永遠富饒、美麗下去!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