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景區景點介紹
1. 岳陽有哪些景點
5A級景點:湖南嶽陽樓、岳陽君山
岳陽樓屹立於湖南省岳陽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地面海拔54.3米。景區內陸地東西長約130米,南北長約300米,陸地投影總面積3.9萬平方米。前瞰洞庭,背枕金鶚,遙對君山,南望湖南四水,北眈萬里長江。它雖在湖南省的北端,但正當中國中部,挨長江、伴洞庭,於洞庭湖居其口,於長江居其中。以水路言,從岳陽出發,上溯長江,經三峽,可通巴蜀;順長江東下,可達武漢、南京、上海等地,乃至遠涉重洋;沿洞庭湖及湘、資、沅、澧四水上溯,可與湖南76個縣市相連。以陸路言,緊靠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國道,在南北交通干線上亦處中端,極易轉入與之相連的其他鐵路、公路,通達各省。
岳陽樓包含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憂國憂民的情結,因而在近一千年來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地方。登上樓來,放眼望去,渾無際涯的「八百里」洞庭湖直入眼底,令人陡然間心曠神怡,頓覺入了「無我無人」之境。
岳陽樓景區除主樓外,尚有朱德同志書寫匾額的懷甫亭,建於明朝崇禎年間的仙梅亭,取材於呂洞賓「三醉岳陽樓」傳說的三醉亭,都具觀賞價值。此外,魯肅當年發布軍令的點將台,書法碑廊,小喬墓,魯肅墓都值移步一探以舒懷古之情。
岳陽樓下還有一個著名的詩書碑廊,該碑廊全長百米,式樣為仿古迴廊,古樸、莊重、典雅。
這一名樓建成的起因卻是因為軍事需要。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東吳孫權為了與劉備爭奪荊州,派大將魯肅率軍駐守巴丘,魯肅為了在洞庭湖上操練水軍,在洞庭湖邊的城頭上建了檢閱水軍的閱軍樓,這一閱軍樓便是岳陽樓的前身,至今岳陽樓景區范圍還存有魯肅閱兵處。至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中書令張說謫守岳陽,遂擴閱軍樓,稱南樓,後又改名為岳陽樓。隨後,岳陽的山青水秀和岳陽樓的雄偉引來了才華橫溢的文人騷客,張九齡、孟浩然、賈至、李白、杜甫、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李商隱等大家紛沓而至,登天下樓、賞天下水,並寫出上千篇膾炙人口的詩文,其中杜甫的《登岳陽樓》、李白的《與夏十二登陸岳陽樓》、李商隱的《岳陽樓》等均是語工意深的佳篇,遂使岳陽樓漸漸擴大了知名度。
推薦使用下騰訊地圖,最近上線的衛星地圖,衛星圖清晰度在業界屬名列前茅;街景地圖,是用專業攝影機錄制的真實地圖,看街景地圖,就像看監控攝像頭一樣;線框圖。可以查詢公交站和公交路線、駕車路線、地點、位置定位、查看周邊團購信息、實時路況、天氣、測距等功能。
2. 求岳陽樓景區各個景點的標識語圖片!!!
找岳陽樓景區的標識語圖片這個應該在網上找不到原圖的,但是我可以告訴樓主岳陽樓的標識牌是美景創意設計製作安裝設計的。你可以去找他們咨詢一下。希望可以幫助到樓主。
3. 岳陽樓洞庭湖風景區的主要景點
岳陽市西門復城頭的岳陽樓,建制築精巧雄偉,為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是我國古建築中的瑰寶,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
范仲淹《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兩句,世代為人們所傳誦。屹立於岳陽古城之上,背靠岳陽城,俯瞰洞庭湖,遙對君山島,北依長江,南通湘江,登樓遠眺,一碧無垠,白帆點點,雲影波光,氣象萬千。+ e6 Q' `6 F5 b/ p$ O
君山在岳陽市西南15公里的洞庭湖中,有七十二峰、36亭、48廟;山上古跡頗多,有舜帝二妃之墓、柳毅井、、秦始皇封山印、漢武帝的「射蛟台」等。此外汨羅江畔有屈子祠、杜甫墓等;景區還有慈氏塔、襟代文廟、魯錄墓、黃蓋湖、三國古戰場等名勝古跡。
4. 關於岳陽樓的簡介
岳陽樓位於湖南省岳陽市古城西門城牆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美譽,與湖北武昌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1988年1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岳陽樓主樓高19.42米,進深14.54米,寬17.42米,為三層、四柱、飛檐、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結為整體。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盔頂建築。
岳陽樓與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三國時,東吳大將魯肅奉命鎮守巴丘,操練水軍,在洞庭湖接長江的險要地段建築了巴丘古城。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魯肅在巴陵山上修築了閱軍樓,用以訓練和指揮水師。閱軍樓臨岸而立,登臨可觀望洞庭全景,湖中一帆一波皆可盡收眼底,氣勢非同凡響,這座閱軍樓就是岳陽樓的前身。
滕子京被貶至岳州,當時的岳陽樓已坍塌,滕子京於慶歷五年在廣大民眾的支持下重建了岳陽樓。樓台落成,滕子京又委人畫了一幅《洞庭晚秋圖》和一封求記書寄給當時的大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范仲淹,請他為樓作記。當時范仲淹正被貶到河南鄧州戌邊,見其書信後寫下了《岳陽樓記》。
岳陽樓的建築特色,岳陽樓為四柱三層,飛檐、盔頂、純木結構,樓全樓高達25.35米,平面呈長方形,寬17.2米,進深15.6米,佔地251平方米。中部以四根直徑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貫樓頂,承載樓體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圓木柱子支撐2樓,外以12根梓木檐柱,頂起飛檐。彼此牽制,結為整體,全樓梁、柱、檁、椽全靠榫頭銜接,相互咬合。
(4)岳陽樓景區景點介紹擴展閱讀:
岳陽樓坐西朝東,構造古樸獨特,岳陽樓台基以花崗岩圍砌而成,台基寬度17.24米,進14.54米,高度為0.65米。岳陽樓高度19米,在建築風格上,前人將其歸納為木製、三層、四柱、飛檐、斗拱、盔頂。岳陽樓是純本結構,整座建築沒用一釘一鉚,僅靠木製構件的彼此勾連。
「四柱」指的是岳陽樓的基本構架,首先承重的主柱是四根楠木,被稱為「通天柱」從一樓直抵三樓。除四根通天柱外,其餘的柱子都是四的倍數。其中廊柱有12根;檐柱是32根。這些木柱彼此牽制,結為整體,既增加了樓的美感,又使整個建築更加堅固。
斗拱是中國建築中特有的結構,由於古代中國建築中房檐挑出很長,斗拱的基本功能就是對挑出的屋檐進行承托。這種方木塊叫做「斗」,托著斗的木條叫做「拱」,二者合稱斗拱。岳陽樓的斗拱結構復雜,工藝精美,幾非人力所能為,當地人傳說是魯班親手製造的。斗拱承托的就是岳陽樓的飛檐,岳陽樓三層建築均有飛檐。
岳陽樓的樓頂為層疊相襯的「如意斗拱」托舉而成的盔頂式,這種拱而復翹的古代將軍頭盔式的頂式結構在古代中國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這頂就是岳陽樓最突出的特點——盔頂結構。據考證,岳陽樓是中國僅存的盔頂結構的古建築。岳陽樓採用純木結構,其造型因露明的木樑柱、構件、裝修具有線條優美的表現力,顯示出中國古建築的獨特的民族風格。
參考鏈接:網路 岳陽樓
5. 岳陽有哪些旅遊景點
1、岳陽樓抄
「洞庭天下水,岳陽天襲下樓」。它與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昌的黃鶴樓、山東蓬萊的蓬萊閣同享「中國四大名樓」美譽。自唐宋以來,李白、杜甫、白居易、韓愈等遷客騷人相繼登樓覽勝,寫下了許多不朽的篇章,從而使岳陽樓聲名日盛,雄視千古。樓內有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木雕板。
2、君山
君山,古稱湘山、洞庭山、有緣山,傳為神仙洞府之庭,因帝(舜)之二女居之而得名。君山位於岳陽市區西南15公里的東洞庭湖中,素以「集奇撮勝」之地著稱,是中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在岳陽樓下邊有船與之通行。
3、洞庭湖
古稱雲夢澤,為我國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兩省,面積2280平方公里。洞庭湖銜遠山、吞長江,碧波萬頃,浩無涯際,素以氣象萬千、美麗富饒聞名天下。
4、南湖公園
岳陽市南湖公園就位於南湖北岸,面積12.21公頃,該園的西面是被定為國際龍舟賽場的麥子港。水陸交通方便,風景秀麗宜人
其他的景點就沒什麼好玩的了。特色小吃沒有,但岳陽的菜味道還好。
6. 岳陽樓旁邊的景點有哪些
可以坐船去君山
可以在汴河街逛一下
魚都的魚不錯 尤其有一家 生意特別好
還有可以在洞庭湖風光帶散步
7. 岳陽樓有幾個景點可供參觀~!和它的歷史原由~!
岳陽樓與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三國時,東吳大將魯肅奉命鎮守巴丘,操練水軍,在洞庭湖接長江的險要地段建築了巴丘古城。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魯肅在巴陵山上修築了閱軍樓,用以訓練和指揮水師。閱軍樓臨岸而立,登臨可觀望洞庭全景,湖中一帆一波皆可盡收眼底,氣勢非同凡響,這座閱軍樓就是岳陽樓的前身。
閱軍樓在兩晉、南北朝時被稱為巴陵城樓,到唐朝時期方始稱岳陽樓。宋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滕子京被貶至岳州,當時的岳陽樓已坍塌,滕子京於慶歷五年在廣大民眾的支持下重建了岳陽樓。樓台落成,滕子京又委人畫了一幅《洞庭晚秋圖》和一封求記書寄給當時的大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范仲淹,請他為樓作記。當時范仲淹正被貶到河南鄧州戌邊,見其書信後,欣然奮筆疾書,寫下了名傳千古的《岳陽樓記》。《岳陽樓記》全文360餘字,字字珠璣,文章情景交融,內容博大,氣勢磅礴,語氣鏗鏘,尤其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句,哲理精深,體現了中華民族之偉大精神,為人們廣為傳誦。自此《岳陽樓記》名傳千古,岳陽樓也名滿四方。
岳陽樓在1700餘年的歷史中屢修屢毀又屢毀屢修。現在的岳陽樓沿襲了清朝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所建時的形制。新中國成立以後,人民政府多次撥款對岳陽樓進行了維修,還修建了懷甫亭、碑廊,重建了三醉亭和仙梅亭等古跡。1983年,國務院撥專款對岳陽樓進行了為期一年半的以「整舊如舊」為宗旨的落架大修。1984年5月1日,岳陽樓大修竣工並對外開放,修復後的岳陽樓保存了清朝的規模、式樣和大部分的建築構件。岳陽樓高21.35米,三層四角,佔地251平方米。樓體為純木結構,中部以四根直徑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貫樓頂,承載樓體的大部分重量。岳陽樓的樓頂為層疊相襯的「如意斗拱」托舉而成的盔頂式,這種拱而復翹的古代將軍頭盔式的頂式結構在我國古代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岳陽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它的建築藝術價值無與倫比。1988年1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8月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2001年元月核准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長江黃金旅遊線上湖南境內的唯一景點,是岳陽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岳陽旅遊業的龍頭。
8. 岳陽樓簡介
岳陽樓聳立在湖南省岳陽市西門城頭、緊靠洞庭湖畔. 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與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中唐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岳陽樓」。此時的巴陵城已改為岳陽城,巴陵城樓也隨之稱為岳陽樓了。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此登覽勝境,憑欄抒懷,並記之於文,詠之於詩,形之於畫,工藝美術家亦多以岳陽樓為題材刻畫洞庭景物,使岳陽樓成為藝術創作中被反復描摹、久寫不衰的一個主題。
現在的岳陽樓為1984年重修,沿襲了清朝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所建時的形制。登岳陽樓可瀏覽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
岳陽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它的建築藝術價值無與倫比。1988年1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8月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2001年元月核准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長江黃金旅遊線上湖南境內的唯一景點,是岳陽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岳陽旅遊業的龍頭。
唐開元四年張說貶到岳州後,決定張榜招聘名工巧匠,在魯肅閱兵台舊址修造「天下名樓」。有一位從潭州來的青年木工李魯班,手藝高強,擅長土木設計,被張說相中。張限李木匠在一個月內設計出一座三層、四角、五梯、六門、飛檐、斗拱的樓閣圖紙。誰知李魯班擺弄了一個月的時間,設計出來的圖紙只是一座過路小亭。張說很不滿意,再限七天時間,一定要拿出與洞庭出水形勝相得益彰的有氣派的樓閣圖紙。
正當李魯班一籌莫展時,一位白發老人走了過來,問清緣由,便把背的包袱打開,指著編有號碼的木它它說:「這些小玩意兒,你若喜歡,不妨拿去擺弄擺弄,或許會擺出一些名堂來。若是還差點什麼,就到連升客棧來找我。」李魯班接過來,擺了又撤,撤了又擺,果然構成了一座十分雄壯的樓型。大家十分高興,都說是祖師爺顯靈,向白發長者道謝。老人說自己是魯班的徒弟,姓盧。後來,老者在湖邊留下了寫有「魯班尺」3字的木尺,一陣風後不見了。工地上人群紛紛跪下,向老者逝去的方向叩頭不止。 不久,一座新樓拔地而起,高聳湖岸,氣象萬千。
9. 有關中國古建築岳陽樓的簡介
岳陽樓屹立於湖南省岳陽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地面海拔54.3米。景區內陸地東西長約米,南北長約300米,陸地投影總面積3.9萬平方米。
前瞰洞庭,背枕金鶚,遙對君山,南望湖南四水,北眈萬里長江。它雖在湖南省的北端,但正當中國中部,挨長江、伴洞庭,於洞庭湖居其口,於長江居其中。以水
路言,從岳陽出發,上溯長江,經三峽,可通巴蜀;順長江東下,可達武漢、南京、上海等地,乃至遠涉重洋;沿洞庭湖及湘、資、沅、澧四水上溯,可與湖南76
個縣市相連。以陸路言,緊靠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國道,在南北交通干線上亦處中端,極易轉入與之相連的其他鐵路、公路,通達各省。
岳陽樓包含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憂國憂民的情結,因而在近一千年來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地方。登上樓來,放眼望去,渾無際涯的「八百里」洞庭湖直入眼底,令人陡然間心曠神怡,頓覺入了「無我無人」之境。
岳陽樓景區除主樓外,尚有朱德同志書寫匾額的懷甫亭,建於明朝崇禎年間的仙梅亭,取材於呂洞賓「三醉岳陽樓」傳說的三醉亭,都具觀賞價值。此外,魯肅當年發布軍令的點將台,書法碑廊,小喬墓,魯肅墓都值移步一探以舒懷古之情。
岳陽樓下還有一個著名的詩書碑廊,該碑廊全長百米,式樣為仿古迴廊,古樸、莊重、典雅。
這一名樓建成的起因卻是因為軍事需要。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東吳孫權為了與劉備爭奪荊州,派大將魯肅率軍駐守巴丘,魯肅為了在洞庭湖上操練
水軍,在洞庭湖邊的城頭上建了檢閱水軍的閱軍樓,這一閱軍樓便是岳陽樓的前身,至今岳陽樓景區范圍還存有魯肅閱兵處。至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中書
令張說謫守岳陽,遂擴閱軍樓,稱南樓,後又改名為岳陽樓。隨後,岳陽的山青水秀和岳陽樓的雄偉引來了才華橫溢的文人騷客,張九齡、孟浩然、賈至、李白、杜
甫、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李商隱等大家紛沓而至,登天下樓、賞天下水,並寫出上千篇膾炙人口的詩文,其中杜甫的《登岳陽樓》、李白的《與夏十二登陸岳陽
樓》、李商隱的《岳陽樓》等均是語工意深的佳篇,遂使岳陽樓漸漸擴大了知名度。
但岳陽樓真正聞名天下,卻是在北宋時,因了當時的大文學家、政治家范仲俺的一篇《岳陽樓記》。慶萬四年(公元1044年),滕子京被貶為岳州知州,他惜
岳陽山水之秀異,第二年便開始重修岳陽樓,修好後請人畫了一幅《洞庭晚秋》圖,寫信邀他的好友范仲淹為修葺一新的岳陽樓作記。范仲淹不負好友重託,一篇
《岳陽樓記》360餘字,字字珠璣,成為千秋絕唱。其中的「余觀夫巴陵勝狀…」一段,述盡天下樓、天下水之勝景,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
名句,則更成為中華民族久吟不朽的名句。正是因了這篇文情並茂的《岳陽樓記》,岳陽樓才聲名遠播中外,成為千古名樓。
岳陽樓主要景點介紹
【五朝樓觀】
五朝樓觀是專家通過對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歷史文獻及圖文資料收集,精心研究後,繪制出岳陽樓圖,並用青銅鑄造而成,是當今我國乃至世界最大的青銅建築群,堪稱世界之最。
宋代滕子京重修之後的岳陽樓規模是最大的,結構是最復雜的,四面八角,二十四個屋檐,范仲淹的千古雄文《岳陽樓記》就是為這座樓閣而寫的。當時的藤子京,不靠財政撥款,不搞集資攤派,能修築出如此雄偉壯觀的樓閣,居功甚偉。
元代岳陽樓是一座兩層三檐的建築。在元朝,中原地區是來自草原的蒙古族所統治,所以,元代的岳陽樓就帶有一些蒙古族的風格特點。
明代的岳陽樓也是非常有特色的,是一個六邊形的建築,花紋裝飾特別繁雜,上面還鑄有寶頂,帶有非常濃厚的宗教色彩。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當皇帝之前,曾在皇覺寺當過一段時間的和尚。當上皇帝後,他非常推崇宗教文化。所以,明代的岳陽樓就富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唐代的岳陽樓古樸簡單而又不失莊重。唐代的中國是泱泱大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世界各國的使節都紛紛造訪。其政治經濟文化對世界都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日本,韓國。如今,還可以看到日韓的一些建築跟唐代樓閣非常相似的。其岳陽樓三字牌匾由書法大師顏真卿書寫。
清代岳陽樓,清代的建築比較纖細秀美,非常精巧。岳陽樓三字牌匾的書寫者是康熙皇帝。一座樓閣的牌匾由皇帝來書寫,可見岳陽樓在那個時代是富有盛名的建築,也是相當受重視的一個建築了。每個朝代的岳陽樓,都與當代的歷史息息相關。
【雙公祠】
雙公祠裡面供奉的是滕子京、范仲淹。以前了解岳陽樓,洞庭湖,以及滕范雙公的生平也許只能靠短短368字的《岳陽樓記》。這就顯得比較籠統,比較模糊
了。雙公祠的每一首詩詞,每一幅圖片都形象生動的展示了二位的一些鮮為人知的歷史背景。二位同窗為學,同中進士,同朝為官。推行慶歷新政的范仲淹,因新政
失敗而被貶至河南鄧州。作為范仲淹政治上追隨者和擁護者的滕子京,也難以倖免,被貶到岳州。
【碑廊】
碑廊,全長240米,按北斗七星的形狀排列修建而成,如果從空中往下看,又猶如一把金鑰匙,來開啟前方五座銅樓的歷史文化。裡面收集了近150副歷代名
家的書法作品,相當珍貴。對喜歡書法的朋友來說,這里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了。新碑廊共公為四個片區,分別是領袖區、當代名家區、古代名家區、岳陽樓記
區。
【牌坊】
「南極瀟湘」的牌坊,上面刻有一幅對聯「南極瀟湘千里月,北通巫峽萬重山」,是清代名家張照所撰,意思是洞庭湖往南可以通過湘、資、沅、澧四水進入到湖
南的三湘大地,去欣賞瀟湘月色;往北則可以通過長江進入到長江三峽中的巫峽,來欣賞巫山十二峰,一副對聯概括了方位和兩地的美景,寫得非常之好。而它的書
寫者則是我國當代著名藝術家劉海粟老先生,劉老先生在1984年寫對聯時已90歲高齡,可他的落款卻是「劉海粟年方90」,說他才90歲,說明了他年輕的
心態和樂觀的生活態度。
【主樓】
岳陽樓的主樓樓頂所懸「岳陽樓」三字橫匾,是由我國大文豪、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題寫的。這塊樓匾比較有特色。首先它沒有提字落款,第二岳陽樓是一座千古
名樓,但它的書寫手法是一個從左至右的現代寫法。關於這個樓匾還流傳著一個小故事:1961年,時任的國防部副部長、解放軍總參謀長陳庚大將逝世,其胞弟
陳憶吾時任岳陽縣文化館長,准備赴京參加陳庚的追悼會。岳陽縣委縣政府就委託他請陳庚的夫人傅涯向毛主席求字。主席接到請求後非常謙遜的說:「岳陽樓是歷
史文物,是座千古名勝,還是請歷史學家郭老寫更為合適。」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郭老。而郭老對此也是非常重視,回去寫了好幾幅三字樓匾送於主席挑選,但主席
挑來選去都不滿意。他認為郭老是不是太緊張了,字寫得很拘謹,放不開,沒有發揮出真正的水平。無意中是撇見了郭老准備寄往咱們岳陽樓管理所信封上「至岳陽
樓管理所收」當中嶽陽樓三字就寫得非常自然流暢。於是紅筆一圈,將信封寄到了咱們岳陽樓管理所來了,所以呢,這也就形成了咱們岳陽樓三字匾沒有提名沒有落
款,而且還是現在的寫法這兩個特色。
岳陽樓高19.42米,佔地面積251平方米。它的規模形制是三樓中最小的,但它卻是最有特色的。它是三樓中唯一的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也是三樓中唯
一保持原址原貌的古代建築。完整地體現出我國古代的建築藝術風格和特色,其建築特徵可以用十字來概括:三層、四柱、飛檐、盔頂、純木。江南三大名樓中黃鶴
樓有五層,滕王閣有七層,那麼岳陽樓為什麼只修三層呢?因為岳陽自古就是兵家的必爭之地。孫子說:打仗時,求天時、地利、人和,方能百戰百勝!所以岳陽樓
共三層,每一層分別代表天時、地利、人和!岳陽樓建於岳陽的西城門之上,沒有打地基,猶如一座空中樓閣,它主要靠樓內四根直徑為50厘米的楠木金柱承載絕
大部分重量,自樓底貫穿樓頂。岳陽樓每層都有高高翹起的檐角,線條流暢,造型優美,叫作飛檐。而且它每層檐角上的裝飾物都不相同,一層為鳳,二層是為龍,
三層為雲,意為龍鳳呈祥,鳳在下龍在上,也看出當時男尊女卑的思想。樓頂很像古代將軍的頭盔,名字叫做盔頂。像這種拱而復翹的盔頂式構造在我國建築史上是
獨一無二的,從清代延續至今,具有相當高的文物價值。盔頂上有一座小塔,塔重為0.7噸,連同盔頂有近兩噸的重量。岳陽樓是沒有橫梁的,那麼,它如何能承
受此般重量呢?盔頂下方有一個形似蜂窩狀木件,叫如意斗拱。事實上盔頂近兩噸的壓力就是由斗拱一分二,二分四共64個點分散兩噸的壓力。不但將樓頂與樓體
非常吻合的連接在一起,也起到一個美觀的作用!在1983年落架大修時,人們驚奇地發現,整個樓體全靠我國古代傳統工藝用木料榫接而成,沒有一顆鐵釘,一
塊磚石,結構非常嚴整精巧,是一個純木的建築,在大修後80%的木料都是延用清代的建築,也就是清代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由岳州知府張德容最後一次
重建的。整個樓的建築在美學、力學、工藝學、建築學等方面都有驚人的成就,所以,稱之為「岳陽天下樓」是名副其實的。而岳陽樓之所以能延續千年,為天下人
所知,最主要是因為它是一座靈魂的樓閣,它的靈魂出處就是千古雄文《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全文僅368個字,但內容博大,哲理精深。他的這篇文章主要通過描寫洞庭湖上陰天和晴天兩種不同景色的描寫,向人們傳達出不同的人生境界。有
一種天氣叫做「霪雨霏霏」!很多人從表面上認為范仲淹描寫的是洞庭湖下雨的天氣,其實他是把人們經歷失敗挫折之後,這種悲觀消極的心態,通過「霪雨霏霏」
給展現出來,於是人們便有「去國還鄉,憂讒畏譏」。另外一種景色叫做「春和景明」!當人們經歷成功的時候,心態絕對是非常愉悅的。於是,「寵辱偕忘,把酒
臨風」。這時范仲淹感嘆著: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仁人志士應該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要因為外界事物的變化而心情起落,亦不應因自身人事之升
遷沉淪而喜悲。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種恆定淡然的心態,不要因一時的成功和失敗而妄自菲薄,無論何時都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這八個字有深
刻的哲理,它成為當今眾多商賈名流勉勵自己的座右銘。范仲淹進而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崇高思想。正是這一至理名言
將全文的思想升華到了全新的高度,成為幾千年來儒家文化的豐碑。與今天所提出的,以民為先的「民本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當年滕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之後,滕子京是喜出望外。於是馬上請了當時的大書法家蘇子美書寫,大雕刻家邵竦雕刻,這在北宋當時,滕子京修樓、范
仲淹作記、蘇子美書丹和邵竦雕刻被合稱為「巴陵四絕」名揚天下。很可惜當年滕子京修的岳陽樓和那塊四絕匾只存在了短短的33年時間就被毀於宋神宗年間的一
場雷擊大火之中,現在的這幅雕屏的書寫者是清代大書法家、乾隆的提筆書法老師張照,同樣相當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