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關於介紹景點的作文
❶ 著名的旅遊景點四年級上冊作文300
天剛蒙蒙亮,我便起了床。連續下了幾天雨的盛澤也慢慢在微弱的晨光中蘇醒。
今天我和哥哥兩個人要去安徽池州石台縣去領略一下自然風光。安徽可是一個好地方,有山有水,在那到處都是四面環山,青山綠水,真是美不勝收!不過,這些我都是聽別人說的。但我今天就要親身感受一下啦!
經過漫長的路途,(從盛澤到安徽好遠滴,開了五、六個小時)我們終於到了。由於到了下午,我們先吃了午飯,再去第一個遊玩地點——國家AAAA級景區「大王洞」。
剛好不巧,安徽這幾天也在下大雨,而今天也在下。所以我們做索道上山時都穿著雨衣。
做索道特別好玩,感覺整個人都飄在半空中,在高空時,可以看到所有的山,所有的樹,一覽無余啊!大山上都圍著雲,再加上淅淅瀝瀝的小雨,更為她增添了一分神秘的色彩。真美!
終於到了山頂,我們從陡峭的小道往下走,小道上有許多青苔,幾次我都險些滑倒。可不一會兒就到了洞內,據導游介紹,其中洞內全長3500多米,共分為「銀河」、「瑤池」、「仙園」、「龍宮」、「鳳殿「五大部分。
接著往下走,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瀑布,白花花的,像雪一樣,真美!瞧,前面的雕像栩栩如生,好似是活的一樣,下面還有彩色的燈光照著,真美!玩著,玩著,全身都濕透了,但卻渾然不知,因為那些美景把我的魂都勾走了,眼球一秒也不想離開。
唉,可惜的是,由於水流太急,太危險,而且路面積水太多,我們只好放棄再去前面玩了,只得原路返回。
真希望下次還能來這么美的地方玩啊!
❷ 寫自己游覽過的一處景點作文400字
寫游記的作文 游記作文600字初二
游記,顧名思義,指記述游覽經歷的文章。以下是給大家提供的關於寫一篇寫游記的作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龜山,在徐州九里山的北面。遠遠望去, 它真像一隻大烏龜。號稱「中華一絕」的龜 山漢墓,就開鑿在這只「大烏龜」的肚子里。 步入南面的甬道,只見一束紅色的激光 從墓內直射出來。導游介紹說:「這條墓道 長56米,打鑿得非常直,用這束激光測定, 從道口到盡頭,幾乎不差毫釐。往北19米, 還有一條和他平行的通道,如果把兩條通道 同時向西沿長,要到1000千米以外的西 安才能相交呢!」我們聽了連聲贊嘆,真想 象不出兩千多年前,我們的先人是用什麼辦 法開鑿的。
穿過甬道,我們來到墓室。墓室共 15間,面積達700多平方米,幾乎掏空了 整個山體。馬廄、兵器庫、廚房、歌舞 廳、會客廳……一應俱全,完全是仿造 墓主人——楚王劉注生前居住的宮殿建 造的。最有趣的是劉注夫人墓室內的歌 舞廳。一根粗大的擎天矗立在大廳的中 央,拱形的屋頂上有許多凸起的小石包。 抬頭仰望,那屋頂宛如浩渺的夜空,而 那些小石包,就是散落在天空中的星星。
走進北甬道,導游讓我們注意石 壁下面的石槽。她說:「這是排水 溝,它和各個墓室相通,構成了一 個里高外低的排水系統。一到雨季, 滲進墓室內的水就會自動排出墓 外。」 龜山漢墓是我們先人用鏨子蘸著 汗水寫出來的一本書哇!我們又一 次贊嘆不已。
哈爾濱歸來也有段時間了。但一直懶的寫游記。也是因為被組胚考試耽擱了。
一直認為哈爾濱是一個很有特點的城市,歐式的風情、破落貴族般的大氣與憂郁、冰冷的 __氣質與東北豪放粗獷的合二為一、冰燈、雪雕、教堂、白樺、黃昏日光下條石壘成的甬道……無一不令我沉醉與著迷。但我不願意冬季前往,雖有世界第三大的冰雪節,這會也趕不上「哈爾濱夏季音樂節」、「哈爾濱啤酒節」等露天活動,大抵就是為了排遣假期吧。
❸ 求小學四年級有關名勝景點的作文材料,注意是材料
娘子關[1]現存關城建於明代,民國時期修築的河北正定西入晉境太原的正太鐵路回和今天的315省道在此交匯相輔相成答。娘子關有萬里長城第九關之稱,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娘子關有萬里長城第九關之稱,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臨下,建
有關門兩座。東門為一般磚券城門,額題「直隸娘子關」,上有平台城保,似為檢閱兵士和瞭望敵情之用。南門危樓高聳,氣宇軒昂,堅厚固實,青石築砌。城門上「宿將樓」巍然屹立,相傳為平陽公主聚將御敵之所。
❹ 旅遊景點作文四年級
《秋遊景山》
八月的北京,陽光燦爛,涼爽的秋風把我們送到了景山公園。
走進景山大門,抬頭望去,高大的萬春亭紅柱黃瓦,在茂密的翠林映襯下,像一幅美麗的圖畫。山腳下是一個大花壇,一朵朵傲霜的菊花,像節日的禮花一樣,五顏六色,千姿百態。
我們沿著青石鋪成的山道,拾級而上,來到了萬春亭。舉目眺望,那美麗的北京全貌盡收眼底。
東邊,一座座高大的樓房,一排排嶄新的廠房,鱗次林比。遠遠的地方,一個高大的煙囪吐出的白煙。像一縷縷白紗在蔚藍的天空中同散開來。
西邊,北海公園那潔白如玉的白塔,屹立在瓊島的頂峰。島的四周是明亮的湖水。湖裡遊船很多,登高望去,彷彿是一片片嫩綠的葉子,飄盪在水裡。
向南望,紫禁城庄嚴的建築群展現在眼前。橙黃色的玻璃瓦給故宮披上了一層金裝,彷彿一條條金帶,直通雄偉的天安門廣場。遠處,是布局整齊、顏色淡雅的一幢幢高樓。我們偉大的首都北京,今天正邁著巨大的步伐,朝著現代化的目標前進!
離開了萬春亭,我們沿著崎嶇的山路來到了果園。這里,果實累累,海棠果搖動著它那圓圓的小臉,沖著你點頭微笑;紅艷艷的大蘋果像擠在一起的胖娃娃,扒開綠葉笑眯眯地往外瞧;金黃的大柿子把樹枝壓彎了腰,好一派選人的秋色啊!
太陽慢慢地從西方落下去,火紅的晚霞映照著天空。朵朵浮雲,像一塊塊紅綢,把景山映照得更加美麗了。
(*^__^*)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請及時給予好評或採納,萬分感謝! (*^__^*)
❺ 四年級作文旅遊景點
這是一篇關於頤和園的作文。
五一期間,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頤和園。我們一到門口,就看見售票處排了很多人。爸爸說:「真是透著過節啊!」我應和著說:「對呀,放假了,爸爸媽媽都帶孩子出來玩了。咱們每人排一隊,這樣可以早點進公園。」我們花了十分鍾才買到票。
我們進了公園,直奔昆明湖。我們在湖邊租了一條船。船的樣子好像一條蛟龍。我迫不及待地登上了船。船開動了,微風拂面。我眺望遠方,看到湖邊綠樹成蔭,初秋的風還沒有把綠葉吹黃。柳枝依然低垂,楊葉依然綠茵茵。再看那邊的萬壽山,滿山古柏蒼松,掩映著雄偉的宮殿、秀麗的樓閣。我低頭看昆明湖水碧綠,微微泛起漣漪,岸邊的綠樹的倒影在湖中微微晃動。這時,我不禁想起蘇軾的詩名「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引用詩句,好!)
正在我遐想之際,船靠岸了。我們順著湖邊,登上了十七孔橋。橋的兩邊有白石欄桿,共有128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都雕刻著精美的姿態各異的石獅,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耍嬉鬧,有的你追我趕,有的凝神觀景,個個惟妙惟肖。 (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具體說明了姿態多。)據說這橋上共有五百四十多個石獅。在橋頭各有兩只大水獸,很象麒麟,威武得很。「知道嗎?兒子。」爸爸說:「十七孔橋是仿照著名的蘆溝橋建造的。」「盧溝橋?我下次要去那看看!」我興致勃勃地說。
沿著湖岸我們一路游覽了長廊、石坊,翻過了佛香閣,來到了後湖,當我已經有些疲憊的時候,眼前出現了一條商業街。這條街和平日我逛得街不同,是一條水街。爸爸像講解員一樣跟我說明:「這是蘇州街,始建於乾隆年間,毀於英法聯軍戰火。1888年,慈禧重修頤和園時,由於銀兩不足,未能重建。現在的蘇州街是亞運會前夕由政府出資重建的。重建時,秉承了『復古如古』的原則。因此,我們現在看到的蘇州街,反映的是中國十八世紀時的商業風貌。」 (借爸爸之口介紹了有關蘇州街的知識,豐實文章內容。)聽爸爸這么一說,我的興致來了,每個店鋪我都要進去。可是,當我得知蘇州街共有大小店鋪64間時,決定放棄自己的這個打算。
暮色已濃,我們結束了頤和園的游覽。一路上,我連蹦帶跳地和爸爸媽媽說著今天所見所聞所感。
❻ 四年級旅遊景點作文350
也許是對這個山中的一片期待吧,也許是喜歡這山中的一切吧,令我不由的踏入了這個山中,感受它的自然風光。剛踏入它,我只是一種滿懷好奇的心理,對於這個未曾到過的地方,我不免有些警覺。
傾聽著,傾聽著,稀稀拉拉的溪水盪盪的流著,只想看看它真正的樣子,但它彷彿在捉迷藏,只聽聲音不見影。給人以美好的遐想,對它的一種嚮往:只是在想像中的一種捧起一手清水,咕嚕咕嚕的將它輕輕吞下。想必它一定很清澈甘甜。
走那原始森林的道路上,我感到的無盡的幻想,雖不能見到山中的野生動物,但應該也能一飽眼福,看見一些可愛而又奇特的生命。森林中的樹木繁多,每一種樹前面都好像有一個招牌。上面介紹了樹的「祖籍」還有「品質」等等等。像這棵高聳入雲的是什麼樹呢?在這里我不想透露一些有關樹的名稱,相信你也希望保護這樣的原始森林不被現如今的人類社會破壞吧,那應該你也能欣賞到這美麗的風光了。
走完這一點的樹林,環環繞繞來到了一谷山泉的身邊,嘩嘩嘩的連綿不絕的溪水聲,好像在傾訴它幾百年前以來所有的所見所聞,都一一闡述在了這無盡的水聲中,需要你去細細讀它,認為你有修養的人,就來試試吧。
走過山泉,雖還是一些高不見峰的樹木,但是上面居然又一些另我反感的毛毛蟲,現在看它們真不知該如何喜歡它們,但是等它們真正蛻變之後,也許就是真正喜歡上它們的時候。現在看一簇簇毛茸茸的景象,頓時讓人不覺毛骨悚然,而且還有動來動去的東西。想必大家都不太喜歡。用樹棍弄它們,還會七上八下的掉落,丟在鞋子上,搞的情趣全無。算了,保留一點「自然景觀」,不傷害它們了。
繼續往深處走去,幽幽靜靜的陽光斜照到森林中,一縷金黃的光輝攏入草地,鳥鳴不斷的叫起,另我感到些許的不安,沙沙沙沙,一股不安的氣氛頓時進入我的眼簾。啊,原來只是一隻只活潑可愛的松鼠,讓人那緊張的心情漸漸的放鬆下來了。想去摸摸它,不過可別忘了,即使松鼠願意讓你摸也別忘了保護自然,和諧大家的想法。
❼ 四年級關於景點的120字作文
讀書人的苦與樂只有自己能夠體會,讀書生活或許正因為哭過笑過才精彩。人生也版由於這段日子而變權的更加燦爛。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令我感到呆板,卻又不得不這樣。每每放學,已是披星戴月,獨自背著承重的書包走在回家的路上。回到家,面對的是永遠也做不完的作業。機械性地做著作業,有時,望著墨般天空,思緒已不知飛向何方。成天123,abc,之呼者也,生活很是枯燥!好容易盼到周末,最後盼來的不是休息只是大量的作業!我感到自己就是一隻籠中鳥!心中的想法早已飛到爪挖國去了!始知所向金籠,不及林間自在啼!讀書讀書,原本明亮的雙眼戴上了厚厚的眼鏡,快樂的心不再自由翱翔於天際,只能獨自躲在籠中!讀書生活的苦,
❽ 小學四年級語文作文關於景點三百字作文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兩只狡猾的兔子在東方公園散步,公兔對母兔說:「版昨天的晚餐權太好吃了,到現在還有點撐呢!」母兔說:「誰讓我的手藝好呢,你也太嘴饞了吧!我們到河對岸去玩好嗎?」公兔說:「沒有橋怎麼過去呀?」母兔說:「那邊有兩只烏龜,我們可以利用它們呀!」
母兔等烏龜慢慢地爬過來,說:「烏龜!你們准備干什麼呀?」烏龜說:「我們和你們一樣正在散步埃」「那我們可以聊聊天,說說各自家族方面的問題可以嗎?」母兔說。「有什麼不可以的。」烏龜回答道。母兔接著說:「你的孩子沒有我們的多。」烏龜馬上反駁道:「我們的孩子差不多有三百多隻呢,怎麼會沒有你們的多呢?」公兔說:「那好!你能把它們都叫出來嗎?」
❾ 四年級描寫名勝古跡的作文,〖跟故宮有關〗400字
包括歷史時期處於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和朝鮮半島的若乾地區。其范圍南北寬約數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東西長約數千公里。長城帶自遠古至今居住著眾多的民族,各民族及其相互關系的發展,是觀察和理解長城帶一切事物的關鍵所在。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長城帶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又融合生成,它們都與分布在長城帶的20多個民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無論已經消失的還是繼續發展的各民族,都對中國的歷史發展做出過重要的貢獻。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發展的產物,但對於長城南北民族關系內在發展規律的研究尚不充分。總結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寬研究領域,揭示長城與中國民族關系發展的內在聯系,對於長城學、民族學及中國民族關系史等學科研究的發展,對於促進民族團結都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重要的理論研究價值。
主要景觀
萬里長城主要景觀有:八達嶺長城、慕田峪長城、司馬台長城、山海關、嘉峪關、虎山長城、九門口長城等。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昌平的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一段。這里是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登上這里的長城,可以居高臨下,盡覽崇山峻嶺的壯麗景色。迄今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爾夫人在內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到此游覽。 慕田峪長城:位於北京懷柔縣內,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共有敵台22座。這里自然風景優美,綠樹成蔭,四季景色怡人。 司馬台長城:位於北京密雲縣內,由戚繼光督建,是我國唯一一處保留明代原貌的長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原始長城」。共有敵台20座,至今保存完好。 山海關--天下第一關
山海關:位於秦皇島的山海關是長城東端起點,建於公元1381年(明洪武年間),有「天下第一關」的美稱。城高14米,厚7米,防禦體系相當完整。登上城樓,可以看到碧波萬頃的大海和蜿蜒的長城,景色雄偉。 嘉峪關:明代長城最西端的起點,建於公元1372年(明洪武五年),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關,河西第一隘口,有天下第一雄關的美名,也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城關則是由內城、外城和城壕組成的完整軍事防禦體系。現在看到的城關以內城為主,由黃土夯築而成,外麵包以城磚,堅固雄偉。城關兩端的城牆橫穿戈壁,在這里可以體會到大漠孤城的蒼涼。
編輯本段二 桂林山水
名勝簡介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甲天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位置處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南嶺山系的西南部,東經109°45''—104°40'',北緯24°18''—25°41'',平均海拔150米,屬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經億萬年的風化浸蝕,形成了千峰環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獨特景觀,被世人美譽為「桂林山水甲天下」。市轄秀峰、象山、七星、疊彩、雁山五城區和靈川、興安、全州、臨桂、陽朔、平樂、荔浦、龍勝、永福、恭城、資源、灌陽十二縣,行政區域總面積 27809 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 565 平方公里。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兩千多年的歷史,使它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秦始皇統一思想國後,設置桂林郡,開鑿靈渠,溝通湘江和灕江。桂林從此便成為南通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宋代以後,它一直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號稱「西南會府」,直到新中國建立。在漫長的歲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著無數的文人墨客,使他們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和文章,刻下了兩千餘件石刻和壁書,另外,歷史還在這里留下了許多古跡遺址。這些獨特的人文景觀,使桂林得到了「游山如讀史,看山如觀畫」的贊美。抗日戰爭時期,桂林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城,眾多的愛國作家、藝術家會集在這里,譜寫出抗日文化的新篇章。悠久的歷史,為這塊古老而美麗的土地孕育了富饒的文化。千百年來,桂林一直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寶地。一個以桂林市為中心,包含周圍12個縣的風景區已經形成。
主要景區
桂林市內: 桂林七星公園、象山公園、桂林疊彩山、桂林伏波山、桂林兩江四湖、蘆笛岩、堯山、虞山公園、桂林山水高爾夫、棲霞寺、劉三姐景觀園、靖江王城、桂林海洋世界、熊虎山莊、愚自樂園、桂林市區景色、桂林靖江王陵、桂林西山公園、駱駝峰、桂林塔山、桂林奇峰鎮、桂林山水高爾夫綜合、穿山公園、夢幻灕江、南溪山公園; 興安景區: 桂林樂滿地高爾夫、靈渠、貓兒山、世紀冰川大溶洞、桂林樂滿地、靈渠新貌、四賢祠、湘江烈士紀念碑園、忘憂谷、超然派度假山莊; 灕江風景: 象山公園、青獅潭水庫、桂林伏波山、灕江、桂林灕江興坪、灕江風光九馬畫山、磨盤山碼頭、楊堤風光、灕江下龍、竹江碼頭、興坪江—漁村、灕江超豪華遊船; 陽朔景區: 月亮山、陽朔金寶河、陽朔西街、陽朔碧蓮峰、蝴蝶泉、世外桃源、陽朔小河背、陽朔高田風光、陽朔大榕樹、陽朔大橋周邊風光、陽朔矮山、陽朔風光、興坪相公山、興坪攬勝、興坪黃布灘、興坪朝板山後山、白沙遇龍河、聚龍潭、奇石宮、蓮花岩、東郎山、石頭城、山水園、興坪漁村、桂林書童山; 龍勝景區: 龍脊梯田、龍勝龍脊、黃洛瑤寨、歸仁洞、龍勝溫泉、金竹壯寨、金坑大寨、銀水侗寨; 靈川景區: 大圩古鎮、冠岩、桂林古東瀑布、青獅潭水庫、九屋江頭村文化古跡、鄉吧島、金山禪院、神龍谷、海洋銀杏林、東江漂流; 資源景區: 八角寨、寶鼎瀑布、資江漂流、五排河漂流、百卉谷、浪田瑤寨; 恭城景區: 恭城大嶺山桃花園、恭城文武廟、武廟、社山生態村、周王廟; 荔浦景區: 荔浦文塔、長灘河游區、修仁古榕、八卦山莊、大眷古東森林公園、銀子岩、三寶坪瑤寨、大江湖景區、思貢峽景區、鵝翎寺、天河瀑布、荔浦豐魚岩; 全州景區: 燕窩樓、三江口、天湖、炎井溫泉、湘山寺; 臨桂景區: 義江緣、飛虎隊遺址、九灘瀑布、李宗仁故居、十二灘漂流、七里坪景區、陳宏謀宗祠、雄森熊虎山莊; 灌陽景區: 月嶺古民居、文市石林、神宮、千家洞; 永福景區: 麒麟山風景區、百壽岩景區、板峽湖景區; 平樂景區: 東田石林、平樂溫泉、榕津古榕; 其他地區: 三江侗寨。[1]
旅遊指南
桂林的緯度比較低,屬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總體上來說,桂林的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氣候條件十分優越。年平均氣溫為19.3℃,有「三冬少雪,四季常花」之說。到桂林旅遊,最佳季節是在每年4-10月份,在這個期間會有「五一」和「十一」兩個黃金周,也是旅遊的高峰期,氣候適宜的桂林會有很多的遊客,房間的預訂和交通也進入高潮,價格比平時有所上漲,所以最好避開這個時間,選擇一個淡季出遊,細細體味這天下美景。
編輯本段三 杭州西湖
名勝簡介 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杭州市市中心,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湖面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水面原面積5.64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平均深度1.21米,最大深度6.52米,最淺處不到1米,最濘處有5米多。如今伴隨著「西湖西進」擴大為6.5平方公里,基本達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積。蘇堤和白堤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西湖與錢塘江溝通後,每天引入錢塘江水約30萬立方米,西湖水由原來的一年一換變成每月一換,透明度由原來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原為古海灣,錢塘江泥沙淤阻後形成。 西湖多數水域處於富營養狀態,小南湖和三潭內湖已接近富營養下限,主要污染物是生活污染,N、P過正常值6~4倍;年平均水溫17.6℃,最高10月 28.6℃,最低3月4.0℃,無湖冰;80年代初魚類有51種,分屬10目16科43屬,魚類來源有:(1)固有野雜魚;(2)錢塘江帶入魚類;(3) 人工引進馴化的養殖魚種,養殖魚類成為優勢西湖最主要的放養魚種是鰱和鱅,兩者占總放養量的75%~80%;其次是鯽、河內鯽,其他養殖魚類還有團頭魴、細鱗鯝、圓吻鯝、以及鰻鱺等,為保護大型水生植物,停止放養草魚和青魚,西湖還有少量。 中國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個之多,其中以杭州西湖最著名,如單稱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西湖是一個歷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古跡遍布,山水秀麗,景色宜人。
主要景區
西湖處處有勝景,歷史上除有「錢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年評出的「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為中心的60平方公理的園林風景區內,分布著主在風景名勝40多處,重點文物古跡30多處。概括起來西湖風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園、七洞、八墓、九溪、十景為勝。 新西湖十景是1985年經過杭州市民及各地群眾積極參與評選,並由專家評選委員會反復斟酌後確定的。 ○ 玉皇飛雲 ○ 吳山天風 ○ 阮墩環碧 ○ 滿隴桂雨 ○ 龍井問茶 ○ 九溪煙樹 ○ 黃龍吐翠 ○ 虎跑夢泉 ○ 寶石流霞 ○ 雲棲竹徑
獲得榮譽
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 198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2007年5月8日,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編輯本段四 北京故宮
古跡簡介
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位於北京市中心。故宮東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面積達到72萬平方米,為世界之最;故宮的整個建築被兩道堅固的防線圍在中間,外圍是一條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環繞;接著是周長3公里的城牆,牆高近10米,底寬8.62米。城牆上開有4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城牆四角,還聳立著4座角樓,角樓有3層屋檐,72個屋脊,玲瓏剔透,造型別致,為中國古建築中的傑作。 歷代宮殿都「象天立宮」以表示君權「受命於天」。由於君為天子,天子的宮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宮」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宮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歷經明清兩個朝代24個皇帝。故宮規模宏大,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多平方米,有房屋9999間,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為了突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故宮有一條貫穿宮城南北的中軸線,在這條中軸線上,按照「前朝後寢」的古制,布置著帝王發號施令,象徵政權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後居住的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在其內廷部分(乾清門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條以太上皇居住的宮殿---寧壽宮,和以太妃居住的宮殿---慈壽宮為中心的次要軸線,這兩條次要軸線又和外朝以太和門為中興,與左邊的文華殿,右邊的武英殿相呼應。兩條次要軸線和中央軸線之間,有齋宮及養心殿,其後即為姘妃居住的東西六宮。出於防禦的需要,這些宮殿建築的外圍築有高達10米的宮牆,四角有角樓,外有護城河。
主要景點
故宮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故宮「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高的漢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著雕龍石柱。這是宮殿群中最大的建築。殿高36米,寬63米,面積為2380平方米。大殿正中兩米高的檯子上是金漆雕龍寶座,寶座背後是高雅的屏風,還有瀝粉金漆的龍柱和精緻的蟠龍藻井,富麗堂皇。明清兩代皇帝即位、誕辰以及春節、冬至等慶典,均在此舉行。 故宮中和殿 中和殿
中和殿在太和殿後,是故宮「三大殿」之一。該殿是一座單檐攢尖頂的方形殿。每邊21米,各三間,走廊列柱20根,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頂,正中有鎏金寶頂。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內閣、禮部及侍衛等的朝拜,每逢各種大禮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閱覽奏章和祝辭。 故宮保和殿 保和殿位於中和殿之後,是故宮「三大殿」之一。清朝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請王公貴族和文武大臣,到乾隆年間,把三年一次的殿試由太和殿移至這里舉行。保和殿東西兩側的廡房現改為歷代藝術陳列館,陳列有從原始社會到清代約六千年的中華藝術瑰寶。 故宮乾清宮 乾清宮是內廷正殿,殿中設寶座,上有「正大光明」匾,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寢宮及平日處理政事的地方,雍正以後搬出。每年元旦、燈節、端午、中秋、冬至、萬壽等節,按例在此舉行家族宴,另外皇帝死後欞柩停在此殿。 故宮交泰殿 交泰殿在乾清宮後,是明清時為皇後舉辦壽慶的地方。殿內存玉璽25塊;西側陳設乾隆年間造的自鳴鍾;東側為銅壺滴漏,清世祖順治禁止內官干預政事的鐵牌也立於此殿。 故宮坤寧宮 坤寧宮在明朝時是皇後的寢宮,又叫中宮,順治年間仿照沈陽清寧宮重建,同時將西暖閣改為祭神的場所,經常在此舉行朝祭、夕祭、春秋大祭等;東暖閣則作為皇帝新婚的洞房,清朝的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四帝都在此舉行過大婚。 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重修。 故宮儲秀宮 儲秀宮是明清兩代後妃居住的地方。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慈禧剛進宮被封為蘭貴人時,曾在這里居住。咸豐六年三月升為懿嬪的慈禧,在這里生下同治皇帝。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已居長春宮的慈禧太後,為慶祝五十歲生日,移居此宮,並重修宮室,耗費白銀六十三萬兩。 故宮養心殿 養心殿為工字形殿,前殿面闊三間,通面闊36m,進深3間,通進深12m。黃琉璃瓦歇山式頂,明間、西次間接卷棚抱廈。前檐檐柱位,每間各加方柱兩根,外觀似9間。 故宮御花園 御花園原名宮後苑,今俗稱御花園,佔地一萬二千平方米,有建築二十餘處。以欽安殿為中心,園林建築採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布局緊湊、古典富麗。殿東北的堆秀山,為太湖石疊砌而成,上築御景亭,每年重陽節帝後在此登高。
編輯本段五 蘇州園林
古跡簡介
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之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並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景點介紹
古典園林有: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獅子林、怡園、滄浪亭、耦園、藝圃。[2] 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產生於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深遠、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 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這種建築形態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創造。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這四座古典園林,建築類型齊全,保存完整,系統而全面地展示了蘇州古典園林建築的布局、結構、造型、風格、色彩以及裝修、傢具、陳設等各個方面內容,是14—20世紀初(明清時期)江南民間建築的代表作品,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江南地區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響到整個江南城市的建築格調,帶動民間建築的設計、構思、布局、審美以及施工技術向其靠攏,體現了當時城市建設科學技術水平和藝術成就。
編輯本段六 安徽黃山
名勝簡介
安徽黃山
黃山風景區(Huangshan Mountain),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東經118°1'度,北緯30°1',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粹風景區154平方公里。黃山山脈東起績溪縣的大嶂山,西接黟縣的羊棧嶺,北起太平湖,南臨徽州山區。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8米。黃山是中國著名風景區之一,世界游覽勝地。
景區特點
黃山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由於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同時由於北坡和南坡受陽光的輻射差大,局部地形對其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雲霧多、濕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瀑,雁盪山之巧石,峨嵋山之秀麗,黃山無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 徐霞客兩游黃山,贊嘆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留「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黃山四絕著稱於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黃山還兼有「天然動物園和天下植物園」的美稱,有植物近1500種,動物500多種。黃山氣候宜人,是得天獨厚的避暑勝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療養避暑勝地。 黃山自然環境條件復雜,生態系統穩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帶明顯,群落完整,還保存有高山沼澤和高山草甸各一處,是綠色植物薈萃之地,森林覆蓋率為56%,植被覆蓋率達83%。黃山野生植物有1452種,其中屬國家一類保護的有水杉,二類保護的有銀杏等4種,三類保護的8種,有石斛等10個物種屬瀕臨滅絕的物種,6種為中國特有種,黃山特有2種,首次在黃山發現或以黃山命名的植物有28種,尤以名茶「黃山毛峰」、名葯「黃山靈芝」馳名中外。 黃山動物種類300多種,有梅花鹿、黑麂、毛冠鹿、蘇門羚、長尾雉等14種中國國家級保護的野生動物。
獲得榮譽
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 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是中國第一個同時作為文化、自然雙重遺產列入名錄的; 2004年2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 2007年5月8日,黃山市黃山風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編輯本段七 長江三峽
名勝簡介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中國長江上游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合稱,簡稱三峽。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全長192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
人文歷史
長江三峽,地靈人傑,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奇光異彩;這里,孕育了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劉禹錫、范成大、歐陽修、蘇軾、陸游等詩聖文豪的足跡,留下了許多千古傳頌的詩章;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傑馳騁用武之地;這里還有許多著名的名勝古跡,白帝城、黃陵廟、南津關……它們同這里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 三峽是渝鄂兩省市人民生活的地方,主要居住著漢族和土家族,他們都有許多獨特的風俗和習慣。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的龍舟賽,是楚鄉人民為表達對屈原的崇敬而舉行的一種祭祀活動。巴東的背婁世界、土家人的獨特婚俗、還有那被稱為魚類之冠神態威武的國寶——中華鱘。
景區特點
三峽地跨兩省,自白帝城至黛溪稱瞿塘峽,巫山至巴東官渡口稱巫峽,秭歸的香溪至南津關稱西陵峽。兩岸崇山峻嶺,山峰海拔1,000~1,500公尺,峭崖壁立,,風光奇絕,兩岸陡峭連綿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狹處有100米左右。水道曲折多險灘,舟行峽中,有「石出疑無路,雲升別有天」的境界。三峽江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有修築高壩的地質地貌條件。峽谷東口建有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 長江三峽,群峰——重岩疊嶂,峭壁對峙,煙籠霧鎖;江水——洶涌奔騰,驚濤拍岸,百折不回;奇石——嶙峋崢嶸,千姿百態,似人若物;溶洞——奇形怪狀,空曠深邃,神秘莫測……。 大寧河的「小三峽」和馬渡河的「小小三峽」。兩岸高峰夾峙,港面狹窄曲折,港中灘礁棋布,水流洶涌湍急。「萬山磅礴水泱漭,山環水抱爭縈
❿ 小學四年級關於旅遊景點和景點故事的作文
今天, 去了番禺的八大旅遊景點之一——南沙天後宮。
一下車, 就看見了一座塔,叫瞭望塔。過了一會兒,媽媽叫 過去看碑上的一副對聯,上聯是:南起金龍北起鳳,下聯是:沙藏碧玉海藏珠,橫額是:國泰民安 風調雨順。
接著, 走到了一個殿,殿旁邊有一個盆,是凈手盆。先用水把手打濕,再使勁搓盆耳。經過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可以看到盆里的「電動波紋」和「電動水花」。 走進了殿,拜了一下玉皇大帝就出了殿。
來到了第二個殿,殿旁有兩座樓,右邊的是鍾樓,左邊的是鼓樓。 先去鍾樓,樓里有一口巨大的鍾,上面寫著:敲鍾三下,長壽三年。 每人都敲了三下。接著, 又去了鼓樓。大鼓上寫著:敲鼓五下,五福齊來。 又每人敲了五下。
一路上山,來到了塔下面。 堅決要爬上塔,爸爸跟 去了,媽媽鬼鬼祟祟地跟在後面。到了塔頂上,一陣風迎面吹來, 彷彿象一根小草在樹葉王國里……
當 向山下走去的時候, 回頭看了看在後面的瞭望塔,感到一點兒留戀。 覺得這雄偉壯觀的瞭望塔,不應該在這兒,應該在歷史上出名。
今天, 不只知道了天後宮雄偉壯觀的瞭望塔,還知道這個天後宮是紀念媽祖——林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