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獅子林景點介紹

獅子林景點介紹

發布時間: 2020-12-10 03:34:54

A. 獅子林的主要景點

獅子林對皇家園林的影響
乾隆皇帝曾六次游覽獅子林,並留下大量題字和「御制詩」。乾隆二十二年春(1757),弘歷二巡江南到蘇州,他取來倪雲的獅子林圖展卷對照著觀賞獅子林。賜匾「鏡智圓照」於獅林寺,雙題五言詩《游獅子林》,此詩後被刻成御詩碑並新添一景名為「御碑亭」。1762年,乾隆二游獅子林,因愛其景,為獅林寺題額「畫禪寺」,在他臨摹的倪雲林《獅子林全景圖》和倪氏原作上分別題字。將臨摹之作「命永藏吳中」。1765年,獅子林已歸黃祖興所有。乾隆游獅子林後(時稱涉園),題下「真趣」匾額,又作「游獅子林即景雜詠」七絕三首、七律一首。回京後在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各興建一座獅子林。1780年,游獅子林後作《獅子林再疊舊作韻》。1784年,乾隆再次南巡,見到了徐賁畫的《獅子林十二景點圖》,十分感慨。乾隆五次游覽獅子林,題寫三塊匾額,留詩十首、臨摹倪雲林《獅子林全景圖》三幅。在皇家園林掀起了摹擬江南山水,效法江南園林的高潮。1771年,乾隆在頤和園長春園東北角仿建獅子林,由蘇州織造署奉旨將獅子林實景按五分一尺燙樣制圖送就御覽,建成後名景點匾額均由蘇州織造製作,送京懸掛。1774年,承德避暑山莊建成,東部是以假山為主的獅子林,西部是以水池為主的文園,合稱「文園獅子林」,乾隆對此園非常喜歡,稱之「欲傲金閶未有此」。皇家園林廣泛採用了江南園林中廊、橋、漏窗與蘇式彩畫,引入堆疊假山的各種流派,大大豐富了北方園林的內容,是園林藝術史的重要一章。
皇家園林對蘇州私家園林的影響
黃熙在中狀元後,重修府第,並以乾隆御筆的「真趣」匾額新增「真趣亭」一景,在淡雅的蘇州園林中抹上了如此富麗堂皇的一筆,也是皇家園林對蘇州私家園林影響力的一個典範。

B. 獅 子 林 景 點

蘇州獅子林景點很多哦,那可是蘇州有名的園林呢。推薦樓主去參考逸行專旅遊網上的蘇州園林1日游。屬就是去獅子林的。獅子林原為菩提正宗寺的後花園,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禪師來到蘇州講經,受到弟子們擁戴。翌年(元代最後一位皇帝順帝至正二年),弟子們買地置屋為天如禪師建禪林。園始建於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由天如禪師惟則的弟子為奉其師所造,初名「獅子林寺」,後易名「普提正宗寺」、「聖恩寺」。史載,元末名僧天如禪師維則的弟子「相率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蘇州獅子林景點有很多,「林有竹萬,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者」,又因天如禪師維則得法於浙江天目山獅子岩普應國師中峰,為紀念佛徒衣缽、師承關系,取佛經中獅子座之意,故名「師子林」。

C. 獅子林的特點是什麼

園林特點

1、造園手法

獅子林雖綴山不高,但洞壑盤旋,嵌空奇絕;雖鑿池不深,但回環曲折,層次深奧,飛瀑流泉隱沒於花木扶疏之中。獅子林的古建築大都保留了元代風格,為元代園林代表作。

2、堆山與理水

獅子林以假山著稱,山佔地面積約0.15公頃。獅子林假山是中國園林大規模假山的僅存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獅子林假山群峰起伏,奇峰怪石。假山群共有九條路線,21個洞口。橫向極盡迂迴曲折,豎向力求回環起伏。

3、植物配置

蘇州園林的植物配置基調是以落葉樹為主,常綠樹為輔。用竹類、芭蕉、藤蘿和草花作點綴,通過孤植和叢植的手法,選擇枝葉扶疏、體態瀟灑、色香清雅的花木,按照作畫的構圖原理進行栽植,使樹木不僅成為造景的素材,又是觀景的主題。

4、假山王國

獅子林假山是中國古典園林中堆山最曲折,最復雜的實例之一。

(3)獅子林景點介紹擴展閱讀:

乾隆皇帝曾六次游覽獅子林,並留下大量題字和「御制詩」。乾隆二十二年春(1757),弘歷二巡江南到蘇州,他取來倪雲的獅子林圖展卷對照著觀賞獅子林。賜匾「鏡智圓照」於獅林寺,雙題五言詩《游獅子林》,此詩後被刻成御詩碑並新添一景名為「御碑亭」。

1762年,乾隆二游獅子林,因愛其景,為獅林寺題額「畫禪寺」,在他臨摹的倪雲林《獅子林全景圖》和倪氏原作上分別題字。將臨摹之作「命永藏吳中」。1765年,獅子林已歸黃祖興所有。乾隆游獅子林後(時稱涉園),題下「真趣」匾額,又作「游獅子林即景雜詠」七絕三首、七律一首。回京後在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各興建一座獅子林。

1780年,游獅子林後作《獅子林再疊舊作韻》。1784年,乾隆再次南巡,見到了徐賁畫的《獅子林十二景點圖》,十分感慨。乾隆五次游覽獅子林,題寫三塊匾額,留詩十首、臨摹倪雲林《獅子林全景圖》三幅。

D. 蘇州旅遊景點介紹,要詳細點的,快,謝謝.

蘇州旅遊景點介紹之一:拙政園 拙政園·歷史沿革
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拙政園由王獻臣初建,取名「拙政」是因晉朝《閑居賦》的一段話:「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有朴實之人在自家花園為政的巧意。
史籍上記載王獻臣曾委託畫家文徵明做最早的設計,並存文氏之《拙政園圖》、《拙政園記》和《拙政園詠》傳世,比較完整地勾畫出園林的面貌和風格。當時,園面積約13.4公頃,規模比較大。園多隙地,中亘積水,浚沼成池,池廣林茂。有繁花塢、倚玉軒、芙蓉隈及軒、檻、 蘭雪堂北,山峰高聳在綠樹竹蔭中,山西北雙峰並立,取名「聯璧」。綴雲峰、聯壁峰為歸園田居的園中景點。王心一《歸園田居記》,蘭雪堂前有池,「池南有峰特起,雲綴樹杪,名之曰綴雲峰。池左兩峰並峙,如掌如帆,謂之聯壁峰。」兩峰為明末疊石名家陳似雲作品,所用湖石,玲瓏細潤,以元末趙松雪山水畫為範本。綴雲峰的形態自下而上逐漸狀大,其巔尤偉,如雲狀,巋然獨立,旁無支撐。1943年夏夜,綴雲峰突然傾圮。後來,在園林專家汪星伯的指導下,重新堆成了這座高達兩丈、玲瓏夭矯的奇峰,如今此峰苔蘚斑駁,藤蔓紛披,不乏古意。

拙政園的不遠出有蘇州博物館,門票免費,排隊進去,轉了一圈,出口要經過忠王府,裡面也非常不錯,值得一去。

觀前街也在那附近,坐人力三輪車可以到,那裡購物比較方便,還有玄妙觀。
推薦浪漫地:
風韻天然篇——耦園
「耦」是喜結連理夫唱婦隨,「園」是圓圓滿滿白頭到老。所謂「佳偶天成」,在這里便是諧音。
耦園是藏在城東深巷中人跡罕至的一個小苑 ,三面縈河,一面臨街。這個美麗的園子里,藏著一段美麗的故事:清末時的園主夫妻有歸隱之願,相約「何當偕隱涼山麓,握月擔風好耦耕」,於是便在此三面是水的蘇州東郊築起這樣漂亮的私家花園,相偕相伴、同耕同讀。或許是因為曾經住過一對佳眷,整個園子有一種先前未散去的溫馨和甜蜜,男女主人的情感,如影影的雨、薄涼如絲的風、香塵細細的黃昏,在園子里留下了愛的痕跡。
友情提示:
1、耦園內的樓名匾額值得細細品讀,有不少是夫妻同讀同耕的寫照,譬如「枕波軒」、「雙照樓」等等;
2、耦園位於城東白塔東路1號,公交701路直達(走干將路40、38路可達)。從拙政園、獅子林等處叫三輪車到那裡,車資5元。門票:20元 (旺季) 15元(淡季)。

風流旖旎篇——滄浪亭
如今的小資都很有文化,有文化的人鮮有不讀沈三白的《浮生六記》的。《浮生六記》用韶美風華之小品文寫作者與其愛妻芸娘相伴相愛十數年間的情事,因了林語堂先生那一句「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子」,芸娘成為很多男士心目中念念不忘的一抹倩影。

滄浪亭見證了這段至情至性的愛情。當年,三白新婚燕爾,偕妻子陳芸詩酒唱和的,正是此地。中秋之夜,他們曾經在亭中席地而坐,烹茶賞月,一對小兒女可真是風風韻韻、停停當當啊。
到滄浪亭去,一路上就痴痴地想著沈、芸二人的脈脈風流吧。那裡有四面來風的水榭,還有樹齡逾百的古桂,芬芳醉人。院子的花窗也很美,據說一百零八式花窗散布全園,以窗襯景,是園林花窗的典範。
在滄浪亭中得到的幸福或許是短暫的,但是對於沈復和芸娘來說,只要是愛過,那種氣息便會永遠留存下來,微婉纏綿。兩個人一起去感受這樣的氣氛,你會更珍惜眼前的那個人。
1、去遊玩之前不妨溫習一下沈三白的《浮生六記》,到時候將他與芸娘的風韻情事向你的另一半娓娓道來,豈不妙哉。
2、滄浪亭位於人民路滄浪亭街3號,乘游2、游4,或1、101、102、103路可達。
門票價格旺季20元,淡季15元,旺季增加免費游園內容。
Tips:
可帶特產:蘇綉、檀香扇、絲綢、玫瑰松子糖、桃花塢木刻年畫、蘇州糕團。黃天源糕團店位於觀前街,要早上去有現做的糕團,下午只有盒裝的,晚上6點左右就不賣了。
蘇州園林都不是很大,喜歡花,草,樹,木的朋友可以欣賞一下!一般情況下游一兩個就可以了!

古街
山塘街: 游2、3、5線、306路、204路、501路、529路、324路、40路、10路、317路、311路、34路、304路、54路、415路到達。(緊鄰石路步行街)
特別說明:山塘街不大,進門口的時候有白居易故居可以看一下.往裡面走是一條商業化的老街,賣各色紀念品,比較有趣!
蘇州小吃
特色小店:朱鴻興面館、綠楊餛飩店、陸長興面館、八寶粥店
市井小吃:糖油龍頭山芋、桂花雞頭米、海棠糕 &梅花糕、桂花焐熟藕、血糯甜飯

蘇州美食
鹵汁豆腐乾 銀魚 陽澄湖大閘蟹 糖果采芝 糕團黃天 醬肉陸稿 萬三蹄 青團子

E. 蘇州楓橋,盤門,獅子林園林

170值了!淡季都降價了。
楓橋景區距蘇州古城3.5公里,佔地面積10公頃。
景區歷史悠久,隋唐以來由古運河孕育出繁榮的楓橋古鎮;始建於梁代的寒山寺香火延續至今;唐代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描寫出這里空靈而闊大的意境,使景區成為中外遊人嚮往之地;明代抗擊倭寇,留下遺跡鐵嶺關、成為蘇州西大門的一道貌岸然屏障。
近年來景區又恢復了唐燈、明清街坊、江楓草堂、驚鴻渡等舊觀;增添了古戲台、漁隱村、聽鍾橋等民俗建築;「漕運展示館」利用先進的光影技術、四十多隻船模和圖文,介紹和展示了漕運歷史文化;「蘇藝名人坊」聚集了蘇州十幾位民間藝術大師,展示作品並表演技藝;以紅楓等百餘種樹木營造出富有詩意的自然風光。現已形成規模較大、歷史遺跡眾多、吳地風味濃郁、文化內涵豐富、觀賞趣味性較強的風景名勝區,是解讀蘇州的最佳選擇。
盤門景區位於蘇州城西南隅,是以瑞光塔、水陸城門(盤門)、吳門橋等千年歷史古跡為背景而建設的園林式景區,既有傳統古典園林的格局,又有2500年的歷史風韻,特別是水陸並聯的古城門更是全國現存唯一的建築典範,因此,有「北看長城,南看盤門」之譽,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盤門水路並聯,是春秋時期吳國「闔閭大城」的「路八門、水八門」之一,隨著歷史風雲的變遷,八門現僅存檔門,其餘諸門早已灰飛煙滅。盤門因「刻木作蟠龍向北鎮越」得名,大運河在此環抱城垣,水陸縈回交錯,是蘇州的水陸交通要道,今存的城門雖為元朝之物,但仍不失春秋大氣,巍然雄峙。
吳門橋橫跨運河、近傍盤門,因吳中門戶之意而得名,幾經重建,現為清朝同治年間的遺物,為橋洞高大的單拱石橋,極具江南水鄉特色。
瑞光塔臨流倒影,多有興廢,今塔為北宋遺存,是座七層八面、磚木結構閣的樓式塔,古樸雋秀,因發現國家級文物真珠舍利寶幢,及《妙法蓮華經》、銅質金塗塔、銅佛像等文物而聲名鵲起。
除「盤門三景」外,盤門景區內還有伍相祠、四瑞堂、世紀唐鍾、雙亭廊橋、麗景堂等多處景觀。
盤門景區內還有敲鍾、飼魚、馬戲、婚俗表演等多項參與性很強的游樂活動,遊客可在賞景的同時融身其中,自得其樂。

景點旅遊提示
門票:25元/人(伍相祠+水陸城門+中央庭院),瑞光塔6元/人(開放至第五層),身高1.2米以下的少年兒童,由成人攜帶免費入園。
到達方式:在蘇州市區內乘坐游2專線車或30路公交車在盤門景區站下車即可;也可乘坐1、101、102、103路到泰華商廈下車,然後向西步行200米 即到盤門景區。
開放時間:08:00-17:30(售票截至17:00)
、獅子林的主要特點
1.以「假山王國」著稱於世。
獅子林假山是中國古典園林中堆山最曲折,最復雜的實例之一。元末明初建園時,搜集了大量北宋「花石綱」的遺物,經過疊石名家的精妙構思,假山群氣勢磅礴,以「適、漏、瘦、皺」的太湖石推疊的假山,玲瓏俊秀,洞壑盤旋。象一座曲折迷離的大迷宮。假山上有石峰和石筍,石縫間長著古樹和松柏。石筍上懸葛垂蘿,富有野趣。假山分上、中、下三層,共有9條山路、21個洞口。沿著曲徑磴道上下於嶺、峰、谷、坳之間,時而穿洞,時而過橋,高高下下,左繞右拐,來回往復,奧妙無窮。兩人同時進山分左右路走,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少頃明明相向而來,卻又相背而去。有時隔洞相遇是可望而不可及。眼看「山窮水盡疑無路」,一轉身「柳暗花明又一村」。一邊轉,一邊可欣賞千姿百態的湖石,多數像獅形,大小小有五百來頭,有怒吼的,有憨睡的,有嬉戲打鬧的,或躺或立,或大或小,或肥或瘦。也有像黿的,像魚的,像鳥的。還可找到十二生肖圖,真叫人看得眼花繚亂。在假山頂上,聳立著著名的五峰:居中為獅子峰,形如獅子;東側為含暉峰,如巨人站立,左腋下有穴,腹部亦有四穴,在峰後可見空穴含暉光:吐月在西,勢峭且銳,傍晚可見月升其上。兩側為立玉、昂霄峰及數十小峰相映成趣。清代文人朱炳靖鑽過假山後寫道:「對面石勢阻,回頭路忽通。如穿幾曲珠,旋繞勢嵌空,如逢八陣圖,變化形無窮。故路忘出入,新術迷西東。同游偶分散,音聞人不逢。」確實,把獅子林假山迷宮比作諸葛亮的八陣圖,毫不為過。個中滋味,非親臨不能體察也。
2.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獅子林是禪宗寺廟園林,惟則法師為禪宗高僧。園因寺而聞名。在佛學中佛為人中獅子,獅子座為佛之坐處,泛指高僧坐席,林即禪寺。因此,獅子林本身即是一個宗教用語。禪僧以參禪,斗機鋒為得道法門,不念佛,不崇拜,甚至呵佛罵祖。所以獅子林不設佛殿,唯樹法堂。而建築題名全都寓以禪宗特色。如立雪堂,為講經說教之堂。其名取自慧可和尚少林立雪之事:達摩祖師在少林修禪時,慧可為拜師在門外站了一個晚上,積雪沒膝,後被達魔祖師收為弟子,修成正果成為禪宗二祖。如卧雲室,為僧人休居的禪房。還有指柏軒、問梅閣等,都是以禪宗公案命名。即便獅子林成為私家園林,這些建築重建後,題名依然不改,可見獅子林是禪宗與中國園林相互影響的一個詳細例證。
3.獅子林對皇家園林的影響。
在獅子林的滄桑變遷中,有一位皇帝對獅子林倍加贊賞。曾五次游覽獅子林,並留下大量題字和「御制詩」。他就是清高宗弘歷,即乾隆皇帝。乾隆二十二年春(1757),弘歷二巡江南到蘇州,他取來倪雲的獅子林圖展卷對照著觀賞獅子林。賜匾「鏡智圓照」於獅林寺,雙題五言詩《游獅子林》,此詩後被刻成御詩碑並新添一景名為「御碑亭」。1762年,乾隆二游獅子林,因愛其景,為獅林寺題額「畫禪寺」,在他臨摹的倪雲林《獅子林全景圖》和倪氏原作上分別題字。將臨摹之作「命永藏吳中」。1765年,獅子林已歸黃祖興所有。乾隆游獅子林後(時稱涉園),題下「真趣」匾額,又作「游獅子林即景雜詠」七絕三首、七律一首。回京後在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各信建一座獅子林。1780年,游獅子林後作《獅子林再疊舊作韻》。1784年,乾隆再次南巡,見到了徐賁畫的《獅子林十二景點圖》,十分感慨。游獅子林後,在《游獅子林三疊舊作韻》中寫到:「真山古樹有如此,勝曰芳春可弗尋。」這位75歲的老人自覺年事已高。只能「他日夢寐游」了。乾隆五次游覽獅子林,題寫三塊匾額,留詩十首、臨摹倪雲林《獅子林全景圖》三幅。在皇家園林掀起了摹擬江南山水,效法江南園林的高潮。1771年,乾隆在頤和園長春園東北角仿建獅子林,由蘇州織造署奉旨將獅子林實景按五分一尺燙樣制圖送就御覽,建成後名景點匾額均由蘇州織造製作,送京懸掛。1774年,承德避暑山莊建成,東部是以假山為主的獅子林,西部是以水池為主的文園,合稱「文園獅子林」,乾隆對此園非常喜歡,稱之「欲傲金閶未有此」。皇家園林廣泛採用了江南園林中廊、橋、漏窗與蘇式彩畫,引入堆疊假山的各種流派,大大豐富了北方園林的內容,是我園園林藝術史的重要一章。黃熙在中狀元後,重修府第,並以乾隆御筆的「真趣」匾額新增「真趣亭」一景,在淡雅的蘇州園林中抹上了如此富麗堂皇的一筆,也是皇家園林對蘇州私家園林影響力的一個典範。
4.近代建築與古典園林結合的產物。
獅子林自元代以來,幾經荒廢,幾經興旺。歷次的重修都打上了深深的歷史烙印,反映了當時的歷史、文化、經濟特徵。頗具爭議的是最後一代園主貝潤生對獅子林的重建。清咸豐年間,獅子林年久失修,疊石亭台坍塌;由貝潤生購下重修。植花木、浚水池,增建燕譽堂、小方廳、九獅峰、牛吃蟹等景點。園周環以長廊,上置「聽雨樓藏帖」、「乾隆御碑」、「文天祥詩碑」等碑刻71塊。建湖心亭、九曲橋、石舫、荷花廳、見山樓、人工瀑布等景點,峰石依舊。又購園東住宅,建族校、家祠,在修建過程中採用了部分現代的建築材料,如水泥、鋼筋、彩色玻璃等,修建了部分西洋風格的建築,留下了造園上的敗筆和有爭議之處。但也很好地保護了原存的建築和假山,搜集了大量文物,使一代名園得現光輝。

F. 蘇州旅遊景點介紹

【類別】文化遺址
【年代】初建於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最後重修於1917―1926年間。
【文物原屬】蘇州園林景觀建築
【簡介】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位於蘇州市市城東北園林路。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僧天如禪師為紀念其師中峰禪師建菩提正宗寺, 元末名僧天如禪師維則的弟子「相率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因園內「林有竹萬固,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又因中峰禪師曾倡道天目山獅子岩,取佛書「獅子吼」之意,易名為獅子林。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73歲的大書畫家倪瓚(號雲林)途經蘇州,曾參與造園,並題詩作畫(繪有《獅子林圖》),使獅子林名聲大振,成為佛家講經說法和文人賦詩作畫之勝地。清乾隆初,寺園變為私產,與寺殿隔絕,名涉園,又稱五松園。1917年為顏料買辦商人貝潤生購得,經9年修建、擴建,仍名獅子林(園東為貝氏家祠、族學和住宅)。由於林園幾經興衰變化,寺、園、宅分而又合,傳統造園手法與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貝氏家族把西洋造園手法和家祠引入園中,使其成為融禪宗之理、園林之樂於一體的寺廟園林。
獅子林平面成東西稍寬的長方形,佔地1.1公頃,開放面積0.88公頃。東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牆深宅,曲廊環抱。以中部水池為中心,疊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橋設亭,使得全園布局緊湊,富有「咫足山林」意境。獅子林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台、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於世,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獅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湖石玲瓏,洞壑宛轉,曲折盤旋,如入迷陣,有「桃源十八景」之稱。洞頂奇峰怪石林立,均似獅子起舞之狀。有含暉、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而以獅子峰為諸峰之首。園內建築以燕譽堂為主,堂後為小方廳,有立雪堂。向西可到指柏軒,為二層閣樓,四周有廡,高爽玲瓏。指柏軒之西是古五松園。西南角為見山樓。由見山樓往西,可到荷花廳。廳西北傍池建真趣亭,亭內藻飾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兩層石舫。石舫備岸為暗香疏影樓,由此循走廊轉彎向南可達飛瀑亭,是為全園最高處。園西景物中心是問梅閣,閣前為雙仙香館。雙香仙館南行折東,西南角有扇子亭,亭後辟有小院,清新雅緻。
【得名】
園始建於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由天如禪師惟則的弟子為奉其師所造,初名「獅子林寺」,後易名「普提正宗寺」、「聖恩寺」。史載,元末名僧天如禪師維則的弟子「相率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因園內「林有竹萬,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又因天如禪師維則得法於浙江天目山獅子岩普應國師中峰,為紀念佛徒衣缽、師承關系,取佛經中獅子座之意,故名「師子林」、「獅子林」。惟則曾作詩《獅子林即景十四首》,描述當時園景和生活情景。
【造園手法】
獅子林雖綴山不高,但洞壑盤旋,嵌空奇絕;雖鑿池不深,但回環曲折,層次深奧,飛瀑流泉隱沒於花木扶疏之中,古樹名木令人叫絕,廳堂樓閣更是精巧細致,無愧為吳中名園。獅子林的古建築大都保留了元代風格,為元代園林代表作。園以疊石取勝,洞壑宛轉,怪石林立,水池縈繞。依山傍水有指柏軒、真趣亭、問梅閣、石舫、卧雲室諸構。主廳燕譽堂,結構精美,陳設華麗,是典型的鴛鴦廳形式;指柏軒,南對假山,下臨小池,古柏蒼勁,如置畫中;見山樓,可覽群峰,山巒如雲似海;菏花廳雕鏤精工;五松園庭院幽雅;湖心亭、暗香疏影樓、扇亭等均各有特色,耐人觀賞。園內四周長廊縈繞,花牆漏窗變化繁復,名家書法碑帖條石珍品70餘方,至今飲譽世間。
1.建築布局

建築可分祠堂、住宅與庭園三部分,現園子的入口原是貝氏宗祠,有硬山廳堂二進,檐高廳深,光線暗淡,氣氛肅穆。住宅區以燕譽堂為代表,是全園的主廳,建築高敞宏麗,堂內陳設雍容華貴。沿主廳甫北軸線上共有四個小庭園燕譽堂甫以白、紫玉蘭和牡丹花台為春景庭園,親切明快。堂北庭園植櫻花二株。更添春意。小方廳為歇山式,廳內東西兩側空窗與窗外臘梅、甫天竹、石峰共同構成「寒梅圖」和「竹石圖」,猶如無言小詩,點活了小小方廳。獅子林的漏花窗形式多樣,做功精巧,尤以九獅峰後「琴」、「棋」、「書」、「畫」四樘和指柏軒周圍牆上以自然花卉為題材的泥塑式漏花窗為上品。而空窗和門洞的巧妙運用,則以小方廳中這兩幅框景和九獅峰院的海棠花形門洞為典型,九獅峰院以九獅峰為主景,東西各設開敞與封閉的兩個半亭,互相對比,交錯而出,突出石峰。再往北又得一小院,黃楊花台一座,曲廊一段,幽靜淡雅。這種通過院落層層引入,步步展開的手法,使空間變化豐富,景深擴大,為主花園起到絕好的鋪墊作用。主花園內荷花廳、真趣亭傍水而築,木裝修雕刻精美。石舫是混凝土結構,但形態小巧,體量適宜。暗香疏影樓是樓非樓,樓上走廊可達假山,設計頗具匠心。飛瀑亭、問梅閣、立雪堂則與瀑布、寒梅、修竹相互呼應,點題喻意,回味無窮。扇亭、文天樣碑亭、御碑亭由一長廊貫串,打破了南牆的平直、高峻感。主花園的建築主要分布在北部,前後錯落,形式多變,但由於建造年代的不同和貝氏在重建時對園林的理解不同,在建築材料的運用和體量比例上看,旱船過於寫實,問梅閣體量過大,見山樓外形中西結合,甚至有混凝土六角亭,建築風格不夠統一。
入園,便見玲瓏石筍、石峰、叢植牡丹及白玉蘭,與「立雪堂」背面側窗和諧統一,使框景更趨完整,形成進入庭院前視覺上的美感,同時喻「玉堂富貴」之意。並有蔽外隱內之含義而景深意遠。庭院北是主體建築高敞宏麗的鴛鴦廳。南廳名「燕譽堂」,出自《詩經》,意為名高祿重安閑快樂。燕譽堂為全園主廳,高敞宏麗。堂屋門上有「入勝」、「通幽」、「聽香」、「讀畫」、「幽觀」、「勝賞」磚刻匾額。北廳稱「綠玉青瑤之館」,出自元畫家倪雲林詩中,「綠水」指水,「青瑤」指假山。中堂屏風南面刻《重修獅子林記》,記述貝氏1917―1926年間重修「獅子林」的經過。北面刻《獅子林圖》,寺峰古柏,飛瀑層樓。廳內陳設精緻華貴。廳的前廊西側可通「立雪堂」,後廊西側門宕通假山洞穴而進入「卧雲廳」,在後為小方廳,廳名「園涉成趣」,其西側辟門,可登假山。以鴛鴦廳為中心,面向四方的布局,頗為巧妙。廳前有「息廬」、「安隱」磚刻。院內湖石、花台、小樹組成一景。穿越小方廳,見院中花台上的巨峰氣勢雄偉,由九頭不同姿態的獅子組成。峰北院牆漏窗的框形各異,並分別套入琴棋書畫圖案,流暢明快。向西可到指柏軒,為二層閣樓,四周有廡,高爽玲瓏。古五松園在指粕軒之西,中間隔一竹園。園里舊有五棵大古松,霜干虯枝,亭亭似蓋,所以獅子林從前曾名五松園。轉彎向南到飛瀑亭。這里為全園最高處,用湖石迭成三迭,下臨深淵,上有水源,開動機鈕,即成人工瀑布。
2.堆山與理水
蘇州園林甲江南;獅子林假山迷宮甲園林。獅子林以假山著稱,山佔地面積約0.15公頃。可以說,獅子林假山是中國園林大規模假山的僅存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獅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氣勢雄渾,奇峰怪石,玲瓏剔透。假山群共有九條路線,21個洞口。橫向極盡迂迴曲折,豎向力求回環起伏。遊人穿洞,左右盤旋,時而登峰巔,時而沉落谷底,仰觀滿目迭嶂,俯視四面坡差,如入深山峻嶺。洞穴詭譎,忽而開朗,忽而幽深,蹬道參差,或平緩,或險隘,給遊人帶來一種恍惚迷離的神秘趣味。「對面石勢陰,回頭路忽通。如穿九曲珠,旋繞勢嵌空。如逢八陣圖,變化形無窮。故路忘出入,新術迷西東。同游偶分散,音聞人不逢。變幻開地脈,神妙奪天工」,「人道我居城市裡,我疑身在萬山中」,就是獅子林的真實寫照。
獅子林的假山,通過模擬與佛教故事有關的人體、獅形、獸像等,喻佛理於其中,以達到渲染佛教氣氛之目的。這種做法被後人亂用,演變為以堆砌某種動物形象為悅,而產生部分拙劣之作,使得有些園林專家認為其東部疊山技法及效果有背自然之理。它的山洞作法也不完全是以自然山洞為藍本,而是採用迷宮式作法,通過婉蜒曲折,錯綜復雜的洞穴相連,以增加遊人興趣,所以其山用「情」、「趣」二字概括更宜。園東部疊山以「趣」為勝,全部用湖石堆砌,並以佛經獅子座為擬態造型,進行抽象與誇張,構成石峰林立,出入奇巧的「假山王國」。山體分上、中、下三層,有山洞二十一個,曲徑九條。崖壑曲折,峰迴路轉,遊人行至其間,如入迷宮,妙趣橫生。山頂石峰有「含暉」、「吐丹」、「玉立」、「昂霄」、「獅子」諸峰,各具神態,千奇百怪,令人聯想翩翩。山上古柏、古松枝幹蒼勁,更添山林野趣。此假山西側設狹長水澗,將山體分成兩部分。跨澗而造修竹閣,閣處模仿天然石壁溶洞形狀,把假山連成一體,手法別具匠心。園林西部和南部山體則有瀑布、旱澗道、石磴道等,與建築、牆體和水面自然結合,配以廣玉蘭、銀在、香樟和竹子等植物,構成一幅天然圖畫,使遊人在游覽園林,欣賞景色的同時,領悟「要適林中趣,應存物外情」的禪理。
園內水體聚中有分。聚合型的主體水池中心有亭佇立,曲橋連亭,似分似合,水中紅鱗躍波,翠柳拂水,雲影浮動,真是「半畝方塘一鏡開,天光雲影共徘徊」。水源的處理更是別具一格,在園西假山深處,山石做懸崖狀。一股清泉經湖石三疊,奔瀉而下,如琴鳴山谷、清脆悅耳,形成了蘇州古典園林引人注目的人造瀑布。園中水景豐富,溪澗泉流,迂迴於洞壑峰巒之間,隱約於林木之中,藏尾於山石洞穴,變幻幽深,曲折豐富。
3.植物配置
蘇州園林的植物配置基調是以落葉樹為主,常綠樹為輔。用竹類、芭蕉、藤蘿和草花作點綴,通過孤植和叢植的手法,選擇枝葉扶疏、體態瀟灑、色香清雅的花木,按照作畫的構圖原理進行栽植,使樹木不僅成為造景的素材,又是觀景的主題。許多樹木的種植與園林建築和詩詞匾聯、人物典故相呼應,喻情於草木。獅子林的植物配置亦照此理,東部假山區以古柏和白皮鬆為主,西部和南部山地則以梅、竹、銀杏為主。配植色香態俱佳的花木,疏密相間,錯落有致,不僅增加了林木森郁的氣氛。更使山石、建築、樹木溶合一體,而成為真正的「城市山林」。指柏軒前假山上有元代古柏數株,有白皮鬆五棵,姿態蒼勁,皆成畫意。暗香疏影樓和問梅閣推窗可見三、五株梅,疏影橫斜,暗香浮動。尤其問梅閣中桌椅、吊頂都是梅花形,窗紋用冰梅紋,書畫內容亦與梅有關,與地上「冰壺」古井共同構成一幅思鄉的畫卷。更有文天樣《梅花詩》:「靜虛群動息,身雅一身清;春色憑誰記,梅花插座瓶」,借梅詠懷,體現了文天樣正氣凜然的高尚情操。山石間有六百年年銀杏一株,粗干老木,盤根錯節於石隙間,夏日濃蔭庇日。秋葉燦若織錦,成為獅子林中一景。
2006年05月25日, 獅子林作為元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相關贊譽】
據史載,1703年2月11日康熙皇帝南巡、獅子林賜額「獅林寺」後,乾隆皇帝六游獅子林,先後賜「鏡智圓照」、「畫禪寺」及現存「真趣」等匾額。乾隆還下令在北京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內仿建了兩座獅子林。可見當年帝皇對獅子林情有獨鍾。
清代學者俞樾贊譽獅子林「五復五反看不足,九上九下游未全」。當代園林專家童俊評述獅子林假山「盤環曲折、登降不遑,丘壑宛轉,迷似迴文」。
·獅子林
位於蘇州城內東北部婁門內園林路,始建於元代,為元代園林的代表。園內假山遍布,長廊環繞,樓台隱現,曲徑通幽,有迷陣一般的感覺。長廊的牆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蘇軾、米芾、黃庭堅、蔡襄的書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詩》的碑刻作品。獅子林原為菩提正宗寺的後花園,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禪師來到蘇州講經,受到弟子們擁戴。翌年(元代最後一位皇帝順帝至正二年),弟子們買地置屋為天如禪師建禪林。天如禪師因師傅中峰和尚得道於浙江西天目山獅子岩,為紀念自己的師傅,取名「獅子林」。亦因佛書上有「獅子吼」一語,且眾多假山酷似獅形而命名。
園建成後,當時許多詩人畫家來此參禪,所作詩畫列入「獅子林紀勝集」。天如禪師謝世以後,弟子散去,寺園逐漸荒蕪。明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明姓和尚托缽化緣於長安,重建獅子林聖恩寺、佛殿,再現興旺景象。至康熙年間,寺、園分開,後為黃熙之父、衡州知府黃興祖買下,取名「涉園」。公元1703年2月11日清康熙巡遊至此,賜額「獅林寺」,後清乾隆皇帝六游獅子林,先後賜「鏡智圓照」、「畫禪寺」及現存「真趣」等額匾。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黃熙高中狀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園」。至清光緒中葉黃氏家道衰敗,園已傾圯,唯假山依舊。
獅子林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10000平方米,是蘇州古典園林的代表之一,擁有國內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有假山王國之美譽。假山內外上下盤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宮,咫尺之間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仰觀滿目迭嶂,俯視四面坡壑,如入深山峻嶺,恍惚迷離。由於它原是寺之後花園,所以獅子林假山便是佛的象徵,與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並論。山腹中空靈曲折,宛如迷宮的洞穴即象徵佛的法力無邊。
獅子林內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築分布錯落有致,園中最高峰為「獅子峰」,另有「含暉」、「吐月」等名峰。園內多竹,竹間結茅的方丈禪窩,建有「冰壺進」、「玉鑒池」、「小飛虹(橋)」。主要建築有立雪堂、燕譽堂、卧雲室、見山樓、指柏軒、飛瀑亭、真趣亭、問梅閣等。
獅子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個性分明,假山洞壑奇巧、出神入化、匠心獨具,一草一木別有風韻,園內長廊四面貫通,廊壁上嵌有書條石刻,皆為名家書法佳作。
公元1917年,上海顏料巨商貝潤生(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叔祖父)從民政總長李鍾鈺手中購得獅子林,花80萬銀元,用了將近7年的時間整修,新增了部分景點,並冠以「獅子林」舊名,獅子林一時冠蓋蘇城。貝潤生原准備籌備開放,但因抗戰爆發而未能如願。公元1945年貝潤生病故後,獅子林由其孫貝煥章管理。解放後,貝氏後人將園捐獻給國家,蘇州園林管理處接管整修後,於公元1954年對公眾開放。
[編輯本段]球迷組織獅子林
成立於1968年的「獅子林」不僅是AC米蘭、也是義大利足球史上第一個極端球迷組織。2005年11月該組織解體,導致聖西羅南看台第二層陷入復雜局面,一些老球迷離開這里,新激進分子的加入更加劇了矛盾。AC米蘭球迷組織間的內訌不利於他們統一支持球隊,尤其是「獅子窩」的解散讓米蘭失去了四五千名最忠實、組織良好的球迷,他們做不成極端球迷,無法重歸南看台,因此大都不願再回到聖西羅看球。 重新洗牌的南看台缺乏此前的和諧,米蘭德比中相對於國際米蘭球迷的創意,AC米蘭球迷只有統一的紅黑色和一個標語(「只有一片旗幟——紅黑色」,似乎要證明南看台仍然統一),在聲勢上大敗於藍黑球迷。
[編輯本段]獅子園旅遊貼士:
開放時間:8:00——17:00(蘇州的園林園門關得都比較早,節假日也不例外,所以一定要注意開放時間)
交通線路:2、3、5路公交,游1、2路
旅遊順序:燕譽堂——小方廳——揖峰指柏軒——古五松園——湖山亭——花藍廳——真趣亭——石舫——暗香疏影樓——飛瀑亭——問梅閣——雙香仙館——扇亭——文天祥碑亭——御碑亭——修竹閣——立雪堂——出口

G. 獅子林里有什麼景點

燕譽堂——小方廳——揖峰指柏軒——古五松園——湖山亭——花藍廳——真趣亭——石舫——暗香疏影樓——飛瀑亭——問梅閣——雙香仙館——扇亭——文天祥碑亭——御碑亭——修竹閣——立雪堂。

H. 求一份蘇州獅子林景點介紹

獅子林
票價:30元/人
可以使用學生證:15元/人
印象:園子不大,也許是比較代表的熱門景點,人太多,照張清靜的照片都困難!心情很受影響,以此拙政園也沒有去,去了耦園——高明的選擇

I. 蘇州值得去的景點留園獅子林網獅林哪些比較好

以前哥是做旅遊的,園林逛一圈,趕車去吧

J. 蘇州獅子林游覽

去蘇州獅子林游覽景點還挺多的,不過建議樓主去看看逸行旅遊網上的蘇州園林1日游(獅子林)路線,挺方便的。去蘇州獅子林游覽多以石為主,成片的「小石林」,中間有湖、有亭。我上次去獅子林是在三年前,當時就感覺那裡就是當年富甲人家的後花園,這場景,經常在電視劇里見過。還有女性一遊玩獅子林,請別穿高跟鞋,不然容易扭到腳,還有不要穿太短的裙子,容易走光。這可是去獅子林玩的密略哦,一般人我不告訴哦。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了,獅子林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台、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而盛名於世,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元代流傳至今的獅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氣勢雄渾,奇峰怪石,玲瓏剔透。假山群共有九條路線,21個洞口。橫向極盡迂迴曲折,豎向力求回環起伏。去蘇州獅子林游覽可以穿洞,左右盤旋,時而登峰巔,時而沉落谷底,仰觀滿目迭嶂,俯視四面坡差,或平緩,或險隘,給遊人帶來一種恍惚迷離的神秘趣味。「對面石勢陰,回頭路忽通。如穿九曲珠,旋繞勢嵌空。如逢八陣圖,變化形無窮。故路忘出入,新術迷西東。同游偶分散,音聞人不逢。變幻開地脈,神妙奪天工。一般去獅子林都會把拙政園帶上,門票也不貴,一起游覽也不錯。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