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龍景區景點介紹
㈠ 誰有新鄉回龍景區的詳細介紹
http://www.tourunion.com/spot/jq/2722/
㈡ 新鄉市輝縣回龍景點怎麼樣有什麼往返車幾點去過的朋友解答下、謝謝
回龍風景區位於輝縣市上八里西北部25公里處的太行深山處,海拔高度800米至1725米,游覽面積26餘平方公里。五大景區包攬紅色景觀、自然景觀以及人文景觀上百處。<br> <br> 提起回龍,就一定會想起那盪氣回腸的回龍精神。2002年央視十大感動中國人物,全國人大代表張榮鎖被譽為「現代愚公」,他身先士卒,帶領黨員、民兵、村民修盤山公路,開掛壁隧道,創造了築路史上的一項奇跡,盤山公路如巨龍騰飛,蜿蜒八公里終達摩天崖;S型隧道或明或暗,曲折盤旋,扶搖直上直通清風關,它們不僅是到達山頂的必經之路,還成了一道振奮人心的紅色景觀。 對於回龍景區,我們還會想起濃郁而獨特的道教文化。老爺頂海拔1570米,因山頂自古建有祖師廟而得名。又因鐵鍾、鐵鼎、鐵瓦點綴廟宇其間而著稱天下一絕,被考古專家贊譽為「天下第一鐵頂」,為道教發祥地之一。素有「南金頂、北鐵頂,南頂在武當,北頂在太行」之說。另外,從山下到山頂,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神韻猶存,數十處明、清建築,風格獨特,耐人尋味。2000年9月25日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回龍還有她優美的自然景觀,回龍大峽谷形若巨盆,貌比蒼龍。跌岩千米之多的幽谷,橫空百里可謂氣勢恢泓;一落千丈的紅岩絕壁,纏延無際可謂鬼斧神功。回龍的十字嶺景點充滿原始氣息。十字嶺因其地貌成十字而得名,海拔高度1725米,居南太行第一峰。遠望峰姿,紫岩竟秀層巒疊嶂,近觀山色,翠崖如削直落天涯。潺潺的水韻於鳥語花香的芳馨,驀然給人一種遠古時代的體味。尤其是盤旋崖間的階梯拾級而上,那種「一險未過一險迎」的感覺,更能體現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倍增遊人探秘天塹而飄飄然的情趣。登上十字嶺峰頂,彷彿到了一個天造地設的公園,一馬平川的曠野給人一種「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的感受。天然草坪的鋪展洋溢著北國草坪的歌風,怪石百態的聳立又跌宕出南國石林的詩雅。山巒的巍峨似東岳壯觀,奇峰的險秀象西嶽奪目。真可謂,一步一景觀,景景別有情。十字嶺風光秀麗為太行一絕,山高奇在風雲莫測,景秀靚於自然和諧,實為旅遊探險、休閑度假、攝影寫生之聖地。 張溝瀑布融泉、溪、河、譚、瀑之精華。青山、碧水、白雲、藍天與古樹、林蔭、山風、民宅相映成趣,組成獨領太行風騷的奇特佳境; 龍口樂園中飛瀑溪流、奇峰怪石、名木繁花、異鳥珍禽,完整無缺地賦存著大自然的原始風情。遊人身臨其境,定然會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並定能感悟到天造地設的奧妙. 回龍景區:一條艱苦創業,驚天地、泣鬼神的紅色通途;一條游覽觀光、體閑避暑的綠色棧道;一條神秘莫測、夢幻天堂世界的棕〔宗教〕色巷灣。 出發站到達站發車時間里程車型全程票價用時其它新鄉市汽車總站輝縣5分鍾一班
㈢ 回龍景區的介紹
回龍風景區位於輝縣市西北部25公里的太行山深處,與八里溝景區交錯相依,內總面積20平方公里。容這里山體險絕,翠林密布,文物有存,農戶坐落,置身其間令人心曠神怡。「老爺頂」,素有「小華山」之譽,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㈣ 回龍鎮的風景名勝
萬壽廣洞山
鎮安縣回龍鎮萬壽村有一山,當地人稱廣洞山,相傳山間回有72洞錯落分布答其間,早聞其山險峻,幾欲前往登之,未能成行,心願未了。欣逢重陽佳節登山之日,縣老體協一行八位年過花甲、不甘寂寞,樂於獵奇探險的登山愛好者,欲往此山一游,就欣然隨大家一起去探探廣洞山的奇峰險洞。
㈤ 新鄉市回龍景區
有空去看看
㈥ 求新鄉景點大全景點排名,哪些比較值得去
寶泉風景區
㈦ 新鄉回龍景區
shit!
㈧ 新鄉回龍景區和哪個景區最近
新鄉回龍景區附近景點: 郭亮滑雪場 八里溝景區 關山地質公園 回龍風景區 九蓮山風景區
和這幾個景點相比較比較近
㈨ 回龍山景區有沒有封景
現在在這種特殊情況下,不管景區有沒有風景,最好都不要再去人流量多的比較集中的地方。這即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
㈩ 回龍山鎮的風景名勝
共存社成立舊址:位於回龍山鎮西北25公里的八斗灣。其房屋於1939年被日軍偽軍部分燒毀。
黃岡農民暴動遺址:即回龍山大廟。黨的八七緊急會議後,中共湖北省委派羅四維(回龍山鎮羅家咀人)回鄉恢復中共黃岡縣委(羅任書記〉,組織農民暴動。1927年12月30日晚,縣委率領武裝人員及手持梭標、大刀的農民,一舉攻進回龍山大廟,活捉國民黨黃岡保衛團團總梅朗如,消滅全部武裝,沉重地打擊了豪紳地主的囂張氣焰。其廟依山而築,一進三重,是境內最大的廟宇。抗戰時間,三次遭日偽破壞。解放後,殘存房屋被辟為小學。80年代,群眾損資建有一幢教學樓,更名為育英學校,原全國政協副主席陸定一為其題寫了校名。
林育南、林彪舊居:位手回龍山鎮西北25公里的林家大灣。育南故居為磚木結構的兩間平房。林彪舊居現有房屋數間,常有全國各地遊人參觀。
林育英故居:位於回龍山鎮西北2公里的染鋪灣。1990年修復,為明四暗七的磚木結構平房。
冰川爍石:位於回龍山鎮蔡家塘西北坡上。石高35米,周長15米,褐色,呈不規則橢圓形。民間傳為西天王母扔下的打牛石。李四光曾撰文鑒定,該石事實上是一塊麻岩巨礫,己受中期風化,它大概來自秦嶺。任何一種關於它的成困的滿意解釋,都有很大的意義。
白羊山:位於回龍山鎮東北3公里處,是回龍山與馬曹廟兩鎮的界山,面積約5平方公里,海拔276米,三峰並聳,蒼翠插空。山側有挑花洞,為明主事秦斷宗著書處。山上主植松、杉、竹。山北八斗灣是中國共產黨在黃岡早期革命發源地之一,1920年陳潭秋、林育南在此創辦潑新學校,1921年在此建立黃岡最早的黨小組。
龍山寺〈回龍大廟〉:始建於明洪武年間,香火旺極,其靈譽遠盛於其它寺廟。一九三八年,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時,回龍大廟大部被毀,現經省民族宗教委批准,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和關懷下,在大廟原地脈上重新修建,更名龍山寺。同時請來團風縣佛教界最有名望的釋堅先法師做住持注重新修復的龍山寺正成為全縣著名的佛教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