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度假村
⑴ 野柳的相臨景點
野柳位於台灣的來北部海岸,自在台北近郊。隸屬新北市萬里區。
相臨景點
1,野柳往基隆方向。基隆港,基隆夜市【小吃】,和平島公園【海景】,九份【老街】,碧 沙漁港【海鮮】
2,野柳往淡水方向。陽明山【國家公園】,金山海水浴場【海景,戲水】,金山老街【小 吃】,石門-十八王公【廟 宇】,白沙灣海水浴場【海景,戲水】,富基漁港【海鮮】,淡水漁人碼頭【海景】淡水老街【小吃】
⑵ 台灣林口的詳細資料
林口鄉公所網站:
地理位置:
台北縣林口鄉,位於大台北地區之西的紅土台地上,海拔高250公尺,總面積54平方公里,東與五股鄉為界,北鄰八里鄉,東南與泰山鄉為鄰,南壤桃園蘆竹、龜山兩鄉,西濱台灣海峽,南北向西濱公路由本鄉西部經過。
區位及地質:
林口鄉是位於台灣西部沿海,八里鄉和桃園縣之間的縱谷台地,臨山面海具有良好之地理景觀條件。丘凌山脈綿延不絕,臨接台灣海峽,東北季風強勁。地型大致上分為兩大類:一為縱谷地,屬沖積層,地質包括礫石、砂及黏土。一為台地,屬林口層,表土地質為紅土及砂,深層則為礫石。全鄉面積5415.19公頃中,台地部份佔2300公頃,縱谷丘陵佔地3115公頃。
氣候及生態:
林口鄉位在亞熱帶氣候區。有典型亞熱帶溫和氣候條件和叢林山野景觀。發源於丘凌台地上的林口溪、嘉溪雅坑溪、寶斗厝坑溪、瑞樹坑溪、後坑溪等五大溪皆由南向北流入台灣海峽,這些溪流都無法提供水利功能。雖然林口鄉天然的幽谷及丘凌地提供一良好生活環境,自然地形同時也限制與周邊鄉鎮上的互動,在漢人未全面墾殖台灣北部以前,是獨立的聚落生活型態。
交通概況:
聯外交通:距離台北市區僅二十公里,經由中山高速公路到台北火車站,約半小時可底達。聯外交通方面除有高速公路,還有省道(西濱公路)、縣道(105、106、108)等,班車有三重客運(通往泰山、八里、樹林、新莊、板橋、台北)、桃園客運(通往蘆竹、龜山、桃園市),目前林口高速公路 第二交流道已完工通車,聯外交通更為便利。
文化:
本鄉有南北管、八音之社區團體,無論居台地或縱谷,每逢年節迎神賽會,均於各大慶典活動中獻藝。
本鄉南北管藝術研究會於八十七年三月份向有關單位辦理申請,按人民團體組織法順利完成合法程序,本會正式得以成立,本會集合了樂林園(林口)、悅樂軒(頭湖)、福樂社(後湖)、中興社(菁湖)、平樂社(太平)、寶樂軒(嘉寶)、復興社(瑞平)等各軒社。本會於各大慶典活動中獻藝,平時與本鄉其他軒社保持聯系親如兄弟,互相交換南北管藝術啟承政府復興中華文化、保存國粹,薪火相傳之精神。特別是每年農歷九月十九日觀音佛祖聖誕,直屬地區值年慶典,更是熱鬧非凡。此舉皆薪傳中原文化並發揚光大,是本鄉無形的文化資產。
樹林口文史工作室負責人郭朝宗,有鑒於本地偶戲日漸式微,於是籌組中華偶戲藝術發展促進會,該會主要任務乃在調查研究,並出版我國偶戲藝術,及與戲劇工藝之相關發展。並主辦或承辦政府機關、民間團體各項偶戲,及民俗藝術傳承計劃或民俗研習活動。期望能綜合各藝術及幼教相關人士,推動偶戲親子生活教育,研究各類偶劇和對幼兒劇啟發性的戲劇教學教案,並增進國際交流。
教育:
一、 學校教育:
大專院校二所(國立僑大先修班、私立醒吾技術學院)
高中三所(國立林口啟智學校、林口高中、私立醒吾中學高中職)
國中三所(林口國中、崇林國中、私立醒吾中學國中初)
國民小學共七所(林口國小、南勢國小、麗園國小、麗林國小、嘉寶國小、興福國小、瑞平國小)
二、 學前教育:
本鄉鄉立托兒所
本鄉轄區廣闊,而托兒所的設置,基於照顧社區居民的便利性,分散各社區,計有林口、東林、菁湖、湖北、嘉寶、東勢六所,總計有12班,收托幼童三百名人。各分所之園地建物面積廣闊,室內外均有游樂設施,不論晴雨,全天候給予幼童學習的活動空間,安全又方便。而14位保育員皆具有事業資格、且深具愛心、熱忱、有責任心、事業服務技能及托育服務的長期經驗。鄉立托兒所在鄉長的帶領下,全力提升托育服務品質,並負起學前幼童的教保重責,積極拓展全鄉的兒童福利工作,期許鄉政擴大為民服務之領域,以落實社會福利。
三、 社會教育:
鄉立圖書館
本鄉為響應政府「一鄉一圖書館」政策,致力推廣基層文化建設,遂於民國七十五年開始籌劃建館,則定於本鄉國宅一九-六號鄰里公園預定地興建圖書館。於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正式開館供民眾使用。本館隸屬於林口鄉公所,為最基層的社會教育機構及社教文化中心。民眾可在此獲得更多的生活常識與最新資訊。
工業:
林口原是磚窯林立、茶園處處的老台地,民國六十四年為林口磚窯業的興盛期,鄉境內的磚窯廠多位於東部交通路線旁,方便磚貨運輸。然而隨著自動生產磚窯廠的大量出現、建築技術的日益改進-建材多以鋼筋水泥為主,使得本鄉境內傳統的磚窯廠才轉趨沒落。另因林口新市鎮的開發,許多磚廠被劃為特定用地、或被辟為道路,導致林口磚窯廠快速消失,結束本鄉磚窯的風華。
政府為提供就業機會、解決台北都會區人口成長的壓力、引進工業人口帶動其他各行業之蓬勃發展,促進林口新市鎮之地方繁榮及人口成長,特於林口東林村粉寮規劃「工二工業區」並於民國七十一年完成開發,目前有近二百家廠商進駐,以塑膠製造業、金屬製品製造業食品及飲料製造業及電力電子業為重。
商業:
本鄉傳統以種茶及磚窯為業,從民國五十八年林口新市鎮計畫發表以來,本鄉的產業結構逐漸轉變,民國六十八年第一期計畫開始實施之後,農業活動急劇下降,而代之以新興的工商業。
南勢、東勢兩村鄰接交流道,佔地利之便,而為運輸及倉儲業重要的分布地帶;而批發、零售、餐飲業、大型量販店等主要分布在林口路與中正路兩條路上,為本鄉傳統的商業街,亦為本鄉居民平時消費之所在。林口路上的公有零售市場,設有四十一個攤位,以傳統市場方式經營,中山路也是舊社區的金融區、行政區。
至於新社區,包括文化一路、文化二路、仁愛路等區域,則有室內設計、室內裝潢、不動產業、直銷、保險、銀行、較趨高價位的餐飲業等,而「夜市」也是鄉民消費的重要場所,目前林口路每星期三、忠孝路399巷附近每星期日,皆有攤販駐足。
農牧業:
往昔本鄉皆以務農為主,自從政府頒布實施開發林口新市鎮以來,地方建設不斷更新,就業人口的流入,使典型的農業社會,轉變為農、工、商混合的社會型態,而太平、瑞平、嘉寶、下福、頂福等五個靠近海邊的村落,因距離高速公路較遠,未規劃成開發地帶,為本鄉目前主要的農業栽培地,不論是本鄉特有的茶葉、綠竹筍、水稻、文旦柚及各種蔬菜,皆有非常專業化的栽培。
在畜牧業方面,以飼養牛、豬、羊、雞、鴨、鵝等為主,分布在太平、瑞平、嘉寶、下福、頂福等五個靠近海邊的村落為主。
展望:
林口鄉位處台灣北部的沿海台地上,全鄉面績為五四一五、一九公頃,是台北盆地西邊的屏障,更是台北市的副都會區。
林口鄉民以往皆以務農為主,自從政府頒布實施開發林口新市鎮以來,使得地方建設不斷的更新,更促使鄉民生活水準日益提升。
林口鄉地形分為台地與丘陵地二種,台地部份隸屬於都市計畫,又因工業區之開發及住宅之興建,就業人口的流入間接帶動鄉內之繁榮;使典型之農業社會,轉變為農、工、商混合之社會型態,在政府積極開發下現代化筆直的道路及各種住宅商業區已逐漸形成規模;另丘陵地大部份為都市計畫保護區,仍舊保有傳統的農業型態,但因配合時代的腳步,雖然名為鄉下,卻已是交通發達、農業進步的多樣化農村。不論是本鄉特有之茶葉、綠竹筍、水稻、文旦柚及各種蔬菜,皆有非常專業化的栽培。
目前,林口正積極的蛻變,不論是整頓鄉內交通停車問題,農業型態的更新,工商住宅的整體規劃;讓林口新市鎮注入更多的活力;創造璀燦的、無限潛力的新興城鎮。所以現在的林口是不斷的、向前的在蛻變中無限的積極發展;邁向未來的台北副都會,一個嶄新的、現代化的都市之形成是指日可待的。
維基網路:
林口鄉,舊名樹林口、坪頂,是台灣台北縣的一個鄉級次級行政區,位於林口台地上,海拔高250公尺,總面積54平方公里,東與五股鄉為界,北鄰八里鄉,東南與泰山鄉為鄰,南壤桃園蘆竹、龜山兩鄉,西濱台灣海峽。中山高速公路林口交流道就在林口南部。境內以竹林山觀音寺為較重要的地標。長庚醫院林口總院及體育園區(林口體育館)設於桃園縣龜山鄉,緊臨本鄉。林口鄉地廣人稀,總人口約6萬人(2006),不過隨著交通建設的開發及工業區、新市鎮重劃區陸續開發,林口鄉已經由農業鄉逐步轉變為工業、商業與農業共存的鄉鎮。重劃區內最多大樓聚集的路段為文化一路、文化二路、忠孝路及仁愛路這4條路段所圍起的街廓。
目錄 [隱藏]
1 歷史
1.1 史前遺跡
1.2 漢人墾殖
1.3 行政區變遷
2 地理環境
3 著名地標
3.1 竹林山觀音寺
3.2 林口火力發電廠
3.3 林口高爾夫球場
4 交通
5 林口新市鎮
6 教育
7 參考資料
8 外部連結
[編輯] 歷史
[編輯] 史前遺跡
林口之住民,始於台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林口考古的最重大發現,是1997年發現分布於林口與八里沿岸的「太平村遺址」。出土文物分為石器、陶器、化石三類,根據出土文物判斷為一有多重文化層壘壓的遺址,幾乎涵蓋了台灣北部地區大部分的史前文化層,如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植物園文化、十三行文化等,而學者劉益昌也證實,在太平村海域發現一萬年前的人類頭蓋骨與下顎骨,是台灣出土最完整的人類化石,出土時並伴隨加工過的動物骨骸與陶器,證實上萬年前林口、八里一帶就有人類活動。
[編輯] 漢人墾殖
1642年,根據荷蘭人的記錄推斷,林口一帶為八里坌社的原住民所居。郁永河的裨海紀游一書中,也記載在康熙年間(1697)的台北平原有「八里分」(八里坌)社,屬於淡水總社。漢人對林口的開墾,首先以林口北部的海岸平原開始。至乾隆五年(1740),林口地區已經有漢人聚落「大灣庄」(今日的大、小南灣,位於海邊)的存在。至1760年,在今日的林口區域記載有「大南灣」、「小南灣」、「大牛稠庄」(今日的南勢村一帶)等漢人聚落,,顯示漢人已經由海岸逐漸登上林口台地。其中開墾者多為泉洲人,在南勢埔尾一帶,也有粵人加入開墾,成為林口少見的粵籍聚落。此時八里坌社仍在記載中,顯示原住民仍在林口活動。而其中位於交通要道的樹林口(今日的林口街)一帶,也逐漸形成了大的庄落,成為林口的中心。1871年,林口又出現了「大坪頂庄」,光緒年間,再出現「瑞樹坑庄」,林口的聚落分布大致完成。
[編輯] 行政區變遷
1875年(光緒元年),林口的行政區屬於淡水縣八里坌堡,1895年台灣割讓日本後,林口屬於台北縣淡水支聽管轄。1899年隸滬尾辦務署,1902年廢縣為廳,屬於台北廳滬尾支廳。1909年,支廳下設區署,林口西南部的東林、菁湖、湖南三村,隸屬新莊支廳樹林口區,東北部隸屬大南灣區。1910年廢縣為州,隸屬台北州新莊郡林口庄。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更改為林口鄉,屬於新莊區的一部份。1950年後廢區,改由台北縣直轄,直至今日。
今日林口鄉共下轄有東林村、林口村、西林村、菁湖村、中湖村、湖北村、湖南村、南勢村、東勢村、頂福村、下福村、嘉寶村、瑞平村、太平村、麗林村、仁愛村、麗園村等村。
[編輯] 地理環境
林口鄉主要是由林口台地為主體所組成。地形有平坦的台地面(佔42%)、丘陵谷地(57%),還有部分的濱海灘地。台地東北方緊鄰觀音山,以河谷為界、東南邊以新莊斷層與台北盆地相鄰、西側與桃園台地相接,中隔南崁溪。由於台地地勢平坦,缺乏屏障、因此林口經常風力強勁。而由於氣候高溫多雨,台地上的泥土淋溶作用旺盛,因而形成強酸、不肥沃的紅土層,不利農耕,只利於茶樹栽種與紅磚的生產。加上日治時期,日人積極開發,設茶業傳習所,廣植茶樹。因此林口的茶園的開墾與紅磚製造業曾盛極一時。
林口的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台風與豪雨;冬季則寒冷潮濕。由於林口瀕臨海岸,加上台地地形缺少屏障,風勢強勁,因此夏季與北部其他地區相比,顯的涼爽、冬季則比較寒冷。根據中央氣象局在1996~2000年的資料顯示,年平均溫為22.1度,最冷月均溫15.1度,最熱月均溫28.7度,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9.5%,二月至三月濕度可達84%,十分潮濕。
[編輯] 著名地標
[編輯] 竹林山觀音寺
主條目:竹林山觀音寺
竹林山寺的庭園竹林山觀音寺,是位於台灣台北縣林口鄉的著名景點,位於林口鄉竹林路325號,為一佛道混合寺廟,奉祀十八手觀音,香火鼎盛。廟前有佔地約兩萬坪(約66000平方公尺)的中式庭園,供遊人休憩,由於園中種植櫻花,春天常湧入賞櫻人潮。
[編輯] 林口火力發電廠
由台地沿著山路而下,在接近八里鄉的海岸邊,在山坡上遠眺即可見到濱海的林口火力發電廠之大煙囪,與林口一帶的台灣海峽美景。林口火力發電廠為遠東地區的大型火力發電廠,所產生電力專供台灣北部工業用途。
[編輯] 林口高爾夫球場
林口高爾夫球場為1963年,由政府官員與社會人士如吳三連、許水德等人所籌建,適逢林口茶業不振,由林口鄉公所負責茶園土地收購工作而建成,目前共有球道27洞,為台灣早期著名的高爾夫球場,常有達官貴人往來其間。
[編輯] 交通
三重客運、泛航通運行經中山高速公路至台北車站,尖峰時間每10至15分鍾即有一班。車程約45分鍾。
桃園機場捷運施工中,主線將掠過林口鄉南端,並有延伸林口市區的支線計畫。
台灣鐵路管理局林口線雖以林口而名,但試辦客運車站皆不位於林口鄉境,路線亦未經過林口市區。
[編輯] 林口新市鎮
主條目:林口新市鎮
1968年起,政府就計畫在林口成立新市鎮,以抒解台北市的剩餘人口。1975年發布實施以中山高路公路林口交流道為中心,包括了林口特定區、工業區、住宅區等規劃。
林口交流道以北屬台北縣林口鄉,以南為桃園縣龜山鄉,新市鎮橫跨兩鄉但仍冠名林口。而新市鎮多數設施,如林口長庚醫院、林口體育園區等事實上位於龜山鄉而非林口鄉。
然而,新市鎮卻因種種原因而發展緩慢,原本預計25萬的人的規模也縮減到8萬人。不過在日後林口長庚醫院的設立下帶來商機,使使新市鎮開始有了起色。加上近年來機場捷運計畫在此地設站,與新市鎮附近龜山鄉的華亞科技園區之開發,更帶動了當地的房地產市場,目前的林口新市鎮正蓬勃發展中。
[編輯] 教育
林口共有兩所大學(包括分部),兩所高中與數所國中小學,教育體系完整。
區分 數目 名稱
大學 2 國立台灣師范大學林口校區僑生先修部
私立醒吾技術學院
高中 2 國立林口高中
私立醒吾高級中學(國中、高中、高職)
特教 1 國立林口啟智學校
國中 2 縣立林口國中
縣立崇林國中
國小 7 縣立林口國小
縣立南勢國小
縣立麗林國小
縣立麗園國小
縣立嘉寶國小
縣立興福國小
縣立瑞平國小
[編輯] 參考資料
「竹林山觀音寺簡介」,竹林山觀音寺。
「林口鄉志」,林口鄉公所,2001年。
[編輯] 外部連結
⑶ 松園的旅遊景點松園
松園是陽明山風景區內新興的旅遊據點,佔地七公頃,以種植兩萬多株的黑松及五千多株的赤松而得名。此外,尚有兒童游樂區、戲水區、溪澗、林間品茗區、觀瀑區、林間遊憩區和溫泉區等。
交通提示
搭聯營公車260路或自台北市公園路搭往金山的台汽客運,於山仔後下,再轉搭15路小型公車於松園站下即抵。 孔廟 國父紀念館 觀音山 鹽寮抗日紀念碑 陽明山「國家」公園 貓空 行天宮 大湖公園 青年公園 龍山寺 植物園 二二八紀念公園 中正紀念堂 大安森林公園 胡適公園 木柵動物園 指南宮 野柳 台北府城門 台北市立美術館 石門洞 樹火紀念紙博物 萬裏海水浴場 小油坑 霞海城隍廟 松園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雙溪公園 士林官邸 桃花源游樂區 仙跡岩 新北投公園 白雞行修宮 白沙灣海水浴場 板橋林家花園 北安公園 北海高爾夫球場 北投溫泉 保安宮 北投文物館 碧潭風景區 草領古道 承天禪寺 北投溫泉博物館 迪化街 大板根森林 大尖山 大屯火山群 淡江大學 淡水 淡水夕照 翡翠灣 地熱谷 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區 兒童育樂中心 法主公廟 福隆海水浴場 故宮博物院 海洋生活館 關渡宮 關渡自然公園 國立歷史博物館 河灣度假村 皇帝殿 紅樹林保護區 八仙樂園 紅毛城 惠濟宮 劍潭公園 華江橋雁鴨公園 金瓜石 金保山鄧麗君 金保山鄧麗君 林安泰古厝 林口度假村 林語堂先生紀念館 龍洞 馬槽溫泉 滿月圓森林游樂園 艋舺隘門 夢幻湖 大里天公廟 明德樂園 內洞森林游樂區 南港公園 平溪放天燈 坪林茶業博物館 坪林親水公園 前山公園 淺水灣 青草巷 清真寺 擎天崗 榮星公園 三貂角 三峽老街 沙侖海水浴場 三峽清水祖師廟 十八王公廟 天文科學教育館 石碇老街 烏來 袖珍博物館 鶯歌 郵政博物館 圓山飯店 圓山文化遺址 圓覺寺 雲仙樂園 芝山岩隘門 芝山岩文化遺址 至德園 至善公園 至善園 中山美術公園 忠烈祠 周氏節孝坊 竹林山觀音寺 十分瀑布 台北市兒童交通博物館 台北市立動物園 鶯歌陶瓷博物館 霧上桃源 新生公園
⑷ 問一下台灣南部有什麼景點
1、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古稱「奧倫治城」(Orange)、「熱蘭遮城」(Zeelandia)、「安平城」、「台灣城」,位於今台灣台南市。最早建於1624年,是台灣地區最古老的城堡。自建城以來,曾經是荷蘭人統治台灣的中樞、也曾經是鄭氏王朝三代的宅第。
古堡建築屋舍純用紅色磚瓦,黃昏時與落日相輝映,景色優美,「安平夕照」1953年獲台灣省政府選為台灣八景之一。
2、台南孔廟
此建築落成於明永曆年間,是全台灣建成的第一座孔廟,也是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在台灣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學府,清朝初期一度是全台童生入學之所,因此亦稱全台首學。有「全台首學」之稱。
3、億載金城
億載金城位在安平區南端,為昔日二鯤鯓之地,俗稱大炮台,是清末為加強海防而築的工事之一。建於清光緒2年(1876年),為台灣第一座西式炮台,直到1975年炮台創建100周年,台南市政府重加修葺,才恢復昔日舊觀,現已列屬一級古跡。
4、關子嶺溫泉
關子嶺溫泉位於台灣台南市白河區,為台灣著名溫泉,其泥漿泉更為罕見,當地設有關子嶺溫泉風景區。 關子嶺風景以關子嶺溫泉區為起點,沿途有紅葉公園、水火同源等休憩玩賞地點。
溫質: 鹼性碳酸泉,溫度約為75℃間,多為泥漿,故不可飲。洗後全身舒暢,皮膚紅潤光潔,傳言對於皮膚過敏、消除疲勞、美容、胃腸慢性病及風濕關節炎均具有相當療效。
5、大天後宮
大天後宮俗稱台南媽祖廟,建於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原為明寧靖王府邸,是鄭成功之子鄭經為了表示對寧靖王朱由桂禮遇而建。後來清將施琅率軍攻佔台灣,將平定之功勞歸於媽祖,於是在寧靖王府內供奉媽祖且改名為天後宮,擴建為巍峨宏大的媽祖廟。
大天後宮歷經了數次整修,在1985年以其歷史與文化地位被列為第一級古跡。大天後宮在台灣將近400座媽祖廟中,具有貴族般的尊貴地位,是台灣第一座官建媽祖廟,也是唯一列入官方春秋祭典的媽祖廟。廟中塑像、雕塑皆出自名匠之手。古匾、古聯之珍貴豐富更是全台廟宇少見。
⑸ 三貂角的相臨景點
孔廟
國父紀念館
觀音山
鹽寮抗日紀念碑
陽明山「國家」公園
貓空
行天宮
大湖公園
青年公園
龍山寺
植物園
二二八紀念公園
中正紀念堂
大安森林公園
胡適公園
木柵動物園
指南宮
野柳
台北府城門
台北市立美術館
石門洞
樹火紀念紙博物
萬裏海水浴場
小油坑
霞海城隍廟
松園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雙溪公園
士林官邸
桃花源游樂區
仙跡岩
新北投公園
白雞行修宮
白沙灣海水浴場
板橋林家花園
北安公園
北海高爾夫球場
北投溫泉
保安宮
北投文物館
碧潭風景區
草領古道
承天禪寺
北投溫泉博物館
迪化街
大板根森林
大尖山
大屯火山群
淡江大學
淡水
淡水夕照
翡翠灣
地熱谷
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區
兒童育樂中心
法主公廟
福隆海水浴場
故宮博物院
海洋生活館
關渡宮
關渡自然公園
國立歷史博物館
河灣度假村
皇帝殿
紅樹林保護區
八仙樂園
紅毛城
惠濟宮
劍潭公園
華江橋雁鴨公園
金瓜石
金保山鄧麗君
金保山鄧麗君
林安泰古厝
林口度假村
林語堂先生紀念館
龍洞
馬槽溫泉
滿月圓森林游樂園
艋舺隘門
夢幻湖
大里天公廟
明德樂園
內洞森林游樂區
南港公園
平溪放天燈
坪林茶業博物館
坪林親水公園
前山公園
淺水灣
青草巷
清真寺
擎天崗
榮星公園
三貂角
三峽老街
沙侖海水浴場
三峽清水祖師廟
十八王公廟
天文科學教育館
石碇老街
烏來
袖珍博物館
鶯歌
郵政博物館
圓山飯店
圓山文化遺址
圓覺寺
雲仙樂園
芝山岩隘門
芝山岩文化遺址
至德園
至善公園
至善園
中山美術公園
忠烈祠
周氏節孝坊
竹林山觀音寺
十分瀑布
台北市兒童交通博物館
台北市立動物園
鶯歌陶瓷博物館
霧上桃源
新生公園
⑹ 幾個同學約著在林口相聚,想問下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玉田還真沒啥,就一個凈覺寺吧,或者找個靜吧或咖啡店,或者去KTV什麼的,或者可以去薊縣,開車不到半小時,有水庫,玩的不少
⑺ 林口縣的行政區劃
1992年,林口縣共轄抄16個鄉、鎮。
2005年,林口縣轄12個鄉鎮,其中9個建制鎮、3個鄉,200個行政村。
2010年,五林鎮劃歸牡丹江市陽明區管轄。林口縣轄9個鎮、2個鄉:林口鎮、古城鎮、刁翎鎮、朱家鎮、柳樹鎮、三道通鎮、龍爪鎮、蓮花鎮、青山鎮丶奎山鄉、建堂鄉。林口鎮是中共林口縣委員會、林口縣人民政府和中共林口鎮委員會、林口鎮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⑻ 林口區的著名地標
竹林山觀音寺
竹林山觀音寺,是位於 台灣新北市林口區的著名景點,位於林口區竹林路325號,為一世俗化的佛教寺廟,奉祀十八手觀音,香火鼎盛。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由福建省晉江縣安 海龍山寺分靈大媽、二媽、三媽而來,嘉慶六年(西元1801年)林口台地大坪頂(五湖、五坑、龜山)地區信徒恭迎大媽尊寶像由十八坪位輪流奉祀;已有長達 270年的歷史。廟前有佔地約兩萬坪(約66000平方公尺)的中式庭園, 供遊人休憩,由於園中種植櫻花,春天常湧入賞櫻人潮。過去在過年期間初一和十五提供名為「平安面」的素齋面,現在周日期間也會提供。重建工程花費超過10 億元新台幣,時間也已經超過10年,寺廟建築原預定2010年完工,但遲至2013年初完工。拜 庭的橫梁是由台灣千年檜木裁切而成,總長跨距是52尺。檜木立柱34.4尺,全台唯一擁有三十八根台灣千年檜木大木柱及屋脊六百處木雕,採用台灣檜木、樟 木興建,圓通寶殿內有全台唯一最長檜木供桌,桌長42尺;石堵采青斗石精雕而成、寺內鏤雕、立體浮雕、壁雕、計三千多幅每幅故事皆不同。擴建完成的竹林山 觀音寺成為結合宗教信仰、傳統藝術與社會教化的台灣首屈一指之宗教勝地。 主神十八手觀音佛祖左邊:文殊菩薩,玄壇真君(武財神),關聖帝君,文昌帝君右邊:普賢菩薩,註生娘娘,天上聖母,福德正神 寶殿中央觀音佛祖座前:右邊迦藍護法,左邊韋駄護法。 左邊一樓光明燈殿,二樓地藏王菩薩殿,右邊一樓太歲殿,二樓至聖先師孔子及五穀先帝殿。 林口火力發電廠
由台地沿著山路而下,在接近八里區的海岸邊,在山坡上遠眺即可見到濱海的林口火力發電廠之大煙囪,與林口一帶的台灣海峽美景。林口火力發電廠為遠東地區的大型火力發電廠,所產生電力專供台灣北部工業用途。 林口高爾夫球場
林口高爾夫球場為1963年,由政府官員與社會人士如吳三連、許水德等人所籌建,適逢林口茶業不振,由林口區公所負責茶園土地收購工作而建成,目前共有球道27洞,為台灣早期著名的高爾夫球場,常有達官貴人往來其間。 中正藝術商街(林口舊街)為林口歷史最悠久的商業聚落,整條街商圈氣息濃厚且無刻意營造的復古氛圍,約一公里長,中間和路底各有東、西福宮廟宇,還有菜市場、鐵匠鋪、各式攤販、郵局及警局等設施,新舊建築兼容並蓄存於此處,生活機能一應俱全。路面原為一般柏油路,後來改採用紅磚頭地板,此外,路燈皆為吊鍾造型,店鋪招牌亦有統一規劃。若是沿著中正路往橫巢雅路就走便可到泰山區,據說早期林口老街應是泰山林口兩地居民的商業交流區。 林口夜市位於中山路、竹林路一帶,每逢周三、周日便會出來擺攤,曾經號稱是北台灣最大的流動夜市,後來局部逐步成為建地後陸續蓋了一些房子,實際夜市擺攤區域一直縮小,現在只有原本的八分之一。
⑼ 林海雪原旅遊度假區在哪
林海雪原指的是海 林 市
概 況
海林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長白山支脈張廣才嶺的東麓,行政區域總面積8816平方公里,東北至西南方向長204公里。東西較窄,平均寬度為48.45公里,最寬處71公里。境內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形如卧虎。南部、西南部、西部和西北部、東北部依次與吉林省的敦化市、黑龍江省的寧安市、五常市、尚志市、方正縣、林口縣接壤,東部及東南部與牡丹江市和東寧市毗鄰。由綏芬河至哈爾濱方向的301國道從市域橫貫而過。市區距離黑龍江省東南部的中心城市牡丹江市僅12公里,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海林市處於中溫帶大陸性山地季風氣候區。春秋短促,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多雪。年平均氣溫1.9—3.6℃,極端最高氣溫為36.3度,極端最低氣溫為-38.8度,無霜期85—130天。年平均降水450—1000毫米。全年一般積雪日89天,高山區積雪日可達130—150天,最大積雪深度29厘米,山區50—60厘米,高山區可達60—100厘米,域內雙峰滑雪場(我國著名的雪鄉)最深達150厘米。
地貌以山地、淺山、丘陵為主,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海拔高度大多在180—800米之間,平均海拔為400——500米。最高峰老禿頂子山位於海林市西南部,海拔高度1687米,最低點為東北部蓮花湖大壩處,海拔高度160米。境內水系發達,全市常年流水的河流有140多條,均發源於深山水分涵養林區,水量充沛,常年不斷;河流含沙量少,清澈見底。多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平均徑流量200—500毫米,平均徑流總量378250萬立方米,其中南部海浪河流域185244萬立方米,北部牡丹江流域1930036萬立方米。
海林市擁有悠久的人文歷史,是牡丹江市以及黑龍江省旅遊資源最豐富、最集中、品位最高的地區之一。國家及省級風景區、森林公園、遺址遺跡、建築與設施等10餘處,優勢資源主要體現在「雪、虎、山、水、情」等方面,素有「林海雪原」、「中國雪鄉」之美稱。
海林市地勢起伏多變,地貌類型齊全,自然景觀豐富壯觀,森林覆蓋率達71.3%,自然環境基本保持著「自然古樸的原汁原味」。擁有森林、冰雪、山嶽、河湖等自然資源優勢。既是夏季避暑旅遊的好去處,又具備冬季開展冰雪旅遊的天然條件,大海林林業局雙峰林場被稱為「中國第一雪鄉」,有著名的雪景外景地,每年都吸引著無數的雪景攝影愛好者和來自各地的遊客。海林市森林廣闊茂密,野生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世界最大的東北虎養殖、繁育、科研和觀賞基地——橫道河子東北虎林園在國內享有很高知名度,雪鄉、佛手山、威虎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蓮花湖省級風景名勝區等自然風景對省內遊人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海林市文化底蘊深厚。在人文資源中以舊街流人文化和群力原始文化為代表,有商周時期的群力古岩畫、渤海國高麗古井、唐代渤海國的重要軍事城址九公里山城、歷史名城寧古塔將軍舊城遺址、金代滿斗城遺址、金代江東古墓群、清代烽火台。民俗文化豐富,滿族、朝鮮、赫哲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回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錫伯族等10餘個世居少數民族的民俗風情獨具特色。
⑽ 林口縣月亮灣度假村是誰的房產
林口縣月亮灣度假村。是誰的房產?你可以到。林口縣房產管理所。去查一下就可以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