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景點地理位置介紹
㈠ 桂林山水景區在哪個城市
在美麗的桂林杉湖與灕江畔,桂林市濱江路旁,桂林人民樹立了一座雕像:王專正功像。王正功是屬誰,為什麼要樹他的雕像呢?原來,這與一句天下聞名的詩句有關。
據桂林博物館有關人士介紹,「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句,從清末到20世紀80年代,在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有的說它最早起源於宋朝末年李曾伯「桂林山川甲天下」詩句的一音之轉,也有的說它是來自於清代金武祥詩中的辭句。
80年代中期,桂林市文物工作者對獨秀峰石刻進行全面調查清理,發現一塊自明清以來就從來沒有被人知道過的摩崖石刻,上面一字不差地刻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字句,書寫者是南宋慶元、嘉泰年間擔任過廣西提點刑獄並代理靜江知府的四明(今浙江寧波)人王正功,從而結束了百年的不休爭論。
當時,這一論斷只在桂林的文物工作者和文化名人圈中傳播,直到上世紀末,才在桂林旅遊界、政界等有關部門中傳開。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洪本健說,王正功的詩句及好地凸現出桂林的山青、水秀、洞奇和石美,確立了桂林作為風景旅遊城市在中國乃至國際上的地位。
㈡ 桂林山水甲天下,可是桂林景點大概有哪些
桂林旅遊景點有很多,下面列舉幾個比較典型的:
1、灕江
桂林美最美是灕江,它發源於桂林東北興安縣的貓兒山,流經桂林、陽朔,至平樂縣恭城河口,全長170公里。由桂林至陽朔84公里的灕江,像一條青綢綠帶,盤繞在萬點峰巒之間,奇峰夾岸,碧水縈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風光旖旎,猶如一幅百里畫卷。
2、陽朔西街
陽朔西街位於廣西陽朔縣城中心,全長517米,寬8米,大理石路面,呈彎曲的S形,房屋建築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濃厚。薈萃各種旅遊紀念品、小吃於街市。
3、樂滿地休閑世界
樂滿地主題樂園佔地90公頃,是樂滿地度假世界第一期工程投資最大的項目,且在2002年度通過了ISO9001質量認證及ISO14001環境認證,同時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A」景區。
4、桂林象鼻山
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儀山、沉水山,簡稱象山,位於廣西省桂林市內桃花江與灕江匯流處,是桂林名山之一,主要景點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賢塔、宏峰寺及寺內的太平天國革命遺址陳列館等。
5、兩江四湖
是桂林市中心區的灕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龍湖等環城水系的總稱。其環城水系全長7.33公里,水面面積38.59萬平方米。
6、桂林象山景區
象山景區位於桂林市中心,景區內的象鼻山山形酷似一頭伸著鼻子汲飲灕水的巨象,是桂林最著名的標志性景觀之一。雖然景區不大,而且門票較貴,但許多遊客仍會沖著象鼻山的名氣而來,只為拍攝這它的全景以作留念。
7、獨秀峰
獨秀峰又稱紫舍山,孤峰似披紫袍金衣位於廣西桂林市區中心靖江王城內,有「南天一柱」之稱。山東麓的顏延元讀書岩是桂林最古老的名人勝跡。
8、靖江王城
靖江王城位於桂林市市中心獨秀峰下,廣西師范大學內。為明代靖藩府城,又因南明永曆帝朱由榔蒙塵曾駐蹕在此,故又稱「皇城」。
9、劉三姐大觀園
劉三姐大觀園原名桂林劉三姐景觀園,坐落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桃花江畔,佔地一百多畝,總投資伍仟余萬元人民幣。劉三姐大觀園是桂林市旅遊業的一顆新星,她以劉三姐文化精華為主題,集觀賞、娛樂為一體的休閑游樂場所。
10、龍勝溫泉
龍勝溫泉是大桂林旅遊圈裡最佳的景點之一。它座落於龍勝縣城東北30公里的矮嶺邊,是龍勝溫泉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和靈魂。公路從蔽日的林蔭下穿過,夾道的芳草鮮美,杜鵑的落英繽紛,依山而建的賓館酒樓屋舍儼然。
㈢ 人民幣背景圖案中的桂林山水具體地點在哪兒
具體位置:桂林陽朔灕江83公里精華段興坪古鎮境內(興坪碼頭對面)。景區名字:黃布倒影。
拓展資料
景區介紹
景區參考票價:普通游覽船票為210元/人
桂林灕江風景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覽區,千百年來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新版人民幣20元的背面,就是灕江景點黃布倒影的畫面。桂林灕江風景區以桂林市為中心,北起興安靈渠,南至陽朔,由灕江一水相連。桂林山水向以「山青、水秀,洞奇」三絕聞名中外。
行灕江上,水環峰轉,碧波倒影,山水含情,船在水上走,人在畫中游。「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峰頂上行」——詩言妙處,只有身到此間,才能真真體味。九馬畫山、黃布倒影、鯉魚掛壁……美景無處不有,無時不在。導游說,興坪耐看,晴時的奇峰倒影,雨時的煙波浩渺,陰天的漫山雲霧,各擅勝場,不負遊人。
端午假期去哪兒?跟著人民幣游覽祖國河山(組圖)--人民網
船在青峰頂上行果然佳勝在興坪(美麗中國·尋找最美鄉村·醉愛魚村②)--人民網
㈣ 桂林山水風景名勝區的地理位置
包括桂林市、陽朔縣以及臨桂、靈川、興安、永福、龍勝、資源縣等縣的部分地區。地勢北高南低,海拔140~600米,為石灰岩岩溶地區。商周時代,這里即與中原有密切關系。秦漢時,是中原與嶺南的重要通道。
㈤ 桂林山水簡介
簡介 桂林,位於廣西東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和歷史文化名城。地處灕江西岸,以盛產桂花、桂樹成林而得名。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構成了別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對桂林旅遊資源的總稱。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圍很廣,項目繁多。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桂林山水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古跡、石刻等等。
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灕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潔如鏡;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滿目,於是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絕」,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稱。
兩江四湖景區[2],是指由灕江(市區部分)、桃花江、木龍湖、桂湖、榕湖、杉湖構成的環城風景帶。整個風景帶形成三個主題景區,即:以木龍古渡、古城牆為主景,寶積山、疊彩山等為背景、體現城市文化的木龍古水道景區;以山林自然野趣為特色的桂湖景區;以體現「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山水城市空間特徵為特色的榕、杉湖景區,通過重塑臨水地段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再現山水城的水系風采。
㈥ 桂林山水在那裡
1.桂林山水
桂林簡介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有著舉世無雙的喀斯特地貌。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灕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潔如鏡;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麗壯觀;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滿目,於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絕」,而自古就有「山水甲天下」的贊譽。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兩千多年的歷史,使它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秦始皇統一思想國後,設置桂林郡,開鑿靈渠,溝通湘江和灕江。桂林從此便成為南通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宋代以後,它一直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號稱「西南會府」,直到新中國建立。在漫長的歲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著無數的文人墨客,使他們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和文章,刻下了兩千餘件石刻和壁書,另外,歷史還在這里留下了許多古跡遺址。這些獨特的人文景觀,使桂林得到了「游山如讀史,看山如觀畫」的贊美。抗日戰爭時期,桂林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城,眾多的愛國作家、藝術家會集在這里,譜寫出抗日文化的新篇章。悠久的歷史,為這塊古老而美麗的土地孕育了富饒的文化。
千百年來,桂林一直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寶地。現在,一個以桂林市為中心,包含周圍12個縣的風景區已經形成。這里有浩瀚蒼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險峻的峰巒幽谷,激流奔騰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絕的高山梯田......在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著壯、瑤、苗、侗、仫佬、毛難等十多個少數民族。大桂林的自然風光、民族風情、歷史文化、深深地吸引著中外遊客以及國家元首紛至踏來,流連忘返。
地理位置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地處湘桂走廊南端,東經109°36′至111°29′、北緯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北、東北面與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與柳州地區相連,南、東南面與梧州市、賀州市相連,毗鄰廣東省。總面積2.78萬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565平方公里。市轄秀峰、象山、七星、疊彩、雁山、華僑旅遊經濟區六城區和靈川、興安、全州、臨桂、陽朔、平樂、荔浦、龍勝、永福、恭城、資源、灌陽十二縣,行政區域總面積27809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桂林歷史悠久。市區寶積山和甑皮岩洞穴發現多種距今約一萬年前的人類遺物。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開鑿靈渠溝通湘灕水系,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這是「桂林」名稱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兩千多年來,桂林先後成為郡、州、府、縣治的所在地。1940年始設桂林市,曾長期為廣西省府。解放後,桂林為省轄市。1998年9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區合並,組建成新的桂林市。
桂林小吃
桂林地處嶺南要沖,自古官宦商旅雲集,飲食習慣南北交融,粵、川、湘、浙、贛、閩均有承傳。近世紀以來,粵、川飲食影響大,同時融入地方習慣,又因旅遊的發展,逐漸形成了有一定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以其獨特的風味遠近聞名。其做工考究,先將上好大米磨成漿,裝袋濾干,揣成粉團煮熟後壓榨成圓根或片狀即成。園的稱米粉,片狀的稱切粉,通稱米粉,其特點是潔白、細嫩、軟滑、爽口。其吃法多樣。最講究鹵水的製作,其工藝各家有異,大致以豬、牛骨、羅漢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濃郁。鹵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風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鮮粉、原湯粉、鹵菜粉、酸辣粉、馬肉米粉等。
冒熱米粉:把燙熱的米粉濾干,再配以鍋燒豬牛肉片,鹵牛膀、牛肝等,加鹵水、花生油、酥黃豆或辣椒、蒜蓉,攪拌入味。這種米粉吃起來拂拂作響,聲色味俱全。
原湯米粉:把切好調味的豬牛雜,放入小鐵鍋中煮熟,倒進盛有米粉的碗中,加上蔥花、味精、胡椒、麻油。這種米粉味道十分鮮美。
醋水米粉:這是一種無肉的素粉,只加酸醋、酸刀豆、酸辣椒拌吃,經濟爽口,婦女特別愛吃,夏天最受歡迎。
桂林米粉有許多種,最有名的是馬肉米粉。它用特製的紅燒馬肉作配料,馬肉鮮嫩味香,壯陽補腎。過去吃馬肉米粉多用特製小碟來盛,米粉僅供一箸,上面有幾片薄薄的馬肉,再加以幾粒油炸花生,拌以桂林辣醬,風味特佳。一人一口一碟,可吃二、三十碟粉。現在已改用大碗,滋味不變。
馬肉米粉以城中老店會仙樓的最為馳名,據說它開設於清代道光年間,原來設備不足,店面不大,但生意非常興隆,店主限定每日的出售量,以致後來的食客,只好等明天清早了。現在則不同了,顧客日夜盈門。此外,桂林的街頭巷尾都有米粉、米粉攤,遊人逛了秀麗山水,再吃一碗桂林米粉,飽享眼嘴之福,實在是一大樂事。桂林米粉老店以又益軒粉店、石記米粉、味香館最為有名。
就是這些!!
㈦ 桂林山水最著名的景點是那裡
最著名的應該是蘆笛岩吧,喀斯特地貌的典型。灕江這條航線也是必游的,山山水水都在沿途上了,兩江四湖之一。白天游灕江,晚上到陽朔西街喝咖啡咯,陽朔也有幾個景點,還有表演印象劉三姐,市區里也有幾個文化方面的演出。還有就是市內的七星公園(七星岩在公園里),象山公園(桂林的標志,象鼻子),伏波山,獨秀峰(王城裡)。不知道漏掉哪裡了沒有,應該差不多了。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去周邊的縣去看看,比如去龍勝看梯田泡溫泉
㈧ 桂林全景點介紹。
桂林市地處南嶺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屬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經億萬年的風化浸蝕,形成了千峰環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獨特景觀,被世人美譽為「桂林山水甲天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點有:象鼻山、伏波山、南溪山、堯山、獨秀峰、七星岩、蘆笛岩、甑皮岩、冠岩、明代王城、榕湖、杉湖等。而我們所說的灕江山水最精彩的一段則在陽朔境內,桂林其他縣區也有數不勝數的美景等著我們前去瀏覽,龍脊梯田、興安靈渠、資江漂流、五排河漂流、八角寨、寶鼎瀑布等都會為你帶來更多的驚喜。桂林風景(20張)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兩千多年的歷史,使它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設置桂林郡,開鑿靈渠,溝通湘江和灕江。桂林從此便成為南通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宋代以後,它一直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號稱「西南會府」,直到新中國建立。在漫長的歲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著無數的文人墨客,使他們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和文章,刻下了兩千餘件石刻和壁書,另外,歷史還在這里留下了許多古跡遺址。這些獨特的人文景觀,使桂林得到了「游山如讀史,看山如觀畫」的贊美。抗日戰爭時期,桂林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城,眾多的愛國作家、藝術家會集在這里,譜寫出抗日文化的新篇章。悠久的歷史,為這塊古老而美麗的土地孕育了富饒的文化。
千百年來,桂林一直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寶地。現在,一個以桂林市為中心,包含周圍12個縣的風景區已經形成。這里有浩瀚蒼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險峻的峰巒幽谷,激流奔騰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絕的高山梯田......在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著壯、瑤、苗、侗、仫佬、毛難等十多個少數民族。大桂林的自然風光、民族風情、歷史文化、深深地吸引著中外遊客以及國家元首紛至沓來,流連忘返。
最佳旅遊時間
桂林的緯度比較低,屬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總體上來說,桂林的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氣候條件十分優越。年平均氣溫為19.3℃,有「三冬少雪,四季常花」之說。到桂林旅遊,最佳季節是在每年4-10月份,在這個期間會有「五一」和「十一」兩個黃金周,也是旅遊的高峰期,氣候適宜的桂林會有很多的遊客,房間的預訂和交通也進入高潮,價格比平時有所上漲,所以最好避開這個時間,選擇一個淡季出遊,細細體味這天下美景。
桂林住宿
桂林的旅遊業很發達,酒店賓館遍布全市。有二到五星級賓館,縣級非星級賓館,家庭旅館、現代藝術酒店、個性之居等多種類型可供選擇。根據地域可分為以下四區:
市中心江景地區
本區域位於桂林市市中心灕江之畔,市區各景點附近遍及中、高檔星級賓館,環境舒適、景色優美,入住價格從188-900不等。
火車站地區
桂林火車站主要有兩個,一是桂林站,二是桂林北站(始發站),較主要的桂林站於桂林市南部,以桂林站、長途汽車站為中心,是進出桂林的主要陸上通道。此處交通便捷,主要以實惠的經濟型酒店為主,入住價格從190-480不等。普通賓館或中、小型旅館也滲透大街小巷。這些對普通旅遊者來說也有眾多選擇,不但經濟實惠,且服務良好,一般在50-180元不等。
市中心湖景地區
本區域位於兩江四湖景區內,臨近市中心。該區域包含桂林市政府及相關辦事機構,著名風景區。該區域以3-4星級酒店為主入住價格從208-700不等,滿足不同需求。
國展中心地區
本區域位於桂林市的東面,靠近桂林國際會展中心及高新技術開發區,是桂林市的新興城區。該區域以四星級和經濟型酒店為主,入住價格從169-570不等。
美食街
桂林有六處主要美食街:濱江路美食街(伏波山段至象鼻山)、解放西路美食街、普陀路美食街(朝陽路口)、桂林美食城(汽車站左側200米處)、雉山路美食街(美食城對面)、最有名的桂林人旺角美食街(中心廣場鍾樓附近)。
特色活動
有著眾多少數民族的桂林民間節慶活動也特別多,風情濃厚的風俗,已成當地旅遊的一大風景線。各民族共同的民間傳統節日,如元宵節、端午節等,這里都會大慶特慶,熱鬧非凡。但最為精彩的,無疑是各民族獨特的喜慶節日。
桂林山水旅遊節 10-12月
桂林市人民政府為提高桂林旅遊知名度、增強桂林旅遊、吸引遊客、為了在每年旅遊淡季(10月~12月分)舉辦年度性國際旅遊節活動。1992年開始舉辦山水旅遊節,旅遊節不僅豐富了遊客的旅遊生活,也越來越受到中外遊客的歡迎。
三月三
三月三是壯族傳統歌節,又叫「歌圩節」、「歌婆節」,分日歌圩和夜歌圩。現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已將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定為壯族歌節,正逐漸發展成「三月三」文化藝術節。
苗年
苗年是苗族傳統節日。節日當天早晨放鞭炮,連放3炮,以示吉慶。節日期間,人們走親訪友,互致祝賀。有些地方伴隨舉行盛大的鬥牛、賽馬活動。其中蘆笙踩堂活動最為精彩,屆時,小夥子蘆笙嘹亮,悅耳動聽,姑娘們身著節日盛裝,頭戴龍鳳銀角、銀簪、銀梳,踏著笙歌節拍,翩翩起舞。通過踩堂,男女青年可以自由選擇情侶。苗年的時間各地不一樣,基本都是在秋收結束以後。
花炮節
侗族的傳統民俗節日,這一天要放花炮,第一炮表示人丁興旺,第二炮是恭喜發財,第三炮是五穀豐登。花炮活動結束後,男女青年聚在一起奏蘆笙、跳舞。入夜,點燃篝火,有唱侗戲的,有自由對歌的,一片歡聲笑語。花炮節的日期在各個地方都不一樣,從正月到十月都有,三江侗族自治縣是正月初三(農歷,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祿是三月初三,林溪是十月二十六,是否能碰上,就要看你的運氣了。
禁風節
桂林市臨桂縣廟坪瑤旋傳統節日。傳說遠古時,風神發怒,村寨受災。有神仙指點眾人,正月二十日禁聲禁風,祭祀風神,果然靈驗,這一天便成了禁風節。節前,人們用稻草扎些十字架,壓在田頭屋角,掛上屋檐。節日期間,禁止一切聲音,連晾衣服也只能鋪在草地上,為了避免人來人往弄出聲響,全寨人都離家到廟坪圩去過節。節日活動多姿多彩,敲鑼打鼓,舞獅唱戲,夜幕降臨時,對唱山歌。這個原是禁聲禁風的日子,變成廟坪圩一次歡樂的盛會。
編輯本段
城市建設
2004年開始,市政府把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綠化、美化城市環境的觸角延伸到小街小巷和社區。目前已完成165條小街小巷的改造,僅2005年,改造道路總長度約30公里,面積約45萬平方米。
兩江四湖:市民美麗的後花園
大規模的城市改造,兩江四湖無疑是最亮麗的一筆。兩江四湖環城水系可以說是桂林城區的靈魂。綢緞似的江,翡翠般的湖,給中外遊客的感受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得天獨厚、無可比擬的天然優勢,使得兩江四湖成為桂林城區的主打名片: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國家AAAA級景區、廣西十佳景區……層層的光環,打造出桂林市民絕美的後花園。
體育中心建設:比賽訓練健身一個都不能少
桂林市體育中心位於桂林七星區高新開發區內,與風景秀麗的穿山景區毗鄰,佔地168畝,總投資1.5億元,是目前廣西一流的大型綜合性體育中心。2003年8月建成開放以來,體育場、游泳館、射擊館、網球館、舉重館等場館一應俱全,場館布局合理,造型設計優美,配套設施齊全。目前已開設的健身項目有游泳、健身操、網球、高爾夫球、足球、攀岩等10餘種,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市民的運動需求,還承辦過幾次國際性的大賽事。前不久舉行的中日韓三國青少年體育運動會,就讓桂林實實地火了一把,擴大了桂林的影響。目前,體育中心主任秦舉生說在體育場外的露天場所鍛煉的市民,每天不下1000人。
防洪堤建設:抵制"洪水猛獸"盾牌
桂林市城區防洪堤長度達到42.2公里,後陸續建造的虞山排澇泵站、篦子園排澇泵站等4個泵站和多處攔洪閘,都是按20年一遇的防洪標准設計的,為解決桂林城區的外洪內澇、抵制"洪水猛獸"的侵襲、保護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樹起了道道堅固盾牌。他還透露說,灕江上游正准備建三個水庫,這樣,桂林的防洪工程就能提高到百年一遇的標准了。
規劃成果:再造一個新桂林
西部五條路網建設規劃圖就像一張碩大的蜘蛛網,稠密而有序;桂林西部"三縣三區"的組團分布,昭示著這里將是一片充滿希望的土地;桂林市向西發展戰略規劃模型形象而直觀,使得成果展"保護灕江,發展臨桂,再造一個新桂林"的主題更加鮮明。
桂林城市建設的主要特色是「顯山露水、連江結湖、開牆通景、增綠減塵」。「兩江四湖」工程,連接灕江、桃花江、溝通榕湖、杉湖、桂湖、木龍湖構成環城水系,引水入湖,修建了十八座名橋,再現「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的景觀,水上市區游的夢想成為現實。桂林城市基本完成了主、次幹道改造和立面「穿衣戴帽」工程,建立了比較先進的路燈控制網路和夜景燈光系統。大規模改造後的桂林市,城市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有大中型水廠5座,自來水年供水9038萬平方米。至2003年底,全市有污水處理廠4座,年處理污水能力達6515萬噸。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9.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8.7平方米,整個城市為世人展現了「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獨特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