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慈黌故居景點介紹
A. 陳慈黌故居的主要景點
陳慈黌故居包括了郎中第、壽康里、善居室和三廬書齋,始建於清朝宣統二年(1910年),歷時近半個世紀,故居佔地2.54萬平方米,共有廳房506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始建於1922年,至1939年日本攻陷汕頭時尚未完工,佔地6861平方米,計有大小廳房202間,是所有宅第中規模最大、設計最精、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
「善居室」以典型的「駟馬拖車」為主體,中西合璧,廂房仿北京東西宮建築,四周為雙層洋樓。每座院落內部大院套小院,大居配小屋,既有點綴亭台樓閣、西式陽台,又設有更樓哨台和通廊天橋。
另外,故居在保留原貌的基礎上,增設了陳慈黌家史館、紅頭船雕塑、潮汕戲曲館、木偶館、潮汕新娘房、潮汕功夫茶館、老潮州小食館、書畫廊、微雕展館、潮汕工藝禮品館、古廚房系列等富有潮汕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特色的景觀;還有潮汕故鄉舞蹈「雙咬鵝」定時表演。
B. 汕尾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汕頭好玩的地方有陳慈黌故居、蓮花峰風景區、升騰雕塑、海關鍾樓、汕頭方特歡樂世界·藍水星主題公園,必去的有陳慈黌故居、汕頭方特歡樂世界·藍水星主題公園。
1、陳慈黌故居
陳慈黌故居位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隆都鎮前美村,是由旅外僑胞陳慈黌家族興建而成。建築風格中西合璧,以傳統的「駟馬拖車」糅合西式洋樓,點綴亭台樓閣,通廊天橋,縈回曲折,被譽為"嶺南第一僑宅"。
4、升騰雕塑
該建築物亦稱「升」雕塑,位於汕頭經濟特區發祥地龍湖區的政府廣場中央。是汕頭經濟特區的標志性雕塑。佔地面積352平方米,座北向南。雕塑矗立於八級台階的黑色花崗岩平台之上,由三根各高度為8米、11米、14米銀色方柱,連結三顆星星。
5、海關鍾樓
海關鍾樓位於汕頭市外馬路2號,1919年開工建設,1921年建成,由英國人興建,是汕頭開埠以來最早的建築之一。汕頭海關的前身潮海關解放前一直在此樓辦公,解放後至1988年,海關鍾樓也一直是汕頭海關總部機關的辦公所在地。
C. 汕頭陳慈黌故居怎麼去
坐103路公交車可去.
人民廣場 、廣場輪渡、 迎賓館、 石炮台、東廈南、飛廈西(內汕大一附屬醫院)(容汕頭市交警支隊)、梅園、菊園、會展中心(沃爾瑪)、丹霞庄、國新花園、 世貿花園、萬客隆西、春澤園、長城招待所(廣興村)、林百欣科技中專、珠江路中、經緯廣場、火車站、客運中心站、陳厝合(辛厝寨)、陳厝合中(周厝塭)、陳厝葛村、泰山路口、華新路口、華老、龍頭、迎賓路口、外砂鎮政府、萊蕪路口、嶺亭、文祠西、外環西路(益民路口)、澄海汽車總站、塑料城、三橋收費處(國道)、蓮下鎮政府、蓮陽車站、濱沙洲路口、兩鎮中學、程洋崗(大娘崗)、前溝、仙池頭(後溝)、前美、陳慈黌故居、澄海隆都店市。
D. 陳慈黌故居
始建於清朝宣統二年,歷時近半個世紀,集陳家幾代人的心血。計有郎中第、壽康里、善居室、三廬等宅第。佔地2.54萬平方米,共有廳房506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始建於1922年,至1939年日本攻陷汕頭時尚未完工,佔地6861平方米,計有大小廳房202間,是所有宅第中規模最大,設計最精,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建築風格中西合壁,總格局以傳統的「駟馬拖車」糅合西式洋樓,點綴亭台樓閣,通廊天橋,縈迴曲折,進之如入迷宮,樂而忘返。據說以前陳家有個專司開關窗門的傭人,每天清晨開窗,開完所有的窗,又開始關窗,當所有的窗都關上了,天也就暗了。的建築材料匯集當時中外精華,其中單進口瓷磚式樣就有幾十種,這些瓷磚歷經近百年,花紋色彩依然亮麗如新,各式門窗造型飾以灰塑、玻璃、高雅大方,富麗堂皇;木雕石刻多以花鳥、祥禽為內容,表達吉祥、吉慶、富貴的美好願望;此外故居內的書法石刻皆出自當時名家之手,一字千金,是一本「集」眾多書法名家手筆的「活字帖」。善居室的主人是陳慈黌幼子立桐,因其早逝,故這座樓宅基本由幼媳一手督建。關於「幼媳」及建造這宮殿式大屋過程的各種傳說,更增添故居的神奇色彩。歷經滄桑,慈黌故居這顆蒙塵數十載的「明珠」終於重煥異彩。目前。故居在保留原貌的基礎上增設了陳慈黌家史館、紅頭船雕塑、潮汕戲曲館、木偶館、潮汕新娘房、潮汕工夫茶館、老潮州小食館、書畫廊、微雕展館、潮汕工藝禮品館、古廚房系列等富有潮汕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特色的景觀;還有潮汕鄉土舞蹈「雙咬鵝」定時表演,情趣盎然,讓您游興大增。宏偉壯觀的建築規模,中西合壁的建築藝術,古老的潮汕民俗,典雅的舊日風情,是潮汕文化的一個縮影,是一處集旅遊、觀光、學術研究於一體的旅遊勝地。游覽,將為您揭開潮汕人與潮汕文化的秘密。
E. 澄海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塔山風景區、萊蕪度假村、蓮花山溫泉度假村,
澄海大公園,港口百公山,西門七秋橋。
還有一中心,二後街,三腳嬋,四水歸,五煲飼,六善祖,七夫人,八角樓,九下池。
F. 陳慈黌故居作文導游詞350字
旅遊景區
宅內以潮汕典型的駟馬拖車為主體,其建築風格獨特,揉合中國與西方的建築特色。它的基本結構、屋內的木雕及石雕均以傳統中國形式為主,而陽台、第二層的通廊天橋均以大埋石為建材。歐洲進口的彩瓷磚地板和裝飾及較大的窗戶等則屬西方的建築特色。宅內四周配以雙屋的樓房,並點綴有亭台閣、通廊天橋,實非傳統的嶺南建築。而且故居內除了雕梁畫棟外,更貼著繪有東南亞各國風情圖案花紋的牆磚和地板磚。使整個建築物顯得既古樸典雅,又富麗堂皇。進之如入迷宮,樂而忘返。據說以前陳家有個專司開關窗門的傭人,每天清晨開窗,開完所有的窗,又開始關窗,當所有的窗都關上了,天也就暗了。宏偉壯觀的建築規模,中西合璧的建築藝術,古老的潮汕民俗,典雅的舊日風情,陳慈黌故居是潮州文化的一個縮影,是一處集旅遊、觀光、學術研究於一體的旅遊勝地。游陳慈黌故居,將為人們揭開潮州人與潮州文化的秘密。
歷經滄桑,慈黌故居這顆蒙塵數十載的「明珠」終於重煥異彩。目前,故居在保留原貌的基礎上,增設了陳慈黌家史館、紅頭船雕塑、潮汕戲曲館、木偶館、潮汕新娘房、潮汕功夫茶館、老潮州小食館、書畫廊、微雕展館、潮汕工藝禮品館、古廚房系列等富有潮汕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特色的景觀;還有潮汕故鄉舞蹈「雙咬鵝」定時表演,情趣盎然,讓人游興大增。登堂入室,乍見水井。本以為水井應早已乾枯,豈料探頭一看,竟是鮮活的井水。原來時至今日,陳慈黌故居的水井仍然發揮其作用,並無荒廢。
G. 陳慈黌故居的建築風格
宅內以潮汕典型來的駟馬拖車自為主體,其建築風格獨特,揉合中國與西方的建築特色。它的基本結構、屋內的木雕及石雕均以傳統中國形式為主,而陽台、第二層的通廊天橋均以大埋石為建材。歐洲進口的彩瓷磚地板和裝飾及較大的窗戶等則屬西方的建築特色。宅內四周配以雙屋的樓房,並點綴有亭台閣、通廊天橋,實非傳統的嶺南建築。而且故居內除了雕梁畫棟外,更貼著繪有東南亞各國風情圖案花紋的牆磚和地板磚。使整個建築物顯得既古樸典雅,又富麗堂皇。進之如入迷宮,樂而忘返。據說以前陳家有個專司開關窗門的傭人,每天清晨開窗,開完所有的窗,又開始關窗,當所有的窗都關上了,天也就暗了。宏偉壯觀的建築規模,中西合璧的建築藝術,古老的潮汕民俗,典雅的舊日風情,陳慈黌故居是潮州文化的一個縮影,是一處集旅遊、觀光、學術研究於一體的旅遊勝地。游陳慈黌故居,將為人們揭開潮州人與潮州文化的秘密。
H. 陳慈黌故居的美食攻略
潮汕人對吃比較挑剔,也比較講究,所以,潮汕多美食。先從小吃入手,慢慢道來。
牛肉丸
牛肉丸嚴格說來,這牛肉丸不屬小吃系列,牛肉丸是汕頭的招牌菜,來汕頭的人都會被介紹吃這個,大街小巷也都有連鎖店。牛肉丸可分為牛肉丸、牛筋丸兩種,牛肉丸肉質較為細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進了一些嫩筋,很是有點嚼頭。大的牛肉丸煮熟後有乒乓球那麼大,很有咬勁。
無米粿
無米粿粿皮通常用番薯澱粉製成,取粿皮壓薄成圓形狀,包裹餡料後,捏成面上突皺的球形,放進蒸籠蒸15分鍾至熟,然後在平底鐵鍋上用油煎至呈金黃色。吃法:蘸以辣椒醬,皮脆無比,味道甘香。
炒糕粿
糕粿是用優質白米漿逐層加工蒸熟,製作時先將糕粿切成均勻小塊,加入鮮蝦、豬肝、瘦肉、鮮蚝等多種配料,淋上蛋液煎炒,加入沙茶辣椒醬,上盤後根據自己所需撒上適量的糖粉。炒糕粿很注重火候,使糕粿達到外酥內嫩,鮮香微甜,色澤金黃鮮艷,香味飄溢,口感咸、甜、香、辣兼備。
蠔烙
蠔烙即煎蠔,潮州人稱「煎」為「烙」。蠔烙的製作方法很簡單,可以在家裡製作。先將鮮蚝仔用清水漂洗干凈,用地瓜粉水調勻,並將蔥頭切成細粒放入,同時加入味精、魚露攪勻。用旺火燒熱平鼎有足夠熱度後,加入油,將蚝仔、粉水和雞蛋混和成漿狀,用匙再調和後下鼎,加油煎成鉼狀,用鐵勺在鼎里把蚝烙切斷分塊,再用勺翻轉,加油繼續煎至上下兩面酥脆,並呈金黃色,盛入盤即成,並伴上芫荽葉。
I. 陳慈黌故居始建幾時,幾時竣工
廣東抄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襲東省汕頭市澄海區隆都鎮前美村。汕汾高速公路可直達。距汕頭市區25公里。是中國罕見的僑居建築群景區和汕頭市風景名勝區。始建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1939年完工,現面積25400平方米,共有廳房506間,建築保存完好,1999年向社會開放。 故居有善居室、郎中第、壽康里和三廬四大座宅第,建築規模宏偉壯觀,有近代中西合璧的建築藝術和古老的潮汕民俗建築特色,景名為「黌院惠風」,被人們譽為「南國大觀園」、「領南第一僑宅」。建築格局以典型的潮汕雙層四進「駟馬拖車」式,並附有雙書齋。「駟馬拖車」就是大廳正座及兩旁4條花巷,象徵著四匹馬。通廊、梁架斗拱、廳堂檐下、山牆厝角、門窗四周分別配上精美著名的潮州金漆木雕、石雕、進口玻璃、瓷磚,這些瓷磚分有地磚、壁磚、屋頂瓦磚,花紋圖案各異,都是百年前從義大利和西班牙進口的,雖經百年滄桑,比起現在流行的還更為雅緻,房牆、門窗上方處處有中西合璧的灰塑浮雕,後山牆上的灰塑浮雕,一邊是松鼠葡萄,一邊是石榴水鳥。
希望採納
J. 陳慈黌故居怎麼樣
我住在汕頭,到這個景點是比較麻煩的,從汕頭家要先坐公交車,再轉專乘公交車103路,然屬後,一路顛簸輾轉終於到了景點。房子很是陳舊跟一般的農家小院差不多。當年主人裝修了幾年,裝修得也不是很好看,後來日寇入侵打仗,主人便沒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