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不必去仰慕別人也許自己也是

不必去仰慕別人也許自己也是

發布時間: 2020-12-07 06:25:33

A. 你身邊和小三在一起的男人最後都過得怎麼樣了

03:感情,沒有固定結局

感情上有很多灰色地帶,所謂的灰色地帶就是我們無法用簡單的「應當這么做」、「理應如此」來下判斷。

在感情里先背叛的那個人,被譴責無可厚非,但譴責並不是一件長久的事情,真正重要的是你用什麼態度來面對你的下一段感情。

如果你已經傷害了一個人,就不要再傷害另外一個。

起碼,要在一段感情里做一個選擇並為之負責。

三個人的愛情故事:

可能是兩個人的happy ending和一個人的悲傷;

也可能是三個人的聲嘶力竭和無疾而終;

但不論結局如何,都不要選擇逃避。

認真說抱歉,好好說再見。

然後,各自重新開始.....


公眾號:有話妖說,每天陪你蓋著棉被純聊天

B. 為什麼很多人會看不起農村人

這種看不起農村人的人才最讓人看不起啊

C. 求作文、 我把_____當做偶像。

上初中的時候,政治老師問我們的偶像是誰,當時的回答五花八門,有歌手,明星,古人,自己的親人......老師聽完後,嘆息一聲說:"怎麼沒有人的偶像是自己呢?"
是啊,怎麼沒有把自己當偶像的人呢?我心想。伏爾泰說過:人類如果沒有崇拜的對象,也會自己造一個出來。那這個偶像為什麼不是自己呢?
童年的我們,仰視老師,敬畏父母,少年的我們,開始學會用平等的、批判的眼光看待他人,並獲得了獨立和自主。這是我們成長的勝利。可是,剛剛擺脫了對老師和父母的仰慕,我們為什麼又陷入了對偶像的盲目崇拜?
選擇誰作為我們心中的偶像,喜歡偶像的特徵或品質,不僅反映了我們的興趣、愛好與追求,也折射出我們的精神世界。
2009年10月21日的女子200米蝶泳決賽中,第五道的劉子歌一入水就確定了領先地位,第二個轉身之後,她已經領先第二名焦劉洋整整一個身位,隨後劉子歌將這個領先優勢一直保持到最後,以2分1秒81的成績創造了這個項目新的世界紀錄。
可她臉上並沒有欣喜的表情,她說:「我並沒有太多壓力我們現在都很年輕,練好了就行。我們中國運動員應該把自己當成是偶像,提高一點就是超越。我的目標是提高自己的成績,在成績上說話。」
不只是運動員,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應該把自己當成偶像,不要在盲目、狂熱中迷失自己!追尋自己的理想,選擇自己的道路,相信我們自己,成為我們自己。
對於偶像的崇拜,我們崇拜他們背後的奮斗精神和優秀品質。但是,不僅停留於崇拜,而且讓明星的奮斗精神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讓他們的優秀品質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超越崇拜,走向自我。
每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
有一個理由去堅強
感動了別人為我鼓掌
再做自己的偶像
每個人至少尋找一個夢想
每一天對得起夕陽
我幻想 游過了海洋
讓那目光比星光更漂亮
——後記

D. 從一個人身上看到了自己,這是愛嗎

一個人會因為在另一個人身上看到很多的自己剛好渴望而又缺乏的閃光點,而愛著對方。類似於偶像崇拜。

這個愛的原因模式是:和你在一起,我彷彿就能擁有某些閃光點,雖然我自己沒有,雖然我自己實現不了,但是我可以通過和你建立鏈接,甚至和你在一起,從而擁有這些閃光點。
如此一來,我就彷彿成為更優秀更讓自己滿意的我了。
這也是一種補償模式,一種通過對方而更加愛自己的模式。

通過這種原因模式,我們可以論證現實中很多的例子。
比如:一個不怎麼優秀的、能力也不突出、外表也不怎麼好看的人,會深深愛上一個能力優異、外表美麗、在多方面出色的人。這種愛我們一般更容易理解——「因為我覺得你好,所以我愛你。」

回到心理領域或哲學領域上來,人都生來孤獨,而且人很難看清自己。所以人對於自己很迷惘,又渴望了解自己。加之,由於生存的問題,人必須覺得自己是「行」的,才能夠擁有足夠的勇氣和自信,更好地適應環境,生存得更愉悅。因此,人既然不能充分自顧自地認識自己,就渴望從他人那裡照見自己。

上面兩種愛的原因模式,屬於異曲同工。第一種是通過「鄙視」對方而獲得優越感,同時通過愛護對方而不讓對方離開自己,失去對方,自己就失去了「鏡子」;第二種是通過「仰慕」對方、與對方在一起而產生自豪感、愉悅感和滿足感,同時也通過愛護對方而不讓對方離開自己,失去了對方,自己就失去了「光環」。

以上這兩種模式的愛,是真正的愛嗎?我覺得都不是。

第三種愛的原因模式,促使「靈魂伴侶」的發生。

「如果你的靈魂真正的被一個人看見,你就會愛上這個人。當你發現,如果別人看我們的眼光跟我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對自己的看法是一致的,並且他們通過他們對我們的言行,表現出對我們的這種理解,我們就會有一種深深的被看見的感覺。」

這就是因為懂得,所以愛。對方能夠理解自己,能夠說出自己未說出的話,能夠想到自己想做的事,能夠讀懂自己的情緒,這種被看見能夠驅除內心深處的孤獨。

如果配一段內心獨白的話,應該是這樣的:我清楚知道我是什麼樣的人,我也知道我的感受,我知道要追求的是什麼,我不自卑也不自傲,所以我不需要你給我陪襯做我的影子,也不需要你給我光環讓我高看自己。我只希望,你是能看見我的,而我也能看得見你——彼此照見。

E. 寓言故事都有哪些

1、割草男孩的故事

一個替人割草的男孩打電話給一位陳太太:「您需不需要割草?」陳太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拔掉花叢中的雜草。」陳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把草與走道的四周割齊。」

陳太太說:「我請的那人也已做了,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掛了電話。此時,男孩的室友問他:「你不是就在陳太太那兒割草打工嗎?為什麼還要打這電話?」男孩說:「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寓意:只有不斷地探詢客戶的評價,你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長處與短處。不要蕭規曹隨,凡事想想清楚事出何因,多問幾個「為什麼?」

2、驢的故事

上級領導老虎下山視察,看到其他動物都在玩,而只有驢在拉磨。老虎頓時贊不絕口:「有這樣勤奮的員工,是我們動物王國的幸事!」領導秘書狐狸對老虎說:「老闆,驢很勤奮沒錯,但是,磨上已經沒有東西了,他還在拉磨,這不是製造假象嗎?」

老虎一看,果真如此,不禁搖頭嘆息。驢子勤勞毋庸置疑,而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結果,雖然讓人不便指責,卻讓人不禁嘆息。

寓意:與其滿負荷工作,不如靜下來思考工作的各個環節以提高效率。如果工作沒有收獲,你必須果斷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


3、綠洲里的老先生

一個青年來到綠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輕人便問:「這里如何?」老人家反問說:「你的家鄉如何?」年輕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討厭。」老人家接著說:「那你快走,這里同你的家鄉一樣糟。」

後來又來了另一個青年問同樣的問題,老人家也同樣反問,年輕人回答說:「我的家鄉很好,我很想念家鄉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說:「這里也是同樣的好。」

旁聽者覺得詫異,問老人家為何前後說法不一致呢?老者說:「你要尋找什麼?你就會找到什麼!」

寓意:當你以欣賞的態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許多優點;以批評的態度,你便會看到無數缺點。

4、「聰明」的小男孩

一個小男孩問上帝:「一萬年對你來說有多長?」上帝回答說:「像一分鍾。」小男孩又問上帝:「100萬元對你來說有多少?」上帝回答說:「像一元。」小男孩再問上帝說:「那你能給我100萬元嗎?」上帝回答說:「當然可以,只要你給我一分鍾。」

寓意: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有投資的觀念,甚至需要投資毅力、耐心。

5、青蛙的故事

記得在做生物實驗時,把一隻青蛙放進裝有沸水的杯子時,青蛙馬上跳出來,但把一隻青蛙放在另一個溫水的杯子中,並慢慢加熱至沸騰,青蛙剛開始時會很舒適地在杯中游來游去,到它發現太熱時,已失去力量跳不出來了。

寓意:太舒適的環境往往蘊含著危險。習慣的生活方式,也許對你最具威脅。要改變這一切,唯有不斷創新,打破舊有的模式。

F. 誰知道這句話的意思

與愛相比,喜歡只是稀疏平常的事情,喜歡是可有可無的,喜歡甚至是可以解讀為不反感,然而愛卻是需要主動付出的,愛大於喜歡,所以我不喜歡你表達的是:不是很平常的那種感情,而是愛,在這里是突出愛這種感情的。

面對心愛的人,你的心跳會加速,然而面對喜歡的人,你只會興高采烈,面對心愛的人,冬天就像是春天,然而面對喜歡的人,冬天只是個美麗的冬天.

假如你凝視的是心愛的人,你會臉紅,但假如你凝視的是喜歡的人,你會微笑,面對心愛的人,你不能說出心中的一切,然而面對喜歡的人,你言無不盡。

(6)不必去仰慕別人也許自己也是擴展閱讀

喜歡和愛的區別:

一、喜歡是想吸引對方,愛是會心疼對方。

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表現欲,想盡各種辦法去吸引對方的注意力,讓對方看見你。而愛一個人,你則會默默地陪在他身邊,為他的歡喜而歡喜,為他的憂愁而憂愁。所以,如果你只是單純地希望對方注意到你,那麼你只是喜歡對方;如果對方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著你的心,那麼你是愛著對方。

二、喜歡是乍見之歡,愛是久處不厭。

當你看到一個人,突然覺得心動不已,沒有辦法呼吸,那麼你一定是喜歡上對方了。這種喜歡,倘若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在你更了解對方後,反而更喜歡了,那這就是愛了。喜歡是剎那的感覺,未必長久,但愛不是。愛一個人,是不管過了多久,不管他有多少缺點,你的內心依舊對他心心念念,想要和他在一起。

G. 老師要怎麼上課才能吸引學生

想到古語所說的「親其師,信其道」,事實上也正是如此——當學生非常喜歡某個老師的時候,一定會特別喜歡上他(她)的課,並發誓要把這門課學好,否則會對不起該老師。那麼,這個「親」的緣由是什麼?肯定不是靠表面上甜言蜜語「哄」得學生開心,也不是靠簡單的小技巧、華麗花哨的表演吸引學生眼球,更不是天天掛在嘴上的「我都是為你好」,而是老師所具有的較高的專業素養。

准確的表達,比表面上的花樣更重要
我時常看到,有的年輕老師刻意模仿一些名師上課,甚至把名師課堂上的方法、語言、動作全盤照搬,學的惟妙惟肖,但卻沒有名師的課堂效果,甚至是邯鄲學步、丑態百出,那樣的課只模仿了名師課堂的「形」,沒有名師課堂的「魂」,也就是只掌握了名師教學的「術」而沒有理解「術」背後的「道」,這個「道」,就是教師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對教材的把握,以及對教學技術和手段的恰當運用、對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需求的理解。
只有真正理解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理解了知識本身的規律和特點,才能把固化在文字中的知識還原到生活中,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本地和本校特點,利用社會的、家庭的、生活的,乃至教師自身和學生自身的各種資源加以整合,使之成為鮮活、生動的教學內容,學生自然會被你吸引。
要教授某個學科,首先要對該學科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及知識的發展史有所了解,並通過教師的理解、內化,用自己生動的、生活化的言語和方式表達出來,用學生願意接受的方式展開教學。專業知識欠缺的老師,即便語言很生動,給學生的也未必是科學的、准確的知識;專業知識很豐富,但表達不到位,就會讓學生雲里霧里、越聽越糊塗。能用自己的方式准確的表達,這比表面上的花樣迭出更重要。

你對學生有多少愛,就能喚醒學生對你的多少愛
試想,一個經常諷刺挖苦學生的老師,無論有多高超的教學技藝,學生也很難喜歡他。如何尊重學生,說簡單也很簡單——當學生表現突出、取得進步的時候,老師真誠的欣賞與贊美,會更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加優秀,你對學生有多少愛,就能喚醒學生對你的多少愛。
當學生出現失誤或者犯了錯誤的時候,不是簡單批評,而是分析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給予理解、同情,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並真誠幫助學生學生修正自己,讓學生不斷進步;當遇到並不優秀的學生,甚至學習基礎很差、長相不夠俊俏、家庭條件也很差的學生,能包容、接納不同的學生,並給予起碼的尊重和關心時,會喚起學生內心對美好的追求,甚至能激發出學生無窮的潛力,讓學生從自卑走向自信並不斷走向成功;
當學生遇到困惑、困難的時候,能陪伴、鼓勵學生走出人生低谷,這種幫助,未必是物質和經濟上的,而是精神上給學生以溫暖和鼓舞,學生感受到你的尊重和真誠,也由此學會了尊重他人、成為一個有尊嚴的人。

有一顆童心的老師永遠不會老,永遠受學生的喜愛
有人說,醫生越老越有價值,但老師越老越不被學生喜歡,因為老教師不如年輕教師青春亮麗,缺乏年輕教師身上的朝氣與活力。這話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確。僅僅是因為老教師臉上的皺紋不斷增多、頭上白發縷縷而不再吸引學生的目光?為什麼老教師沒有了活力與朝氣?我想,最關鍵的是老教師丟失了最最珍貴的「童心」,這和皺紋、白發無關。
和年輕教師比起來,我的確是很老了,但走進課堂,學生從沒感覺我是「老教師」,因為我從沒因年長而固步自封、不思進取,而是不斷學習、不斷研究與思考,由此不斷改善自己的課堂,努力讓課堂多一些美好、多一些生命的元素;我也從不居高臨下對學生說教,而是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用平等的心和學生交流,用寬容的心對待學生成長中的錯誤,使師生之間能夠達到一種心靈的零距離……如此,學生也就從不覺得我多「老」,也才會喜歡我、喜歡我的課堂。
當然,僅僅「親其師,信其道」是遠遠不夠的。我希望我的學生不只是因為喜歡我而「愛屋及烏」地喜歡我的課堂,我更希望因為我的教學而使這個學科本身充滿了趣味與挑戰,使原本固化為書本上文字元號的知識變得富有生命與魅力,進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即便我不教了,學生依然喜歡,甚至在離開學校走上社會之後還能對知識充滿了嚮往進而主動學習、主動探究,那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孫明霞,《山東教育報》綜合版「舜耕筆談」2014年7月)

H. 突然覺得自己好傻啊……

也許你會也有這樣的感受,有些時候,會發現曾經的自己 too young too simple。而這個時候,伴隨而來的,是像被打通任督二脈一樣,一瞬間通透。
年少只知眼前有河,不知前方有海,隨著經歷越多,思考越多,會覺得自己以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很Naive。如果這是一種常態,同時有採取行動去改善,必定是個好事。經歷不同的事情,聽了不一樣的觀點,視角,接觸原來不知道的新知識,因我們的認知不斷提高,伴隨而來的是越來越自信坦盪、更好地去做出人生選擇,更好地對待自己與世界。
1、常反思,多總結
寫日記、寫書評影評,寫總結,把當天的心得寫下來,把學到的東西記錄下來,保持思考記錄的習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寫下來才能記下來。
《論語》言「吾日三省吾身」,而三省的終點大概這是這樣:「坦然地面對自己此時此刻的不完美的自己」。既然知道自己必定是不完美,那就沒什麼可怕的了。任何一個你發現自己傻的點都是可以讓你進步的渠道。在此之後,每一次發現自己的傻都是值得慶祝的事情,因為你又成長了!
2、重視弱關系
也許,有時候你會懷疑,朋友圈那麼多好友,但真正有聯系卻沒幾個,這些弱關系作用在哪裡。強關系是跟你密切聯系的人,其中很多可能和你的背景、想法差不多,估計很難啟發到你。而弱關系可以告訴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它的意義在於把不同的圈子聯系起來
3、保持學習
曾經有一個高中畢業生給楊絳寫了一封長信,表達了自己對她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的一些人生困惑。楊絳回信了,誠懇而不客氣:「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其實這是對大部分人的精神苦惱的最簡潔而樸素的概括。
4、開放謙卑
如果在前面的多思考多閱讀幾點都做到了,明白一山更有一山高,知道世界之大,個體之小,知道自己不知道,這點就相對容易做到了。保持謙卑也是管理好他人對自己期望的最好方式,避免別人對自己期望過高而失望。再之,我們總是覺得過去的自己很傻逼,其實再過一段時間,會發現,現在的自己也很傻逼。所以,更要提醒自己時刻保持謙卑。
結語
人生是不斷認識自己和認識世界的過程,所以我們有時候得像手機一樣,重新刷機,不斷更新自己

I. 在單位上班很久了突然被調到一個新部門,已經很努力了!但在這個部門總是不被領導重視!總被同事孤立!

當你在職場上不受領導重視你時候,
做好這三件事,不需要過多付出,
領導肯定重用你!
1.主動匯報工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每次被領導單獨叫到辦公室談話,
都會覺得時間過得特別慢,
久而久之就成了領導主動找你,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明明知道要被叫到辦公室詢問工作,
但是也會把時間拖到最後一秒,
等到老闆找我們才進去,
這樣的做法其實是錯誤的,
站在領導的角度來說,
他喜歡一個自覺的下屬,
而且你可以把工作匯報的踏踏實實,
也會讓他覺得你仔細、做事踏實,
所以,讓領導來找你詢問工作,
不如自己主動去匯報,久而久之,
你的形象就在領導的心中樹立起來了。
2.細節決定成敗
我們在公司裡面可以看見,
那些能夠成為領導心腹的人,
要麼做事特別的圓滑,要麼就是你的能力出眾,
細節的考核也是能力出眾的一種體現,
打個比方,如果領導有任務交代給你的時候,
千萬要注意細節,因為一個注重細節的人,
才能讓領導安心把工作交給你,
比如領導要你去詢問一個客戶什麼時候到,
你不僅僅要了解客戶到的時間,也要了解客戶的航班班次,
也要了解隨行的人員人數,還有當天的天氣狀況,
提前預定好住宿的酒店等等,這樣你在老闆的心中,
才會是一個不可代替的下屬,
因為你能夠幫老闆安排好所有的一切,
老闆肯定會把你當作心腹!
3.注意語氣的變化
我們會發現在職場上,
領導心情好的時候我們做事會方便很多,
而領導心情不好的時候,
我們如果去找領導談工作肯定會被批評,
所以我們可以根據領導的語氣變化判斷他的心情,
千萬不要在他心情不好的時候,往槍口上撞,
比如跟領導打電話的時候,聽到的第一聲「喂」,
如果是第四聲的話,那你要小心了,
因為第四聲的喂帶有重音,
說明領導此時心情中參雜著不開心,
如果這個時候你喋喋不休的說個不停,
也許本來是想告訴領導你在認真工作,
可是領導聽你說了那麼多,肯定會覺得不耐煩,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應該簡單明了的說明情況,
然後禮貌的跟領導結束對話就好了,
這樣避免了在領導不開心的時候,被領導當做發泄目標。
職場上,我們難免會因為自己的一些語言或者動作得罪領導,
也許得罪完了你還不知道,可是領導會把事情放在心裡,
時間一長,領導肯定會厭惡你,並且不在重用你,
所以,我們千萬要注意自己的一些言行舉止,

J. 心裡裝著一個人還會接受另一個人嗎

如果跟第二個人相處的很好,關系越來越親近,可以慢慢的懂得彼此心意相通的話,第二個人會慢慢的替代第一個人的。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