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羅定景點介紹

羅定景點介紹

發布時間: 2020-11-26 07:22:32

㈠ 羅定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名勝古跡

羅定市位於廣東省西部,地處北緯22°25′11〃~22°57′34 〃, 東經111°03′08〃~111°52′44〃。廣東省省轄縣級市。中心城區56.5平方公里人口42.5萬人,全市總面積2327.5平方千米。總人口127.5萬人,(2010年),在外移居的鄉親27.5萬人,中國百家姓中,僅羅定市,截至2000年4月止,就有姓氏508個。目前羅定居民大部分都是漢族,區內少數民族17個,有壯族、侗族、瑤族、苗族、土家族、畲族、回族、滿族、黎族、布依族、傣族、藏族、蒙古族等。 市人民政府駐羅城街道 現任市委書記 陳敏、市長 陳作權 城市名片 中國南江文化之鄉、中國玉桂之鄉、中國22度陽光大米基地、中國鏡菜之鄉 郵編:527200。 代碼:441230、445381。 區號:0766。 車牌:粵W。 拼音:Luoding Shi。 市花:葉子梅。市樹:桂樹。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羅定西部、西北部和南部一部分為雲開大山山地,東面為雲霧山山地,中部、東北部和南部為盆地、丘陵地帶。全境形似東西南為邊圍,向東北開口的箕狀盆地。羅定紅盆內滿布紅色粉砂岩,面積約800平方公里,為省內山區罕見的盆地。西部緣為高山區,有10座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峰。最高峰為龍須頂,海拔1327米。東南緣為雲霧山余脈,延伸至金雞、蘋塘、●塘等地一帶衍生為岩溶地貌,峰林聳立,溶洞廣布。羅定地處北回歸線南側,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長無嚴冬,氣溫偏高,熱量豐富,春秋暖和,雨量變幅大,溫、光、熱地域差異明顯,乾旱及倒春寒災害較多。全年平均日照率42%,平均氣溫在18.30~22.10℃之間。累年降水量在1260~1600毫米之間,平均值在1400毫米左右。羅定地下水總儲量為3.60億立方米;地表水絕大部分匯集於羅定江及其支流,其中11條二三級支流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溪澗較多,落差大,水能可開發量6.27萬千瓦。羅定江發源於信宜的雞籠山,流經羅定境內的11個鄉鎮,由鬱南縣的南江口注入西江。羅定江全長201公里,流域總面積4493平方公里。其中羅定境內長81公里,流域面積2220.50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96.50%。羅定江流域風光如畫,孕育著底蘊深厚的文化,被清代廣東才子宋湘稱為「人文古鄒魯,山水小蓬瀛」。 羅定博物館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羅定市轄6個街道、17個鎮:羅城街道、素龍街道、附城街道、雙東街道、城東街道、城西街道、羅鏡鎮、太平鎮、分界鎮、羅平鎮、船步鎮、塘鎮、羅定蘋塘鎮、金雞鎮、圍底鎮、華石鎮、榃濱鎮、黎少鎮、生江鎮、連州鎮、泗綸鎮、加益鎮、龍灣鎮。
[編輯本段]區劃變遷
梁為羅陽郡,因羅水得名。明萬曆年間,以討平羅旁置州,因名羅定。1912年置羅定縣。1993年4月8日,民政部批復(民行批[1993]72號)撤銷羅定縣,設立羅定市。 2000年,羅定市轄4個街道、20個鎮。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866190人,其中:羅城街道 82360人、素龍街道 96854人、附城街道 25227人、雙東街道 15432人、羅鏡鎮 53785人、太平鎮 48436人、分界鎮 20624人、新榕鎮 13399人、羅平鎮 60245人、船步鎮 53485人、滿塘鎮 29505人、蘋塘鎮 29564人、金雞鎮 25666人、圍底鎮 31573人、華石鎮 23844人、榃濱鎮 35259人、新樂鎮 19657人、黎少鎮 39549人、生江鎮 32322人、連州鎮 39810人、泗綸鎮 39369人、都門鎮 11394人、加益鎮 17579人、扶合鎮 21252人。 2002年,羅定市轄6個街道(羅城、城東、城西、附城、雙東、素龍)、20個鎮(華石、蘋塘、金雞、圍底、**塘、船步、羅平、太平、羅鏡、新榕、生江、連州、分界、黎少、泗綸、加益、榃濱、扶合、新樂、都門),306個村委會、26個居委會。 2003年12月,撤銷新榕、都門、新樂三鎮,分別並入羅鏡鎮、泗綸鎮和附城街道辦。調整後,羅定市轄6個街道、17個鎮:羅城街道、城東街道、城西街道、素龍街道、附城街道、雙東街道、黎少鎮、生江鎮、連州鎮、泗綸鎮、加益鎮、扶合鎮、羅鏡鎮、太平鎮、分界鎮、羅平鎮、船步鎮、金雞鎮、蘋塘鎮、圍底鎮、華石鎮、兩鎮、榃濱鎮。 2005年5月,羅定市轄6個街道(羅城、城東、城西、附城、雙東、素龍)、17個鎮(華石、蘋塘、金雞、圍底、塘、船步、羅平、太平、羅鏡、生江、連州、分界、黎少、泗綸、加益、榃濱、扶合)。 2005年10月14日,粵民區[2005]49號批准羅定市扶合鎮更名為龍灣鎮。截至2005年12月31日,羅定市轄6個街道(羅城、城東、城西、附城、雙東、素龍)、17個鎮(華石、蘋塘、金雞、圍底、塘、船步、羅平、太平、羅鏡、生江、連州、分界、黎少、泗綸、加益、榃濱、龍灣)。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羅定是千年文化古邑,歷史悠久,它位於廣東省西部,西江之南,東有雲霧山脈,西有雲開山脈,南接高雷,西通桂、黔、滇,是西江走廊的交通要沖,自古被視為門庭防衛,撫綏重地。 遠在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時期,已有人類在羅定大地上生息繁衍。他們居住在今天蘋塘、金雞等地的洞穴中,過著漁獵生活。距今四五千年前,羅定的瀧江河、羅鏡河、太平河流域,已遍布人類生活的蹤跡。早年在羅平橫垌背夫山發現的大型戰國墓葬,其墓主人就是史料所稱的「百粵之君」。墓中出土的大量文物證明,在2400多年前,羅定曾經創造過輝煌的遠古文明。對此,我國著名地理學家曾昭璇先生曾撰文指出:「羅定東鄰高要,南接陽春,西界岑溪,是一天然古國,即古稱兩山之間(雲開大山和雲霧大山)的古王國之地。」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羅定屬蒼梧郡端溪縣地。東晉末年,在羅定地設立龍鄉、元阮兩個縣,龍鄉治所在今太平鎮潭白管理區(關於元阮縣城,著名地理學家曾昭璇和徐俊鳴認為在羅定盆地的西緣)。這是羅定設縣的開始。 羅定自晉末建立縣治後,地位迅速上升,龍鄉建縣僅數年,晉康郡就由元溪縣遷來龍鄉縣。自此,羅定太平便成為郡治所在地,直至北宋初,相沿六百多年。期間,曾一度改設廣熙郡,但郡城仍設在羅定。 到了南朝梁、陳年間(公元502—581年),曾在羅定縣設置一州(瀧州);三郡(平原郡、開陽郡、羅陽郡);六縣(龍鄉縣、夫阮縣、永熙縣、羅平縣、開陽縣、安南縣)。 隋開皇九年(公元583年 ),撤郡改行州縣制,羅定地設一州四縣。24年後,撤州改行郡縣制,以羅定的太平、羅鏡為中心設立永熙郡,仍以太平潭白為郡城,永熙郡下轄瀧水縣、永熙縣(均在羅定)、懷德縣(今信宜)、良德縣(今電白)、安遂縣(今鬱南)、永業縣(今岑溪)六個縣。這是羅定歷史上最大轄境。 唐初改永熙郡為瀧州,在羅定境內恢復一州四縣政制。後瀧州一度改名開陽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名瀧州,所轄瀧水、開陽、永熙(後改永寧)、安南(後改鎮南)四縣,大至包括羅定全部及雲浮、信宜、鬱南、岑溪小部分地區。北宋開寶六年撤消瀧州,四縣並為瀧水一縣,長達六百多年。 明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因羅旁地區的「瑤亂」被平定,瀧水縣升格為羅定直隸州,「羅定」一名自此載入史冊。羅定直隸州管轄東安(雲浮縣)、西寧(鬱南縣)兩縣,俗稱「三羅」,至辛亥革命改羅定州為羅定縣止。三羅地區成為廣東一個重要行政區域,長達三百四十餘年。 羅定先民們在一萬年前便在自己的土地上勞作、生息、繁衍。他們從山洞穴居走向山丘建屋定居;從原始群走向氏族社會;從愚昧落後走向文明進步。經過數千年德融合發展,成為百越民族的一個成員有著相同圖騰信仰,有著共同文化特徵。 到1700多年前德東晉王朝,羅定地區居民仍是越族人。故歷代王朝在羅定實行越族酋長自製制度。到東晉末年,在今羅定設置龍鄉、夫阮二縣時,縣名便是來自越語譯音。如「夫阮」就是越語「荒地的村」的意思。兩縣的行政長官亦由當地越族酋長擔任。南北朝時期,中原漢族居民因戰亂災難大舉南遷,不少豪門大族亦隨之落籍嶺南。南朝的梁王朝時(約公元502—557年),原籍河南鄢陵,曾任新、石二州刺史的陳法念舉族定居羅定。他們「以孝義訓溪垌蠻族」,傳播中原先進的文化,加速了羅定土著越族的封建化進程。陳氏家族一連五代都擔任羅定越族酋長。和高涼馮冼氏、欽州寧氏合稱嶺南三大酋長。以使用銅鼓著稱的古代越族,到南北朝時期被稱為俚、僚族,主要原因氏分屬兩大酋長管轄:粵西南路至海南島的部落尊冼夫人為酋長,叫俚人;西江南岸、高涼以北地區尊陳法念為酋長,叫僚人。唐朝,在嶺南推行懷柔俚僚的政策,陳氏家族的陳集原官至冠軍大將軍、行左豹韜衛將軍、上柱國、潁川郡開國公。其事跡入載官修的《新唐書》、《舊唐書》。 唐玄宗開元十六念(公元728念),瀧州刺史陳行范領導僚族人民反唐稱帝,攻佔了粵西四十餘城。唐王朝派宦官楊思 率十萬大軍圍剿瀧州,陳行范與六萬多起義僚人被殺,許多僚人因此被迫西遷。留居原地的唐代僚人,到宋元年間改稱僮族(今壯族)。 唐朝末年,原在荊楚地區生活的瑤族大舉南遷,徙落今兩廣各地。此後歷五代、宋、元、明各朝凡八九百年,羅定地區的居民以瑤族和僮族為主體。其僮族,清代大學者顧炎武說:「僮則舊越人也。」 宋元明時,羅定地區的瑤、僮兩族人民反抗封建王朝統治壓迫的斗爭此起彼落,持續二百多年。到明萬曆年初,明王朝出動十萬大軍征剿羅定瑤民,歷時一年,殺害四萬多人。大量瑤民四散逃亡,少部分避居深山。 明初推行屯田制度,不少參加屯田的漢族士兵落籍羅定。與此同時,官府公開招募流民定居墾荒,大批漢族人紛紛遷居瀧江兩岸。明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派往羅定圍剿瑤民的官兵成批落籍羅定。此後,大批漢人繼續遷入,羅定居民結構發生較大變化,由原來瑤、僮兩族逐漸改變為以漢族移民為主體。古代羅定雖地處嶺南,聲名卻傳播神州。歷代均有不少著名的歷史人物涉足羅定,如唐朝的詩人宋之問、武後宰相張柬之、桓彥范;翁方綱、何仁鏡等,都曾避亂或寓居羅定,留下了許多題詠。初唐傑出詩人宋之問任瀧州參軍時所寫的《過蠻洞》、《入瀧江》兩首詩,被收入《全唐詩》中,描寫當時羅定少數民族聚居,文身鑿齒,瘴癘肆虐、生活貧困的情況。陳氏豪族的陳集原在唐武周年間撰寫的《龍龕道場銘(並序)》摩崖石刻,取六朝駢文之精華,文筆優美,駢詞工麗,後被收入《全唐文》和《廣東文征》。明萬曆年以來,出任羅定地方官者多具文韜武略,如陳磷、鄭人逵、張國經、洪頤煊、宋起鳳等,他們啟賢興學,促進了羅定文化教育的發展。到民國時,羅定成為廣東的文化縣之一。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羅定市工業以省級先進企業廣東液壓泵廠、羅定無線電廠為支柱的機電系列企業,以水泥為支柱的建材系列企業,以林化廠為支柱的化工系列企業,以嘉達紡織廠、銀利紡織廠為支柱的輕紡系列企業,以市服裝集團公司為支柱的服裝系列企業形成五大支柱產業,還有世界最大充電器生產廠雅達電子,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已經確立。 羅定市農業基礎扎實,產業化進程加快。農業由於生產條件不斷改善,尤其市引、蓄、提、電相結合的水利水電建設取得歷史性的突破,糧食十多年來持續穩產高產,1991年被國務院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1995年被國家統計局、中國農業評價中心評為中國農業生產百名大縣市(排名29位),1997年造林蔭道1007公頃,成為綠化委員會、林業部、人事部授予羅定市為「全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1992年,羅定市達到廣東省綠化標准。1996年獲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稱號。 外向型經濟起步早發展快。「三資」、「三來一補」企業發展到320家,遍及電子、紡織、輕工、化工、機械等10多個行業,項目規模由小到達,並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資金密集型轉變,成為廣東省山區縣(市)出口創匯大戶之一。1996年7月,海關總署批准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羅定海關」,隸屬廣州海關領導,為羅定和周邊縣市的對外貿易和交往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 基礎建設加快,投資環境日臻完善。在建的的有雲岑高速公路、江羅高速公路、陽高速公路,全部高速公路會在2012~2013年建成,有通往雲浮、岑溪、陽春、信宜、南江口等5條共長210公里的一級加大標准水泥路;有可供82座客機升降的飛機場,有自籌資金建設的南江港碼頭。能源方面,實行自辦水電、獲電和連接省電網三項並舉,實現村村通電。全市水電裝機容量4.76萬千瓦,火電裝機容量0.75萬千瓦,年發電量達2億千瓦時。4萬千瓦的油電廠即將建成投產。通訊方面,實現了電話交換程式控制化,傳輸數字化,中繼線路光纖化,程式控制電話、圖文傳真、行動電話使用十分普遍。 市政發展快,城區格局新。城市建設圍繞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管理的原則,城區建成面積已達16.1平方公里,街道總長140公里。城區建設逐步實現綠化、美化、凈化。1995年3月,省政府批准羅定市的城區總體規劃到2010年擴大到56.1平方公裡面積、40萬人,成為以輕紡和建材工業為主、環境優美的現代化中等城市。1996年被省委省政府定為13個創建文明城市試點之一。1996年底羅定製訂並通過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規劃。1997年,城市規劃建設取得顯著成績,榮獲廣東省「南粵杯」。
[編輯本段]人力教育
教育基礎較好。自古以來,羅定素有「文化之鄉」之美譽。轄區內有一所普通高校——羅定職業技術學院,全市現有37所中學、493所小學,在職教師10936人。有羅定中學、廷鍇紀念中學、羅定實驗中學(廣東省一級學校)3所重點中學。市面中學有素龍一中,瀧洲中學,瀧水中學等。 勞動力資源豐富。全市社會總勞動力49.5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33萬人,城鎮勞動力16.5萬人),從事二、三產業勞動力13.8萬人,可供輸出的農村富餘勞動力還有10.7萬人,在各類企業業的外來員工有1萬多人。
羅定八景:
龍龕蛻骨、牛石仙蹤、雙龍曉霧、四鳳朝陽、 東橋塔照、南嶺梅先、瀧江漁唱、徑口樵歌。羅定城市綠道(文道) 旅遊景區 羅定文塔-----位於羅定市城區瀧江河旁,三面環水,十分美麗。 龍灣生態旅遊區 羅定孔子廟 連州仙境茶園生態旅遊區 連州蒲垌風景區 連州戰斗紀念公園 蘋塘石山峰林風景區 龍龕岩--嶺南第一唐刻 聚龍洞--億萬年的龍宮 三元寶塔--廣東古塔之最 博物館--看戰國文物 蔡廷鍇將軍故居--抗日名將的家鄉 美食推薦: 羅定豆豉雞 羅定皺紗魚腐 龍灣氹仔魚
[編輯本段]全國征聯大賽特色奇觀
廣東榕樹王 在羅定市加益鎮石頭村河壩寨有一棵17人才能合抱的大榕樹,是廣東單枝第一大榕樹,因此被人稱為 「廣東榕樹王」。 這棵大榕樹離村寨約三四百米,像一座小山丘,站在榕樹底下,濃蔭蔽日,涼意頓生。只見巨大的主幹上生出9根枝幹向四面八方伸展開來,就像9條游龍一般(見小圖),蘊涵著強大的生命力,最粗的枝幹估計要四五人才能合抱,最小的枝幹也要兩人才能合抱。主幹上有個巨大的樹洞,洞口之大,如一頭大象。 一位年過六旬的村民說,據他目測,這棵「榕樹王」樹高超過30米、佔地面積近十畝。當年他的爺爺也不知道這棵榕樹的樹齡有多大,有的人說有500年,有的說800年,目前還無人來考證。 前些時候有不少遊客出於好奇,嘗試著合抱大樹,結果需17人才能合抱。 「榕樹王」附近還長著幾棵榕樹,雖然與「榕樹王」相比小了很多,但樹干也要六七個人才能合抱。
最近,國家有關部門發布的「2009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重要新發現」中,廣東有10處入選;地處粵西邊界的羅定市有兩處近現代重要史跡代表性建築類重要發現———第一初級合作社舊址和長崗坡渡槽名列其中。 被譽為「廣東紅旗渠」的長崗坡渡槽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廣東水利工程的大手筆,它以巨龍般的身軀,把上游的瀧江河、太平河水引入金銀河水庫,滋潤著下游20多萬畝農田,羅定盆地從此變成了旱澇保收的「天府之國」,羅定因此也連續摘取「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隨著金銀湖飲水工程的竣工,長崗坡渡槽還源源不斷地為城區居民提供干凈的「放心水」,當地30多萬群眾一直受惠。更為神奇的是,渡槽建成29年多來沒有出現過一次滲漏,從未大修,工程質量過硬。 說起渡槽,它曾經在上世紀的神州大地紅火過一陣子。渡槽又稱高架渠、輸水橋,通常架設於山谷、窪地、河流之上,用於通水、通行和通航,用來把遠處的水引到水量不足的城鎮、農村以供飲用和灌溉。現在許多水利工程、引水工程等大量地使用著渡槽,創造出很多富有特色的新式渡槽、現代化渡槽。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國內水利設施落後,直接影響了農村的發展。為了擺脫這種困境,引水灌溉就成為一項突出的民生工程。渡槽作為一種水利設施,就在這種背景下在全國各地開始大規模興建。 「這個渡槽把以往白白流掉的太平河河水引入金銀河水庫,」當年指揮修建長崗坡渡槽的原羅定水利局老局長陳海順對筆者介紹說,「而金銀河水庫灌溉的農田佔全縣所有農田的四分之一還要多,發電裝機容量佔全縣水電裝機容量的三分之一。」過去羅定窮得有名,窮在缺水,十年九旱。1955年遇上8個月大旱,全縣有20多萬畝田插不下秧,插下去的十多萬畝無水灌溉,半枯半死。其實,羅定境內有六條主要河流,流量並不小;但過去境內沒有一條像樣的水利設施。半個多世紀前,羅定大辦水利,經過40多年的水電建設,全市的水利設施基本上形成引太、引泗、引沙等六宗引水工程,特別是「引太灌金」成為最大系統工程,而長崗坡渡槽是這一工程的關鍵大型建築物。 長崗坡渡槽於1976年動工興建,1981年竣工通水,歷時四年多。渡槽設計過水流量25秒立方米,長度3450米,砌石拱渡槽1750米,共5200米,這個長度在當時是全國之最。渡槽寬6米,高2.2米。渡槽共有133個墩,132個跨拱,拱的最大跨度51米,最高高度37米。長崗坡渡槽的設計曾做過兩次方案,最後由原肇慶地區水電局派來工程師孔祥華與羅定縣水電局工程師梁中承擔設計和施工。兩位工程師從設計上反復推敲渡槽結構,尋求省錢、省料、安全的設計方案。工程採用肋拱形式和實心重力墩,除幾個大跨度的拱跨以外,有2700米長的拱跨都用無筋拱或少筋拱,單鋼材就節約了300多噸。渡槽共有161條伸縮縫,每處理一條都經過很多次工序才能完成,由於嚴格把關,每條都精雕細琢,貼接得密密實實,通水以來沒有發現一處漏水。 近日,筆者驅車來到羅定市羅平鎮平垌村,遠遠看到一座高大的渡槽凌空飛架,氣勢雄偉。來到一個跨拱下,只見四條並排的肋拱橫跨在兩個槽墩之間,肋拱間每隔一米有一根橫梁將四條肋拱連接起來。而在肋拱之上是一組由大及小的復合拱。同來的羅定市水務局副局長王雲峰介紹,與用排架和木模板做支撐、混凝土倒制出來的肋拱不同,疊加在肋拱上的復合拱是預製件,在修造好肋拱後 一個個鑲上去的,這種連拱加復合拱的獨特設計增強了跨拱的穩定性,同時大大節省了建築材料,也使渡槽更具觀賞性。筆者順著渡槽的走勢望去,一個個大跨度的連拱似長虹卧波,此起彼伏,舒展大氣;而連拱上並列有序的復合拱則如一排排陣形整齊的雁陣,展翅齊飛,錯落有致。筆者又拾級而上,登上渡槽。渡槽上每隔2米有一根拉桿,拉桿將槽兩端固牢。渡槽上兩邊還有人行道,可供兩個並排行走。剛下過暴雨,槽內水流湍急,直往下游沖去。站在拉桿上,腳下水流奔騰而去,確有「逝者如斯」的感受。 望著表面粗槽、略有滄桑的渡槽,筆者感受到了當年羅定人民「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他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用鐵錘、鋼釺,打造出一座氣勢磅礴的水利工程。陳海順老局長回憶說,高空澆築混凝土作業,除了很高的肋拱採用卷揚機運送混凝土外,絕大部分混凝土料都是靠人力一擔一擔地沿著排柵挑土去的。砌築槽墩高達25米,也是靠肩膀將100多公斤重的石塊一塊一塊地抬上去。 羅定水利建設的顯著成就,吸引了國內外四面八方來客,尼泊爾貴賓參觀後豎起大拇指稱贊:「中國人真有本領!」1979年,原水電部副部長李伯寧到羅定視察了長崗坡渡槽建設,即席賦詩一首:「羅定兒女多英雄,壯志引太濟金銀;十里彩虹跨長崗,疑是銀河落羅平。」講述羅定水利建設的《羅定山河換新裝》還編上了上世紀70年代的小學課本。

㈡ 羅定有什麼景點要詳細地址和交通路線。

羅定八景:龍龕蛻骨、牛石仙蹤、雙龍曉霧、四鳳朝陽、 東橋塔照、南嶺梅先、瀧江漁唱、徑口樵歌。 羅定文塔-----位於羅定市城區瀧江河旁,三面環水,十分美麗。 龍灣生態旅遊區 羅定孔子廟 連州仙境茶園生態旅遊區 連州蒲垌風景區 連州戰斗紀念公園 蘋塘石山峰林風景區 龍龕岩--嶺南第一唐刻 聚龍洞--億萬年的龍宮 三元寶塔--廣東古塔之最 博物館--看戰國文物 蔡廷鍇將軍故居--抗日名將的家鄉 美食推薦: 羅定豆豉雞羅定皺紗魚腐龍灣氹仔魚 (1)羅定龍灣自駕車路線 龍灣景區離肇慶約190公里,從肇慶走廣雲高速,經雲浮走324國道抵達羅定,在羅定向西往茂名方向行到達龍灣景區,全程約3小時。 (2)羅定龍灣景區攻略 羅定龍灣汽車兩天游 第一天:7:00往羅定聚龍洞,游億萬年的龍宮——聚龍洞:該洞全長1600米,8個大廳,38個景點,是一座「大自然的藝術迷宮」,後乘車往市區,途中車觀蘋塘石山峰林的自然風光,市區午餐,後乘車往扶合鎮,游集「雄、奇、秀、雅、險、幽」於一體的龍灣生態旅遊區,在這里原始次生林茂盛,山水風光優美,被譽為「山水之府」。有兩億年前恐龍時代的植物桫欏樹,有「活化石」之稱的國家珍稀野生水陸兩棲動物---蠑螈,有漫山遍野都是紅楓林和古藤,林中蘊造著極高的空氣負離子,飛瀑流泉,數不勝數,極具游樂觀賞價值,令人流連忘返。後乘車返回羅定市區,晚餐後自由逛街,晚住市區酒店; 第二天:早餐後到博物館參觀一級、二級、三級文物,共300多件,其他文物近萬件。繼而參觀一座八角形仿樓閣式磚塔,外觀七層,內分13層,高47米,檐角共懸掛64個銅鈴,鐵鑄塔頂、塔剎、寶珠等共7噸,乃廣東古塔之最的文塔。後送團。 羅定龍灣汽車一天游 07:00乘車往龍灣鎮,在龍灣景區用午餐,游集「雄、奇、秀、雅、險、幽」於一體的龍灣生態旅遊區,在這里原始次生林茂盛,山水風光優美,被譽為「山水之府」。有兩億年前恐龍時代的植物桫欏樹,有「活化石」之稱的國家珍稀野生水陸兩棲動物---蠑螈,有漫山遍野都是紅楓林和古藤,林中蘊造著極高的空氣負離子,飛瀑流泉,數不勝數,極具游樂觀賞價值,令人流連忘返。後乘車返回羅定市區,繼而參觀一座八角形仿樓閣式磚塔,外觀七層,內分13層,高47米,檐角共懸掛64個銅鈴,鐵鑄塔頂、塔剎、寶珠等共7噸,乃廣東古塔之最的文塔。返廣州結束愉快行程。

㈢ 廣東羅定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廣東羅定好玩的景點
1.羅定文塔
矗立於瀧江曲水環抱的一個半島上,建於明萬曆39年(1611年),塔高47米,建築宏偉壯觀,是羅定年代最早的高層建築。寶塔平面上呈八角形,各層塔檐微微翹起,狀如綻開的花瓣,整個塔身有如七朵盛開的花兒疊成,頂層由一鐵柱直插蒼穹構成塔尖,四周用鐵鏈牽護,形若伸出的花蕊。遠遠望去,宛如一座色彩華麗的花塔。
2.羅鏡東山公園
位於廣東省羅定市,以修復太平天國凌十八擴清紀念館等歷史名勝古跡為主題,集休閑、觀光、紀念、集貿於一體,佔地面積160畝,總投資3000萬,首期建設100畝,投資500多萬元。
3.龍灣生態旅遊區
位於羅定市龍灣鎮(2005年改名,之前為扶合鎮)的南充村,是集雄、奇、秀、雅、險、幽於一體的自然山水迷宮。據傳這里是遠古時期神龍生息的地方,因而得名龍灣。

㈣ 羅定有邊度地方好玩

平塘龍頭子吧,有清清的河邊水,燒烤好去處

㈤ 羅定哪個地方風景比較漂亮

1、羅定學宮2、聚龍洞3、蔡廷鍇故居 4、羅定文塔 5、翁氏節烈坊6、雲沙河7、龍灣生態旅遊區 這是羅定比較好看得風景,你如果想去看我建議這些都是不錯的。

㈥ 羅定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八排山
2、羅定長崗坡渡槽
3、羅定風車山
4、蔡廷鍇將軍故居
5、雲浮龍灣自然生態村
6、萬丈廠
7、羅定龍灣生態旅遊區
還有200條相關問答,更多羅定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㈦ 羅定有哪些景點

雲浮龍灣自然生態村 門票價格:電話咨詢 龍灣自然生態村位於廣東雲浮羅定市龍灣鎮南充,距廣州市區280公里,是一個集鄉村風貌與自然生態於一體的景區。

龍灣群峰競秀,峰林環抱,綠水相依,鄉村秀美,八里群山林木茂盛,瀑布飛揚,奇樹怪石比比皆是,自然的名山秀水,為這塊古老的龍灣增添幾分靈秀,奇麗壯觀的自然風光,諸多的神話傳奇使龍灣更顯神秘。兩條清溪,從幾百米的山澗飛流直下,沿途接納了一股股滑滑細流,匯成淙淙的山溪,條條山溪又匯成了奔騰的河流,日夜歡奔在深山之中,遇到懸崖峭壁,就飛騰傾瀉,形成飛珠濺玉的瀑布群。

雲浮蔡廷鍇將軍故里 門票價格:電話咨詢 蔡廷鍇將軍故里,位於廣東雲浮羅定市羅鏡龍岩村雙輪角。距廣州市265公里,從廣雲高速轉324國道,到羅定機場路口轉S280省道可達。

將軍故里龍岩村山清水秀,有廣東南粵百景之稱的龍岩曲澗和抗日名將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將軍故居。這里鄉村田園風光秀麗,將軍自幼遊玩的地方帝瓮飛瀑就座落在群山環抱之間,一條曲折迴旋的溪流,頗有氣勢,從數丈高的山澗飛流直下,連擊三瓮,每瓮數丈寬,水深數尺,水天一色,宛如三個群山烘托的圓形天然泳池,周圍綠樹成蔭,山花爛漫,涼風習習。

㈧ 廣東省羅定市有那些旅遊景點呢我想去呀!

羅定文化旅遊(景區、景點大全

記者 郭雲光

連日來,記者隨導游訪遍羅定名勝古跡、探尋羅定歷史文化、了解羅定風土人情,深深感受到:該市歷史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景觀獨特,是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名城。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悠久豐富的歷史文化、異彩紛呈的人文景觀,為羅定進一步打造和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奠定了堅實雄厚的基礎,並將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

〈附〉羅定主要的景區、景點:

〔羅定學宮(孔廟)〕位於市區

〔羅定文塔(三元寶塔)〕位於市區

〔羅定城雕(雙龍戲珠)〕位於市區

〔羅定博物館〕位於市區

〔菁莪書院〕位於市區

〔羅定州城舊址〕位於市區

〔羅定江濱公園〕位於市區

〔廊橋旅遊景區〕位於市區

〔大夫第〕位於市區

〔譚御史公祠〕位於市區

〔蘋塘石山峰林景區〕位於蘋塘鎮

〔瀧州泉耕新村〕位於蘋塘鎮

〔聚龍洞景區〕位於蘋塘鎮

〔龍龕岩〕位於蘋塘鎮

〔陳公宗祠〕位於圍底鎮

〔刺史祠〕位於圍底鎮

〔蔡廷鍇將軍故居〕位於羅鏡鎮

〔帝瓮飛瀑〕位於羅鏡鎮

〔雲沙河〕位於羅鏡鎮

〔翁氏節烈坊〕位於羅鏡鎮

〔東山公園〕位於羅鏡鎮

〔雲霽山(三叉山)〕位於羅鏡鎮

〔靈山寺〕位於羅鏡鎮

〔開元寺〕位於太平鎮

〔不休禪寺〕位於太平鎮

〔長崗坡渡槽〕位於羅平鎮

〔羅定休閑公園(花仙谷)〕位於羅平鎮

〔天子岩〕位於朗塘鎮

〔羅定八排山〕位於船步鎮

〔羅定機場〕位於素龍街道

〔石牛仙跡(石牛山景區)〕位於素龍街道

〔文峰塔〕位於素龍街道

〔鳳陽古村落〕位於素龍街道

〔梁榮球公館(將軍府)〕位於素龍街道

〔梁氏大宗祠(三達祖廟)〕位於素龍街道

〔榃祝黃氏宗祠〕位於素龍街道

〔八里明鏡景區〕位於素龍街道

〔羅定哲寓〕位於素龍街道

〔羅定金銀湖風景區〕位於生江鎮

〔梁家莊園〕位於黎少鎮

〔連州仙境茶園〕位於連州鎮

〔連州戰斗紀念公園〕位於連州鎮

〔蒲垌生態旅遊度假區〕位於連州鎮

〔大芒山〕位於加益鎮

〔羅定風車山〕位於龍灣鎮

〔龍灣生態旅遊區〕位於龍灣鎮

……

㈨ 羅定旅遊有哪些地方好玩

你是羅職院的吧,我個人推薦去船步的八排山,雖然還沒開發成為旅遊區,不過就羅定而言,還是挺不錯的,可以爬山,風景不錯

㈩ 羅定有哪些旅遊景點

1、龍灣生態旅遊區位於廣東羅定市龍灣鎮的南充村,是集雄、奇、秀、雅、險、幽於一體的自然山水迷宮。據傳這里是遠古時期神龍生息的地方,因而得名龍灣。

2、羅定市新升起的璀璨明珠—聚龍洞風景區, 位於羅定市東面20公里蘋塘鎮,距雲浮市60公里,玉林至廣州國道324線旁蘋塘馬山下,景區群山環抱,林木蔥蔥,奇山秀水,綠草平鋪,仰視群峰峻,游觀萬景雄,山河面貌改,聚龍更崢嶸

3、位於廣東羅定市羅鏡鎮龍岩村。蔡廷鍇將軍是我國著名民主人士,愛國將領,抗日民族英雄,被稱為一代名將。曾於1932年1月28日在上海率領十九路軍抗擊侵華日軍,以少勝多,戰敗日軍三易其帥,一戰而名震中外。

4、連州仙境茶園位於廣東羅定市連州鎮內,佔地1500公頃,四面群山起伏、碧湖相映、山清水秀、空氣清新。仙境茶園是國家農業部南亞熱帶作物良種苗木—高香型茶葉繁育基地及省農業廳「三高」農業示範基地之一。

5、龍龕岩位於廣東省羅定市蘋塘鎮談禮村委榃陽村龍龕岩是在一座孤峰下,據傳有老龍蛻骨於岩洞中,故名龍龕。岩洞南北走向,捲曲百米,如巨龍穿山而過,留下龍身的印模,絕無人工斧鑿的痕跡,真是巧奪天工,人們稱謂「龍龕脫骨」。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