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潮州必去

潮州必去

發布時間: 2020-11-26 06:24:29

㈠ 潮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潮州旅遊的地方 :

梅林湖旅遊區 鳳凰山旅遊區 饒平土樓
葫蘆山摩崖石刻 廣濟門城樓 許駙馬府
筆架山潮州窯遺址 開元鎮國禪寺 北閣佛燈
西湖魚筏 鱷渡秋風 龍湫寶塔
鳳凰台 金山古松 韓祠橡木
湘子橋 韓文公祠 \梅林湖風景區 \開元寺泰佛殿 \西湖石坊 \鳳棲樓 \葫蘆山摩崖石刻 \已略黃公祠 \急公好義坊 \筆架山潮州窯遺址 \鳳凰塔 \潮州西湖 \鳳凰台 \韓愈紀念館 \北閣佛燈 \古城石牌坊 \南岩寺 \廣濟門城樓 \日水岩鳳景區 \筆架山古窯遺址 \廣濟橋 \·桑浦山風景區 \別峰古寺 \海陽縣儒學宮 \外江戲梨園公所 \從熙公祠 \涵碧樓 \王大寶墓 \東山公園 \韓江 \鱷渡秋鳳亭和祭鱷台 等等,西湖公園 、潮州八景、粵東顛峰、海山天渠、濟公閣都不錯的哦!

潮州八景
1) 湘橋春漲 湘子橋即廣濟橋,在潮州城東門外,橫卧在滾滾的韓江之上,東臨筆架山,西接東門鬧市,南眺鳳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壯麗迷人。民謠唱曰:「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到潮不到橋,白白走一場」。廣濟橋始建於宋乾道七年(1171),始為浮梁,稱「康濟橋」。此後,歷二百餘年的更迭,到明正德八年(1513),才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獨特風格。潮州民謠:「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樓台廿四樣,二隻釒生牛一隻溜」,唱的就是湘子橋的歷史風貌。「湘橋春漲」是「潮州八景」之一:時當暮春三月,韓江水漲,河面增闊,湘子橋東西段中間十八梭船連成一線,真似長龍卧波。觀上游兩岸的滴翠竹林,下遊仙洲盛開的桃花和沿江的綠柳都象浮在水面,景色宜人,一似三湘,有詩贊道:

湘橋春漲水迢迢,
十八梭船鎖畫橋。
激石雪飛樑上鷺,
驚濤聲徹海門潮。
鴉洲漲起翻桃浪,
鱷渚煙深濯柳條。
一帶長虹三月好,
浮槎幾擬到層霄。

2) 韓祠橡木 跨過廣濟橋,迎面便是蜿蜒起伏的筆架山,山上岩石層疊,蒼松翠柏,濃蔭蔽日,沿中峰石階直上山腰,庄嚴靜肅的韓文公祠便聳立在眼前,這里便是「韓祠橡木」的勝地。

筆架山原名雙旌山,因形似筆架遂稱筆架山。韓文公祠位於筆架山中峰的雙旌石下。相傳韓愈貶任潮州刺史時,常登此山,築亭游覽,並親手植下橡樹。後人敬仰韓公,將筆架山稱為「韓山」,將亭稱為「侍郎亭」。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知軍州事丁允元認為韓公嘗游於此並手植橡木,韓公之祠應遷建於此,所以將城南七里的韓文公祠遷至今址。

韓文公祠的建築簡朴雅緻,牆壁全是水磨磚砌成,祠內分前後二進,並帶兩廊,後進升高七尺,有石階可登,正中供韓愈塑像。祠內石柱多刻對聯,四壁環立歷代碑刻四十面,詳載韓愈貶潮史跡和該祠興廢情況。

相傳當年韓愈所植的橡木,就在祠前,據宋禮部尚書王大寶《韓木贊》的描寫,橡樹形如華蓋,遮蔽屋檐,其外皮作魚鱗狀,葉細而長,葉脈凸起,作稜角狀,春夏之交開花,紅白相間,甚是美麗。但花不常開,潮州人崇尚韓愈,以至效祥於他手植的這棵橡木。「以花之繁稀卜科名盛衰」,甚至《潮州府志》有「乾隆九年祠堂橡木花,科名大盛」的記載。於是,祠吊先哲,木卜科名,「韓祠橡木」便成了潮州八景之一。邑人鄭蘭枝有詩雲:

高植一株聳翠巒,侍郎手澤倚欄干。
根深八月蟠祠古,葉毓雙旌度歲寒。
棱影參差侵曲水,奇花多少映祠壇。
遊人若問科名事,為指芳林舊姓韓。

3) 金山古松 金山屹立於城北韓江之濱,高約金黃四十餘米,狀如覆釜,為潮州古城後枕,與西面的葫蘆山,東面的筆架山形成潮城的三面屏障。

金山古松,原名馬丘松翠。因宋末摧鋒寨正將馬發,率領潮州人民奮起抗擊元兵侵潮,後元將收買南門巡檢黃虎子為內應,攻陷潮州城,馬發「收殘率百餘人入保子城(即金山)。度不可為,令妻子自縊死,發自鴆」,滿門殉節,全城人民在元兵屠城過程中幾遭殺盡。後人為紀念馬發和潮州人民抗元,在金山上修築馬發墓,並植蒼松翠柏,以喻高風亮節。鄭蘭枝有詩贊道:

金山北枕起高峰,
萬古凝蔭一棵松。
矗矗凌雲懸百尺,
青青耐雪度三冬。
風亭積翠飛層堞,
虎石吹濤逐晚鍾。
長峙海邦標勁節,
滿林秋色入望濃。

唐代的刺史公堂和宋代的州衙均設於金山麓。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潮州知軍州事王漢見其「山之形勝萬態」。於是斬荊棘,興土木,開路徑,建荔枝亭、鳳凰亭、初陽亭、西暉亭,辟獨秀峰、初陽頂、望賢石,顯石崗諸景。歷代又不斷修葺並於岩石之上摩刻詩詞記事,使金山成為游覽勝地。

4) 鳳凰台 鳳凰台位於潮州城南郊的老鴉洲(後稱沙洲島或鳳凰洲)北端,明隆慶二年(1568)潮州知府候必登倡建。鳳凰台是鳳凰洲公園的主體建築,該台因立於洲頭,歷史上屢遭洪水猛浪之厄,這次重建前所存殘跡為民國初年所修,台上是一座四柱、單檐歇山頂水泥結構的亭台,與原貌相差甚遠。

現重建的鳳凰台由台體和閣亭兩部分組成,坐南朝北,高達四丈多。台體中首層石座為高台,高達丈八。二層為明台,高約丈八,亭閣高達丈七,由8根檐柱及12支門柱支撐,屋面是一個三開間,中間高,兩側低,成三山式的造型。由屋面高低不同的兩個層次,產生出前後六面檐口,兩側二面檐口,勾勒出八面檐花。高低錯落,檐牙高築,峻凌飄逸,堂皇壯觀,再現了鳳凰台的本來面目和迷人的風采。亭閣上的「鳳台時雨」、「中流砥柱」等牌匾與木質結構、明式拱斗和屋面的傳統青瓦相映襯,統一和諧,文氣斐然。若從遠處欣賞,則有如古人所說的「煙雲開罨畫,燈火見樓台」,美不勝收。

鳳凰台以借景著稱,潮州八景之一的「鳳凰時雨」,指的就是這里夏季乍雨乍晴、神幻莫測的時雨美景。在那乍雨乍晴的時節,江上奇景,千變萬化,有時薄雨疏疏,江面輕煙淡淡,帆影穿梭;遠望湘子橋,煙雨蒙蒙,車水馬龍,宛如海市蜃樓;仰視筆架山,輕雲渺渺,山上樓閣籠罩在薄紗之中。晴天烈日,時雨驟降,好似萬斛銀珠從天拋灑,陽光輝映雨點,又如千幅珠簾憑空搖盪,令人留連忘返,心曠神怡,疑入仙境。清乾隆進士鄭蘭枝的詩,把這個景點描述得淋漓盡致:

鳳城郊外聳層台,時雨霏霏渡水來。
雲鎖湘橋疑海市,煙迷筆嶺憶蓬萊。
一天銀竹侵朱檻,八面檐花點碧苔。
雯後山川多景色,老鴉洲上好徘徊。

5) 龍湫寶塔 原指潮州城北面韓江河面的小沙洲上,建於宋代的石塔。塔下有蔥郁繁茂的樹林,有雅緻幽靜的寺院,與車周的景物相輝映,構成一幅美妙綺麗的風景。初時名為「塔院維舟」,以遊艇常喜系纜於此命名。又因塔邊有「龍湫泉」,因之又名「龍湫寶塔」。從前觀賞此景,可見古塔屹立江中,與意溪遙遙相對,江水環繞小洲。若登塔眺望前方,可見湘橋如長虹橫貫江上,後面是高接雲空的鳳凰山,右邊是炊煙裊裊的鬧市,左邊是一片廣闊的綠野鄉村。走進寺院,則見寺僧焚香禮佛,敲鍾弄鼓,別有一番風味。夜間則遊艇如梭,通宵不息。每當月夜,遊人或系艇塔邊,飲茶抒懷;或仰卧舟中,默數那滿天星斗,聆聽潺潺流水或掀簾觀賞江上悠悠飄去的浪花,實在悠閑自得,其樂無窮。正如鄭蘭枝所描寫的:

古塔崢嶸鱷水頭,
瀠洄院落好維舟。
帆藏燈影三更月,
纜系鍾聲五夜遊。
停棹不妨風瑟瑟,
開窗正愛浪悠悠。
幾層磴道遙望處,
一幅江城入畫秋。

可惜寶塔於清代已經倒塌,寺院也荒蕪,殘存的塔基後來也被洪水沖去,小洲則因整治韓灑而被炸掉,僅存水下殘基。現在,替代此景有「鳳凰塔」的風光。「鳳凰塔」是萬曆年間(1581-1585)知府郭子章所建,塔遙對鳳凰山,又與隔江的鳳凰台相對而得名。塔右有北溪,旱時溪水常涸,叫「涸溪」,鳳凰塔因之也名「涸溪塔」。塔高十三丈七尺,基圍十四丈四尺,七層八面,磚石結構。塔建於潮州韓江東南側,正當兩股江水要沖,有如一道堤防,護住塔後一帶村落。夕陽殘照或旭日東升,水流影動,金光閃灼,甚是奇妙;每當秋高氣爽,江面平靜,碧波如鏡,水影倒映,古塔似巨柱擎天,蔚為壯觀。沿塔內扶梯登上塔頂,眺望四方美景,三山一水護古城的天然風貌,一覽無遺。

6) 鱷渡秋風 在潮州城外韓江北堤中段,有個古渡口,叫鱷渡。古時候潮州鱷魚為患,故韓江原稱之為鱷溪(惡溪)。相傳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刑部侍郎韓愈刺潮,因聞鱷魚為患,危害人民的性命財產,遂於是年四月二十四日在上述渡口設置祭壇,「以豬一羊一投惡溪之潭水而祝之」,潮人因此稱該渡口為鱷渡。這里是韓江上游最寬闊的江面。每年秋天,這里的景色最為迷人:藍色的晴空映襯著片片白雲,秋風吹皺了平靜的江水,堤上魁梧筆直的木棉樹沙沙作響,斷斷續續落下的幾片黃葉,緩緩飄在遼闊的江面上。鼓滿白帆的船兒徐徐飄盪,任意東西,顯得格外舒暢,自由自在。有詩贊道:

輕舟渺渺逐清風,載向西來復向東。
人立晴波秋水綠,葉飛遠浦晚霞紅。
一溪爽籟韓潮闊,兩岸涼飈鱷渡空。
自是祭文神妙處,於今歌詠在江中。

7) 西湖魚筏 西湖魚筏是秀麗壯觀的西湖景色中最富有詩意和惹人慾醉的絕妙景緻,因魚筏出沒於瀲灧空氵蒙,變幻無窮的湖光水色之中而得名。

每當夏初,湖水浸溢湖邊石堆,青蔥的樹木,別致的亭閣,倒映在波平如鏡的湖水中,岸畔柳條隨風搖曳,遠處蓮池散發著陣陣清香。十幾只漁筏,浮泛湖中,拋網捕魚,過後則泊聚湖邊,漁人在筏上曝網曬衣,飲灑談笑,充滿一片平靜歡樂的景象。

秋日裡的西湖景色更迷人,水清可鑒,游魚如梭,漁筏飄盪湖心,忽聚忽散,山樹橫映水底,影動波搖,若遇小雨疏煙,湖面一片空氵蒙。幾對漁筏若隱若現,拋網收網,儼似一幅天然彩畫。當這秋色方濃的時刻,藏身於湖邊柳蔭或釣台之上,觀魚垂釣,更是饒有風趣,邑人鄭蘭枝觸景生情賦詩雲:

芳塘如鑒正清兮,漁筏隨風看不迷。
幾朵蘆花浮水凈,半竿山日落湖低。
鷺飛磯上霜千點,魚織波心絹一溪。
自有釣台堪寄興,載將秋色過城西。

西湖浚於唐代,原為放生池,宋代重浚,辟為游湖。湖上有橫貫東西的虹橋,有別具一格的湖心亭、湖清亭、漁庄,充分體現了南方園林建築那小巧玲瓏、典雅古樸的特點。

8) 北閣佛燈 北閣原是金山東面山下的一組樓閣的總稱。這里東臨急水直下的韓江流水,登臨北閣,北堤上的「鱷渡秋風」,隔江相望的「韓祠橡木」,韓江下游的「湘橋春漲」,「鳳凰時雨」諸多勝景歷歷在目;俯覽韓江,江流滔滔,白帆點點。相傳閣前佛燈,夜間金光四射,江面上從韓江上游十五里的鹿湖,下游至急水塔,陸路東從饒平的南武棟,南至潮州市浮洋,均可望見燈光,為韓江夜航的標志。

北閣景區,闢建於宋,形成於明,歷代均有興廢,解放前夕已盡遭毀塌。新的建設時期,通政人和,百廢俱興,這一湮沒已久的勝景又得到重建。整個景區依山傍水,自下而起,高低錯落,雄偉壯觀。新建的玄天閣,黃瓦紅牆,重檐翹角。九十八高齡的著名書法家秦鄂生為玄天閣題匾並重書對聯:「一江壁立擎天柱,百道泉飛絡地維」。閣內重塑真武帝的藝術造像。閣旁聳立石佛燈一座。閣下山坡是韓江樓,為雙層建築,上作觀賞之用,下供關羽、關平、周倉塑像。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饒宗熙先生為樓題匾,重書對聯:「忠貞亘萬古而有光,何用別求白日;義勇垂兩間於不泯,即此便是青天」。韓江樓的南面闢建迥瀾亭,亭刻對聯為:「折地河聲奔足低,脫天峰影落城頭。」再現了鄭蘭枝當年詠嘆的景象:

潮州特別提醒:
潮州工夫茶 可以說它是「潮人習尚風雅,舉措高超」的象徵。在潮州,不論嘉會盛宴,或是閑處逸居,乃到豆棚瓜下,擔側攤前,人們隨處都可以看到一幅幅提壺擎杯長斟短酌,充滿安逸情趣的風俗圖畫。
潮州美食:
潮州菜(又名潮汕菜)發祥地潮州地區,古屬閩地,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劃入南海郡,而當地人卻保留閩風俗,操閩語.故粵屬的閩南方言區皆為潮州菜餚文化區。嶺南地區的移民有閩人,也有中原人進入閩後大批轉入潮州地區定居,自明代以後,當地的土著與外來的福佬人、中原人共同建設潮州文化。潮州菜源於閩某,又兼有廣州菜的特點,融會二者之所長。清代,有新興城巾汕頭出現,原潮州地區又稱潮汕地區,相應的潮州菜也稱潮汕菜。
潮州菜在唐代就已展示其烹調特點。曾貶官潮州的詩人韓愈有《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記述,當時的潮州人異食,懂得運用凋料作海鮮,注重調味,懂得「調以咸與酸,芼以椒與橙」。隨著潮州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潮州菜餚在不斷地吸取其他地區的烹調技藝而形成自身特點與優長。清末民初,商品經濟發展,市場繁榮,潮州菜也進入鼎盛時期。在近代,潮州移民海外,特別是東南亞,潮州菜也隨之風靡東南亞。
潮州市「名菜、名廚師、名酒家」評比活動,共評選出20道名小食(小菜),分別是鴨母、潮州墨斗丸、潮州手捶牛肉丸、糍殼、潮州春餅、蚝烙(酥)、高堂菜脯、姑蘇香腐、五香油橄欖、梅花餃、上湯牛肉、金都牌鹹菜皇、蓮香豬仔巢、糯米飯桃、鹹水、錦綉雀巢、蘿卜酥、開元善素、香酥沙律卷、香酥雞翅。

潮州交通:
潮州交通方便,陸海空立體交通網路已形成。轄區內國道、省道和地方公路總長共760公里,新建廣梅汕鐵路已通車,潮州至福建漳州的鐵路也已列入省計劃;潮州港經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一類口岸,潮州市區距離汕頭機場僅有30多公里,距潮州市區僅17公里的潮汕天鵝機場正在規劃建設中。

潮州住宿:
星級酒店有:潮州迎賓館、金佳誠酒店、潮州金龍大酒店、白玉蘭大酒店、潮州賓館、春光大酒店、金曼大酒店。
普通酒店有:華僑大廈 、潮安賓館、饒平賓館、金葉大酒店。

㈡ 潮州有什麼旅遊景點

我在潮州生活了來十多年,推薦你源幾個景點:
濱江長廊,傍晚的時候去那裡,風景很美,是消夏的好去處,也可以坐船夜遊韓江;
湘子橋(廣濟橋),如果想節約開支,建議不用上橋,其實在江岸看橋的全貌更漂亮,也適合拍照;
開元寺,香火很盛,據說是中國佛家有名的寺廟,旁邊還有個佛學院,在那裡,即使只是坐坐,對心靈也是一種凈化。對面有個蓮華素食館,價格不高,全部用素食做成各色葷菜,很有特色,建議根據你同行的人數點套餐,經濟實惠而且都是特色菜,吃完飯以後可以要個功夫茶品一品;
西湖,潮州八景的重要景點,涵碧樓是辛亥革命的發起地,旁邊的山上是個天然氧吧。
祭鱷台、北閣佛燈、古城牆遺址……這些都在濱江長廊一線,可以一邊走一邊游覽,個別收門票的票也不貴,算是小景點,但追溯淵源也很有些意思。
韓文公祠,韓愈可說是潮州的人文始祖,潮州的很多景點、典故都跟他有關,就在江對岸。
牌坊街,依古牌坊街復原的步行街,街邊各色潮州特產,可以多問問再砍價。
也可以搜一下」潮州八景「,參考出遊。
周邊也有一些景點很不錯,綠島山莊、鳳凰山、鳳翔峽等等,都很不錯!

㈢ 潮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 中文名稱

  • 潮州

  • 外文名稱

  • Chaozhou、Teochew

  • 別名

  • 鳳城

  • 行政區類別

  • 地級市

  • 所屬地區

  • 廣東省

  • 下轄地區

  • 湘橋區回、答潮安區、楓溪區、饒平縣

  • 政府駐地

  • 湘橋區鳳新街道楓春路1號

  • 電話區號

  • 0768

  • 郵政區碼

  • 521000

  • 地理位置

  • 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東部

  • 面積

  • 3679平方公里[1]

  • 人口

  • 272.04萬人(2014年常住)[2]

  • 方言

  • 潮州話-韓江小片,客家話-潮漳片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

  • 牌坊街、廣濟橋、開元寺、淡浮院、韓文公祠等

㈣ 潮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現在有鳳凰天池(鳳凰山)、韓文公祠、湘子橋、饒平綠島山莊、濱江長廊、西湖、白鷺天堂、紅山森林公園 開元寺.等很多,玩過後可以去美食街走走~很好的哦~ 我做為潮州~為家鄉驕傲 很歡迎你來玩~

㈤ 潮州有哪些地方可以玩的啊

開元寺、濱江長廊、韓文公祠、淡浮院、泰佛殿、西湖……這些都是外地人來潮州必去的地方,我們潮州人反而覺得沒地方去了,這些地方都是反映潮州特色的哦![em21]

㈥ 去潮州可以去哪些地方

龍湖古寨在古代是韓江的出海口,也是潮州府城的通衢,早在宋代時期就已經發展成潮汕平原上重要的商埠。古寨商賈雲集,物產豐饒,各家生活都頗為殷實,是著名的「潮州小城」。較為富庶的生活讓本地有能力供養子弟成才,本地歷來也有尊師重教的傳統,自此創造了書香萬代的盛況。南宋時期,本地修建了龍湖書院,一時文風鼎盛,才子迭出。嘉定七年,姚宏中在京師會試一舉成名,高中殿試頭榜第三名,即探花。這個潮州歷史上唯一的探花就出自龍湖。

㈦ 潮汕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有南澳島、廣濟橋、潮州古城、崎碌炮台、紅海灣等,這些景點都值得一去。

1、南澳島

南澳島是南海當中的一個綠洲,生長著茂密的熱帶植物,還有優質的港灣,是一個美麗的旅遊島,古往今來,南澳島是東南沿海通商的中轉站,附近可開發漁場達5萬平方公里。

南澳島上生長著1400種熱帶和亞熱帶植物,並且很多野生動物棲息在此。主島附近有一個鳥島,是候鳥自然保護區。

南澳島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港口資源和水產資源,文物古跡50多處,寺廟30多處,大小港灣66處。

南澳島出土的距今約8000年前「象山文化」是目前粵東考古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南宋皇帝、南明監國魯王、航海家鄭和、民族英雄戚繼光、鄭成功、劉永福都來過南澳,留下了古宋井、招兵樹、雄鎮關等許多歷史遺跡。

5、紅海灣

紅海灣(Red Bay,舊稱汕尾灣)是位於我國南海的北部的一個半封閉的海灣。位於廣東省東部大亞灣與碣石灣之間、汕尾市東南面,有中國最美海灣的美譽。

紅海灣是第16屆亞洲運動會-廣州亞運會的帆船帆板項目比賽場地,產生了14塊金牌。

湖泊、島嶼、港灣交錯,沙灘蜿蜒連綿,沿岸礁岩多姿,有57公里的漫長海岸線,濱海風光秀麗,人文古跡眾多,具有獨特的亞熱帶海濱風光,成為每年海邊休閑游的大熱之地。

㈧ 潮州八景是哪些呢

潮州八景舊時有內外之分,內八景是指於古城街巷之間,而外八景則指城外韓江兩岸。由於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內八景已逐漸湮沒,現在人們所說的潮州八景是指外八景,即「鱷渡秋風」、「西湖漁筏」(原西湖與韓江相通)、「金山古松」(曾名「馬丘松翠」)、「北閣佛燈」、「韓祠橡木」、「湘橋春漲」、「鳳台時雨」、「龍湫寶塔」(原位於北閣對面江心,現仍存遺址)。

1 外八景
▪ 湘橋春漲
▪ 韓祠橡木
▪ 金山古松
▪ 鳳凰時雨
▪ 龍湫寶塔
▪ 鱷渡秋風
▪ 西湖魚筏
▪ 北閣佛燈

2 內八景
▪ 東樓觀潮
▪ 西園賞菊
▪ 古剎梵唱
▪ 府衙鍾聲
▪ 蓮花午照
▪ 七星步月
▪ 奎閣晨暉
▪ 蘆荻晚眺

3 潮州新八景
▪ 濱江紅棉
▪ 廣場燈影
▪ 坊街亭韻
▪ 淡浮水墨
▪ 綠島晴嵐
▪ 桑浦禪泉
▪ 鳳凰天池
▪ 柘林漁火

㈨ 潮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潮州最好就是去「掃」街啦,食野吃啦

㈩ 潮州旅遊必去的4個景點

必去景點有:廣濟橋、淡浮院、龍湖古寨、牌坊街。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