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者黑景點介紹
❶ 普者黑有什麼好玩的
普者黑整個旅遊大景區由普者黑核心景區六郎洞景區、猴爬岩景區3個旅遊片區及周邊沖頭、溫瀏2個片區及革雷、歹馬兩條瀑布組成組成。其中,普者黑核心景區又由「仙人洞湖——普者黑湖——荷葉湖核心片區」、擺龍湖片區、落水洞湖片區(新溝農場)、大尖山片區、布宜松林湖片區5個景區構成。
【捨得草場】
天山相連的捨得高原草場!捨得景區被譽為「小香格里拉」,是彝語,舍:箐;得:窪,含義是窪塘箐。捨得景區主要以草場、高原風光、名優特產、濃郁的民族風情及革命根據地五絕而著稱。
【擺龍湖】
位於曰者鎮擺落村擺落大山,距普者黑景區15公里,島上植被繁茂,花草幽香,全部為雲南松和杜鵑。水質清澈明潔。湖岸線蜿蜒曲折,群山環抱,環境優美,被遊客稱為「雲南的千島湖」,水中兩座大島形似雙龍擺尾,故稱「擺龍湖」。秋冬季成千上萬支野鴨、白鷺絲成雙成對,湖中魚群時隱時現,為水上娛樂、休閑度假勝地。
【猴爬岩】
位於縣城東北56公里的猴爬岩一革奪一帶。景區面積4.39平方公里,由峽谷、動植物、瀑布、暗河、溶洞構成。猴爬岩峽谷,十分險峻,谷底有多級瀑布和險灘,岸邊原始森林掩映,暗河、大泉、溶洞常現。在猴爬岩峽谷底部,有一植被群落,主要樹種有榕樹、毛麻楝、麻芋葉(俗名)等。區內,古木參天、蒼藤掩蔽、枯樹倒掛、苔蘚遍地,保持著原始群落狀。林中有猴、蛇、蟒、岩羊、野豬、狐狸等珍奇動物。猴子常絕壁嬉戲,少者數十隻,多數白余只,故名猴爬岩。因原始森林沿峽谷展布,似廊遣,故取名「十八里綠色長廊」。景區具有險於峽、趣於猴、魂於綠、游於幽的特點,是景區觀光、探險之佳地。
【革雷瀑布】
革雷瀑布和歹馬瀑布,位於縣城東53公里的革雷河和禹王河,主要由瀑布、古榕樹、鐵索橋、壯族風雨橋及壯家風情構成。同時,還有捨得6萬畝雲南省最大的人工草場和高原風光等。
❷ 普者黑有哪些旅遊景點
普者黑景區旅遊攻略
普者黑旅遊提示
1、交通:從昆明前往普者黑旅遊,可乘坐昆明開往丘北的班車,白天為45元,晚上為65元,行使約275公里後,可在普者黑風景區叉路口下車,再轉乘進景區的計程車,約3公里便到仙人洞村。從縣城到仙人洞村有12公里,坐微型計程車只需3元便可到達。
游覽普者黑景區可走水路,整個景區旅遊航道總長20公里,可以乘當地彝家人世代相傳的獨木小舟,很有特色,每艘船可乘3-5人。
2、門票:普者黑門票80元,其中包括遊船費。
3、食宿:在仙人洞旅遊,可住在丘北縣城,也在普者黑度假村借宿,度假村的房費比縣城略高,但房費有周期性,周一至周四,標准間為80元/間,縣城為50元/間,節假日略有上浮。
4、小貼士:如果不繞過那條彎彎的山路,許多到過普者黑的遊客都不知道仙人洞這個彝族、撒尼族居住的神秘小村。在仙人洞村旅遊,最有趣的是打水仗和游泳,所以到時別忘了帶上泳衣。游覽普者黑最好是在5-9月,尤其以7-8月荷花盛開時為佳。
一、上午游雲南民族文化第一村,歷時三小時;
向北步行200米進行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態村→彝族歌舞體育表演→多神崇拜祭祀場→密枝林瀏覽→滇東南岩壁→登山鎖峰觀景(性崇拜圖騰)→銀鎖峰(木雕圖騰)→進村看花房、情人房→寨心標志廣場→吃彝家飯→參加工藝品作坊。
二、中午乘船游湖,歷時四小時;
乘旅遊木船→仙人湖盪舟→仙人洞觀光、探險→阿細湖賞荷→燈籠湖游泳(休息)→火把洞觀光,游地下湖→觀音洞游覽拜佛→登青龍山觀景→荷葉湖、情人湖觀景賞荷→菜花箐苗族自然生態村觀光→乘車或木船返回住地。 三、夜晚8:30-10:30到仙人洞村歌舞坪參加篝火晚會,也可到彝家同吃、同住、同樂。
民族風情游線路介紹
一、上午乘車到大矣堵壯族村,歷時二個小時;
壯族古老婚禮服飾展演→壯族對歌表演→品壯鄉茶→食壯鄉小食品。
二、中午乘車到龍灘寨苗族村,歷時二小時;
苗族服飾展演→苗族葫蘆笙表演→苗族紡織、刺綉作坊表演→看原始民宅。
三、下午乘車到馬者龍白族村,歷時三小時;
龍灘寨苗族村→水圍村(看孤峰群)→神秘的天然大佛→馬者龍白族歌舞表演、作坊、竹編、民俗觀光。
四、擺龍湖(千島湖)觀光,歷時四小時;
乘遊艇、快艇游擺龍湖→湖心島休息或游泳→原始森林游覽→觀看水鳥
補充及修改幾點:
一、位於丘北縣城西北,曰者、八道哨、新溝、普者黑四個壩子的交接處,紅旗水庫左、右高乾渠,低乾渠流水直瀉普者黑湖,距縣城13公里。中心景區有普者黑湖、荷花湖、燈籠湖、仙人洞湖、落水洞湖、擺龍湖等大小湖泊16個,總面積近2萬畝,平均水深4米,最深處達30米。湖水清澈,游魚可數。登高眺望,似21公里長的一串珍珠,熠熠閃光。夏秋季節,千畝荷花灑在水面,荷葉翠綠,花色多樣,亭亭玉立,盪舟穿行其間,清香撲鼻,令人陶醉,如置身於詩畫之中。
泛舟遠眺,高達150-210米的二百餘座石峰平地崛起,峰峰相對,全身披綠,百態千姿,或如蛤蟆、青獅,或似情人相對傾心。近山,又見絕壁懸岩,晃動於水影之中,猶如龍飛鳳舞。
這里,山連水、水繞山、有山必有洞、有洞必有水,「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
溶洞群中,月亮洞、火把洞、仙人洞、神怡洞等格外多嬌,洞室寬闊,易入易出,洞內石筍叢集,怪石挺立,晶瑩透亮,色彩斑斕,瑰麗多姿,形成了「怪石、異水、奇穴」的地下天然景觀。21公里長的一串珍珠,熠熠閃光。夏秋季節,千畝荷花灑在水面,荷葉翠綠,花色多樣,亭亭玉立,盪舟穿行其間,清香撲鼻,令人陶醉,如置身於詩畫之中。
二、目前,為保護景區水質,按文件規定,景區水上燒烤項目已經取消。
三、景區門票自2006年底,上漲為100元。
四、2007年開發了新景點:天坑。
❸ 雲南普者黑有什麼好玩的景點和景點門票各是多少
文山普者黑景區門票價格:
雲南普者黑景區成人票(含遊船、觀音洞、火把洞) 門市價200元 預定價185元
1、取票方式:景區售票處
2、取票憑證:訂單提交成功後,會免費獲取訂單簡訊,作為取票憑證
3、門票說明:
①包含項目:包含景區大門票+遊船,不含其它自費項目
②雲南普者黑景區A線路:A線路包含4.5公里水路(乘船時間以景區當天實際安排為准)、觀音洞、火把洞、3.5公里陸路電動觀光車,電動觀光車費用為有償服務(具體的參觀項目由景區當天公布為准)。
具體游覽線路為:蒲草塘碼頭(乘船)→仙人洞湖→仙人洞景點→青龍山碼頭(火把洞、觀音洞)→觀音洞停車場(乘觀光車)→大灣子停車場返回景區大門或者全程相反路線。
退改規則:
(1)最晚於遊玩日期當天23:00前可申請退款,逾期無法退款,不支持部分退款。
(2)本產品一經預訂,不支持改期。
文山普者黑景區開放時間:七、八月份開放時間:7:30-17:30;非七、八月份:08:30-17:00
❹ 昆明普者黑有什麼景點
【仙人洞湖-普者黑湖-荷葉湖核心片區】
包括雄獅伏波、峰叢水路等景點,是整個旅遊區的主旅遊區,具有喀斯特湖泊群、孤峰群、溶洞群「三群景觀」,以相連的喀斯特動態湖為其主要特徵。以湖群、峰叢群、溶洞群、民族風情、荷花、田園風光、水上娛樂為其主要特色。
【水上泛舟】
【仙人洞湖】位於仙人洞村西北,湖面呈北西南東向不規則展布,北端與普者黑湖相接,南端湖水流出匯入清水江。南北長約2KM,面積0.7KM。湖岸線曲折迂迴,湖岸孤峰林立,盪舟湖面,視域內高於10米的峰達54座,著名景點有「雄獅伏波」、「仙女卧波」、「獅子山」等。湖水明浩如玉,平均水深約3米,能見度達3-5米。波光之下,串串水草隨波盪漾,群群魚蝦若隱若現,水面荷花繁茂(約佔0.1KM),遊人至此,抬眼一覽湖面綠,低眉細看水中天,如在畫廊之中。
【普者黑湖】位於雙龍營鄉普者黑村西,南接仙人洞湖,北連落水洞湖,長約2.5Km,平均寬300m左右,面積近1.28Km2,平均水深約3m,兩岸視線范圍內孤峰達51座,大龍山座落在湖的中部,其上有8個洞口,有的洞口與湖面相連,構成景區的明暗水路的黃金游線。北部湖面見三座俊秀的島狀孤峰,其中的火神山(珍珠島)上綠樹青枝,落影水下,為峰之轎子。整個湖面及四周視線開闊,孤峰錯落分布,山光水色,美不勝收,湖內盛產鯉魚、草魚和鯽魚,故得名「普者黑」(彝語:即魚蝦塘的意思)。
【蒲塘秀色】位於仙人洞村西南蒲草塘,湖體為北東走向,北端有河流與仙人洞湖相連,四周峰林、孤峰倒影如畫,夏季,荷花滿塘,景色十分秀麗。四周地勢平坦,現為普者黑景區入口處,湖南建有景區大門,湖北建有度假村、停車場。
【溶洞探險】
【仙人洞】位於仙人洞村,洞長918米,其中洞長244米,一般高3-5米,洞內景觀密集,石鍾乳、石柱、鵝管、石幔、邊石盆等琳琅滿目,千恣百態,洞頂鵝管最長可達30餘厘米,晶瑩潔白,洞尾部為水洞,長150米,水深0.5-2米,可乘船行進,出洞後與仙人洞湖相連。仙人洞是普者黑景區開發接待遊客的三個洞之一。
【月亮洞】位於普者黑大龍山北東麓,洞體呈北西東向展布,主洞長483米,其中水路(可行小船)長184米,洞體高一般為2.5——3米,寬8——10米,最寬處16米。洞底平坦,次生碳酸鈣沉積以鍾乳石、石幔石柱類為主。0——219米段景觀分布密度大,以30米、120米、200米處景點為最佳。200米處形成了一直徑約10米的近圓形大廳,沿構成洞頂的一組岩層面沉澱形成了一圓形蓋板,似十五的月亮掛在上方,「月亮洞」就此得名;219——483米段洞底長年積水,水深3——5米,水面與普者黑湖面一樣高,水力聯系好,洞體寬度比較大,可隨處匯船。該洞已開發,洞內沒有遊船,尚有兩個積水洞和一個旱洞未探通。
【觀音洞】觀音洞原名白牛角石洞,位於普者黑青龍山南部山腳洞口。觀音洞內洞中有廳,洞中有洞,洞洞相連,洞中大廳面積為600平方米,大廳四周分別為九個不同長度的溶洞,總長約500餘米,寬3-5米,高4-7米,與月亮洞、火把洞相連。洞內外現雕有2000餘件形態各異的觀音雕像,被稱為「東南亞最大的觀音洞」,是展示觀音文化的最佳場所。
【火把石洞】位於普者黑大龍山北東麓,全長992.2米,寬4——12米,高2——10米。洞中有岔洞與月亮洞相通。洞中有大大小小的廳堂,最大者面積約600m2;洞中有斷斷續續的數個清潭,最大者面積70m2,水深在0.5m——10m左右。水面與普者黑湖面一致,洞內石筍如林,鍾乳石琳琅滿目,顏色有白、黃等。洞內已作部分開發,命名有「人間天堂」、「天池」、「八百羅漢拜觀音」等30餘個景點。
【愜意賞荷】
在普者黑21公里的水面上,生長著萬畝野生荷花,花色潔白如玉、藕澱粉含量高,維生素含量多,蓮子養生補體,屬國內外的珍稀品種。每年七、八、九月份正是荷葉繁茂蓮花盛開的季節,滿湖粉紅色、潔白色的蓮花把整個湖區裝點得格外美麗,清純又多情。豐富大自然的風景,點綴大自然的和諧。據中國荷花協會專家實地考察後稱:普者黑荷花為荷中珍品,世間罕見。再者,荷花是「活化石」,已有一億零四千五百年的歷史,難怪一位美國人暢游普者黑後,稱其是「活的流動的博物館」。
潔白如玉、粉紅宜人的普者黑荷花搖曳於清波之上,似姍姍而來的愛神,恍若別有使命的荷花仙子降臨人間。
她不受高低溫氣候影響,耐水深,6米之水也能生長。花朵不會全朵凋謝,而是單瓣脫落,即使掉到最後一瓣,顏色均鮮艷奪目。普者黑的荷花共有普者黑紅蓮、普者黑白蓮、普者黑小酒錦、普者黑大灑錦四種,其中以小灑錦最為珍貴。
【登島攀峰】
【珍珠島】普者黑湖中。又名火沖山,為普者黑湖中一島狀孤峰。海拔1478.8米,峰頂高出水面約30米。濃密的雜木、灌木覆蓋,四季長清,其東側及東南側不到200米的水面上,還各有一座類似的「孤島」,高度略低,好似火神山的左右衛士。放眼平視,幽幽碧水之中,峰影回光。登高俯視,宛如粒粒綠色的珍珠鑲嵌在明鏡般的湖面上。故又將其稱為「珍珠島」。
【月亮島】位於普者黑村大龍山北側普者黑湖中,與大龍山隔水相望,為一四面環水的島,有壩埂、小路與牛眼睛山相連。高出湖面僅50km——1m ,地勢平坦,其上松枝密布,是理想的野營宿營地。
【青龍山】位於普者黑村西約600米,主峰海拔1555.8米,高出湖面108.8米,其上雜木、灌木鬱郁蔥蔥,四季長綠。三面臨水,雄偉秀麗,山體內發育了火把石洞、月亮洞、張咀石洞等8個溶洞。現探明火把石洞與月亮洞相通。張咀石洞橫穿大龍山,湖水貫通,可行小船。
【貼近民俗】
【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態村】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態村是省委宣傳部為建設雲南民族文化大省而建立的示範村,2001年仙人洞村被省委宣傳部命名為「雲南民族文化第一村」。到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態村可領略到彝族支系撒尼人傳統的「花房」、「情人房」等民俗風情,能看到古老的撒尼舞蹈以及漢代石虎、甲馬、木雕、石刻、刺綉等,可聽到古曲古調,觀看畢摩祭祀,還能登山觀峰,選購紀念品和土特產,並能住農家屋享受農家樂,品嘗彝家正宗特色菜。這里已成為雲南對外文化宣傳的窗口和民族文化交流示範基地。
❺ 普者黑風景名勝區的基本信息
普者黑彝語為「魚蝦多的池塘」 湖水清澈,游魚可數。登高眺望,似21公里長的一串珍珠,熠熠閃光。夏秋季節,千畝荷花灑在水面,荷葉翠綠,花色多樣,亭亭玉立,盪舟穿行其間,清香撲鼻,令人陶醉,如置身於詩畫之中。
泛舟遠眺,高達150-210米的二百餘座石峰平地崛起,峰峰相對,全身披綠,百態千姿,或如蛤蟆、青獅,或似情人相對傾心。近山,又見絕壁懸岩,晃動於水影之中,猶如龍飛鳳舞。
這里,山連水、水繞山、有山必有洞、有洞必有水,「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
溶洞群中,月亮洞、火把洞、仙人洞、神怡洞等格外多嬌,洞室寬闊,易入易出,洞內石筍叢集,怪石挺立,晶瑩透亮,色彩斑斕,瑰麗多姿,形成了「怪石、異水、奇穴」的地下天然景觀。
普者黑風景區景觀獨特、類型多樣、內容豐富、具備了秀、奇、古、純、幽的特點。它是幽靜秀麗的高原湖泊群,蒼翠疊嶂的孤峰群,鬼斧神工的溶洞群及險惡的峽谷,壯觀的瀑布,仙境般的雲海,罕見的古代文化遺址、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巧妙融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景點多、范圍廣、容量大、環境質量好,自然景色與人文景觀相映成輝。親臨觀之,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景區於1993年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涉外景區,同年9月被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又於1996年10月被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旅遊度假區,2004年被評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9年1月被評為AAAA級旅遊區(國家旅遊局2009年1號公告)。
普者黑核心景區里,還山山有奇洞,洞洞流清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地質學顧問安得烈·克朗奇先生考察後評價說:普者黑這種亞熱帶岩溶地貌是中國的珍寶,是世界的珍寶,這種特有的地貌奇觀,將成為世界地質工作者的科考基地。
丘北普者黑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9年由國家旅遊局批准成為4A級旅遊景區。風景區內的一座座散落的孤峰間,延綿環繞著40里水路、萬畝野生荷花、一望無際的桃園和世界最大的岩溶濕地,被譽為「世間罕見、中國獨一無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園風光」。區內更可領略到壯、彝、苗、瑤等古樸多姿的少數民族風情。由普者黑(縣城東11公里處)、溫瀏(縣城西56公里處)和沖頭(縣城西80公里處)三個片區及革雷(縣城東53公里處)、歹馬(縣城北70餘公里處)兩條瀑布組成,總面積983.7平方公里。以喀斯特湖群、洞群、峰群以及峽谷景觀為主,古崖畫、革命紀念地、少數民族風情等人文景觀相輔助,可供國內外遊客觀光、遊憩、休養、度假、攀岩、漂流、水上娛樂及科學考察,是多功能、大容量的風景名勝區。
54個湖泊形成21公里的水上旅遊線,沿途可觀賞300餘座孤峰、5000畝荷花湖、83個溶洞。壯族的祭龍節,彝族的抹花臉、火把節、摔跤節,苗族的採花山等民族節慶風情濃郁。
另外變幻無窮的沖頭雲海、垂直落差500米全長9公里的清水江大峽谷、三千年前古代鳥氏民族先民繪制的「鳥圖騰」岩畫、全國僅有的古石油田地質奇觀等,無一不令人心弛神往。 :
到了景區,如不乘船一游,將成終生憾事。船是彝家世代相傳的獨木小舟,寬不過三尺,僅容 3人。駛人湖中,如離弦之箭,輕快如風。若逢盛夏初秋,可停湖上,對棄垂釣。滿目波光雲影,周圍荷蕊飄香,此時不禁令人詩潮如涌。盪人湖中深處,極目四瞻,數千畝湖面,荷葉團團,一如天上的荷花仙子率隊降臨人間,隨著徐徐的馨風在水上翩翩起舞。在景區野炊,也是一大快事。湖水氽湖魚,現抓現氽,就著綠茵茵的草地盤膝而坐,伴隨奇水、奇峰、綠島、山花品酌,真是其樂無窮。步入景區,但見石峰或矗於湖泊之中,或兀立於草坪之上,均高百米左右,錯落有致,形態各異。整個景區山連山,水繞水,湖光山色渾為一體,蔚為奇觀,更有甚者,山山有奇洞,洞洞藏秀水,皆可供遊人留連觀賞。現已開放的有月亮洞、火把洞、仙人洞、彩雲洞、神怡洞、遠望洞等,各洞洞廳寬敞,景物迷奇。鍾乳石千姿百態,各具大自然之造化神衛,人嘆為觀止。月亮洞前有月牙潭,長 30米,寬5米,潭水靜如處子,色如琉璃,實為一大奇觀。湖區周圍,水庫、壩塘環列,猶如眾星拱月,熠熠四射光芒。晚間,湖畔簧火熊熊,彝家兒女在「采歌坪」上載歌載舞,撩人心弦。
❻ 普者黑旅遊景點有哪些
中文名稱
文山州丘北普者黑景區
外文名稱
Puzhehei
地理位置
中國西南部
氣候回類型
亞熱答帶季風氣候
佔地面積
388平方公里
景點級別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著名景點
普者黑村、天鵝湖、擺龍湖、觀音洞、火把洞、仙人洞、捨得草場
❼ 普者黑旅遊攻略
水光重疊山景,湖裡看山山更幽,倒景迷幻青嵐,山裡藏湖沉碧翠。——清·孫鬃翁
普者黑,一個聽起來如此神秘和不可理喻的名字,彷彿巫師低沉的咒語,或是某個傳
奇人物,然而它的真身卻是一片土地,而只有置身此處,放眼望去,才相信原來這剛健硬朗的名字背後,竟然是一派青山秀水、魚嫩蝦肥、荷葉田田的水鄉景象。
普者黑彝語是「魚蝦生長的地方」。鏡子似的湖泊,一個連著一個。夏季湖面鋪滿紅紅白白的荷花,穿紅著綠的撒尼姑娘劃著僅容兩人的窄船采蓮捉魚。偶爾有肥大的魚兒潑啦啦劃開水面的聲響,歌聲也遙遙傳來。
因為河流縱橫,湖泊眾多,岸邊船上常常凝然端坐著戴草帽的漁人,多是慕名而來的釣客,不多時便看見釣竿以令人心儀的弧度彎曲,搖線甩桿,與一條完美曲線同時出現的,通常是條白亮的魚兒,抖著尾巴,濺得人一臉水花。
若趕上雨天,湖光山色,煙雨蒙蒙。坐在傘下,看著漣漪,聽著雨聲,不時有魚兒會躍出水面,這便是你大展身手的時候,只弄得一身雨水,滿臉笑容,就像又回到了童年,等魚簍滿了,人也乏了,靜靜地坐下來,將心思泡在清幽的景色里,又別有一番情趣了。
湖邊是村子,仍然可以拜訪彝族身披寬大黑袍伏地作法的老「畢摩」,只是如今的祭祀與祈禱已經更接近表演。姑娘們喜歡用米酒勸客人喝酒,哄得人心裡癢癢的舒坦。飯是農家飯,大碗的南瓜,煮的嫩苞米,燙的紅豆湯,樣樣香甜。而小河蝦、烤小白條與石巴子(均是河魚)的美味,則足以讓任何一個矜持的客人變成目光灼灼、筷不離手的「無賴」。
最美的是水鄉田園詩一樣的夜晚。盪著小舟在水面上,槳有一下沒一下地打著,月亮很大,摸上去一定有些涼。原先幾條薄舟都還是並著說些話,來回擲著荔枝和花生。小阿黑和小阿乃的對歌,在四周此起彼落。晃著晃著,不知不覺各自散入紅蓮白荷之中。荷葉颯颯翻動,攪起一陣陣霧氣迷朦,軟香浮動。月影兒氤氳,燈籠時隱時現,昏昏地紅著。人的臉也像被翻動著,翻出許多不咸不淡的心事,融化在半明半昧的天光與水色之中。
白天的普者黑是動感的,生猛的,目不暇接猝不及防的,讓心狂跳不已;夜晚的普者黑是古典的,散淡的,畫意詩情消魂蝕骨牽腸掛肚的,讓你揮揮手要走了,還一步三回頭地心醉。
地理概況:邱北普者黑風景名勝區位於滇東邱北縣境內,距昆明360公里。景區由普者黑區、錦屏片區、溫酗片區、沖頭片區、平寨片區五個片區組成,56個景點,總面積165平方公里。在景區范圍內有孤峰312座,大溶洞83個,天然湖泊54個,河流15條,地下暗河總長達120公里,普者黑中心景區內有旅遊水面2萬余畝,達10.8平方公里,是一處理想的喀斯特湖泊群、溶洞群、孤峰群以及民族風情及自然和人文資源健全的風景名勝游覽區。
氣候:年平均氣溫16.2°C,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中亞熱帶氣候。
人口:42萬餘人。
民族:壯、苗、彝、白、瑤、漢七種民族,少數民族占人口總數的64。
交通:邱北縣距昆明(經膩腳)286公里。昆明各汽車站均有班車前往。
普者黑景區旅遊攻略
普者黑旅遊提示
1、交通:從昆明前往普者黑旅遊,可乘坐昆明開往丘北的班車,白天為45元,晚上為65元,行使約275公里後,可在普者黑風景區叉路口下車,再轉乘進景區的計程車,約3公里便到仙人洞村。從縣城到仙人洞村有12公里,坐微型計程車只需3元便可到達。
游覽普者黑景區可走水路,整個景區旅遊航道總長20公里,可以乘當地彝家人世代相傳的獨木小舟,很有特色,每艘船可乘3-5人。
2、門票:普者黑門票80元,其中包括遊船費。
3、食宿:在仙人洞旅遊,可住在丘北縣城,也在普者黑度假村借宿,度假村的房費比縣城略高,但房費有周期性,周一至周四,標准間為80元/間,縣城為50元/間,節假日略有上浮。
4、小貼士:如果不繞過那條彎彎的山路,許多到過普者黑的遊客都不知道仙人洞這個彝族、撒尼族居住的神秘小村。在仙人洞村旅遊,最有趣的是打水仗和游泳,所以到時別忘了帶上泳衣。游覽普者黑最好是在5-9月,尤其以7-8月荷花盛開時為佳。
一、上午游雲南民族文化第一村,歷時三小時;
向北步行200米進行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態村→彝族歌舞體育表演→多神崇拜祭祀場→密枝林瀏覽→滇東南岩壁→登山鎖峰觀景(性崇拜圖騰)→銀鎖峰(木雕圖騰)→進村看花房、情人房→寨心標志廣場→吃彝家飯→參加工藝品作坊。
二、中午乘船游湖,歷時四小時;
乘旅遊木船→仙人湖盪舟→仙人洞觀光、探險→阿細湖賞荷→燈籠湖游泳(休息)→火把洞觀光,游地下湖→觀音洞游覽拜佛→登青龍山觀景→荷葉湖、情人湖觀景賞荷→菜花箐苗族自然生態村觀光→乘車或木船返回住地。 三、夜晚8:30-10:30到仙人洞村歌舞坪參加篝火晚會,也可到彝家同吃、同住、同樂。
民族風情游線路介紹
一、上午乘車到大矣堵壯族村,歷時二個小時;
壯族古老婚禮服飾展演→壯族對歌表演→品壯鄉茶→食壯鄉小食品。
二、中午乘車到龍灘寨苗族村,歷時二小時;
苗族服飾展演→苗族葫蘆笙表演→苗族紡織、刺綉作坊表演→看原始民宅。
三、下午乘車到馬者龍白族村,歷時三小時;
龍灘寨苗族村→水圍村(看孤峰群)→神秘的天然大佛→馬者龍白族歌舞表演、作坊、竹編、民俗觀光。
四、擺龍湖(千島湖)觀光,歷時四小時;
乘遊艇、快艇游擺龍湖→湖心島休息或游泳→原始森林游覽→觀看水鳥
補充及修改幾點:
一、位於丘北縣城西北,曰者、八道哨、新溝、普者黑四個壩子的交接處,紅旗水庫左、右高乾渠,低乾渠流水直瀉普者黑湖,距縣城13公里。中心景區有普者黑湖、荷花湖、燈籠湖、仙人洞湖、落水洞湖、擺龍湖等大小湖泊16個,總面積近2萬畝,平均水深4米,最深處達30米。湖水清澈,游魚可數。登高眺望,似21公里長的一串珍珠,熠熠閃光。夏秋季節,千畝荷花灑在水面,荷葉翠綠,花色多樣,亭亭玉立,盪舟穿行其間,清香撲鼻,令人陶醉,如置身於詩畫之中。
泛舟遠眺,高達150-210米的二百餘座石峰平地崛起,峰峰相對,全身披綠,百態千姿,或如蛤蟆、青獅,或似情人相對傾心。近山,又見絕壁懸岩,晃動於水影之中,猶如龍飛鳳舞。
這里,山連水、水繞山、有山必有洞、有洞必有水,「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
溶洞群中,月亮洞、火把洞、仙人洞、神怡洞等格外多嬌,洞室寬闊,易入易出,洞內石筍叢集,怪石挺立,晶瑩透亮,色彩斑斕,瑰麗多姿,形成了「怪石、異水、奇穴」的地下天然景觀。21公里長的一串珍珠,熠熠閃光。夏秋季節,千畝荷花灑在水面,荷葉翠綠,花色多樣,亭亭玉立,盪舟穿行其間,清香撲鼻,令人陶醉,如置身於詩畫之中。
二、目前,為保護景區水質,按文件規定,景區水上燒烤項目已經取消。
三、景區門票自2006年底,上漲為100元。
四、2007年開發了新景點:天坑。
❽ 普者黑主要有哪些景點和遊玩項目
【仙人洞湖-普者黑湖-荷葉湖核心片區】
包括雄獅伏波、峰叢水路等景點,是整個旅遊區的主旅遊區,具有喀斯特湖泊群、孤峰群、溶洞群「三群景觀」,以相連的喀斯特動態湖為其主要特徵。以湖群、峰叢群、溶洞群、民族風情、荷花、田園風光、水上娛樂為其主要特色。
【水上泛舟】
【仙人洞湖】位於仙人洞村西北,湖面呈北西南東向不規則展布,北端與普者黑湖相接,南端湖水流出匯入清水江。南北長約2KM,面積0.7KM。湖岸線曲折迂迴,湖岸孤峰林立,盪舟湖面,視域內高於10米的峰達54座,著名景點有「雄獅伏波」、「仙女卧波」、「獅子山」等。湖水明浩如玉,平均水深約3米,能見度達3-5米。波光之下,串串水草隨波盪漾,群群魚蝦若隱若現,水面荷花繁茂(約佔0.1KM),遊人至此,抬眼一覽湖面綠,低眉細看水中天,如在畫廊之中。
【普者黑湖】位於雙龍營鄉普者黑村西,南接仙人洞湖,北連落水洞湖,長約2.5Km,平均寬300m左右,面積近1.28Km2,平均水深約3m,兩岸視線范圍內孤峰達51座,大龍山座落在湖的中部,其上有8個洞口,有的洞口與湖面相連,構成景區的明暗水路的黃金游線。北部湖面見三座俊秀的島狀孤峰,其中的火神山(珍珠島)上綠樹青枝,落影水下,為峰之轎子。整個湖面及四周視線開闊,孤峰錯落分布,山光水色,美不勝收,湖內盛產鯉魚、草魚和鯽魚,故得名「普者黑」(彝語:即魚蝦塘的意思)。
【蒲塘秀色】位於仙人洞村西南蒲草塘,湖體為北東走向,北端有河流與仙人洞湖相連,四周峰林、孤峰倒影如畫,夏季,荷花滿塘,景色十分秀麗。四周地勢平坦,現為普者黑景區入口處,湖南建有景區大門,湖北建有度假村、停車場。
【溶洞探險】
【仙人洞】位於仙人洞村,洞長918米,其中洞長244米,一般高3-5米,洞內景觀密集,石鍾乳、石柱、鵝管、石幔、邊石盆等琳琅滿目,千恣百態,洞頂鵝管最長可達30餘厘米,晶瑩潔白,洞尾部為水洞,長150米,水深0.5-2米,可乘船行進,出洞後與仙人洞湖相連。仙人洞是普者黑景區開發接待遊客的三個洞之一。
【月亮洞】位於普者黑大龍山北東麓,洞體呈北西東向展布,主洞長483米,其中水路(可行小船)長184米,洞體高一般為2.5——3米,寬8——10米,最寬處16米。洞底平坦,次生碳酸鈣沉積以鍾乳石、石幔石柱類為主。0——219米段景觀分布密度大,以30米、120米、200米處景點為最佳。200米處形成了一直徑約10米的近圓形大廳,沿構成洞頂的一組岩層面沉澱形成了一圓形蓋板,似十五的月亮掛在上方,「月亮洞」就此得名;219——483米段洞底長年積水,水深3——5米,水面與普者黑湖面一樣高,水力聯系好,洞體寬度比較大,可隨處匯船。該洞已開發,洞內沒有遊船,尚有兩個積水洞和一個旱洞未探通。
【觀音洞】觀音洞原名白牛角石洞,位於普者黑青龍山南部山腳洞口。觀音洞內洞中有廳,洞中有洞,洞洞相連,洞中大廳面積為600平方米,大廳四周分別為九個不同長度的溶洞,總長約500餘米,寬3-5米,高4-7米,與月亮洞、火把洞相連。洞內外現雕有2000餘件形態各異的觀音雕像,被稱為「東南亞最大的觀音洞」,是展示觀音文化的最佳場所。
【火把石洞】位於普者黑大龍山北東麓,全長992.2米,寬4——12米,高2——10米。洞中有岔洞與月亮洞相通。洞中有大大小小的廳堂,最大者面積約600m2;洞中有斷斷續續的數個清潭,最大者面積70m2,水深在0.5m——10m左右。水面與普者黑湖面一致,洞內石筍如林,鍾乳石琳琅滿目,顏色有白、黃等。洞內已作部分開發,命名有「人間天堂」、「天池」、「八百羅漢拜觀音」等30餘個景點。
【愜意賞荷】
在普者黑21公里的水面上,生長著萬畝野生荷花,花色潔白如玉、藕澱粉含量高,維生素含量多,蓮子養生補體,屬國內外的珍稀品種。每年七、八、九月份正是荷葉繁茂蓮花盛開的季節,滿湖粉紅色、潔白色的蓮花把整個湖區裝點得格外美麗,清純又多情。豐富大自然的風景,點綴大自然的和諧。據中國荷花協會專家實地考察後稱:普者黑荷花為荷中珍品,世間罕見。再者,荷花是「活化石」,已有一億零四千五百年的歷史,難怪一位美國人暢游普者黑後,稱其是「活的流動的博物館」。
潔白如玉、粉紅宜人的普者黑荷花搖曳於清波之上,似姍姍而來的愛神,恍若別有使命的荷花仙子降臨人間。
她不受高低溫氣候影響,耐水深,6米之水也能生長。花朵不會全朵凋謝,而是單瓣脫落,即使掉到最後一瓣,顏色均鮮艷奪目。普者黑的荷花共有普者黑紅蓮、普者黑白蓮、普者黑小酒錦、普者黑大灑錦四種,其中以小灑錦最為珍貴。
【登島攀峰】
【珍珠島】普者黑湖中。又名火沖山,為普者黑湖中一島狀孤峰。海拔1478.8米,峰頂高出水面約30米。濃密的雜木、灌木覆蓋,四季長清,其東側及東南側不到200米的水面上,還各有一座類似的「孤島」,高度略低,好似火神山的左右衛士。放眼平視,幽幽碧水之中,峰影回光。登高俯視,宛如粒粒綠色的珍珠鑲嵌在明鏡般的湖面上。故又將其稱為「珍珠島」。
【月亮島】位於普者黑村大龍山北側普者黑湖中,與大龍山隔水相望,為一四面環水的島,有壩埂、小路與牛眼睛山相連。高出湖面僅50km——1m ,地勢平坦,其上松枝密布,是理想的野營宿營地。
【青龍山】位於普者黑村西約600米,主峰海拔1555.8米,高出湖面108.8米,其上雜木、灌木鬱郁蔥蔥,四季長綠。三面臨水,雄偉秀麗,山體內發育了火把石洞、月亮洞、張咀石洞等8個溶洞。現探明火把石洞與月亮洞相通。張咀石洞橫穿大龍山,湖水貫通,可行小船。
【貼近民俗】
【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態村】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態村是省委宣傳部為建設雲南民族文化大省而建立的示範村,2001年仙人洞村被省委宣傳部命名為「雲南民族文化第一村」。到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態村可領略到彝族支系撒尼人傳統的「花房」、「情人房」等民俗風情,能看到古老的撒尼舞蹈以及漢代石虎、甲馬、木雕、石刻、刺綉等,可聽到古曲古調,觀看畢摩祭祀,還能登山觀峰,選購紀念品和土特產,並能住農家屋享受農家樂,品嘗彝家正宗特色菜。這里已成為雲南對外文化宣傳的窗口和民族文化交流示範基地。
整理自:http://yn.zwbk.org/lemma/362#12
❾ 普者黑的介紹
普者黑景區,抄壯文名稱為 Dieg Langh Biengz Cangh Gwj,其襲位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境內,距縣城13公里,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景區總面積388平方公里,核心景區165平方公里,屬於滇東南岩溶區,是發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以「水上田園、湖泊峰林、彝家水鄉、岩溶濕地、荷花世界、候鳥天堂」六大景觀而著稱,這里既有桂林山水孤峰、清流、幽洞、奇石的靈秀,又有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神韻,還有杭州西湖波光瀲灧的明麗,更有比荷花澱還要浩盪的萬畝荷花。景區內265個景點各具千秋,312座孤峰星羅棋布,83個溶洞千姿百態,54個湖泊相鏈貫通,2萬畝水面清澈透明,13公里大峽谷雄險壯觀,3公里茶馬古道神秘古樸,4萬畝高原喀斯特濕地讓人嘆為觀止。景區民族文化底蘊豐厚,壯、苗、彝等少數民族濃郁的民族民間文化構成了普者黑旅遊文化的主流。景區現已具備觀光、度假、養生、休閑、騎行、寫生、攝影、垂釣、觀鳥、濕地體驗等眾多旅遊體驗。景區內普者黑村是2013湖南衛視大型親子秀節目《爸爸去哪兒》第一季第三個外景拍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