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清明上河園景點介紹

清明上河園景點介紹

發布時間: 2020-11-26 00:32:07

① 清明上河園門票都包含什,景點

清明上河園門票:100.00元
位於河南省開封城西北隅,東與龍亭風景區毗鄰,是以宋代張擇端的名《清明上河圖》為藍本,按照《營造法式》為建設標准,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風情、皇家園林和古代娛樂為...

② 用英語簡單介紹清明上河園這個景點

MILLENNIUM CITY PARK, which is located in western shore of beautiful Longting Lake in Kaifeng, is a large-scale historical cultural theme park with 600Mu total floor space in Chinese famous ancient city Kaifeng. It was founded in July 1992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ILLENNIUM CITY PARK done by Zhang Zean, a famous artist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opened to the public in October 28th 1998. The MILLENNIUM CITY PARK is a valuable life drawing for social custom, which represents social life, social custom and building structure of Kaifeng as ancient city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Although it only shows part Kaifeng, it is very easy to know other streets』 situation by supposing. What is more interesting is that Zhang Zean put it into drawing from life one thousand years ago while Kaifeng』s people put it into life from drawing one thousand years later. Walking in MILLENNIUM CITY PARK makes tourists getting such felling that they have returned to one thousand years ago.
MILLENNIUM CITY PARK represents lively flourishing scenes of Kaifeng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Walking in the streets along Bianhe River, you could feel strong social custom by seeing peaceful scenes like lines of shops and hotels, kinds of mansion and houses. When entering into imperial tree garden along Bianhe river, you could enjoy yourself in flat bluestone passage and imperial halls between river and tree, both of them show imperial majesty and honor. Strolling in pavilions, you have such image that imperial life is closed at hand to show imperial living of one thousand years ago.

③ 清明上河園的景點交通

市內直達:開封市區乘公交車1、4、5、9、15、16、20路即到 ,還可乘坐開封觀光旅遊專車,由於開封旅遊景點多集中在市區,景點相距較近,搭乘人力三輪車,也是十分便利富有情趣的旅遊交通工具。
高速公路:開封至鄭州、洛陽、三門峽、商丘有高速公路相連,經鄭州向北可通達新鄉、安陽直至北京;向南可通達許昌、漯河、駐馬店直至深圳。開封高速公路出入口距市區車程為10分種。
鐵路:跨越中國西部的主幹鐵路──隴海鐵路途經開封站。經開封火車站可直達上海、北京、連雲港、青島、西安、西寧、烏魯木齊等地。開封距鄭州70公里,距商丘150公里,由此中轉經京廣、京九鐵路可達全國各地。
民航:開封至鄭州新鄭薛店國際機場近距里程70公里,經開封至鄭州薛店高速公路里程85公理,車程約55—75分種。鄭州新鄭機場開辟有國內主要城市的航線,並與香港、曼谷有定期包機。

④ 急求一篇清明上河園園內的導游詞,有經驗的導游快快指導一下,有哪些一定要講的特別景點

清明上河園始建於1992年7月,1998年10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坐落於開封城風光秀麗的龍亭湖西岸,
它是依照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傳世之作《清明上河園》為藍圖建造的,按照圖中布局,採用宋代的營造法式,結合現代建築方法,集中再現了北宋人民的生活狀態和民俗風情。
一千多年前,張擇端把它從現實搬進了畫卷,現在,開封人又把它從畫卷搬進了現實,徜徉其間,常令人有「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的時光倒流之感。

遊客朋友們,包大人親自出來迎接我們了,請隨包大人一起入園吧。我們面前的這幅手持畫卷的雕像就《清明上河園》的作者張擇端,張擇端字正道,號文友,山東諸城人。正史對張擇端的記載比較少,但是野史的記載比較詳實。至今,開封民間還流傳著張擇端與《清明上河圖》的故事。北宋太宗時期,相國寺發展到鼎盛時期,佔地540畝,僧院64座,偌大的相國寺雕梁畫棟需要大量的畫師為之服務。當時的張擇端就是一位靠給寺院繪畫謀生的民間畫師,一天宋徽宗趙佶在皇家衛隊的護衛下,聲勢浩盪地駕臨相國寺降香,宋徽宗趙佶聽說相國寺里住著一位才華橫溢的年輕畫師,便命宰相蔡京去了解情況。宋徽宗趙佶和宰相蔡京不但喜歡繪畫,並且都是繪畫的高手。宋徽宗趙佶命宰相蔡京將張擇端召進翰林圖畫院,親自命題讓張擇端繪畫北宋東京的繁華盛景。於是,就有了今天的傳世神品《清明上河圖》。我們看他手中所持的畫卷就是《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園是嚴格按照《清明上河圖》,1:1復原的,《清明上河圖》高22.5厘米,橫長525厘米,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它集中描繪了北宋汴京清明節這一天都市與城郊百姓的種種活動,展現了京城工商業與交通的繁華面貌,成為宋代風俗畫的特異瑰寶。

大家請隨我這邊走,這里是東京碼頭,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以後,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大運河西起洛陽,北到北京,南至杭州,是中國東部溝通內河、聯系海港的南北水運交通干線,汴河就是連接京杭大運河的樞紐,往來的船隻、運往皇宮的漕運、貢品,都要經過汴河運往皇宮。在當時陸運不發達的情況下,汴河的水運無疑充當了今天的鐵路運輸角色。也使得東京成為水陸交通樞紐,之所以有7個朝代在此定都,也是看上了東京便利的交通。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汴河全長3800米,是復原的一段,那有朋友要問了:那原來的汴河呢?剛好在此我也解釋一下剛才途中所說的「城摞城」遺址。

我們剛才經過的大梁門,重修時在大梁門北側發掘出上下層層相疊的三層古馬道,古馬道就是在城牆邊修的坡道,以供士兵騎馬上城牆之用。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奇觀呢?大家都知道,黃河開封段是地上懸河,河床比開封的龍亭公園內地地面高11.49米。在過去的800年裡,開封段黃河決口120多次,開封城被黃河水淹過7次。現在開封地下九米至幾百米處依次可挖掘七座城池。所以說,漕運的汴河、楊志賣刀的州橋、北宋的皇宮都在我們的腳下。但是開封的泥土屬於沙質土地,挖掘後城池可能坍塌,也因為技術不夠完善,這些歷史的遺跡仍然沉睡在地下。

遊客朋友們,這座橋就是《清明上河圖》最經典的虹橋,當年張擇端繪制《清明上河圖》,來的最多的就是這里。虹橋是北宋十大木拱橋之一,它的特點就是沒有橋墩,全靠枕木搭建而成,因為汴河漕運非常發達,往來船隻眾多,為方便船隻通行,所以沒有修橋墩。再看橋的兩頭,都有兩個立柱,每個立柱上都立有一隻鶴。在古代船隻沒有動力驅使,全靠人力和風帆,為了省力,船公們順風時就拉下桅桿,逆風時就放下桅桿,這些立柱其實就是古代風向標,鶴的翅膀講究4錢八兩之說,稍有微風,鶴就會隨風擺動,鶴頭指向的方向就是當時風向,再對照下面的十字交木儀,就很精確辨別當時的風向了。

好了朋友們,看完了《楊志賣刀》、《梁山好漢劫囚車》節目後,我今天清明上河園的講解也就告一段落了,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配合。我們旁邊就是東京夜市,大家不妨去品嘗一下開封有名的小吃,十二點半我們准時在車上集合,謝謝

⑤ 清明上河園在哪具體地址,謝謝。

景點清明上河園地址:開封市龍亭區龍亭西路5號。
清明上河園,是以宋代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以北宋都城汴梁(現名開封)的市井生活和古代娛樂為題材的仿古文化主題公園。
園內再現了繁華的汴京城,是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圖》。園內分為三部分:迎賓廣場、北苑和南苑。遊客進入園區後可以領取免費地圖。在這里你將置身於一個龐大的仿宋古建築群中。

⑥ 清明上河園,龍亭、包公祠,開封府,大相國寺,這些景點玩一天需要多長時間

1、「清明上河園」看你是否看節目表演了,如果看的話最少要半天時間。隨便逛逛的話要2個小時吧。

2、「龍亭」基本最少也需要2個小時,因為比較大。

3、包公祠---1個小時。

4、開封府--近2個小時。

5、大相國寺----也得2個小時吧,快的話1個小時。

6、清明上河園是由河南省開封市人民政府與海南置地集團公司合作建設的一座大型宋代文化實景主題公園,坐落在開封市龍亭湖西岸,是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景區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基地。它是以畫家張擇端的寫實畫作《清明上河圖》為藍本,按照《營造法式》為建設標准,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風情、皇家園林和古代娛樂為題材,以遊客參與體驗為特點的文化主題公園。集中再現原圖風物景觀的大型宋代民俗風情游樂園,再現了古都汴京千年繁華的勝景。2009年,清明上河園成為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座以繪畫作品為原型的仿古主題公園,是國家黃河黃金旅遊專線重點歷史文化旅遊景區。

7、清明上河園作為集歷史文化旅遊、民俗風情旅遊、休閑度假旅遊、趣味娛樂旅遊和生態環境旅遊於一體的主題文化公園,突出體現了觀賞性、知識性、娛樂性、參與性和情趣性等特點。

  • 開放時間:9:00-21:30 《大宋-東京夢華》演出時間20:10-21:20

  • 門票價格:白天成人票100元,學生憑本人學生證50元。1。4米以下的兒童和70歲以上老人免票

8、龍亭風景區位於河南開封城內西北隅,南與宋都御街相接,面積83.13公頃,是開封最大的旅遊名勝景區。整個景區建在宋、金皇宮和明代周王府遺址上。 龍亭大殿高26.7米,基高難度3米,坐北朝南。東西兩側各有八間朝房,與大殿組成完整的宮殿院落,其內建有中國首座大型宋代蠟像館,63個人物像形兼務,栩栩如生。午門至大殿為御道,長480米,將玉帶橋、嵩呼、朝門貫穿其中。御道兩側為著名的楊家湖和潘家湖。整個園區碧波盪漾,垂柳依依,芳草如茵。既有北方宮殿渾厚之氣魄,又兼南國園林秀麗之嬌美。

9、開放時間:07:00--19:00 , 門票價格:25元/人 ,交通提示:乘1路公共汽車。

10、包公祠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復重建的,其座落在河南省開封市包公湖西畔,是國家旅遊局開發建設的中原旅遊區的重要景點之一。

11、史書記載,開封包公祠始建於金、元,經明、清等朝代,包公祠歷代修葺,已有近千年歷史。由於黃河水患,屢毀屢建。

12、1984年,開封市在包公湖上重建了包公祠。

13、2003年,包公祠被國家旅遊局正式評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14、地理環境:包公祠位於開封市包公湖西側,與延慶觀毗鄰[8],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

15、門票價格:30.00元,開放時間:07:00~19:00。

16、開封府,位於包公東湖北岸,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被譽為天下首府,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史料記載,北宋開封府共有183任府尹,尤以包公打座南衙而馳名中外。重建的開封府,佔地60餘畝,建築面積1.36萬平方米,與位於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呼應,同碧波盪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襯,形成了東府西祠、樓閣碧水的秀美景觀。

17、開封府位於河南省開封市龍亭區包公東湖北岸。門票價格:30.00元,開放時間:07:00~19:00。

18、開封大相國寺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555年),位於著名文化歷史名城、七朝古都開封的市中心。該寺歷史悠久,是我國漢傳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在中國佛教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廣泛的影響。1992年8月恢復佛事活動,復建鍾、鼓樓等建築。整座寺院布局嚴謹,巍峨壯觀,2002年被評定為國家AAAA旅遊景點。

19、大相國寺地處中原腹地,豫東大平原、黃河下游大沖積扇南翼,位於河南省開封市自由路西段 ,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

20、開放時間:8:00-18:30,門票:成人票:45元,學生票:23元(1.4米以上)

⑦ 開封景區都有哪些景點,哪些比較推薦

龍亭公園、清明上河園、宋都御街、鐵塔公園、繁塔、山陝甘會館、大宋武俠城、天波楊府、禹王台公園、延慶觀、中國翰園碑林、朱仙鎮岳飛廟、開封府。

比較推薦:

1、大宋武俠城

開封市萬歲山游覽區有限公司斥巨資於2003年10月在原國家森林公園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以大宋武俠文化,為核心的AAAA級主題景區。

佔地五百餘畝,地處開封城西北部,是一座以宋文化、城牆文化和七朝文化為景觀核心、以大宋武俠文化為旅遊特色、以森林自然為格調、兼具休閑功能的多主題、多景觀的大型游覽區。

史料記載,北宋開封府共有183任府尹,尤以包公打座南衙而馳名中外。今日重建的開封府,佔地60餘畝,建築面積1.36萬平方米,與位於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呼應,同碧波盪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襯,形成了東府西祠、樓閣碧水的秀美景觀。

在建築形式上,開封府依照北宋李誡的《營造法式》修建,布局規整,莊重典雅,高挑的屋脊、精細的彩繪,處處體現了宋代的建築風格。它以府門、儀門、正廳、議事廳、梅花堂為中軸線,輔以天慶觀、明禮院、潛龍宮、清心樓、牢獄、英武樓、寅賓館等五十餘座大小殿堂、樓宇。

⑧ 關於雲台山,嵩山少林寺,龍門石窟,黃河小浪底,黃帝故里,殷墟,南灣湖,清明上河園這八大景點的介紹

龍門石窟不僅僅是佛像雕刻技藝精湛,而石窟中造像題記也不乏藝術精品。龍門石窟造像題記遍布許許多多的洞窟,約有2600多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在國內外學術界、書法界有很廣泛的影響。龍門二十品,十九品集中於古陽洞,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偏南老龍洞崖壁的慈香窟里。古陽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的一個窟,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一年。洞內小佛龕琳琅滿目,雕刻精巧。
龍門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葯、建築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因此,它堪稱為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它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龍門風景秀麗,這里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伊闕自古以來,已成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龍門石窟的形成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令遷都洛陽,篤信佛教的孝文帝遷都的同時,沒有忘記把佛教的發展中心也轉移到洛陽來,他組織修建僧廟、寺院。在此前後還在洛陽以南的龍門伊水兩岸,一山開窟造像,由此一個神奇大型石窟群,龍門石窟開始創建。
龍門石窟地處中原,是外來佛的教藝術植根於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土壤之中的豐碩成果,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完整體系的集中表現。因此,龍門石窟在我國石窟藝術中有自己特殊的歷史地位。
龍門石窟是我國目前保存比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據不完全統計,現存大小窟龕兩千多個,佛塔七十餘座,造像十萬多尊,碑刻題記兩千八百多塊。龍門石窟是中原北方三大石窟群之一,它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藝術寶庫,被譽為世界人類文化的遺產。
從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到孝明帝時期的三十五年間,是龍門開窟雕造佛像的第一個興盛時期。這一時期開鑿的洞窟大都集中在龍門的西山上,約占龍門石窟造像的三分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有古陽洞、賓陽三洞、葯方洞等十幾個大中型洞窟。
在龍門石窟群中,開鑿最早的就是古陽洞,它開鑿於公元493年,而在中國歷史上,這一年是北魏太和十七年,正是北魏王朝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一年。
古陽洞位於龍門西山以南。窟內所供奉的主佛是佛祖釋迦牟尼,南壁的大龕有釋迦多寶並坐佛,在佛教中又稱「二佛並坐」。南北兩壁上下各有三列佛龕,每列分別為四個相互對稱而又富於變化的大龕。
釋迦多寶龕的龕楣上雕刻著一套完整的佛傳故事,表現了悉達多王子成道的過程。
古陽洞中大小列龕多達數以百計,不但佛教故事最多,龕上圖案的裝飾也十分精美華麗,嚴謹完整,豐富多彩。
石窟中的佛像都是信徒們所奉獻的,每尊佛像上都記載著敬奉者的祈願經過。從這些造像銘中可以看出,古陽洞是北魏皇室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
北魏時期開鑿的主要洞窟還有賓陽三洞。
賓陽中洞所供奉的是三世佛。主佛兩邊各有兩個弟子和菩薩侍立,左邊是迦葉和文殊菩薩,右邊是阿難和普賢菩薩。佛和脅侍面相都清瘦略長,衣紋折疊規整而稠密,體現了北魏造像的藝術特點。
賓陽中洞頂上雕蓮花寶蓋和十個迎風飄拂的伎樂供養天人。洞口的內壁兩側是大型浮雕,分為《維摩變》、《佛本生故事》、《帝後禮佛圖》、《十神王像》四層。龍門石窟不少洞窟中都有禮佛圖,以賓陽中洞的為最佳,但是已經被盜往國外。
在北魏晚期還開鑿過一些很有特點的洞窟,如蓮花洞、火燒洞、皇甫公洞、魏字洞等。
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葯方洞,葯方洞因其洞窟內刻有大量古代的葯方而得名。洞中雕刻的一些葯方,還能治療現代人所說的疑難雜症,比如治療消渴,也就是糖尿病。這些葯方比唐代醫學家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還要早。
北魏王朝在洛陽龍門開窟造像活動的終結是以賓陽中洞的停工為標志的。
隨著北魏王朝的滅亡,龍門石窟的開鑿趨於衰落,沉寂了將近一個世紀,直到唐王朝建立,唐代從開國到盛唐的一百年間,龍門石窟迎來了歷史上開窟造像的第二次興盛時期。
這一時期開鑿的石窟按時代先後大體自南而北,集中在龍門的西山,到了武則天時期,一部分才轉移到了東山,約占龍門石窟造像的三分之二。龍門唐代石窟最有代表性的洞窟有潛溪寺、萬佛洞、奉先寺大像龕等。
唐代開鑿的第一個洞窟是位於龍門西山北端的潛溪寺。這時正是中國佛教「凈土宗」建立的時期。
唐代開窟造像在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達到了鼎盛。雖然石窟造像屬於佛教藝術,但它跟政治緊密相連。從龍門許多唐代石刻造像中,還可以窺見武則天一步步走上女皇寶座的蹤跡。
萬佛洞完工於唐高宗永隆元年十一月,是專為唐高宗、武則天及太子諸王做「功德」而開鑿的功德窟,也是以唐朝宮廷大監姚神表和內道場智運禪師等為首的一批御用僧尼,奉命集體為唐高宗及武則天發願雕造的。
在武則天當皇後期間,特別迷信彌勒。為此,她在龍門廣造彌勒佛。千佛洞、惠暕洞、大萬五佛洞、極南洞和摩崖三佛都是以彌勒佛為主尊的洞窟。
龍門石窟成千上萬的造像中,體形最大,形態最美,藝術價值最高的要數奉先寺主尊盧舍那大佛了。奉先寺位於龍門西山南部的山腰上,是一個南北寬近四十米的露天大龕。這里共有九尊大型雕像,都是依山鑿石而成。
奉先寺的主尊是盧舍那大佛。大佛通高十七米多,僅耳朵就有一米九。在佛經中,盧舍那是佛在顯示美德時的一種理想化身。
奉先寺大盧舍那像龕是唐高宗及武則天親自經營的皇家開龕造像工程,工程設計和施工是由高宗親自任命制定。為此,武則天曾經與咸亨三年捐出「脂粉錢二萬貫」。而當地更是傳說盧舍那大佛就是武則天的化身。盧舍那佛被賦予了女性的形象:面容豐腴飽滿,修眉細長,眉若新月,眼瞼下垂,雙目俯視,嘴巴微翹而又含笑不露,她莊重而文雅、睿智而明朗。
傳說,唐高宗上元年除夕,時值奉先寺竣工之日,武則天親自率領文武朝臣駕臨龍門,參加主佛盧舍那的開光儀式。
龍門石窟在唐代的造像與北魏比較有了很大的變化。在唐代的造像題材中彌勒佛的造像數量僅次於阿彌陀佛,釋迦卻顯著減少,菩薩中以大勢至、觀世音為最多。
在藝術上,唐代的圓刀代替了北魏平直的刀法,佛像衣紋更加流動飄逸,力士夜叉渾身肌肉突起,即符合解剖的原理,又適當加以誇張,充滿雄強的氣勢和向外迸發的力量。它們在借鑒外來雕刻的同時,還吸取了中原地區傳統藝術的手法。
龍門石窟開鑿的第二個高潮結束於公元705年前後,這一年武則天退位,同年去世,龍門石窟的彌勒造像也就日見絕跡了。而龍門石窟的輝煌歷史,也伴隨著彌勒神靈的消失,從絢爛的頂峰跌落了下來。
龍門石窟自北魏開鑿以來,已經歷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滄桑,它見證了中國歷朝歷代的演變,見證了中國佛教文化的發展。龍門石窟斷斷續續開鑿了四百多年,經過了四百多年的苦心營造,不同時期的能工巧匠在龍門石窟創造出不朽的藝術作品,被世界稱為我國石刻藝術博物館。
龍門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里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現「伊闕」,自古以來,已成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唐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
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後,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後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密布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1000多米,現存石窟1300多個,佛洞、佛龕2345個,佛塔50多座,佛像10萬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另有歷代造像題記和碑刻3600多品,這些都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很高的藝術造詣。其中以賓陽中洞、奉先寺和古陽洞最具有代表性。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東南,分布於伊水兩岸的崖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年間,先後營造400多年。現存窟龕2300多個,雕像10萬余尊,是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典範之作。
魏窟——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開始在龍門山開鑿古陽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連續開鑿賓陽洞的北中南三個大石窟,石陽洞和賓陽洞的修建共費人工80萬以上,還開鑿了葯方洞和東魏時開鑿的蓮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龍門山,古陽洞自慧成至東魏末50多年的營造,表現出列多的中國藝術形式,大佛姿態也由雲崗石窟的雄健可畏轉變為龍門石窟的溫和可親。以賓陽中洞主佛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著微笑,龍門石窟比雲崗石窟表現出更多的中國藝術佛像。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總數的60%以上,武則天執政時期開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數,與她長期有洛陽有關。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薩70尺,迦葉、阿難、金剛、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長度)。規模之大,在龍門石窟中稱第一,先後用了四年時間,武則天自己出錢二萬貫。
龍門二十品是珍貴的魏碑體書法藝術的精品。代表了魏碑體,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隸書向楷體過渡中的一種字體,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內。
賓陽洞有三窟,賓陽中洞是北魏時期(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這個洞窟前後用了24年才建成,是開鑿時間最長的一個洞窟。洞內有11尊大佛像。洞窟正壁刻主像釋迦牟尼,左右二邊有弟子、菩薩侍立,佛和菩薩面相清瘦,目大頸平,衣錦紋理周密刻劃,有明顯西域藝術痕跡。窟頂雕有飛天,挺健飄逸。據說,洞口兩壁上還有一幅浮雕"帝後禮佛圖",造型別致,構圖美妙,後被盜鑿,現置於美國紐約博物館。
萬佛洞在賓陽洞南邊,洞中刻像豐富,南北石壁上刻滿了小佛像,很多佛像僅一寸,或幾厘米高,計有15000多尊。正壁菩薩佛像端坐於束腰八角蓮花座上。束腰處有四力士,肩托仰蓮。後壁刻有蓮花54枝,每枝花上坐著一菩薩或供養人,壁頂上浮雕伎樂人,個個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還有一座觀音菩薩像,手提凈瓶舉塵尾,體態圓潤豐滿,姿勢優美,十分傳神。
奉先寺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石窟,據碑文記載,此窟開鑿於唐代武則天時期,歷時三年。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石窟正中盧舍那佛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盧舍那佛像兩邊還有二弟子迦葉和阿難,形態溫順虔誠,二菩薩和善開朗。天王手托寶塔,顯得魁梧剛勁。
金剛力士雕像比盧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動人,是龍門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積土時,在極南洞附近發現的,是被盜鑿而未能運走遺留下的。只見金剛力士兩眼暴突,怒視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獷豪放,雄健有力,氣勢逼人。
古陽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的一座,也是北魏時期的另一代表洞窟。古陽洞中有很多佛龕造像,這些佛龕造像多有題記,記錄了當時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緣由,這些都是研究北魏書法和雕刻藝術的珍貴資料。中國書法史上的里程碑「龍門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這里。「龍門二十品」代表了魏碑體,字體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龍門石窟碑刻書法藝術的精華,歷來為世人所推崇。
還有一個葯方洞,刻有140個葯方,反映了我國古代醫學的成就。把一些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別的地方也有發現,這是古代醫學成就傳之後世的一個重要方法。
龍門石窟還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葯、建築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藝術博物館。
編輯本段【文化遺產】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東南,分布於伊水兩岸的崖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年間,先後營造400多年。現存窟龕2300多個,雕像10萬余尊,是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典範之作。
魏窟——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開始在龍門山開鑿古陽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連續開鑿賓陽洞的北中南三個大石窟,石陽洞和賓陽洞的修建共費人工80萬以上,還開鑿了葯方洞和東魏時開鑿的蓮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龍門山,古陽洞自慧成至東魏末50多年的營造,表現出列多的中國藝術形式,大佛姿態也由雲崗石窟的雄健可畏轉變為龍門石窟的溫和可親。以賓陽中洞主佛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著微笑,龍門石窟比雲崗石窟表現出更多的中國藝術佛像。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總數的60%以上,武則天執政時期開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數,與她長期有洛陽有關。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薩70尺,迦葉、阿難、金剛、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長度)。規模之大,在龍門石窟中稱第一,於公元675年建成完工,武則天自己出錢二萬貫。
龍門二十品是珍貴的魏碑體書法藝術的精品。代表了魏碑體,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隸書向楷體過渡中的一種字體,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內。
賓陽洞有三窟,賓陽中洞是北魏時期(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這個洞窟前後用了24年才建成,是開鑿時間最長的一個洞窟。洞內有11尊大佛像。洞窟正壁刻主像釋迦牟尼,左右二邊有弟子、菩薩侍立,佛和菩薩面相清瘦,目大頸平,衣錦紋理周密刻劃,有明顯西域藝術痕跡。窟頂雕有飛天,挺健飄逸。據說,洞口兩壁上還有一幅浮雕"帝後禮佛圖",造型別致,構圖美妙,後被盜鑿,現置於美國紐約博物館。而洞口唐宰相書法家褚遂良書碑銘,很值得一覽。
萬佛洞 萬佛洞在賓陽洞南邊,洞中刻像豐富,南北石壁上刻滿了小佛像,很多佛像僅一寸,或幾厘米高,計有15000多尊。正壁菩薩佛像端坐於束腰八角蓮花座上。束腰處有四力士,肩托仰蓮。後壁刻有蓮花54枝,每枝花上坐著一菩薩或供養人,壁頂上浮雕伎樂人,個個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還有一座觀音菩薩像,手提凈瓶舉塵尾,體態圓潤豐滿,姿勢優美,十分傳神。
奉先寺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石窟,據碑文記載,此窟開鑿於唐代武則天時期,歷時三年。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石窟正中盧舍那佛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盧舍那佛像兩邊還有二弟子迦葉和阿難,形態溫順虔誠,二菩薩和善開朗。天王手托寶塔,顯得魁梧剛勁。傳說盧舍那大佛的臉是根據武則天的面容建造的。
金剛力士雕像比盧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動人,是龍門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積土時,在極南洞附近發現的,是被盜鑿而未能運走遺留下的。只見金剛力士兩眼暴突,怒視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獷豪放,雄健有力,氣勢逼人。
古陽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的一座,也是北魏時期的另一代表洞窟。古陽洞中有很多佛龕造像,這些佛龕造像多有題記,記錄了當時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緣由,這些都是研究北魏書法和雕刻藝術的珍貴資料。中國書法史上的里程碑「龍門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這里。「龍門二十品」代表了魏碑體,字體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龍門石窟碑刻書法藝術的精華,歷來為世人所推崇。
還有一個葯方洞,刻有140個葯方,反映了我國古代醫學的成就。把一些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別的地方也有發現,這是古代醫學成就傳之後世的一個重要方法。
龍門石窟還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葯、建築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藝術博物館。
龍門石窟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窟內造像雕刻精湛,內容題材豐富,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它以自身系統、獨到的雕塑藝術語言,揭示了雕塑藝術創作的各種規律和法則。在它之前的石窟藝術均較多地保留了犍陀羅和秣菟羅藝術的成分,而龍門石窟則遠承印度石窟藝術,近繼雲岡石窟風范,與魏晉洛陽和南朝先進深厚的漢族歷史文化相融合開鑿而成。所以龍門石窟的造像藝術一開始就融入了對本民族審美意識和形式的悟性與強烈追求,使石窟藝術呈現出了中國化、世俗化的趨勢,堪稱展現中國石窟藝術變革的「里程碑」。
龍門二十品
「龍門二十品」的稱號始自清代,所謂「龍門二十品」是指選自龍門石窟中北魏時期的二十方造像題記,其中十九品在古陽洞,一品在慈香窟。「龍門二十品」是北魏時期書法藝術的精華之作,它所展現的書法藝術,是在漢代隸書和晉代隸書的基礎上發展演化而來的,字體端莊大方、剛健質朴、既具隸書格調,又有楷書因素,是「魏碑」體的代表,在中國書法藝術發展史上具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編輯本段【文物珍藏】
龍門博物館藏有造像36座、題記8塊、雕像48件、器物32件、瓷器64件、青銅器32件、磚雕64塊、石刻16件、書畫碑刻160件、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
編輯本段【雕刻風格】
主要以佛像造像為主,延習北魏、唐代雕刻風格。
編輯本段【旅遊資源】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城南12公里處。這里兩山對峙,伊水中流,猶如一座天然門闕,在春秋時期稱「闞塞」或「伊闞」,隋以後稱龍門。
所謂「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開鑿的洞窟,或是天然形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貯藏食物和東西。然而以石窟寺出現卻是在古印度興起佛教後出現的。隨著僧侶的傳教活動傳入我國的邊疆和內地,同我國民族特點和傳統的各種藝術技法風格融合交匯,成為我國的一種特有的雕刻、彩繪工藝。
歷史上,洛陽曾是東漢、北魏和武周等朝代的都城。東漢時佛教開始傳入中國,永平年間建成了號稱中國佛教第一名剎的洛陽白馬寺。北魏皇帝普遍崇尚佛教,而武則天對佛教更是篤信有加。為了表示對佛祖的虔誠,他們在洛陽大興土木,龍門石窟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處。
1999年,洛陽市人民政府投資近兩億元,對龍門石窟周圍環境進行了大規模治理改造。2002年3月,成立了龍門石窟風景區管理局,對石窟、香山寺、白居易墓實行統一管理,並籌措資金近一億元,在龍門石窟南北架設了兩座公路大橋,拓寬了景區內南部河道,修復了香山寺古建築設施,計劃2003年4月,景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屆時,將會以石窟、寺院、墓園合為一體的旅遊景象出現。那時,中外來賓可以在香山寺鍾聲的伴隨中,漫步於水面漣漪的伊河河畔,駐足於佛龕之前,一覽龍門眾多景觀。
龍門石窟是河南人民的寶貴遺產、也是中國人民的、更是世界人民的寶貴遺產。
榮譽: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5A旅遊景 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世界文化遺產
門票:龍門石窟、白園(白居易墓)、香山寺三景點實行一票制,票價80。
位置:位於洛陽城南12公里處。
開放時間:
春、夏、秋季:上午7:30-下午6:30
冬季:上午7:30-下午5:30
每年4月1日——10月31日 夜遊龍門 晚上6:30——10:00 ,晚上9:00停止售票。
景點交通:可乘坐81路:洛陽火車站----龍門石窟;60路:谷水西----龍門石窟;53路:平等街----龍門石窟;
【最佳旅遊時間】
春季乾旱,夏熱多雨,秋季溫和,冬季寒冷,年均氣溫15度左右.
可在每年4月1日至5月10日的洛陽牡丹花會期間兼賞牡丹而游龍門石窟.
對於不湊牡丹熱鬧的遊客,龍門石窟最佳旅遊季節無疑是秋天,秋高氣爽,登山而游,實為快事.
編輯本段【景區美食】
龍門石窟最具特色的是洛陽水席,主菜以湯菜為主,吃一道換一道,如流水一樣,因此得名.曾傳入皇宮,是洛陽請客首選.可到老城的耀耀、真不同、賓湖、洛陽酒家品嘗。
還有「不翻湯」,已有百年歷史,遍及景區及洛陽大街小巷。
編輯本段【景區購物】
洛陽的特產有很多,從工藝品到土特產,琳琅滿目。著名的唐三彩,在洛陽已有百年的歷史。洛綉是洛陽傳統的工藝品,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還有洛陽奇石、梅花玉、洛陽櫻桃、黃河鯉魚、杜康酒……
洛陽的購物環境相當不錯。各大商場不僅為遊客提供琳琅滿目的世界名牌、國貨精品、家電、時裝、金銀珠寶等各類商品,而且,各種娛樂、食宿設施也應有盡有。手工藝品有:仿古青銅器 洛寧竹簾 洛綉 洛陽宮燈 洛陽唐三彩 王麻子剪刀 趙炳炎銅哨 澄泥硯。
編輯本段【名家評論】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這些詳實描述佛教中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龍門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居易的評價
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