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鼓浪嶼景點介紹
㈠ 不去鼓浪嶼,不去曾厝垵,福建還有哪些著名景點
廈門很美,然而福建,不止有南普陀寺、曾厝垵和鼓浪嶼,還有很多很多充滿煙火氣息的美景。
一、崇武古城(福建·泉州·惠安)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抵禦倭寇,在福建省東南沿海的突岀部,明政府建立了這座石頭城。三面臨海,西連陸地,東臨台灣海峽,往北與莆田的南日、湄州互為犄角;往南與晉江的永寧、祥芝互為犄角。近海區域布滿礁石,地形相當復雜,典型的易守難攻之地,自古以來這里便是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戰略要塞。
西沙灣,曾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海岸線之一。
傍晚的海灘也別有一番風景,吹著海風漫步沙灘,非常舒適。漫步完還可以去對面的大排檔吃吃海鮮,一邊是靜謐的海灘,一邊是熱鬧的排擋,自然的風景與生活的煙火氣就是這么缺一不可。
二、清源山(福建·泉州)
清源山是泉州的主山,也是第一個5A級景區,泉州十八景之一。
了解泉州文化,清源山是要去的景點之一,雖然去的時候不是最佳賞景時候,但是漫步清源山呼吸新鮮空氣也是不錯的。
塔下村,村古,景秀,水美,民朴,中國最美景觀村落,你值得。
㈡ 求福建旅遊景點大全排行榜,哪些比較值得去
現在正值十一假期,很多人都外出旅遊了。福建有很多旅遊景點,也是非常適合旅遊的話,這里簡單地介紹幾個:
第一個旅遊景點是海壇島。如果去福建旅遊的話,一定不要錯過海壇島。海壇島是福建最大的島嶼,所謂海壇島,就是因為島嶼的形狀與壇非常形似,所以取名的海壇島。事實上,海壇島上有各種海蝕地貌,比如海蝕崖、洞等,可以說是奇形怪狀,非常壯觀。
第二個旅遊景點是鼓浪嶼。福建旅遊的話,鼓浪嶼也是必須去的地方。鼓浪嶼名字的由來也是彰顯了古人的智慧,據說是因為海水排擠海蝕洞發出像擊鼓一樣的聲音,所以叫做鼓浪嶼。事實上,鼓浪嶼至今已經成為了廈門的活名片一樣,很多遊客慕名而來,這里一年到頭來都花香四溢,綠樹如茵,是一個非常浪漫的地方。
總而言之,以上幾個景點都是福建比較好玩的景點。
㈢ 鼓浪嶼是屬於福建那個地方的
鼓浪嶼位於廈門島西南隅,與廈門市隔海相望,與廈門島只隔一條寬600米的鷺江,輪渡5分鍾可達。面積1.78平方公里,2萬多人,為廈門市轄區。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蝕洞受浪潮沖擊,聲如擂鼓,明朝雅化為今名。由於歷史原因,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築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小島還是音樂的沃土,人才輩出,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又得美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無車馬喧囂,有鳥語花香,素有「海上花園」之譽。主要觀光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毓園、環島路、鼓浪石、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濱浴場等,融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全國35個著名景點之一。隨著廈門經濟特區的騰飛,鼓浪嶼各種旅遊配套服務設施日臻完善,成為觀光、度假、旅遊、購物、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的海島風景文化旅遊區。2007年5月8日,廈門市鼓浪嶼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明朝改稱「鼓浪嶼」。乃因島西南方有一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
明末,民族英雄鄭成功曾屯兵於此,日光岩上尚存水操台、石寨門故址。1842年,鴉片戰爭後,英國、美國、法國、日本、德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13個國家曾在島上設立領事館,同時,商人、傳教士、人販子紛紛踏上鼓浪嶼,建公館、設教堂、辦洋行、建醫院、辦學校,炒地皮、販勞工,成立"領事團",設"工部局"和"會審公堂",把鼓浪嶼變為"公共租界"。一些華僑富商也相繼來興建住宅、別墅,辦電話、自來水事業。1942年12月,日本獨占鼓浪嶼;抗日戰爭勝利後,鼓浪嶼才結束一百多年殖民統治的歷史。
鼓浪嶼與廈門市區相隔,面積僅1.91平方公里,是廈門最大的一個衛星島,素有「海上花園」的美稱。嶼上龍頭山、升旗山和雞母山並列,岡巒起伏,碧波、白雲、綠樹交相輝映,處處給人以整潔幽靜的感覺。小島完好地保留著許多具有中外各種建築風格的建築物,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譽。嶼上人口約2萬,居民喜愛音樂,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前茅,被贊為琴島。現在,鼓浪嶼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主要旅遊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港仔後海濱浴場、鄭成功紀念館等。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中外遊人來此觀光游覽。
㈣ 福建的幾大5A級風景名勝中,鼓浪嶼的游覽價值有多高
一萬個人,就有一萬個不同的鼓浪嶼。鼓浪嶼,可能會讓你迷失方向,也可能會讓你找回真實的自己。
穿行於小巷或海邊,時光變得柔軟而緩慢,一個人獨處,兩個人陪伴,一群人狂歡,在風景與歲月變遷中迷幻,於觸景生情的柔軟天地里,靠岸。
鼓浪嶼的特殊境遇和特殊交匯點,造就了特定歷史條件下的人文歷史,島上的每一座建築,都有來歷和故事,音樂家、醫學家、文學家、科學家、畫家、教育家、愛國仁人志士,故事述之不盡。
鼓浪嶼還有一處不容錯過的打卡地,就是轉角遇見愛。鼓浪嶼鼓新路18號,兩條街巷交匯形成了一個45度夾角,一棟三層紅色磚樓,狀如海上帆船,亭亭玉立,木質路牌,懷舊而復古,增添了文藝氣息,因此這里被人們稱為"最美轉角",轉角遇見愛。
如果時光慢一些,在島上住下來,早醒的清晨,遊客少至,漫步海邊或小巷,鼓浪嶼的詩情畫意和閑情逸致,又會如何令人沉醉!
㈤ 福建鼓浪嶼是什麼地方
你好
詳見網路
鼓浪嶼(英文:Kulangsu)是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下轄的一個街道。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是廈門最大的一個衛星島之一,島上岩石崢嶸,挺拔雄秀,因長年受海浪撲打,形成許多幽谷和峭崖,沙灘、礁石、峭壁、岩峰。
原鼓浪嶼區後被撤銷行政區並入廈門市思明區管轄,由於歷史原因,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築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現成為著名的風景區,面積不到2平方千米,人口約2萬。此島還是音樂的沃土,人才輩出,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有「海上花園」、「萬國建築博覽」、「鋼琴之島」、「音樂之鄉」之美稱。除環島電動車外不允許機動車輛上島,因此氣氛幽靜。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將鼓浪嶼評為「中國最美的城區」第一名。2007年5月8日,廈門市鼓浪嶼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中文名稱:鼓浪嶼
外文名稱:Kulangsu,koolangsu
別名:圓沙洲、圓洲仔
行政區類別:街道
所屬地區:廈門市思明區
下轄地區:龍頭社區、內厝澳社區
政府駐地: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永春路89號
電話區號:+86 (0)592
郵政區碼:361001
地理位置:廈門島西南隅、九龍江入海口
面積:1.91平方千米
人口:約2萬人
方言:閩南語(廈門話)-閩台片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
車牌代碼:禁止
特色美食:餡餅、肉脯、海蠣煎、沙茶麵等
客運碼頭:鋼琴碼頭 三丘田碼頭 內厝澳碼頭
現代名人:舒婷、林巧稚、馬約翰
周邊地區:演武大橋、廈門大學、漳州港等
周邊島嶼:嘉禾嶼、火燒嶼、大嶼、貓嶼等
島歌:鼓浪嶼之波
謝謝採納
㈥ 福建必去十大景點有哪些值得一去嗎
福建必去景點有鼓浪嶼、三坊七巷、永定土樓、武夷山、太姥山、泰寧大金湖、東山島、白水洋、東南花都花博園和湄洲島。都非常值得一去,下面我來介紹其中三個。
1、鼓浪嶼
位於福建省廈門市,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有鳥語花香,素有「海上花園」之譽。主要觀光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毓園、環島路、鼓浪石、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融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
龍岩地區共有著名的圓樓360座,著名的方樓4000多座。為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它以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被譽為「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築奇葩」,「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
㈦ 福建必去十大景點有哪些
福建必去十大景點有梵天寺、鼓浪嶼、海壇島、青雲山、石竹山、福州國家森林公園、福州熊貓世界、福州西湖、鼓山湧泉寺、三坊七巷,下面是對這些景點的詳細介紹:
1、梵天寺:
梵天寺位於大輪山南麓。為福建省最早佛教寺廟之一,與福州鼓山湧泉寺、莆田廣化寺、泉州開元寺、漳州南山寺連為福建沿海一線的名寺。在廈門與南普陀寺同為廈門著名的佛寺,同安梵天禪寺創建於隋代開皇元年,比廈門南普陀寺早300多年,比泉州開元寺早100多年。
乃八閩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其原名興教寺,有庵七十二所。宋熙寧二年(1069年)合為一區,賜名「梵天禪寺」。「大輪梵天」以其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被列入「廈門二十名景」。
10、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建國後的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
三坊七巷自晉、唐形成起,便是貴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國走向輝煌。區域內現存古民居約有270座,有159處被列入保護建築。
以沈葆楨故居、林覺民故居、嚴復故居等9處典型建築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築群,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福州中心城區的三坊七巷擁有38公頃的完整保護范圍。三坊七巷為國內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遺存之一,有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
㈧ 福建省有哪些旅遊景點
【 廈門 】
鼓浪嶼:在廈門的西面,隔海約700米處的一座小島,面積只有1.71平方公里,在這個小島上,濃蔭覆蓋,花香撲鼻,可以說是處處似公園,觸目皆佳景;在這個島上聽不到車馬喧囂,但卻隨時可以聽到悠揚的琴聲,因此又被譽稱為「音樂之島」。島上重要的勝景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等。
南普沱寺:位於廈門市區東南五老峰下,距市中心3公里,因地處我國佛教聖地普陀山之南,故稱南普陀寺。該寺始建於唐,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靖海候施琅重建,佔地3萬多平方米,現已有1千多年歷史。寺中的建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依山造勢,層層托高,兩廂鍾鼓樓、左側新建的慈善樓與右側普照樓左右對應,雄偉壯觀。
萬石岩:萬石岩,一座不高的山,由於受千百萬年風雨的侵蝕,山上怪石很多,形狀千姿百態。在萬石岩斗山上的萬石禪寺建在岩石上,規模不大,但精巧別致。在寺的山門前面有天然岩石形成的月池,寺後有四五塊大石,遮天蔽日。萬石岩里有一座植物園,這就是著名的廈門園林植物園。
集美:位於廈門市北部,距市區約17公里,面積為2.83平方公里,是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的故鄉。集美鎮有著名的集美學村、陳嘉庚故居、歸來堂、鰲園及長達2212米的高集海堤。
【 泉州 】
清源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省枕山面海的泉州市北郊1.5公里處,面積50多平方公里,包括清源山、九日山、靈山聖墓和西北洋西大景區,有「閩海蓬萊第一山」之美譽,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清源山四季如春,萬木競長,植物達千種以上。清源山風景區人文景觀眾多,有中外馳名的開元寺,是閩南規模最大的古剎,全寺佔地7萬平方米。
洛陽橋:又稱萬安橋,位於泉州市東北郊洛陽江入海處,故得名。是我國第一座海港大石橋,現橋長835米,寬7米,橋墩31座,石亭2座,明清重修碑記12座,橋南有忠惠祠,系紀念蔡襄造橋功勞而建。內有石碑,為蔡襄撰文書寫《萬安橋記》,橋北有昭惠祠,系奉祀護橋海神而立。
清凈寺:位於泉州市南塗門街,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伊斯蘭教寺院,全寺面積為2100平方米,寺門高20米,寬4.5米,穹頂尖拱形,由青白花崗岩砌成,系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禮拜寺的式樣而建,具有西亞阿拉伯伊斯蘭教的風格。
【 武夷山 】
武夷山: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的南部,有「奇秀甲東南」之美譽;景區以丹霞地貌為特色,有三十六峰,又有蜿蜒的九曲,徊旋與山間,故有「溪曲三三水,山環六六峰」之說。游武夷山既可乘竹筏沿九曲溪觀光,又可徒步登山探勝,二者也可以在溪游中互相結合。1999年12月,武夷山以「稀有、獨特、絕妙的自然美地帶,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和悠久的歷史文化遺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 福州 】
鼓山:位於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離市中心區約8公里,是福州市最著名的風景區。鼓山最高峰海拔925米,山上勝跡眾多,林壑幽美,引人入勝。鼓山的一大特點是摩崖題刻比比皆是,數量達300餘處,鼓山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當代,前後延續近千年,內容豐富,字體隸、行、草、楷俱全,是福建古代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點,堪稱福州碑林。鼓山的景點基本上是以湧泉寺為中心,分東西南北四路。東路有回龍閣、靈源洞、喝水岩、龍頭泉、白猿峽、水雲亭、聽水齋、甘露松等25景。想欣賞古人題刻的,就走東路,多集中的靈源洞、喝水岩一帶,幾無隙地。西路庵堂岩洞羅多,最著名的是達摩洞十八景(俗稱十八洞)。
石竹山:位於福州市南福清市西宏路鎮,緊靠鯉魚湖,是福建省著名的風景名勝,因山上石奇岩怪,竹松蒼翠,故得名。山上有石竹寺,寺內有大雄寶殿、文昌閣、觀音亭、石佛宮等建築,規模宏大。寺外景色秀麗,石竹山上有龜蛇石、小蓬萊、三重檐、青龍洞、通天洞、一線天、仙橋、紫雲塔等30多處天然美景。寺西有一座龍女岩,傳說為東海龍王 的公主化身,近鄰還有九鯉仙醉卧岩,一條長約丈許、寬約尺余的石條橫架其間,此即「天橋」勝景。寺東可俯視東張水庫,山水輝映,景物壯觀。
於山:位於福州市區東南五一廣場北側,戰國時期有於越族居住在此,故得名。於山有九仙觀等24景,現存萬歲寺、戚公祠、大士殿、定光塔以及自宋至近代的摩崖題刻百餘處。碑廊陳列有宋、元、明、清歷代碑刻。
福州西湖:位於福州市西北部湖濱路,處卧龍山下,因在福州之西,故名西湖,1914年辟為西湖公園。西湖公園系三個小島組成,分別由柳堤橋、飛虹橋、步雲橋、北閘橋連接而成。園內長堤卧波,垂柳夾道。悅虹橋東,有建於唐代的開化寺。
㈨ 福建旅遊景點有哪些
鼓浪嶼一日游參考:
景點推薦:【菽庄花園】(林爾嘉先生的私家園林及澳大利亞華僑胡友義收藏的鋼琴博物館),【日光岩】(鼓浪嶼最高點,有百鳥園,索道及鄭成功紀念館;
美食推薦:可以去龍頭路,吃一吃當地的小吃,魚丸、葉氏麻糍、面線糊、北仔餅、海礪煎、黃金肉鬆、鼓浪嶼餡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