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景點介紹
Ⅰ 青城山的景點有哪些,3個,描述一下 急急急
青城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稱「丈人山」,東距成都市68公里,處於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青城山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山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並於2000年同都江堰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8年汶川地震中青城山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Ⅱ 青城山風景區的景點
青城山的景點有:建福宮、上清宮、天師洞、月城湖、天然圖畫、圓明宮、三清殿、朝陽洞、五洞天、...... 上清宮是青城山位置最高的道觀。晉代始建,後廢,唐玄宗時重建,五代王衍時再建,明末毀。現存觀宇為清同治八年(1869年)至民國年間陸續重建。大殿祭祀三清。還有傳為麻姑浴丹處的麻姑池、八卦鴛鴦井,有楠木刻板《道德經》全文等珍貴文物。宮左玉皇坪據說是前蜀王衍行宮所在地。
Ⅲ 青城山風景描述
青城山(Mount Qingcheng) ,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球道教全真道聖地,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成都十景之一。[1]
青城山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東距成都市區68公里,處於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景區面積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閣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為前山和後山,群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2]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級,曲徑通幽,以幽潔取勝。景區內外,天師洞和圓明宮幽靜是青城山的一大特色。
Ⅳ 請給我介紹一下青城山的風景。
以「幽甲天下」而聞名遐邇的青城山,地處成都平原西北邊緣,距省會成都49公里,距雙流國際機場61公里,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級文明風景名勝區。
2000年11月29日,在澳大利亞凱恩斯召開的聯合國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上,批准青城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青城山自古就以優美的自然景觀和眾多的人文景觀馳譽中外。最高海拔2434米,平均氣溫15.2ºC。有36峰,8大洞,72小洞,108景,其間月城碧波、青城飛瀑、天然圖畫等景觀讓人浮想聯翩,流連忘返;三島奇峰、筆槽險道等更是奇中有險、險中有奇,令人嘆為觀止。
在公元前三世紀,青城山就被秦王朝冊封為國家祭祀的十八入山川聖地之一,青城山東漢末年,張陵在此創立道教,從此成為中國道教的發源地,山內有與自然相融合的道教宮觀十餘座,及各種風格造型的亭、橋、廊、坊、閣40多座,供遊人歇足賞景。
青城山還以自然生態的美,原始溝壑、古藤露爪的奇,為生態旅遊增添了無盡的情趣。有飛泉、五龍、神仙、紅岩四條深隧、蔥蘢、奇險的溝壑雄奇絕妙,峽谷棧道、淵潭水簾,靈谷飛瀑,岩穴石筍等自然景觀50多處,構成了一幅幅幻化無窮,令人神往的精美畫卷。
Ⅳ 四川青城山有那些景點
青城山它的主要風景名勝有:建福宮,始建於唐代,規模頗大。它建在丈人峰下,宮前有一條清溪,四周古木蔥蘢,環境
幽美。宋代詩人陸放翁曾寫詩贊頌。這座宮是游山的起點。
天然圖畫,是清光緒年間建造的一座閣。這里蒼岩壁立,綠樹交映,遊人至此,
如置身畫中,故將此建築名為「天然圖畫」。
天師洞,洞中有「天師」張道陵及其三十代孫「虛靖天師」像。現存殿宇建於清
末,規模宏偉,雕刻精緻,並有不少珍貴文物和古樹。附近有三島石、洗心池、
上天梯、一線天等名勝。
Ⅵ 青城山有哪些比較著名的景點
青城山風景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是中國首批公布的風景名勝區之專一,國家AAAAA級旅遊屬景區,距成都市區68公里,距都江堰市區16公里。
青城山靠岷山雪嶺,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環繞,狀若城廓;林深樹密,四季常綠;丹梯千級,曲徑通幽。全山以幽潔取勝,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景區大門前坐索道上觀音閣,再上山是上清宮,老君閣,觀音閣下走是景區外有圓明宮(圓明宮道家辟穀養生研修院,白雲觀,玉清宮景區,但圓明宮、白雲觀、玉清宮都不是在景區內。
Ⅶ 青城山的景點
青城山分前、後山。前山是青城山風景名勝區的主體部分,約15平方公里,景色優美,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景點有建福宮、天然圖畫、天師洞、朝陽洞、祖師殿、上清宮等;後山總面積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則寒氣逼人、夏天則涼爽無比,蔚為奇觀,主要景點有金壁天倉、聖母洞、山泉霧潭、白雲群洞、天橋奇景等。[2]
景區
青城山景區分為前山和後山兩部分。
前山景區
前山以常觀、上清宮為核心,宮觀相望。建福宮
青城山
青城山
、祖師殿、朝陽洞等人文景觀與金鞭岩、石筍峰、丈人山等自然風光彼此增色。主要景點為老君閣、月城湖、天師洞、上清宮、五洞天、仙履清涼、碧翠青城、天然圖畫、祖師殿、朝陽洞、圓明宮、建福宮。[2]
後山景區
青城後山距成都60公里,距都江堰市區20多公里,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與卧龍自然保護區相鄰,是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有"一山幽意論平分"之說。主要景點有金壁天倉、泰安古鎮、水晶溶洞、三潭霧泉(金娃娃沱)、龍隱峽棧道、雙泉水簾、百丈長橋、白雲群洞、天橋奇景等。於二十世紀90年代初正式開放。[2]
主要景點
天然圖畫
天然圖畫坊位於龍居山牌坊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閣,建於清光緒(公元1875~1909年)年間。這里風景優美,遊人到此彷彿置身畫中,故將其稱為「天然圖畫」。天然
青城山
青城山
圖畫位於建福宮與天師洞之間,海拔893米,兩峰夾峙。遊人至此,可見亭閣矗立於蒼崖立壁、綠蔭濃翠之間,如置身畫中。亭閣後是常有丹鶴成群,唳於山間的駐鶴庄;右有橫石卧於兩山之間的懸崖上,被稱為「天仙橋」,傳為仙人聚會游戲處。[6]
建福宮
建福宮坐落於丈人峰下。始建於建於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後經歷代多次修復,現僅存兩殿三院。現存建築為清代光緒年間(公元1888年)重建。現有大殿三重,分別奉祀道教名人和諸神,殿內柱上的394字的對聯,被贊為「青城一絕」。建福宮築於峭壁之下,氣度非凡。其左側是明慶府王妃遺址,西行一公里,即至岩石聳立,雲霧繚繞的「天然圖畫」。宋代詩人范成大曾在此為宋帝祈禱,皇帝特授名為「會慶建福宮」。詩人陸游有詩描寫當時的確良建福宮是「黃金篆書榜金門,夾道巨竹屯蒼雲。岩嶺劃若天地分,千柱眈眈在其垠」,觀宮內保存有古木假山、委心亭、明慶符王妃的梳妝台遺址,以及壁畫、楹聯等文物。[6]
祖師殿
祖師殿位於天師洞右後側山腰間,出天師洞過訪寧橋即到。祖師殿又名真武官,創建於唐代。唐代詩人杜光庭、薛昌,宋代張愈均在此隱居。唐睿宗的女兒玉真公主也曾在此修道,以求成仙。該殿環境幽靜,殿內在真武祖師、呂洞賓、鐵拐李等神仙塑像及八仙圖壁畫、詩文刻石等。[6]
朝陽洞
朝陽洞位於主峰老霄頂岩腳,洞口正對東方,深廣數丈,可容百人,傳為寧封丈人棲息處。清人黃雲鴿曾在此結茅而居,並撰聯曰:「天遙紅日近,地厭繹宮寬」。近代畫家徐悲鴻也曾在此撰聯:「空洞親迎光照耀,蒼崖時有鳳來儀」。[6]
老君閣
老君閣位於青城第一峰絕頂(即彭祖峰頂,或稱高台山、老霄頂),海拔高1260米,頂上原有呼應亭,取「登高一呼,眾山皆應」之意。20世紀80年代末改亭建閣。2008年「5.12」特大地震毀壞後,今重建閣高33米,共九層,下方上圓,層有八角,象徵天圓地方,太極八卦;外觀呈塔形,尖頂,中堆三圓寶,寓意天地人三才。閣內中空,庄嚴聳立太上老君坐蓮像,像高7.3米,連座台高10.37米。閣外露天台封基,用漢白玉石依勢而建,海漫欄檻、曲折遷回盤旋而上至閣頂。晴霽可眺覽岷邛青峨遠近數百里風光及天府平川數百里秀色,可謂集天下之壯觀也。[6]
重建以前老君閣造像,以徐悲鴻當年在青城的遺作《紫氣東來》(老
子跨青牛出關圖)為藍本,經許多學者、藝術家和鑒賞家精研,並由青城山道友繪制、塑造而成。老君像高十三米六,連牛身通高十六米。悉按古典建築規范,用鋼筋水泥澆鑄,精銅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自古及今!絕無僅有,乃融老子為古代思想家、哲學家及古老樸素唯物辯證相對論者之道教祖師光輝造像。老君閣建築群包括東華殿等處。其中東華殿的一百平方米,長五間,中祀東華帝君,左右龕分祀呂純陽及鍾離權。老君閣於一九九二年秋興建,歷時三載竣工.為八百里青城聖境,又創一宏偉奇觀。[6]
圓明宮
圓明宮,坐落在青城丈人山北木魚山的緩坡谷地。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因供奉圓明道母天尊而得名。宮內
有四重殿堂:前為靈祖殿,供奉靈官神像;二殿為老君殿,供奉太上老君;三殿為斗姆殿,斗姆即圓明道母天尊,為北斗眾星之母;後殿為三官殿,供奉天、地、水三官大帝,及全真道的呂祖、邱祖和重陽祖師。殿堂之間,各有庭院,宮內宮外,瑞草奇花,楠木成林,松竹繁茂,有即景聯雲:「栽竹栽松,竹隱鳳凰松隱鶴;培山培水,山藏虎豹水藏龍。」環境十分出靜宜人。圓明宮殿內設有道家辟穀養生研修院[6]
上清宮
上清宮位於青城山第一峰、距峰頂約500米的半坡上。上清宮始建於晉代,現存廟宇為清朝同治年間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宮門「上清宮」三字由蔣介石題寅。宮內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有老子塑像和《道德經》五千言木刻,還有麻姑池、鴛鴦井等傳說遺跡……上清宮後為老霄頂、建有呼應亭、是賞觀日出、神燈和雲海奇觀的絕佳地點。[6]
天師洞
天師洞洞中有「天師」張道陵及其三十代孫「虛靖天師」像。自建福宮北行兩公里即至青城主觀——天師洞。天師洞始建於隋朝大業年間,三面環山,一面臨澗,古樹參天,古分幽靜。現存殿宇建於清末,規模宏偉,雕刻精細,並有不少珍貴文物和古樹。相傳東漢末年張道陵曾在此講經傳道。觀內正殿為「三清殿」,殿後有黃帝祠和天師洞等古跡。天師洞右下角有一小殿,名三皇殿,內有軒轅、伏羲、神農石像。洞門前有一株古銀杏樹,高約50餘米,胸圍7.06米、直徑2.24米。據說乃張天師手植,樹齡已達1800餘年。[6]
1943年夏,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先生曾來青城山寫生。他在天師洞獨居一室,先後創作了屈原《九歌》中的插圖《國殤》、《山鬼》等多幅作品,送給青城道士的《奔馬》和《天馬》圖,已製成石刻陳列。[6]
泰安古鎮
泰安古鎮自古為扼成都一帶西入金川必經之驛道——「花坪老澤路」重要的重鎮。宋代設味江鎮,清代始依場後的古泰安寺,易名為泰安鎮。泰安寺即坐落於古鎮中央。古鎮里有很多飯店和旅店供遊客歇腳。[6]
五龍溝
五龍溝古稱蠻河溝,長約8公里,因傳說古時有五條神龍隱藏於溝中而得名。其中的景色有金娃娃沱,景色絕佳的龍隱峽棧道,石筍岩,迴音壁等。[6]
又一村
又一村
又一村
又一村位於五龍溝之上的桃花溪,得名於陸游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村中有二十多戶農家以發展旅遊業為主,是又一個爬山歇腳的好地方。其中桃花溪度假公園亦坐落於又一村。[6]
白雲洞
白雲索道從又一村上行到白雲古寨。白雲洞古為佛教徒精修之地。[6]
飛泉溝
飛泉溝古名冷凝溝,由泰安寺過黃鶴橋即至。水源出鎣華山南天門,納白雲洞古磨溝、觀音岩溝、響水溝,流入味江,全長10公里。其中又數「幽谷飛泉」、「百丈長橋」、「雙泉水簾」最為壯觀。[6]
百丈橋
百丈橋位於翠映湖與白雲古寨之間,飛泉溝中游,用木板鋪成曲橋,逆水而上,長約百餘米。兩岸老樹龍鍾,附生著草綠色的「木蘿莎」如薄紗飄舞。翠映湖:翠映湖是幾十米長的山間水潭,周圍景色秀麗。[6]
白雲古塞
白雲索道從又一村上行到白雲古寨。[6]
聖母洞
青城山聖母洞是一個天然沙頁岩溶洞,位於卦口山山腰,深藏在古木參天的密林中。聖母洞主洞長300餘米,支岔洞總長1000餘米,曲折迂迴,緩慢向上延伸。洞內冬暖夏涼,鍾乳石山遍布,奇岩怪石叢生,清泉潺潺,碧潭粼粼。[7]
趙公山
趙公山為青城山主峰,海拔2434米,人們青城山景區,其最高處是老君閣,也才1600多米,趙公山不僅僅在於景色優美,風光旖旎,寧靜靜寂,水的清澈溫柔,更有一個永恆的名字,有一個黃皮膚敬奉的財神趙公明財神爺祖廟。到了青城山不到趙公山,等於沒青城山。[6]
Ⅷ 青城山有哪些比較著名的景點啊
青城山風景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是中國首批公布的風景名勝區之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距成都市區68公里,距都江堰市區16公里。
青城山靠岷山雪嶺,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環繞,狀若城廓;林深樹密,四季常綠;丹梯千級,曲徑通幽。全山以幽潔取勝,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景區大門前坐索道上觀音閣,再上山是上清宮,老君閣,觀音閣下走是景區外有圓明宮(圓明宮道家辟穀養生研修院,白雲觀,玉清宮景區,但圓明宮、白雲觀、玉清宮都不是在景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