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同里景點介紹

同里景點介紹

發布時間: 2020-11-25 14:06:11

1. 同里古鎮有哪些景點

民居

同里鎮民居大多建於明清時代,充滿了江南水鄉小鎮古老文化的韻味。同里的建築大都貼水而築,臨水而建。因五湖環繞於外、一鎮包涵於中,因此鎮上的老百性幾乎擇水而居,為洗涮方便,鎮內家家戶戶都在臨水的一面建成石階,作為水河橋,既簡單又實用。也有人家搭建了伸向和面的小閣樓,並專門備好吊捅,隨時可以取水。在四五十年代,同里鎮內很多地方都有過街樓和過街棚。

磚雕是同里民宅的一大景觀,一般又分為繪畫與書發兩大類,其技法可分浮雕、深雕、透雕、堆雕等多種。現存磚雕大部分在舊宅和園林的門樓、照牆、脊飾等處,尤以大量的磚雕門樓為多。其中,以朱宅五鶴門樓最為狀觀,五隻雄鶴侍立盤旋,飄逸中顯露出一種仙風道骨,此門樓堪稱江南磚雕藝術之精品。木雕則以「崇本堂」、「嘉蔭堂」為最。
古橋

在古鎮,橋齡最長的、也是最古老的橋,要數思本橋了。它建於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雖經風雨侵襲,飽經風霜,至今仍巋然不動,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橋港上。而同里最小的橋該是坐落在環翠山莊荷花池上的獨步橋。此橋橋面總長不滿五尺,寬不過三尺,兩人相遇需側身而過,單孔拱橋,小巧玲瓏,堪稱一絕。同里歷史上出過很多進士舉人,而最能反映同里人勤奮好學的橋,則莫過於普安橋。普安橋又稱小東溪橋,初建於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在其西側石壁上,刻著一副十分引人注目的對聯,上聯是「一泓月色含規影」,下聯為「兩岸書聲接榜歌」。鎮上最富有神話色彩的古橋是富觀橋。在此橋的龍門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魚化石"的石雕。傳說這條鯉魚在三月桃花水發的時候,乘風破浪奮力跳躍,想跳過龍門脫去凡胎而進入仙界,可就在它奮力躍出水面的時候,橋上走來一為如花似玉的姑娘,鯉魚凡心一動,結果已跳過龍門的頭部變成了龍頭,而龍門外的半身仍舊保留了魚身。烏金橋坐落在鎮西北郊,是當年蘇州到同里的必經之路,也是古鎮的重要入口。中元橋又稱賭氣橋,是一座梁式三孔石橋。傳說以前有兩位財主,一有腿殘,一有眼殘。一天有腿殘的財主說會建石橋,到時另一位便可托他的福,扶著他的橋欄過橋了。有眼殘的一位不服氣,於是也蓋了一座中元橋,搶先比泰來橋早些落成,故老百姓稱它為「賭氣橋」。
南園茶社

南園茶社始建於清末,坐落於江南水鄉古鎮——同里鎮,位於鎮區最南端,歷史上著名的前八景之一—「南市曉煙」景緻之中,堪稱「江南第一茶樓」,與陳去病故居隔河相望。茶社的初名是「福安茶社」,建於清末初期,四開間門面,全部是傳統的磚木結構,門面是清代風格的木雕裝飾,上下兩層,總面積約400多平方米。茶社可以品嘗各種檔次的紅茶、綠茶、花茶,還供應熏青豆、羅卜乾等各種茶點。樓下輔麵店堂設有帳房和泡水用的「老虎灶」;樓上還有一個「曲苑班」,茶客可聆聽幾段江南絲竹、宣卷、評彈、戲曲、小調等曲子。
世界文化遺產 同里退思園

退思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同里鎮,它建築別具一格,充滿詩情畫意。使它成為漢族文化遺產中的一顆明珠。退思園始建於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園主任蘭生,字畹香,號南雲。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內閣學士周德潤彈劾任蘭生盤踞利津、營私肥已。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處分,旋因查所勛都不實,部議革職位。任蘭生落職回鄉,花十萬兩銀子建造宅園,取名退思。其弟任艾生哭兄詩有「題取退思期補過,平泉草木漫同看」之句,可見園名取《左傳》「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之意。退思園的設計者袁龍巧妙利用不到十畝面積,設計了坐春望月書樓、琴房、退思草堂、鬧紅一舸、眠雲亭等建築,它凝聚了漢族知識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勞和智慧,蘊涵了儒釋道等哲學、宗教思想及山水詩、畫等漢族傳統藝術,步移景異,令人流連。

退思園是清光緒年間(1885年),安徽兵備道任蘭生回歸故里後建造的一座私家花園,取《左傳》中「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之意而建造「退思園」,該園1887年完工,面積建築面積2800平方米,設計者名袁龍,同里畫家。退思園主要特點:一是布局小巧玲瓏,而不露富。佔地面積僅有9畝8分,建造時園主不講究園林的氣勢與氣魄,以詩文造園,追求園林的神韻與詩意,各類建築布局力求精緻與玲瓏,品味清淡與素樸;二是採用橫向建築,風格獨特。一改以往園林都是縱向的結構,而變為向橫里建造,由四組不同風格的建築群組成,自西向東,分廳堂、內宅、中庭、花園;三是亭台樓閣齊全,集古典園林之精華。退思園有「三株、三絕、三珍」,亭、台、樓、閣、廊、坊、橋、榭、堂、房、軒,一應俱全,她以寫意山水的高超藝術手法,蘊含濃厚的漢族傳統思想文化內涵,展示東方文明的造園藝術典範。實為漢民族的無價藝術瑰寶。 ——信息來源於小鎮微報

2. 同里古鎮的主要景點

明清街
明清街是古鎮重要商業街之一。1996年始闢建「明清一條街」,街長160餘米,為明清建築風格,較完整保留了江南特有的上街、下街,兩街道平行的格局。入口「清明遺風」匾額由費孝通副會長題書。 耕樂堂
耕樂堂,位於西柳圩,陸家埭中段,朝東面河,系明代處士朱祥所建,由時任南京國子監學正里人莫旦撰文作記。朱祥,字廷瑞,號耕樂。堂名取其號。 吳江同里濕地公園
吳江同里濕地公園,位於吳江區同里鎮東北部。東南與著名的江南水鄉古鎮周庄為鄰,西與千年文明古鎮同里相連,北面和南面傍依澄湖和白蜆湖,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同里與周庄旅遊線路的必經之地。園內已初步建成水杉林、池杉林、枇杷園、香樟園、銀杏園、桃園、葯草園、翠梨園、竹林園、苗圃、魚塘等旅遊觀光區。 紹鏊紀念館
紹鏊紀念館座落在同里鎮富觀街35號,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布展面積400平方米,紀念館以弘揚王紹鏊精神為主題,以王紹鏊革命戰斗的一生為主線,通過實物、繪畫、圖片等手段再現王紹鏊同志生前的光輝業績。其中,一樓為專館,陳列有關王紹鏊文獻、實物、圖片、文字等,內容共分十二個部分,分別展示了王紹鏊同志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經歷。 松石悟園
松石悟園,簡稱「悟園」,即「同里鎮松屏石展館」所在地,古鎮區石皮弄中,毗鄰吉利、太平、長慶三橋,與珍珠塔景區一牆之隔,由富觀橋南行百步即抵。
全園佔地1600平方米。園名出於收藏者的詩:石皮弄中石破石皮呈天書,吾心靜處吾悟吾心得菩提。以破譯天書,感悟人生為展館之旨要,故謂「悟園」。 陳去病故居
陳去病故居是一處古樸平常的清代居名,佔地一千三百六十四點平方米,門楣上方原有「孝友舊業」匾額,進門見有半亭、家祠舊跡,百尺樓、浩歌堂等建築。浩歌堂面闊三間,1920年此屋落成時,陳去病適閱香山的「浩歌行」,欣然神會,將新屋取名為「浩歌堂」。浩歌堂是陳去病會客之所,堂中原懸有「女宗共仰」及「浩歌堂」橫匾。「女宗共仰」匾系孫中山先生褒揚陳去病之母倪老夫人「鞠育教誨,以致於成」而親筆所題。百尺樓是陳去病藏書和寫作的地方,一樓一底,十分簡朴。他所編著的《百尺樓叢書》,即以此樓而定名。 羅星洲
羅星洲,是一塊集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的聖地,位於同里鎮東,是浮現在湖面上的一個小島,只須乘小船前往數分鍾便抵達。沿途可欣賞同里湖水鄉景色。 南園茶社
南園茶社位於鎮區最南端,歷史上著名的前八景之一—「南市曉煙」景緻之中,與陳去病故居隔河相望。茶社的初名是「福安茶社」,建於清末初期,四開間門面,全部是傳統的磚木結構,門面是清代風格的木雕裝飾,上下兩層,總面積約400多平方米。 崇本堂
崇本堂位於富觀街長慶橋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築,東與嘉蔭堂隔河相望,西與長慶橋等三橋相連。崇本堂的主人叫錢幼琴,同里人,於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購買顧氏「西宅別業」部分舊宅後翻建而成。整個建築群體沿中軸線向縱深發展,共五進,由門廳、正廳、前樓、後樓、廚房等組成,該堂雖不足一畝,建築體量不大,但非常緊湊和精緻。 嘉蔭堂
嘉蔭堂,位於竹行街尤家弄口,建於民國初年,有四進,門窗梁棟皆雕刻精美。房主柳炳南,北厙人,先於蘆墟開設油坊,發跡後遷於同里營建宅第,共耗白銀貳萬兩。與著名愛國詩人柳亞子先生同宗。
嘉蔭堂主建築系仿明代結構,俗稱「紗帽廳」。因梁頭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故名。該庭院高大寬敞,肅穆莊重。五架梁兩側中心刻有「八駿圖」,梁兩端刻有「鳳穿牡丹」。梁底則刻有「稱心如意」、「必定高中」等圖案。更為罕見的是「紗帽翅」(即梁頭棹木)上刻有《三國演義》中的「古城會、三英戰呂布」等八幅戲文透雕,形象逼真,呼之欲出。這組透雕已被《中國戲曲志·蘇州分卷》收錄。 三橋
三橋是指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太平橋,跨於東柳、漆字兩圩。橋為梁式。吉利橋跨漆字、兩圩,處太平橋、長慶橋中間。橋型為拱形橋,橋之南北兩側都有橋聯。長慶橋,俗名謝家橋,跨東柳、兩圩,舊名福建橋,又稱廣利橋。 退思園
退思園,建於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退思園布局獨特,亭、台、樓、閣、廊、坊、橋、榭、廳、堂、房、軒一應俱全,並以池為中心,諸建築如浮水上。
內宅建有十樓十底南北兩幢樓,以園主字型大小名為畹薌樓,是園主與家眷起居之處。樓與樓之間由「走馬樓」迴廊貫通,南北一式落地長窗,五樓屋底掛落欄檻,檐廊相接,典雅明敞。復廊東西兩側各設樓梯,雨天不走水路,晴天又可遮陽,又為主僕上下時避讓。畹薌樓下另設下房數間,供侍者居用。內宅為園主居住及藏寶重地,因此內宅兩側石庫門均用清水方磚砌成,以防火防盜。磚木結構的封火門,據說在同里的明清建築中,僅此兩扇尚屬原物,其餘都為近世復制。 以上資料來源:

3. 到蘇州同里古鎮有什麼好玩的簡介一下。。。

位於太湖之抄畔,古運河之東襲,古鎮四面環水,風景優美,鎮區被川字形的15條小河分隔成七個小島,而49座古橋又將小島串為一個整體。各類建築依水而立,是江蘇省保存最為完整的水鄉古鎮。同里古鎮清麗古樸,物豐富庶,人傑地靈,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美譽。它的主要特色是:水多、橋多,明清建築多,名人雅士多,主要景點可以概括為「一園」、「二堂」、「三橋」。其中,退思園已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同里古鎮的明清建築中,既有莊重古樸多達九進的深宅大院,又有小巧玲瓏的宅園及精雕的華麗宅第,共同塑造了這座江南小鎮莊重、華麗、精巧的人文景觀

4. 同里古鎮旅遊景點

同里古城古鎮旅遊景點非常好,我們直接去遊玩,直接去就可以了,我們都很喜歡那個地方,同里古鎮旅遊店

5. 同里古鎮的介紹

同里古鎮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位於太湖之畔,緊靠市府所在地,自宋代建鎮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鎮區內始建於明清兩代的花園、寺觀、宅第和名人故居有數百處,「川」字形的15條小河分隔成七個小島,而49座古橋又將其連成一體,以「小橋、流水、人家」著稱。同里古鎮1980年被列為國家太湖風景區景點之一,1982年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鎮,著名景點「退思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10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1。

6. 同里古鎮有哪些好玩景點

同里古鎮好玩的景點有:

1.退思園:退思園僅佔地九畝八分,既簡朴無華,又素靜淡雅,具有晚清江南園林建築風格。園內布局獨特,亭、台、樓、閣、廊、坊、橋、榭、廳、堂、房、軒一應俱全,並以池為中心,諸建築如浮水上。周末開放的園中夜花園景色別致,不容錯過。

2:三橋:三橋是同里橋中之寶,分別建於明、清兩代,呈「品」字型,跨於三河交匯處,自然形成環行街道。沿河青石駁岸,岸邊和歡、女貞臨波倒映,兩岸築有花石欄。河中船來船去、橋上人來人往,是同里古鎮一道獨特的風景。

3:崇本堂:崇本堂最吸引人的是各種雕刻。如果把同里比作是一座古建築的博物館的話,那麼崇本堂就是這座博物館中一件雕刻精緻的藝術品,其精湛的技藝和深刻的內涵,讓每一位遊人贊嘆不已。

4:嘉蔭堂:嘉蔭堂,位於竹行街尤家弄口,建於民國初年,有四進,門窗梁棟皆雕刻精美。嘉蔭堂主建築系仿明代結構,俗稱「紗帽廳」。因梁頭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故名。

7. 同里有哪些著名的風光詳細介紹

靜思園。
園中建築沿襲蘇州古典園林文脈。奇石館陳列著大量靈璧石,尤其「 慶雲峰」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其佔地一百多畝。園中建築小巧別致,有鶴亭橋、小垂虹、靜遠堂、天香書屋、龐山草堂、蘇門磚雕和盆景園、歷代科學家碑廊、詠石詩廊等景點。「慶雲峰」高逾九米,重一百三十六噸,創靈璧石基尼斯之最記錄。此園為民營企業家陳金根先生之私家園林,始建於1993年,歷時10年建成,園名「靜思」乃寧靜思遠之意。靜思園建築沿襲蘇州古典園林文脈,開拓創新。既有蘇州園林的小巧別致,又有皇家園林的宏大氣派。九曲迴廊,湖光山色,亭台樓閣,水榭石舫,假山奇石,曲徑通幽。園內著名景點有鶴亭橋、小垂虹、靜遠堂、天香書屋、龐山草堂、蘇門磚雕和盆景園、歷代科學家碑廊、詠石碑廊等。600餘平方米的「奇石館」內陳列著大量靈璧奇石,著名的「慶雲峰」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
退思園。
退思園始建於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園主任蘭生,字畹香,號南雲。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內閣學士周德潤彈劾任蘭生盤踞利津、營私肥已。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處分,旋因查所勛都不實,部議革職位。任蘭生落職回鄉,花十萬兩銀子建造宅園,取名退思。其弟任艾生哭兄詩有「題取退思期補過,平泉草木漫同看」之句,可見園名取《左傳》「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之意。退思園的設計者袁龍巧妙利用不到十畝面積,設計了坐春望月書樓、琴房、退思草堂、鬧紅一舸、眠雲亭等建築,它凝聚了漢族知識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勞和智慧,蘊涵了儒釋道等哲學、宗教思想及山水詩、畫等漢族傳統藝術,步移景異,令人流連。
同里明清街。
同里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典型江南地區漢族水鄉風格的古鎮。同里舊稱「富土」。唐初改為「銅里」,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里」。同里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7個小島,由49座橋連接。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

8. 急需蘇州同里古鎮的介紹!

網路上就有啊!現在同里算是比較好玩的了,個人感覺比周庄等都好玩!

同里鎮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東北,距上海80千米,距蘇州20千米,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典型水鄉風格的古鎮。同里舊稱「富土」。唐初改為「銅里」。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里」。同里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7個小島,由49座橋連接。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它以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贏得「東方小威尼斯」的美譽。
同里隸屬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位於太湖之濱,京杭大運河畔,緊靠市府所在地,緊依上海、蘇州、杭州中國南方三大著名城市,地處江蘇、浙江、上海兩省一市交會的金三角地區,是中國沿海和長江三角洲對外開放的中心區域。全鎮總面積為133.15平方公里,人口5.5萬。
同里以「醇正水鄉,舊時江南」的特色聞名於海內外,1980年被列為國家太湖風景區景點之一,1982年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鎮,著名景點「退思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10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它像一顆珍珠鑲嵌在同里、葉澤、南星、龐山、九里5個湖泊之中。鎮區被川字形的河道及縱橫交叉的支流分割成7個小島,由於同里處於澤國河網之中,歷史上交通不便而少有兵燹之災,古建築保存較多,是江蘇省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水鄉古鎮之一。因水成園,家家連水,戶戶通船,構成層次錯落有致的優美畫卷。自古以來,詩人墨客對此贊美不絕。

9. 同里景點有哪些

同里的景點
1.退思園:退思園佔地僅九畝八分,既簡朴無華,又素靜淡雅,具晚清江南園林建築風格。退思園布局獨特,亭、台、樓、閣、廊、坊、橋、榭、廳、堂、房、軒一應俱全,並以池為中心,諸建築如浮水上。格局緊湊自然,結合植物配置,點綴四時景色,給人以清澈、幽靜、明朗之感。
2.嘉蔭堂:嘉蔭堂位於竹行街尤家弄口,建於民國初年,有四進,門窗梁棟皆雕刻精美。招牌橋崇本堂位於富觀街長慶橋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築,東與嘉蔭堂隔河相望,西與長慶橋等三橋相連,整齊的石駁岸護衛著這座古樸的宅第。

10. 蘇州市同里古鎮景區簡介

5、耕樂堂,位於西柳圩,陸家埭中段,朝東面河,系明代處士朱祥所建,由時任南京國子監學正里人莫旦撰文作記。朱祥,字廷瑞,號耕樂。堂名取其號。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