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聖家族大教堂景點介紹

聖家族大教堂景點介紹

發布時間: 2021-01-02 06:34:45

Ⅰ 聖家族大教堂的參觀信息

聖家堂附近的復地鐵有巴制塞羅那地鐵2號線、5號線的聖家堂站。公交有19、33、34、43、44、50、51、B20和B24。

開放時間如下: 11月至2月:早9點至晚6點; 3月:早9點至晚7點; 4月至9月:早9點至晚8點; 10月:早9點至晚7點; 聖家堂的基礎門票為15歐元,帶導游游覽的門票為24歐元。 遊客可以參觀中殿、地下聖壇、博物館、商店和受難、誕生立面上的高塔。遊客需要通過搭乘電梯以登上塔頂,受難立面的高塔下行使用電梯,誕生立面的高塔下行需要藉助螺旋樓梯。

Ⅱ 神聖家族大教堂的詳細資料

教堂雕塑大小與真實模特兒一致(資料圖片)

聖家族大教堂,又譯作「神聖家族教堂」、簡稱為「聖家堂」,堪稱上帝的建築,它是西班牙建築大師安東尼奧·高迪的畢生代表作。

奉獻給勞動者的守護神——聖約瑟夫的聖家堂,於1884年以新哥特式風格在巴塞羅那市計劃區的東北邊啟建。翌年由高迪接手,高迪生前的最後40年歲月幾乎都投注在教堂工程上,不但做了模型研究,甚至藉由鏡子反射來觀測效果,就連外觀上的雕像都是依真實模特兒來雕塑。這座在創意和野心上都屬龐大工程的教堂雖至今仍未完工,但光是這95米長、60米寬,估計可容納萬名信徒的內堂規模,就足以撼動人心。

教堂共計有18座高塔,東、西、南側的「誕生立面」、「復活立面」、「榮耀立面」,目前只完成前兩道。描述基督降生的「誕生立面」出自高迪之手,連同北面後龕的牆壁於1912年完成;描寫耶穌與十二門徒最後晚餐的「復活立面」,線條簡潔的巨大雕塑則是約瑟夫·薩巴拉奇斯於1990年完成的作品,耶穌赴場一景中的士兵形像,是參考米拉之家屋頂的雕塑所創。

教堂內有電梯直達112米高的塔頂,在此遊客可將巴塞羅那市容收入眼底。地下室為一間小小的博物館,展出聖家堂的藍圖、模型,也能看到高迪為「誕生立面」所作的素描、石膏模型,這些能讓遊客更多體會他為求逼真所付出的心血。

根據保守估計,聖家堂還需要200年的時間才能完工。這一天會不會到來甚至還是個未知數,不過巴塞羅那人仍驕傲視之,滿心期待21世紀即將完成的「榮耀立面」。聖家堂深獲民心的昂然豐彩,非得親眼一睹,否則無以領受深刻的悸動。

Ⅲ 聖家族大教堂是誰建造設計的

聖家族來大教堂,這座象徵主義風格自的教堂始建於1882年,最初是由安東尼·高迪開始設計建造的。高迪受到中世紀宗教的啟迪,把其一生奉獻給了這項工程,他給後繼者留下的巨大的挑戰,這座教堂長110米,高45米,有三個立面,東面代表基督的誕生,西面代表基督受難與死亡,南面象徵上帝榮耀的立面是其中最大的一個,每一面均有四座高塔,共12座,獻給十二使徒,名有100米高。教堂還有四座雄偉的鍾樓,每一座獻給一位《福音書》作者,還有兩個巨大的圓形拱頂,分別獻給聖母和基督,後者高達170米,教堂地基面採用了哥特式古羅馬教堂的長方形交叉通道,五個正廳由交叉通道相連接,並通向另外三間正廳、半圓室和迴廊。大師通過這種設計旨在追求一種具有震撼力的垂直感,和天與地之間及神與人之間的交匯點。教堂外形十分獨特,滿是精美的雕刻,但由於負責設計的天才建築師高迪,在未完成整項工程之前便去世,所以教堂至今仍未完工。

Ⅳ 聖家族大教堂的建設歷史

在教堂漫長的建造過程中,高迪曾說過這樣的話:「我的客戶(上帝)並不著急」。 當高迪於1926年去世時,大教堂的完成度大概在15%到25%之間。 在高迪死後,建築由首席建築師蘇格拉內(Domènec Sugrañes i Gras)主持,直到被1936年的西班牙內戰打斷。
部分未完成的建築、高迪設計的模型和設計工作室在內戰期間被毀壞。現在的設計則是基於被大火損壞的原設計和部分現代的改進設計重構而來的。自1940年以來建築師弗朗塞斯科·金塔納(Francesc Quintana)、普伊格(Isidre Puig Boada)、路易斯·博奈特(Lluís Bonet i Gari)和弗朗塞斯科·卡多內(Francesc Cardoner)依次接手了工作。 現任負責人是路易斯·博奈特之子喬迪·博奈特(Jordi Bonet i Armengol),自八十年代起在建築和設計過程中引入了計算機。巴塞羅那當地人喬迪·法利(Jordi Fauli)於2012年接手成為首席建築師。
聖家族大教堂的建設沒有任何政府和官方的教會的資金支持,最初的建設得益於個人捐贈。 現在門票收入也是建設的資金來源。 首席建築師喬迪·法利於2015年10月宣布70%的建設已經完成,建設已經進入了開工建設6座高塔的最後階段。高塔和教堂的大部分結構將於2026年,高迪逝世的100周年紀念之時完工; 裝飾工作將於2030或2032年完工。遊客門票為15-20歐元,以支撐每年2500萬歐元的建築預算。
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加速了教堂的建設進程。現有的科技可讓石料在工地外,由計算機控制的鑽機打磨成形,而不必像上世紀一樣手工打磨石料。
2013年起,西班牙高速鐵路在聖家族大教堂地下的一條穿過巴塞羅那市中心的隧道中開始運行。
這條飽受爭議的隧道於2010年3月開始修建。西班牙工程部(Ministerio de Fomento)聲稱隧道的修建不會為教堂帶來風險。聖家堂的工程師和建築師們則表示反對,認為無法保證隧道不會影響教堂的穩定性。教堂委員會曾組織反對高鐵建設但並未成功。 2013年1月8日這一隧道正式投入使用,隧道內的軌道採用了將鐵軌嵌入彈性材料的工藝以抑制震動。

Ⅳ 聖家族大教堂的建築設計

高迪最初計劃建造18座高塔,按照高度上升的順序依次是十二門徒、瑪利亞、聖經四福音書的作者和最高的耶穌基督。截至2010年,對應誕生立面四門徒和受難立面四門徒的八座高塔已經建成。
四福音書作者對應的高塔將會立有他們各自的象徵雕塑:公牛(路加)、天使(馬太)、鷹(約翰)和獅子(馬可)。中央的耶穌高塔上將立有一個巨大的十字架;由於高迪認為自己的作品不能超越神明的創造,塔總高(170米)比巴塞羅那的蒙特惠奇山低一米。較低的高塔上則立著成捆的小麥、聖餐杯和葡萄,象徵聖餐禮。
高塔的完工將會使聖家族大教堂成為世界上最高的教堂。 聖家族大教堂共有三個立面:面向東方的「誕生立面」、面向西方的「受難立面」和面向南方還未完工的「榮耀立面」。誕生立面早在1935年教堂施工中斷前就已完工,受高迪風格的感染最為直接。 受難立面則是按照高迪1917年的設計構想建造的,於1954年在簡要的規劃基礎上動工,後於1976年完工。受難立面的整體特徵簡朴而飽經風霜,塔頂的十字架上的耶穌受難像形象憔悴。這些飽受爭議的設計來自雕塑家約瑟·蘇維拉齊斯(Josep Maria Subirachs)。 榮耀立面的建造始於2002年,將會是三個立面里最大、最有紀念意義的一個,主要象徵的是耶穌升天。立面同樣也會描繪諸如地獄、煉獄等場景,還會包括七宗罪和七美德等元素。 誕生立面 於1894至1930年間建造的誕生立面是首個完成的立面。 著重展現耶穌降生的內容,並裝飾有不少令人聯想到生命的元素。受高迪的自然主義風格影響,雕刻作品大量採用了自然景觀和圖像,各自都表現著自己的特質。例如,三條門廊被兩根立柱分開,立柱下分別有一隻海龜、一隻陸龜,各自象徵海洋和陸地,同時有因為各自的始終不變就又成了時間的象徵。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位於立面兩側的變色龍,象徵著變化。
立面朝向東北太陽升起的方向——象徵耶穌的誕生。立面分為三個門廊,各自代表一個神學三德(有信、有望、有愛)。有愛門廊上雕有生命之樹。該立面上的四座高塔分別對應一個門徒(馬提亞、巴拿巴、猶達和西門)。
高迪選擇這個立面來為整個教堂的架構和裝飾定型。他很清楚自己等不到教堂完工的那天,因此必須要為後人留下可參考的藝術和建築方面的樣例。 他選擇這一立面首先進行建造的原因是,這一立面對公眾最有吸引力,最貼近大眾。他認為如果從受難立面開始建造,會給人無情、赤裸的感覺,這樣在誕生立面開始建造之前人們就會對其敬而遠之。 受難立面 與裝飾豐富的誕生立面相比,受難立面更為樸素簡單,由大量光禿禿的石頭組成,上刻有醒目的直線,與骨架上的骨骼相仿。為展現耶穌的受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折磨,立面旨在描繪人的罪過。立面的建造基於高迪留給後人的設計圖紙和指導,開始自1954年。 立面的高塔在1976年完工,1987年在約瑟·蘇維拉齊斯的帶領下一隊雕塑家開始對其上的諸多場景和細節展開雕刻。他們的目標是通過剛硬的表現形式引發出極富表現力的效果。高迪的設計意圖是為了讓立面將恐懼感帶給參觀者。通過「破壞」弧線、「切斷」立柱,憑借明暗配合,進一步展現耶穌受難的深重與殘忍。
朝向日落的方向——象徵、暗示耶穌的死亡,受難立面由六根傾斜的紅杉樹般的巨大立柱支撐,上端則是由八根骨頭型支柱組成的金字塔狀的三角楣飾,最頂端是十字架和荊棘編成的冠冕。四座高塔分別代表一個門徒(雅各、多馬、腓力和巴多羅買)。與誕生立面相仿,受難立面有三個門廊,各自代表三德中的一個。
立面上雕刻的場景可分為三個階段,呈「S」型排列,展現的是耶穌的「苦路」。最低的一層來自於耶穌受難前夜,中間層描述的是耶穌受難當天,第三層描述的則是耶穌的埋葬和復活。連接代表多馬和巴多羅買的兩座高塔的,是象徵耶穌升天的銅像。 榮耀立面 最大型最引人注目的榮耀立面自2002年開始修建。榮耀立面將會成為三個立面中的主立面,從這個裡面可以直接進入中殿。立面展現耶穌成神升天的經歷:死亡、最後的審判和榮耀,而地獄則是留給那些違背上帝旨意的人的。意識到自己等不到教堂完工的那天,高迪製作了教堂模型,該模型在1936年被摧毀,但模型的碎片為立面的建造提供了基礎。該立面的建設將會涉及拆除教堂南方街道上的街區。榮耀立面的階梯將會接續從街道原址建造的有象徵地獄和罪惡的裝飾的地下通路。立面的門廊將會立有七個石柱,象徵屬靈的恩賜。立柱底端會有七宗罪的象徵物,頂端則會有七美德的象徵物。 聖家堂的設計為拉丁十字架式,內有五條走廊。中殿的拱頂高達45米,側殿拱頂高30米。十字型翼部有三條走廊。立柱間隔7.5米。半圓形後殿的立柱,由於基於比利亞爾的設計間隔稍有不同,部分立柱的設計在迴廊中進行了過渡調整,使得平面圖上立柱的分布呈馬蹄鐵形。十字架構的匯聚處是四根斑岩立柱,支撐起了巨大的雙曲面結構,周圍則還有十二個圍成環形的雙曲面(仍在建設)。聖家堂中央的弧頂高達60米,半圓形後殿上另有一個高至75米的雙曲面穹頂。高迪的設計意圖是讓站在主入口的參觀者能夠直接看到中殿、十字和後殿的拱頂;所以拱頂的高度依次升高。

內部的立柱是高迪獨特的設計作品。除了分叉以進一步支撐重量,它們千變萬化的表面紋理是多種幾何圖形拼合的結果。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是基底方形的立柱隨著高度的升高變成了八邊形,接著又成了六邊形,最後變化成了圓形,這是螺旋狀立柱三維拼合的產物。
教堂內部各種構造的面都不是平面,內部裝飾全面而豐富,多數的抽象形狀由平滑的曲線和鋸齒狀的節點組合而成。即便是細節層面的設計,例如樓梯的鐵欄桿也經過了富有曲線美的加工。
高迪巧妙地利用了光效增強了聖家族大教堂的感染力與庄嚴感。他曾說色彩是生命的動人之處,這也正是聖家堂表現出的獨有特質。高塔和屋頂的許多畫龍點睛的細小元素等等,是由威尼斯琉璃做成的馬賽克,並塗以異彩紛呈的釉飾。內部的光影效果,除去各種各樣的石料等建築材料的輝映外,還因有不少象徵性的裝飾,例如彩色玻璃等等。 管風琴 2010年,教堂內殿安裝了管風琴。 管風琴有26個音栓(1492個音管),2個手鍵和1個腳踏板。
為了克服教堂的建築設計和規模大帶來的獨有的聲學挑戰,教堂內部的其他地點還會額外加裝幾座管風琴,這幾座管風琴既可以單獨(藉助各自的控制台)也可以同時(藉助一個可移動的控制台)演奏,全部完工時約有8000個音管。

Ⅵ 誰知道「聖家族大教堂」設計者的其它作品以及設計者的具體資料

設計者是安東尼奧·高迪(Antonio Gaudi Cornet,1852-1926),西班牙建築師,塑性建築流派的代表人物,屬於新藝術建築風格。高迪曾就學於巴塞羅那省立建築學校,畢業後初期作品近似華麗的維多利亞式,後採用歷史風格,屬哥特復興的主流。高迪最早接受的主要委託項目是完成巴塞羅那的神聖家族教堂(也稱聖家族教堂,1883—目前仍在建設中),這是一座極有個性和感染力的建築物(高迪去世時僅完成一個耳堂和四個塔樓之一),米拉公寓,巴特羅公寓(又稱巴特羅之家),吉埃爾禮拜堂和古埃爾公園。·四、高迪主要作品
早期作品——東方風格
科米亞隨性屋 比森斯之家(又譯維森斯住宅) 古埃爾之家 古埃爾館 ·
哥特主義及現代主義風格作品
特瑞莎學院 阿斯托爾加主教堂 博丁內斯之家 古埃爾酒窖 卡爾韋特之家 貝列斯瓜爾特之家 馬略卡大教堂
自然主義作品
古埃爾公園,米拉萊斯之門,科洛尼亞小教堂,巴特羅之家,米拉之家(又譯米拉公寓、亦被稱為採石場) 神聖家族教堂
沒有執行的設計圖:紐約飯店

Ⅶ 這是聖家族大教堂圖片 寫觀後感

神聖家族大教堂,來簡稱聖家族教堂,是源高迪最為著名的作品。他將自己畢生的才華和靈感完全傾注於這座偉大的教堂,使之成為教堂建築史上最偉大,獨一無二的傑作。在歐洲旅行過的都知道,隨便哪一個城市,都會有一座或華麗,或雄偉,或偉岸,或精緻的教堂,某種程度上,它們或多或少的具有非常相似的氣質。而聖家族教堂,是個與眾不同的大特例!它的復雜曲線,它的變幻莫測,它的懾人心魄,它的巧奪天工,是永遠找不到另外一座可以媲美的建築的。所以,來西班牙,來巴塞羅那,一定要來看看這座教堂。

安東尼奧.高迪,終生未娶,為了聖家族大教堂,他貢獻了43年,後來直接住在教堂的工地,直到1926年被一輛車撞倒後去世。當時他衣衫破舊,路人還以為是流浪漢,後來發現竟然是高迪後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把他安葬在他未完成的聖家族教堂地下。

這座教堂動工於1884年,建了126年,至今仍然在建造過程中,預計在2030年方可完成,但是根據西班牙的工程進度和剩下的工程內容,我估計是不大可能准時完成的。在你遠眺巴塞羅那的時候,它很容易就會映入你的眼簾,下圖中右邊好幾個尖尖頂的建築就是了。它就像從地上冒出來的一般,俯視群雄。

Ⅷ 聖家族大教堂的文化價值

復雜形體建築由於其獨特的形式、較高的藝術價值在一些紀念性的建築中為建築師及參版觀者所推崇。作為復權雜性體建築,聖家族大教堂的建造雖然持續了一百多年,中途停工多次,主建築師也換了近十輪,但最後的建成效果卻高度符合高迪設計的原貌,並沒有因其形體的特殊性出現設計過程和建造過程的脫節。這對於建造當代的復雜性體建築來說,有著相當的參考價值。此外,聖家族大教堂的建造時間長久,其建造的歷史與技術發展的歷史幾乎同步,許多新技術的運用都體現到了它的建造中,這使得聖家族大教堂成為了一個比較分析不同時期技術方面異同的難能可貴的例子,對於建造當代復雜性體建築有重要意義。
聖家族大教堂的造型奇特,最與眾不同的是教堂大門所對應的三個立面,建築風格截然相反,而每種風格又與傳統教堂的大門完全不同。這種完全不同甚至怪異的建築風格統一地表現在歷來嚴肅和教條的教堂建築上,並且在漫長的歷史中保留下來未見有教徒們的異議,這本身就令人不可思議。從其整體設計和裝飾手法而言,已經突破了傳統的宗教建築設計規范。強烈的藝術慾望通過宗教建築顯示出來,結果產生了一種不倫不類的怪異形式。聖家堂成了一個起先河作用的傑作,並以獨具一格的姿態聞名於世。

Ⅸ 高迪創作聖家族大教堂的文化時代背景

聖家族大教堂是西班牙建築大師安東尼奧·高迪的畢生代表作。它位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的巴塞羅那市區中心,始建於1882年,目前仍在修建中。官方預計2050年竣工。
建立教堂的目的在於使其成為維護社會秩序的精神支柱,同時也是城市社會活動中心,原計劃不僅有教堂還有相應的學校、工廠、會議廳等等。教堂的位置在城市規劃中非常重要,是巴塞羅那的標志性建築。教堂最初被命名貧民教堂,曾一度改稱新教堂,最後決定取名神聖家族教堂,可見其重視的程度。
奉獻給勞動者的守護神——聖約瑟夫的聖家堂,於1884年以新哥特式風格在都市計劃區的東北邊啟建。翌年由高迪接手,生前的最後四十年歲月幾乎都投注在教堂工程上,不但做了模型研究,甚至籍由鏡子反射來觀測效果,就連外觀上的雕像都是依真實模特兒來雕塑。這座在創意和野心上都屬龐大工程的教堂雖至今仍未完工,但光是這95米長、60米寬,估計可容納萬名信徒的規模,就足以撼動人心。
當羅馬教皇利奧十三世宣布支持建築這一教堂時,巴塞羅那人馬上便喜歡上這座教堂,也愛上它的建築師高迪了。1926年6月10日,巴塞羅那舉行有軌電車通車典禮,全城喜氣洋洋。裝飾著彩旗、鮮花的電車在歡快的樂曲聲和雷鳴般的掌聲中開動了……突然,電車把一位老人撞倒了!
起初,沒有人知道他就是高迪。他穿著寒酸,形容枯槁,人們以為這個糟老頭子只是個乞丐罷了。他被送到醫院後不久就斷了氣。還多虧一個老太太認出了他,不然就會被當做流浪漢被草草埋葬了。

Ⅹ 聖家族大教堂英文介紹

The church is commonly known as the Sagrada Famí, is a large Roman Catholic church in Barcelona, Catalonia, Spain, designed by Catalan architect Antoni Gaudí (1852–1926). Although incomplete, the church is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and in November 2010 was consecrated and proclaimed a minor basilica by Pope Benedict XVI.

Though construction of Sagrada Família had commenced in 1882, Gaudí became involved in 1883,taking over the project and transforming it with his architectural and engineering style—combining Gothic and curvilinear Art Nouveau forms.

Gaudí devoted his last years to the project and at the time of his death in 1926, less than a quarter of the project was complete.Sagrada Família's construction progressed slowly as it relied on private donations and was interrupted by the Spanish Civil War—only to resume intermittent progress in the 1950s. Construction passed the mid-point in 2010 with some of the project's greatest challenges remainingand an anticipated completion date of 2026—the centennial of Gaudí's death. The basílica has a long history of dividing the citizens of Barcelona—over the initial possibility it might compete with Barcelona's cathedral, over Gaudí's design itself, over the possibility that work after Gaudí's death disregarded his design,and the recent possibility that an underground tunnel of Spain's high-speed train could disturb its stability.

Describing Sagrada Familia, art Critic Rainer Zerbst said "it is probably impossible to find a church building anything like it in the entire history of art"and Paul Goldberger called it 'the most extraordinary personal interpretation of Gothic architecture since the Middle Ages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