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梁山景點介紹

梁山景點介紹

發布時間: 2020-11-23 10:21:41

⑴ 水泊梁山有哪些景點

水泊梁山是憑借「水滸」文化資源優勢而開發興建的省級風景名勝旅遊區,包括梁山景區和水泊景區,南山北水形成不同的自然風光和旅遊特色。梁山位於梁山縣城東南隅,由虎頭峰、郝山峰、雪山峰、青龍山四山峰七支脈組成,山體險峻,藏奇納勝。梁山本名良山,漢代改稱梁山。唐代曾為佛教勝地,雪山峰下,寺院林立,教徒雲集,香火興盛,以蓮台寺和法興寺聲望尤高。唐朝女皇武則天兩次駕臨,許多文人墨客也前來觀光攬勝。著名詩人高適在《別李少府》詩中寫道:「黃鳥翩翩楊柳垂,春風送客使人悲。怨別自警千里外,論交卻憶十年時。雲開汶水孤帆遠,路繞梁山匹馬遲。此地從來可乘興,留君不住益凄凄」。北宋時期,晁蓋、宋江等英雄好漢據守梁山,殺富濟貧,「替天行道」,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古跡。施耐庵所著《水滸傳》一再鋪陳渲染,遂使梁山名揚天下。
水滸前寨地處虎頭峰,危崖壁立,唯北面有崎嶇山道通黑風口可出入。有兩道石砌寨牆圍護,原為亭堂式木石建築,後屢遭毀壞。元代詩人袁桷登游梁山,有「飄飄愧陳人,歷歷見遺址;流移散空洲,崛強尋故壘」記述。現已修復忠義堂,東西廂房塑有水滸人物像,忠義堂內壁有唐三彩陶瓷巨畫《梁山泊英雄聚義圖》。此外,還修復了「宋江井」和「花榮射雁」等古跡。水滸後寨在青龍山北側,是當年梁山義軍安置眷屬、鑄造兵器、囤積糧草之處,有古戲樓、宋家胡同、曬糧場等建築古跡,另有名勝「帝子遺碑」。《史記·梁孝王世家》有「北獵良山」的記載。梁孝王劉武狩獵良山,暴病而亡葬於此,漢景帝為其樹碑。
黑風口 在虎頭峰與騎三山相連的山凹處,兩側懸崖峭壁,谷幽澗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此處風大且急,素有「無風三尺浪、有風刮掉頭」之說,故名「黑風口」,號稱梁山第一險關。現建有李逵塑像和黑風亭。並樹有著名書法家沙孟海手書碑,題字筆力雄健、結構寬博。(黑風口」3字是沙孟海先生晚年的得意之作。)
斷金亭 在梁山支脈狗頭山,西臨懸崖巨壑。是當年林沖為納晁蓋等七好漢入伙,火並白衣秀士王倫的地方。斷金亭名取《易經》「二人同心,其力斷金」之意。現已修復斷金亭,並在亭下修建108級登山石階。
疏財台 又名分贓台。郝山峰上蒼松翠柏掩映著一塊天然巨石,傳為宋江等好漢「論稱分金銀」的地方。明代詩人劉基《梁山泊·分贓台》詩雲:「突兀高台累土成,人言暴客此分贏。飲泉清節今寥落,何但梁山獨擅名」。「疏財台」三字為當代書法家陳天然手筆

⑵ 水泊梁山風景區的介紹

水泊梁山風景區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境內,景區面積4.6平方公里 。因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的梁山起義而名。1985 年水泊梁山風景區被山東省政府首批公布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水泊梁山風景區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級旅遊區,成為山東省水滸旅遊線的核心景區。 2008年水泊梁山風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水泊梁山風景區境內有六條國家、省級公路交匯,與京福、京滬高速公路、京滬鐵路毗鄰,相距不足百公里,濟荷高速公路、京九鐵路橫貫縣域腹地,並與泰山、曲阜形成金三角旅遊區。

⑶ 梁山有那些旅遊景點

在濟南向南170公里,有濟菏高速,或順著220國道,還有京九鐵路也路過梁山,梁山就是一著名景點。

水泊梁山風景區區內古跡遍布,自然風光絢麗多彩。南部梁山景區,包括梁山,鳳凰山及相鄰與之有關的景點,以山為主。唐宋時黃河多次潰決,形成港汊縱橫,山水交錯的八百里水泊。北部水泊景區,以梁山泊東平湖為主體, 包括臘山,崑山等,東平湖景區是古梁山泊之泊中湖,京杭大運河穿湖而過,景色優美,人稱「小洞庭」。湖產資源豐富,湖面荷花菱花競放,蔚為壯觀。梁山民風淳樸,武術表演、蓮花落、漁鼓、山東快書、斗雞、斗羊別具特色。

⑷ 梁山縣有哪些風景

水泊梁山風景區區內古跡遍布,自然風光絢麗多彩。南部梁山景區,包括梁山,鳳凰山及相鄰與之有關的景點,以山為主。唐宋時黃河多次潰決,形成港汊縱橫,山水交錯的八百里水泊。北部水泊景區,以梁山泊東平湖為主體, 包括臘山,崑山等,東平湖景區是古梁山泊之泊中湖,京杭大運河穿湖而過,景色優美,人稱「小洞庭」。湖產資源豐富,湖面荷花菱花競放,蔚為壯觀。梁山民風淳樸,武術表演、蓮花落、漁鼓、山東快書、斗雞、斗羊別具特色。

⑸ 梁山的主要景點

梁山一關:山寨第一道門——梁山一關,是木質結構,柵欄形式,有濃郁的山寨特點,也是進入梁山的第一道屏障,根據《水滸傳》第七十回描寫,第一關由解珍、解寶兩頭領駐守在此。壁壘森嚴,雄渾壯觀,後多次遭到破壞,2002年又在原址上進行了修復。當我們走進這條雜草陳槐,曲折逶迤的古寨道,就會從這荒野的氣息中,領略出當年好漢嘯聚山林,八方共域,異姓一家,豪放不羈,快活灑脫的綠林生活情景。
梁山二關:為邊關哨卡式建築,寨牆合大門全石結構,因為受環境、條件限制,當年義軍用干碴式堡壘。佔地面積 200 多平方米,長 40 余米,高 8 米,該建築卡谷而立、森嚴壁壘,旗掩霸寨,當年由魯智深、武松把守。
梁山寨:「替天行道」杏黃大旗和「聚義廳」巨匾同時映入眼簾,其意是天罡地煞星的會合之地、108將大本營。它是景區的核心建築,也是當年義軍的心臟—指揮中心。建築強化了水滸特色,追求強悍、粗獷、蒼勁、豪放的陽剛之氣,從建築到內飾均以場景化為主格調。在建築造型上體現出拙壯質朴與力度,用建築體現了梁山的個性魅力。該建築由演兵場、山門、忠義堂、中廊、迴廊棧道、議事房及望樓組成。 菊花會是梁山風景區聚義廳內的實景劇表演。
劇情:宋江自盟誓之後,一向不曾下山,不覺炎威已過,又到秋涼,重陽節近。宋江便叫宋清大擺筵席,與眾兄弟同賞菊花,喚做「菊花會」。但有下山的兄弟們,不論遠近,都要招回山寨來赴筵。
宋江等梁山好漢在作戰時,擊鼓迎戰,鳴鑼收兵,進退有序,取得了勝利,於是流傳下威風鑼鼓。看威風鑼鼓,在未見其形時,就早聞其聲了,而且如雷貫耳,非同凡響。
梁山主峰虎頭峰,頂端開闊平坦,易築營紮寨,東、西、南三面危岩壁立,四周有兩道內外石砌環山寨牆圍繞,北側有兩重扭頭門。這便是當年的梁山寨。 當年義軍查望寨情,向各寨通報信息,出征、收兵的指揮樞紐,坐落在分軍嶺與黑風口的至高點上,也是梁山諸峰的核心位置和中段至高點,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該建築佔地面積238.38平方米,建築面積為329.88平方米,總高度13米,由四部分組成,主台為三層,用棧橋與周圍三個望台相連接,東台為巨鑼亭,西台為大鼓亭,南台為望台,設信號燈、標志旗、響箭。號令台主台二樓與三個台直接相通,可迅速傳達號令,通報敵情,該建築別具雄險,粗獷奔放,寨勢氣勢足盡人心。
「義」不但體現在朋友交往,而且涵蓋了責任、誠信、感恩、感情、回報、寬容、忍耐等諸多因素在內。體現了做人的一種道德,一種精神。
八百年前,梁山好漢在此結義,人數之眾,實為罕見,可謂五湖四海皆兄弟,人無同面,人和一心,樂必同樂,憂必同憂,共存忠義之心,同著功勛於國,替天行道,保國安民。梁山精神,尊忠揚義,古往今來,眾多志同道合的義士前來梁山,效仿當年好漢義結金蘭,廣為傳播。 梁山主峰虎頭峰頂端開闊平坦,易築營紮寨,東、西、南三面危岩壁立,四周有兩道內外石砌寨牆圍繞,北側有兩重扭頭門,這便是梁山主寨——宋江寨。當年,宋江寨牆固若金湯,易守難攻,而今雖變成殘垣斷壁,但仍給人以森嚴壁壘之感。宋江寨構思縝密,具有強大的內聚力,是梁山泊首要的軍事重寨。寨中央有忠義堂、旗桿窩、宋江井等遺址。歷史雖匆匆而過,但宋江寨上仍銘刻著當年戰火的遺跡,那巍峨的虎頭峰,彷彿在告訴人們它昔日的威嚴。

⑹ 梁山有什麼好玩的旅遊景點

水滸後寨:在青龍山北側,是當年梁山義軍安置眷屬、鑄造兵器、囤積糧草之處,有古戲樓、宋家胡同、曬糧場等建築古跡,另有名勝「帝子遺碑」。《史記·梁孝王世家》有「北獵良山」的記載。梁孝王劉武狩獵良山,暴病而亡葬於此,漢景帝為其樹碑。

黑風口:在虎頭峰與騎三山相連的山凹處,兩側懸崖峭壁,谷幽澗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此處風大且急,素有「無風三尺浪、有風刮掉頭」之說,故名「黑風口」,號稱梁山第一險關。現建有李逵塑像和黑風亭。並樹有著名書法家沙孟海手書碑,題字筆力雄健、結構寬博。

斷金亭:在梁山支脈狗頭山,西臨懸崖巨壑。是當年林沖為納晁蓋等七好漢入伙,火並白衣秀士王倫的地方。斷金亭名取《易經》「二人同心,其力斷金」之意。現已修復斷金亭,並在亭下修建108級登山石階。

疏財台:又名分贓台。郝山峰上蒼松翠柏掩映著一塊天然巨石,傳為宋江等好漢「論稱分金銀」的地方。明代詩人劉基《梁山泊·分贓台》詩雲:「突兀高台累土成,人言暴客此分贏。飲泉清節今寥落,何但梁山獨擅名」。「疏財台」三字為當代書法家陳天然手筆。

杏花村:位於虎頭峰與雪山峰之間的山坳中,因杏樹叢林故名。陽春三月,杏梨花開,如瑞雪紛灑,舊有名勝「蓮台春色」。杏花村有王林酒店、石井甘泉、問禮堂、蓮台寺、西竺禪師墓碑等古跡。

梁山泊:梁山地處黃河下游、汶水和濟水匯聚地,古稱澤國。梁山泊形成於五代,綠柳垂岸,粉荷滿地,水鷗翔集,風光宜人,別稱小洞庭。唐宋不少文學家來梁山泊泛舟暢游,飲酒賦詩。蘇轍在《夜過梁山泊》中留下「更須月出波光凈,卧聽漁家盪漿歌」的優美詩句。五代以後水面漸大,至宋代形成以梁山為中心的八百里水泊,成為藏龍卧虎、英雄豪傑出沒之地。水滸英雄行俠仗義,賦予水泊梁山千古永駐的浩然正氣。如今,八百里水面早已退縮,留給今人的是梁山泊的遺跡東平湖。現在水泊景區建有多處旅遊景點。

⑺ 梁山旅遊景點

水滸後寨:在青龍山北側,是當年梁山義軍安置眷屬、鑄造兵器、囤積糧草之處,有古戲樓、宋家胡同、曬糧場等建築古跡,另有名勝「帝子遺碑」。《史記·梁孝王世家》有「北獵良山」的記載。梁孝王劉武狩獵良山,暴病而亡葬於此,漢景帝為其樹碑。

黑風口:在虎頭峰與騎三山相連的山凹處,兩側懸崖峭壁,谷幽澗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此處風大且急,素有「無風三尺浪、有風刮掉頭」之說,故名「黑風口」,號稱梁山第一險關。現建有李逵塑像和黑風亭。並樹有著名書法家沙孟海手書碑,題字筆力雄健、結構寬博。

斷金亭:在梁山支脈狗頭山,西臨懸崖巨壑。是當年林沖為納晁蓋等七好漢入伙,火並白衣秀士王倫的地方。斷金亭名取《易經》「二人同心,其力斷金」之意。現已修復斷金亭,並在亭下修建108級登山石階。

疏財台:又名分贓台。郝山峰上蒼松翠柏掩映著一塊天然巨石,傳為宋江等好漢「論稱分金銀」的地方。明代詩人劉基《梁山泊·分贓台》詩雲:「突兀高台累土成,人言暴客此分贏。飲泉清節今寥落,何但梁山獨擅名」。「疏財台」三字為當代書法家陳天然手筆。

杏花村:位於虎頭峰與雪山峰之間的山坳中,因杏樹叢林故名。陽春三月,杏梨花開,如瑞雪紛灑,舊有名勝「蓮台春色」。杏花村有王林酒店、石井甘泉、問禮堂、蓮台寺、西竺禪師墓碑等古跡。

⑻ 梁山的景點簡介

梁山北邊懸崖下20里長的探母溝,溝內古木參天、絕壁高聳、洞穴幽幽、溪流潺潺,是旅遊、探險和避暑之勝地,目前宜昌勇敢者俱樂部已將探母溝野外探險列入探險項目。梁山宗教活動始於梁武帝(公元502年),迄今已有1500年歷史。傳說梁山與武當山同為一祖師菩薩,朝梁山,暮武當,顯靈二剎。所以朝梁山的香客往往是星夜上山,爭燒次日的頭柱香。梁山山麓又名觀音閣,據梁山譜人相傳,觀音閣自唐代出名,至清末,覺先和尚將其辟為叢林,建築規模甚為宏偉,寬敞高大的神殿前後三重,十二間,還有方丈室、客房、卧室、廚房及其它生活用房。廟旁還建有一所「崇善學堂」,吸收善男信女的子弟和小沙彌入學讀書。今天,觀音叢林處已恢復建成大雄寶殿,其它殿堂也正在恢復之中。
從觀音閣至梁山金頂,俗說七里零三分,沿途人文景觀甚多,有梁山腰的「關廟」和千年古桂、打子岩、天池、龍眼、藏經洞、觀音梳妝台、梁山巔的「祖師廟」和梁山背後的龍頭香。「千年古桂」傳說為梁山第一代聖人所栽,據測,超過1400歲,如今雖飽經風霜,卻看似風華正茂,凝集了梁山之靈氣,是朝山之香客必拜之「神樹」;用石子拋向二、三十米開外一突兀扁圓形巨石,擊中者能求子如願,俗稱「打子岩」;「天池」是梁山上一雷劈水池,從未乾過,而且還有一條巨龍「龍」視眈眈地守護著她;「藏經洞」位於梁山西面懸崖下,相傳為梁山和尚藏經書的地方,也有說是當年白蓮教義軍臨終之前埋藏金銀財寶的地方,所以又名「藏金洞」,此洞至今仍由三合土封堵洞門,給後人留下許多不解之謎;「觀音梳妝」其實是巨人般的石女面對著一面十餘丈高的橢圓形鏡子,在精心梳妝打扮;金頂約300平方米,建有道教的無木「祖師廟」;「龍頭香」是金頂北坡下海撥888 米處的一塊長在懸崖上的奇石,形似龍頭,因而得名。
據老人們回憶,梁山古寺有「七百步一廟,共一百廟」之說,其中,有五座主要寺廟,除了上述三座廟以外,還有望洲坪的「朝聖宮」、硃砂溪的「靈官殿」,這五座廟串為一體,各具特色,石刻、木雕、壁畫、塑像匯集了我國工藝技術之精華,令人目不暇接。梁山因為道、佛兩教共居一山,全國少有,目前被列入宜昌市重點旅遊建設項目,擬於近年建成宗教文化旅遊,民俗觀光旅遊,滑翔探險旅遊等特色項目,現已開通梁山兩日游,梁山將成為三峽旅遊中一處新興靚點。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