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興文景點介紹
1. 四川宜賓興文石海景區有哪些好玩的
興文石海洞鄉旅遊區、四川興文石海世界地質公園、宜賓蜀南竹海風景名勝區、夕佳山景區、石海苗寨、天堂壩景區、石海山莊等等。
2. 宜賓興文石林旅遊攻略
既然是學生,拿就是放假咯,最好不要周六去,住宿會比平時貴很多,建議周一出發,至於住宿的花,竹海石海的景區內部都有農家樂,所以可以自己所問問,而且你有個優勢,你記得把你的身份證帶上,對於宜賓人,這兩個的地方迴避外地人進去便宜很多,不知便宜一半哈,記得帶身份證。趕車的話,看你離在那個車站近就在哪裡干咯,最好先打車站電話問問,114查詢,最好是險遭竹海再到石海,這樣刷完你可以直接回宜賓了
3. 宜賓市興文縣
興文縣位於四川盆地南緣,川滇黔結合部,歷史悠久,農業發達,自然資源較為豐富,經濟快速發展。全縣東西長47公里、南北寬43公里,縣城距宜賓市、瀘州市均為105公里。全縣轄8鎮7鄉(其中5個苗族鄉,2006年鄉鎮調整前為11鎮10鄉),322個行政村和21個社區(含居委會),2082個村民小組,農村人口39萬人。縣內多民族雜居,以漢族為主,有苗、回、藏、滿等17個少數民族;其中苗族同胞4.5萬人,占總人口的11%。縣城中城鎮,城區人口5萬人,面積4平方公里。
中文名稱: 興文縣
外文名稱: Xingwen Xian
行政區類別: 縣
所屬地區: 中國西南
下轄地區: 中城鎮
政府駐地: 中城鎮
電話區號: 0831
郵政區碼: 644400
地理位置: 川滇黔交界地
面積: 1373平方千米
人口: 44萬
氣候條件: 屬亞熱帶濕潤型氣候,氣候溫和
著名景點: 石海洞鄉、石林西瓜
機場: 無
火車站: 無
車牌代碼: 川Q
記得採納哦 詳見http://ke..com/view/56592.html網路
4. 宜賓市興文縣有哪幾個鎮
興文縣位於四川省盆地南部山區,東南與瀘州市敘永縣、南與雲南省威信縣接壤,西鄰宜賓市珙縣、西北接長寧縣,北與江安縣、瀘州市納溪區共界,處北緯28°04′—28°27′,東經104°52′—105°20′之間,東西長47公里,南北寬43公里。
中城鎮面積 80.31平方千米,人口48594人。轄20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
萬壽鎮面積 70.07平方千米,人口22784人。轄1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太平鎮面積 57.68平方千米,人口23829人。轄1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蓮花鎮面積 75.33平方千米,人口27080人。轄2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久慶鎮面積 80.39平方千米,人口29579人。轄2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共樂鎮面積 39.96平方千米,人口35034人。轄19個行政村。
晏陽鎮面積 82.71平方千米,人口38077人。轄27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
大壩鎮面積 93.9 平方千米,人口22753人。轄17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
石林鎮面積 74.84平方千米,人口15760人。轄11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
周家鎮面積 62.26平方千米,人口 9850人。轄11個行政村。
九絲城鎮面積 89.46平方千米,人口18808人。轄17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
五星鄉面積 44.13平方千米,人口26163人。轄18個行政村。
兩龍鄉面積 74.67平方千米,人口16606人。轄19個行政村。
玉屏鄉面積7.79平方千米,人口 5324人。轄 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新壩鄉面積 43.69平方千米,人口 9639人。轄 9個行政村。
文印鄉面積 38.96平方千米,人口 7780人。轄 7個行政村。
大河苗族鄉面積 87.16平方千米,人口27949人。轄1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麒麟苗族鄉面積 64.96平方千米,人口17593人。轄1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沙壩苗族鄉面積 44.8 平方千米,人口 7245人。轄 8個行政村。
仙峰苗族鄉面積111.4 平方千米,人口11247人。轄15個行政村。
毓秀苗族鄉面積 57.38平方千米,人口 6641人。轄10個行政村。
5. 四川省興文縣有哪些鄉鎮
截至2018年底,興文縣抄轄9個鎮:襲古宋鎮、僰王山鎮、共樂鎮、蓮花鎮、太平鎮、石海鎮、九絲城鎮、周家鎮、玉屏鎮;1個鄉:五星鄉;5個民族鄉:大河苗族鄉、大壩苗族鄉、玉秀苗族鄉、麒麟苗族鄉、仙峰苗族鄉。
興文縣隸屬四川省宜賓市,縣內多民族雜居,以漢族為主,有苗、回、藏、滿等少數民族。
(5)宜賓興文景點介紹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唐高宗儀鳳二年(677年),置羈縻晏州,後又陸續置宋州、悅州。
北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置歸來州,後為大壩都掌人地。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劃大壩軍民府屬地置戎州。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降為戎縣。
明萬曆元年(1573年),漢僰九絲大戰,古僰族消亡。是年取「偃武修文」之義改戎縣為興文縣至今,治所晏陽鎮。
清代初年,興文縣隸屬於四川省敘州府,1909年縣治所移駐建武城。
民國元年(1912年),縣治所遷回晏陽鎮。
1983年10月9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將敘永縣古宋區、共樂區、大壩區所轄久慶等21個公社及中城鎮、大壩鎮劃入興文縣管轄。
1985年5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晏陽鎮遷往古宋鎮至今。
參考資料:網路-興文縣
參考資料:興文縣人民政府網-興文建成
6. 宜賓興文好玩的地方大全 興文哪裡好玩
中文名稱
興文縣
外文名稱
Xingwen Xian
行政區類別
縣
所屬地區
四川省宜賓市
下轄地區
古宋鎮版
政府駐權地
古宋鎮
電話區號
0831
郵政區碼
644400
地理位置
川滇黔交界地
面積
1373平方公里
人口
48.81萬(2016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型氣候
著名景點
石海洞鄉,石林西瓜
7. 宜賓的蜀南竹海、興文石海風景如何
帶父母一起去的,自己開車過去,在景點外找的一個本地人導游30塊錢,導游版很熱情的給我們講解,中權午在景點內吃的當地農家樂豆花飯,農家樂非常干凈衛生,味道也不錯,真正的景觀在洞內,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非常奇妙,值得一游。
8. 宜賓僰王山+興文石林游攻略
樓主別聽樓上的,好不好玩取決於個人喜好,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僰王山和石林分別是興文石海世界地質公園的四個園區之二,另外還有太安古石林以及凌霄城。不過前者更被熟知而已。
攻略:不知道樓主的行程是幾天。大致如下:
第一天:游興文石海主園區----石林。觀地表石幔、地下溶洞、地球特大漏斗,參觀地質博物館,感受僰苗風情,去地洞河探險等。如果應時,還可以趕上篝火晚會、國際攀岩節等,不過最近天氣太熱,貌似沒有。可以在附近農家樂吃飯,相對實惠。晚飯後還可以坐電瓶車夜遊石海,別有一番風味。住宿的話,隨樓主喜好景區也行,回縣城住也行、隔得不遠。
第二天:游僰王山飛霧洞、壽山湖、道洞、黑帽頂幾個景點。如果時間不夠可以選擇性的玩,但飛霧洞是非去不可,那是僰王山的精華景點。和石林的喀斯特地貌不同,僰王山有點「小竹海」的風格,在竹徑中漫步,心曠神怡。
樓主如果時間允許,也可以去去太安古石林,那個地方沒怎麼開發,多為原始風貌。如果實在時間緊,也可以把兩地的行程縮短為一天,不過那樣就會有諸多遺憾了。
門票:石林套票(門票+一應交通)是135元,僰王山30元。憑學生證或本地身份證可半價。
PS:我不是專業的,遺漏之處歡迎樓主再咨詢。
9. 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哪裡有好玩的
四川省最大石林溶洞分布區。位於四川盆地南部的興文縣境內,連綿30餘公里,氣勢雄偉壯觀。興文地區氣溫較高,降水豐富,植物生長迅速,有利於地表岩石風化和喀斯特化過程,因而形成石林遍布,奇峰林立,或狀如石牛、石馬,或狀如石獅、石龍的奇觀,面積廣達10多平方公里。溶洞縱橫,已探明的大小溶洞百餘個,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即有20個,有「石林洞鄉」之稱。其中神風洞面積達20多萬平方米,洞內曲折多姿的石筍、石鍾乳琳琅滿目、形態各異。石筍直徑最大者達5米,高20米。天泉洞高50~60米,寬30米,可容納數萬人,景色奇特。此外,洞內暗河深不可測,有珍稀的玻璃魚和亮蝦。 石海洞鄉風景區位於四川南部興文縣,因該縣石林、溶洞遍及17個鄉,故有「石海洞鄉」之譽。景區東接瀘州,西通宜賓,遊客一般可將蜀南竹海與石海洞鄉連作一個整體,兩地有公路相通,車程僅1個小時。
石海洞鄉是我國喀斯特地貌發育最完善的地區之一,地面怪石林立,如雲南路南石林;地下溶洞縱橫,似桂林蘆笛迷宮。天下奇觀集於一地,上下相映,與竹海、恐龍、懸棺並列為川南四絕。
位於周家鄉的神風洞面積最大,達20多萬平方米,但景觀最為豐富的要數位於興晏鄉的天泉洞。該洞深藏在百米高的卧虎嶺下,從下到上,共分4層,現已開放第3、第4層,共7個大廳。底層有暗河,水中有玻璃魚。主洞長2000米,最高處達百米,最寬處有80米,總面積81000 多平方米。洞內空氣清新,冬暖夏涼,年平均溫度13~19攝氏度,有3至4級微風。天泉洞入口較寬,前行30 米為「穹廬大廈」,上下平整,面積12000 多平方米。過將軍石,進入長達340 米的「長廊石秀」,兩壁布滿鍾乳石。沿石級登「雲步通幽」,進入洞心大廳。廳高大寬敞,面積和洞口大廳相仿。「廳內兩山對峙,一澗中流,小橋橫卧。大廳右面屋頂,有一天窗,強光射入,映照飛,宛如晶瑩的珍珠,故廳名為「瀉玉流光」。大廳左側有兩個盆洞,前洞叫「石芽奇觀」,後洞叫「石林翠竹」。後洞口,有一高大明亮的大廳,面積13000 平方米,因頂上光潔如鏡,故名「天泉明宮」。
離後洞不遠,有一碗形窪地,為天然大漏斗(一種特定的地理現象),直徑650米,深208米,超過號稱世界第一的美國阿里西波大漏斗(直徑330米,深70米),堪稱世界一絕。1935年,一名掉隊的紅軍小戰士,被當地反動武裝俘後拋人窪心,故人們將此地一處石岩取名為紅軍岩。興文縣城西南蘇麻灣,有古代人懸棺,亦值得一游。
10. 到四川興文旅遊,一般都會到哪些景區
你可以咨詢咨詢旅遊顧問
1、僰王山 AAAA
僰王山(原名博望山),位於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境內,屬山嶽型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60平方公里。2000年2月,僰王山正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005年2月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地質公園僰王山園區。僰王山平地凸兀,四壁絕崖凌空,主峰黑帽頂高聳入雲,海拔達1180米。山上植被蔥翠,竹海茫茫,清幽靜雅;山門溝谷溪流、瀑布湖潭、洞穴奇石等自然景觀宇熔宙冶,渾然天成。僰人無今,古寨留形,誘人神往。僰王山自古即為名山。昔名石頭大寨、輪縛大囤,又名南壽山。自宋代起,這里便是都掌族(即僰族)的生息之地。縣志載: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五斗夷(僰人一支)以此山為據點。起兵造反,故而博望山又名僰王山。至今山上還保存著僰人所建大、小寨門、古城牆、古城堡等戰場遺跡。門票·開放時間門票:旺季30元,淡季20元。交通僰王山西距宜賓90公里,北距瀘州130公里,可乘車至興文縣僰王山鎮到達僰王山。
2、石菊古地景區 AAAA
石菊古地景區
石菊古地景區位於四川省興文縣石海鎮,與興文石海景區毗鄰,海拔約600米至800米,景區總佔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景區內獨具特色的古苗族文化,生態與文化相融合的聚落景觀,觀光與休閑並重的鄉村旅遊項目,成為興文石海新的旅遊亮點和經濟增長點,從而促進文化與旅遊、農業與旅遊的互動發展。景區分為「鄉土田園體驗區」「乾坤潭休閑區」「明代苗族古村落」「石菊花海觀賞區」四大功能區,以石菊花海為基礎,苗族文化為靈魂,將紅色文化和鄉土文化有機融合,共同鑄就了石菊古地獨特的文化景觀。長征時期堅韌勇敢的紅軍與朴實善良的苗族同胞在這里結下深厚情誼,田間地頭曾經紅星閃動,歡歌笑語伴隨著米酒飄香,革命與民族團結的佳話在此演繹。石菊古地景區的開發,實現了石海鎮大旗村脫貧奔康全覆蓋,同時孵化了戶外拓展基地、文家茶場等項目,帶動周邊10餘個村的產業發展,為當地苗漢同胞創造了致富條件,促進了景區與原住民共建共享。1、山門獨具苗族特色元素的建築,融合了牛角和苗族傳統樂器蘆笙。苗族對牛的崇拜來源苗族生活的各方面,在苗族人的家裡和衣服上都隨處可見到牛的圖案和擺放祭祖的牛角。苗家人把牛當著人類最親密的和最忠實的夥伴,於是牛也自然成為
3、興文石海洞鄉 AAAA
興文石海洞鄉
以喀斯特岩溶地貌為主的風景名勝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四川興文縣中城鎮南30公里處。因奇石林立、洞壑連襟而得名。地域規模總面積126.4平方公里,由天泉洞中心景區、九絲山景區、大壩鯢源景區、周家溝溶洞景區組成。地上、地下均由石灰岩構成,分為石林、石海、溶洞三個部分。石海岩石多呈三角形凸起,石高1米~2米不等。石林怪石嶙峋,有石門、石柱、石筍、石人、石獸。整個景區地表奇峰林立,千姿百態;地下溶洞縱橫交錯,洞重洞,洞托洞,洞穿洞,大小溶洞相互交錯,構成龐大的地下溶洞群。天泉洞景區溶洞和石林結合,14平方公里的石林掩蓋著26個洞穴,其中天泉洞、天梁洞、天獅洞均在10萬平方米以上,被列入全國十大洞穴系統之列。天泉洞空間高大奇偉,共5層,有12個大廳,體積達270萬立方米,居全國各大洞之首。主洞長1300多米,高約50米~100米。洞內地面乾燥,空氣清新,冬暖夏涼。游覽之處主洞三、四層開放游覽主洞第三層、第四層,面積8.l萬平方米,分為穹廬廣廈、長廊石秀、雲步通幽等7個大廳。各大廳景觀別具一格,鍾乳、石花、石緯、石柱等組成琳琅滿目、五光十色的景緻。主洞內有寬敞的大廳,也有迂迴的
4、太安石林 AAA
太安石林
太安石林是興文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公園的四大景區之一。位於兩龍鄉南約2千米處,零星分布面積約8平方千米,太安、龍洞一帶集中分布區面積約2.5平方千米。出露於奧陶系瘤狀、龜裂紋狀灰岩層中,石芽群、石林、殘柱峰相間分布為以特點,石林高2.5~4米,相嵌低矮的石芽群,高1~1.5米。石林形態奇特,或如城堡,或如長牆,或如人形,或如鳥禽走獸,千姿百態;石芽則低矮峻秀,玲瓏小巧。形成石林的岩層為距今約4.9億年的奧陶紀的碳酸鹽岩,岩層表面呈現的不均勻「豹皮狀」花紋,更增加了石林的美麗與神奇。除石林而外,景區尚有蓮花洞、回龍洞等洞穴群與天坑分布,溶洞內還生長著少見的利川齒蟾(玻璃魚)。石林與竹林相映成趣是太安石林的另一大特色,鬱郁蔥蔥的林海,崢嶸的石林,神秘的溶洞使這里有「綠色石林」之稱。據專家考證,太安石林形成於4.9億年前的奧陶紀,比石海景區地表石林的形成要早2億年,是中國地質年代史上最古老的喀斯特地質景觀之一,極具科考價值和旅遊開發潛力。石林表面多呈豹皮狀水平向花紋,形態各異,相映成趣。景區內的溶洞遍布,洞中石鍾乳、石筍,形態各異,美侖美幻。遠觀太安石林,蒼峰勁石森然林立,或亭
5、九子山旅遊景區 AAA
九子山旅遊景區
九子山旅遊景區位於四川省興文縣石海鎮文家村,景區范圍東起黑岩框,南至新田梗子,西至石筍溝頭,北至國有林場木廠,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海拔900米至1200米,平均海拔1050米,屬典型的山地型自然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