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羅馬必去景點介紹
Ⅰ 羅馬有哪些必去的景點
萬神殿——公元前27年興建、公元120年重建的萬神殿(Pantheon)
古羅馬競技場(8張)
形式,使內部空間得以解放。競技場設計了寬敞的階梯和走廊,並設計了八十個拱門,在每一個拱門的入口處都有標有數字,方便讓觀眾很快的找到自己的座位,可以讓五萬人於十分鍾內進入劇場內坐定。這樣的設計即使在今天也算是很先進的。競技場的功能性設計也非常合理,角鬥士從何處出入,在哪裡休息,猛獸關在哪裡,死傷者從何處抬出,都有清晰的分布。難怪陳運和的詩稱之為"斗獸場大概只能算奴隸社會的一塊傷疤"。[8]
聖母瑪利亞大教堂——不論是其金黃色的天花板,還是那15世紀就有的馬賽克裝飾,這座恢弘庄嚴的教堂在世界建築界,都是舉世矚目的。它由聖母瑪利亞大教堂建造於12世紀,同時也是義大利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聖彼得大教堂——這座建於公元五世紀的教堂式建築,是由米開朗基羅親自為羅馬教皇尤利烏斯二世設計的,其正面那座高大聳立的雕像,也是這座建築最具標志性的特色。然而,由於當時的財務困境和教皇的心意變化,直接迫使米開朗基羅放棄了他餘下的計劃,而這一轉折也同時困擾了他的餘生。
梵蒂岡博物館——這個博物館曾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博物館,同時也是最偉大的博物館。為什麼這么說呢?其實是因為這個博物館面積雖然不大,但是裡面的藏品盡然可以媲美倫敦大英博物館和盧浮宮。博物館本來是羅馬教皇的宮廷,後來被改造成為了梵蒂岡國家博物館。這座博物館主要以收藏藝術品為主,大部分是文藝復興時期留下的藝術精髓,如米開朗琪羅創作的《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都藏於此,十分值得一看。同時,對於愛好考古的朋友來說,館內對於一些古希臘、古羅馬文物的收藏同樣值得研究。當然,除了裡面的藏品,博物館本身的建築風格也很值得稱道。
圖拉真集市——根據研究調查,圖拉真集市的歷史已經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公元二世紀了,而這個時期,也是羅馬曾經創建古辦事處的歷史階段。如今,圖拉真集市范圍內,包含了例如帝國廣場博物館這樣的偉大建築,歷史價值著實令人震驚。
Ⅱ 義大利的10大景點
1、威尼斯
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是義大利最著名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浪漫的旅行目的地之一。聖馬可廣場位於城市中心,周圍還有著名的大教堂。如果你是一個文化愛好者,威尼斯有世界上最具美感的傑作,還有無數的教堂、博物館和宮殿值得一去;如果你追求浪漫,你可以坐上一艘平底船來參觀,但記得多帶一些錢哦。最好不要在夏天去威尼斯,因為夏天遊客最多。
拓展資料:
義大利共和國(義大利語:Repubblica Italiana),簡稱義大利(義大利語:Italia),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02萬。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與梵蒂岡。
義大利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一直都是西方文明的中心。古羅馬先後經歷羅馬王政時代(前753~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前509~前27年)、羅馬帝國(前27~476年)三個階段,存在時間長達一千年。羅馬共和時代基本完成疆域擴張,帝國時期成為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14世紀的義大利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15世紀末,法國和西班牙爭奪亞平寧半島斗爭激化,導致了持續數十年的義大利戰爭。18世紀民族主義開始覺醒。19世紀義大利復興運動興起。 1861年撒丁王國改國號為義大利王國。並逐步統一南北,1870年攻克教皇國首都羅馬,完成義大利統一 。二戰戰敗後廢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國。
義大利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的創始會員國,還是申根公約、八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的成員,義大利共擁有48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是全球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義大利在藝術和時尚領域也處於世界領導地位,米蘭是義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
Ⅲ 羅馬有什麼景點介紹一下它的歷史
羅馬,義大利的首都,位於台伯河下游平原,是義大利政治、歷史和文化和和交通中心,同時也是古羅馬和世界燦爛文化的發祥地,已有2500餘年歷史。它是一座藝術寶庫、文化名城,也是羅馬天主教廷所在地。是義大利佔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覽地之一。
羅馬斗獸場,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它的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最大直徑為188米,小直徑為156米,圓周長527米,圍牆高57米,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
羅馬斗獸場,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它的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最大直徑為188米,小直徑為156米,圓周長527米,圍牆高57米,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
西斯廷教堂始建於1445年,由教皇西斯都四世發起創建,教堂的名字「西斯廷」便是來源於當時的教皇之名「西斯都」。教堂長40.25米,寬13.41米,高20.73米。是依照《列王紀》第6章中所描述的所羅門王神殿,按照比例(60:20:30)所建。西斯廷教堂是羅馬教皇的私用經堂,也是教皇的選出儀式的舉行之處。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羅馬,義大利的首都,位於台伯河下游平原,是義大利政治、歷史和文化和和交通中心,同時也是古羅馬和世界燦爛文化的發祥地,已有2500餘年歷史。它是一座藝術寶庫、文化名城,也是羅馬天主教廷所在地。是義大利佔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覽地之一。另有,義大利著名足球俱樂部「羅馬」、同名美國電視劇《羅馬》和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羅馬。
真理之口(Bocca della verità) 是一人形面孔,有鼻有眼,張著一張大嘴。相傳,若誰不說真話,它就會咬住他的手。到這里觀光的旅客,紛紛將手伸進嘴中試一試自己的手會不會被咬。由於千千萬萬只手在真理之口中伸來伸去,這張大嘴已被人們的手指磨得鋥亮。
羅馬斗獸場由弗拉維安王朝的三個皇帝建造,它正式的名字是弗拉維安競技常它的建造是這個新王朝的家族為提高自身在公眾中的地位而發起的一系列運動的一部分。韋斯帕西恩(公元69—79年)是這個王朝的締造者,他的出身並不高貴;在尼祿自殺後的一年中,羅馬又經歷了三個短命皇帝的失敗的統治,韋斯帕西恩隨後坐上了皇位。那時尼祿並未被遺忘;他所吞噬的廣袤的土地和其他的奢侈物已經激起民憤。因此,當韋斯帕西恩決定填平那屬於尼祿的豪華金色宮殿的人工湖.將其變成公共娛樂場所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君士坦丁凱旋門建於315年,是為了紀念君士坦丁大帝擊敗馬克森提皇帝統一羅馬帝國而建的。凱旋門上方的浮雕板是當時從羅馬其它建築上直接取來的,主要內容為歷代皇帝的生平業績,如安東尼、哈德連等,下面則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戰斗場景。所以君士坦丁凱旋門雖然是羅馬三座凱旋門中建造最晚的一座,但仍然可以看出早期羅馬藝術的影子,而且保存比較完好,值得一看。這是一座三個拱門的凱旋門,高21米,面闊25.7米,進深7.4米。由於它調整了高與闊的比例,橫跨在道路中央,顯得形體巨大。凱旋門的里里外外充滿了各種浮雕,表面上看去,巨大的凱旋門和豐富的浮雕雖然氣派很大,但缺乏整體觀念。原因是凱旋門的各個部分並非作為一個統一體而創作的,甚至其中的大部分構件是從過去的一些紀念性建築,如圖拉真廣場建築上的橫飾帶、哈德良廣場上一系列盾形浮雕以及馬克·奧爾略皇帝紀念碑上的八塊鑲板,拆除過來的。盡管如此,它仍不失為一座宏偉壯觀的凱旋門,尤其是它上面所保存的羅馬帝國各個重要時期的雕刻,是一部生動的羅馬雕刻史。
作為教皇所在地和基督教的精神中心,梵蒂岡是羅馬市內的一個真正的國家 (教皇為元首),它被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文化遺產,是一個非凡的藝術寶庫。絕不可錯過的有聖比得廣場,世界上最大的廣場之一,貝尼尼的建築傑作,他在 1656至1667年間用284根和88根的雙排柱圍成了宏大的橢圓形廣場。在廣場上有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漂亮、雄偉的聖比得教堂。在施工中擔任指揮的有最重要的大師布拉曼特、拉斐爾和米開朗琪羅,後者實現了高達119米的教堂大圓頂。不可不看的還有梵蒂岡博物館,特別是西斯廷廳,那是整個藝術史的最高層次的傑作之一;文藝復興時期的幾位義大利大師都為其繪畫:波提切利、基爾蘭達佑和米開朗琪羅,後者畫了天花板上的壁畫。最突出的是米開朗琪羅的最高傑作「最後的審判」。
Ⅳ 義大利羅馬有哪些特色景點介紹一下
羅馬斗獸場,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它的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最大直徑為188米,小直徑為156米,圓周長527米,圍牆高57米,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
羅馬斗獸場,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它的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最大直徑為188米,小直徑為156米,圓周長527米,圍牆高57米,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
西斯廷教堂始建於1445年,由教皇西斯都四世發起創建,教堂的名字「西斯廷」便是來源於當時的教皇之名「西斯都」。教堂長40.25米,寬13.41米,高20.73米。是依照《列王紀》第6章中所描述的所羅門王神殿,按照比例(60:20:30)所建。西斯廷教堂是羅馬教皇的私用經堂,也是教皇的選出儀式的舉行之處。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羅馬,義大利的首都,位於台伯河下游平原,是義大利政治、歷史和文化和和交通中心,同時也是古羅馬和世界燦爛文化的發祥地,已有2500餘年歷史。它是一座藝術寶庫、文化名城,也是羅馬天主教廷所在地。是義大利佔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覽地之一。另有,義大利著名足球俱樂部「羅馬」、同名美國電視劇《羅馬》和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羅馬。
真理之口(Bocca della verità) 是一人形面孔,有鼻有眼,張著一張大嘴。相傳,若誰不說真話,它就會咬住他的手。到這里觀光的旅客,紛紛將手伸進嘴中試一試自己的手會不會被咬。由於千千萬萬只手在真理之口中伸來伸去,這張大嘴已被人們的手指磨得鋥亮。
羅馬斗獸場由弗拉維安王朝的三個皇帝建造,它正式的名字是弗拉維安競技常它的建造是這個新王朝的家族為提高自身在公眾中的地位而發起的一系列運動的一部分。韋斯帕西恩(公元69—79年)是這個王朝的締造者,他的出身並不高貴;在尼祿自殺後的一年中,羅馬又經歷了三個短命皇帝的失敗的統治,韋斯帕西恩隨後坐上了皇位。那時尼祿並未被遺忘;他所吞噬的廣袤的土地和其他的奢侈物已經激起民憤。因此,當韋斯帕西恩決定填平那屬於尼祿的豪華金色宮殿的人工湖.將其變成公共娛樂場所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君士坦丁凱旋門建於315年,是為了紀念君士坦丁大帝擊敗馬克森提皇帝統一羅馬帝國而建的。凱旋門上方的浮雕板是當時從羅馬其它建築上直接取來的,主要內容為歷代皇帝的生平業績,如安東尼、哈德連等,下面則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戰斗場景。所以君士坦丁凱旋門雖然是羅馬三座凱旋門中建造最晚的一座,但仍然可以看出早期羅馬藝術的影子,而且保存比較完好,值得一看。這是一座三個拱門的凱旋門,高21米,面闊25.7米,進深7.4米。由於它調整了高與闊的比例,橫跨在道路中央,顯得形體巨大。凱旋門的里里外外充滿了各種浮雕,表面上看去,巨大的凱旋門和豐富的浮雕雖然氣派很大,但缺乏整體觀念。原因是凱旋門的各個部分並非作為一個統一體而創作的,甚至其中的大部分構件是從過去的一些紀念性建築,如圖拉真廣場建築上的橫飾帶、哈德良廣場上一系列盾形浮雕以及馬克·奧爾略皇帝紀念碑上的八塊鑲板,拆除過來的。盡管如此,它仍不失為一座宏偉壯觀的凱旋門,尤其是它上面所保存的羅馬帝國各個重要時期的雕刻,是一部生動的羅馬雕刻史。
作為教皇所在地和基督教的精神中心,梵蒂岡是羅馬市內的一個真正的國家 (教皇為元首),它被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文化遺產,是一個非凡的藝術寶庫。絕不可錯過的有聖比得廣場,世界上最大的廣場之一,貝尼尼的建築傑作,他在 1656至1667年間用284根和88根的雙排柱圍成了宏大的橢圓形廣場。在廣場上有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漂亮、雄偉的聖比得教堂。在施工中擔任指揮的有最重要的大師布拉曼特、拉斐爾和米開朗琪羅,後者實現了高達119米的教堂大圓頂。不可不看的還有梵蒂岡博物館,特別是西斯廷廳,那是整個藝術史的最高層次的傑作之一;文藝復興時期的幾位義大利大師都為其繪畫:波提切利、基爾蘭達佑和米開朗琪羅,後者畫了天花板上的壁畫。最突出的是米開朗琪羅的最高傑作「最後的審判」。
Ⅳ 義大利最美麗的十大景點是什麼
義大利是歐洲最誘人的旅遊國家之一,義大利有著美味的美食、奢華的建築、令人心曠神怡的風景和生動的藝術文化。事實上,義大利到處都是旅遊的景點,如果你只有很短的時間去義大利的話,會很難找到義大利的景點。為了讓旅行更容易一些,我們選擇了十個義大利最值得觀光的景點。
在去義大利旅行之前,建議先看一遍義大利的三部熱門電影——《輝煌的羅馬》、《美妙的佛羅倫薩》和《迷人的威尼斯》。
羅馬
最大的湖泊是加爾達湖、馬焦雷湖和科莫湖。100多年來,該地區一直受到遊客的歡迎,因為它有迷人的天氣和美麗的風景。事實上,它是許多現代名人常去的地方,甚至還因古羅馬作家小普林尼在此地作避暑而名垂青史。
小時候在語文課本,上大家都讀過有關比薩斜塔的故事,想像下在比薩斜塔前自拍的樣子。這座著名的斜塔已經屹立在這里好幾個世紀,為了安全起見,它的獨特的傾斜經過了修繕,它註定還會屹立更久,喜歡物理的朋友去義大利旅行時,都必須參觀下這個不可思議的地標。
Ⅵ 義大利羅馬有什麼好玩的 羅馬旅遊景點大全
1、古羅馬斗獸場又稱圓形競技場,位於古羅馬廣場較低的一頭,佔地六英畝,像一座由石灰石壘成的頂部凹陷的小山。斗獸場外牆布滿大得令人生畏的拱門;內部是裂痕累累的座位席,底部是一個曾經人獸決斗表演的平台,平台下方是關閉野獸和奴隸的隔間。站在底部,可以感受到深深的壓迫感襲來!這座龐大的斗獸場在血腥味最濃的鼎盛時期始終是座無虛席的,最狂熱的場面比比皆是,但卻從未能像今日作為一座廢墟那樣打動人心。
2、梵蒂岡博物館(Vatican Museums)在公元5世紀末就有了雛形。內部展示空間極大,包括很多博物館和展廳,保存著無數古希臘、古羅馬、古埃及、中世紀以及文藝復興以來的藝術珍寶。西斯廷教堂和拉斐爾畫室是梵蒂岡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博物館的主要展廳主要包括:八角庭院、動物雕塑館、繆斯廳、圓形大廳、馬車廳、燭台陳列廊、壁毯陳列廊廳、地圖陳列廊、聖母懷胎廊廳、拉斐爾畫室、博爾戈大火廳、西斯廷教堂、梵蒂岡圖書館和畫廊。博物館內所展示的巨作使梵蒂岡博物館毫無爭議地成為世界上最大最輝煌的博物館之一。
3、許願池是羅馬市內最大的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噴泉。噴泉位在三條街的交叉口,Trevi即有「三岔口」之意。許願池同時還是全球最大的巴洛克式噴泉,在電影《羅馬假日》風靡全球後聞名於全世界。
Ⅶ 義大利最值得去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義大利是歐洲前史古國,在舊石器時代就已有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生活。據古代神話,傳說羅慕路斯和他的孿生兄弟雷穆斯是由母狼撫養和哺育的——於公元前753年建立了羅馬。事實上,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義大利部落就寓居於此。
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明和交通中心,已有2500餘年前史,是國際聞名的前史文明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前史悠久而被昵稱為「永久之城」。城市位於義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流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是義大利佔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國際最聞名的旅遊地之一。
羅馬的主要景點有萬神殿,萬神殿被米開朗基羅稱贊為天使的設計,在608年被獻給教會作為聖母的祭堂,殿堂內部比例十分協調恰當,大圓頂的基座是從總高度的中央地方開始建起,充分表現出羅馬的建築師們高深的建築知識合深奧的計算方法,萬神殿同時也是一座注重內部裝飾更勝於外部造型的殿堂。
古羅馬競技場,悅禾遊客在這里可以見到古羅馬建築最基本的結構和最偉大的成就,競技場內設計了寬敞的階梯和走廊,總共還設計了標有數字的八十個拱門,是為了方便觀眾能夠很快找到自己的座位,可以讓幾萬人在十分鍾以內找到自己的座位,設計的非常清晰。
聖母瑪利亞大教堂不論是金黃色的天花板還是15世紀就有的馬賽克裝飾,在世界建築界都是舉世矚目的,同時也是義大利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梵蒂岡博物館曾經是世界上最小的同時也是最偉大的博物館,它的面積雖然不大,但是裡面的藏品可以媲美倫敦大英博物館和盧浮宮。裡面主要是以收藏藝術品為主,對於喜歡考古的人來說,館內非常值得研究。
義大利也可以說是購物天堂,從特別高級的用品到時髦的小東西樣樣俱全,是歐洲最容易買到又好又便宜的東西的地方。
Ⅷ 義大利有哪些必去的景點
義大利有以下必去的景點:
繽紛色彩的小漁村——五漁村
科莫湖區位於義大利北部阿爾卑斯山南麓地區。這裡布滿了數十個環境幽雅的鄉村小鎮,到處是生動有趣的樓房。走在小鎮的街道上,便欣賞到水平如鏡的科莫湖以及矗立在遠方的白色阿爾卑斯山,冬季來到這里還可以進行滑雪運動。科莫湖區美麗的湖光山色好像電影里的場景,事實上包括《星球大戰II》在內的很多影片就是在科莫拍攝外景的。
Ⅸ 去羅馬旅遊 哪些景點是必去的
羅馬斗獸場,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它的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最大直徑為188米,小直徑為156米,圓周長527米,圍牆高57米,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
西斯廷教堂始建於1445年,由教皇西斯都四世發起創建,教堂的名字「西斯廷」便是來源於當時的教皇之名「西斯都」。教堂長40.25米,寬13.41米,高20.73米。是依照《列王紀》第6章中所描述的所羅門王神殿,按照比例(60:20:30)所建。西斯廷教堂是羅馬教皇的私用經堂,也是教皇的選出儀式的舉行之處。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羅馬,義大利的首都,位於台伯河下游平原,是義大利政治、歷史和文化和和交通中心,同時也是古羅馬和世界燦爛文化的發祥地,已有2500餘年歷史。它是一座藝術寶庫、文化名城,也是羅馬天主教廷所在地。是義大利佔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覽地之一。另有,義大利著名足球俱樂部「羅馬」、同名美國電視劇《羅馬》和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羅馬。
真理之口(Bocca della verità) 是一人形面孔,有鼻有眼,張著一張大嘴。相傳,若誰不說真話,它就會咬住他的手。到這里觀光的旅客,紛紛將手伸進嘴中試一試自己的手會不會被咬。由於千千萬萬只手在真理之口中伸來伸去,這張大嘴已被人們的手指磨得鋥亮。
羅馬斗獸場由弗拉維安王朝的三個皇帝建造,它正式的名字是弗拉維安競技常它的建造是這個新王朝的家族為提高自身在公眾中的地位而發起的一系列運動的一部分。韋斯帕西恩(公元69—79年)是這個王朝的締造者,他的出身並不高貴;在尼祿自殺後的一年中,羅馬又經歷了三個短命皇帝的失敗的統治,韋斯帕西恩隨後坐上了皇位。那時尼祿並未被遺忘;他所吞噬的廣袤的土地和其他的奢侈物已經激起民憤。因此,當韋斯帕西恩決定填平那屬於尼祿的豪華金色宮殿的人工湖.將其變成公共娛樂場所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君士坦丁凱旋門建於315年,是為了紀念君士坦丁大帝擊敗馬克森提皇帝統一羅馬帝國而建的。凱旋門上方的浮雕板是當時從羅馬其它建築上直接取來的,主要內容為歷代皇帝的生平業績,如安東尼、哈德連等,下面則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戰斗場景。所以君士坦丁凱旋門雖然是羅馬三座凱旋門中建造最晚的一座,但仍然可以看出早期羅馬藝術的影子,而且保存比較完好,值得一看。這是一座三個拱門的凱旋門,高21米,面闊25.7米,進深7.4米。由於它調整了高與闊的比例,橫跨在道路中央,顯得形體巨大。凱旋門的里里外外充滿了各種浮雕,表面上看去,巨大的凱旋門和豐富的浮雕雖然氣派很大,但缺乏整體觀念。原因是凱旋門的各個部分並非作為一個統一體而創作的,甚至其中的大部分構件是從過去的一些紀念性建築,如圖拉真廣場建築上的橫飾帶、哈德良廣場上一系列盾形浮雕以及馬克·奧爾略皇帝紀念碑上的八塊鑲板,拆除過來的。盡管如此,它仍不失為一座宏偉壯觀的凱旋門,尤其是它上面所保存的羅馬帝國各個重要時期的雕刻,是一部生動的羅馬雕刻史。
作為教皇所在地和基督教的精神中心,梵蒂岡是羅馬市內的一個真正的國家 (教皇為元首),它被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文化遺產,是一個非凡的藝術寶庫。絕不可錯過的有聖比得廣場,世界上最大的廣場之一,貝尼尼的建築傑作,他在 1656至1667年間用284根和88根的雙排柱圍成了宏大的橢圓形廣場。在廣場上有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漂亮、雄偉的聖比得教堂。在施工中擔任指揮的有最重要的大師布拉曼特、拉斐爾和米開朗琪羅,後者實現了高達119米的教堂大圓頂。不可不看的還有梵蒂岡博物館,特別是西斯廷廳,那是整個藝術史的最高層次的傑作之一;文藝復興時期的幾位義大利大師都為其繪畫:波提切利、基爾蘭達佑和米開朗琪羅,後者畫了天花板上的壁畫。最突出的是米開朗琪羅的最高傑作「最後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