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旦旅遊景點介紹及景區簡介
⑴ 約旦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佩特拉古城推薦理由:古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文化遺產,有「版玫瑰之城」之權稱
2、死海
推薦理由:在陽光的照射下,海面像一面古老的銅鏡,熠熠生輝
3、卡茲尼神殿
推薦理由:佩特拉古城的一座神殿,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俗稱「寶庫」
4、傑拉什羅馬古城遺址
推薦理由:世界上保存得最完好的古羅馬城市之一,被譽為「羅馬之外的羅馬」
5、城堡山
推薦理由:安曼的制高點,也是最古老的要塞,站在山頂可俯瞰整座城市
6、月亮峽谷
推薦理由:因環境面貌是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而得名,曾有多部科幻電影在這里取景
7、羅馬圓形劇場
推薦理由:約旦三大羅馬劇場中最大的一個,這里被用於舉辦各種藝術集會和音樂節
8、尼泊山
推薦理由:約旦最值得敬畏的聖地之一,這里是摩西升天之地
9、西克峽谷
10、馬達巴小鎮
推薦理由:這里是一個有3500多年歷史的古城,享有「馬賽克之城」的美譽
還有182條相關問答,更多約旦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⑵ 去約旦旅遊,不得不去的幾個著名景點,有哪些呢
約旦有很多著名的旅遊勝地,羅馬的兩個古代城市遺跡吸引著遊客,一個是距離首都安曼以北40公里的傑拉什古城,另一個是位於安曼舊城的卡斯希爾,如果你來約旦觀光,請參觀兩個必須去的景點。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看完這篇文章,你學到了什麼呢?
⑶ 約旦的特色旅遊景點
佩特拉古城(公元前9年—公元40年),是約旦南部的一座歷史古城,它是約旦南內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 佩特容拉古城一,也是約旦最負盛名的古跡區之一。它距首都安曼約260公里,隱沒於死海和阿克巴灣(今天的約旦國境內)之間的山峽中,位於乾燥的海拔1000米的高山上。它幾乎是全在岩石上雕刻而成的,並以岩石的色彩而聞名於世。佩特拉因其色彩而常常被稱為「玫瑰紅城市」。實際上,這里的岩石不只呈紅色,還有淡藍、橘紅、黃色、紫色和綠色。2007年7月8日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 佩特拉在希伯來語里是「岩石」之意,這個名字取代了《聖經》中的「塞拉」一詞。據一些神話傳說,這里是摩西(古代希伯萊人的領袖)點出水的地方。 它以岩石的色彩而聞名於世。佩特拉因其色彩而常常被稱為「玫瑰紅城市」。這是源於19世紀的英國詩人J·W·柏根的一首詩里的一句:「一座玫瑰紅的城市,其歷史有人類歷史的一半。」
⑷ 約旦旅遊景點有哪些 約旦旅遊安全嗎
死海
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海拔為-442米)、世界最深的鹹水湖和地球上含鹽量排名第三的水體。死海是世界上最早的療養聖地(從希律王時期開始),湖中大量的礦物質含量具有一定安撫、鎮痛的效果。
死海漂浮有三大好處:第一,當人體平躺在水面上時,肌肉不必再對抗地心引力,重量感隨之消失,快速進入完全鬆弛的狀態,可收到和瑜伽一樣的放鬆療效。在死海中漂浮40分鍾,相當沉睡8個小時。第二,將死海泥均勻地敷抹在身體各部,經太陽光曬,泥中的各種礦物質很快會被皮膚吸收,皮膚會變得滋潤嫩滑,是極好的「護膚品」。第三,海水中的鎂鹽能協調細胞,維持水分平衡,調節人體組織的PH值,硫酸鹽、鉀鹽結合可以保持身體水分的電解平衡,保持皮膚的健康。
阿茲拉克城堡
阿茲拉克城堡位於連接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和敘利亞的幾條公路的匯合處,具有非同尋常的戰略地位。阿茲拉克環繞著綿延幾公里的綠洲,但由於地下水的逐漸枯竭,綠洲正在消失,阿茲拉克的生存也面臨著危機。
由於木材的缺乏,阿茲拉克城堡以當地盛產的黑色玄武岩建造,頂棚也是用巨大的玄武岩板覆蓋。城堡的南面還有兩扇玄武岩大門,每一扇都重達3噸。
和大多數沙漠城堡不同,阿茲拉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那霸田時代,占據著商道的那霸田人建造城堡,以便對來往商隊進行檢查。到羅馬時期,城堡建築被重新加固,到了13世紀又經過大規模改造。堡壘入口的塔上,歷代建設者用拉丁語和阿拉伯語刻下了銘文,也是珍貴的史料。
安曼
被稱為「白色之城」的首都安曼(Amman),有很多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古希臘、羅馬晚期和阿拉伯伊斯蘭教時代的文物遺跡,包括赫拉克勒斯神殿(Temple of Hercules)、伍麥葉宮(Omayyad Palace)、拜占庭教堂(Byzantine Church)等。嵌於山壁三側的古羅馬劇場(Roman Theatre)截至2011年仍可以作為文化活動場地。
米格多勒神廟
1997年,考古學家在佩拉發現了具有3600多年歷史的米格多勒神廟,這個長29米、寬22米、有四個樓層的米格多勒神廟是迄今已知最大的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的廟宇建築。從公元前1650年到公元前850年,人們一直在使用米格多勒神廟,在這800年間,當地居民經歷了從青銅時代的多神信仰到鐵器時代的一神信仰的轉變過程。每個時期神廟都遭到破壞,但又被重建,每個時期都留下了豐富的遺物,諸如偶像和至聖所等,使得米格多勒神廟成為當地宗教歷史的化石。
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古城是約旦的國寶之一,已被列為世界遺產。擁有數以百計的古建築、陵墓、浴場、祭堂、廟宇、廊柱林立的街道以及岩石浮雕。最著名的古跡要數令人嘆為觀止的「藏寶庫(The Treasury)」。
皇家墓冢群
佩特拉古城裡約有七百多個墓冢,最著名的是皇家墓冢群,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厄恩墓室Urn Tomb,墓室內呈正方形,高18米,長寬各20米,在其中說話,回聲隆隆不絕。羅馬人佔領時期,下面增建了拱形建築,設立了司法人員的辦公室和監獄,當時是羅馬帝國佩特拉行政區最高的司法機構所在地,所以後人稱此地為「法院」。公元446年,又改為東正教堂。從厄恩墓室順勢向右,是皇族墓室、科林斯式墓室、宮殿墓室和六瓣花墓室。這五座沿山鑿成的墓室是那霸田王國幾代國王和皇族的墓室,它居高臨下、宏偉壯觀,體現了國王至高無上的權力。
瓦迪拉姆
瓦迪拉姆(Wadi Rum)於2011年被列為最新的世界文化遺產,其華麗的風景是每個到約旦的遊客必須看的。因為科學家論斷其環境面貌是地球上最像月球的而得名「月亮谷」。約旦這片最壯觀的沙漠周圍布滿了高大的山脈,被暈染成紅色、黃色和橘色,這些色彩灑落在沙丘上和地平線融合成一幅美得令人窒息的畫。史詩性巨片《阿拉伯的勞倫斯》全部都是在瓦迪拉姆拍攝的。
⑸ 約旦佩特拉古城有什麼獨特的歷史景點
隨著世界上旅遊業的大力發展, 各種各樣神奇的景觀或者人造建築被發掘,成為人們在旅遊時的首選。近年來,沙漠也成為了人們在旅行時的考慮,這時候人們通常會想到漫天的黃沙和荒涼的戈壁。其實,很多時候沙漠中也會有一些歷史底蘊深厚的古城等著人們的探尋,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座位於沙漠中的古城,憑借其壯觀的建築形式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跡”。
有駱駝騎行但價格昂貴
雖然如今的佩特拉古城已經沒有昔日的輝煌,不過其滄桑的形式感還是會使人們連連贊嘆。古城的規模很大,一般來這里旅行的人都會租一匹駱駝來騎行,否則步行的話需要6到8個小時,不僅可以欣賞到整個古城的美景,而且還體驗了一把騎行的樂趣。不過古城的門票有些昂貴,需要500人民幣,即使是這樣,仍然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來這里參觀。
⑹ 約旦適合旅遊的景點有哪些
約旦有以下適合旅遊的景點:
卡茲尼神殿
佩特拉古城的一座神殿,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俗稱「寶庫」。
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古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進入古城的路分為兩段,一段是長約1.2公里的大道,另一段是長約1.5公里的「蛇道」。
死海
遠遠望去,死海像一條雙尾魚,或藏或露,游弋在群山腳下。死海沒有潮起潮落,波瀾不驚。在陽光的照射下,海面像一面古老的銅鏡,熠熠生輝。岸邊,沒有驚鴻照影,沙鷗翔集,群鳥嬉戲;水裡也沒有水草浮動,錦鱗游泳,連小魚小蝦也看不到。
城堡山
城堡山是曾經阿巴斯·阿蒙王國的首都遺址,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1世紀。現在能看到的Umayyad宮殿遺址建於公元720年,有一座穹頂的大廳相當壯觀,您可以走進其中感受歷史的回響。城堡山上的蓄水池、拜占庭教堂以及那幾根赫拉克勒斯宮殿(the temple of Hercules)的高大石柱,可以細細的讀介紹牌上的介紹,在傍晚時能夠拍出壯美照片。這里是安曼的制高點,也是古老的要塞,站在山頂可俯瞰整座城市。
羅馬圓形劇場
羅馬圓形劇場在公元2世紀修建,非常宏偉。
現在依然被用於舉辦各種藝術集會和音樂節,足足可以容納6000人。
⑺ 介紹一下約旦
【國名】約旦哈希姆王國(Th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代碼JO
【面積】8.934萬平方公里。
【人口】590.7萬(2006年)。大部分為阿拉伯人,其中60%以上是巴勒斯坦人,還有少數土庫曼人、亞美尼亞人和吉爾吉斯人。阿拉伯語為國語,通用英語。92%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屬遜尼派;信奉基督教的約佔6%,主要屬希臘東正教派。
【國旗】 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靠旗桿一側為紅色等腰三角形,內有一顆白色七角星;右側自上而下為黑、白、綠三色的平行寬條。以上四種顏色為泛阿拉伯色,白色七角星象徵古蘭經。
【國徽】 為斗篷式。斗篷頂端有一王冠,象徵約旦是一個君主立憲國。斗篷內一隻展翅的薩拉丁雄鷹站在一圓球上,象徵伊約旦國徽斯蘭教義傳遍全球。鷹兩側為約旦國旗,國旗下有阿拉伯寶刀和弓箭,象徵伊斯蘭的勝利者。代表地球的圓球下面,是麥穗和棕櫚枝,象徵農業。底部的綬帶上用阿拉伯文寫著「約旦哈希姆王國國王祈禱真主賜給他幸福和幫助」。綬帶下面是一枚復活勛章。
【貨幣】 約旦第納爾
【首都】安曼(Amman),人口約250萬(2006年),占總人口的42.3%。
【同北京時差】 -6
【國際電話碼】 962
【國家政要】 : 阿卜杜拉二世(Abllah II Bin Hussein),1999年1月被立為王位繼承人(王儲),2月7日繼位登基;首相兼國防大臣納迪爾·扎哈比(Nader al-Zahabi),2007年11月任職 。
【國慶日】5月25日
約旦地圖
[編輯本段]【簡況】
約旦位於亞洲西部,阿拉伯半島的西 北,西與巴勒斯坦、以色列為鄰,北與敘利亞接壤,東北與伊拉克交界,東南和南部與沙烏地阿拉伯相連。約旦基本上是個內陸國家,亞喀巴灣是唯一出海口。首都安曼和西部山地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氣候溫和。平均氣溫1月為7-14℃,7月為26-33℃。
約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公元7世紀初屬阿拉伯帝國版圖。公元1517年歸屬奧斯曼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淪為英國委任統治地。1921年英國以約旦河為界,把巴勒斯坦一分為二,西部仍稱巴勒斯坦,東部建立外約旦酋長國。1946年3月22日英承認外約旦獨立,5月改國名為外約旦哈希姆王國。1948年5月第一次阿以戰爭中,約佔領了約旦河西岸4800平方公里的土地。1950年4月,外約旦同西岸合並,改稱約旦哈希姆王國。1967年第三次阿以戰爭中,以色列佔領西岸。1988年7月,海珊國王宣布中斷同約旦河西岸地區的「法律和行政聯系」。1994年10月,約旦同以色列簽署了和平條約。1995年2月9日,約收回被以佔領的約340平方公里失地。
[編輯本段]【政治】
約旦是君主立憲制國家,設參眾兩院,權力掌握在以國王為首的哈希姆家族王室手中。約重視加強社會治安,適時調整內外政策,推進經濟改革,改善投資環境,努力發展民族經濟。2006年,約繼續實行改革,在地區形勢持續動盪的大環境下,總體上保持了國內穩定。
[編輯本段]【憲法】
1952年1月1日頒布生效。憲法規定,約旦是一個世襲的阿拉伯君主立憲制國家,立法權屬國王和議會。國王是國家元首,有權審批和頒布法律、任命首相、批准和解散議會,統率軍隊。1960年1月議會通過關於國王有權延長眾議院任期的憲法修正案。1974年1月、1976年2月和1984年1月議會3次通過憲法修正案,授權國王可無限期推遲選舉,並在內閣認為有必要修改憲法時,有權召開議會特別會議。
【議會】稱國民議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參議院議員全部由國王從年齡40歲以上的知名人士中任命,人數不超過眾議院議員人數的一半。議長任期2年,議員任期4年,均可連任。在眾議院舉行會議時,參議院可同時舉行內容相同的會議。眾議院如被解散,參議院亦停止舉行會議。參議院議長現為宰伊德·里法伊(Zeid Rifai),2005年11月21日就職(連任)。眾議院議員由普選產生,凡年滿19歲的男女公民均可參加選舉,任期4年。議長每年由議員秘密選舉產生。2003年12月1日,約旦第14屆國民議會組成,阿卜杜·哈迪·馬賈利(Abl Hadi Majali)當選眾議長。2007年8月,阿卜杜拉二世解散眾議院,准備新的選舉。
【政府】2005年11月27日,阿卜杜拉二世國王任命馬魯夫·巴希特博士(Marouf Bakhit)為首相,組成新一屆內閣。新內閣由24人組成,主要成員是:首相兼國防大臣馬魯夫·巴希特博士,副首相兼財政大臣扎亞德·法里茲博士(Ziad Fariz),外交大臣阿卜杜勒·伊拉·哈提卜博士(Abl Ilah Khatib)。
【行政區劃】全國共分12個省:安曼省、伊爾比德省、馬安省、扎爾卡省、拜勒加省、馬夫拉克省、卡拉克省、塔菲拉省、馬德巴省、傑拉什省、亞喀巴省、阿吉隆省。
【司法機構】包括法院和檢察院兩部分。憲法規定法官獨立行使司法權。法官任免由國王依法批准,同時接受高級司法委員會的監督。法院分三類,即:民事法院、宗教法院、特別法院。民事法院負責審理有關民事和刑事案件;宗教法院主要負責婚姻、繼承、收養等事務。特別法院包括國家安全法院、軍事法院、警察法院、重大刑事案法院、海關法院。最高法院院長為塔希爾·黑克邁。特別法院總檢察長為蘇萊曼·歐哲恩。
【政黨】1952年4月9日開始允許建立政黨,後均被解散。1991年6月9日海珊國王正式宣布解除長達33年的黨禁,實行多黨制,1992年9月議會通過「政黨法」。迄今,內政部正式批准成立的政黨共20個,分別是:
(1)伊斯蘭行動陣線黨(The Islamic Action Front):主要由約旦穆斯林兄弟會組成,少數伊斯蘭獨立人士參加,為原教旨主義組織。
(2)約旦阿拉伯社會復興黨(Jordanian Ba』ath Arab Socialist Party)
(3)約旦共產黨(The Jordanian Communist Party)
(4)約旦人民民主黨(The Jordanian People』s Democratic Party)
(5)阿拉伯進步復興黨(Arab Ba』ath Progressive Party)
(6)約旦民主人民統一黨(The Jordanian Democratic Popular Unity Party)
(7)自由人士黨(The Freemen Party)
(8)民族行動黨(The National Action Party)
(9)未來黨(The Future Party)
(10)阿拉伯民主伊斯蘭運動黨(The Arab Democratic Islamic Movement Party)
(11)約旦阿拉伯憲章陣線黨(The Jordanian Arab Constitutional Front Party)
(12)約旦民主左翼黨(Democratic Party of the Left)
(13)約旦阿拉伯救援者黨(The Jordanian Arab Ansour Party)
(14)約旦進步黨(The Jordanian Progressive Party)
(15)約旦民族黨(The Jordanian Nation Party)
(16)約旦和平黨(The Jordanian Peace Party)
(17)阿拉伯土地黨(The Arab Land Party)
(18)憲章愛國黨(National Constitutional Party),由「誓約黨」、「祖國黨」、「覺醒黨」、「約旦全國聯盟黨」、「阿拉伯民主統一黨」、「進步正義黨」、「約旦人民運動黨」、「約旦人民統一黨」、「約旦阿拉伯群眾黨」九個政黨合並而成。
(19)人民民族民主運動黨
(20)約旦工黨
[編輯本段]【重要人物】
阿卜杜拉二世:國王。系前國王海珊長子。1962年1月30日生於安曼。1999年1月25日被立為王儲。同年2月7日繼位國王,6月9日加冕。先後在英國聖赫斯特軍事學院、牛津大學、美國喬治敦大學、英國步兵學校、英國指揮參謀學院學習軍事和國際政治。自1981年起一直在約軍隊中任職。1993年任約特種部隊司令,1994晉升為准將。1996年後,任約特別行動部隊司令兼特種部隊司令。1998年5月晉升為少將。愛好賽車和水上運動,曾獲約全國汽車賽冠軍。阿曾八次訪華(1981年7月、1982年12月、1993年12月、1999年12月、2002年1月、2004年7月、2005年12月、2008年9月,前三次作為王子,2008年訪華時出席了北京殘奧會閉幕式),已婚,有2子2女。
馬魯夫·巴希特:首相兼國防大臣,1947年生。曾獲約旦大學公共管理和政治學學士學位、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管理學碩士學位、倫敦大學博士學位。1964年加入約旦武裝力量,曾主管約軍學習、發展、采購和人事等方面事務,退役後任穆塔大學主管軍事事務的副校長、政治學教授。曾出任約旦駐土耳其和以色列大使。共獲得過14枚約旦獎章。
[編輯本段]【經濟】
約旦系發展中國家,經濟基礎薄弱,資源較貧乏,可耕地少,依賴進口。國民經濟主要支柱為僑匯、外援和旅遊。阿卜杜拉二世國王執政後,把發展經濟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其施政重點,不斷深化經濟改革,約經濟狀況有所好轉。1999年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6年,約繼續推進私有化、貿易自由化政策,大力改善投資環境,積極尋求外援和減免債務。
主要經濟數據 (2006年)
國內生產總值(GDP):143億美元
經濟增長率:6.2%
通貨膨脹率:6.3%
失業率:14.3%
貨幣名稱:約旦第納爾
1第納爾=100皮阿斯特(Piastre)
=1000費爾斯(Fils)。
匯率:1美元=1.409約旦第納爾
為了尋求本國經濟的發展,約旦抓住伊拉克重建的巨大商機,利用自身地理位置、政府支持政策和其他有利條件,大力發展與伊拉克貿易,現在70%的民用重建產品從約旦進入伊拉克。並且積極與周邊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擴大貿易范圍和影響
一、自身地理位置、政府支持政策和其他有利條件
1、優越的地理位置,與伊拉克、沙特、黎巴嫩、埃及接壤,處於中心位置
2、約旦北部的亞客巴港是進入伊拉克北部唯一的港口,約旦首都到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高速公路被伊拉 克人稱為「陸上生命線」。現在70%的民用重建產品從此路線進入伊拉克。
3、途徑約旦進入伊拉克市場的產品在約旦免稅。
4、在伊拉克周遍國家中約旦是唯一對伊拉克人實行免簽證的國家。
5、有100萬伊拉克人在約旦,其中8萬伊拉克商人在約旦。
6、有近萬家約旦企業與伊拉克有貿易關系。
7、約旦的銀行體系非常的發達,外匯沒有管制,匯率穩定。伊拉克戰爭後,伊拉克的銀行體系癱瘓,伊拉克商人的銀行信用證都在安曼開證。
8、約旦政局穩定,社會安定。交通便利,基礎設施良好。
二、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
1、 約旦與伊拉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2、 美國和約旦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3、 約旦簽署阿拉伯國家自由貿易協定
4、 約旦-敘利亞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5、 以色列與約旦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6、 約旦與東南非共同市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7、 埃及、約旦、摩洛哥和突尼西亞四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8、 約旦與歐盟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
自由貿易協定是兩國或多國間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契約,目的在於促進經濟一體化,其目標之一是消除貿易壁壘,允許產品與服務在國家間自由流動.
[編輯本段]【資源】
主要有磷酸鹽、鉀鹽、銅、錳和油頁岩和少量天然氣。磷酸鹽儲量約20億噸。死海海水可提煉鉀鹽,儲量達40億噸。油頁岩儲量400億噸,但商業開采價值低。
【工業】多屬輕工業和小型加工工業,主要有采礦、煉油、食品加工、玻璃、紡織、塑料製品、卷煙、皮革、製鞋、造紙等。有5個規模較大的工業企業(磷酸鹽、鉀鹽、煉油、水泥、化肥)。磷酸鹽年產量450萬噸,年出口435萬噸。鉀鹽年產量183萬噸,大部分供外銷。化肥年產量583萬噸,水泥年產量195萬噸,煉油年產量250萬噸,天然氣年產量3000萬立方英尺。現有勞動力109萬人,外籍勞工25.4萬人,工業、采礦業的從業人員約16.5萬人。
【農業】農業不發達,農業人口11.04萬,約占勞動力的12%。可耕地面積約90萬公頃,已耕地面積僅50萬公頃,多集中在約旦河谷。可耕地中7%為水澆地,全部私人經營。水資源缺乏是約發展農業的主要障礙。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蔬菜、水果、橄欖等。農產品不能滿足國內需求,糧食(3/4)和肉類主要依靠進口。
【旅遊業】旅遊業是約旦的三大經濟支柱之一,又是主要外匯來源之一。海灣危機後,約旅遊業曾受到沉重打擊。約以媾和後,旅遊業收入大幅度增長。2006年遊客660萬人次,收入16億美元,佔GDP的10%多,較去年增長14%。旅行社431家,旅館468家,房間20827個,床位40480張。遊客主要來自海灣、歐洲和美國等國家。主要旅遊景點有安曼、死海、傑拉什、佩特拉、傑隆古堡、亞喀巴等。
【交通運輸】以公路運輸為主。已基本建成溝通全國城鄉的公路網,國際公路網與伊拉克、敘利亞、沙特、以色列等國相通。交通運輸情況如下:
鐵路:全長730公里,客運量3.13萬人次,貨運量378.95萬噸。
公路:總長8000公里;有汽車約32·15萬輛。年運輸量達900多萬噸。
海運:位於約旦南部、紅海北部的亞喀巴港是約旦唯一港口和進出口貿易集散中心,擁有集裝箱碼頭和散裝碼頭,22個深水泊位,有固定航線29條,通往除西非海岸及南美西部海岸的200多個港口,年貨物吞吐量可達2200萬噸。
空運:約旦皇家航空公司擁有各種飛機35架,國際航線50條。主要機場有:安曼阿麗婭王後國際機場、安曼民用機場(馬爾卡機場)、亞喀巴國際機場。其中阿麗婭王後國際機場的年客運量達250萬人次,貨運量約5萬噸。
【財政金融】約旦經濟易受地區形勢影響。海灣戰爭中,30多萬長期居住在海灣國家的約旦和巴勒斯坦僑民回國,帶回大量外匯,使約黃金、外匯儲備增加。但戰後僑匯銳減。2006年,約政府各項收入44.64億美元,各類支出55.18億美元,外債73.16億美元,佔GDP51.2%。
【對外貿易】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主要進口糧食、肉類、紡織品、交通和工業器材;主要出口磷酸鹽、鉀鹽、化肥、蔬菜、水果。主要貿易夥伴為美國、德國、中國、沙特等。據約國家統計局統計,2006年約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66.04億美元。其中進口114.47億美元,主要進口國為沙特、中國、德國和埃及;出口51.67億美元,主要出口國為美國、伊拉克、印度和沙特。
【外國投資】約旦政府致力於改善投資環境,不斷制訂和完善投資法規,積極吸引外資,尤其鼓勵外商在約旦工業區投資辦廠。2006年,外國在約直接投資為27億美元。
【外國援助】外援是約經濟主要來源之一。海灣戰爭前,約外援主要來自美等西方國家以及海灣阿拉伯國家。在海灣危機中,約採取同情伊拉克的立場,致使主要援助國中斷了對約援助,約經濟形勢惡化。後約逐漸調整對伊政策,改善與美及海灣阿拉伯國家關系,主要援助國恢復了對約援助。約以媾和後,美對約援助大幅增加。2003年由於美、伊戰爭,國際社會向約提供了高達19億美元的貸、贈款。2004年、2005年分別為8億美元、6.4304億美元。2006年外援總額為4.29億美元。
【人民生活】約旦衛生事業發展很快,全國目前共有98家醫院,10079張病床,其中,衛生部下屬醫院29家,病床3638個,另有368所醫療中心和56家私人診所。各類專科醫生2500名。全國共有17家葯廠,葯房1533家。全國98%的兒童都接種白喉、破傷風、麻疹、結核病等多種疫苗。約對政府職工和軍人及家屬實行免費醫療制度,對企業職工實行醫療保險制度。政府工作人員根據職業不同,每月可領取交通、出差、服裝、住房、家庭人口、物價等各種補貼。約旦人普遍擁有小汽車等。約人均壽命為71.5歲。
[編輯本段]【軍事】
1906年建軍,6月10日為建軍節。軍隊以伊斯蘭教義為指導思想,以「篤信真主,忠君報國」為宗旨。國王為武裝部隊最高統帥。1963年5月,約旦皇家特種部隊成立。1976年9月,約旦開始實行義務兵和志願兵相結合的兵役制。服役期為兩年。1982年7月,海珊國王宣布成立人民軍,凡在高中和高校就讀的男女學生,以及16至55歲的男性公民均應參加。約正規軍總兵力約9.86萬人,其中陸軍9萬人、空軍8000人、海軍600人。預備役3.5萬人,人民軍20餘萬人,公安部隊1.2萬人。
[編輯本段]【教育】
國家重視教育事業,公民從小學到高中享受免費教育。高等教育前分為基礎教育和高中教育。基礎教育為10年一貫制;高中教育是建立在一般文化基礎上的非義務性專業學習,學制為兩年。全國有各類學校5348所(2004年),教師近5.9萬人(2006年),學生153萬人(2004年)。學齡兒童入學率為95%。有8所公立大學:約旦大學、雅爾穆克大學、約旦科技大學、哈希姆大學、穆塔大學、艾勒·貝塔大學、海珊大學、拜勒加應用大學,另有12所私立大學,在校生70546名,其中包括7914名外國留學生。另有52所社區學院(相當於中專),有學生22471名。全國有學士20萬名,碩士1.8萬名,博士8千名。教育經費約為2.11億約旦第納爾,全國文盲率約為8.7%(2005年)。約在全國設立了114個知識站(knowledge station),向13萬居民提供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技術教育。
[編輯本段]【新聞出版】
主要報刊:《憲章報》,阿文日報,日發行量9萬份左右;《言論報》,阿文日報,日發行量10萬份左右;《市場報》,阿文日報;《今日阿拉伯人》,阿文日報;《約旦時報》,英文日報,日發行量7000份;《星報》,英文周報。2006年7月,約內閣通過《媒體和出版法》,不再允許逮捕或監禁犯有與其職業相關的罪行的記者。
佩特拉通訊社:官方通訊社,1969年成立。每天用阿、英文發稿,在貝魯特設有分社,在開羅、大馬士革、波恩、巴黎、哥本哈根、紐約有兼職記者。1995年起通過衛星向除南非、南美以外的世界各地發送阿、英文消息。
約旦廣播電台與電視台均系官方機構,1985年9月,電台同電視台合並,成立廣播電視總局。約旦廣播電台,1959年創建。約旦電視台,1968年建立,設有彩色電視系統,1972年起通過衛星轉播世界新聞。
[編輯本段]【對外關系】
奉行中立、不結盟和對外開放政策,推行全方位外交。2006年,約繼續推行親美、睦鄰、抓熱點、重大國的外交政策,強化與美特殊盟友關系,發展與各大國的關系,繼續改善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在地區事務中發揮著獨特作用。目前約已同123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2006年6月,約當選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亞洲區副主席國,任期3年。
同中國的關系:自1977年4月7日中、約建交以來,兩國關系穩步發展。
2006年,我中東問題特使孫必干(6月、8月)、文化部副部長鄭欣淼(8月)訪約。錢其琛同志率團出席在約舉行的「國際行動理事會」第24屆年會,並會見約眾議長馬賈利(5月),外交部副部長李金章率團出席在約召開的《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締約國第一次年會(12月)。2007年6月,全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率團參加在約召開的「中阿合作論壇第二屆企業家大會」,並會見約國王阿卜杜拉二世國王。
約旦常駐聯合國代表扎伊德(9月)、外交大臣哈提卜(12月)分別訪華。
2007年1月至6月雙邊貿易額5.62億美元,同比增長7.1%,其中我出口5.23億美元,進口0.39億美元。
中國駐約旦大使:宮小生
約旦駐中國大使:安馬爾·阿卜杜勒—哈利姆·納米爾·哈姆德(Anmar Ablhalim Namir Harmud)
目前,台灣在約旦設有「經濟文化辦事處」。
同美國的關系:同美國關系密切。約美關系曾因海灣危機而一度變冷,美凍結對約軍、經援助。海灣戰後,約為擺脫困境積極參與美發起的中東和平進程,1994年10月,約旦與以色列簽訂和約後,美免除約7億美元的債務,並同意每年向約提供約3億美元的軍事和經濟援助。2000年10月,約美簽署自由貿易協定。2006年,約進一步密切與美關系,阿卜杜拉二世國王於2月、5月兩次訪美,並於9月出席61屆聯大期間會見美國務卿賴斯;美總統布希11月訪約。2006年美對約援助達3.25億美元。2007年3月,阿卜杜拉二世國王訪美,與布希總統會談並在美國會發表演講。
同歐盟國家的關系:積極發展同歐盟,特別是英、法、德等國的關系,希望歐盟在中東地區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並尋求其經濟援助。約與歐盟的貿易額占約對外貿易總額的35%。2006年,阿卜杜拉二世國王分別訪問了英國(1月、4月、7月、11月、12月)、德國(6月)、法國(3月)、芬蘭(8月)和荷蘭(10月)。2006年10月,約同歐盟簽署了總值6200萬歐元的合同,用於支持約政府財政和教育改革。
同俄羅斯的關系:約重視前蘇聯大國地位,海珊國王曾先後於1981年、1982年和1987年三次訪蘇。蘇聯解體後,約繼續發展同俄羅斯關系,希俄在中東問題上發揮更大作用。90年代以來,約俄關系續有發展。2006年7月,俄副外長訪約。2007年2月,普京總統訪約。
同日本的關系:70年代以來,約旦同日本的關系不斷發展,高層互訪頻繁。1976年,日本王儲明仁夫婦訪問約旦。1989年,海珊國王出席了日本裕仁天皇葬禮,哈桑王儲於1990年參加了明仁天皇加冕慶典。目前,日本是約最大的債權國,債務總額約18億美元。約是中東地區人均獲日本援助最多的國家。過去5年中,日對約援助已達3.16億美元。2006年7月,小泉首相訪約;12月,阿卜杜拉二世國王、哈提卜外長分別訪日。
同巴勒斯坦的關系:巴勒斯坦人占約旦總人口60%,約巴之間有著特殊關系。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國宣布成立後,約旦立即予以承認;1989年1月7日,約同意巴解組織駐約辦事處升格為大使館。在中東和談問題上,巴以談判所涉及的巴難民、水資源、邊界劃分及安全安排攸關約切身利益,約十分關注巴以最終地位談判。
約認為巴勒斯坦問題仍是當前中東問題的核心,有關各方應努力在阿拉伯國家中明確統一立場,即支持巴人民,並確保他們尋求公正合理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權利。阿卜杜拉二世國王多次呼籲巴各派別共同努力,改善日益惡化的巴安全局勢,強調巴內部團結統一有助於推動中東和平進程。2006年,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11次訪約。哈馬斯代表團2月訪約。
同伊拉克的關系:約主張維護伊安全、主權、統一,呼籲恢復伊的安全與穩定,強烈譴責伊境內針對平民的暴力活動,支持伊各派和解進程。約積極配合伊政治和經濟重建進程,兩國在經貿等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2006年,伊拉克總理、副總統、眾議長、外交、內政、計劃、財政部長等相繼訪約。約首相率能源、內政大臣等訪伊,雙方簽署備忘錄,伊將向約提供優惠價格石油。
同其他阿拉伯國家的關系:約旦重視發展同阿拉伯各國的關系。海灣危機發生後,由於約旦採取與埃、敘、沙特及科威特等國相悖的立場,同這些國家的關系一度趨冷。海灣戰後,約主動改善同這些國家的關系。阿卜杜拉二世國王繼位後,約與海灣國家關系基本恢復,2003年美對伊戰爭後,約還獲得了半年的海灣優惠供油,並表示有意加入「海灣合作委員會」。
2006年,阿卜杜拉二世出訪沙特(6月、7月、8月、10月)、埃及(10月)、科威特(1月、5月、7月)、阿聯酋(1月、6月)等國。10月,因卡達在聯合國秘書長意向性投票中支持韓國候選人潘基文,而未支持約候選人扎伊德親王,約召回駐卡大使。
同以色列的關系:1994年7月25日,約以在華盛頓簽署《華盛頓宣言》,宣布結束兩國敵對狀態。10月,約以正式簽署和約。11月,兩國建立外交關系。1995年2月9日,以從其佔領的約領土全部撤軍,約收回了340平方公里失地。此後約積極發展與以色列的關系。2001年,由於以巴沖突持續不止,約召回駐以大使,雙邊高層往來凍結。2004年以來,約以雙邊交往逐漸恢復。2005年1月,約恢復向以派大使。2006年,以總理奧爾默特訪約(1月、6月、12月),副總理佩雷斯訪約(6月)。
⑻ 約旦有哪些景點,約旦旅遊景點大全,約旦旅遊介紹
死海
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海拔為-442米)、世界最深的鹹水湖和地球上含鹽量排名第三的水體。死海是世界上最早的療養聖地(從希律王時期開始),湖中大量的礦物質含量具有一定安撫、鎮痛的效果。
死海漂浮有三大好處:第一,當人體平躺在水面上時,肌肉不必再對抗地心引力,重量感隨之消失,快速進入完全鬆弛的狀態,可收到和瑜伽一樣的放鬆療效。在死海中漂浮40分鍾,相當沉睡8個小時。第二,將死海泥均勻地敷抹在身體各部,經太陽光曬,泥中的各種礦物質很快會被皮膚吸收,皮膚會變得滋潤嫩滑,是極好的「護膚品」。第三,海水中的鎂鹽能協調細胞,維持水分平衡,調節人體組織的PH值,硫酸鹽、鉀鹽結合可以保持身體水分的電解平衡,保持皮膚的健康。[12]
阿茲拉克城堡
阿茲拉克城堡位於連接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和敘利亞的幾條公路的匯合處,具有非同尋常的戰略地位。阿茲拉克環繞著綿延幾公里的綠洲,但由於地下水的逐漸枯竭,綠洲正在消失,阿茲拉克的生存也面臨著危機。
由於木材的缺乏,阿茲拉克城堡以當地盛產的黑色玄武岩建造,頂棚也是用巨大的玄武岩板覆蓋。城堡的南面還有兩扇玄武岩大門,每一扇都重達3噸。
和大多數沙漠城堡不同,阿茲拉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那霸田時代,占據著商道的那霸田人建造城堡,以便對來往商隊進行檢查。到羅馬時期,城堡建築被重新加固,到了13世紀又經過大規模改造。堡壘入口的塔上,歷代建設者用拉丁語和阿拉伯語刻下了銘文,也是珍貴的史料。
安曼
被稱為「白色之城」的首都安曼(Amman),有很多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古希臘、羅馬晚期和阿拉伯伊斯蘭教時代的文物遺跡,包括赫拉克勒斯神殿(Temple of Hercules)、伍麥葉宮(Omayyad Palace)、拜占庭教堂(Byzantine Church)等。嵌於山壁三側的古羅馬劇場(Roman Theatre)截至2011年仍可以作為文化活動場地。[13]
米格多勒神廟
1997年,考古學家在佩拉發現了具有3600多年歷史的米格多勒神廟,這個長29米、寬22米、有四個樓層的米格多勒神廟是迄今已知最大的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的廟宇建築。從公元前1650年到公元前850年,人們一直在使用米格多勒神廟,在這800年間,當地居民經歷了從青銅時代的多神信仰到鐵器時代的一神信仰的轉變過程。每個時期神廟都遭到破壞,但又被重建,每個時期都留下了豐富的遺物,諸如偶像和至聖所等,使得米格多勒神廟成為當地宗教歷史的化石。
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古城是約旦的國寶之一,已被列為世界遺產。擁有數以百計的古建築、陵墓、浴場、祭堂、廟宇、廊柱林立的街道以及岩石浮雕。最著名的古跡要數令人嘆為觀止的「藏寶庫(The Treasury)」。
皇家墓冢群
佩特拉古城裡約有七百多個墓冢,最著名的是皇家墓冢群,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厄恩墓室Urn Tomb,墓室內呈正方形,高18米,長寬各20米,在其中說話,回聲隆隆不絕。羅馬人佔領時期,下面增建了拱形建築,設立了司法人員的辦公室和監獄,當時是羅馬帝國佩特拉行政區最高的司法機構所在地,所以後人稱此地為「法院」。公元446年,又改為東正教堂。從厄恩墓室順勢向右,是皇族墓室、科林斯式墓室、宮殿墓室和六瓣花墓室。這五座沿山鑿成的墓室是那霸田王國幾代國王和皇族的墓室,它居高臨下、宏偉壯觀,體現了國王至高無上的權力。
瓦迪拉姆
瓦迪拉姆(Wadi Rum)於2011年被列為最新的世界文化遺產,其華麗的風景是每個到約旦的遊客必須看的。因為科學家論斷其環境面貌是地球上最像月球的而得名「月亮谷」。約旦這片最壯觀的沙漠周圍布滿了高大的山脈,被暈染成紅色、黃色和橘色,這些色彩灑落在沙丘上和地平線融合成一幅美得令人窒息的畫。史詩性巨片《阿拉伯的勞倫斯》全部都是在瓦迪拉姆拍攝的。
⑼ 約旦著名景點 約旦世界遺產有哪些
佩特拉古城
卡茲尼神殿
安曼羅馬劇場
西克峽谷
傑拉什羅馬古城遺址
月亮峽谷
代爾修道院
⑽ 約旦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海拔為-442米)、世界最深的鹹水湖和地球上含鹽量排名第三的水體。死海是世界上最早的療養聖地(從希律王時期開始),湖中大量的礦物質含量具有一定安撫、鎮痛的效果。
阿茲拉克城堡:位於連接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和敘利亞的幾條公路的匯合處,具有非同尋常的戰略地位。阿茲拉克環繞著綿延幾公里的綠洲,但由於地下水的逐漸枯竭,綠洲正在消失,阿茲拉克的生存也面臨著危機。
米格多勒神廟:1997年,考古學家在佩拉發現了具有3600多歷史的米格多勒神廟,這個長29米、寬22米、有四個樓層的米格多勒神廟是迄今已知最大的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的廟宇建築。從公元前1650年到公元前850年,人們一直在使用米格多勒神廟,在這800年間,當地居民經歷了從青銅時代的多神信仰到鐵器時代的一神信仰的轉變過程。每個時期神廟都遭到破壞,但又被重建,每個時期都留下了豐富的遺物,諸如偶像和至聖所等,使得米格多勒神廟成為當地宗教歷史的化石。
佩特拉古城:佩特拉古城是約旦的國寶之一,已被列為世界遺產。擁有數以百計的古建築、陵墓、浴場、祭堂、廟宇、廊柱林立的街道以及岩石浮雕。最著名的古跡要數令人嘆為觀止的「藏寶庫(The Treas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