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度假區麗波灣
『壹』 太湖濕地中生活的鳥類有哪些
一隻腳蹼劃開靜謐的水面,一聲鳴叫打破冬日的寧靜,這便是候鳥光臨蘇州的信號。
每年的11月到次年2月,都會有成千上百的候鳥從遙遠的北方飛越到太湖之濱越冬停歇,在此繪出一幅「候鳥天堂」的畫卷。
太湖湖濱濕地公園明星物種—小天鵝(國家II級)眾所周知,濕地是鳥類的天堂,野生鳥類是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濕地能量流動和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濕地與水鳥據看蘇州記者了解到,通過蘇州綠羽生態環境咨詢工作室一年的調查,太湖湖濱國家濕地公園共發現了11目31科102種。根據歷史調查數據比較發現,增加了6種新鳥類。占蘇州總鳥種的53.47%,占江蘇省鳥類的41.39%。根據年度鳥類調查情況,較2016年增加了20種,較2017年增加了25種,較2018年增加了16種。
冬候鳥 白眉鵐
黑鸛(國家I級)2015年10月
2019年度調查中增加的6種鳥類新記錄,分別為:赤膀鴨、赤頸鴨、花臉鴨、斑姬啄木鳥、栗葦鳽、棕臉鶲鶯。
展翅的赤膀鴨
斑姬啄木鳥
另外,本年度還觀察到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2種,分別為:小天鵝、鴛鴦、小鴉鵑、鶚、鳳頭蜂鷹、日本松雀鷹、鳳頭鷹、蒼鷹、普通鵟、紅隼、阿穆爾隼、游隼。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鴛鴦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普通鵟
太湖湖濱國家濕地公園分為生態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合理利用區3個區域。其中,生態保育區沿太湖岸線從水風車延伸到麗波灣,是濕地公園最大、最重要的區域。有超過70種鳥類在此棲息繁殖。
生態保育區
保育區內的綠頭鴨和斑嘴鴨
黑水雞在浮島上繁殖
恢復重建區沿漁洋山呈長條狀分布,位於太湖麗波灣,是濕地公園內鳥類最為重要的棲息地之一,特別是太湖濕地明星物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最主要的越冬地。今年11月15日在麗波灣記錄到8隻小天鵝的身影,最多時達39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