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劉邦故里景點介紹

劉邦故里景點介紹

發布時間: 2020-12-28 14:35:28

Ⅰ 徐州有什麼旅遊景點

徐州好玩的旅遊景點有以下幾個:

1.雲龍湖

馬陵山為我國著名自然人文景觀,地跨臨沭、郯城、江蘇新沂三縣,是一條低山丘陵。它北起臨沭縣曹庄,南到江蘇,北南走向,綿延60餘公里,以狀如奔馬而得名。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及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

Ⅱ 寫沛縣名勝古跡的 作文

沛縣是漢高祖劉邦故里,明太祖朱元璋祖籍地,素有「千古龍飛地,帝王將相鄉」之美譽。作為漢文化的發祥地,沛縣文化遺產豐富,名勝古跡眾多,泗水亭、歌風台、高祖原廟、射戟台等歷史景點馳明中外。較高價值的文物藏品2000多件,其中,大風歌碑、漢化石像、漢代陶器等均為國家稀有文物。沛縣民風淳厚剛毅,崇文尚武,是全國著名的武術之鄉、嗩吶之鄉。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沛縣文物古跡眾多。縣博物館珍藏文物兩千多件,有原始人打磨的石器,又春秋戰國時代的陶器,有漢畫像石。沛縣被列入省、市、縣文物保護單位的有漢代大風歌碑、漢代范氏井、秦代琉璃井、漢代呂母冢、棲山漢墓群、漢代泗水亭、漢代呂布射戟台、明代張貞觀墓、明遺民閻古古墓、清代曉明寺中西合璧建築群等。
漢高祖原廟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回沛,宴父老,歌大風,當時為他在沛城南建了行宮,後稱沛宮。劉邦去世後,他兒子劉盈繼位即惠帝,惠帝五年(前190年)下詔,將沛宮改建為「漢高祖原廟」。前殿有高祖廟,後有寢宮,春秋享祭。歷經兩千多年,屢圮屢修,直至清末咸豐年間被黃水沖沒,1996年重修。現廟門額為當代大書法家趙朴初題寫,大殿「樂沛殿」為徐州書協主席王冰石題寫。大殿塑高祖劉邦鎦金巨像,兩側有兩漢24帝畫像。院中青松翠柏,立有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的「漢高祖原廟銘」碑。
漢街 為十字形仿漢街,總長近1000米,石板鋪路,兩邊全部為青磚黑瓦的仿漢建築。古玩店、書畫店相對集中於此,漫步漢街,可以觀光旅遊,可以休閑購物,可以品嘗特色小吃,是全國最大最集中的仿漢商業街。
呂母冢 即呂後父母的合葬墓。原墓封土極高,周圍植蒼松古柏,墓前有眾多石碑、石龕、石翁仲,今已不存,《古沛八景詩》中「蔓草寒霜呂墓秋」的景象已不見了。樊井和呂母冢兩處古跡縣政府正准備重新修復。
呂布射戟台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相互兼並。淮南王袁術於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他想先攻擊劉備以奪沛縣,再圖虎踞徐州的呂布,派大將紀靈率精兵三萬直取沛縣。劉備名為豫州刺史,實只沛縣一地,兵將不足萬,自料不敵,便向呂布求救,呂布扎營西南。次日一早,呂布在營中設宴,召紀靈、劉備共飲,並勸雙方罷兵。紀靈不敢應允,呂布怒令左右,植戟於轅門百步之外,說:「吾若一箭射中戟枝,當各散兵;不中可留決斗。有不從我言者,並力拒之!」語畢取箭登台,一發即中戟枝。紀靈懼怕呂、劉合力攻己,遂罷兵而去。這就避免了沛縣境內的一場戰禍,為此,沛人將此台作為歷史的見證保存了下來。
沛縣漢城:沛縣漢城 位於沛城中心地段,佔地近千畝,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由漢城公園、漢街、漢高祖原廟、歌風台、沛公大酒店、春雨樓等組成,多是仿漢建築,古色古香,古樸壯觀,集餐飲游樂、購物覽勝、訪古探幽於一身。佔地989畝,投資1.5億元,由漢城公園、漢街、漢高祖原廟、歌風台、沛公大酒店、春雨樓等大型仿漢建築群組成,是一座集游、購、娛、吃、住、行等配套一體的「城中之城」。成為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上的風景名勝區。上圖畫面為沛縣漢城鳥瞰圖。
漢城公園 佔地508畝,陸面300畝,水面208畝,投資近5000萬元。花木扶疏、綠草如茵、楊柳飄拂、松柏勁拔。少兒區的各類設施可供孩子們遊玩嬉戲,青年區的舞廳和九迥廊可供舞蹈歌唱,老年區可供老人琴棋書畫,水面可以觀魚、游泳、劃船。兩座虹橋把各區連綴起來,給人以迥環曲折、美不勝收之感。在蒼松翠柏之中的小山丘後有老子的隱居著書處。公園核心部分為漢魂宮區,有漢闕、望樓、漢魂宮、沛宮、配殿、仙人承露台。各宮殿均有匾額楹聯,為書法名家手書,組成了古意盎然、雄偉壯觀的仿漢建築群。東西兩廂為碑廊,東為捐資碑廊,西為詠沛古詩碑廊,名家手法。漢魂宮下層深入地下,可供表演漢代歌舞。二層大殿有「漢高祖劉邦坐殿」蠟像群塑。漢高祖劉邦端坐龍椅,背後二宮女隨侍,左前有一執圭常侍(俗稱太監)。階下右為蕭何、張良、王陵、陳平,左為周勃、樊噲、曹參、韓信。君臣各俱情態,現商討治國安邦大計狀。漢魂宮四周牆壁用巨型青石淺浮雕鑲嵌為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更增加了漢魂宮的庄嚴肅穆。沛宮中央有巨型高祖頭盔、寶劍、盾牌的雕塑,東西山牆鑲嵌大型浮雕,西為垓下之戰圖,東為還鄉歌大風圖。漢魂宮和仙人承露台都有噴水設施,銀色水柱和清瀅涌流伴著音樂般的水聲,令人賞心悅目。與漢城公園隔路相望的是漢街、歌風台、漢高祖原廟。這之間還預留著大片空地,錯落有致地栽種著綠草花木,可容上萬人聚集,被人們稱作文化廣場。
沛縣漢魂宮:為漢城公園七大景區之一,由沛宮殿、東西配殿、東西望樓、仙人承露台、漢闕、碑廊等一系列漢代建築組成,是典型的漢代皇家園林建築。沛縣漢魂宮取意於《史記》記載。劉邦日「吾雖都關中、萬歲後魂魄猶樂思沛」。今人為弘揚大漢精神、於是1996年建造。漢魂宮上下四層、內有劉邦與群臣「金殿議事蠟像」、展覽廳、演藝廳等。上右圖為漢魂宮夜景。
微山湖:景色秀麗,百里荷花聞名遐邇。大沙河四季常綠,花卉繁多,流水清澈見底,自然風光美不勝收,是較為理想的旅遊景點。
泗水亭公園:離漢城不遠有一座小巧玲瓏的公園。公園因有泗水亭和碑而得名。泗水亭為漢高祖劉邦「試為吏」時的遺跡。乾隆版《沛縣志》謂「漢高祖為泗水亭長,即此亭也」。實際上是沛人為紀念劉邦任過泗水亭長,建亭作紀念的。《水經注》載:「縣治南垞上,東岸有泗水亭」。《地道記》稱「沛縣泗水亭,亭有高祖碑,班固為文。」可見亭為漢代所建,亭中立碑,仍用班固原文。明代詩人王玙《宿沛縣泗亭驛》詩有句「千古龍飛地,令人感廢興」。園內還有沛縣的另一著名古跡琉璃井。琉璃井群眾又稱作八寶琉璃井,井石欄內有數不清的勒痕。有關它的傳說很多,主要有三種。一是傳說是秦始皇所鑿。《史記》載:「秦始皇二十八年東游,為壓天子氣,鑿井浚溝,以斷王脈。」對此,歷代詩人都有吟詠。二是傳說李三娘打水之井。五代後漢高祖劉知遠微時來沛縣娶李三娘,國滅後三娘回到沛縣,自食其力,在此井汲水灌田。三是劉邦回鄉歌大風時,軍隊人多,把石欄勒出道道繩痕,明詩人閻爾梅詩曰:「軍多汲盡琉璃井,無數繩痕泐石干。」以小巧玲瓏、古香古色、江南風韻為特色、與漢城公園遙相呼應。公園內有「樊井」、「泗水亭碑」等多處古跡,泗水亭碑記載了劉邦起義前在沛縣的前半生,吸引了國內外漢學家紛沓而至。

Ⅲ 徐州旅遊景點排名榜是怎樣的

5A級景區徐州雲龍湖風景區,4A級景區徐州漢文化景區、彭祖園、大洞山風景區、徐州潘安湖濕地公園、徐州博物館等。

1、徐州雲龍湖風景區

徐州雲龍湖風景區位於徐州市區南部,是以雲龍山水自然景觀為特色,以兩漢文化、名士文化、宗教文化、軍事文化為主要內容,具有科普、觀光、游覽、休閑、生態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城市型風景名勝區。

雲龍湖風景區內有漢畫像石館、漢墓、劉備泉、水上世界、生態島、十里杏花、濱湖公園及蘇公塔等許多景點。

4、大洞山風景區

大洞山風景區距離江蘇省徐州市區28公里,位於賈汪主城區東南3公里賈汪鎮境內,緊鄰206、310國道。規劃面積68平方公里,規劃為五個片區,核心景區茱萸山片區6平方公里。

景區內有海拔361米的徐州第一高峰大洞山,又名茱萸山,有著1500年歷史的全國著名的葯師佛道場—茱萸寺,於2011年9月28日由星雲大師等大德高僧開光落成。茱萸寺位於大洞山南坡的萬畝石榴園中,是國內最有特色的葯師佛道場。

大洞山風景區核心景區主要景點有茱萸寺、茱萸園、萬畝石榴休閑博覽園、千畝油菜花觀賞園、葯師養生中心、千畝梯田攝影基地、青少年拓展訓練基地。是一個集休閑、娛樂、度假、寫意、養生、悟禪於一體的高品質風景區。

5、潘安湖濕地公園

徐州市潘安湖濕地公園位於徐州賈汪區西南部。公園總規劃面積52.87平方公里,分核心區、控制區兩個層次。其中核心區面積約為15.98平方公里,外圍控制區面積約為36.89平方公里。是集「基本農田再造、採煤塌陷地復墾、生態環境修復、濕地景觀開發」四位一體的全省首創項目。

徐州市潘安湖濕地公園分為北部生態休閑健身功能區、中部濕地景觀區、西部民俗文化區、南部濕地酒店配套區、東側生態保育及河道景觀區五個部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徐州

Ⅳ 沛縣景點哪裡有好玩的

沛縣是漢高祖劉邦故里,明太祖朱元璋祖籍地,素有「千古龍飛地,帝王將相鄉」之美譽。作為漢文化的發祥地,沛縣文化遺產豐富,名勝古跡眾多,泗水亭、歌風台、高祖原廟...

Ⅳ 請問徐州有什麼最好玩的景點啊

彭祖故國 劉邦故里 項羽故都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漢高祖劉邦從彭城大地走出,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布衣皇帝。自漢至今,彭城歷經滄海桑田之變,歷史文化遺存豐厚。
四千多年的文明史為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跡,宛如斜掛於歷史蒼穹中的璀璨星河。其中尤以「漢代三絕」--漢兵馬俑、漢墓、漢畫像石為代表的兩漢文化最為奪目,集中體現了古人的非凡創造力和深遂智慧,極具藝術欣賞和考古價值。徐州現已先後發現完整畫像石墓近30座,散存漢畫像石約400餘塊,其與南京的六朝石刻、蘇州明清園林,並稱為「江蘇三寶」。作為漢文化發源地,每年10月初,徐州還將舉辦漢文化國際旅遊節。徐州是聞名世界的戰爭城市,古有九里山古戰場,今有淮海戰役新遺跡。而以雲龍山水、泉山森林公園為中心的風景區兼有北雄南秀之美,美若西子,秀比江南,使徐州成為一個獨具特色優秀的風景旅遊勝地。

兩漢文化看徐州

「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兩漢看徐州」。兩漢400年間,徐州共有13位楚王、5位彭城王。城周圍漢墓林立,已經出土發掘的漢墓有200多座,均是兩漢的王侯、國戚的墓葬,豐富而寶貴的漢代文化遺產為中國國內所罕見。構造各異的漢墓、栩栩如生的漢畫像石、惟妙惟肖的漢兵馬俑,並稱為「漢代三絕」。1995年「獅子山楚王陵」的發掘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並被評為中國20世紀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墓內出土的玉棺、金縷玉衣,為世上稀有珍品,令人嘆為觀止。
漢文化遺址在這里也是處處皆是。西漢一代楚王劉交墓,龜山楚襄王劉注墓,卧牛山楚王劉紆墓,東洞山楚王劉延壽墓等,都是以山為陵,坡鑿通道,建築地下宮,形成了巨大的地下宮殿群。除豐縣漢皇祖陵外,徐州還有張良圮橋受書處和子房山,項羽的戲馬台、范增墓、劉邦的拔劍泉、泗水亭等,漢文化遺跡多不勝舉。

「明清文化看北京,隋唐文化看西安,兩漢文化看徐州」。這是中國目前流行的一種文化旅遊者的共識。可見徐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徐州,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也是其發跡之地。公元前206年4月項羽封劉邦為漢王以後,經過四年多楚漢戰爭,於公元前202年10月劉邦在定陶行皇帝禮,初都洛陽,後徙長安。此時,強大的漢王朝與西方的古羅馬帝國遙相響應,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
兩漢四百年間,徐州共有十三位楚王、五個彭城王,應有十八座王陵墓葬,其實還不僅如此,東漢時期,在現在的徐州行政區域內還分封過一個下邳國,有四位下邳王嬗遞。這些國王的陵墓猶如地下宮殿般的華麗,國王生前喜好的珍玩和國庫的積蓄,盡都填充於墓室中。徐州漢墓中的王陵墓葬,構成了徐州兩漢文化的「三絕」之一。
徐州漢代十八陵經考古的有北洞山第二代楚王墓、獅子山第三代楚王陵、馱藍山第四(五)代楚王陵、龜山第六代楚王墓、東洞山第八代楚王陵、土山東漢彭城王陵等。徐州西漢楚王陵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北洞山楚王陵、龜山楚王陵和獅子山楚王陵。以「精」「奇」「雄」各領風騷。被譽為徐州文化三絕之一的獅子山兵馬俑,不僅數量眾多,而且種類繁多,顯示出豐富的內容:有博袖長袍的官員俑、冠幘握兵器的衛士俑、執長器械的發辮俑、足登戰靴和抱弩負弓的甲士俑等十餘種。獅子山兵馬俑既是漢代的藝術珍品,又是徐州作為軍事重鎮的歷史見證,不僅對研究漢代雕塑藝術有極高的價值,對於研究漢代社會性生活、喪葬制度、軍制戰陣都有著同樣的價值。
西漢時期徐州地區流行的是崖洞墓,東漢時期,墓葬形制發生了變化,盛行的是漢畫像石墓。漢畫像石是漢代人雕刻在墓室、禮堂里的雕刻壁畫。漢畫像石雕刻在中國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徐州是中國漢畫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目前徐州地區出土漢畫像石700餘塊,收藏在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的畫像石500餘塊。徐漢畫像石同蘇州園林、南京六朝陵墓石雕,並稱為「江蘇文物三寶」。除漢墓、漢俑、漢畫之外,徐州的兩漢文物精品,在中國的兩漢文化中也是獨領風騷,引人囑目,北洞山楚王陵出土的220餘件彩俑;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鐵鎧甲、玉棺、玉豹;小龜山楚王墓出土的水晶帶釣、劉注銀印、火山漢墓出土的銀縷玉衣;土山漢墓出土的鎏金獸形硯;睢寧劉樓漢墓出土的銅牛燈等珍貴文物,皆屬國寶。

徐州兩漢文化「三絕」之漢墓

徐州共有十三位楚王、五個彭城王。根據漢代喪葬制度,諸侯王死後都要歸葬本國,徐州一帶應有十八座王陵墓葬,其實還不僅如此,東漢時期,在現在的徐州行政區域內還分封過一個下邳國,有四位下邳王嬗遞。這些國王的陵墓猶如地下宮殿般的華麗,國王生前喜好的珍玩和國庫的積蓄,盡都填充於墓室中。徐州漢墓中的王陵墓葬,構成了徐州兩漢文化的「三絕」之一。

徐州漢代十八陵經考古尾的有北洞山第二代楚王墓、獅子山第三代楚王陵、馱藍山第四(五)代楚王陵、龜山第六代楚王墓、東洞山第八代楚王陵、土山東漢彭城王陵等,這些王陵規模宏大、形制各異,其共同點是模仿地面楚王宮殿的模樣。「事死如事生」,生前所擁有和需要的,在陰宅里一應俱全。

龜山漢墓:位於中國江蘇徐州市九里山經濟開發區境內的龜山西麓,為西漢第六代楚王襄王劉注(即位於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該墓為兩座並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其中南為楚王劉注墓,北為其夫人墓,兩墓均為橫穴崖洞式。墓葬開口處於龜山西麓,呈喇叭形狀,由兩條墓道兩條甬道以及十五間墓室組成,由人工開鑿而成。兩甬道均由26塊塞石分上下兩層堵塞,每層13塊,每塊塞石重達6-7噸。墓室十五間,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龜山漢墓的特點在其「奇」,甬道、墓室全部築在山中,東西全長83.5米,南北最寬處達32米,共有14個墓室,總面積達500餘平方米,幾乎掏空了整個山體,最使人感到奇特的是兩條並列的甬道全長56米,用現代的激光技術定向測量,其誤差率僅為一、二厘米。此墓工程浩大,氣勢雄偉,實為世界罕見,中華一絕。

獅子山楚王陵:位於徐州東郊獅子山南麓,鑿石為室,穿山為藏,墓室嵌入山腹內深達百餘米。其龐大的規模、恢宏的氣勢、奇特的建築結構,無不令人嘆為觀止,在國內外引起了轟動。墓中出土各類珍貴文物二千餘件(套),有金、銀、銅、鐵、玉、石、陶等質地,其中不乏傾城傾國的藝術珍品,如雕龍玉璜、弦紋玉環、雕花玉厄、螭虎紋玉飾、鑲玉漆棺、銅扁壺等,均是國內考古的首次發現,尤其珍貴的是科學工作者根據王陵中殘留的楚王遺骨,首次成功地復原了二千一百年前一代楚王的形象。獅子山楚王陵的特點在其「雄」,雖然也是鑿山為墓,但在甬道的前端鑿有高達幾十米的天井,天井自山腰上豎直劈下,給人以氣度不凡的感受。獅子山楚王陵墓坐北朝南,鑿石為葬,穿山為藏,入口處在山南的向陽坡上,而其主墓室已深深嵌入山體主峰的腹腔之中,南北總長117米,東西寬13.2米,總面積850餘平方米,鑿石量5100餘立方米,由外墓道、內墓道、天井、甬道、耳室和墓室組成,獨特的墓葬形制和嚴謹的建築結構,完美體現了粗獷、雄渾、博大、超越的兩漢時代精神。

徐州兩漢文化「三絕」之兵馬俑

1984年12月。一個偶然的契機,在徐州市東郊獅子山的西麓發現了一組漢代兵馬俑,考古工作者隨後進行了全面的發掘,揭開了這支沉睡於地下兩千多年楚漢軍隊的神秘面紗。
獅子山兵馬俑,位於楚王陵西側400米,是楚王陵園的一個組成部分,象徵著衛戊楚王陵的部隊。不僅數量眾多,而且種類繁多,顯示出豐富的內容:有博袖長袍的官員俑、冠幘握兵器的衛士俑、執長器械的發辮俑、足登戰靴和抱弩負弓的甲士俑等十餘種。獅子山兵馬俑既是漢代的藝術珍品,又是徐州作為軍事重鎮的歷史見證,不僅對研究漢代雕塑藝術有極高的價值,對於研究漢代社會性生活、喪葬制度、軍制戰陣都有著同樣的價值。

徐州兩漢文化「三絕」之漢畫像石

漢畫像石是漢代(BC206-AD220年)人們刻劃在墓室、祠堂上帶有鮮明主題的裝飾石刻畫。它生動地描繪了漢代社會的典章、衣食住行、神話故事;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生活的依戀、死後的傺祀;展示了兩千年前人們高超的藝術水準;再現了漢代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的高度文明。漢畫像石是漢代文化最有代表的藝術作品,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璀璨的明珠。
徐州是中國漢畫像石集中分布地之一,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是收藏、陳列、研究漢畫像石的專題性博物館。佔地1萬平方米,收藏珍品漢畫像石350餘塊,由當代藝術大師李可染先生題寫館牌,於1989年10月1日建成開放。
徐州漢畫像石題材廣博、內容豐富,反映現實生活的題材有車馬出行、對博比武、舞樂雜技、迎賓待客、庖廚宴飲、建築人物、男耕女織等;反映神話故事的內容有伏羲、女媧、炎帝、黃帝、東王公、西王母、日中金烏、月中玉兔等,表示祥瑞吉祥的圖案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麒麟、九尾狐、二龍穿璧、十字穿環等。徐州漢畫像石中的牛耕圖、紡織圖、九仕圖、迎賓圖、百戲圖及八米長卷押囚圖,堪稱藝術珍品、鎮館之寶。
徐州漢畫像石雕刻深厚有力、畫風質朴簡潔,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雕刻技法有陰線刻、淺浮雕兩種。線刻細膩真切,有陰柔之麗,浮雕渾雄蒼健,有陽剛之美。陰柔陽剛,體現了中國傳統美的基本要素。徐州漢畫像石的藝術特色是構圖緊密、誇張得體、以形傳神,表現出一定的創造性。
徐州漢畫像石豐富的內容,真實地再現了漢代政治、經濟、文化、信仰等各個方面;精美的雕刻,使它在中國美術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參觀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猶如置身於瑰麗的歷史畫廊之中,能給您帶來知識的啟迪,藝術的享受。 結束語

「佳處未易識,當有來者知」,徐州兩漢文化景觀中還有許多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勝跡,諸如戲馬台、泗水亭、霸王樓、歌風台、拔劍泉、子房祠、王陵母墓等,每處景點,都有一段動人的歷史故事,使人聯想到的是楚漢戰爭的硝煙風雲。戲馬台的高台秋風,可使你概見楚霸王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霸王雄風;歌風台的大風歌古碑,能讓你領略漢高祖劉邦「大風起兮雲飛揚」的千古絕唱;子房祠的晨鍾暮鼓,會令你對「張良吹簫散楚兵」的傳說浮想聯翩。所有這些,又為徐州的兩漢文化平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一位歷史學家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研討會上這樣說:「象徐州這樣的城市,薈萃兩漢文化如此豐盛的內容,在中國的歷史名城中是絕無僅有的。」
「兩漢文化看徐州」名副其實。
相關景點:漢文化景區 徐州博物館 徐州漢城 戲馬台 漢兵馬俑,獅子山楚王陵 漢畫石藝術館 龜山漢墓 九里山前古戰場

山水城市
雲龍山
雲龍湖
泉山國家森林公園

戰爭城市

淮海戰役紀念塔

徐州民俗

俗稱為「五樓」的霸王樓、彭祖樓、黃樓、奎樓、燕子樓,代表了徐州傳統文化特色。戶部山,雲龍山興化寺及其石佛,九里山的白雲洞,戶部山的戲馬台,以及古建築、現代文物和革命文物如乾隆行宮、興化寺、文廟、權瑾牌坊、彭祖祠、道台衙門、吳亞魯舊居、郭樂山舊居都受到政府的重視並得到保護。

文化節

漢文化國際旅遊節

漢文化國際旅遊節,每年的10月在徐州市舉行,活動規模大、內容多。在旅遊節期間,可觀看到大型廣場仿古文化儀式表演《漢宮盛典》及漢樂、漢舞、漢民俗表演,參觀漢代出土文物精品展、徐州民間工藝品展,到沛縣漢城觀賞大型仿古文化儀式表演《高廟祭典》。徐州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海外彭氏宗親、劉氏後裔到徐觀光旅遊、尋根訪祖。

李可染藝術節

每年舉辦一次,12月4日至7日

馬可藝術節

每兩年舉辦一次

櫻花藝術節

每年陽春三月,櫻花盛開時。

旅遊專線

觀光巴士(旅遊專線車):火車東站-彭城廣場-雲龍山-雲龍湖-彭園-淮塔-國防園,票價2元。
游1路:泉山公園 雙山 風華園 礦業大學 國防園 淮塔東門 淮塔北門 彭園 戲馬台 馬市街 中山堂 黃樓 壩子街 火車西站,票價1元。
游2路:礦大北門 國防園 淮塔東門 淮塔北門 和平路 袁橋 開明市場 文化宮 第三中學 延平路 牌樓 第一中學 西安路 歐洲商城 建國西路 電視塔 雲龍公園 泉山區政府 濱湖公園 雲龍山索道 金山公園 市財校 泰山營房 孟庄公寓 大學城 礦大北門,票價1元。

Ⅵ 沛縣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沛縣復名勝古跡眾多,主要有制這些景點:泗水亭、歌風台、大風歌碑、琉璃井、漢高祖原廟、呂布轅門射戟台、呂公墓、樊井、微山湖漁村、微山湖千島濕地、濱河漢文化景區。
補充:沛縣,又名沛澤縣,徐州市下轄縣,位於江蘇省徐州市西北部,處於蘇、魯、豫、皖四省交界之地,東靠微山湖,西鄰豐縣,南接銅山區,北接山東省魚台,處於淮海經濟區的中心部位和華北平原的東南邊緣,因古有「沛澤」而得名。
沛縣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沛縣文物古跡眾多。縣博物館珍藏文物兩千多件,有原始人打磨的石器,又春秋戰國時代的陶器,有漢畫像石。沛縣被列入省、市、縣文物保護單位的有漢代大風歌碑、漢代范氏井、秦代琉璃井、漢代呂母冢、棲山漢墓群、漢代泗水亭、漢代呂布射戟台、明代張貞觀墓、明遺民閻古古墓、民國曉明樓中西合璧建築群等。
沛縣水脈縱橫,是濱湖之城、綠色之都,沛城東距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不足5公里,擁有62公里湖岸線、400平方公里湖面。沛縣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為典型的沖積平原形。沛縣境內無山,全部為沖積平原,海拔由西南部的41米到東北部降至31.5米左右。

Ⅶ 關於沛縣的旅遊景點

沛縣是漢高祖劉邦故里,素有「千古龍飛地,帝王將相鄉」之美譽。作為漢文化的發祥地,沛縣文化遺產豐富,名勝古跡眾多,泗水亭、歌風台、高祖原廟、射戟台等歷史景點馳明中外。較高價值的文物藏品2000多件,其中,大風歌碑、漢化石像、漢代陶器等均為國家稀有文物。沛縣民風淳厚剛毅,崇文尚武,是全國著名的武術之鄉、嗩吶之鄉。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沛縣文物古跡眾多。縣博物館珍藏文物兩千多件,有原始人打磨的石器,又春秋戰國時代的陶器,有漢畫像石。沛縣被列入省、市、縣文物保護單位的有漢代大風歌碑、漢代范氏井、秦代琉璃井、漢代呂母冢、棲山漢墓群、漢代泗水亭、漢代呂布射戟台、明代張貞觀墓、明遺民閻古古墓、清代曉明寺中西合璧建築群等。
沛公園 沛公園位於江蘇省沛縣新城區的中部,是連接主城區與副城區的生態景觀濕地,由北京清華大學規劃設計院規劃設計。規劃佔地6平方公里。東西長4公里,南北寬1.5公里。 沛公園
沛公園是以入湖通道挖工庄河為軸心進行規劃建設的,挖工庄河原為一條貫穿新城區中心,東接微山湖,集排澇、灌溉於一體的河流,河流兩岸為農田和村落,地勢低窪,一些水面大小不等的坑塘分布兩岸,自然景色較美。沛公園有六大景區組成:即以觀賞沿河兩岸自然風光為主的水上游覽區;以休閑垂釣、親水觀光為主的碼頭垂釣區;以登高望遠、極目遠眺為主的登山觀景區;以濕地植被、野化農田為主的濕地保護區;以觀賞田園風光為主的農業觀光區;以休閑放鬆、回歸自然為主的森林苗圃區。沛公園建成後將成為我縣增添一處亮麗景點,同時為老百姓提供一片休閑放鬆的好去處。
漢之源景區,也叫世界劉氏總會會館。漢之源景區佔地135畝,總投資5000萬元,修建3個休閑廣場,3座景觀橋,1個親水平台,5座亭榭;綠地面積達105畝,種植各類喬、灌木40000株,地被13950平方米,草皮60030平方米,配套完善各類生活服務設施。公園主要由世界劉氏宗親總會會館、樊井留痕、泗水飄香、鴻門軒、赤帝亭、古井奉茶等景點組成。其中樊井是漢代遺存,距今已有2000年歷史,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是我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年樊噲跟隨劉邦起事前煮狗賣狗肉非常出名,他殺了狗沖洗狗肉就是在這口井邊。
世界劉氏宗親總會會館為景區主體建築,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主要由民俗文化陳列館、世界劉氏源流館、「大風歌」書法藝術館、漢畫像石精品展示長廊等組成。大家細細觀賞劉氏會館,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在這兒你可欣賞到眾多書法名家題寫的一幅幅《大風歌》作品,這正中的巨幅作品是武中奇的墨跡,那蒼勁瀟灑極富個性的筆墨讓大家心靈感到震撼,大家可以揣摩出這位書法大家在揮灑這幅作品時心中一定激盪著當年劉邦唱《大風歌》時的情懷,不然,他那筆墨何以有如此的神采和情韻?
眾多的《大風歌》書法精品,懸掛的第一幅是毛澤東的墨跡。據說這幅作品沛人最早是在中國博物館看到的。這是毛澤東書寫送給他的女兒李納的。毛澤東為什麼要給他的女兒李納書寫劉邦的《大風歌》?這是很值得我們尋味的。據載:毛澤東曾七次來到徐州。這位領袖詩人曾向徐州的領導提出想到沛縣看看歌風台,看看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唱《大風歌》的地方,後因當時道路不好,也或許是徐州的領導考慮到主席的安全,沒能如願。1995年,毛澤東的女兒李納來了,那時的歌風台還在縣文化館內,李納已人過中年,衣著十分樸素,她說她這次來沛縣看歌風台,是為了圓毛澤東他老人生前想來沛縣的這個心願的。
劉氏會館布置的內容很多,漢家天下,劉氏源流。這是劉氏家族的多種版本的族譜。這是四百餘年漢家大業中劉氏的諸位皇帝的石刻。這是從沛縣出土的珍貴的漢畫像石,站在這些被黃水掩埋後又重見天日的漢畫像石前,恍若一步走進兩千年前的漢朝。以石為紙,以刀作筆,先人的藝術,讓冰冷的石頭變得溫馨而有生機。民俗館是劉氏會館的的一個組成部分。很多的領導和遊客來到這里,都感到非常驚嘆。這些已經成為歷史的諸如紡車、織布機、花轎、磨、碾、風箱、水缸、水桶、太平車、土車子、鋤、犁、耩子等等,昨天還是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工具,好像一夜之間,就被新的生活淘汰了。在這里,我們好像聽到了歷史的腳步聲,恍惚又回到了昨天的農耕文明中。對於今天的年輕人,可能他們來到這兒,對這兒的許多舊物都會十分陌生。如果再過五十年、一百年……之後呢?我們的後人會更加感到生疏。然而,歷史是不能割斷的。辦這個民俗館,它的作用,它的意義,我們無論怎樣評述都不會過份。可以說沛縣城巿建設的文化品位不僅在她的外部造形上,更涵蘊在她的深層的內容中,這個民俗館就是一個內容。
漢高祖原廟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回沛,宴父老,歌大風,當時為他在沛城南建了行宮,後稱沛宮。劉邦去世後,他兒子劉盈繼位即惠帝,惠帝五年(前190年)下詔,將沛宮改建為「漢高祖原廟」。前殿有高祖廟,後有寢宮,春秋享祭。歷經兩千多年,屢圮屢修,直至清末咸豐年間被黃河水患沖沒,1996年重修。現廟門額為當代大書法家趙朴初題寫,大殿「樂沛殿」為徐州書協主席王冰石題寫。大殿塑高祖劉邦鎦金巨像,兩側有兩漢24帝畫像。院中青松翠柏,立有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的「漢高祖原廟銘」碑。
漢街 為十字形仿漢街,總長近1000米,石板鋪路,兩邊全部為青磚黑瓦的仿漢建築。古玩店、書畫店相對集中於此,漫步漢街,可以觀光旅遊,可以休閑購物,可以品嘗特色小吃,是全國最大最集中的仿漢商業街。
呂母冢 即呂後父母的合葬墓。原墓封土極高,周圍植蒼松古柏,墓前有眾多石碑、石龕、石翁仲,今已不存,「古沛八景」中「蔓草寒霜呂墓秋」的景象已不見了。樊井和呂母冢兩處古跡縣政府正准備重新修復。
呂布射戟台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相互兼並。淮南王袁術於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他想先攻擊劉備以奪沛縣,再圖虎踞徐州的呂布,派大將紀靈率精兵三萬直取沛縣。劉備名為豫州刺史,實只沛縣一地,兵將不足萬,自料不敵,便向呂布求救,呂布扎營西南。次日一早,呂布在營中設宴,召紀靈、劉備共飲,並勸雙方罷兵。紀靈不敢應允,呂布怒令左右,植戟於轅門百步之外,說:「吾若一箭射中戟枝,當各散兵;不中可留決斗。有不從我言者,並力拒之!」語畢取箭登台,一發即中戟枝。紀靈懼怕呂、劉合力攻己,遂罷兵而去。這就避免了沛縣境內的一場戰禍,為此,沛人將此台作為歷史的見證保存了下來。
沛縣漢城 沛縣漢城 位於沛城中心地段,佔地近千畝,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由漢城公園、漢街、漢高祖原廟、歌風台、沛公大酒店、春雨樓等組成,多是仿漢建築,古色古香,古樸壯觀,集餐飲游樂、購物覽勝、訪古探幽於一身。佔地989畝,投資1.5億元,由漢城公園、漢街、漢高祖原廟、歌風台、漢文化廣場、濱水觀光帶、春雨樓等組成,是一座集游、購、娛、吃、住、行等配套一體的「城中之城」。成為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上的風景名勝區。
漢城公園 佔地508畝,陸面300畝,水面208畝,投資近5000萬元。花木扶疏、綠草如茵、楊柳飄拂、松柏勁拔。少兒區的各類設施可供孩子們遊玩嬉戲,青年區的舞廳和九迥廊可供舞蹈歌唱,老年區可供老人琴棋書畫,水面可以觀魚、游泳、劃船。兩座虹橋把各區連綴起來,給人以迥環曲折、美不勝收之感。在蒼松翠柏之中的小山丘後有老子的隱居著書處。公園核心部分為漢魂宮區,有漢闕、望樓、漢魂宮、沛宮、配殿、仙人承露台。各宮殿均有匾額楹聯,為書法名家手書,組成了古意盎然、雄偉壯觀的仿漢建築群。東西兩廂為碑廊,東為捐資碑廊,西為詠沛古詩碑廊,名家手法。漢魂宮下層深入地下,可供表演漢代歌舞。二層大殿有「漢高祖劉邦坐殿」蠟像群塑。漢高祖劉邦端坐龍椅,背後二宮女隨侍,左前有一執圭常侍(俗稱太監)。階下右為蕭何、張良、王陵、陳平,左為周勃、樊噲、曹參、韓信。君臣各俱情態,現商討治國安邦大計狀。漢魂宮四周牆壁用巨型青石淺浮雕鑲嵌為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更增加了漢魂宮的庄嚴肅穆。沛宮中央有巨型高祖頭盔、寶劍、盾牌的雕塑,東西山牆鑲嵌大型浮雕,西為垓下之戰圖,東為還鄉歌大風圖。漢魂宮和仙人承露台都有噴水設施,銀色水柱和清瀅涌流伴著音樂般的水聲,令人賞心悅目。
與漢城公園隔路相望的是漢街、歌風台、漢高祖原廟。這之間還預留著大片空地,錯落有致地栽種著綠草花木,可容上萬人聚集,被人們稱作漢文化廣場。
漢宮區 為漢城公園七大景點之一,由漢魂宮、沛宮殿、東西配殿、東西望樓、仙人承露台、漢闕、碑廊等一系列漢代建築組成,是典型的漢代皇家園林建築。沛縣漢魂宮取意於《史記》記載。劉邦日「吾雖都關中、萬歲後魂魄猶樂思沛」。今人為弘揚大漢精神、於是1996年建造。漢魂宮上下四層、內有劉邦與群臣「金殿議事蠟像」、展覽廳、演藝廳等。上右圖為漢魂宮夜景。
微山湖:從山東濟寧到江蘇徐州,有首尾相連的四個湖,即南陽湖、獨山湖、昭陽湖、微山湖,被人們稱作「南四湖」。在沛縣境內的有昭陽湖和微山湖,湖岸線60餘公里,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現沛縣人統稱為微山湖。風光秀麗,景以水潤,境以山幽。微山境內湖光、山色、島嶼、森林、 荷花盪、蘆葦盪等自然景觀資源豐富、獨特。微山湖 面積1200平方公里,為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萬頃蘆葦盪莽莽蒼蒼,廣袤壯美景象。大運河穿湖而過,縱貫南北,構成特有的「湖中運河」景觀。微山湖水產資源豐富,有「日出斗金」之說。魚、鱉、蝦、蟹、藕、菱、葦等水產品種類繁多,在旱天又可澆灌兩岸數萬頃莊稼,千百年來兩岸人民以湖賴以生存和繁衍生息。每當夏秋之季,蓮葉接天,荷花映日,游魚戲水,岸柳成行,無邊的蘆葦叢中,棲聚著各類水禽60餘種。碧波盪漾,白帆點點,群鳥和鳴,漁歌互答,湖光山色,一派生機。微山湖的美,是一種天然的、綜合了野趣與柔情的美。尤其每年六、七、八、九月份,湖中萬頃野生荷花連片盛開,蔚為壯觀,得到遊客「黃山歸來不看岳,微山歸來不賞荷」之廣泛贊譽,可謂神州第一荷花盪。
微山湖還是革命聖地,抗日鐵道游擊隊就是以微山湖為根據地的。抗戰期間,劉少奇和陳毅就是從沛縣的豐樂村被地下工作者護送過微山湖到延安的。陳毅還留下一首過微山湖的詩:「橫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魯南峰影嵯峨甚,殘月扁舟入畫圖。」這是一幅微山湖的夜景圖,令人如臨其境,而那一個「慰」字則寫出了一個革命家豪邁的情懷。遊了微山湖,大家還可以去微山島看看,那兒有張良墓,張良可是漢初的三傑哦,是劉邦的軍師,打仗,出謀劃策都是他的,劉邦和他的關系就像劉備和諸葛亮的關系差不多。
泗水亭公園:離漢城不遠有一座小巧玲瓏的公園。公園因有泗水亭和碑而得名。泗水亭為漢高祖劉邦「試為吏」時的遺跡。乾隆版《沛縣志》謂「漢高祖為泗水亭長,即此亭也」。實際上是沛人為紀念劉邦任過泗水亭長,建亭作紀念的。《水經注》載:「縣治南垞上,東岸有泗水亭」。《地道記》稱「沛縣泗水亭,亭有高祖碑,班固為文。」可見亭為漢代所建,亭中立碑,仍用班固原文。明代詩人王玙《宿沛縣泗亭驛》詩有句「千古龍飛地,令人感廢興」。園內還有沛縣的另一著名古跡琉璃井。琉璃井群眾又稱作八寶琉璃井,井石欄內有數不清的勒痕。有關它的傳說很多,主要有三種。一是傳說是秦始皇所鑿。《史記》載:「秦始皇二十八年東游,為壓天子氣,鑿井浚溝,以斷王脈。」對此,歷代詩人都有吟詠。二是傳說李三娘打水之井。五代後漢高祖劉知遠微時來沛縣娶李三娘,國滅後三娘回到沛縣,自食其力,在此井汲水灌田。三是劉邦回鄉歌大風時,軍隊人多,把石欄勒出道道繩痕,明詩人閻爾梅詩曰:「軍多汲盡琉璃井,無數繩痕泐石干。」以小巧玲瓏、古香古色、江南風韻為特色、與漢城公園遙相呼應。公園內有「射戟台」、「泗水亭碑」等多處古跡,泗水亭碑記載了劉邦起義前在沛縣的前半生,吸引了國內外漢學家紛沓而至。
樊巷、樊井 樊巷即劉邦著名將領樊噲故里,後封舞陽侯,官拜左丞相。漢初到明代,樊巷是一條小吃商業街,熱鬧非常。樊井據說即樊噲時屠狗煮狗用水之井。故址在今北外環路南,月牙河東頭,原巷已不存,井仍在。
歌風台 原是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征服淮南王英布回鄉宴父老歌大風的遺址。沛人為紀念這次盛典,「因台作寶」,後漢明帝來沛祭高祖原廟時,在台前立碑,命隨行大文字學家,書法家曹喜大篆書《大風歌》 書法家曹喜大篆書《大風歌》,鐫刻碑上,雖經近兩千年歲月,黃水地震,碑上字跡剝蝕,但斷碑仍在,台也屢毀屢建。現歌風台為1996年重修。台高近10米,台內設有《漢高祖勝跡展》,台上有劉邦漢白玉雕像,北部歌風殿內立有漢代歌風碑,元代摹刻碑和1984年摹刻碑及「漢湯沐邑」的大屏風。東西兩廊為碑廊,台南部建了兩層閣樓,成為漢城區至高點,登上頂層,漢城區種種景觀盡收眼底,為全國最高大的台式建築之一,整個歌風台,古樸典雅,雄偉壯觀。公元前195年,沛人在劉邦唱大風歌處築一高台,名為「歌風台」,歌風台歷經滄桑,屢建屢圯。圖中歌風台為1996年重建,面積12600平方米,台高10米,前樓後殿,布局勻稱,雄渾壯觀,台上有大風歌碑、劉邦塑像及兩面二廂古今著名石刻作品,台內常年舉辦《劉邦聖績展》《漢代文物展》等。
高祖原廟 公元前190年,劉邦的兒子劉盈(漢惠帝)追懷高祖功德,詔令天下,興建高祖瑞,特許沛縣立「漢高祖原廟」。漢高祖原廟海內外劉氏尋根祭祖地方,廟內有劉邦金身坐像一座。
沛縣城雕 建於1996年,高22米,位於城南鄭沛路入城處。四根巨柱擎起晶體圓球,金色巨龍環繞球上,象徵著「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的沛縣正以騰飛的姿態奔向二十一世紀。

Ⅷ 江蘇沛縣有哪些旅遊景點

沛縣抄的旅遊景點挺多的,本人主要推薦以下景點:泗水亭、歌風台、大風歌碑、琉璃井、漢高祖原廟、呂布轅門射戟台、呂公墓、樊井、微山湖漁村、微山湖千島濕地、濱河漢文化景區。

沛縣,又名沛澤縣,徐州市下轄縣,位於江蘇省徐州市西北部,處於蘇、魯、豫、皖四省交界之地,東靠微山湖,西鄰豐縣,南接銅山區,北接山東省魚台,處於淮海經濟區的中心部位和華北平原的東南邊緣,因古有「沛澤」而得名。

Ⅸ 江蘇蘇州有哪些著名旅遊景點

江蘇蘇州著名旅遊景點有:(景點名、時代、位置)

1雲岩寺塔五代虎丘

2 瑞光寺塔 北宋 盤門內

3 蘇州文廟及宋代石刻 南宋~明 人民路

4拙政園明清 東蘇州北街

5留園 明清 留園路

6 太平天國忠王府 1860-63 東北街

7玄妙觀三清殿 南宋 觀前街

8網師園清 闊家頭巷

9環秀山莊明清 景德路

10 羅漢院雙塔及正殿遺跡 北宋 定慧寺巷

11 耦園 清 小新橋巷

12報恩寺塔 宋~清 人民路

13 盤門 元 城西南

14獅子林 元 園林路

15 滄浪亭 元~清 滄浪亭街

16 藝圃 明 文衙弄

17 全晉會館 清 中張家巷

18 俞樾故居 清 馬醫科

19 保聖寺羅漢塑像 唐宋 甪直鎮

20 寶帶橋 明清重建 澹臺湖東

21 紫金庵羅漢塑像 宋~明 東山西卯塢

22 寂鑒寺佛龕及造像 元 藏書天池山

23 軒轅宮正殿 元 東山楊灣村

24 東山民居 明 東山鎮

25 春在樓 民國 東山鎮

26 退思園 清 吳江區

27 綽墩遺址 新石器至周崑山市

28 趙用賢宅 明 常熟市

29 崇教興福寺塔 宋 常熟市

30 張溥宅第 明 太倉市

31 柳亞子故居 近代 吳江區

32 綵衣堂 清 常熟市

33 太倉石拱橋 元 太倉市

34 師儉堂 清 吳江區

蘇州,中國地級城市,古稱吳,現簡稱蘇,擁有姑蘇、吳都、吳中、東吳、吳門和平江等多個古稱和別稱。蘇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被譽為「人間天堂」,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而有「東方威尼斯」美譽。蘇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中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長三角重要經濟中心。蘇州是江蘇重要的經濟、對外貿易、工商業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藝術、教育和交通中心。


Ⅹ 去劉邦故里旅遊景點有什麼

推薦你看:

穿越在豐縣 劉邦故里二日游精品路線推專薦
http://jiangsu.sina.com.cn/travel/line/2012-07-11/08205943.html

請採納~屬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