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新景點介紹
㈠ 杭州西塘景點介紹
我是在網上摘錄的,應該有幫助。
西塘主要景點有:
1、煙雨長廊:一邊是河,一邊是小吃。人多時很擠。
2、西街:兩邊是有賣工藝品的小店和幾個景點,盡頭有個美食街,靠近中間部分有個郵筒,可以投明信片。
3、醉園:就是景區入口那一塊地方。不買票看不了。
4、各種橋
送子來鳳橋值得看一下。帶個頂棚,然後周圍牆壁完美詮釋了國人喜歡題字的喜好。.
5、各種景點
推薦根雕博物館,紐扣和瓦當博物館看不出什麼。。。還有倪宅和一個什麼廟來著,隨意看看。
6、小弄
弄堂比較多,推薦石皮弄,巷子口有塊石碑,很窄很長。
7、夜景
看過西塘夜景就沒有白來西塘。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漂亮!
8、晨景
清晨的西塘十分安靜。記得一定早起,那時的西塘人少,最有古鎮的味道。
9、酒吧一條街
我覺得古房配酒吧是嘉興的特色。。。
晚上逛逛,很熱鬧,有現場表演。艷遇高發地。
有一些清吧,不吵不鬧。感覺很好。
不要相信那些說不喝酒進來坐坐也行的話。
消費還行吧,記得不要點套餐什麼的,只要幾杯啤酒感受你一下氛圍就好了。
㈡ 西塘古鎮特色景點
你可以下載一個旅遊的軟體,把你想要去的地方輸入進去,上面會顯示一些當地比較有特色的經典,你可以參考一下。
㈢ 去西塘路過哪些景點
我之前去過一次西塘,也在青驛網上分享過攻略。這里簡單摘抄下。詳細的話,你下載一個青驛App,裡面有很多西塘的攻略。
一、交通
1、飛機
江浙滬外的,飛機選上海、杭州方便一些,上海更近。然後乘坐汽車或者火車到嘉善(遇到節假日沒車的可以選從嘉興轉車。)
2、火車
嘉善站,可坐K210路公交車
嘉善南站,在南站乘坐K222路公交車直達西塘,或者到嘉善客運中心或嘉善城區轉車。(具體可自行手機地圖。)
時間大概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
二、門票
1、西塘門票
西塘的門票:現場100,網上80,學生老人50。
另:可以讓客棧老闆代買,50大概。或者可以讓老闆直接把你從小弄帶進去。
西塘周一到周五不需要門票。每天五點半以後好像也不需要。
西塘有小路可以進,一般時候在出車站時候有人力車夫,都可帶路。平時五到十元,節假日會有50多的是坑,死命砍價就行了。
那小路在石皮弄附近,我也記不太清具體位置了,如果非要自己找,可以慢慢探索。出來以後就是西街。
2、買票與不買票
當然買票也有買票的好處,可以看看一些園區內的景點,另外門票當天有效,可以隨意進出。為什麼呢,因為我上次就不小心從小弄鑽出去了。。。。
不買票的話有一小部分景區區域是逛不了的,有一些宅子拍照是蠻不錯的。
感覺買票後唯一值得看的是一個根雕博物館,可惜不讓拍照。
註:用門票買西塘的船票便宜一半。
三、攻略
1、遊玩時間
西塘其實不大,一天或者兩天都可以,個人建議第一天下午,加晚上,加第二天上午。這樣不管你怎麼玩,都一定可以把西塘轉個遍。(包括迷路。)
西塘的夜景很美,值得一看。
㈣ 西塘古鎮的景點
西塘主要景點
倪宅:位於燒香港南,是已故上海市副市長倪天增的祖居。
西塘西園:西塘西園舊址在西街計家弄內,1990年3月,在鎮西善興建了總面積16.6畝的公園,為紀念柳亞子來西園,名為「西園」。
廊棚:西塘臨河而建的沿街廊棚是一種連接河道與店鋪又可遮陽避雨的水鄉特有建築,西塘至今保存著1300多米長的廊棚。
石皮弄:石皮弄在西塘鎮下西街,種福堂西首,是夾在兩幢住宅之間的露天弄堂,建於明末清初。
種福堂:種福堂位於古鎮西塘石皮弄的東側,是王家的宅第。
環秀橋:環秀橋建於1581年(明代萬曆九年),跨當年的小桐、北翠兩圩,是西塘鎮上最早的高橋。
街道:西街是西塘東西走向的主要街道,分上下兩段,古時候以東為上,西為下,所以有上西街和下西街之分。西街上景點較多自西向東的景點有:石皮弄、種福堂(王宅)、西園、中國鈕扣博物館、江南瓦當陳列館。塘東街是民國至解放時期西塘最為繁華的街道之一。
燒香港:有倪天增祖居紀念館、五福橋、聖堂、明清木雕館等
㈤ 西塘有哪些景點
西塘古鎮位於江浙滬三省交界處的浙江省嘉善縣,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區10公里。西塘全鎮總面積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鎮區面積1.04 平方公里,人口近8.6萬。西塘——生活著的千年古鎮。已被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最具水鄉魅力影視基地。
遊玩景點石皮弄:
石皮弄—西塘最有名、最值得游覽的弄堂
石皮弄全長68 米,由216塊厚度僅三厘米的石板鋪就而成,是王家尊聞堂與種福堂之間的過道。據考證,弄內的石板路下是一條使全弄雨天不積水的下水道,薄如皮的石板作為下水道的表皮故稱石皮弄。它最寬處1.1 米,最窄處只有0.8 米,如果有兩個胖子在弄內交會,沒准就是擦牆貼肚皮也不一定能輕易通過上面是一條狹長的天空,故石皮弄有西塘「一線天」的說法。最長的弄:位於北柵街的四賢祠弄,全長236 米。最窄的弄:位於環秀橋邊上的野貓弄,最多30 公分,是兩幢房子中間的一條縫。最寬的弄:位於燒香港北高階沿李宅的大弄,可並排走5.5 人。最短的弄:位於明清木雕館所在的余慶堂內的宅弄,全長不過3 米。
遊玩景點煙雨長廊
煙雨長廊—美食、住宿、特色小店的集中地
在江南水鄉,分散的、幾戶合一的廊街隨處可見,然而,廊街長達1300多米的,惟有西塘。西塘的廊街,一邊是商店或民居,另一邊是河,廊街都有小河緊貼著,彎彎曲曲,情調非常。步入廊街,映入眼簾的是兩岸水上人家和前呼後應的河埠。如逢雨天,雨水在廊檐口滴滴嗒嗒形成一道長長的雨簾,就是不會做詩的人也會頓時詩意滿腔。關於廊街的由來,沒有官方的記載,只有民間流傳的「為郎而蓋」和「行善而搭」兩個版本。廊棚有的瀕河,有的居中,沿河一側有的還設有靠背長橙,供人歇息,廊棚的頂有「一落水」、有「二落水」,也有過街樓形成廊棚的屋頂。可以說是古鎮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遊玩景點五姑娘主題公園
五姑娘主題公園—最美西塘愛情故事
在西塘流傳著一個真實的愛情故事,清末時期,塘東村的楊家地主小姐五姑娘與長工徐阿天相愛,遭到了異母胞兄的反對,被迫害致死。後來她的愛情故事被編成田歌,在這里傳唱了一百多年.獨瓦亭是徐阿天在當窯工時為表達他對五姑娘的獨一無二的愛情,而特意燒制的一片瓦蓋成一個亭。在亭里掛有一口鍾,上面刻有他們兩人在這里相約的情景,和一見鍾情的文字。田歌是西塘民間流傳下來的農村民歌,至今仍傳唱於江浙滬毗鄰地區,是中國寶貴的地方音樂文化遺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西塘田歌改編的音樂劇《五姑娘》在第七屆中國國際藝術節上榮獲文華大獎。並且在1954 年,由已故的越劇創作家顧錫東改編成越劇《五姑娘》。其中以《五女拜壽》和《漢宮怨》最為著名。《五女拜壽》還被拍成電影,影響極為廣泛。
㈥ 西塘古鎮景點的特色是什麼
西塘古鎮屬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地處江浙滬三省市交界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東距上海90公里,西距杭州110公里,北距蘇州85公里。
西塘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亦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獲世界遺產保護傑出成就獎。西塘歷史悠久,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2017年2月25日,新晉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㈦ 西塘有哪些獨具特色的景點
如果說西塘的特色抄景點的話,那煙雨長襲廊應該可以算是西塘第一美景了,長廊沿水而建,兩邊是鱗次櫛比的青瓦小樓,大紅燈籠點綴、紅木匾額搞掛,賣飾物的、賣小吃的。還有就是只能一個人過的小弄堂,也非常有特色。除了景點西塘的小飯館和小食攤也很有特色啊,食物朴實但又不失江南的精緻。晚上在古鎮住一晚那就再美不過了,吾阿屋裡不錯,它的小院也很有特色哦!
㈧ 西塘旅遊景點介紹
醉園
位於煙雨長廊上,附近有撞球吧、桐村客棧。
醉園裡面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院子里那座僅容一身過的磚制袖珍小橋,玲瓏剔透。園內書廳「藝香齋」設有王氏「水鄉風韻」版畫系列陳列。現醉園主人王亨的先父王慕仁也擅長書法,園內有一雞毫對聯「煙開蘭葉香風暖,岸愛桃花錦浪生」就是他的作品。
煙雨長廊
很有名,也是無法錯過的地方,也是餐館、客棧的集中地。
廊棚有的瀕河,有的居中,沿河一側有的還設有靠背長橙,供人歇息,廊棚的頂有「一落水」、有「二落水」,也有過街樓形成廊棚的屋頂。可以說是古鎮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西園
在西街上,離西街與蘇家弄的交叉處不遠。
園內有樹木、花草、假山、亭池等,風景優美。東側假山上有「聽濤軒」茶室,因假山上有白皮鬆1株,高數丈,風來稷稷有聲,故名。入園處小橋流水,石獅門廳,園內環繞磚砌花格游廊、水榭、曲橋、假山、涼亭、人工瀑布。
酒文化博物館
古鎮西塘在歷史上就是個酒鎮,「酌好酒,吟好詩」,一直是古代很多文人學士的兩大追求。西部的釀酒世家劉西明先生看中了酒鎮西塘,將他幾輩人收藏的酒文化實物在這里陳列展示,在原有黃酒陳列館的基礎上新開了「中國酒文化博物館」。
護國隨糧王廟
俗稱「七老爺廟」,每年的農歷四月初三七老爺生日,西塘要舉行廟會,大家把七老爺、七夫人兩尊行宮抬出廟門,從晚上十一點出發,各按預定路線巡遊,一路旗幟飄揚,鑼鼓震天,鞭炮齊鳴,鎮上經過的許多地方都搭了帳篷,供七老爺與七夫人在帳內稍歇受供,到次日下午才回到廟中,然後在廟內開始演大戲,連演三天。在七老爺廟里還掛了很多形似葉子的香包,稱為秋葉,因為秋天象徵著豐收。
鈕扣博物館
位於西街,旁邊是特色小店「彩雲堂旅行筆記本」。
西塘是中國紐扣之鄉,其中貝殼鈕扣是我國第一代的專業鈕扣,地處杭嘉湖平原的水鄉西塘貝殼原料極為豐富。可以說,鈕扣館的開館開創了中國鈕扣史上嶄新的一頁,也為有著鈕扣之鄉的西塘增添了一道新的風景線。
明清木雕館
位於燒香街北,該館陳列著250多件明清時期以來以西塘為代表的江南地區民居建築木雕,有梁架、梁墊、撐拱、雀替、格窗等,雕刻技巧豐富多彩,剔地、地刻、漏雕、透雕等各展奇工,圖案典雅、工整、精緻美觀,集中展現了江南民居木雕特有的柔美、細膩、清新、絢麗的格調。
聖堂
位於燒香街北,與明清木雕館相隔不遠。
聖堂香火最旺盛的時候,許多香客擠不進堂內,只能在堂外街邊地上插燭而拜。到了春節,舉行聖堂廟會的時候這條街就更熱鬧了,燒香客的隊伍從聖堂一直排到燒香港口。街邊還會有臨時設的飲食攤,聖堂的大殿賣各式各樣的畫張,當地百姓中有諺語:逛廟會,看畫張,吃燒賣。
瓦當陳列館
位於上西街,旁邊有家「花製作」特色小店。
館內有花邊滴水、筷籠、步雞、磚雕、古磚、陶俑六大類300多個品種,其中有及富美好願望的傳統瓦當;有帶宗教色彩的寺廟瓦當,有表明一定歷史時期的政治圖案瓦當。
石皮弄
隔著種福堂,石皮弄是王家子孫兩宅第之間形成的一條弄,地面用168塊石板鋪成。全長68米,最窄處僅0.8米。
㈨ 求嘉興西塘完整導游詞,是導游詞.不要景點介紹
西塘是一個江南水鄉古鎮,地處江、浙、滬交界處的汾湖之濱嘉迸縣境內。西塘自元代起形成集散地,直到解放前,一直是杭嘉平原的重要商業集鎮。鎮內街衢依河而建,民居臨水而築,以橋多、弄多、廊棚多著稱,是一個朴實、靜謐的具有濃郁水鄉風韻的小鎮。
西塘,古名斜塘、胥塘,因鎮東南「橫亘乾巽」之六「斜塘」之諧音「西塘」而名。早在春秋戰國年代, 這里是吳越兩國的交界地,有「吳根越角」之稱。相傳,伍子胥曾在西塘幫助吳國修築水利。
西塘現有水鄉古鎮的小橋、古街、石巷,又有它獨特的鄉韻。西塘民居大多建於明清年代,三、五進極為平常,六、七進也不少見,且都有宅弄相連,形成「雨天不濕鞋,照樣走人家」的景象。這些深宅大院「前街後河」或者「前河後街」,院宅之間又有較多的露天弄堂。據統計,全鎮有長短不一的弄堂共122條,其中百米以上的宅弄有5條。這些幽深窄長的小弄為西塘鎮壓增添了古樸與神秘。最有特色的一條露天小弄名叫「石皮弄」,形成於明代嘉靖年間,是鎮上王姓家族子孫宅院之間的一條小弄。弄長68米,最窄的地方只有0.8米寬,是一條「獨行弄」。「石皮弄」是168塊簿簿的石板鋪成平整的弄面,石板下是排水溝。小弄兩邊是高高的宅牆,由於年代久遠,牆面已斑駁陸離,讓人沉浸在古樸的歷史之中。
石皮弄東側的「種福堂」是目前鎮上保存較為完好的古民居之一。它是宋朝王淵的子孫們的宅院。相傳王淵隨宋康王趙構南渡時到江南。元朝末年,為了躲避戰亂而定居嘉興,後又移居到了幽靜安寧的西塘鎮。「種福堂」建於清朝康熙年間。這幢宅院共有七進,第三進就是「種福堂」正廳,東西各有兩條「備弄」。正廳對面的磚雕門樓是保存最完好的古門樓。門樓上雕刻有「蘭、石、竹、菊」和「維、和、集、福」的字雕,既顯示出大戶大家的氣派與主人的信仰,又使整個小院呈現出祥和的氣氛。
廊棚是沿街商店房屋的延伸部分,其實就是帶屋頂的街。是西塘的一大特色。以前,西塘鎮的小街小路都有廊棚覆蓋,使趕集買賣、行人過往沒有日曬雨淋之苦。廊棚的頂有「一落水」,有「二落水」,也有過街樓。以前,西塘鎮這樣的廊棚大約有數千米,現在保存最好的是朝南埭、塔灣街在古代是商業鬧市,這條石板路上不知直過多過名人學士、商賈農夫和行人遊客。
燒香港是西塘的一個有特色的去處,西塘人稱為「港」,其實就是「巷」字加上三點水,意思是「水巷」。古鎮內這樣的「水巷」有幾十條,比如「朱家港」、「飯籮港」、「窖匠港」、「十里港」、「來鳳港」等等。「燒香港」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原來,這條長700米的小河道兩邊有許多寺廟,如「聖堂」、「福源宮」、「東岳廟」等等。「燒香港」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原來,這條長700米的小河道貌岸然兩邊有許多寺廟,如「聖堂」、「福源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各種船隻載著附近村民到西塘來燒香、趕廟會,這條小河道船接船,人擠人,熱鬧非凡。因此,小河就是名為「燒香港」。
西塘不但有優美的人文景觀,而且還有濃郁的文化氛圍,元代錢塘詩人錢惟善、元末明初著名詩人高啟都曾到西塘尋幽探古。在明代到清代的427年間,有名姓記載的進士19名、舉人31名。吳江詩人柳亞子曾多次來西塘與鎮上文士吟詩聚友,西塘參加南社的文人就有18人。西塘人世世代代喜愛琴棋書畫、養鳥種花。而且,西塘鎮民風淳樸,西塘人熱情好客,無論您走進哪條小弄或是哪家小院,你都會感受到千年文化古鎮那獨特的文化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