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北京景點的繪本
1. 北京主要景點介紹
北京旅遊景點有八達嶺長城、北京歡樂谷、古北水鎮、鬱金香摩銳水世界、北京故宮、世界花卉大觀園、圓明園、頤和園、北京野生動物園、慕田峪長城、恭王府、十三陵、中國紫檀博物館、中央電視塔、世界公園、八大處公園、青龍湖公園等。
2. 北京故宮景點的詳細介紹
1、乾清宮
內廷後三宮之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清兩代曾因數次被焚毀而重建,現有建築為清嘉慶三年(1798年)所建。
乾清宮為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座落在單層漢白玉石台基之上,連廊面闊9間,進深5間,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自檯面至正脊高20餘米
,檐角置脊9個。殿前寬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別有銅龜、銅鶴,日晷、嘉量,前設鎏金香爐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與乾清門相連。
2、交泰殿
內廷後三宮之一,位於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約為明嘉靖年間建。交泰殿平面為方形,深、廣各3間。明間設寶座,上懸康熙帝御書「無為」匾,寶座後有板屏一面,上書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銘》。
3、坤寧宮
內廷後三宮之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沿明制於順治二年(1645年)重修,順治十二年(1655年)仿沈陽盛京清寧宮再次重修。坤寧宮座北面南,面闊連廊9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明代是皇後的寢宮。
(2)介紹北京景點的繪本擴展閱讀:
故宮的修建
明永樂五年(1407年),明成祖朱棣下令營造宮城,一項浩大的工程就此啟動。建造宮殿所需的木料來自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由山上砍伐下來之後,經由各地區的河道先運送入長江,順長江自西而東漂送到大運河,再經大運河北上。
建材中最難採集和運輸的是石料。「大量的台基、台階、欄桿所需要的石料稱為漢白玉,這種白色石料產地集中在河北曲陽,離北京有400里之遙。巨大而沉重的石料遠距離運送,當時確非易事。
聰明的工匠想出了旱船滑冰的辦法,即在沿路打井,利用冬季天寒地凍,取井水潑地成冰,用旱船載石,在冰上用人力拉拽前進。
」三大殿前後的御道石,長16米,寬3.17米,重200餘噸,為了運送這塊最大的巨石,動用了民工兩萬餘人,沿途挖井140餘口……備料工作持續了近10年,現場施工才大規模地開始。把備料和現場施工加在一起,前後歷時13年,紫禁城建成完工。
3. 北京的著名景點介紹
八達嶺長城基本信息
門票:分淡季旺季以及學生和老人票分別是40元、35元以及半價。
開放時間:旺季6點半到7點 淡季7點到6點
三、頤和園
頤和園是從小咱們都會在書本里看到的一個景點,既然來到了北京,怎麼能不去看一眼?
如果想精細的看估計可以待上五個小時。不過可以配合坐船,省了很大腳力。景色很美。
穿過北塢公園,進入頤和園西門,老北京人會避開人多的著名景點,走在西堤上,欣賞著湖西岸的靜荷,指待荷開。
頤和園基本信息
門票:淡季20元 旺季30元
開放時間:淡季7點到5點 旺季6點半到6點
四、天壇
這里是古代祭祀專用的地方。
天壇公園里的百年松柏也是值得一看,還有那些晨練嘮嗑的大爺大媽讓這過去的皇家勝地多了些許煙火氣。
祈年殿是真的美的不像話了,天圓地方,前幾天看多了故宮等其他景點,各種金黃大紅的配色,恰好對方正有了點審美疲勞,被天壇的圓、環和藍綠配色完美調解了。
天壇基本信息
門票:旺季15元 淡季10元
開放時間:旺季8點到5點半 淡季8點到5點
五、圓明園
說到圓明園這三個字我就想到了小時候課本里學習的火燒圓明園這一課,真是心痛。雖然是毀掉了的一個景點,也是很值得一看的。
雖然很多人都說圓明園就剩一堆石頭,但是我想說,去過了才知道什麼叫震撼,殘缺的遺址讓你聯想到當時的恢宏。雖然橫店現在有1:1復製版圓明園,但是我們還是要去圓明園,因為圓明園魂在這里,也讓我們牢記國恥。
圓明園基本信息
門票:10元
開放時間:早上7點到晚上7點
六、南鑼鼓巷
這里是北京很有歷史的一個古街區了。
沿途都是各種小商品店鋪,和其他的古鎮、民俗街之類的並沒有什麼區別。不過建築還是很有老北京特色的,可以挑一條人少的巷子逛逛。
4. 北京有什麼著名的景點介紹
長城中外聞名,中國很多地方有長城,國內最著名的名為八達嶺長城,國外最著名的名為慕田峪長城。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區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向遊人開放最早的地段。1961年3月「萬里長城——八達嶺」被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國務院確定八達嶺關城和城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八達嶺作為北京八達嶺—十三陵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1986年,八達嶺被評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全國十大風景名勝之首。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91年8月,八達嶺作為萬里長城的精華,在北京故宮博物館,接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人類文化遺產證書。1991年12月,在珠海舉行的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評選活動揭曉命名大會上(全國候選景點94個,回收有效選票48萬張),八達嶺因其景點著名,以37萬張的絕對多票數,成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首。1
5. 有什麼好的北京景點介紹么最好附帶圖片..
北京啊!我復好想去的說~ 你真制好,在北京工作。羨慕ing~
因為想去北京,所以平時都有收集一些資料,沒事的時候看看~哈哈~
首先就是北京故宮啦~紫禁城哎~ 去哪裡玩會不會有在拍古裝戲,穿越了的感覺?~哈
哦~ 現在秋天了哎,北京香山一定要去喔~ 看滿山的紅楓葉,這會是多美麗的風景呢~ 我也好想去看看阿~
八達嶺長城,不到長城非好漢嘛~
北海公園,據說這個公園很漂亮,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海棠的,話說海棠好吃嗎?我都沒吃過哎。~
天壇公園,神奇的迴音壁,一定要去看看~
還有頤和園,圖片風景超美的,不知道實景是不是一樣的美呢?
還有還有那個王爺府,如果是我的話,是非常想去看看的。怎樣說都是王爺住過的~哈 不知道你喜不喜歡了~
景點風景的話,有好多的說,那本書超級厚的。要不你自己也去買本看看?這樣子會了解更多喔~
忘了,北京的胡同其實也是一道風景喔~
北京的小吃·也不能錯過滴。不過你在北京工作,有的是時間去嘗,吃遍北京的地道小吃吧~ 哈哈~
6. 請推薦幾本介紹北京景點以及中國文化的英文圖書
英文版的《走進中國抄—北京(Approaching China – Beijing)》挺好的,既實用又能收藏。書中以「歷史的北京」、「皇家的北京」、「百姓的北京」、「文化的北京」、「休閑的北京」和「現代的北京」為線索,不僅介紹了北京的歷史、古跡和景點,也介紹了北京的文化、飲食和休閑娛樂場所。不是最新的但也不算舊,原是借奧運東風出版的。
淘寶上有。
7. 北京景點介紹
天安門廣場,故宮,前門 是必去看的一天夠了,八達嶺長城必去一天,頤和園必去一天,烤鴨必吃,晚上可以去三里屯泡吧
8. 北京旅遊景點介紹
裝什麼蛋啊 說了跟沒說一樣 還不如不回答呢 誰也沒叫你來上課 整什麼高姿態
故宮博物院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里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現辟為「故宮博物院」。故宮的整個建築金碧輝煌,庄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並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的宮殿建築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傑作。
一條中軸貫通著整個故宮,這條中軸又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在中軸宮殿兩旁,還對稱分布著許多殿宇,也都宏偉華麗。這些宮殿可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殿為兩翼。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布局嚴謹有序。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建造精巧美觀。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0米,長3400米的宮牆,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
現在,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鍾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藝術珍品,據統計共達1052653件,佔中國文物總數的六分之一,是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很多文物是絕無僅有的無價國寶。
天壇公園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 1420 年),是明清兩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天壇以嚴謹的建築布局、奇特的建築構造和瑰麗的建築裝飾著稱於世。總佔地面積約 270萬平方米,分為內壇和外壇。主要建築物在內壇,南有圜丘壇、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條貫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橋,把這二組建築連接起來。外壇古柏蒼郁,環繞著內壇,使主要建築群顯得更加庄嚴宏偉。壇內還有巧妙運用聲學原理建造的迴音壁、三音石、對話石等,充分顯示出古代中國建築工藝的發達水平。天壇是目前中國現存最大的祭壇建築群。現已開放為天壇公園。
1949年北京解放,天壇公園獲得了新生。市人民政府進行了大量清理和造園工程:平地、築路、植樹、栽花......。特別是從1971年開始,又對園內古建築進行了有計劃、有步驟的大規模修繕整理。先後翻修了祈年殿、皇穹宇及其東西廡、圜丘內外的遺牆。為進一步方便遊人,於1975年又修建了北大門,1977年新開了東大門,以後又建了雙環亭風景區,開通南門(昭亨門)。從1979年到1982年,對齋宮建築群也進行全面維修。對宰牲亭,祈谷壇長廊和皇乾殿也進行了翻修。1986年開始進行恢復各殿的原貌陳列工作,1990年為迎接十一屆亞運會在北京召開,又把古建築群進行了漆紅和彩繪。40年來政府總共投資1800萬元,使天壇恢復了原來的神韻和風貌。
如今,在祈谷壇以西的綠樹叢中,又增添了幾處精巧別致的亭台。北面的「雙環萬壽亭」,截面恰似套環,亭體由兩個重檐園亭銜接並合而成,結構精巧,造型新穎,為我國木結構建築中少見。「萬壽亭」兩翼,各有一座小巧的方亭, 名方勝亭。亭子之間以游廊貫穿連接。亭子和游廊的梁枋上,繪有山水、人物、花卉以及西湖風景畫。萬壽亭以南有一座扇面式建築名「扇面亭」,灰色頂,蘇式彩畫,玲瓏小巧,別具特色(這些建築原為乾隆六年弘歷為其母祝壽而建在中南海的景物,於1977年遷入天壇公園內供遊人觀賞游覽)。在萬壽亭東南,還有一座六角彩亭,名百花亭,與西北的萬壽亭、方勝亭、扇面亭遙相對望,輝映溢目。這些不拘一格的亭台建築多姿多態,構成一組雙環亭景區。今天,天壇已從古老的廟壇建築藝術群發展成首都人民游覽的最大的公園之一。
頤和園
頤和園是我國現存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古代園林。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境內,距天安門20餘公里,佔地290公頃。
頤和園原為封建帝王的行宮和花園,遠在金貞元元年 (1153年)即在這里修建「西山八院」之一的「金山行宮」。明弘治七年(1494年)修建了園靜寺,後皇室在此建成好山園。1664年清廷定都北京後,又將好山園更名為「瓮山行宮」。清乾隆年間,經過15年的修建工程,將該園改名為「清漪圓」。此時的清漪園,北自文昌閣至西宮門築有圍牆,東、南、西三面以昆明湖水為屏障,園內修建了許多亭台樓閣,橋廊齋榭,山清水秀,富麗堂皇。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瘋狂搶劫並焚燒了園內大部分建築,除寶雲閣(俗稱「銅亭」)智慧海、多寶 琉璃塔倖存外,珍寶被洗劫一空,建築夷為一片廢墟。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待太後挪用海軍經費3000萬兩白銀,在清漪園的廢墟上興建起頤和園。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野蠻破壞,後慈禧又動用巨款重新修復。數百年來,這里一直是封建帝王、皇室的享樂之地,解放辟為公園。1961年國務院公布頤和園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頤和園包括萬壽山、昆明湖兩大部分,園內山水秀美,建築宏偉。全園有各式建築3000餘間,園內布局可分為政治、生活、游覽三個區域。政治活動區,以仁壽段為中心,是過去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辦理朝事、會見朝臣、使節的地方。生活居住區,以玉瀾堂、宜芸館、樂壽堂為主體,是慈禧、光緒及後妃居住之地。風景游覽區,以萬壽山前山、後山、後湖、昆明湖為主, 是全園的主要組成部分。
在世界古典園林中享有盛譽的頤和園,布局和諧,渾然一體。在高60米的萬壽山前山的中央,縱向自低而高排列著排 雲門、排雲股、德輝殿、佛香閣、智慧海等一組建築,依山而立, 步步高升,氣派宏偉。以高大的佛香閣為主體,形成了全園的中心線。沿昆明湖北岸橫向而建的長廊,長728米,共273間, 像一條綵帶橫跨於萬壽山前,連結著東面前山建築群。長廊中有精美柁畫 14000多幅,素有「畫廊」之美稱。位於頤和園東北角,萬壽山東麓的諧趣園,具有濃重的江南園林特色,被譽為 「園中之園」。
佔全園總面積四分之三的昆明湖,湖水清澈碧綠,景色宜人。在廣闊的湖面上,有三個小島點綴,其主要景物是西堤、西堤六橋、東堤、南湖島、十七孔橋等。湖岸建有廓如亭、知春亭、鳳凰墩等秀美建築,其中位於湖西北岸的清晏舫(石訪)中西合璧,精巧華麗,是園中著名的水上建築。後山後湖,林茂竹青,景色幽雅,到處是松林曲徑,小橋流水,風格與前山迥然不同。山腳下的蘇州河,曲折蜿蜒,時狹時闊,頗具江南特色。在岸邊的樹叢中建有多寶琉璃塔。後山還有一座仿西藏建築——香岩宗印之閣,造型奇特。蘇州街原為宮內的民間買賣街,現已修復並向遊人開放。擁山抱水,絢麗多姿的頤和園,體現了我國造園藝術的高超水平。
八達嶺長城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全長一萬二千多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築之一。長城始建於秦始皇時期,經過歷代的增補修築,現在我們能看到的長城幾乎都是明代所建。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是明代長城的精華,這里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達1015米,地勢險要,城關堅固,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登上八達嶺長城,極目遠望,山巒起伏,雄沉剛勁的北方山勢,盡收眼底。長城因山勢而雄偉,山勢因長城更加險峻。
早在1961年就被國務院發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八達嶺萬里長城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 1991年,在全國名勝四十佳評選中,八達嶺名列榜首。
八達嶺長城在北京北部延慶縣境內,距離北京市70多千米. 高速公路穿山而過,從北京驅車40分鍾便可到達. 在這里長城如巨龍一般在崇山峻嶺之間沿山脊蜿蜒曲折,烽火台和敵樓密布。牆高7.8米,頂寬7.8米。遊人可以登城領略長城的雄偉和工程的浩大、艱巨。
八達嶺自古便是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春秋戰國時期為防禦北方民族的侵擾,在此修築了長城,至今仍見殘牆,墩台遺存,其走向與今明長城大體一致。八達嶺是峰巒疊嶂的軍都山風吹草動的一個山口,明代《長安夜話》說:路從此分,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是關山最高者。「可見八達嶺的地理戰略地位。明代為了加強防禦,對八達嶺長城進行了長達八十餘年的修建,並將抗倭名將戚繼光調來北方,指揮長城防務。經過八十餘年的修建八達嶺長城成為城關相聯、墩堡相望、重城護衛、烽火報警的嚴密防禦體系。 歷史上八達嶺長城是護衛居庸關的門戶,從八達嶺長城至今天的南口,中間是一條40里長的峽谷,峽谷中建有關城「居庸關」,這條峽谷因此得名「關溝」,而真正扼住關口的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高踞關溝北端最高處,這里兩峰夾峙,一道中開,居高臨下,形勢極為險要。古人有「自八達嶺下視居庸關,如建領,如窺井」,「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之說。可見當時居庸關只是一個關城,真正的長城是修建在八達嶺。八達嶺山口的特殊地形,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在這時修築長城具有極重要的戰略意義。 八達嶺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第一帝王秦始皇東臨碣石後,從八達嶺取道大同。再駕返咸陽,肖太後巡幸、元太祖入關、元代皇帝每年兩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間、明代帝王北伐、李自成攻陷北京、清代天子親征……八達嶺都是必經之地,近代史上,慈禧西逃淚灑八達嶺、詹天佑在八達嶺主持修築中國自力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孫中山先生登臨八達嶺長城等,為今天留下了許多歷史典故和珍貴的歷史回憶。
檢舉 鳥巢故宮頤和園去不去兩可,地安門鼓樓很有氣氛而且小吃非常多,三里屯酒吧街,王府井西單之類的看個人愛好,長城一般人都會想去,歡樂谷...你喜歡的話也可以去,還不錯,簋街麻辣口味的吃的很多,其實沒什麼特別值得一看的,都大同小異
9. 北京景點的故事
北海仿膳飯庄,原是清朝皇宮的御膳房。這個御膳房集中了全國最好的廚工,能烹調全國最好
的菜點。每當節日慶典的時候,從各地采辦來「禽八珍」、「海八珍」、「山八珍」、「草八珍」
等,做成幾十種名菜,供皇帝、妃子等人享用。到了慈禧當政的時候,御膳房更是為她准備了各種
各樣點心、菜餚。
慈禧用餐很講究,一頓飯要一百多樣菜。遇到節日,比如重陽節,御膳房還額外地為她做各
種花糕上供。這些花糕有菊花的,有棗泥的,有八寶的……還有各式的餑餑。據說,這天,她還
要到排雲殿,吃一種專用土炭和松枝烤出來的「燒餅夾烤肉」。這東西慈禧最愛吃。
雖然,御膳房的廚工技術很高明,可是還不能使慈禧滿足,一旦她吃得不高興,還要殺人呢。
每年九月間,慈禧要度「齋期」,在這時候,御膳房要為她准備二十天的素菜。有一年九月,她感
冒了,嘴裡無味,要吃「九皇素」,廚工給她做好了,又好看又味美。誰知,她一嘗,就破口大
罵,嫌菜沒味道,要廚工重做。廚工只好重做,這次做得比上次更香更有味。可是,慈禧嘗了,還
是大發脾氣,竟下令把這幾個廚工都殺了。
有一年,八國聯軍打到北京,慈禧帶著一幫人狼狽往西逃,一連逃了好幾天,這時,帶出的干
糧已經吃完了。那年頭,兵荒馬亂,到處鬧鬼子,慈禧嚇得也不敢停車,向官府要糧,只是一個勁
兒地逃。快到西安了,慈禧實在餓得不行了,只好下令停車,要手下人去找吃的。手下人心想,太
後吃慣了山珍海味,如今在這荒郊野嶺,到哪兒去找這些東西?想到這兒,他們只是哼哼哈哈的,不
見舉動。慈禧一見,火了:「你們這幫奴才,存心想餓死我啊?」一個手下人說:「老佛爺息怒,奴
才不是不肯去找,可這地方前無村後無店,到哪兒去找呢?」
這時,慈禧突然發現不遠的地方有一群逃難的人,正坐著吃著什麼。於是,她就說:「你看,
手下人跑過去一看,只見那些逃難的人正在啃窩窩頭,那一個窩窩頭足有四、五兩重。手下人沒有
理會,就來稟報。慈禧從來沒聽說過什麼窩窩頭,也沒見過,心裡好奇,就走了過去,看見那窩窩
頭黃橙橙的,那些人啃起來可香了,就指著問一個老頭:「這好吃嗎?」老頭回頭說:「好吃!」
慈禧聽了,感到肚子更餓了,就說:「你能給我一個吃吃嗎?」那老頭倒也爽快,就遞上一個。慈
禧接過,狠狠地咬了一日,感到真是太好吃了,接連幾口就把一個窩窩頭吃完了。
過了一些日子,她帶著皇帝、皇後、妃子們又耀武揚威地從西安回到北京。不久她又想起吃
窩窩頭的事,就下令御膳房照做窩窩頭。可是,窩窩頭送來了,她咬一口,咂巴咂巴,感到太不
是滋味了,一怒之下,就殺了幾個廚工。這一下,可嚇壞了其他廚工。這天,大家湊在一起出主
意想辦法。有的說:「老佛爺逃難,肚子餓了,有窩窩頭,當然覺得好吃,可現在再吃窩窩頭,她能咽得下嗎?」也有的說:「對啊!我們得想個辦法,做得既要象窩窩頭,又要香甜可口。」大
家一聽,這話有理,可怎麼做呢?心裡還是沒底。這時,有位老廚工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主意,
他說:。咱們用栗子面加白糖做一兩一個的小窩窩頭,試試她愛不愛吃?」大家一聽,這是個辦法,
就都同意了。栗子面加白糖做出來的窩窩頭,不僅樣子象,而且味道也挺好,送給慈禧一吃。慈禧
很高興,說:「我總算又吃到當年逃難時的窩窩頭,就是還不夠那麼香、那麼甜。」
這消息傳到了御膳房,大家才鬆了口氣,都說:「這才叫『餓了吃糠甜如蜜,飽了吃蜜蜜不甜』
啊。」
從這以後,御膳房的名氣就更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