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房塔樓
⑴ 發電機房能房子高層塔樓下面嗎
可以,也可以上面。
不同位置有不同的特點和選擇,以下是說明:
多層板樓(七層以下)
* 低層:
優點:價格一般較高層要低。
缺點:對陽光比較挑剔的消費者要盡量迴避一層和二層。另外,一、二層接近地面,比較容易受到噪音干擾、空氣也較差、缺乏過渡空間,外面的灰塵也更容易進入家裡。
* 頂層:
優點:良好的採光、通風優勢非常突出,而且不少項目買頂層都有大的露台送。
缺點:傳統觀念中,頂層也需要迴避,因為可能漏雨或者夏天受到陽光暴曬,室內會很熱。
選擇頂層要注意幾點:
一、頂層的層高是否比其他層的層高要高,這樣利於空氣流動和散熱。
二、層頂的形式是否做了特殊處理,如處理成坡屋頂。
三、屋面漏水多出現在結構變化部位(如結構縫,沉降縫)、構造變化部位(如伸縮縫等),因此消費者選房時,要盡量避免選擇處在結構變化部位、構造變化部位的房間。
★高層塔樓或板樓(七層以上)
優點:採光、通風、景觀都比較好。
缺點:對於現在動輒二三十層的高層住宅而言,太高的房子更容易感受到大風的威力,而且在高層的銷售中,樓層越高價格就越高,太高的樓層性價比不好。
[專家建議] 最好選擇在總層數的1/3以上、2/3以下的樓層。
⑵ 板房和塔樓的房子;高層和多層的區別是什麼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住宅設計規范》
GB 50096—1999(2003年版)
第1.0.3條 住宅按層數劃分如下:
一、低層住宅為一層至三層;
二、多層住宅為四層至六層;
三、中高層住宅為七層至九層;
四、高層住宅為十層及以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部標准《民用建築設計通則》
JGJ 37-87(試行)
第1.0.5條 民用建築高度與層數的劃分
一、住宅建築按層數劃分為:1~3層為低層;4~6層為多層;7~9層為中高層;10層以上為高層。
二、公共建築及綜合性建築總高度超過24m者為高層(不包括高度超過24m的單層主體建築)。
三、建築物高度超過100m時,不論住宅或公共建築均為超高層。
另:小高層為開發商提出的概念,實際規范並沒有對小高層進行定義。8-11層定位小高層,主要是考慮是樓梯跟電梯的原因。因為8-11層住宅可以不設封閉樓梯間,並且可以不設消防電梯。同時又必須要設普通客梯。這樣就跟8層以下的沒有電梯的住宅區分了,同時又跟12層及以上的住宅需要設封閉樓梯間和消防電梯的要求分開了。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和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規定,10層及10層以上的住宅為高層建築。
所以小高層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層,他既包含8-9層的多層建築,又包含了10-11層的高層建築。
⑶ 購房為什麼不要買塔樓後果很嚴重
對於一個買房者來說,首先必須要知道的購房知識之一就是了解板樓和塔樓的概念,清楚他們各自的優缺點,才能選擇到適合自己的房子。今天,我們先來說說板樓和塔樓的優缺點。
所謂板樓,是對建築結構的建築物的稱呼,板樓一般建築層數不超過12層,板樓的類型分為兩種:單元式拼接和長走廊式。
單元式拼接:若干個單元連接到一起拼成一個板樓
長走廊式:每家通過一個長走廊連接到一起(80年代主打)
板樓的優點:
板式住宅多事正南北方向,南北通透,便於採光和通風,而且戶型比較方正,符合中國人的喜好,一般來說,板樓的面積比較大,所以更容易設計出精品戶型。
板樓因為住戶不多,所以環境比較安靜整潔,私密性高。
板樓戶型的使用率高達90%以上,而塔樓戶型的使用率通常為70%-80%,因為塔樓內的電梯井、候梯廳,變配電機房都作為公攤面積,例如,統樣建築面積為100平方米的房子,板樓戶型的實際使用面積就比塔樓多出10平方米。
板樓的缺點:
板樓社區多數為低層低密度,建築數量少,所以居住比較舒適,但是也導致房價會偏高。但是目前所建的板樓逐漸變為高層,這種現象也越來越少了。
板樓的戶內多數牆體起重作用,不可以變化,這一點不如塔樓的可改造性強。
塔樓的優點:
由於塔樓的建築密度比較高,所以塔樓通常比較節約土地資源,從而間接降低了每平方米的房價。
塔樓不多數採用大框架結構,除了少數承重梁之外,戶內分割牆基本都可拆改,某些塔樓甚至可以將整層露面打通,靈活分割戶型。
高聳的塔樓因為採用的是框架結構,現場澆築樓板,所以塔樓的結構強度比板樓高,抗震性和安全性都很好。
塔樓的住戶一般居高望遠,視野開闊,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塔樓的缺點:
塔樓每層的住戶多為6戶以上,數百戶記載一棟樓里,居住環境當然不如板樓好,而且,塔樓每層都會有部分住戶的採光、通風、景觀等條件不理想的情況存在。
塔樓戶型的使用率普遍低於板樓10股份百分點左右,而且戶型內部的廚房、餐廳和洗手間往往不可直接採光,這樣的地方被稱為「灰色空間」。
綜合來說,小編建議大家買房要買板樓,在任何方面都在提高利用率的時代,塔樓必定越來越少。
所以在買房子時一定要選擇南北通透、進深短、採光好、通風好的戶型。畢竟買房子是一件大事,主要是為了自己以後住的舒適,提高生活品質。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5-0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⑷ 房子是高層的塔樓住著舒服還是最高6層的板樓住著舒服
應該是高層的塔樓朝向好的戶型最好,首先視野比較好,再有就是塔樓一般都有電梯,一般6層的板樓都沒有電梯上下樓比較不方便。
⑸ 商品房建築形態為兩梯三戶塔樓怎樣理解
一個單元有兩部電梯三戶住宅,是塔形布局高層或小高層。所謂塔樓與板樓相對而言的。
⑹ 請問商品房塔樓和板樓有什麼區分
板式來建築:指主要朝向建築長度自大於次要朝向建築長度2倍以上的建築。
塔式建築。指長高比小於1的建築,塔式建築的各朝向均為長邊。
現在說這兩個概念,已經不是很明確了,很多外型類似塔樓的建築,內部的戶型卻是板樓才有的,外型板樓的建築,內部戶型比塔樓還差。如果你選房,還是看戶型吧。
通常情況下,塔樓的容積率比板樓高些,所以平均售價比板樓低,塔樓內部戶型朝向等各方面條件差異很大,所以同一樓層的價格相差很大。
物業費只和有無電梯有關,多數塔樓都有電梯,部分板樓也有電梯,物業費差不多。
⑺ 商品房中指的「塔樓」和「板房」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主要區別是,性質不同、平面圖特點不同、樓層高度不同、特點不同,具體如下:回
一、性質不同
1、塔答樓
塔樓一般是指高層建築,塔樓外觀像塔的樓型,平面的長度和寬度大致相同,一般塔樓的同層住戶在6戶以上。簡單描述就是看到建築顯「細長」。
二、平面圖特點不同
1、塔樓
塔樓的平面圖特點是:若干戶,一般多於四五戶共同圍繞或者環繞一組公共豎向交通形成的樓房平面,平面的長度和寬度大致相同。
2、板樓
板樓的平面圖上,長度明顯大於寬度。
三、樓層高度不同
1、塔樓
高度從12層以上到35層,超過35層是超高層。
2、板樓
板樓一般建築層數不會超過12層。
四、特點不同
1、塔樓
建築密度較高,房價較低,空間結構靈活,易於改造,結構強度高,抗震性好,居高望遠,視野開闊。
2、板樓
板樓最大的優勢是戶型規矩、互視小、通風、日照良好。
⑻ 裙房、塔樓的概念是什麼
裙房亦稱裙樓,指與高層建築相連的附屬建築,裙房的高度一般不超過24m。裙房主內要用於商業容和公共服務,如設置商場、停車場、休息娛樂場所等,不是高層建築所必須的,一般在經濟繁華區,人口密集區設置,裙房區用於商業,價格較高層居住區要貴,高層區用於居住。
塔樓是對不同建築結構的構築物的稱呼, 塔樓一般是指高層建築外觀像塔的樓型,平面的長度和寬度大致相同,一般塔樓的同層住戶在6戶以上。
優點是:建築密度較高,房價較低;空間結構靈活,易於改造;結構強度高,抗震性好;居高望遠,視野開闊。尤其是對於富有DIY精神的年輕人而言,採用大框架結構的塔樓,可以通過改裝戶內分隔牆改變戶內格局,居住更為靈活,而且相對低廉的房價,也比較符合現有的收入。
缺點是:均好性較差,同一層總有一些戶型在採光、通風方面比較差,而且面積使用率要低於板樓,很容易出現沒有自然採光的暗廚、暗衛,居住品質大打折扣。
⑼ 買房子時說的板樓和塔樓各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板樓與塔樓是兩種不同的建築形態,挺拔的塔樓與平緩的板樓各具特色,開發商當然是自賣自誇,而購房人卻一時之間拿不準了主意,究竟哪種產品更適合自己呢?看來,真得細細考慮一下。
板樓四大優點
1.南北通透,便於採光通風
板式住宅多是正南北方向,進深在15米左右,南北通透,便於採光與通風,而且戶型方正,平面布局合理,各功能空間尺度適宜。通常而言,由於板樓的面寬充裕,因而戶型設計更容易出精品。
2.板樓均好性強
眼下一梯兩戶的小板樓非常受寵,正是因為整棟板樓中各套戶型的優劣差距很小,均有若干套朝北的戶型難於處理。板樓由於住戶不多,居家生活也比較清靜。
3.管理成本不高
通常而言,板樓的管理成本普遍較塔樓低廉,多層板式住宅可以不設電梯,不設變頻供水系統,包括外牆粉刷在內的日常維護費用當然要比塔樓便宜得多。
4.住戶使用率很高
板樓戶型的使用率通常高達90%以上,而塔樓戶型的使用率通常僅為75%,因為塔樓內的電梯井、候梯廳、變配電機房等都將作為公共面積攤到每個業主的頭上。同樣是購買建築面積100平方米的住房,板樓戶型的使用面積往往高出塔樓住戶約10平方米。
板樓的兩項缺點
1.建築密度低,房價高
板樓社區多屬低層低密度,容積率較低,盡管居住舒適很強,但房價會高,特別是在城區內寸土寸金的地段,主流產品仍舊是塔樓,為數不多的板樓非工薪階層能消費得起。
2.戶型格局不宜改造
板樓特別是磚混結構的板樓,戶內多數牆體起重作用,不可以變化,這一點不如塔樓的可改造性強。
塔樓的四大優勢
1.節約土地資源,房價較低
由於塔樓社區的建築密度較高,因而可以節約寶貴的土地資源,有效降低每平方米的房價,讓更多的人安居。
2.空間結構靈活,宜於改造
塔樓多採用大框架結構,除少數承重梁之外,戶內分隔牆基本都可以拆改,某些塔樓甚至可以將整層樓面打通,靈活分割戶型。
3.結構強度高,抗震性好
高聳的塔樓由於採用了框架結構,現場澆築樓板,因而其結構強度比板樓高,抗震性與安全性很好。
4.居高望遠,視野開闊
塔樓住戶可盡覽都市美景,相信低層板樓的住房是無法領略這一份心曠神怡的感受的。
塔樓的兩項缺點
1.均好性差,居住密度高
塔樓每層的住戶多為6戶以上,甚至高達12戶,數百戶人家擠在一棟大塔樓里,居住環境當然不如板樓優越。而且,塔樓每層都有部分住戶的採光、通風、景觀等條件比較落後,且不可改變。
2.使用率不高,存在灰色空間
塔樓戶型的使用率普遍低於板樓10個百分點左右,而且戶型內部的廚房、餐廳與洗手間往往不可直接採光、通風,這樣的地方被稱為「灰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