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故宮景點介紹太和殿400字

故宮景點介紹太和殿400字

發布時間: 2020-12-24 19:57:28

㈠ 故宮太和殿介紹60字

太和殿,一般稱為金鑾殿,是明清北京紫禁城宮殿建築,東方三大殿之一,內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容大殿,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

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宮奉天殿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



(1)故宮景點介紹太和殿400字擴展閱讀:

太和殿的歷史功能

如今有很多人認為太和殿平時是用於上朝的,其實不是。太和殿其實是用來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實際使用次數很少。

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門、乾清門(為御門聽政)、乾清宮(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時皇帝召見大臣所在地)、還有養心殿(清朝後期垂簾聽政)的,並不是平時所說的太和殿。

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後、命將出征,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


㈡ 介紹故宮的資料四百字

親愛的遊客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北京故宮參觀,我叫戴莉蓉,大家叫我戴導好了。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世界遺產——故宮吧。
故宮有四個大門,依次是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故宮的正門叫午門,是故宮的大門,午門當中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過了午門,就等於進了故宮。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它始建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歷時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後在此登基。
故宮最吸引人的建築是三座大殿,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采畫,你們在游賞時,一是欣賞他們豐富多彩的建築藝術,二是觀賞陳列於室內的珍貴的文物,其中中和殿和保和殿一共收藏了100多萬件的文物。
故宮是幾百年前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初建時被奴役的勞動者有工匠十萬,夫役百萬,那時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每塊石頭往往重達幾噸,如現在保和殿後檐的台階,有一塊雲龍雕石重約2500噸,可見充分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創造的才能。
遊客們,接下來的時間就讓你們游賞吧,但要記住哦,垃圾請不要亂扔,以免破壞這美麗又雄偉的世界遺產。
故宮的介紹作文(400字)篇二:
今天的北京天氣異常炎熱,但我們還是決定先去世界聞名的故宮。到了大門口我才知道什麼叫人山人海,我都想打退堂鼓了,不過眼前氣勢宏偉的故宮還是強烈地吸引著我們艱難地在人群中前行。
終於進入故宮,租了一個電子導游器,那一個個生動的講解彷彿把我帶回到幾百年前。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明代1406年開始建造,歷時14年完工。在這五百餘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這里生活居住和對全國實行統治。故宮里最吸引人的建築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走到太和殿前寬闊的空地上,皇帝為了庄嚴和安全沒有種一顆樹,再看看腳下已經被腐蝕的土磚,我想可能那些改變中國歷史的皇帝也曾在這里走過,他們要是復活看到這么多人會趕盡殺絕還是熱情相待呢?
故宮的介紹作文(400字)篇三: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里曾經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的皇宮。
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共有殿宇8707間,都是磚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繪,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築群。
故宮四面環有高10米的城牆,城牆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城外有一條寬52米、長3800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完整的防衛系統。故宮總體布局為中軸對稱,布局嚴謹,秩序井然,寸磚片瓦皆遵循著封建等級禮制,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
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並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故宮的介紹作文(400字)篇四:
暑假裡,我和媽媽很高興來到了北京旅遊。第一天我們來到了位於市中心的故宮博物院參觀並游覽。
走進故宮的大門,人山人海,不過絲毫沒有影響我游覽故宮的心情。「哇!這里真大啊!」我情不自禁的喊起來。」我們首先參觀了故宮的建築模型和它的建築構建。導游說:「故宮佔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999間半。宮殿為青白石底座,高大的屋脊,黃色的琉璃瓦,到處是龍的圖案,並飾以金壁輝煌的色彩。故宮它的氣勢宏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
我們從御花園一直游覽到太和殿,真是嘆為觀止呀!在故宮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三大殿」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它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遠遠望去猶如神話中的瓊樓玉宇。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擠進去,裡面有許多以前皇上用過的傢具,破破爛爛的,還有蜘蛛網!我奇怪地問:「媽媽,這些是什麼東西呀!亂七八糟的!」媽媽說:「其實以前這里有很多珍寶,但蔣介石逃到台灣時掠走了宮中的許多珍寶,還有一些流失在國外」。聽到這里我有些惋惜,我為這些寶物的流失而感到難過。
故宮一游使我流連忘返。故宮的建築實在是無以倫比的傑作,它真是一個奇跡!我們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應該為古人建造這么宏偉壯麗的宮殿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我們也有責任保護這些文物古跡不受到破壞,讓祖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萬古流傳。
故宮的介紹作文(400字)篇五:
今天的北京天氣異常炎熱,但我們還是決定先去世界聞名的故宮。到了大門口我才知道什麼叫人山人海,我都想打退堂鼓了,不過眼前氣勢宏偉的故宮還是強烈地吸引著我們艱難地在人群中前行。
終於進入故宮,租了一個電子導游器,那一個個生動的講解彷彿把我帶回到幾百年前。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明代1406年開始建造,歷時14年完工。在這五百餘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這里生活居住和對全國實行統治。故宮里最吸引人的建築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走到太和殿前寬闊的空地上,皇帝為了庄嚴和安全沒有種一顆樹,再看看腳下已經被腐蝕的土磚,我想可能那些改變中國歷史的皇帝也曾在這里走過,他們要是復活看到這么多人會趕盡殺絕還是熱情相待呢?

㈢ 北京故宮太和殿介紹說明文100左右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於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版建成,稱奉天殿。嘉靖權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自建成後屢遭焚毀,又多次重建,目前所見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

(3)故宮景點介紹太和殿400字擴展閱讀:

太和殿面闊11間, 進深5間,建築面積2377.00㎡,高26.92m,連同台基通高35.05m,為紫禁城內規模最大的殿宇。其上為重檐廡殿頂,屋脊兩端安有高3.40m、重約4300kɡ的大吻。檐角安放10個走獸,數量之多為現存古建築中所僅見。

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極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後、命將出征,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清初,還曾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舉行,「傳臚」仍在太和殿舉行。

㈣ 太和殿簡介300字

成為第5位粉來絲
太和殿自(越南語:Điện Thái Hoà)是為越南皇帝加冕等重大典禮及節日慶典之處,1805年建造,1824年重修,本世紀初又經大修。是越南順化皇城中最大的建築。
中文名稱
太和殿
外文名稱
Điện Thái Hoà
地理位置
越南承天順化省
著名景點
太和殿
太和殿(越南語:Điện Thái Hoà)是為越南皇帝加冕等重大典禮及節日慶典之處,1805年建造,1824年重修,本世紀初又經大修。是越南順化皇城中最大的建築。殿甚高2米,縱深30.5米,寬44米,高11.8米。按照中國建築風格建造,但其中也保持了越南本土的風格。
所有的建築門外都有雨檐,由一排柱子支撐。殿內的柱子全部由越南土生土長的鐵木製成,這種木材由於森林的砍伐而變的十分稀有。柱上漆有鮮艷的紅色及金色顏料,橫樑上則畫有四季風景、聖獸、花鳥等。殿前有石台,為清化石砌成,是文武百官上朝時站立之處。

㈤ 故宮太和殿 傳說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故宮內最大殿。建築面積2377平方米,重檐廡殿頂,是殿宇中最高等級,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太和殿建在三層重疊的「工」字型須彌座上,由漢白玉雕成,離地8餘米,下層台階21級,中,上層各9級。
太和殿始建於公元1406年,經歷了三次火災和一次兵燹的毀壞,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清朝建的。四個屋檐上各有一排動物,原來是釘子,用來固定瓦片用的,後來換成了神話傳說中的動物,據說可以辟邪,而且數量越多,表明建築越重要。太和殿上有9個,9是陽之極數,依次為7、5、3、1,平民百姓家是不允許有這種裝飾的。
明清兩朝曾有24個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詔書。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冊立皇後、頒布法令、政令、派將出征、金殿傳臚以及賜安等等,皇帝都要在這里舉行儀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賀。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1908年底登基時,年僅3歲,由他父親攝政王載灃把他抱扶到寶座上。當大典開始時差,突然鼓樂齊鳴,嚇得小皇帝哭鬧不止,嚷著要回家去。載灃急得滿頭大汗,只好哄著小皇帝說:「別哭,別哭,快完了,快完了!」大臣們認為此話不吉祥,說來也巧,3年後清朝果真就滅亡了,從而結束了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統治。
太和殿正面有12根圓紅柱,東西約63米,南北進深約37米,高35米,殿前丹陛三層五齣,殿前後有金扉40個,金鎖窗16個,整個大殿雕梁畫棟,豪華富麗。殿內中央設有2米高的平台,上面擺放著雕有9條金龍的楠木寶座。後面有金漆圍屏,前面有御案,左右有對稱的寶象、角端、仙鶴、香筒等陳列品。象馱寶瓶,內裝五穀,象徵太平景象、五穀豐登。角端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可「日行一萬八千里」,通曉四方語言,只有明君,它才捧書而至,護駕身旁。 太和殿也叫金鑾殿,為什麼這么叫呢?因殿內為金磚墁地而得名。金磚墁地平整如鏡,光滑細膩,像是灑了一層水,發著幽暗的光。那麼金磚真的含金嗎?其實這是一種用特殊方法燒制的磚,工藝考究,復雜,專為皇宮而制,敲起來有金石之聲,所以稱作「金磚」。燒這種磚,每一塊相當於一石大米的價錢,可見金磚雖不含金,但也確實貴重。
殿內共有72根大主柱,支撐其全部重量,其中6根雕龍金柱,瀝粉貼金,圍繞著寶座周圍。在殿中央有一藻井,是從古代「天井」和「天窗」形式演變面來,為中國古代建築的特色之一。主要設置在「尊貴」的建築物上,有「神聖」之意。在藻井中央部位,有一浮雕蟠龍,口銜一球(球為銅胎中空,外塗水銀),此球叫軒轅鏡,傳說是遠古時代軒轅黃帝製造的,懸球與藻井蟠龍聯在起,構成游龍戲珠的形式,懸於帝王寶座上方,以示中國歷代皇帝都是軒轅的子孫,是黃帝正統繼承者。它使殿堂富麗堂皇,雍容華貴。鏡下正好對著寶座,據說是袁世凱怕大球掉下來把他砸死,故將寶座向後挪到現在的位置。關於龍椅,這裡面有段故事。1916年(民國五年)袁世凱登基時,把原來的寶座搬走了,換了一把西式高背大椅,上飾他自己設計的帝國徽號。據說他的腿短,因而將椅座降低。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尋找那把龍椅,根據過去的一張照片,在破傢具庫找到了一把破椅,經專家鑒定,這椅子就

㈥ 北京故宮導游詞400字

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地點位於北京城中心。開始建造回與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也答就是現在說的1406年至1420年。

後來經過多個朝代的勞動人民細心修改,變成富麗堂皇,但仍保持著原來的布局和規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木構架宮殿建築群。

文化殿,武英殿是面闊九間的但檐歇山頂建築。文化殿是皇帝聽大臣講書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吃飯、居住和召見大臣的地方。

後三宮、東西六宮和乾清宮和坤寧宮通直御花園。坤寧宮和乾清宮是內廷的正殿、正寢,是皇帝、太後和皇後的正式居住場所,平均面積寬九間,為重檐廡殿頂。

㈦ 北京故宮導游詞的作文400字

我們現在來到了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宮三大殿之首,建在五米高的漢白玉台基版上,殿高36米,寬權63米,面積2380平方米。

大殿正中,兩米高的檯子上是金漆雕龍寶座,寶座背後是高雅的屏風。清明兩代皇帝即位、誕辰以及春節、冬至等慶典均在此舉行。

沿此繼續前進,眼前的這座宮殿也是三大殿之一,它叫中和殿。該殿是一座單檐攢尖頂的方形殿。走廊列柱20根,黃琉璃瓦四攢尖頂,正中有鎏金寶頂。

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前,先在此小憩,接受內閣、禮部及侍衛等朝拜。每逢各種大禮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閱覽奏章和祝辭。

㈧ 介紹故宮作文四百字有故事的

故宮
世界文化遺產有很多,其中故宮就在世界文化遺產中排第六位,今天我就說一下故宮吧!
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是明、清兩代世紀的皇宮,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故宮建於1406年,故宮面積大約72500平方米,南北寬961米,東西寬753米。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相傳故宮有9999.5間房間,其中最有特色的宮殿是大和殿,房間內部結構是四個綉花紋的柱子,頂著柱子旁寫的是「建極綏猷」這四個大字,前面有四個像壺一樣裝飾,後面有一華麗椅子,後面有秀麗的屏風,接著來到故宮御花園,御花園面積約12000平方米,南北重80米,東西寬140米。園內建築採取了中軸對稱的布局,御花園是供帝王家眷休憩游覽的場所,園內有著青翠的松、柏,竹間點綴著山石,形成四季常青的園林景觀,體現天人合一的氣象。
當你這樣的故宮外面時,你一定會感嘆:「哇,故宮真大呀!」,你會發現故宮都是用一些名貴的建築材料,比如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有四座門,正門為午門、東門為東華門、西門為西華門、北門為神武門,故宮松柏滿山。在整體布局,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
故宮,不愧為世界遺產前十名呀!實在是太好了!太棒了!真的是奇跡呀!
望各位採納^_^

㈨ 故宮太和殿導游詞

故宮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南北中軸線的顯要位置,殿高35. 05米,面積2377平方米,共55間,72根大柱,是故宮中最高大的建築。是故宮外廷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故宮中最高大的建築。太和殿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是典型的古典建築。

太和殿的內部及外部構造是中華民族古老智慧的結晶,在這里,除了奇異的雕梁畫棟、獨特的設計布局以及令人目不暇接的稀世珍寶外,她的堅固程度也令人嘆為觀止。自太和殿建成以來,遭遇過多次大地震,她依然像一位堅強的巨人傲然屹立,絲毫不受影響。

太和殿前有寬闊的平台,俗稱月台。月台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的標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徵。殿前的雙龍戲珠御路石,其珠為吉祥如意珠,雙龍之中,一個代表天帝,另一個代表帝王。殿下有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桿。欄桿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千龍吐水的奇觀。


殿內更是金碧輝煌、美輪美奐。室內外梁枋上飾以級別最高的和璽彩畫。門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紋,下部浮雕雲龍圖案,接榫處安有鐫刻龍紋的鎏金銅葉。殿內金磚鋪地,七十二根罕見楠木大柱支撐整個大殿。太和殿的明間設九龍金漆寶座,寶座兩側排列6根瀝粉貼金雲龍圖案的巨柱,所貼金箔採用深淺兩種顏色,使圖案突出鮮明。寶座前兩側有四對陳設:寶象、甪端、仙鶴和香亭。

太和殿不愧是故宮第一殿,更是中華民族的珍寶。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