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盂縣必去
⑴ 山西陽泉盂縣有什麼特產
特產盂縣花椒 馳名遐邇,是當地有名的特產。主要種植於盂縣北部地區,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盂縣花椒飲譽之晉,頗負盛名,主要品種有:大紅袍、小紅袍、黃金椒等。盂縣花椒的特點是色澤鮮艷,外紅內黃,香味芬芳,人稱「十里香」。具有皮細、籽小、粒大、色鮮、味香、耐貯存、椒籽含油量高等特點。全縣現有花椒樹60多萬株,年產花椒40多萬公斤。花椒曬干後,可存放3至5年,其香味不減,是一種理想的調味佳品,入葯,有溫中散寒,除濕、開胃、止痛等作用,夏季用紗布包成小包,放入衣櫃或米缸中,可防蟲蛀。除供應國內市場外,還遠銷國外。 核桃 盂縣的主要特產之一,年產量約160萬公斤。盂縣核桃果形美、果實大、皮薄,取仁容易,出仁率高。核仁呈淺黃色,含油率70%左右。既是高級食用油原料,又是油漆、肥皂、化學墨汁的上等原料。桃仁可生吃,也可做糕點、糖果等食品的輔料。入葯,是名貴的滋補品,具有健腦、補氣、益血、化痰、溫肺、潤腸等作用。產品主要銷往西歐、東南亞各國。 葵花籽 葵花,又名向日葵,是盂縣的大宗農副產品,年產量邁30萬公斤。主要品種為「三道眉」。其特點是籽長片大,果仁飽滿,含油量高,油質好。它還是人造奶油的重要原料,是油漆、肥皂、梁料、醫葯和紡織等多種工業用油。所含的亞油酸,有減少人體脂防積累,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暢銷全國各地。 王村梨 主要種植於王村一帶,故稱王村梨。這一帶果樹栽培歷史較長,發展較快,尤以皮薄、汁多、酥美可口、品種繁多的鴨梨而聞名,素有梨鄉之稱。現有梨樹3萬多株,年產梨30多萬公斤。 西煙小米 西煙鎮是盂縣主要產糧區之一。這一帶土地平坦寬闊肥沃,自古即有「米糧川」之譽。地處溫寒區,年降水量在450毫米以上,年均積溫2922度,宜種穀子。西煙小米粒大飽滿,色澤金黃,味美可口,遠近聞名。 小豆 主要產地西煙鎮、東梁鄉、南社鄉。年產400噸,特點是含蛋白質脂及及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高,用其煮粥、熬湯香甜可口;磨粉做面條白、軟、薄、長,不澀不糊,易消化,其中紅小豆有消腫、解毒之功效。 土豆 主要產地西煙鎮、東梁鄉、西潘鄉。年產6875噸,特點是含澱粉22%以上,個大、易熟、沙綿,除炒菜、蒸食外,還可加工粉條等。 除此之外,本地特產還有:柿子、水果、葯材、黑棗、山貸、蜂蜜、麻紙和畜產品100多種,1950年,產柿子14萬公斤,1986年產36萬公斤,比1900年增長15%。1985年黑棗總產量15萬公斤,比建國初增長1倍。 莜麥棒子 禾穀類作物。學名裸燕麥。根據播種期早晚分為夏征麥和秋蔽麥。莜麥籽粒瘦長,有腹溝,表面生有茸毛,尤以頂部顯著。形狀為筒形或紡錘形,莜麥是營養豐富的糧食作物,在禾穀類作物中蛋白質含量最高,且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其組成也較平衡。由於莜麥營養豐富,耐飢抗寒,在自治區西部被譽為一寶。征麥含糖分少;蛋白多,是糖尿病患者較好的食品。又因脂肪中含有較多的亞油酸,是老年人常用的療效食品。加上盂縣的水土的優勢,唯一可以將莜麥面做成莜麥棒子,製成後炒,蒸,煮,拌都是風味絕佳的上等佳餚。 蘋果林是建國後逐年增植發展起來的,1965年蘋果總產10萬公斤,1985年達到209萬公斤,1990年99萬公斤,上述產品最高年產量收購產值為505萬元。 另外,縣西北部地區多產荊條、柄把,每年推銷簍子、籮筐7萬余件,價值15萬元,柄把10萬余根,價值30多萬元。
⑵ 山西省陽泉市盂縣西白水村
您好,感謝您的邀請,為您查詢到山西省陽泉市盂縣西白水村對應的郵編是045100,
希望能幫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⑶ 陽泉盂縣的歷史 速度
http://ke..com/view/10183.htm
⑷ 從陽泉到盂縣的大巴早上幾點有,幾點到盂縣
正常情況下,最抄早的一班車襲是早上6:00,約40分鍾。
⑸ 我是山西省陽泉市盂縣的
收了你的款沒處理呀!你找他們去就年了,可以起訴他的。
⑹ 陽泉到盂縣坐什麼車
你要是去縣城就去濱河那坐到於縣的大巴車,十塊錢一個人。要是去陽泉北站就去火車站坐901路公交'八塊錢一個人。
⑺ 山西陽泉盂縣富裕嗎
富裕的盂縣人都去外地了,所以待在盂縣的都是窮人。
⑻ 陽泉到盂縣時刻表
陽泉到盂縣有兩種公交車
1.
陽泉火車站到陽泉北站,8元票價,從早上4點開始到晚上7點,按點發車;
2.
沃爾瑪門口到盂縣汽車站,一般二十分鍾左右一趟,13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