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著名景點介紹
❶ 巴黎景點介紹
盧浮宮博物館是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其藝術藏品種類之豐富、藝術價值之高令人難以想像。其中最重要的鎮館三寶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維納斯》、《蒙娜麗莎》和《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其他著名作品還有:《黛安娜出浴圖》、《丑角演員》、《拿破崙一世加冕禮》、《自由之神引導人民》、《編花帶的姑娘》等。 這座舉世聞名的藝術宮殿始建於12世紀末,當時是用作防禦目的,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為一座金碧輝煌的王宮。從16世紀起,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大規模的收藏各種藝術品,以後各代法國國王繼承了這個傳統,充實了盧浮宮的收藏。如今,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已達40萬件,其中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
1981年,法國政府這座精美的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從此盧浮宮成了專業博物館。盧浮宮正門入口處是一座玻璃金字塔,它的設計者是著名的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金字塔建成時引起巴黎人的強烈不滿,但他們很快接受了它,現在它已經成為巴黎最新的熱門景點之一。
交通 地鐵1、7線,Palais Royal Musee Louvre站。 門票|開放時間 9歐元,下午15點之後和周六全天5歐元,每月第一個周日免費。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三9∶00~22∶00,周四至周日9∶00~18∶00,周二閉館,節假日閉館。 友情提示:售票大廳有免費的中文游覽圖。每到免費日參觀者會非常多,最好一早去排隊。
❷ 論述巴黎的主要旅遊資源特點及介紹主要旅遊景點
巴黎凱旋門 (L'arc de Triomphe)坐落在巴黎市中心星形廣場(現稱戴高樂將軍廣場)的中央,是法國為紀念拿破崙1806年2月在奧斯特爾里茨戰役中打敗俄、奧聯軍而建的,12條大街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氣勢磅礴,形似星光四射。工程由建築師夏爾格蘭設計,1806年8月奠基,歷時30個寒暑,於1836年7月落成。凱旋門高49.54米,寬44.82米,厚22.21米。它四面有門,中心拱門寬14.6米,門樓以兩座高墩為支柱,中間有電梯上下。在拱形圓頂之上有三層圍廊,最高一層是陳列室,這里展示著有關凱旋門的各種歷史文物以及拿破崙生平事跡的圖片;第二層收藏著各種法國勛章、獎章;最低一層則是凱旋門的警衛處和會計室。
埃菲爾鐵塔在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南岸,是世界上第一座鋼鐵結構的高塔,被視為巴黎的象徵。因法國著名建築師斯塔夫·埃菲爾設計建造而得名。建於1887—1889年。塔高300餘米,塔身重達9,000噸,分三層。第一層平台距地面57米,設商店和餐廳;第二層平台高115米,設有咖啡館;第三層平台高達276米,供遊人遠眺,底部面積1萬平方米,在第三層處建築結構猛然收縮,直指蒼穹。從一側望去,象倒寫的字母「Y」。該塔由1.8萬余個組成部件和250多萬個鉚釘構成。有電梯或徒步登塔頂。入夜,塔頂發出轉動著彩色探照燈光,防飛機碰撞。塔旁豎立長方形白色大理石柱,柱頂安放斯塔夫埃菲爾鍍金頭像。
盧浮宮 (Palais Louvre)是法國最大的王宮建築之一, 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右畔、巴黎歌劇院廣場南側。原是一座中世紀城堡,16世紀後經多次改建、擴建,至18世紀為現存規模。佔地約45公頃。早在1546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決定在原城堡的基礎上建造新的王宮,此後經過9位君主不斷擴建,歷時300餘年,形成一座呈U字形的宏偉輝煌的宮殿建築群。1793年8月10日,在推翻君主制的周年紀念日時,法國「國民公會」決定把昔日的皇宮辟為國立美術博物館;同年11月18日,盧浮宮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其全部工程於1857年完成。在盧浮宮口字形正殿的西側,伸展出兩個側廳,中間的空地形成卡魯賽廣場。宮的東側有長列柱廊,建築巍峨壯麗。其畫廊長達900英尺,藏有大量十七世紀以及歐洲文藝復興期間許多藝術家的作品。館藏品達40萬件。盧浮宮美術博物館分為6大部分:希臘和羅馬藝術館;東方藝術館;埃及藝術館;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和現代雕像館;歷代繪畫館。展覽按不同流派、學派和時代劃分。一層展出雕刻。二層油畫,三層是素描和彩粉畫。八十年代初,法國政府實施擴建和修復盧浮宮的「大盧浮宮計劃」。
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是最著名的中世紀哥特式大教堂,以其規模、年代和在考古、建築上的價值而著稱。巴黎主教莫里斯·德緒利曾設想將兩座較早的巴西利卡式(長方形)教堂合成一座大型教堂,1163年由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奠基,高聖壇於1189年舉行奉獻儀式,1240年唱詩班席、西立面和中堂竣工,門廊、祈禱室和其他裝修在其後的一百年中陸續建成。內部平面130×48米,屋頂高35米,塔高68米。塔的尖頂始終未建。教堂經過歷代的損壞不得不 於19世紀重修,只有三個巨大的圓花窗仍保持著13世紀的彩色玻璃。後堂的飛扶垛特別雄健優美。
巴士底獄遺址(Place de la Bastille)位於巴黎市區東部、塞納河右岸,這里曾是公元1369—1382年建立的一座軍事堡壘。「巴士底」一詞的法文原意是「城堡」。這座古城堡擁有8座巍峨堅固的炮台,興建之初是用來抵抗英國入侵的。1380-1422年,這座城堡被改為王家監獄。整座城堡佔地2670平方米,四周建有一堵又高又厚的石牆和8座高30多米的塔樓,四周掘有寬24米的深溝,設吊橋進出。早在16世紀,這里就開始關押囚禁政治犯,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就曾兩次關押在這里。在法國人民心目中,巴士底獄已成為法國封建專制統治的象徵。1789年7月3日,巴黎人民奮然起義,14日,攻佔了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1791年,巴黎人民拆毀了巴士底獄,在其舊址上建成了巴士底廣場,並把拆下來的石頭鋪到塞納河的協和橋上,供路人踐踏。1830年,法國人民又在廣場中心建立起一座紀念七月革命的烈士碑。這座烈士碑高52米,碑身是用青銅鑄成的圓柱體,人稱「7月圓柱」,在柱頂端是一尊右手高舉火炬的金翅自由神像,神像左手提著被砸斷的鎖鏈象徵著獲得了自由。在監獄遺址前方立著一塊牌子,上寫:「大家在這里跳舞吧!」1880年6月,法國將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這一天定為法國國慶日。
先賢祠 (le Pantheon)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於1791年建成,是永久紀念法國歷史名人的聖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時代建成的聖·熱內維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歸國有脫離宗教後,改為埋葬「偉人」的墓地。1814年到1830年間,它又歸還教會。先賢祠中的藝術裝飾非常美觀,其穹頂上的大型壁畫是名畫家安托萬·格羅特創作的。1830年「七月革命」之後,繪畫的主題改變,先賢祠具有了「純粹的愛國與民族」特性。先賢祠內安葬著伏爾泰、盧梭、維克多·雨果、愛彌爾·左拉、馬塞蘭·貝托洛、讓·饒勒斯、柏遼茲、馬爾羅和大仲馬等。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對法蘭西作出非凡貢獻的人享有這一殊榮。
喬治·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坐落在巴黎拉丁區北側,塞納河右岸的博堡大街,當地人常也簡稱為「博堡」。文化中心的外部鋼架林立、管道縱橫,並且根據不同功能分別漆上紅、黃、藍、綠、白等顏色。因這座現代化的建築外觀極像一座工廠,故又有「煉油廠」和「文化工廠」之稱。這座設計新穎、造型特異的現代化建築是已故總統蓬皮杜於1969年決定興建的,1972年正式動工,1977年建成,同年2月開館。整座建築佔地7500平方米,建築面積共10萬平方米,地上6層。整座建築共分為工業創造中心、大眾知識圖書館、現代藝術館以及音樂音響諧調與研究中心四大部分。
巴黎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in Paris)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是法國最著名廣場和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之一。廣場始建於1757年,是根據著名建築師卡布里埃爾的設計而建造的。因廣場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騎像,1763年曾命名「路易十五廣場」。大革命時期又被改名為「革命廣場」。1795年又將其改稱為「協和廣場」,後經名建築師希托弗主持整修,最終於1840年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尊23米高、有3400多年歷史的埃及方尖碑,這是路易-菲利普於1831年從埃及盧克索移來的著名文物,碑身的古文字記載著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的事跡。石碑兩側各有一座噴水池。池中精緻的雕刻也是希托弗的作品。廣場四周放置了8座雕像,分別象徵著8座在法國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的城市:里昂、馬賽、波爾多、南特、魯昂、布勒斯特、里爾和斯特拉斯堡。1793年大革命時期,巴黎人民奮起搗毀了路易十五的銅像,並將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台。
香榭麗舍大街 (Ave des Champs-Elysees)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星形廣場,全長約1800米,街道最寬處約120米,是橫貫巴黎且最具特色、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在法文中「香榭麗舍」是「田園樂土」的意思。過去,這里曾是一片低窪潮濕的空地。17世紀路易十四在位時,曾在這里植樹造林,使之成為專供宮廷貴族游樂的禁區。後來,圖勒里公園的東西軸線向西延伸,在這里建成了近1公里長的林蔭道。以後又加擴展。1709年才將其命名為香榭麗舍大街。大街以南北走向的隆布萬街為界,分成風格迥異的東西兩段。幽靜的東段體現了田園風光,長約700米,一排排梧桐蒼翠欲滴,街心花園夾在萬木叢中時隱時現。東端的星形廣場中央有巍峨雄偉、遐邇聞名的凱旋門。大街附近有波旁宮、瑪德琳娜大教堂。這里還有圖勒里公園、盧浮宮、市府大廈和愛麗舍宮等名勝古跡。西段長1100多米,西端的協和廣場是巴黎的另一個交通要沖。法國的一些重大節日——7月14日國慶閱兵式、新年聯歡都在這條著名的街道上舉行。
❸ 歐洲著名景點的簡介~
巴黎鐵塔
世界馳名的鋼鐵建築,法國巴黎的最高建築物和游覽中心。矗立在市中心塞納河右岸的戰神廣場上,為1889年慶祝法國大革命100周年在巴黎舉行國際博覽會而建,1887年動工, 1889年舉行竣工儀式。以設計人著名法國建築工程師斯塔夫·艾菲爾的名字命名。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座落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西岱島上,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聖母院的正外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庄嚴。它被壁柱縱向分隔為三大塊;三條裝飾帶又將它橫向劃分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個內凹的門洞。門洞上方是所謂的「國王廊」,上有分別代表以色列和猶太國歷代國王的二十八尊雕塑。1793年,大革命中的巴黎人民將其誤認作他們痛恨的法國國王的形象而將它們搗毀。但是後來,雕像又重新被復原並放回原位。「長廊」上面為中央部分,兩側為兩個巨大的石質中欞窗子,中間一個玫瑰花形的大圓窗,其直徑約10米,建於1220—1225年。中央供奉著聖母聖嬰,兩邊立著天使的塑像。兩側立的是亞當和夏娃的塑像。 教堂內部極為樸素,幾乎沒有什麼裝飾。大廳可容納9000人,其中1500人可坐在講台上。廳內的大管風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渾厚響亮,特別適合奏聖歌和悲壯的樂曲。曾經有許多重大的典禮在這里舉行,例如宣讀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贊美詩,又如1970年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的葬禮等。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石頭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被譽為一級由巨大的石頭組成的交響樂。雖然這是一幢宗教建築,但它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威尼斯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水上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她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這個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威尼斯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積不到7.8平方公里,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布期間,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約350座橋相連。整個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義大利大陸半島連接。
❹ 巴黎法國著名景點
旅遊景點
埃菲爾鐵塔(La Tour Eiffel)
巴黎凱旋門(l'Arc de Triomphe)
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
榮軍院(Les Invalides)
先賢祠(Le Pantheon)
巴黎歌劇院(Le Palais Garnier,或又稱L'Opera Garnier)(加尼埃宮)
聖禮拜堂(La Sainte Chapelle)
聖心堂(白教堂)(Le Sacre-C??ur)
瑪德蓮教堂(Eglise de la Madeleine)
巴黎地方法院(Conciergerie)(古代監獄)
巴黎市政廳(Hotel de Ville)
盧森堡公園(Jardin Luxembourg)(法國參議院(Senat)所在地)
波旁宮(Palais Bourbon)(法國國民議會所在地)
拉德芳斯區新凱旋門(La Grande Arche)
博物館和展覽館
盧浮宮(Musee Louvre)(遠古和古代藝術)
奧塞美術館(Musee d'Orsay)(近代藝術)
龐比度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現代藝術)
巴黎格雷萬蠟像館(Musee Grevin)
羅丹博物館(Musee Rodin)
畢加索博物館(Musee Picasso)
巴黎達利蒙馬特空間(L'Espace Dali)(超現實主義藝術)
克呂尼博物館(L'Hotel de Cluny)
蒙帕納斯博物館(Musee Montparnasse)
大皇宮(Le Grand Palais)(1900年世界博覽會展館)
小皇宮(Le Petit Palais)(1900年世界博覽會展館)
夏佑宮(Palais de Chaillot)(1937年世界博覽會展館)
街道、廣場和其它地區
香榭麗舍大街(Avenue des Champs-Elysees)
里沃利路(Rue de Rivoli)
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巴士底廣場(Place de la Bastille)
巴黎塞納河左岸(Rive gauche)
孚日廣場(Place des Vosges)
亞歷山大三世大橋(Pont Alexandre III)
新橋(Pont Neuf)
拉雪茲神父公墓(Cimetiere Pere Lachaise)
杜樂麗公園(Jardin des Tuileries)
索邦大學(La Sorbonne)
春天百貨店(Printemps,20層高的百貨店)
左岸咖啡(les cafes de la Rive gauche)
夜生活
紅磨坊夜總會(Bal Moulin Rouge)
蒙馬特高地(Montmartre)
瘋馬(Crazy horse)
拉丁天堂
大巴黎地區
凡爾賽宮(Chateau de Versailles)
楓丹白露宮(Chateau de Fontainebleau)
巴黎迪士尼度假區(Disneyland Paris)
拉德芳斯(La Defense)
盧浮宮(Louvre)
這個舉世聞名的藝術宮殿始建於12世紀末,當時是用作防禦目的,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為一個金碧輝煌的王宮。從16世紀起,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大規模的收藏各種藝術品,以後各代皇帝延續了這個傳統,充實了盧浮宮的收藏。如今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已達40萬件,其中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1981年,法國政府這座精美的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從此盧浮宮成了專業博物館。值得一提的是盧浮宮正門入口處有一個透明金字塔建築,它的設計者就是著名的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
埃菲爾鐵塔(Eiffel Tower)
建於1889年是為當時的國際博覽會而建的,建好後遭到很多非議,說是一堆爛鐵破壞了巴黎的美。如今,這座曾經保持世界最高建築紀錄四十多年的鐵塔成為巴黎最重要的標志。
凡爾賽(Versailles)
原來是王室狩獵的地方,路易十四開始(1682年)至法國大革命期間的王宮,這也是所有到巴黎的人必到的地方,王宮後面是一個巨大的御花園。
巴黎聖母院(Cathedral of Notre Dame)
位於巴黎的發源地西岱島,建於1163年,歷時四百年完工,是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巴黎聖母院內部裝璜嚴謹肅穆,彩色玻璃窗設計引人,飛扶壁及怪獸出水口唯妙唯肖。
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地處寬闊的星星戴高樂廣場。這里是香舍里榭大街的盡頭,又是沙佑山丘的最高點。從戴高樂廣場向四面八方延伸,有12條大道。宏偉、壯麗的凱旋門就聳立在廣場中央的環島上面。這座拱門是在拿破崙時期1806年由夏爾格蘭負責動工建築的。根據拿破崙的命令,它被用來紀念法國大軍。凱旋門建成於1836年。它只有一個拱洞,上為桶形穹窿,其規模超過了羅馬的康斯坦丁凱旋門。高50米,寬45米,凱旋門的每一面上都有巨幅浮雕。
其中最著名也是最精美的的一幅就是位於面向香舍里榭大街一面右下側的那幅浮雕,上面描繪了1792年義勇軍出征的情景,這一名作取名《馬賽曲》。拿破崙大捷慶祝儀式的場面則被刻在這幅浮雕上方的其他位置,在頂端的盾形飾物上刻有每場戰役的名稱。1920年在拱洞下建了一處「無名戰士墓」,每到傍晚,這里便燃起不滅的火焰。建築物里還有一座小開支的紀念館,館內記載著這座紀念性建築物的歷史,在那裡,遊人可以看到558位將軍的名字,其中一些人的名字下面劃著線,那是因這些人都是在戰斗中陣亡的。
❺ 法國的巴黎有哪些著名的景點
盧浮宮(Louvre)
這個舉世聞名的藝術宮殿始建於12世紀末,當時是用作防禦目的,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為一個金碧輝煌的王宮。從16世紀起,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大規模的收藏各種藝術品,以後各代皇帝延續了這個傳統,充實了盧浮宮的收藏。如今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已達40萬件,其中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1981年,法國政府這座精美的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從此盧浮宮成了專業博物館。值得一提的是盧浮宮正門入口處有一個透明金字塔建築,它的設計者就是著名的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
埃菲爾鐵塔(Eiffel Tower)
建於1889年是為當時的國際博覽會而建的,建好後遭到很多非議,說是一堆爛鐵破壞了巴黎的美。如今,這座曾經保持世界最高建築紀錄四十多年的鐵塔成為巴黎最重要的標志。
凡爾賽(Versailles)
原來是王室狩獵的地方,路易十四開始(1682年)至法國大革命期間的王宮,這也是所有到巴黎的人必到的地方,王宮後面是一個巨大的御花園。
巴黎聖母院(Cathedral of Notre Dame)
位於巴黎的發源地西岱島,建於1163年,歷時四百年完工,是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巴黎聖母院內部裝璜嚴謹肅穆,彩色玻璃窗設計引人,飛扶壁及怪獸出水口唯妙唯肖。
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地處寬闊的星星戴高樂廣場,這座拱門是在拿破崙時期1806年由夏爾格蘭負責動工建築的。根據拿破崙的命令,它被用來紀念法國大軍。凱旋門建成於1836年。它只有一個拱洞,上為桶形穹窿,其規模超過了羅馬的康斯坦丁凱旋門。高50米,寬45米,凱旋門的每一面上都有巨幅浮雕。
其中最著名一幅就是《馬賽曲》,上面描繪了1792年義勇軍出征的情景。拿破崙大捷慶祝儀式的場面則被刻在這幅浮雕上方的其他位置,在頂端的盾形飾物上刻有每場戰役的名稱。1920年在拱洞下建了一處「無名戰士墓」,每到傍晚,這里便燃起不滅的火焰。建築物里還有一座小開支的紀念館,館內記載著這座紀念性建築物的歷史,在那裡,遊人可以看到558位將軍的名字,其中一些人的名字下面劃著線,那是因這些人都是在戰斗中陣亡的。
❻ 巴黎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1、盧浮宮(Louvre)
該舉世聞名的藝術宮殿始建於12世紀初,當時是用作防禦目的,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為一個金碧輝煌的王宮。從16世紀起,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大規模的收藏各種藝術品,以後各代皇帝延續了這個傳統,充實了盧浮宮的收藏。
2、埃菲爾鐵塔(LatourEiffel)
建於1889年是為當時的國際博覽會而建的,建好後遭到很多非議,說是一堆爛鐵破壞了巴黎的美。如今,這座曾經保持世界最高建築紀錄四十多年的鐵塔成為巴黎最重要的標志。浪漫的巴黎人給鐵塔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雲中牧女"。
3、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
巴黎聖母院建成於1345年。不僅因雨果的同名小說而出名,更因為它是巴黎最古老、最宏偉的天主教堂。《巴黎聖母院》中將其稱作「石頭交響樂」。這座哥特式的巨石建築物已經有兩百年歷史,是巴黎最古老、最大、建築最出色的天主教堂,在歐洲建築史上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4、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愛德華凱旋門位於戴高樂廣場中央,高達50米,是巴黎的象徵之一。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外延伸著12條主要大街。它建成於1836年,是為紀念法國軍隊的光榮和勝利而建造的,其規模超過了羅馬的君士坦丁凱旋門。
5、凡爾賽宮(Versailles)
原來是王室狩獵的地方,路易十四開始(1682年)至法國大革命期間的王宮,這也是所有到巴黎的人必到的地方,王宮後面是一個巨大的御花園。凡爾賽宮位於巴黎以西20千米,由路易十四建造,以其奢華富麗和充滿想像力的建築設計聞名於世。建築群總長580米,包括皇宮城堡、花園、特里亞農等。
❼ 巴黎簡介、景點
巴黎(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歐洲大陸第一大城市,歐洲第二大城市。巴黎是世界四大國際化都市之一,其餘分別為紐約,東京,倫敦。
著名景點:盧浮宮、埃菲爾鐵塔、巴黎聖母院、凱旋門、凡爾賽。
凡爾賽,法國巴黎的衛星城。伊夫林省省會。曾是法蘭西王朝的行政中心。位於巴黎西南15千米處。為藝術城市,凡爾賽宮是法蘭西藝術的明珠。宮殿、花園壯觀精美,內部陳設和裝潢富藝術性,底層為藝術博物館。這里也是法國領導人會見外國元首和使節的地方。是巴黎郊區的商業和服務業中心,並有會議城市和衛戍部隊駐軍營地的特殊職能,設有軍隊、醫院和軍事院校。城市北部為商業和手工業區,南部為貴族居住區。
❽ 法國巴黎有哪些著名景點
法國巴黎著名的景點有:埃菲爾鐵塔,凱旋門,
香榭麗舍大街,凡爾賽宮,巴黎聖母院,盧浮宮,愛麗舍宮,楓丹白露,普羅旺斯,塞納河畔等
❾ 巴黎有什麼著名的旅遊景點
奧塞博物館
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奧塞博物館,緊鄰塞納河畔,對岸是杜樂利宮,是當今巴黎三大藝術寶庫之一,以收藏19、20世紀印象派畫作為主,而雷諾瓦的加雷特磨坊舞會、梵谷自畫像、莫內的藍色睡蓮等作品都是鎮館之寶
拉迪芳斯新城
巴黎的現代化新城,1958年為了保護巴黎古城的風貌,在此另闢新城用於興建現代化的摩天大樓。這些高樓都是法國大公司的辦公樓和寫字樓。新城還採用了現代城市人車分離的新概念,上面的「街道」只供行人行走,所有車輛都從下面的隧道和旁邊的道路經過。
聖心院教堂
在巴黎蒙馬特山頂上,1876年由全國捐款興建,建成於1919年,建築採用羅馬和拜占庭的混合式,教堂通體白色,中間是個大圓頂,四周圍繞四個小圓頂。教堂後面還有個高84米的鍾樓。教堂大門兩側一邊一座騎像分別是聖路易王和聖女貞德。
榮軍院
又名「巴黎殘老軍人院」。它是法蘭西「太陽王」路易十四時期的建築。1670年2月24日路易十四下令興建一座用來安置他的軍隊中傷殘軍人的建築,從此榮軍院「應旨而生」。現如今,這座榮軍院依舊行使著它初建時收容安置傷殘軍人的功能。它同時也是多個博物館的所在之地。
埃菲爾鐵塔
一譯「艾菲爾鐵塔」。法國巴黎著名鐵塔。在塞納河南岸馬爾斯廣場的北端。塔身為鋼架鏤空結構,高320米,重9,000噸。有海拔57米、115米和276米的三層平台可供游覽,第四層平台海拔300米,設氣象站。頂部架有天線,為巴黎電視中心。從地面到塔頂裝有電梯和1,710級階梯。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坐落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西岱島上,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
歌劇院【
1862-1875年,是獨創的「拿破崙三世」的建築風格。屋頂裝飾有鎦金的女神鵰像。中間迴廊間是著名音樂家的頭像。內部巨大的舞台可以容納演員和觀眾。2000年為慶祝千禧年對建築物外面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使其煥然一新
盧浮宮
位於巴黎市中心的賽納河北岸(右岸),是巴黎的心臟,始建於1204年,歷經7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佔地約198公頃,長680米,分為新老兩部分,老的建於路易十四時期,新的建於拿破崙時代。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
旺多姆廣場
旺多姆廣場由建築師於勒·阿爾杜-芒薩爾根據盧富瓦大臣的設想建造。四周外觀一模一樣的大樓竣工於1720年,廣場最初叫作"征服廣場",後來又改稱" 路易大帝廣場"直至1792年,廣場中央一直豎立著一座由傑拉爾束創作的路易十四騎馬像。
協和廣場
法國巴黎最大廣場之一。面積約8.4萬平方米。位於塞納河北岸的原星形廣場(1970年改名夏爾·戴高樂廣場)到羅浮宮的大道上。最早稱路易十四廣場。1790年改為革命廣場,1795年起稱協和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高23米的埃及方尖碑,方碑有3,400多年歷史,碑身有記載拉美西斯二世法老事跡
香榭里舍大街
香榭里舍大道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星形廣場,全長約1800米,100米寬的大街——確切意思是「極樂田園大街」,在協和廣場和凱旋門之間,是巴黎大街中心的女王。直到17世紀中葉,這里還被沼澤和森林所覆蓋。1667年宮廷庭院設計師安德烈?勒諾特雷命人修建此林蔭大道。
凱旋門
歐洲一種紀念戰爭勝利的建築。始見於古羅馬時期,當時統治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功績。後為歐洲其他國家所沿用。常建在城市主要街道中或廣場上。用石塊砌築,形似門樓,有一個或三個拱券門洞,上刻宣揚統治者戰績的浮雕
戴高樂廣場
戴高樂廣場(Place Charles de Gaulle),法國巴黎市中心主要廣場之一,凱旋門的所在地。 戴高樂廣場位於塞納河以北,是十二條主要道路的交匯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向東南延伸的香榭麗舍大街。 該廣場始建於1892年,1899年落成。
❿ 巴黎景點中英文
1,埃菲爾鐵塔,the Eiffel Tower
The Eiffel Tower, built in 1889, stands on the champs DE Mars in Paris, France, on the south bank of the Seine.
(埃菲爾鐵塔矗立在塞納河南岸法國巴黎的戰神廣場,於1889年建成。)
It was the tallest building in the world at that time.
(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The Eiffel Tower takes its name from the famous architect and structural engineer gustave Eiffel, who designed it.
(埃菲爾鐵塔得名於設計它的著名建築師、結構工程師古斯塔夫·埃菲爾,全部由施耐德鐵器建造。)
2,巴黎聖母院大教堂,Notre-Dame de Paris
Notre Dame cathedral is a gothic Christian church building on the Seine and the island of the sieti.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於塞納河畔、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築。)
The cathedral of the Catholic archdiocese of Paris.
(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
Its status and historical value are unparalleled, and it is one of the most brilliant buildings in history.
(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倫比,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
3,塞納河,Seine River
The Seine, the largest river in northern France, is 776.6 kilometers long.
(塞納河,是法國北部大河,全長776.6公里。)
The total basin area, including tributaries, is 78,700 square kilometers.
(包括支流在內的流域總面積為78,700平方公里。)
It is one of Europe's great historic rivers.
(它是歐洲有歷史意義的大河之一。)
Its drainage network carries most of France's inland waterway traffic.
(其排水網路的運輸量佔法國內河航運量的大部分。)
4,盧浮宮,The Louvre
The Louvre museum is located on the north bank of the Seine river in the center of Paris, France.
(盧浮宮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
It is the first of the four major museums in the world.
(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
Originally built in 1204, it was the royal palace of France, where 50 French Kings and queens lived.
(始建於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後。)
It is one of the most precious buildings of the French Renaissance.
(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
It is famous for its rich collection of classical paintings and sculptures.
(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
5,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Place DE la Concorde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Paris, north of the Seine, is the most famous square in France.
(協和廣場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是法國最著名的廣場。)
It was built by king Louis xv in the 18th century.
(18世紀由國王路易十五下令營建。)
It was built to show the world his imperial power and was called the place Louis xv.
(建造之初是為了向世人展示他至高無上的皇權,取名「路易十五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