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度假景點 » 山西十二大必去景點

山西十二大必去景點

發布時間: 2020-12-23 13:02:24

㈠ 山西的名勝古跡哪裡好玩

山西名勝古跡--雲崗石窟(組圖)

山西大同名勝古跡一覽

國秀網 2006-5-11

大同火山群

【大同火山群】位於大同城東20~60公里之間,是中國東部著名的死火山群。由東西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形成於第三紀,主要分布在左雲、右玉等縣;一部分 形成於第四紀,主要分布在大同盆地北部。研究價值較大的是後一群火山,共有30餘座,分布特徵又分為東、南、西、北4個區,北區形成年代最早,東區和南區次之,西區最新。東區火山,指瓜園與神泉寺之間桑乾河谷地中的腦頭疙瘩、蕭家窯頭、東坡山、神泉寺、鵝毛疙瘩和大辛庄等6座,呈孤立狀火山,其中蕭家窯火山相對高度約100米,山體渾圓,保存比較完整,神泉寺和鵝毛疙瘩火山,現已看不見火山口。南區火山主要指桑乾河以南一帶的大峪口火山、西窯頭火山和西窯頭東北部3座未定名火山。西區火山指瓜園、西坪以北分布的火山,是大同火山群發現最早、研究較深入的一部分。包括黑山、雙山、老虎山、狼窩山等15座火山,特徵為錐形,主要由火山碎屑物組成,山體外形復雜多樣,胎火山和寄生火山眾多,其中黑山為大同火山群中規模最大、組成最復雜的一個,外形為平緩的高崗, 雙山則位於火山群的中心地帶。北區火山主要指大同市以北孤山和孤山西南的6座火山,其中 孤山為本區最大、最具外形特徵的火山,呈穹隆狀,獨自兀立。

㈡ 山西旅遊景點有哪些

1、五台山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地區五台縣東北隅,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與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齊名,為國內外洲人所嚮往。五台山座落於「華北屋脊」上,最高海拔達3058米。這里,峰巒連綿,山嶽交錯,形如虎踞,勢如龍蟠,總面積為2837平方公里。五台山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聳峙,高出雲表,頂無林木,平坦寬闊,如壘土之台,故名五台。五台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個台頂,即東台望海峰、西台掛月峰、南台錦綉峰、山巒層疊、溝壑縱橫、谷河漫流、林木聳翠,盆地與山巒交錯,形成一處色彩鮮明、氣候涼爽、適宜人們瀏覽和避暑的風光寶地.

2、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里。現存主要洞窟45個,計1100多個小龕,大小造像51000餘尊,它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岡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齊鑿的。北魏經歷了「太武滅佛」、「文成復法」。文成帝和平年間(460——465)雲岡石窟開始大規模營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建成,前後計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曇曜主持,「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現第16至20窟就是「曇曜五窟」。

3、平遙古城

山西平遙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位於山西的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麵包磚。以後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在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築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

4、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國家AAAA景區),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其建築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官宅民居,鱗次櫛比,是一組別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築群。「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畫」、更是一座具有強烈人文精神的東方古城堡。皇城相府是國家AAAA-景區,皇城相府自2007年起開始創建國家5A景區,歷經3年,投資2.8億元,從旅遊交通游覽、旅遊安全、衛生、郵電服務、旅遊購物、綜合管理、資源與環境保護等8個方面進行全面建設和升級,順利通過國家級評審驗收,繼雲岡石窟、五台山之後,成為我省第3家AAAA-景區。

5、懸空寺

懸空寺(第二批國保)時代:明地址:渾源縣城南5公里北嶽恆山下金龍口西崖峭壁據《恆山志》記載,懸空寺始建於北魏晚期(約公元六世紀),後經歷代重修,現存建築皆明清遺構。全寺建築懸掛在恆山之麓的峭壁上,崖壁呈90度垂直,崖頂呈倒懸之勢。寺坐西朝東,寺門南向,全寺建築自山崖的南面向北一字排開,漸次增高。寺院呈長方形,長數十米,寬約5米,有大小殿閣四十餘間。共分三組。第一組建築以三官殿為主體,是奉祀道教之所,幾座殿內供奉道教塑像。中間一組建築是以三聖殿為主體,殿內供奉佛教造像。最後一組建築是以三教殿為主,奉儒、釋、道三教之祖。三教殿為全寺最高的建築,為三層檐歇山頂,內奉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像。懸空寺的建築構思精巧,結構奇特壯觀。

更多

㈢ 山西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山西旅遊全新攻略

1.山西五鹿山自然保護區:
五鹿山自然保護區地處蒲縣、隰縣境內,屬呂梁山森林經營局克城和上庄林場管理轄。位於東經111度9分-111度18分,北緯36度28分45秒-36度38分30秒。該區主要保護世界稀有動物,國家一類保護動物褐馬雞。同時保護以油松為主的次生林。區劃面積215250畝,其中核心區82500畝。
主峰五鹿山,海拔1946米。這里年平均溫度8攝氏度,最高25攝氏度,最低-6攝氏度,年均降雨600毫米,無霜期160天。區內有天然林40000多畝,人工林14000畝,主要樹種為油松、樺木、櫟類。天然林主要分布於核心區,是褐馬雞棲息和活動的地域,一般常30-50隻成群同沒於灌叢雜草中。是我省褐馬雞分布區的南界。山頂建有五鹿大夫廟,相傳為祭祠春秋時期晉國五鹿大夫狐突所建,山名由此而得。五鹿山經斷層和風化溶蝕等自然修飾而造就的巍峨峻拔、層巒疊嶂、峭壁陡立的山勢,以及奇特的天然溶洞和千峰競秀、濃蔭蔽日的叢林風光等,構成了這里別致的景觀和優美的環境。密林中棲息的飛禽走獸多達49餘種,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2.山西陽泉市藏山風景區:

藏山山峰南北對峙,壁崖如削,名曰二幛。南幛聳然筆立,名為芴峰,峰東山路崎嶇,攀登而上,可達南天門。北嶂石峭如屏,崖下深邃,依崖建造廟堂,祀奉趙武,東側有報恩祠,祀程嬰、韓厥、公孫杵臼:左側山腰有藏孤洞,僻靜幽謐,是趙氏孤兒當年藏身之處,勒石碑以記之。每年農歷四月半有祭祠盛會。明末傅山《留題藏山》詩雲:「藏山藏在九原東,神路雙松謖謖風,霧嶂幾層宮霍鮮,霜台三色綠黃紅,當年難人徒說,滿壁丹青畫不空,忠在晉家山亦敬,南峰一笏面樓中。」藏山廟名曰「文子祠」,以趙武之謚號趙文子命名。祠廟始建無考,現存碑碣中有金大定十二年(1172)重修碑記。現存的古建築中除寢宮為元代所建外,其餘大都是明嘉靖、萬曆年間和清代多次修葺與增建的。藏山廟大小三十多處亭台樓閣皆倚山傍壁而築,氣勢雄偉。祠廟座北面南,依次將山門、牌樓、戲台、鍾鼓二樓、東西碑房、正殿、寢宮、梳洗樓等主體建築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附屬建築置於院落之外,區別鮮明,主次有序,是按照宮廷建築的特徵而設計的。
藏山有十景,奇麗壯觀。山上奇松怪柏頗多,以進出入口處的「龍鳳」二松最為著名。「龍鳳松」,位於祠廟入口處,「龍松」伏地而生,似虯龍蟠曲,呈仰天長吟之狀;「鳳松」裊娜奇立,若儀鳳展翅,有凌空翱翔之勢。「飲馬池」昔日山泉汩汩,清澈見底,相傳為程嬰、趙武飲馬處。「笏峰」面祠南聳,石削如屏,險峻異常。「南天門」巍然矗立,有「之」字形石徑直達峰巔,素有「南門天險」之稱。山頂部一處自然生成的嶙峋突兀的岩壁,似蓮花一朵,盛開崖畔,即所謂「南洞西山綉石蓮」,亦是藏山勝景之一。「日落晚照」,位於東峰半山腰,有一凹地,四周芳草如茵,披青流翠,中央呈蒼黃色,夕暉反射紫綠萬狀,光怪離奇,分外妖繞。「拜水洞」居祠之北,為舊時祈雨處。「滴水崖」於東峰山麓岩穴內,澗水四季不絕,似水簾洞天。「黑龍潭」在東峰隅岩洞內,水色似墨,飲之可口。每當盛夏,池水澎湃下瀉,瀑布如虹。「飛岩樓」鑿岩而建,險峻異常。
3.山西長冶市黃崖洞:
黃崖洞在黎城縣北東崖底鎮上赤峪村西的板山嶺下,面對狹長的河谷平地,面積約10平方公里,因一座海拔1600米的黃色崖壁上有一個可容百人的天然山洞而得名。這里是八路軍兵工廠舊址,也是「黃崖洞保衛戰」的戰場遺址。四周奇峰絕崖,巍峨雄渾,集太行雄奇、壯美於一體,是一處新開辟的旅遊勝地。
4.山西長冶市靈空山
靈空山又名九頂山,在沁源縣西北。沁源縣城西南10餘公里處有一條季節河,這條季節河被稱為「柏子河」,西北東南流向,河的源頭處即我們要講的靈空山。靈空山雖然偏僻,地居太岳山脈的極深處,但它北通韓洪,南連岳陽(即今古縣),西達霍州,東走沁源縣城,歷史上四向均有川路相接,加上唐末五代以後它的名聲越來越大,所以對那些虔誠的朝山者來講,走起來倒還方便。作為名山,靈空山的山川林海景緻,從古至今堪稱絕佳。尤其是此處的大川風光,更是有名有實,既多又好,比如古人曾經備加贊賞的五龍川、含宏川、苗維川、地肉川和水屯川等等均是。然而,不知是什麼原因,後人卻把含宏川的名字改成了「韓洪川」,又將苗維川改作「貓尾川」,將地肉川改作「第一川」,通俗是通俗了一些,但多少丟失了一點古雅之氣,倒使許多游覽之人少了許多玩味琢磨的興致。
靈空山方圓百里,中心處三座孤峰突起,如倒置的三隻鼎足。峰下,兩條深谷由西、北而來,相交匯合,向東南而去。深谷匯交處,形成一個巨大的空谷,如巨窟石井,宛若神工鬼斧開鑿。
5.山西晉城市棋子山:
棋子山,又名謀棋山,位於距山西省陵川縣城10公里的侯庄鄉東北。棋子山山勢平緩,主峰海拔1488米。山上松樹成林,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經國家有關部門考察論證,陵川棋子山為中國圍棋發源地。棋子山方圓數十里之內,顏形成酷似班固《奕指》及《圍棋辭典》所稱的天然棋石俯拾即是。該區主要景點有箕子洞和象天枰。
棋子山景色棋子山古名棋子嶺、謀棋嶺,相傳為殷商貴族箕子封地。周武王滅商後,箕子曾避居於此,擺布石子,推演天文。

6.山西忻州市五台山:
五台山位於山西東北部五台縣境內,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點北台葉門峰海拔3058米,被稱為「華北屋脊」。五台山方圓約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矗立,峰頂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是一個融自然風光、歷史文物、古建藝術、佛教文化、民俗風情、避暑休養為一體的旅遊區。五台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勝地,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歷史之悠久和規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故有金五台之稱,五台山,更與尼泊爾的藍毗尼花園、印度的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在日本、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尼泊爾等國享有盛名。五台山寺廟始建於漢明帝,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達360多處。清代,隨著喇嘛教傳入五台山,出現了各具特色的青、黃二廟。五台山五座台頂合圍的地區,稱為台內,其外圍則稱台外。
五台山正式成為我國2009年申請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的項目。
五台山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組成,其中五座環抱高峰,峰頂平坦寬闊,「有如壘土之台」,故名五台山。因五峰聳峙,山勢雄偉,素有「華北屋脊」之稱。五峰環抱,方圓達250千米。東台海拔2795米,因其東望明霞,如波似海,故稱望海峰;南台海拔2485米,細草雜花,燦若鋪錦,故稱錦綉峰;西台海拔2773米,月墜峰巔,宛如懸系,稱掛月峰;北台海拔3058米,雲浮山腰,巔摩斗杓,稱葉斗峰,是五台山最高峰;中台2894米,石翠岩碧,碧靄浮空,稱翠岩峰,是五台中心。五台北部陰谷處有終年不化的「千年雪」「萬年冰」,北台盛夏時亦可偶見降雪,因此五台山亦稱清涼山,是夏季避暑勝地
7.山西忻州市管岑山情人谷:
情人谷,又名馬侖潭,位於寧武縣城西45公里處的林溪山深處,縱深十華里,入口處寬不足20米,相傳有對情人曾在這里殉情,故名「情人谷」。
8.山西臨汾市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近年來隨著眾多機構和個人(如柯受良等)的「飛黃」壯舉而聲名鵲起。
壺口瀑布在山西省吉縣西南25公里處,黃河流經此處時,由於兩岸高山挾持,河水猶如進入一個狹窄的瓶頸,由原來的300米寬邃然縮減至50多米,最後形成落差二三十米的壺口瀑布。站在瀑布旁邊不遠處,可見激浪濤天,氣勢非常壯觀。膽小的人最好不要站在前排。
在壺口黃河水跌落的地方,即壺嘴的正當中,有一塊油光閃亮的奇石,人稱「龜石」,它能隨著水位的漲落而起伏,不論水大水小,總是露著那麼一點點,這又給壺口瀑布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在壺口瀑布往下3000米的河道中還有一塊巨大的奇石,人們稱它為「孟門山」,這里又是人們觀賞「孟門夜月」的地方。每當農歷月半,夜臨孟門,可見河底明月高懸。站北南觀,水中明月分為兩排飛舞而下;立南北望,水裡明月合二而一迎面而來。
壺口瀑布落差大,加之瀑布下的深槽狹長幽深,水流湍急,給水上船隻通行帶來很大的困難。過去從壺口上游順水下行船隻,不得不先在壺口上邊至龍王 處停靠,將貨物全部御下船來,換用人擔,畜馱的方法沿著河岸運到下游碼頭,同時,靠人力將空船拉出水面,船下鋪設圓形木杠,托著空船在河岸上滾動前進,到壺口下游水流較緩處,再將船放入水中,裝上貨物,繼續下行,在岸上人力拖船很費力氣,常常需上百人拚命拉纖。盡管有一些圓形木杠,鋪在船下滾動,但石質河岸上仍被船底的鐵釘擦劃得條痕累累。在當時的條件下,「旱地行船」可能是水上運輸越過壺口瀑布的最佳選擇,它與壺口瀑布上下比較平緩的石質河岸相適應,近來,由於公路、鐵路的迅速延伸,以及壺口附近黃河大橋的修建,過壺口的水上航運已阻斷多年,旱地行船現僅可看到昔日行船留下的痕跡。
9.山西臨汾市姑射山:

姑射山又名石孔山,是呂梁山的支脈,它被仙洞溝劈為兩半,南北仙洞位於山腰中部斷崖崖台上。
姑射山山勢陡峻山體為土石山。其中南北仙洞是姑射名勝的精華。南仙洞位於西側崖間,北仙洞建在東側山腰。在多種動物資源中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珍禽黑鸛鳥和褐馬雞。
姑射山屬於呂梁山脈,相傳為堯王夫人鹿仙女誕生地,因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莊子的《逍遙游》中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之語而出名。這里山勢奇險,環境幽雅,仙洞創建於唐武德年間,歷代曾修葺擴建,現有建築40餘處,共有房屋廟堂120多間,石窟洞70多孔。亭、台、樓、閣,大小殿宇,多數依山背洞,靠崖面溝,就勢構築。奇峰異洞,蒼松翠柏,青山環抱。其間一條數百米深谷,南北仙洞巍然對峙。春、夏、秋季鳥語花香,清涼幽靜,到此頗有置身「仙境」之感。仙洞的道觀建築最早建於唐武德年間。南北仙洞又建起一些佛家寺廟與原有建築相間雜陳,使姑射山成為三教九流匯聚之地。
10.山西臨汾市北武當山:

北武當山,位於山西省呂梁地區方山縣境內,古稱龍王山,又名真武山,明代修復玄天大殿後,根據非玄武不足以當之之意,更名為武當山,因位於北方,故改稱北武當山。這里既有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觀,又有歷史久遠的人文景觀,是我國北方著名的道教聖地。1990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道教活動場所,1994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
北武當山原是「五里土路五里沙,五里石階往上爬」。現公路早已開通,乘車可達萬神廟,上山石階有1455級,險峻處均置有鐵索扶手。此山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其自然景觀奇峻秀麗,素有「春粉、夏綠、秋紅、冬白」之譽,加上陡峭險峻的石階、古老恢宏的廟宇,可謂集「雄、奇、險、秀」於一體。
萬為奇異壯觀的是,千姿百態的古松和天然雕飾的怪石,如:仙人指路松、擎天探海松、鴛鴦松、龜蛇頭智、古猿望日、石豬受難……個個形態逼真、栩栩如生。峰頂建有真武廟,據古碑記載,創建於唐時,重修於明季,山上我個大小廟宇有道教活動,鼎盛時期在明、清兩代,每逢農歷三月初一至初三,是古廟會期,屆時香煙繚繞,遊人雲集。
北武當山道觀現有道人十多個,觀內存有泥塑、壁畫、石碑等文物,具有珍貴的歷史研究價值。當代文人學者登臨此山,無不題詞作畫;香客遊人游歷此山,無不流連忘返。

㈣ 山西有哪些名勝古跡

1、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峭壁間,原叫「玄空閣」,「玄」取自於中國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

2、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3、平遙古城: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始建於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4、五台山:五台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介於北緯38°55'—39°66'、東經113°29'—113°39'之間,景區規劃面積607平方千米,行政管轄面積436平方千米。五台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5、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