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景點介紹王母池
❶ 泰山有哪些著名的景點
1、十八盤
十八盤之於泰山,正如八達嶺之於長城;兵馬俑之於西安,它是泰山登山盤路中最險要的一段,也是泰山的主要標志之一,更是泰山最值的一走的景點。從對松山谷底至南天門的山路統稱為「十八盤」,共有1600多級台階。前393級稱慢十八盤;中767級為不緊不慢十八盤;後473級為緊十八盤。
❷ 求關於泰山的一些特色景點的介紹
泰山風景名勝區規劃總面積425平方公里,環繞泰山主峰的知名山峰有112座、崖嶺98座、溪谷102條、名洞72處、名泉72處、瀑潭64處、奇石36處、構成了群峰拱岱、山水相依、氣勢磅礴的泰山山系。
從泰山頂上俯瞰泰山,山南麓自東向西有東溪、中溪、西溪3條大谷;北麓自東而西有天津河、掃帚峪、桃花峪3條大谷。6條峽谷分別向6個方向輻射,將泰山山系自然地化分為6個區域,每個區域,景觀各異,形成了泰山的幽、曠、奧、秀、妙、麗六大旅遊區。幽區是指沿紅門路拾階而上的登天景區;曠區是指與西溪平行的西路,也就是天外村路;奧區是指從泰山東北麓的掃帚峪經後石塢登頂線路;秀區是指從西北麓桃花峪進山,順彩石溪而上的景區;妙區則是指素有天上人間之稱的的岱頂區域;麗區則是指泰山之陽沿環山路景區。這就是官方介紹經常提起的六大景區。
人緣泰山認為,這種介紹對於初次來泰山的朋友並無大的幫助,還是流水帳吧:
古老的紅門路:關帝廟、一天門、孔子登臨處、紅門宮、醉心石、三義柏、萬仙樓、革命烈士紀念碑、 風月無邊刻石、斗母宮、三觀廟、經石峪、總理奉安紀念碑、柏洞、壺天閣、回馬嶺、葯王廟、步天橋、中天門、快活三里、斬雲劍、雲步橋、五大夫松、望人松、朝陽洞、十八盤、升仙坊、南天門。
曠美的天外村路(西路):天地廣場、龍潭水庫、白龍池、長壽橋、竹林寺、中天門,中天門以後與紅門路後半程相同。從長壽橋西去可到扇子崖。
幽奧的天燭峰路:天燭勝景坊、洗鶴泉、三折瀑、天燭峰、望天門、玉女圈石、後石塢、元君廟、北天門、丈人峰、姊妹松、東西堯觀頂。
靈秀的桃花峪路:桃花峪、元君廟、彩石溪、桃花源。此路線以自然風光秀美見長!
奇妙的泰山極頂:月觀峰、天街、白雲洞、望吳勝跡坊、孔子廟、北斗台、青帝宮、碧霞祠、大觀峰(唐摩崖)、玉皇頂、無字碑、五嶽獨尊刻石、洪武祭祀碑、拱北石、日觀峰、瞻魯台、仙人橋。
奇麗的泰山南麓:岱宗坊、王母池、普照寺、三陽觀、五賢祠、馮玉祥墓、辛亥灤州革命烈士祠、范老墓、靈應宮、櫻桃園、泰山廣場。
東岳神府岱廟:雙龍池、遙參亭、岱廟坊、正陽門、配天門、仁安門、宋天貺殿、後寢宮、漢柏院、東御座、唐槐院、李斯碑、鎮山三寶、銅亭、百碑壁、大宋封天齊仁聖帝碑、宣和碑、張遷碑、衡方碑、鴛鴦碑、漢畫像石、厚載門。
異彩紛呈的泰山周圍景點:靈岩寺、徂徠山、大汶口文化遺址、齊長城、東平湖。
除了以上按地域劃分的景點外,還有一些其它名頭的景點:
泰山三瑰寶:天貺殿壁畫、經石峪石刻、岱頂唐摩崖。?
泰山四標志:望人松、天門雲梯、拱北石、五嶽獨尊石刻。
岱頂四大奇觀: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另外還有:「岱頂五大奇觀」之說,加上碧霞寶光; 「岱頂六大奇觀」之說 ,再加上霧凇雨凇。
泰山十大自然景觀:三潭疊瀑、壺天閣、小洞天、黑龍潭、扇子崖、桃花峪、天燭峰、婁敬洞山、對松山、龍洞山。
岱陰第一洞天:即後石塢景區。?
後石塢二絕:奇松與怪石。
泰安八景:泰岳朝雲、徂徠夕照、汶河古渡、明堂故址、龜陰秋稼、龍洞甘霖、秦松挺秀、 漢柏凌寒。
❸ 王母池的民間傳說
王母池與呂祖洞:泰山東麓的王母池,是王母娘娘的瑤池仙境。廟的後面是風景清幽的小蓬萊。
這座廟的東樓,下臨溪谷。樓上有塊匾,上書山不在高四個大字,取有仙則名的意思。樓下有個不大的水灣,清澈見底,山雨大作之時,咆哮如雷,浪花四濺。這個水灣,名叫虯在灣,俗稱虯子灣。
相傳,小蓬萊有一條神虯,在溪澗中修煉,不知犯了什麼天條,被王母娘娘囚禁在這個小水灣里。它在這灣淺水中,既不能興風,也不能作浪,終年蜷縮著它那細長身子,過著囚禁的生活。
有一年的夏天,泰山上來了一個瘋瘋癲癲的老道士,自稱姓單,人都稱他單道士。他白天遊山玩水,化緣討齋,晚上住在虯在灣東岸的石洞里。
這年中秋節的夜裡,皓月當空,王母池內外,寂靜清爽。單道士帶著一壺酒,拿著一支簫,還帶了文房四寶,來到虯在灣的石坪上,席地而坐,喝一會酒,吹一會簫。悠揚的簫聲,引得潛藏在水底的神虯躍身水面,還不斷向老道點頭朝禮。這時,老道用竹簫敲著石坪,大聲喊道:功業已滿,就此飛升,此時不走,還待何時?!道士拿起毛筆,在虯頭上點了一筆。再看那條虯,在水中一滾,立刻化做一條墨龍,騰空而去。泰山上空,馬上烏雲翻滾,大雨傾盆。
風雨過後,又成了月光明亮的世界,從此單道士也就在泰山上失蹤了。第二天,人們在石坪上見到了一首墨跡飛舞的大草字,寫的是昔年此地我曾來,事滿華夷遍九垓。無賴虯蛟識吾面,使我蹤跡不沉埋。後面大書回回翁三字。
以後人們從單字的兩口和回字的兩口,恍然悟出了,這是呂字的變形,知道這是呂洞賓專門來泰山解脫神虯升天的。因此人們就把他所住過的石洞,稱做呂祖洞了。
❹ 泰安的王母池在哪
西王母居住的地方:泰安--王母池標簽:愛在中國行 泰安王母池 旅遊 泰山王母池 王母池即「瑤池」,傳為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又因為王母是群仙之首,所以古稱「群玉庵」。王母廟歷史久遠,早在三國時曹植便在《仙人篇》中有「東過王母廬,俯觀五嶽間」的詩句;李白在《泰山吟》(六首)中亦有「朝飲王母池,暝投天門關」之句。
《水經注》則雲:「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上。」說明王母池自古便是帝王名人必游之地。王母殿座北朝南,為三進院落,負山面城,依山勢層疊而上。古柏森森,石渠夾徑,為「豐潭秋水一房山」的仙幽之地。廟內有正典三間,前後步廊式,上懸「靈昭四方」匾額,內祀明鑄王母銅像。
過王母殿東側的穿堂耳房便是後院。北為「七真殿」、「蓬萊閣」,殿南有「悅仙亭」。「悅仙亭」俗稱「會仙亭」,傳為王母娘娘約會群仙說法的地方。亭是四角四柱萬亭,下有坐凳欄桿。亭內原有清同治時泰安知府何毓福題匾:瑤池小醉幾經年,金碧樓台見不鮮,偶踏閑雲來岱麓,翻疑此地會群山。會群仙將進酒。半縷斜陽掛楊柳。風送山泉入耳清,塵器一洗無何有。心超何地不蓬萊,斯世何代無仙才?壺中天地杯中月,吸到心胸萬石開。其匾今移觀瀾亭內。 農歷三月三,是傳說中王母娘娘舉辦「蟠桃盛會」的日子。王母池古稱「群玉庵」,也稱「瑤池」。相傳農歷三月三西王母大開盛會,以蟠桃宴請眾仙,稱為蟠桃會。
作為東岳廟會活動之一,泰山景區延續古老的傳統泰山民俗,舉辦了「蟠桃盛會」。近萬名遊客參加了蟠桃盛會,遊人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泰山王母池 - 看新鮮視頻,上金鷹網。 傳說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叫做王母泉,
其實王母池就是王母泉所在的廟宇,在那裡抽簽或許願就要到那還願,一般都在初一或十五「王母娘娘」西王母:天國第一夫人
❺ 傳說中的泰山主要景點
六大風景區
泰山風景旅遊區包括幽區、曠區、奧區、妙區、秀區、麗區六大風景區。
泰山幽區是指中路旅遊區,是最富盛名的登山線路,自登山盤路的起始點一天門經中天門至南天門,全長5.5公里,幾乎全部為盤路,共有6250級台階。
沿途風景深幽,峰迴路轉,古木怪石鱗次櫛比,主要景點包括岱宗坊、關帝廟、一天門、孔子登臨處、紅門宮、萬仙樓、斗母宮、經石峪、壺天閣、中天門、雲步橋、五松亭、望人松、對松山、夢仙龕、升仙坊、十八盤等。
泰山曠區是指西溪景區,是登山的西路,自大眾橋起有一條盤山公路,可以直達中天門。除此之外,還有一條登山的盤路,兩旁峰巒竟秀、谷深峪長、瀑高潭深、溪流潺潺。曠區主要的景觀有:黃溪河、長壽橋、無極廟、元始天尊廟、扇子崖、天勝寨、黑龍潭、白龍池。
泰山妙區自泰山幽區一路拾級而上。過了十八盤,登上南天門,就進入了泰山妙區,即岱頂游覽區。除了深切的感受大自然的造化和先人留下的遺跡外,真正的體會一下:一覽眾山小的偉大氣魄。妙區的主要景觀有:南天門、月觀峰、天街、白雲洞、孔子廟、碧霞祠、唐摩崖、玉皇頂、探海石、日觀峰、瞻魯台等。
泰山奧區是以後石塢為中心的景區,其特點是峰雄岩壯、怪石嶙峋、古松競奇、鳥語花香,雄壯奇奧、美不勝收。由妙區——泰山極頂往後山乘索道可達。奧區的主要勝景有:八仙洞、奶奶廟、獨足盤、天燭峰、九龍崗、黃花洞、蓮花洞、堯觀台等。更令人稱奇的是大自然的造化:著名的鴛鴦松、卧龍松、飛龍松、姊妹松、燭焰松等如珍珠鑲嵌在多姿多彩的石岩上。
泰山麗區即泰山山麓及泰城游覽區該區是無須登山而感受泰山之美的去處。其主要景觀包括:雙龍池、遙參亭、岱廟、岱宗坊、王母池、關帝廟、普照寺、五賢祠、漢明堂、三陽觀以及不斷開辟的新景觀等。泰山秀區主要包括桃花峪景區、櫻桃圓景區,在泰山的西麓。桃花峪深幽靜麗,景色奇秀,且有一條索道直通主峰。櫻桃圓則離城不遠,鳥語啾啾、溪水潺潺。秀區是泰安人假日休閑的好去處,遊人如有足夠的時間一定要去。桃花源景區主要景點有:三岔澗、猛虎溝、綵帶溪、後寨門、吳道人庵、谷口。
靈岩寺
泰山靈岩寺,坐落於泰山西北麓,位於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境內。北距濟南45公里,南離泰安25公里,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設靈岩寺出口)在其側穿過,靈岩寺景區現有高、中檔賓館4處,可同時接納500人食宿。地址: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靈岩寺,始建於東晉,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歷史。該寺歷史悠久,佛教底蘊豐厚,自唐代起就與浙江國清寺、南京棲霞寺、湖北玉泉寺並稱「海內四大名剎」,並名列其首。靈岩寺,現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首批4A級旅遊區。
普照寺
泰山普照寺位於岱麓凌漢峰下,秀峰環抱,翠柏掩映亭殿樓閣,氣象崢嶸。傳為六朝時建,後歷代皆有拓修。寺院以大雄寶殿、摩松樓為中軸,形成三進式院落。兩側配以殿廡、禪房和花園等。
六朝松,狀如華蓋。松旁為篩月亭,每當皓月當空,松下銀灰萬點,如同篩月,故名。亭中有方形石桌,敲擊發鍾磬之聲,且四角及中間音 色有別,名五音石。亭北為摩松樓。篩月亭聯:「曲徑雲深宜種竹,空亭月朗正當樓」。馮玉祥先生隱居泰山時,以泰山習俗和民生疾苦為題材,寫了很多白話詩,自稱「丘八詩」,由趙望雲配以漫畫,刻製成碣,立於院中。後盡毀,現已重刻。 後院為菊林院,有松一株,冠大如棚,裊裊婷婷,清代光緒年間何煥章游山至此,題「一品大夫」。 後院正房與摩松樓相接, 額題「菊林舊隱」 曾為康熙初年元玉僧居所。 現辟為紀念館。楹聯為:「松曰好青,竹曰好綠;天吾一磚,地吾一瓦。」
竹林寺
在泰山西溪谷中,黑龍潭的上邊,今長壽橋東北,原來有一座寺,叫竹林寺,又名懸雲寺。這里風景宜人,寺的周圍翠竹青青,松柏蒼郁,溪水潺潺,曲徑通幽,風景十分秀美。向有「小徑沿山,清流夾道,蟠曲羊腸,景隨步換」之譽。據說竹林寺是泰山古剎,建修年代無考,自唐以後屢興屢廢。據記載,竹林寺元代元貞年間元代名僧法海重修,聲名遠播,以至「東振齊魯,北抵幽燕,西逾趙魏,南距大河,莫不聞風趨赴。」後竹林寺在一場火災中焚毀,現又在原址上仿唐代風格重新修建
玉泉寺
玉泉寺位於岱頂北,直線距離為6.3公里,山徑盤旋20餘公里。有公路與泰城相通。寺東南有蓮花峰、香爐峰、周明堂故址、天井灣;西為摩天嶺;南臨賣飯棚子;北依返倒山、長城嶺,群山環抱,密林掩映,高崖飛澗,人跡罕至。
玉泉寺由北魏僧意所創建,金代又有僧善寧重建,元代僧普謹增建七佛閣,後屢興屢廢。
❻ 泰山王母池位於哪裡
泰山王母池,古稱瑤池,也叫群玉庵,位於岱宗坊北面,再轉折向東不遠處,王母池傳為王回母約會群仙地方答。
這是一組依山傍水,高下相間,玲瓏緊湊的古代建築群。唐代詩人李白在《游泰山》詩中也有「朝飲王母池,暮投天門闕」的詩句。
❼ 泰山主要景點及其傳說
泰山主要景點
岱頂
岱頂,又稱玉皇頂,是泰山的最高處,自然景觀非常奇特,最為引人入勝的就是因特定地理氣象出現的四大奇觀:旭日東升、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如果運氣好還能看見碧霞寶光、隆冬霧凇等。南天門以上,就可以算作岱頂了,這里共有古建築群6組,碑碣22塊,摩崖刻石260餘處。為泰山妙區之所在。岱頂是「天庭仙界」,古代帝王來泰山封禪,便在岱頂築壇祭天。
玉皇廟
玉皇廟位於位於玉皇頂上。古稱太清宮、玉帝觀,由山門、玉皇殿、觀日亭、望河亭、東西道房組成。其間的300多尊道教諸神泥塑自成體系,藝術地展現了我國道教諸神系統。在道教諸神中,由於「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俗稱玉皇大帝)位置最為尊貴,故本道觀稱作玉皇廟,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泰山最高處的一組古建築群。
天外村
天外村,位於西溪谷口大眾橋西側,為西路登山之始。這里既是山城結合部也是環山公路與西溪游覽公路的交匯點和遊客集散地。2000年開始對天外村路進行綜合治理,首先建成「天圓地方」廣場,「天圓地方」是「天人合一」之意,古帝王封禪大典即是在泰山極頂設圓壇以告天,然後在山下設方壇以祭地,以示「天圓地方」。廣場佔地總面積35萬平方米。
桃花源
桃花源位於泰山西麓,古時因桃花滿峪谷而得名。相傳,古時桃花源的桃樹甚多,從山坡到山頂,眾多桃樹自早春3月至4月次第開放,紅成一片,因此古人又稱此地為「紅雨川」。桃花源屬於泰山「秀區」,融自然山水、地質奇觀、宗教文化、野生赤鱗魚等景觀為一體。桃花源的溪中之水源由三條清澈的溪水匯流成的,一是上桃峪來水,另一是龍角山來水,再就是雁群峪來水。
紅門宮
紅門宮因其西北崖上有二塊紅色岩石排列似門而得名。現存建築為明代天啟元年所建。廟分東西兩院,中間有「飛雲閣」相連。東為更衣亭,是舊時達官貴人更衣之所。西為元君廟,有正殿3間,奉九蓮菩薩銅像,香火很盛。整組建築以飛雲閣為中心,建築古老,布局緊湊。閣下有拱門,兩側有楹聯「萬壑泉聲沉寶秀,千峰雪影護禪靈」。因此處清晨日出時通紅一片,故有「紅門燒日」之說。
天地廣場
天地廣場為泰山西路登山之始,其址舊稱「天外村」。是泰安城區與泰山西路景區的過渡地帶。南有龍潭路直通泰山火車站,東過大眾橋至馮玉祥先生墓,北經蓄水36萬立方米的黑龍潭水庫,再沿盤山公路可乘汽車到達中天門。天地廣場本世紀初建成。由一代表「天」的圓形廣場和一代表「地」的方形廣場組成,取「天圓地方」之意。將「天」和「地」連為一體的是一條台階式精美石雕連廊。
紅門
又叫一天門,有紅門宮在此。位於岱宗坊北,紅門路北首,東臨中溪,西靠大藏嶺。是登泰山的起點,從這里開始就要開始爬天梯了。紅門宮前有「一天門」「孔子登臨處」「天階」三重石坊,形成錯落有致、狀若天梯的古建築群。紅門宮分東西兩院,東為彌勒院,西為紅門宮,中由飛雲閣相連。嶺南崖有紅石如門而名,創建時間無考,明清時重修。周圍有小洞天可觀賞。
碧霞祠
碧霞祠是道教著名女神碧霞元君的祖庭,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極頂之南,天街東首,距岱宗坊約6.5公里。為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築群,宋大中祥符年間創建,金碧輝煌,儼然天上宮闕。祠為二進院落,整個建築以照壁、南神門、山門、香亭為中軸,兩側為東西神門、鍾鼓樓、東西御碑亭、東西配殿。左右對稱,南低北高,層層遞進,高低起伏,參差錯落,布局嚴謹。
萬仙樓
萬仙樓位於山東泰山紅門宮北,跨道門樓式建築,明萬曆年間創建。殿內原祀王母,配以列仙,後增祀元君。現神像均無,殿牆四周鑲明代朝山進香碑63塊。門洞東側有隱真洞,為舊時道人修煉處。門洞後額書「謝恩處」,傳古帝王登山時,地方官員送駕至此而謝歸。或稱舊時香客登岱回歸至此無恙,即叩謝元君保佑之恩。樓前有古柏3株,挺拔並列,蒼翠凌雲,碣書「三義柏」。
斬雲劍
泰安,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是山東省發展經濟承東啟西的重要城市。位於山東省中部,泰山南麓,城市依山而建,山城一體,城景交融,古老的泰山與現代化的城市形成了古與新的和諧統一獨具特色。泰安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泰山為五嶽之首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泰安的旅遊以泰山為中心,向四周所轄縣市區輻射,由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合而成。
司馬遷與「重於泰山,輕於鴻毛」
西漢著名的歷史學家、思想家和文學家司馬遷,對泰山的欽敬之情是眾所周知的。
西漢元封元年,漢武帝第一次封禪泰山,司馬遷的父親作為史官,本應來泰山參加封禪,但是他卻因故留在洛陽。他對參加封禪視為他政治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不能東行參加封禪大典,令他異常遺憾和失望,終於憂鎖成疾,卧床不起。這時,恰好司馬遷外游歸來與父親相見,於是他握著司馬遷的手流著淚說:"我們的祖先是周朝的官吏,遠祖還有大功於夏,是百官之長,後世逐漸衰弱,難道天將滅絕於我嗎?你如果能繼任太史官職,那就能繼承祖業了。現在漢朝的天子繼承了數千年來封禪泰山的大統,封禪於泰山,而我卻不能隨行,這是命中註定的呀!我死之後,你一定會繼任太史官職的,做了太史不要忘了我所渴望的著書立說的意願。"
司馬遷從父親的言談話語之中看出參加封禪泰山的大典對光宗耀祖是何等重要。司馬遷沒有辜負父親的願望,即使在受了宮刑之後,仍矢志不移,決心忍辱完成父親未競之業。他在給好友任安的《報任安書》中,表達了他受刑之後的痛苦心情,並提到寫作《史記》的意圖和完成的決心。就在這篇著名的書信之中,司馬遷把泰山融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可見,在司馬遷的心目中,泰山是一個莊重、威嚴、雄偉可親的象徵。
盤古開天東岳為首
天下名山無數,歷代帝王和芸芸眾生何以獨尊東岳泰山呢?這還要從開天闢地的盤古說起。
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剛分,有一個叫盤古的人生長在天地之間,
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盤古也每日長高一丈。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就這樣頂天立地生活著。經過了漫長的一萬八千年,天極高,地極厚,盤古也長得極高,他呼吸的氣化作了風,他呼吸的聲音化作了雷鳴,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閃出道道藍光,這就是閃電,他高興時天空就變得艷陽晴和,他生氣時天空就變得陰雨連綿。後來盤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後終於溢然長逝。剎那間巨人倒地,他的頭變成了東岳,腹變成了中嶽,左臂變成了南嶽,右臂變成了北嶽,兩腳變成了西嶽,眼睛變成了日月,毛發變成了草木,脂膏變成了江河。
因為盤古開天闢地,造就了世界,後人尊其為人類的祖先,而他的頭部變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稱為至高無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嶽之首。
飛來石
在御帳崖之上,五大夫松之下,有一巨石陡立,危如累卵,搖搖欲傾,上刻「飛來石」三字,格外引人注目。了解泰山的著名景點有哪些·泰山有哪些著名景點
相傳,宋真宗帶領千人萬馬來泰山封禪,行至雲步橋上,只見重重山疊翠,白雲壓首,秦松亭亭,溪水悠悠,瀑布飛瀉,猶如銀河倒懸,山青水碧,好似新雨初霽之清秀,置身澗底,捕捉玉珠瓊花,令人忘情:飛身崖上,靜觀高山流水之清韻,使人心醉。宋真宗看到有這樣一個絕勝佳處,便下令停轎,在崖上石坪鑿石立柱,設帳鋪床,在此休息。真宗坐在床上,上有松濤陣陣,下有流水潺潺,前有歌舞美女,後依萬古青山,好不消遙自在。文武大臣們跑這跑那,忙得不亦樂乎。正巧,這時泰山神黃飛虎巡遊從此經過,看到真宗如此享受,不禁大怒:「這個無能的昏君,名為到泰山封禪,實則是遊山玩水,心不真,意不誠,趕快轟他下山。」於是山神作法,將身邊一塊巨石朝真宗滾來。真宗這時正賞樂觀景,忽聽有聲如雷貫耳,回頭一看,見一塊大石壓頂而來,嚇得三魂六魄都升了天,忙喊「哎喲,我的媽,趕快救駕」此刻哪裡還有人應聲,文武大臣早都逃命去了,只有封禪使王欽若嚇得渾身打顫,鑽到床下,王欽若在床下,看到巨石突然停在樹下不動了,頓時來了勁,忙喊:「萬歲不要怕,石叟是元君派來接駕的。」真宗聞言,果見大石聳立,像在對自己施禮,遂又回到床上,招乎文武百官,一本正經地說「奴才,一塊碎石就把你們嚇成這個樣子?我乃真龍天子,是元君派來接迎的,我怎能會橫遭此禍?」話雖這樣說,此時真宗仍心跳不止,便趕快起駕上山了。王欽若為了討好真宗,便將此石取名為「接駕石」,把真宗憩過的石坪取名為「御帳坪」。
❽ 泰山王母池在哪裡走什麼路線能過去
泰山王母池在虎山公園內,可乘坐K3路到紅門站下車南走,也可以乘坐2路、14路、19路、K37路、K39路公交車在紅門(虎山公園)站下車,虎山公園南面就是,王母池門票5元。如果你能提供所在的位置,還可以幫你制定下路線
❾ 泰山風景介紹
泰山東望黃海,西襟黃河,前瞻孔孟故里,背依泉城濟南,以拔地通天之勢雄峙於中國東方,以五嶽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可視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華夏歷史文化的縮影。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是融自然與文化遺產為一體的世界名山。
泰山的風景名勝以主峰為中心,呈放射形分布,歷經幾千年的保護與建設,已成為中國山嶽風景的代表: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泰山拔起於齊魯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勢險峻,峰巒層疊,形成「一覽眾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曠氣勢。泰山多松柏,更顯其庄嚴、巍峨、蔥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靈秀與纏綿。縹緲變幻的雲霧則使它平添了幾分神秘與深奧。它既有秀麗的麓區、靜謐的幽區、開闊的曠區,又有虛幻的妙區、深邃的奧區;還有旭日東升、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等十大自然奇觀及石塢松濤、對松絕奇、桃園精舍、靈岩勝景等十大自然景觀,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人文景觀,其布局重點從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頂,形成「地府」、「人間」、「天堂」三重空間。岱廟是山下泰城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前連通天街,後接盤道,形成山城一體。由此步步登高,漸入佳境,而由「人間」進入「天庭仙界」。
泰山風景區內,有山峰156座,崖嶺138座,名洞72處,奇石72塊,溪谷130條,瀑潭64處,名泉72眼,古樹名木萬余株,古遺址42處,古墓葬13處,古建築58處,碑碣1239塊,摩崖刻石1277處,石窟造像14處,近現代文物12處,文物藏品萬余件。其中城子崖遺址、四門塔、大汶口遺址、靈岩寺、岱廟、千佛崖石窟造像、龍虎塔、九頂塔、馮玉祥墓等,先後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今日之泰山,正以其雄偉壯麗、庄嚴偉岸的豐姿,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卓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展示著文明古國的風采
主體旅遊景點有:遙參亭,正陽門 ,唐槐院 ,東御座 ,秦泰山刻石 ,銅亭 ,岱廟坊 ,漢柏 ,天貺殿 ,大眾橋 ,五賢祠 ,三陽觀 ,馮玉祥墓 ,普照寺,虎山公園 ,王母池 ,三疊瀑布 ,醉心石 ,對松山 ,中天門 ,孔子登臨處 ,望人松 ,斗母宮 ,望仙樓 ,五大夫松 ,十八盤 ,壺天閣 ,捨身崖 ,天下第一山 ,白雲洞 ,象鼻峰 ,無字碑 ,宋摩崖 ,丈人峰 ,月觀峰 ,仙人橋 ,五嶽獨尊 ,孔子廟 ,天街 ,玉皇頂 ,碧霞祠 ,南天門 ,拱北石 ,唐摩崖 ,北天門 ,大、小天燭峰 ,望天門 ,堯觀頂 ,姊妹松 ,元君廟 ,三折瀑 ,天燭瀑 ,玉泉寺 ,後石塢 ,青桐澗 ,竹林寺 ,無極廟 ,天勝寨 ,長壽橋 ,白龍池 ,傲徠峰 ,扇子崖 ,黑龍潭 ,彩石溪 ,釣魚台 ,海眼 ,元君廟 ,桃花峪
泰山日出泰山日出天色略顯昏暗, 放眼望去, 寂寥晨星下面是一片靜止的山勢般起伏的雲海, 在茫茫的夜色下, 象極了遠處同樣黑魆魆的山峰.在最近兩個的山峰之間, 一棵泰山松威嚴地站立著,在透著寒意的山嵐中間一動不動.大山默默地聳立著, 甚至聽不到鳥叫, 這個時候的泰山屬於靜謐, 屬於安詳. 東方的啟明星靜靜地掛在那裡, 遠處的觀日峰彷彿泰山探出的點金指, 和那造型美觀的的八角亭組成了一副絕佳的構圖
❿ 泰山景點講解
泰山腳下的泰安城是一座有一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它因泰山而建,因泰山而發展,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對外開放城市,山、城、水一體,是中國東部的一座獨具特色的旅遊城市。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取「泰山安則四海皆安」之意。
改革開放以來,中心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古老的泰安煥發了勃勃生機,城市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目前,建成區面積44.3平方公里,人口38.5萬。
市區內既有古樸蒼然的歷史遺跡和金碧輝煌的宮殿建築,又有櫛比鱗次的現代化高樓和人流如織的繁華街市。游覽、休閑、購物各隨其便。城內主要名勝有東岳神府岱廟、雙龍池、遙參亭、靈應宮、清真西大寺、火車站德式小樓、蒿里山、奈河公園、通天街、窪子街、紅門路等。
泰山各大景區簡介 門票約:102元
岱廟游覽區:
主要景點有:遙參亭、岱廟坊、 正陽門、漢柏院、唐槐院、配天門、仁安門、東御座、鎮山三寶、秦泰山刻石、天貺殿、天貺殿壁畫、岱廟碑林、岱廟八景、後寢宮、銅亭、鐵塔、厚載門。
岱麓游覽區:
岱麓位於泰山與泰城的結合部,山水相依,山明水秀,素有麗區之稱。環山路東西貫通,像一串項鏈或聚或散串起了虎山、王母池、關帝廟、金山、普照寺、五賢祠、三陽觀、馮玉祥墓等眾多景點。中溪、西溪納百川之水,在這里分別匯成虎山水庫和黑龍潭水庫。兩個水庫東西相對,宛若泰山的兩隻眼睛。岱麓向東延伸,有泰山農業觀光帶;向西延伸,有櫻桃園、泰山旅遊度假區。一路走來,既能享受湖光山色,又能領悟儒、釋、道文化的魅力。
主要景點有:岱宗坊 虎山公園 王母池 關帝廟 普照寺 五賢祠 三陽觀 馮玉祥墓 櫻桃園。
紅門路游覽區:
紅門登山路下起紅門,上至南天門,為泰山的中軸線。古代帝王登封泰山,大多是沿這條路線盤桓而上,所以稱為「御道」;善男信女朝山進香也是沿著這條路見廟就拜,所以又稱為「神道」。文人墨客登山臨水,賦詩抒懷,留下了數以千計的詩文、題刻,又使之成為一條「古詩之路」、「書法之路」。從一天門離開人間鬧市,一路攀登,經中天門,到達南天門,進入天庭仙界,所以這條路又是一條「通天之路」。
主要景點:紅門宮 萬仙樓 斗母宮 經石峪 柏洞 壺天閣 回馬嶺 中天門 快活三里、雲步橋、五大夫松、朝陽洞、對松山、十八盤。